遗传学

合集下载

遗传学概念(名词解释)

遗传学概念(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遗传学: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群体——个体——细胞——分子遗传学物质基础:DNA、RNA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特点(5点)体细胞中含量稳定;生殖细胞中含量减半;携带遗传信息;能精确地自我复制;能发生变异。

DNA和RNA的化学组成(胞嘧啶的化学式)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沃森克里克发现)特点:1、一个DNA分子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走向相反;2、双螺旋结构;3、链内侧为碱基,AT、CG配对,氢键连接;4各对碱基之间0.34nm,每转一圈长为3.4nm。

受到4个方面的影响:1、达尔文2、孟德尔3、梅肖尔:从鱼精子细胞中分离出DNA分子4、弗来明:发现染色体5、摩尔根:遗传信息在染色体上6、格里菲斯:转移因子(基因)7、艾弗里:DNA是遗传物质8、富兰克林、威尔金斯: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Chargaff Rules (DNA的碱基组成特点)(1)碱基当量定律:嘌呤碱基总量=嘧啶碱基总量,即A+G=T+C(2)不对称比率(A+T)/(G+C)因物种(亲缘关系远近)而异(3)A=T C=G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复制时,虽然原来的两条链保持完整,但它们互相分开,作为新链合成的模版,各自进入子DNA分子中,这种复制叫做半保留复制。

中心法则(画图表示):生物体中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P218朊病毒对中心法则的挑战朊病毒是不含核酸和脂类的蛋白质颗粒。

一个不含DNA或RNA的蛋白质分子能在受感染的宿主细胞内产生与自身相同的分子,实现相同的生物学功能,引起相同的疾病。

朊病毒不是传递遗传信息的载体,也不能自我复制,其本职为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种正常蛋白质的异构体。

朊蛋白的错误折叠形成的致病蛋白在脑中积累而引起的。

朊病毒未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原因:“蛋白质构象致病假说”朊蛋白(PrP)有两种形式:正常型(PrPC)和异常型(PrPSc)朊蛋白具有独特的复制方式,它是以构象异常的蛋白质分子为引子,诱使正常的PrPC发生构象上的变化,由原来的α-螺旋变为β-折叠,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变成具有致病感染力的分子。

遗传学简答题

遗传学简答题

遗传学简答题
1. 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物种遗传传递和变异的科学,探索了遗传信息如何在生物体之间传递,以及如何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

2. 遗传传递是如何发生的?
遗传传递是指父母将他们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他们的后代。

通过生物体的生殖细胞(和卵子)中的遗传物质(基因)来进行遗传传递。

3. 什么是基因?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是DNA分子的一部分。

基因负责编码特定的蛋白质,并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

4. 什么是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指的是一个基因表现出来的特征会在后代中被显示出来,即使该基因只存在一个拷贝。

隐性遗传指的是一个基因表现出来的特征需要两个拷贝才会在后代中显示出来。

5. 什么是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中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由于DNA序列中的错误、外部环境的影响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个体之间的差异和遗传疾病。

6. 什么是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整个种群中的不同形式和频率。

这种变异可能是由于随机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引起的。

7.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型?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拥有的基因的组合。

表型是指基因型在外部环境下展现出来的特征。

以上是对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简要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遗传学,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什么是遗传学,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什么是遗传学,它的重要性是什么?遗传学是一门研究遗传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它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遗传学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不仅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也对动植物的选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遗传学的重要性。

1. 遗传改良改善蛋白质及其他生物性能基于遗传学的思想,人们可以从有良好基因的动植物中选择优良品种生育,以实现遗传改良。

这不仅改善了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品质,还使得可耕地的经济价值更高,能够改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计。

在人类中,遗传学有助于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

通过分析人类基因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将来可能用于基因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基因治疗已被证明可以治疗遗传性疾病,并有可能治愈某些困扰科学家数百年的疾病。

2. 认识生命、保护生命遗传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生命的奥秘。

我们可以了解性别判断、基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人口流动和基因频率变化等等。

这有助于我们在生命保护和探索的同时,遵循生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保护种群种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濒危物种并且维护生态平衡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

借助遗传学的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保护了很多濒危物种。

例如,通过对大熊猫进行基因库的建立,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生殖行为和疾病的性别变异和遗传表达。

与此同时,这也有助于纠正濒危物种的基因表达并防止其灭绝。

4. 保障人类整体广泛利益遗传学不仅在生物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在其他领域,例如农业、医药、生产环节和能源领域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遗传学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各种生物制造材料,同时通过合理使用遗传学的应用程序来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从而增加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总体来讲,遗传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准确、更加深入的基本生物知识,使科学家们能够开发出各种新的产品和模型,并为健康和环境的保护提供重要的思路。

通过未来遗传学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奥秘,破解宇宙的最深层次秘密。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1. 基本概念
- 遗传学:研究基因传承和基因变异的科学
- 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
- 染色体:细胞核中包含基因的结构
- 基因型:个体的遗传信息
- 表型:个体的可观察特征
- 突变:基因发生的改变
- 遗传变异:基因型和表型在群体中的差异
2. 遗传物质
- 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 RNA:参与基因表达的分子
- 蛋白质:由基因表达产生的功能分子
3. 遗传模式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X连锁遗传: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男性更容易患病
- Y连锁遗传: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男性特有
4. 遗传疾病
- 单基因遗传疾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等
- 多基因遗传疾病:由多个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 染色体异常疾病:由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等
5. 基因组学
- 基因组: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
- 基因组测序:对个体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基因组变异:个体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差异
6. 人类遗传学
-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个体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变异,如SNP
-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学知识为个体提供遗传疾病的评估和咨询
以上是医学遗传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仅供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遗传学医生或相关专家。

遗传学教材电子版

遗传学教材电子版

遗传学教材电子版目录⊙遗传学的涵义⊙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学的应用⊙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生物体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生活周期⊙核酸是遗传物质⊙核酸的分子结构⊙DNA复制⊙RNA转录与加工⊙遗传密码与蛋白质合成⊙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基因的现代概念⊙分离定律及其遗传分析⊙自由组合定律及其遗传分析⊙遗传数据的卡方检验分析⊙人类中的孟德尔遗传分析⊙基因的作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性连锁遗传分析⊙剂量补偿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连锁互换与重组⊙遗传的第三定律⊙染色体作图⊙人类的基因定位⊙真核生物基因组⊙真菌类的四分子分析与作图⊙真核生物重组的分子机制⊙基因转变及其分子机制⊙体细胞交换与基因定位⊙体细胞融合与基因定位⊙真核生物基因的删除与扩增及重排⊙细菌的细胞和基因组⊙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其筛选⊙细菌的接合与染色体作图⊙中断杂交与重组作图⊙F'因子与性导⊙细菌的转化与转导作图⊙细菌同源重组的机制⊙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基因组⊙噬菌体的增殖与突变型⊙噬菌体突变型的重组测验⊙噬菌体突变型的互补测验⊙噬菌体T4 rⅡ的缺失突变与作图⊙λ噬菌体的基因组与位点专一性重组⊙环状排列与末端重复⊙数量性状及其特性⊙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基本方法⊙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细胞内敏感性物质的遗传⊙母体影响⊙线粒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叶绿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核外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转座因子的发现与分类⊙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转座作用的分子机制⊙转座因子的遗传学效应及其应用⊙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其遗传学效应⊙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畸变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染色体畸变与人类遗传病⊙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点突变及其分子效应⊙点突变的诱变机制⊙自发突变⊙动态突变⊙DNA损伤修复机制⊙基因突变的检测⊙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其他类型的操纵子⊙λ噬菌体基因组的表达调控⊙原核生物基因的翻译调节和蛋白质合成的自身调控⊙原核生物中小分子RNA在基因表达中的调控作用⊙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水平调节⊙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真核生物基因翻译水平调控⊙真核生物基因翻译后调节⊙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中的RNA调节⊙遗传与发育的关系⊙果蝇早期胚胎发育的遗传控制⊙同源异形基因簇的保守性⊙线虫与拟南芥的发育机制⊙种系决定与性别决定的遗传控制⊙癌症发生的遗传分析⊙抗原的遗传⊙抗体的遗传⊙与免疫相关的某些疾病⊙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基因组学⊙基因组测序与序列组装⊙基因组图谱构建与应用⊙基因组DNA大片段文库的构建⊙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的进化⊙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工具酶⊙基因工程中的载体⊙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克隆⊙DNA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前景⊙群体的遗传结构⊙Hardy-Weinberg 定律⊙近亲繁殖的平衡群体⊙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自然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物种形成的机制。

什么是遗传学

什么是遗传学

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体中的基因、遗传变异和遗传的规律。

它涉及到基因的结构、功能、变异、分布以及与生物体发育和行为的关系。

遗传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分子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等子领域。

在遗传学中,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生物的细胞核、染色体和DNA中。

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分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

遗传学的研究不仅关注单个基因的作用,还关注多个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对遗传的影响。

此外,遗传学还涉及到生物体的进化过程,因为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通过研究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进化,可以了解基因的变异和选择机制。

总之,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科学,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学

遗传学

第一章1、概念: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物;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一模一样。

2. 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始于哪一年,是怎样建立?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文中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传递是受细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一重要理论指导1900年狄〃佛里斯、柴马克、柯伦斯三人同时发现后才受到重视。

因此,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

1906年是贝特尔首先提出了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

3. 简述遗传学对于生物科学、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答:在生物科学、生产实践上,为了提高工作的预见性,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遗产和变异,加速育种进程,开展动植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殖工作,都需在遗传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例如我国首先育成的水稻矮杆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获得了显著的增产。

又例如,国外在墨西哥育成矮杆、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在菲律宾育成的抗倒伏、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的推广,使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引起了农业生产发展显著的变化。

医学水平的提高也与遗传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生命科学发展迅猛,人类和水稻等基因图谱相继问世,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遗传学的研究范畴跟谁大幅度拓宽,研究内容不断地深化,国际上将在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学和功能蛋白质组等研究领域继续展开激烈竞争,遗产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第一章绪论遗传学介绍

第一章绪论遗传学介绍
发育遗传学
数量遗传学
进化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微生物遗传学
辐射遗传学
遗传工程
医学遗传学
基因组学
分子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

遗传学的发展过程:
个体水平 宏观 染色体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微观; 基因;
逐步深入到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节 遗传学的应用
一、在科学发展上的作用
1、探索生命本质
4、遗传与变异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相 对稳定,也就不存在变异的问题。 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变异生物就不会产 生新的性状,也就不能发展、进化。
5、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 三大因素
(1)生物进化就是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进行自然选择, 在自然选择中得以保存的变异传递给子代,变异逐代积累 导致物种演变、产生新物种。 变异 自然选择 遗传 生物进化
1910, T.H.Morgan, demonstrated that genes are on the chromosome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33
"for his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role played by the Chromosome in heredity"
细菌质粒、噬菌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人工分离和合 成基因取得进展,1973年成功实现DNA的体外重组,人类 开始进入按照需要进行设计并能动地改造物种和创造新物 种的新时代。
80~90年代:基因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人类基因组计 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 及模式生物和重要 生物基因组计划。形成了基因组学(Genomics)、蛋白质 组学(Protemics )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及遗传信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的学科。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即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

变异: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育种: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变生物的遗传结构,以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品种的过程。

联会复合体:同源染色体连接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染色体组:一个个体或一组相关个体特有的染色体组。

遗传密码: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突变子:基因内部发生突变的最小单位。

操纵子: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紧密连锁的结构基因的总称。

重组子(交换子):基因发生交换重组的最小单位。

顺反子: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为结构基因。

镶嵌性显性:杂种子一代出现双亲性状重叠的现象。

完全连锁: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连锁群,他们完全不分开,在遗传过程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传递给子一代中去的。

不完全连锁:连锁在一起的等位基因再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互换,子二代表现为亲组合大于重组和。

不完全显性:单位性状具有相对差异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两个亲本的中间型。

基因型:代表个体不同遗传组成的基因组合类型。

表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可观测的某一性状。

测交:用待测基因型个体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回交:杂种后代与其亲本之一再次交配。

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来自同一物种。

异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

罗伯逊易位: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在着丝粒附近断裂,一个染色体与另一个染色体的断臂发生交换,又叫着丝粒融合。

细胞质遗传(母性遗传):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通过细胞质传递给后代。

基因频率:特定基因座位上某个等位基因占该座位上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反应规范:某一基因型的全部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小性状的表现范围。

雌核发育:卵子依靠自己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

雄核发育:卵子只依靠雄性原核进行发育。

基因工程:把某个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定向改变生物的基因型,并使之表达和遗传的育种技术。

微效基因:数目较多,但每个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较小。

基因均效:某个基因的平均效应。

育种值:一个个体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的那部分基因型值。

拟显性性状:因为一个基因的缺失,使本不应显现的隐性基因显现出来。

两点检测:通过三次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的杂交和测交,求得三个重组值将这三个非等位基因固定于同一染色体上的方法。

三点检测: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将三对非等位基因固定在一条染色体上。

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排列顺序。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

染色质: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出现的许多不规则的网状染色物质。

正调控:经诱导物诱导转录的调控机制-------真核负调控:细胞中阻遏物阻止基因转录的调控机制--------原核母性影响: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的表型与母体相同的现象。

遗传力:性状从上一代遗传到下一代的能力。

近亲系数:一个合子中两个两个等位基因来自双亲共同祖先的同一基因的概率。

纯系:从一个基因型纯和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群体,其基因型纯一。

纯系学说:在自花授粉的植物天然的混杂群中,可分离出许多基因型纯和的纯系。

杂种优势: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在生长力,生活力繁殖力等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二.填空.1.染色体可分为:近端近中中间顶端和粒状染色体。

2.减1前期可分为:细线偶线粗线双线和终变期。

3.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特征:生长生殖适应性和新陈代谢。

4.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水生到陆生单细胞到多细胞。

5.生物进化证据:地质学证据生物进化的重演性同源器官及解剖学证据蛋白质分子的证据。

6.基因工程研究的现状及前景:转基因动物治疗人类疾病生产生化制品。

7.物种形成的机制:渐变式物种形成点段平衡理论与快速物种形成建立者物种形成爆发式物种形成三.简答.1.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减数分裂使得生殖细胞染色体组由体细胞的2n变为n,进而使将来合子发育成的生物体又能恢复到2n,这从遗传物质的量上保持了稳定的遗传,避免了染色体数逐代增加的可能。

2.遗传密码的特性:①均为三联体密码②所有生物其密码体系是通用的③前后两个密码子没有共用的核苷酸④有的氨基酸为几个密码子所决定称“兼并密码子”⑤存在无意义密码UAA,UAG,UGA3.影响重组值的因素: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基因之间的距离。

③重组型配子生活力的差异会影响重组率的估计。

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无法形成重组型配子或减少重组型配子产生的机会。

⑤群体大小。

4.基因工程的特点及主要步骤特点:重组DNA,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状,获得转基因生物主要步骤:目的基因DNA片段的获取-----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重组子的筛选和克隆-----目的基因的表达5.什么是上位效应?什么是抑制作用?如何区别?上位效应: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表现,但其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却具有抑制作用。

区别:上位作用子二代表型比为:12:3:1(显性)9:3:4(隐形)抑制作用子二代表型比为:13:36.什么是基因突变?有何特征?其分子基础?基因突变: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称为基因突变特征:①重演性和可逆性②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③有害性和有利性④平行性分子基础:①碱基替换: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代替②移码突变:就是使DNA分子中核苷酸对增减一个或几个7..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特点物质基础: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等细胞器具有DNA特点:①.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分别呈现母本性状。

②.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③.性状并不随着染色体的转移而转移④.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⑤.基因定位困难8.细胞质遗传与细胞和核遗传的异同相同点:细胞质DNA在结构和功能上仍与核DNA有许多相同点,均按半保留方式复制,表达方式一样,均能发生突变,且能稳定遗传,其诱变因素亦相同不同点:细胞质DNA 核DNA突变频率大较小定向突变性较强很难正反交不一样一样基因传递雌配子雌、雄配子基因定位困难杂交方式载体分离无规律有规律分离细胞间分布不均匀均匀感染性某些基因有无9.人工雌核发育的原理及方法原理:人工雌核发育是用x射线、γ射线或紫外线照射精子,使精子遗传失活并与正常的卵“受精”,“受精卵”在人工条件下依靠自身卵子的染色体组加倍形成二倍体,发育成正常的二倍体方法:人工雌核发育二倍体可以通过解决两个问题而达到,即精子染色体的遗传失活和卵子第二极体的保留,一是取决于精子辐射的均匀照度;二是不失时机地用人工方法阻止“受精卵”第二极体的排出10.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即遗传信息从DNA →mRNA →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 →DNA的复制过程发展:RNA可以作为DNA合成的模板,使遗传信息从RNA反向流入DNA,即逆转录,大部分RNA病毒可以把RNA直接复制成为RNA。

11.母性影响的概念、机理及其特点概念: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的表型和母本相同的现象。

机理:子代的母本性状是由母本细胞核基因的滞后作用引起的,与细胞质基因无关,但与母本细胞核基因所铸造的卵细胞质成分有关特点: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12.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有哪些?(1)杂种优势不是某一、二个性状单独地突出表现,而是许多性状综合的表现突出,说明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和综合作用的结果(2)其大小,多取决于双亲性状间的相对差异和相互补充。

在一定范围内双亲的差异越大,杂种优势越强(3)杂种优势的大小与双亲基因型的高度纯合具有密切的关系。

亲本纯合度愈高,F1 优势愈强(4)杂种优势的大小与环境条件具有密切关系(5)杂种优势只在F1代表现。

13.遗传力的一般表现规律:(1)不易受环境影响的性状遗传力较高,反之较低(2)变异系数小的性状遗传力高,反之则低(3)质量性状遗传力一般高于数量性状(4)性状差距大的两个亲本的杂种,一般表现较高的遗传力(5)同一性状的遗传力常因:亲本纯杂、饲养条件、群体大小、估算方法等的不同有一定差异(6)由于显性作用随着世代递增而减退,故遗传力随着世代递增而增高衰退的原因和表现特点。

14.利用杂种优势时F2根本原因:基因分离、重组(1)隐性有害基因纯合(2)F2性状分离个体间表现极显著的差异,群体不整齐,降低生产性能(3)来自双亲的互补基因不再组合在每一个生物体中,基因互补效应下降表现特点:(1)F1杂种优势越强,F2衰退现象也越明显–衰退是F2与F1相比较–三种衰退的因素都会随F1的杂合性增加而加强(2)F2一般不再利用15.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区别。

质量性状数量性状性状主要类型品种、外貌特征生产、生长性状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连续变异变异类型种类上的变化数量上的变化变异表现间断型连续型遗传基础1对或少数几对主效基因控制受多基因控制、无明显的主效基因环境作用不易受环境的影响,互作较简单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并表现较复杂的互作关系研究方法系谱分析法、概率论结合生物统计方法16.什么是选择育种?选择有何意义和作用?选择育种:即选种,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经比较鉴定,通过多种选择方法,选优去劣,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意义:1、选择是重要的育种方法,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方法。

2选择是其它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必经之路3、选择也是良种保持其优良性状的有效途径。

作用:1、控制变异发展方向。

2、促进变异积累加强。

3、创造新的品质17.鱼类远缘杂交存在的问题。

常出现杂交不亲和现象a生殖器官结构不同。

b、繁殖习性不同c、精、卵受精地点、时间不吻合。

d、受精时酶的不亲和性杂交后代不育a、杂交后代雌雄均无繁殖力。

b、杂种某一性别无繁殖力或繁殖力弱c、杂种两性都能育,但育性差。

18.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及其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的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19.微效多基因假说的主要论点。

(1)一般受一系列微效多基因支配,基因数愈多,F2变幅愈广(2)等位基因间无显隐性关系,效应相等且可相加,并只有有效应与无效应的区别(3)对环境条件敏感,可使表现型出现一定的变幅(4)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难以识别个别基因的作用(5)多基因往往有多效性(6)多基因与主基因一样,都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符合遗传三定律20.引种驯化的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