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采集(文书特制)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保证标本的质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介绍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首先,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应该进行口腔清洁。
口腔清洁是为了避免口腔中的细菌和其他污染物污染痰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患者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或者用牙刷和牙膏进行口腔清洁。
接着,患者需要做好呼吸道的清洁。
清洁呼吸道可以有效地避免口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污染痰标本。
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咳嗽或者使用雾化器等方法清洁呼吸道。
然后,患者需要准备好采集痰标本的容器。
一般情况下,医院会提供专门的痰杯供患者采集痰标本。
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应该先将痰杯清洗干净并晾干,然后准备好标本袋和标签。
在采集痰标本时,患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患者可以选择在早晨醒来后进行采集,因为这个时候痰液比较容易咳出。
患者需要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到痰杯中。
在采集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将口水混入痰液中,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采集完痰标本后,患者需要将痰杯盖子盖紧,并在标本袋上填写好个人信息和采集时间,然后将标本袋密封好。
在送检之前,患者需要将标本袋交给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会将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总之,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在采集痰标本时需要做好口腔和呼吸道的清洁,准备好采集容器,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口水的混入,并在采集后及时送检。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痰标本的质量,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痰标本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痰标本的采集、处理方法,以及进行一般细菌涂片检查和培养的过程,为临床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实验时间:2023年11月X日实验材料:1. 痰液标本2. 灭菌生理盐水3. 接种环4. 革兰氏染色液5. 培养基6. 显微镜7. 其他实验用品实验步骤:一、痰标本采集1. 采集前向患者说明痰液与唾液的区别,指导患者按要求留取痰标本。
2. 患者摘掉假牙,清水漱口,用力咳嗽咳出深部痰液。
3. 弃去混合口水的第一口痰,留取深部的第二口痰液,并将痰液咳入无菌试管中。
4. 标本采集后2小时内送达检验科。
二、痰标本处理1. 将痰液加入含有15-20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2. 剧烈振荡5-10秒,使痰液与生理盐水充分混合。
3. 用接种环将沉淀于管底的脓痰小片沾出,放入另一试管内。
4. 重复上述步骤两次,以减少正常菌群的影响。
5. 将剩余的脓痰接种在培养基上。
三、一般细菌涂片检查1. 挑选痰液中脓性或带血部分,涂成均匀薄片。
2. 进行革兰氏染色。
3.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性。
4. 根据观察结果,初步推定菌属(或种)。
四、痰培养1.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 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情况,进一步确定病原菌。
实验结果:一、一般细菌涂片检查1. 革兰氏阳性球菌:观察到排列成葡萄状的细菌,初步判断为葡萄球菌。
2. 革兰氏阳性双球菌:观察到爪子仁形或矛头状的尖端相背,成双排列,具有明显荚膜的细菌,初步判断为肺炎链球菌。
3. 革兰氏阴性杆菌:观察到短而粗的细菌,排列多成双且有明显荚膜,初步判断为肺炎克雷伯菌。
4. 不易识别的细菌:报告为革兰氏性形细菌。
二、痰培养1. 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生长,进一步确定病原菌。
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完成了痰标本的采集、处理、涂片检查和培养。
2. 通过涂片检查和培养,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肺炎。
3. 建议临床医生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患者病史和体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痰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
正确的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对于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 检查仪器和材料是否齐全,包括痰杯、痰杯盖、标本袋等。
2. 患者是否已经了解检查目的和方法,并同意配合。
3. 医务人员应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证操作无菌。
二、操作步骤1. 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或采取其他合适的姿势,保持舒适。
2. 让患者先咳嗽几次,以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产生。
3. 使用无菌的痰杯,让患者深呼气,然后用力咳嗽,将咳出的痰液直接吐入痰杯中,注意避免掉落到地面或其他污染物上。
4. 收集的痰液应达到痰杯的1/3至1/2,避免过少或过多。
5. 立即将痰杯盖盖紧,并在标本袋上标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相关信息。
6. 将痰杯和标本袋交给实验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三、注意事项1. 痰液样本应尽早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样本的变质。
2. 采集痰标本时应确保操作无菌,避免交叉感染。
3. 在采集痰液之前,患者应该避免食用含有颜色的食物,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4. 如果患者无法主动咳嗽,可以采用人工刺激咳嗽的方法,如轻拍患者的背部等。
5. 对于无法咳嗽的患者,可以采用吸痰器等辅助工具进行痰液的采集。
四、痰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 虽然痰标本采集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但是采集到的痰液样本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疑似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如果初次采集的痰液标本结果为阴性,仍然需要重新采集痰液进行检查。
2. 痰液标本采集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误差,采集时要确保无菌操作,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入。
3. 痰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标本的变质和结果的误差。
4. 痰液标本采集时,应确保患者清楚操作流程,并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避免采集不到位或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确。
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

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
痰标本采集是一项为了明确病因和病情轻重的辅助性检查。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欢迎阅读。
痰标本分类:
1.常规痰标本:检查痰中细菌、虫卵、癌细胞等
2.痰标本培养:检查痰中致病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3.24小时痰标本:检查24小时的痰量,并观察诊断或做浓集结核杆菌检查
采集时间地点:
-- 请在清晨痰量多(含菌量大)时留取
-- 在自己病房完成
需要我怎么做:
1、常规标本
-- 晨起后请用清水漱口
去除口腔中杂质
-- 深呼吸数次后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置于标本盒内
2、痰培养标本
-- 晨起后请先用漱口液漱口
再用清水漱口
-- 深呼吸数次后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置于无菌标本盒内
-- 如果痰多
可轻咳出最初的部分弃去
然后再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3、24小时痰标本
晨起漱口后(07:00)第1口痰起
至次晨漱口后(07:00)第1口痰止
全部留在标本盒中送检
温馨提示
-- 留取痰标本时
请不要将漱口液、唾液、鼻涕等混入
如查癌细胞,应用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痰液后立即送检
如作24小时痰量和分层检查时,需要时可加少许石炭酸以防腐
-- 请将留好的标本及时放置在病区标本收集处(病区污洗间,大小便放置处)
早晨08:00点前留取可直接放置
其余时间放置时,请告知护士,以便于护士通知及时送检。
痰标本采集操作案例

痰标本采集操作案例一、引言•痰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中常见的操作,用于检测呼吸道相关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本文将从痰标本采集的目的、准备工作、采集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
二、目的•痰标本采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痰液样本,用于分析疾病的病原体,判断病情,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准备工作1. 病人准备•提醒病人在采集前不要进食,以避免食物残渣的干扰。
•让病人了解采集过程,减少病人的紧张和不适感。
2. 采集器械准备•收集所需的器械,包括痰杯、无菌手套、口罩、无菌采样棉签等。
•确保所有采集器械都处于无菌状态,以避免交叉感染。
3. 采集环境准备•选择一个清洁、通风的环境进行采集。
•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保证整个采集过程的无菌性。
四、采集方法1. 朴素痰采集法•病人清洁口腔,漱口后,深呼吸数次。
•病人咳嗽,将产生的痰液吐入无菌痰杯中。
•避免将唾液等其他分泌物混入痰液中。
2. 刺激痰采集法•给病人提供一杯温开水,并让其喝下去。
•5分钟后,让病人咳嗽,将产生的痰液吐入无菌痰杯中。
•如果病人无法咳出痰液,可以使用无菌采样棉签轻刺激咽喉部分泌物。
3. 气压吸引痰液采集法•使用无菌吸引器,将管子插入病人口中到咽喉部位。
•在叩击病人背部的同时,适度吸引管子上的负压,刺激病人产生痰液。
•当病人咳嗽时,使用无菌痰杯接收痰液。
五、采集注意事项1. 采集时间•最佳采集时间是早晨醒来后,因为此时痰液最为浓稠且较易采集。
2. 采集量•采集过程中,尽可能采集足够的痰液,以保证后续检测的准确性。
3. 交叉感染预防•在采集过程中,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要求,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标本运送•在采集完痰标本后,将其封闭好,标明病人信息,并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六、结论•痰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在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相关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能够了解并掌握痰标本采集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采集的痰标本
可以提高病原体检出率,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首先,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应该进行口腔清洁,以减少口腔细菌的混入。
然后,患者应该深呼吸数次,以增加痰液的分泌。
接下来,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痰液的收集。
一般来说,透明的塑料容器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因为可以观察到痰液的颜色和性状。
在收集痰液时,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容器的外部接触,以减少细菌的污染。
在采集痰标本时,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来说,早晨是最佳的时间。
因为在夜间,痰液在呼吸道内积聚较多,有利于采集。
另外,患者在采集痰标本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姿势,一般来说,坐着或者站着采集痰标本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口腔分泌物的混入。
在采集痰标本时,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将唾液混入痰液中,因为唾液中的细菌会
干扰痰液的检测结果。
在采集痰标本后,患者应该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痰液的变质。
总之,痰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采集
方法可以提高病原体检出率,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患者在采集痰标本时应该注意口腔清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姿势,避免唾液的混入,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痰标本采集操作规程(标准版)

痰标本采集操作规程一、目的(1)常规痰标本:检查痰的一般形状,涂片检查细胞、细菌、虫卵,以及观察其性质、颜色、气味和量以协助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2)痰培养标本:检查痰中的致病菌,及确定病菌类型。
(3)24h痰标本:检查24h痰的量及性状,协助诊断。
二、评估(1)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的理解能力及其合作能力。
(2)病人的临床诊断和目前的病情、治疗情况。
(3)检查目的。
三、计划(1)用物准备:①病人能自行留痰者:标本容器(痰培养标本被无菌容器及漱口溶液200ml,24h痰标本备广口集痰器)、检验单(标明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检查目的、送检日期时间)。
②病人无法咳痰或不合作:集痰器,检验单(标明病室、床号、姓名)、吸痰用物(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手套。
痰培养标本需备无菌用物。
(2)病人准备:核对并向病人解释收集痰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环境准备:通风。
(4)护士准备:做好个人防护。
四、实施(1)操作步骤:①常规痰标本A、病人能自行留痰者: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请病人于清晨醒来未进食前先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痰盒内,盖好痰盒→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B、无法咳痰或不合作者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协助病员取合适卧位,由下向上叩击病人背部→用集痰器和吸引器按照吸痰法将痰吸入集痰器内,加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②痰培养标本A、病人能自行留取痰液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病人清晨起床后,未进食前先用漱口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盖好瓶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B、无法咳嗽或不合作病人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取合适卧位,由下向上叩击病人背部→戴好无菌手套,用无菌集痰器和吸引器按吸痰法将痰吸入无菌集痰器内,加盖→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③24h 痰标本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并做好解释→在广口集痰器内加少量清水→从7am 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次日晨7am 未进食前第一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将24h 的全部痰液吐入集痰器内→给予漱口或口腔护理→洗手、记录→送检(2)注意事项:①帮助病人排痰,如伤口疼痛无法咳嗽,可用软枕或手掌压迫伤口,减轻肌肉张力,减少咳嗽时的疼痛。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操作,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
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以下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
要点:
1. 痰标本采集时间,最好在早晨醒来后进行采集,因为这时痰
液比较容易咳出,而且痰液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较高。
2. 采集前准备,在采集前,要先清洁口腔,以减少口腔细菌的
干扰。
可以用温盐水漱口,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帮助咳出痰液。
3. 采集容器,使用无菌的干净容器来收集痰液,通常是一个干燥、干净的容器,最好是带有盖子的容器,以避免痰液被外界污染。
4. 采集方法,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分泌,然后用力咳嗽将
痰液咳出并直接咳入收集容器中。
避免将口水混入痰液中,以免影
响后续的检验结果。
5. 采集后处理,将盖子盖紧,确保容器密封,避免痰液外溢或
被外界污染。
标注好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检验
和分析。
6. 送检保存,尽快将采集好的痰标本送到临床检验科或医院实验室进行检验,或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送。
以上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要点,正确的痰标本采集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标本采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及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分层、气味、粘稠度和有无肉眼可见的
异常物质等。
(二)操作要点。
1.自行咳痰采集法:晨痰为佳,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
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痰量少或无痰患者可采用10%盐水加
温至45℃左右雾化吸入后,将痰液咳出。
2.难于自然咳痰、不合作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的痰液采集法:患者取适
当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3.气管镜采集法: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4.24h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集痰瓶内加少量清水。
患者起床后进食前
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
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正确留取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痰标本留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
(四)注意事项。
1.除24h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痰培养的标本应立即送检。
3.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液
(五)评分标准
项目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分值
评分等级
ⅠⅡⅢ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查看医嘱及化验单:患者床号、姓名、痰标本
种类、留痰注意事项
完整、正确 5 5 3 1 2、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诊断、治疗等评估准确 5 5 3 1
3、向患者解释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采集时间及配合要点,取得合作解释到位、交
流自然
5 5 3 1
4、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和咽部情况:如痰的颜色、量、性质、能否自行咳
出,并观察患者有无口腔黏膜溃疡、糜烂,询问患
者进食时有无咽部疼痛等不适感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依痰标本种类和患者情况选择盛
痰容器、漱口液;②对不能自行排痰者应备吸痰装
置及物品1套;③化验单、笔
按需备齐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患
者取合适体位
核对完整、正
确,卧位舒适
5 5 3 1
2、指导能自行排痰患者留取痰标本:
(1)常规痰标本:患者晨起未进食前用清水漱口,
在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盛
于痰盒内,加盖
(2)痰培养:患者晨起先用漱口液漱口后,再用
清水漱口,最后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
第一口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加盖
(3)24h痰标本:患者从晨起漱口后(7am)留
取第一口痰起至次晨(7am)漱口后第一口痰止,
将24h的全部痰液吐入广口集痰器(加一定量的清
水,记录总量时应减去清水量)内,加盖
指导正确,采
集标本合乎要
求、无污染
30 30 25 20
3、在化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名;及时
送检
记录完整、正
确,送检及时
5 5 3 1 4、留痰后再次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操作正确、
熟练
5 5 3 1 5、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区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感谢患者的配合
卧位舒适,尊
重患者
5 5 3 1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对采用吸痰操作所用物
品,按吸痰技术操作后物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处
理
用物处理方法
正确
5 5 3 1
2、洗净双手;在治疗单一栏签全名和时间;在化
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名;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留取标本日期、时间、种类、方法,痰液性状、颜色、量(24h痰标本记录总量),并签名操作熟练,记
录完整、正确
5 5 3 1
理论
提问
5
校对:评委签名日期
(六)护理要点
痰标本采集常见并发症:痰培养留取困难和假阳性
并发症一:痰培养留取困难重症、年老体弱患者咳嗽无力,不能自然留取痰培养
预防:
1.留取痰培养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2.评估患者能否自行咳痰
处理:
1.肺功能较差,有痰而无力咳出者,需协助患者扣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2.有痰不易咳出,痰液粘稠者,先进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3.经过肺部物理疗法协助咳痰仍不能取得的患者或非清醒的患者,选择一次性
吸痰管吸引采集法。
并发症二:假阳性
预防:
1.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如采集前漱口、避免鼻涕、唾液进入,减少口腔
寄生菌的污染,咳出深部的痰液等;
2.选取合适采集时间,在清晨痰较多时最容易采集到阳性痰菌;
3.采集到痰培养后,观察采集物是否是痰液;
4.及时送检,保持标本的新鲜,减少污染的机会。
处理:
1.护士现场指导,指导患者重新留取痰液标本
2.及时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