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验收所需资料(1)

合集下载

地基与基础验收所需资料清单

地基与基础验收所需资料清单

地基与基础验收所需资料清单前言地基与基础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必须对地基与基础进行专项验收,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列出地基与基础验收所需的资料清单,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验收清单,以便工程团队能够全面准备和提交所需资料。

1. 土壤调查与试验资料•土壤勘探报告:详情地质情况、土壤层次、地下水位的高程及类型等。

•土壤试验报告:提供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包括压缩性、剪切强度、承载力等。

•土壤密实度测试报告:根据工程方案要求对土壤进行压实度测定的报告。

2. 基础工程设计与计算资料•基础设计图纸:详细标注了基础结构的尺寸、配筋、连接方式等信息。

•基础施工图纸:提供了基础施工的详细图纸,包括浇筑流程、施工工艺等。

•基础计算书:包含了基础结构设计的计算过程、假设条件、载荷计算等。

3. 基础施工与验收资料•施工日志:记录了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措施等信息。

•施工现场照片:拍摄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关键节点的照片,以及施工结果的照片。

•混凝土浇筑报告:记录了混凝土浇筑的时间、施工方式、施工设备等信息。

•砼试验报告:提供了混凝土质量试验的结果,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等。

•基础质检报告:记录了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结果,包括材料检查、工艺要求等。

4. 隐蔽工程验收资料•隐蔽工程报验表:记录了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和工程量。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记录了基础施工中的隐蔽工程的验收情况,包括施工方案、施工人员资质等。

•隐蔽工程鉴定报告:对基础的隐蔽工程进行鉴定,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5. 监理报告与验收资料•监理报告:监理单位对基础施工的监督和评估报告。

•竣工图纸:记录了基础建设完成后的最终设计图纸。

•竣工验收报告:建设单位对基础工程进行验收的报告。

6. 其他相关资料•相关合同文件:包括土地使用权、施工合同、工程造价管理文件等。

•监理单位资质证书:监理单位的执业资格证书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资质证书。

基坑清槽验收标准

基坑清槽验收标准

一、验槽条件1、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各方相关技术人员应共同参加验槽。

2、验槽时,现场应具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况除外)、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等。

3、验槽应在基坑或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对留置保护土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100mm;槽底应为无扰动的原状土。

二、验槽内容1、天然地基验槽(1)天然地基验槽应检验下列内容:1)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根据勘察报告核对基坑底、坑边岩土体和地下水情况;3)检查空穴、古墓、古井、暗沟、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情况,并应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状;4)检查基坑底土质的扰动情况以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5)检查基坑底土质受到冰冻、干裂、受水冲刷或浸泡等扰动情况,并应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

(2)天然地基验槽前应在基坑或基槽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检验数据作为验槽依据。

(3)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承压水头可能高于基坑底面标高,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2)基础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基底以下砾石层或卵石层厚度大于1m 时;3)基础持力层为均匀、密实砂层,且基底以下厚度大于1.5m时。

2、地基处理工程验槽(1)对于换填地基、强夯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的地基均匀性、密实度等检测报告和承载力检测资料。

(2)对于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现场检查桩位、桩头、桩间土情况和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3)对于特殊土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地基的湿陷性、地震液化、冻土保温、膨胀土隔水、盐渍土改良等方面的处理效果检测资料。

3、桩基工程验槽(1)设计计算中考虑桩筏基础、低桩承台等桩间土共同作用时,应在开挖清理至设计标高后对桩间土进行检验。

(2)对人工挖孔桩,应在桩孔清理完毕后,对桩端持力层进行检验。

对大直径挖孔桩,应逐孔检验孔底的岩土情况。

三、验槽方法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基坑验收内容

基坑验收内容

基坑验收内容
1.基坑支护验收内容:
预应力锚索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索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索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2)检测试验应在锚索的固结体强度达到15MPa后进行;
(3)检测锚索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4)检测试验应按JGJ120-2012规程附录A的验收试验方法进行;
(5)当检测的锚索不合格时,应扩大检测数量。

喷射混凝土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每次混凝土浇筑至少取一组,喷射混凝土每500m2检测一组。

对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进行检测,每500m2喷射混凝土面积的检测数量不应少于一组,每组的检测点不应少于3个;全部检测点的面层厚度平均值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最小厚度不应小于厚度设计值得80%o 支护中使用的材料及其他项目按相关规范进行质量检测。

2、基槽验收内容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
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
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轩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怎样对基槽进行验收

怎样对基槽进行验收

怎样对基槽进行验收验槽工作,尤其是岩土专业的技术人员验槽细致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

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对每一个基槽,都应作到慎之又慎,决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 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4 推迟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4.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4.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5 浅基础的验槽: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

基坑验槽基本要求

基坑验槽基本要求

按基础开挖造型画剖面图,注明基底标高和基地土质情况,涉及地下水的应该画出并注明排水沟位置。

标出基底宽度即垫层+工作面宽度。

还有挖土放坡系数和自然地面标高。

说简单一点就是要在验槽示意图上可以直观反映出基底土质情况、基底标高、放坡系数、自然地面标高,用这些数据来反映计算出基础土方开挖的方量。

验槽内容编辑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验槽的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2.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基坑验槽验槽条件编辑(1)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2)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4)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以下几种情况无法验槽(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以下几种情况应当推迟验槽(1)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

西南大学培楼基础基槽验收汇报材料-监理

西南大学培楼基础基槽验收汇报材料-监理

西南大学培训楼工程基础基槽验收汇报材料(监理单位)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园内,是一栋地上17层,裙房3层局部4层,地下1层的培训楼高层酒店。

总用地面积9941 m2,总建筑面积27503.3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882.30 m2,地下建筑面积3621.02m2),建筑高度68.4m。

±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为232.85米。

结构塔楼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工程等级为Ⅲ级,结构安全等级为Ⅱ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防火设计为一级,建筑物耐久年限50年。

二、基础设计概况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本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端进入中风化基岩,岩石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5.59Mpa,砂岩的饱和抗压强度为7.74 Mpa。

桩径分别d为900mm, 1000mm, 1200mm, 1300mm, 1600mm, 1800mm,计79根。

首次验收范围:自编号孔桩1#─79#;轴线A轴─L轴。

三、监理情况1、审核并批准了施工单位上报的《基础施工方案》,《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方严格按照方案、图纸、规范等文件执行。

2、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了见证送检,水泥1组,砂1组,碎石1组,砼试件1组,均合格,钢筋原材料取样7组,均合格。

3、对基础岩芯进行见证取样,共取样8组(其中1组正式报告未出)故满足设计要求。

4、严格执行三检制及相应的报验程序,对桩的轴线、标高、垂直度、几何尺寸、嵌岩深度在施工方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已督促施工方按要求进行了整改,并经复查后,均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工程资料基本齐全,与施工进度基本同步。

三、结论该批人工挖孔桩基坑、基槽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同意验收,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重庆亚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培训楼工程监理部2014年5月30日。

基础验收说明【验槽】

基础验收说明【验槽】

基础验收说明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 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4 推迟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4.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4.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5 浅基础的验槽: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

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即基础埋深小基础宽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为浅基坑。

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资料

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资料

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资料1、地基验槽记录。

(1)应注明持力层的岩土性状和承载力,进入持力层深度及需要注意事项;(2)应有基槽、基坑、基桩平面图、剖面图,作为验槽记录的附件。

2、桩位偏差和桩顶标高验收记录。

(1)应按X轴和Y轴两个方向记录桩位偏差,按正负记录桩顶标高偏差;(2)在桩位平面图上注明桩位偏差值和桩顶标高偏差值,作为附件。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不同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内容的隐蔽记录分开编制、填写;(2)施工依据为结构施工图编号,变更或洽商记录编号;(3)规范所要求的隐蔽内容,应按现场施工的情况逐条记录,严禁以检查结果和结论替代;各施工工序的隐蔽照片实时收集。

4、电气接地装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电气接地装置安装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经检查确认后才能隐蔽;(2)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要求。

5、避雷装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做引下线,在柱内主筋绑扎后,按计要求进行接地施工,经检查确认,才能隐蔽;(2)主要隐检项目及内容:避雷引下线的位置、钢筋数量、规格、搭接长度、焊接质量,与接地极、避雷网、均压环等连接点的焊接情况等;(3)分层或分区随土建进度检查隐蔽。

6、幕墙及金属门窗避雷装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现场施工情况填写,附避雷装置节点图,可在施工图截取。

7、电气等电位联结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填写隐蔽记录;(2)等电位联结应可靠,熔焊应导通正常。

8、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1)检验批容量、抽样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检验批验收应有现场检查原始记录;(2)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验收应有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参加并签字,主体结构、节能分部等分部工程验收应由建设、设计、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参加并签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