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传统文化
六年级语文学科的中国传统文化

六年级语文学科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智慧,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六年级语文学科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学、古代诗词、传统戏曲和传统节日。
一、经典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学是指那些具有深厚内涵、广泛传播、传承千年的文学作品。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经典文学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风貌。
《论语》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涉及人生、修养、教育等多个方面。
还有《史记》、《红楼梦》、《西游记》等众多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
二、古代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六年级语文学科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古代诗词,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学生可以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感受到诗词所展现的情感和哲理。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背诵和体验古代诗词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传统戏曲传统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戏曲了解中国戏曲的历史渊源和特点。
京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戏曲之一,它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演形式,通过表演者的精湛技艺和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了解传统戏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传统节日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包括庙会、赏花灯、包饺子等传统习俗。
中秋节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灯等。
了解传统节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总结起来,六年级语文学科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经典文学、古代诗词、传统戏曲和传统节日。
六年级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六年级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使其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本文将介绍六年级学生应该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第一,中华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刻。
人们会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共度欢乐时光。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我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同时也会吃粽子以避邪驱瘟。
中秋节则是为了庆祝丰收而设立的,人们会一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等。
通过这些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感受中国人的团结和喜庆。
第二,中国传统戏曲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评剧等。
其中,京剧是最为著名的一种戏曲形式,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
京剧的剧目有很多,如《红楼梦》、《霸王别姬》等,这些剧目以其精彩的表演和深入的人物刻画而享誉世界。
学习了解传统戏曲,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第三,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代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怀。
笛子是一种吹奏乐器,它有着悠扬的音色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方式。
二胡则是中国最重要的拉弦乐器之一,通常用于表现民间情感和山水田园的意境。
通过学习传统音乐,我们能够领略到中华民族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审美观。
第四,传统节庆习俗中国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习俗,如放鞭炮、舞龙舞狮、舞狮等。
放鞭炮是中国传统节庆的重要习俗之一,它象征着辞旧迎新、驱逐疫病的意义。
舞龙舞狮是表演艺术形式,它通过模仿龙和狮子的动作和表情来庆祝节日和喜庆场合。
舞狮则是模仿狮子的动作和形态来展示力量和喜庆。
通过参与这些习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喜庆热情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传统文化六年级上册内容

传统文化六年级上册内容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六年级上册的传统文化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传统文化概述传统文化包括诗词、音乐、绘画、建筑、民俗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六年级上册的传统文化内容主要涉及诗词、传统节日和民俗三个方面。
三、诗词学习六年级上册的学生将学习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
这些诗词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价值观。
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诵、背诵、理解等方式,深入感受诗词的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意义,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伦理的反映。
学生们可以通过了解节日的起源、历史和习俗,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例如,在春节期间,学生们可以参与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等传统活动,感受节日的氛围和意义。
五、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艺术等。
这些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有关民俗文化的书籍、观看民俗表演等方式,了解和欣赏民俗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书法学习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书法,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感受汉字的美和魅力。
通过练习书法,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
七、结语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他们的人格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年级人教版

一单元敦厚1.温良恭俭一个人具备了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德,就更容易获得人们的亲近和帮助,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2泰山乔岳吕坤以自然景象比喻君子人格的八种精神特质,教导我们要具备刚正坚毅之身,宽广包容之胸,温润和悦之容,明察秋毫之目,改天换地之手,脚踏实地之足,谨慎戒惧之心,冰清玉洁之骨。
3心包万物君子修身立德,讲仁爱,遵礼义,时刻保持谦让,心胸宽广得就像天地包容万物一样,这样的话,全天下的人都会对你心悦诚服,四海之内也到处都有你的朋友。
4敦厚崇礼人们常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朴实敦厚,是君子的美德;读书求知,是明理的前提,一个人不修养德行,不努力学习,就难以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学习需要温故知新,修得中在敦厚崇礼。
二单元崇礼5礼义者,仁之端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能践行礼仪。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又说“不知礼,无以立。
”由此可见,学礼、知礼、守礼,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不懂得礼,就无法与人交往,更难以在世间立身。
6定社稷,序民人礼,不仅是治国安邦的法宝,也是维护社会秩序、醇厚社会风气的关键。
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如果缺少了礼,就像门没有栓轴,无法开合;就像盲人没有向导,难以前行。
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特别强调礼在治国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7恭与敬,礼之本敬,是礼的精神内核,“不敬,则礼不行”内在的敬一旦丧失,礼就会流于虚伪的形式。
有教养的君子,内心必然具有敬的意识,对天地、祖先、国家和老师的虔敬,就是礼的三个根本。
8礼从宜,使从俗。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礼俗、礼仪和礼制也要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时而变,不能拘泥古不化。
三单元责任9明德弘道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必须发扬自身光明的德行,知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的道理,坚持修身为本,提高道德修养,才能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10恪尽职守。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为恪尽职守的典范。
传统文化六年级知识点

传统文化六年级知识点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知识点。
在六年级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民间艺术、传统音乐以及传统戏剧等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它是通过毛笔写在纸或其他载体上的艺术形式。
中国书法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不同的字体,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特殊的风格和书写方式。
通过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孩子笔画结构和美感的审美能力,提升写字的艺术性和准确性。
二、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源远流长,拥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绘画主要包括山水画和人物画两大类。
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色的韵味和意境,通过墨色的渲染来展示自然山水的美景;人物画则注重描绘人物的神态、服饰和动态,通过墨、笔和色彩的运用来表达人物的特征。
学习绘画可以培养孩子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三、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包括剪纸、陶艺、面塑、刺绣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既富有地域特色,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学习中国民间艺术,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感受人民智慧的瑰宝。
同时,通过亲手制作民间艺术品,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富有东方特色。
传统音乐采用笛子、琴、鼓等乐器演奏,旋律优美动听,往往与戏曲、舞蹈结合起来。
学习传统音乐可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陶冶情操,提高集体协作意识。
五、传统戏剧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京剧、豫剧、评剧等。
传统戏剧着重表演技巧、唱腔唱段、戏曲舞蹈等。
学习传统戏剧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以上传统文化知识点,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对孩子的成长和素质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的传统节日3. 中国的传统艺术4. 中国的传统习俗5. 中国的传统美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1. 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传统文化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环节一:讲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节日的起源、习俗等。
3. 教学环节二:介绍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书法、国画、剪纸等,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形式和特点。
4. 教学环节三:讲解中国的传统习俗,如婚礼、丧葬等,让学生了解习俗的起源和意义。
5. 教学环节四:介绍中国的传统美食,如火锅、粽子等,让学生了解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7.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
2. 总结性评价:通过布置作业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或活动,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如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以及传统节日、习俗、艺术、建筑等。
2.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孝经》等。
3.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
4. 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人物:如孔子、老子、庄子等。
5.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经典著作、道德观念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如剪纸、书法、围棋等,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论语》选段。
3. 第三课时:探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4. 第四课时:介绍传统文化中的历史人物孔子。
5. 第五课时:讨论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六、教学内容6. 传统艺术:介绍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特点。
7. 传统建筑: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结构和象征意义,如宫殿、庙宇、园林等。
8. 传统节日:详细讲解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
9. 传统习俗:分析中国的婚嫁习俗、丧葬习俗、节气习俗等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探索六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

探索六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中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世代相传。
而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正值年少时期,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索六年级学生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六年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机。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贯穿在中国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通过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让六年级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包粽子、猜灯谜、赏月亮等,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传统节庆活动除了传统节日,其他传统节庆活动也是六年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例如,舞龙舞狮、放鞭炮、舞蹈表演等各种传统庆典活动都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活动,邀请专家、老师和家长们共同参与,给予学生更全面的传统文化体验。
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民俗习惯的热爱和传承的意识。
三、传统手工艺体验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剪纸、刺绣、陶艺等,这些手工艺品传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通过传统手工艺的体验和学习,六年级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同时学习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的意识。
四、参观名胜古迹中国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这些古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六年级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探索。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名胜古迹,让他们亲自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
在参观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 年 多 病 独 登 台
六年级传统文化
潦
艰
倒
难
新
苦
停
恨
浊
繁
酒
霜
杯
鬓
六年级传统文化
书 愤
陆 游
六年级传统文化
六年级传统文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70岁)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 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六年级传统文化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 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赞赏刘锜等 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 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 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我白白地 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 的头发早已花白。
六年级传统文化
背一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 左丞丈二十二韵》)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上,力倡“转益多师”,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 长,又坚持“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成就极 高,以律诗和古体见长,具有“沉郁顿挫”的 独特的艺术风格。
六年级传统文化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年级传统文化
行 路 难
六年级传统文化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 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 交友。
六年级传统文化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楼船:一种大型战船,于三国魏发明。 ④瓜洲渡:地名,今在镇江对岸,当时是边防重镇。 ⑤大散关:在陕西宝鸡县西南,为宋金交界处。
téng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 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 之作。”
六年级传统文化
风 急 天 高 猿 啸 哀
六年级传统文化
渚 清 沙 白 鸟 飞 回
六年级传统文化
无 边 落 木 萧 萧 下
六年级传统文化
不 尽 长 江 滚 滚 来
六年级传统文化
万 里 悲 秋 常 作 客
注释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六年级传统文化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 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 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 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 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 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 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示儿 (85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六年级传统文化
Hale Waihona Puke 陆 游 诗 作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 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 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 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 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 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 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六年级传统文化
通过注释,你能大概说说诗的 意思吗?
六年级传统文化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不然 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还看不见春花?残 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 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 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 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 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
六年级传统文化
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 ,是大历二年(76 7)在夔kuí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 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 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 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 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 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 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 映衬时世艰难。
六年级传统文化
第5课 古诗两首
六年级传统文化
戏 答 元 珍
六年级传统文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 (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其词婉丽,承袭南唐 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 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风 俗之作,题材较晏殊词广泛。 风与 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有 《欧阳文忠公集》。
诗词诵读(一)
六年级传统文化
第4课 古诗两首
六年级传统文化
六年级传统文化
杜甫
语不惊 人 死 不休
六年级传统文化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 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是我 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 首诗歌(一生作诗三千多首)。这些诗歌像一 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 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 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 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在艺术
六年级传统文化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六年级传统文化
(1)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 晋陵(今 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2)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今 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3)山城:亦指夷陵。 (4)“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 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冻雷:春天的雷声。 (5)“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 , 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北飞,故 云。隋薛道衡 《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感物华:为物华所感染。物 华 :美好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