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筛查流程1
脑卒中筛查项目内容及流程

脑卒中筛查项目内容及流程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为了及早发现脑卒中的高风险人群,许多地区推行了脑卒中筛查项目。
下面将介绍脑卒中筛查项目的内容及流程。
1.问卷调查:脑卒中筛查项目通常会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个体的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脑卒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个体是否存在患脑卒中的高风险。
2.体格检查:筛查项目中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的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同时也是脑卒中风险的重要指标。
3.血液检查:脑卒中筛查项目通常会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血液凝固功能等指标的检测。
高血脂、高血糖、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评估个体患脑卒中的风险。
4.影像学检查:有些脑卒中筛查项目会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评估个体的脑部结构和血管状态。
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病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1.登记和资料收集:个体到达筛查现场后,需要进行登记和资料收集。
这包括填写相关的问卷调查表,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相关信息。
2.体格检查:由专业医生对个体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医生会测量个体的血压、心率、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并记录在病历中。
3.血液检查:采集个体的静脉血样本进行相关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血液凝固功能等指标。
4.影像学检查:对于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的个体,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评估脑部结构和血管状态。
6.随访:对于高风险人群,筛查项目通常会进行随访,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并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用药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脑卒中筛查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此外,脑卒中筛查项目通常面向中老年人群,年轻人群筛查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个体应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脑卒中筛查项目。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

附件2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方案一、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概述脑卒中是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慢性病之一,施行有效的筛查和综合干预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核心内容是:针对高发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风险评估,对筛选出的低危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和定期体检,对中危人群根据个体特点进行干预指导,对高危人群进行进一步检查,并开展综合干预。
定期对中危、高危人群进行随访。
如发现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或疑似脑卒中病人,则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与治疗。
通过有组织的开展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工作,提高脑卒中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逐步降低发病率增长速度,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并推动脑卒中防治工作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
二、流程图三、脑卒中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技术实施方案(一)筛查1、适用地区的选择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充分考虑地域、经济和少数民族分布等因素后,选择公共卫生工作基础好,医疗服务网络比较健全,医务人员参与积极性高,地区人群健康档案较完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合理,脑卒中疾病负担较重的地区开展工作。
2、医疗机构的选择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以心脑血管病为特色的专科医院,具备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康复科、超声科、影像科等诊疗科目。
具备开展脑卒中筛查与综合干预工作相应的硬件设备,并有一定数量的血管超声、放射影像、临床检验、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技术人才,接受培训后能够提供规范的脑卒中筛查及综合干预服务。
确定医疗机构后,各县(区、市)级管理机构对实施的医疗机构进行备案管理。
3、适用对象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适用对象纳入标准为:1)40岁以上成年人;2)当地常住居民(居住超过半年以上);3)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为:具有重大疾病不能配合检查者。
4、筛查方案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向参加筛查的对象介绍筛查的目的、意义以及接受服务的获益和可能的危险,宣读知情同意书,回答对象提出的问题,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筛查)(附1)。
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内容和流程

高俊丽 汉中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提要
背景介绍 脑卒中及分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表现 种常见的腔隙性脑梗塞 卫生部缺血性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内容
一 背景介绍
• 年月,卫生部启动了“脑卒 中筛查与防控工程”, 成立 了陈竺部长任组长的防控委 员会
• 陈部长强调:建议在“健康 中国”战略规划研究中将 “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 列入重大专项
健康教育:了解自己的血压 ;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 抗凝药 降纤药 溶栓药 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
动脉成形术、血管支架植入术等
脑卒中预防
一级预防 有卒中倾向而无卒中病史的个体 预防发生脑卒中
二级预防 已发生卒中或有病史的个体预防 脑卒中复发
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综合预防,缺血性脑 卒中提倡预防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二 脑卒中及包括疾病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由 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 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 性脑血管病事件。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大约占所有脑卒中的。分为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
出血性脑卒中 分为两种亚型:脑出血()和 蛛网膜下出血()。
我国脑卒中成为居民死亡第一位原因,是 生命健康第一杀手。
糖尿病近亿,高血压亿,血脂异常亿,超 重和肥胖亿,吸烟亿。
统计,全世界每个人中就有个人罹患卒中, 每秒钟就有人死于卒中,每秒钟就有人因 卒中而致残。
年10月29日是第6个世界卒中日,卫 生部启动“关注卒中——健康中国行”活 动,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启动仪式上,
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cd发泡实验操作流程

TCD发泡实验,即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是一种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盐水激发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颅内是否存在栓子,进而对卵圆孔未闭所致脑卒中进行筛查。
以下是TCD发泡实验的操作流程:
1.核对并录入病人信息,确定后开始相应程序。
2.对脑部动脉进行一次完整的TCD检查,确保双侧颞窗可探及大脑中动脉(MCA)信号。
将探头置于颞窗,调节深度至50~60mm以探及MCA信号。
3.护士备好用物,在患者肘静脉上开通一个静脉通路。
抽取9ml生理盐水和1ml 空气,通过三通连接至静脉通路,回抽一滴血后,两个注射器来回抽推以制作气泡混悬液(即微泡)。
4.将制作好的气泡混悬液静脉推注。
借助TCD栓子监测分析系统,观察进入人体静脉的微小气泡运行情况。
此操作在患者平静呼吸时进行1次,并在进行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紧闭声门,再用力做呼气动作)下重复2~3次。
5.如果在患者的脑部监测血管中出现了微小气泡,TCD栓子监测系统会提示栓子信号,说明该患者的心脏存在着由右向左的分流,可能提示存在“先天性心脏卵圆孔未闭”。
6.选择信号清晰的典型图像进行保存。
7.检查结束后,点击冻结按钮以冻结程序,然后点击“报告选择”,选取相应图像,编辑并打印报告结果。
8.清洁并保养仪器,做好记录。
请注意,整个检查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
同时,在检查前一天尽量停用神经兴奋及安眠镇静药物,检查当天照常进食,无需空腹。
患者需按照医生指令,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1。
各相关科室卒中筛查制度(心内、内分泌等门诊、病房)(内容充实)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卒中筛查制度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往往就诊于医院各相关科室,为进一步对各科室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及随访。
现制定医院各相关科(如: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卒中筛查制度。
下面以心内科、内分泌科为例,该制度需要包含如下内容:心内科一、门诊筛查:针对40岁以上人群,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每一项1分)。
(1)高血压病史(≥140/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2)房颤和/或心瓣膜病等心脏病;(3)吸烟;(4)血脂异常;(5)糖尿病;(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
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7)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 );(8)有脑卒中家族史。
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或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TIA病史者,依据个体危险程度不同,选择性进行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并对其进行生活方式和适宜性技术干预。
二、住院筛查:随机查看心血管内科老年房颤合并高血压的在院病历2份, 重点查看:是否进行CHADS2评分和卒中风险评估、是否规范开展华法林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患者是否在服用2天~3天后开始每日或隔日监测INR、是否规范开展血管评估。
三、在心内科宣教内容中,是否有预防脑卒中风险因素的相关内容。
内分泌科一、门诊筛查:针对40岁以上人群,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评估(每一项1分)。
(1)高血压病史(≥140/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2)房颤和/或心瓣膜病等心脏病;(3)吸烟;(4)血脂异常;(5)糖尿病;(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
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7)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 );(8)有脑卒中家族史。
二、住院筛查:新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TIA病历的患者在院病历2份,重点查看:是否入院后及时进行血糖、血脂的筛查、对空腹血糖小于7mmol/L的患者急性期后是否进行OGTT试验、在无使用禁忌症的情况下,是否在发病早期及时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干预。
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方案

大华医院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方案根据文件《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天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核定暂行办法(2013年版)>的通知》和《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卫社[2013]623号)以及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局文件《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津滨卫疾[2014]19号)和《滨海新区卫生局财政局关于印发<滨海新区社区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滨卫[2014]28号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我院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张雨院长副组长:王守杰副院长成员:李传栋、郭伟丽、杨柳、褚国锋、樊春慧、吕从艳、吕洪远、许诺、郑永芹、王述敏、王书贞、王哲二、职责:1、组长负责对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的监督、协调。
2、副组长负责对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工作的部署、指导、协调。
3、成员负责:协助副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负责质量把控等。
三、实施内容总体要求:以2014年年初统计的各社区站脑卒中管理人数作为社区站脑卒中健康管理基数,以社区站为单位,选取符合开展检查条件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高危因素筛查,高危因素筛查率不低于70%(高危因素筛查率=完成高危因素筛查人数/脑卒中健康管理人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决定提高筛查率至75%。
1、培训:由业务部对社区站进行此项工作的技术规范、服务流程进行培训。
2、开展社区宣传: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向辖区居民宣传脑卒中防治的目的和意义,强化脑卒中患者主动参与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的意识。
2、站内工作:社区站要按照服务规范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填写《2013年度天津市社区管理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筛查项目风险评估表》,并动员组织条件适宜人员参加颈动脉超声检查。
中国脑卒中相关指南解读2024

内科治 疗
七、并发症治疗 1.颅内压增高的处理 推荐意见: 颅内压升高者,应卧床、适度抬高床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Ⅰ级推荐, C级证据)。 需要脱水降颅压时,应给予甘露醇(Ⅰ级推荐,C级证据)和高渗盐水(Ⅱ级推荐,B 级证据)静脉滴注,用量及疗程依个体化而定。同时,注意监测心、肾及电解质情况。 必要时,也可用呋塞米、甘油果糖和(或)白蛋白(Ⅱ 级推荐,B级证据)。对伴有意 识障碍的脑积水患者可行脑室引流以缓解颅内压增高(Ⅱ级推荐,B级证据)。
出血性脑卒中诊治
院前处理 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 急救人员应 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 院(Ⅰ级推荐,D级证据)。
诊断与评估
推荐意见:
(1)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有 关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Ⅰ级推荐,C级证据)。 (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Ⅰ 级推荐,A级证 据)。 (3)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出现血肿扩大,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应密切监测(Ⅰ级 推荐,A级证据)。CTA和增强 CT的“点征”(spot sign)有助于预测血肿扩大风 险,必要时可行有关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4)如怀疑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肿瘤或CAA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行CTA、 CTV、增强 CT、增强 MRI、MRA、MRV、DSA、GRE-T 2 或 SWI 检查,以明确 诊断(Ⅱ 级推荐,B级证据)。 (5)可应用GCS或NIHSS等量表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内科治 疗
五、药物治疗 推荐意见: 止血药rFⅦa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 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不推 荐常规使用(Ⅰ级推荐,A级证据)。氨甲环酸有助于限制血肿体积扩大和降低早 期病死率, 但长期获益不确定,不推荐无选择性使用(Ⅱ 级推荐,A级证据)。神 经保护剂、中药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Ⅱ 级推荐,C级证据)。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规章制度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规章制度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及时的筛查与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关于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综述二、工作职责1.卫生部门:(1)组织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2)制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计划,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3)监督各基层卫生机构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2.基层卫生机构:(1)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包括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干预和日常管理;(2)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确保其脑卒中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积极宣传脑卒中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4)及时报告疑似脑卒中病例,协助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三、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流程1.筛查对象确定(1)40岁以上人群;(2)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3)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4)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
2.筛查方法和指标(1)问卷调查:筛查对象填写相关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病史、生活习惯等;(2)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脉搏触诊等;(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血脂、血糖等的检查。
3.高危人群干预管理(1)饮食调整:合理膳食,低盐低脂;(2)生活方式管理:戒烟、限酒、适度运动;(3)药物预防:给予降压、降脂、降糖等药物治疗;(4)定期随访: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确保其病情的监控和管理。
四、工作评估和监督1.工作评估(1)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的评估,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2)收集和统计工作数据,制定工作报告,进行工作总结和分析。
2.工作监督(1)卫生部门对基层卫生机构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2)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3)制定奖惩措施,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筛查流程
四项主要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高脂血症
3、糖尿病
4、年龄超过50岁 12项一般危险因素:
1、房颤、心脏病 7、 膳食中油脂过多
2、呼吸睡眠暂停 8、 肥胖
3、直系亲属有过卒中或心脏病 9、 男性
4、吸烟 10、牙龈经常出血,牙松动
5、大量饮酒 11、缺血性眼病
6、缺乏体育运动 12、突发性耳聋
以上2项主要危险因素或1项主要危险因素和2项以上(包括2项)一般危险因素,
或既往有卒中/短暂脑出血发作(TIA )者
门诊大厅挂号就诊:一楼诊室:脑卒中筛查门诊 二楼诊室: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 三楼诊室:神经外科、血管外科
危险因素评价、体检、血液学及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回到就诊科室,接诊医师根据结果进行评估,高
危患者建立脑卒中健康档案,填写脑卒中筛查基本信息表(CRF 表),
确保信息完整性、真实性,并及时上报医务科。
预约转诊联动
绿色通道 住院诊疗:卒中单元
门诊规范化药物治疗 观察、定期随访
健康促进 药物治疗 支架治疗 手术治疗 出院前高危评价 社区基地:社区管理 脑卒中筛查各相关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