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
二十四节气天气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天气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每个节气都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中国,人们通过观察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来把握天气的情况,从而适应农田劳作、出行和生活起居等方面的需要。
本文将从新年、春节开始,依次介绍二十四节气中天气的变化情况。
立春:立春是过年后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开始。
在立春之后,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明显的气温回升现象。
白天的气温往往会升至10摄氏度以上,阳光也会变得普照明媚。
相比冬天,人们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
雨水:雨水节气标志着降水量的明显增加。
此时,由于太阳能力的增强,水汽蓄积,导致降雨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雨雪交替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此时的气温一般会在5至15摄氏度之间,春寒料峭。
惊蛰:随着阳光更加强烈,惊蛰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春雷初鸣,温度进一步回升。
这一时期的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渐稳定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景象开始呈现。
春分:春分是昼夜平分的节气,也代表农作物播种的时机到来。
春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气温回升明显,白天比较热,但早晚会有些凉意。
农民们忙于耕作,大地也开始进入繁忙的生长季节。
清明:清明节气是一个反映温度、湿度和风力等复杂因素的节点。
此时,我国北方地区温度稳步回升,气温一般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适宜室外活动。
而南方地区则已经进入初夏,气温接近25摄氏度。
谷雨:谷雨节气是中国的传统农事节气,它标志着寒冬已经过去,春阴雨的天气逐渐减少。
进入谷雨期间,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较大,有时还伴有雷暴天气。
这个时期的气温一般在15至25摄氏度之间,多雨多湿。
立夏:立夏节气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此时,气温明显回升,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都能达到25摄氏度以上。
同时,降水减少,天气晴朗,但湿度较大。
人们可以感到明显的夏季炎热气息。
小满:小满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农作物的各个部分都开始迅速生长。
天气逐渐变得炎热,气温一天天上升,白天最高气温一般可达30摄氏度以上。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耕活动

清明
4月5~6日
气暖天晴,草木返青,小麦拔节,作物播种,小麦灌水。
6
谷雨
4月20~21日
降水增加,播种完成,小麦春灌。
7
立夏
5月5~6日
水热充足,万物生长,病虫滋生,中耕除草,田间管理,病虫防治。
8
小满
5月21~22日
麦籽饱满,夏粮成熟,田间管理,夏收准备,防旱防风。
9
芒种
6月6~7日
小麦成熟,越早夏播,田间管理,灌水追肥。
10
夏至
6月21~22日
白昼最长,炎夏将至,选苗定植,中耕除草,整枝防病。
11
小暑
7月7~8日
天气转热,棉花盛期,中耕除草,整枝打杈,防病防害。
12
大暑
7月23~24日
天气最热,谷物开花,田间管理。
13
立秋
8月7~8日
水热减少,作物敛成,禾谷成熟,庄稼收获。
14
处暑
8月23~24日
炎夏将过,天气转凉,谷物成熟,晚秋管理。
15
白露
9月8~9日
水汽凝结,作物成熟,秋收大忙,收获贮藏,送粪翻耕,整地种麦。
16
秋分
9月23~24日
叶黄脱落,气温降低,小麦播种。
17
寒露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9日
气温更低,露水更多,麦播结束。
18
霜降
10月23~24日
气温至零,水气成霜,根里收获,土地秋耕。
19
立冬
11月7~8日
水热不良,万物枯老,土壤未冻,土地秋耕,越冬管理,粮果贮藏。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耕活动
序号
节气
日期
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表与农业如何利用节气知识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

二十四节气表与农业如何利用节气知识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人们用来计算时令和农事活动的重要工具。
这些节气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为基础而形成,每个节气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了解二十四节气表并且利用节气知识可以帮助农民精确判断农事时间、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春季节气与农业生产春季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
这些节气标志着气候从寒冷走向温暖,农田开始回春,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
1. 立春:立春是一年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寒冷的冬季即将过去,农作物开始准备生长。
根据当地气温情况,农民可以在此时开始播种早熟作物,如小麦、大麦等。
2. 雨水:雨水节气意味着降水增多,农民可利用此时进行田间的灌溉工作。
同时,对于冬作物的收割和夏作物的种植也具有重要意义。
3. 惊蛰:惊蛰标志着春季蓬勃的气息,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
农民可以在此时进行农作物的整地、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
4. 春分:春分是白天晚上相等的日子,意味着支配作物生长的光照时间逐渐增长。
对于夏作物的种植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5. 清明:清明节气为春季的分界点,一般农作物的播种都会在此时完成。
同时,农民可利用此时对已种植的作物进行修剪和补充养分的工作。
6. 谷雨: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农民可在此时注重对农田的水管理,及时进行除草和施肥等工作,以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夏季节气与农业生产夏季节气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在这一时期,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进入繁忙的生长期。
1. 立夏: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回升较快。
此时,农民应及时对早春作物进行收割,为夏作物的种植做好准备。
2. 小满:小满表示农田中作物已经进入生长的饱满期。
农民可在此时进行夏作物的灌溉和病虫害的防治。
3. 芒种:芒种是夏季的分界点,此时气温较高且雨水较多。
二十四节气观察自然感悟生命的智慧导师

二十四节气观察自然感悟生命的智慧导师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十分重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这种观察的方式就是通过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民们根据天文现象和气候特点,划分一年时间的方法。
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意义,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智慧。
春天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季节之一,燕子归巢、冰雪融化、春意盎然。
而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则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到来。
立春之后,大地开始回春,垂柳吐绿,鲜花盛开。
这时候正是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的时节,他们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判断着何时开始播种。
立春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抓住时机,及时行动。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不同的选择和抉择,就像农民需要观察天气、判断时机一样,我们也需要观察身边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
随着春暖花开,农民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气——雨水。
雨水是春季到来的标志,它意味着大地的翻新和生机勃勃的季节。
雨水的含义是培养生机,滋润万物。
每年的雨水时节,农民们都会开始为田地灌溉,让庄稼长势喜人。
雨水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有耐心和耐心,耐心地灌溉、滋润,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而清明则是春天的重要节点,它揭示了一个人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清明时节,人们会祭拜祖先,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
这个节气提醒我们珍惜亲情和友情,要关心身边的人,并纪念那些曾经与我们走过的人们。
同时在清明时节,大自然也进入了一个鸟语花香的美好时期,这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短暂。
人生如此匆匆,我们应该珍惜每个瞬间,活得更加有意义。
在夏日炎炎的日子里,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芒种是夏季农民开始收割庄稼的季节,也意味着夏天的正式到来。
此时农民们忙碌于田间地头,他们观察着庄稼的生长情况,以确保庄稼的丰收。
芒种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辛勤耕耘,才能取得最终的回报。
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则标志着夏天的结束。
农家小顾问--二十四节气话农事

山芋追肥 , 中耕除草 , 土补苗 ; 培 扦插夏 山芋 。施好 薄荷 刹车
肥。
六是播种 豇豆 、 苋菜 、 白菜等蔬菜 ; 小 加强茄瓜 豆类 蔬菜
产 丰收颗 粒归仓。
二是上 、 中旬重施玉米摆 果肥 , 做好 壅根 防倒 和防治 玉
米螟工作 。
三是 中稻秧 田喷施起身 药 , 下旬移 栽 ; 中、 直播稻和抛秧
稻防治稻象 甲, 早栽大 田防治二化螟 、 叶瘟 等病虫 害。
秋处露秋寒霜 降, 雪 雪冬小 大寒 ” 冬 来描 绘 中 国的立春 、 雨 水 、 蛰、 惊 春分 、 明、 雨、 夏 、 清 谷 立 小满 、 种、 芒 夏至、 小暑 、 大 暑、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露、 降、 冬、 寒 霜 立 小雪、 雪、 大 冬
小 暑前后 , 除东北与西北地 区收割冬 、 春小麦等作物 外 ,
农业生 产上主要是忙着 田间管理 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 , 早 熟 品种大暑前就要成 熟收获 , 要保持 田间干干湿湿 。中稻已 拔节 , 进入孕穗期 , 应根据 长势追施 穗肥 , 促穗大粒 多。单 季
的田间管理 , 防治病虫 , 收上市 和留种工作。 采 七是加强禽畜 夏季 防疫 , 成鱼 饲养 管理 , 田夏伐施 夏 桑
肥, 检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机具 , 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 。
夏至 ( 6月 2 1日J
民朋友 的要求今年 特别 开辟《 十 四节气 话农 事》 二 专题 , 对
收, 在这些地 区 , 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 要措施 。华南西部 6 月下旬 出现大范 围洪 涝 的次 数虽不 多 , 程度却 比较 严重 。 但
二十四节气的农事传统与习俗

二十四节气的农事传统与习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事和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划分系统。
它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持续大约15天左右,与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紧密相关。
每个节气都有独特的农事传统和习俗,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传统和习俗。
立春:立春是农历的开始,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人们会进行祭祀仪式,祈求来年的平安和丰收。
此时也是播种春季作物的好时机,如小麦、大豆等。
雨水:雨水时节,人们开始注重水的利用和储备。
在农业方面,会选择雨水充沛的时候灌溉农田,确保作物的生长。
惊蛰:惊蛰意味着春雷初鸣,农民会根据惊蛰的到来,确定播种夏季作物的时间,比如玉米、黄瓜等。
春分: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时节,此时人们会进行家族祭祀活动,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健康、丰收。
清明: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还会踏青踢毽子等活动,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谷雨:谷雨是临近谷物成熟的时节,人们在这个时候会重视播种水稻、大豆等作物,同时也是进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立夏: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人们会采摘鲜花和草药来制作饮品。
农业方面,此时会开始提前播种棉花、红薯等作物。
小满:小满时节,农田进入了水分最多的时期,这对稻米的生长十分有利。
人们也会采摘各种水果,如草莓、樱桃等。
芒种:芒种意味着麦类的成熟,农民会在这个时候收割麦子,大量储存饲料。
人们也会采摘蔬菜,如豆角、黄瓜等。
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
人们会饮茶、晒太阳来庆祝夏至的到来。
此时也是收获草莓、葡萄等水果的时节。
小暑: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会注意防暑降温,比如喝冷饮、吃西瓜等。
农事方面,会刈割小麦和收割小米。
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人们会进行各种避暑活动,如游泳、吃冷饮等。
农业方面,此时主要是水稻和菜类的收割和储存。
立秋: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人们会进行祭拜活动,感谢上天给予的丰收。
农田方面,会开始播种秋季作物,如小麦、花生等。
处暑:处暑时节,天气开始凉爽,人们会注意秋季养生。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业意义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业意义中国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时间划分方式,根据太阳视运行轨迹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这些节气的变化对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春季到冬季,依次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农业意义。
立春:立春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农耕的重要节点。
此时春天刚刚开始,天气渐暖,农民们开始在土地上播种春季作物,如小麦、燕麦、大豆等。
雨水:雨水时期,春天的降雨量逐渐增多。
雨水充足有助于提供农作物所需的水分,对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惊蛰:惊蛰通常标志着春雷初鸣,此时春雷所带来的电磁辐射对作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
春分:春分是白昼和黑夜持续时间相等的时刻,此时阳光照射角度逐渐增大。
这样的阳光角度对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十分重要,促进了作物养分的吸收和生长。
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日,人们通常会祭扫祖先。
同时,清明时节也是春耕时节,农民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田地整理和种植。
谷雨:谷雨时节,降雨量增加,利于作物生长,并且有利于农民进行播种。
此时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民们会将作物的秧苗适时移植到田地里。
立夏:立夏时节,天气逐渐变暖,一些旱作物开始进入生长季节,如水稻、玉米等。
同时,立夏也是农民进行迁移性耕种的重要节点。
小满:小满时节,作物逐渐进入生长的全面发展期。
此时农民会加强对农作物的灌溉和施肥,以保证作物能够顺利生长。
芒种:芒种是夏季的开始,此时大豆、黄豆等作物进入生长高峰,农民会加强管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进行适当的修剪。
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时刻,此时日照时间最长,对旱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农民会利用夏至期间,加强对作物的防治,以确保作物能够充分获得阳光和充足的水分。
小暑:小暑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的生长进入关键期。
农民们会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松土,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大暑:大暑是夏季气温最高的时刻,此时旱作物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
农民会进行大规模的灌溉,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保证产量。
二十四节气特点

二十四节气特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的一种时间分段方式,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代表不同的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下面将为您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立春:春季的开始,天气开始转暖,代表着阳光开始加强,农民开始准备春耕事宜。
雨水:天气潮湿,雨水频繁,预示着降水量逐渐增加,农民要开始关注田地的排水情况。
惊蛰:蛰指冬眠,意味着春雷初鸣,春天的气息开始渐渐显现,在农事上代表春耕开始。
春分:昼夜平分,意味着昼长夜短,气温逐渐升高,农民猎时热播播种。
清明:阳光明媚,气温回升,农民开始祭祖扫墓,并进行整修田地的工作。
谷雨:农民开始播种水稻,此时天气潮湿适宜作物的生长,故称为谷雨。
立夏:夏季来临,代表着天气逐渐炎热,农民要注意保湿和浇水。
小满:农作物的生长进入小满的阶段,代表五谷开始结实,农民需要加强对农作物的管理。
芒种:夏季的正式开始,农民要开始收割小麦,同时要注意管理稻田和玉米地。
夏至:夏季的中期,代表白天最长,气温最高,农民要加强防暑措施,同时进行水稻的灌浆。
小暑:酷暑开始,农民要注意防暑和及时浇水以保证作物的生长。
大暑:夏季的高温时期,农民要加强灌溉和保护农作物,以确保作物的产量。
立秋:夏季渐去,秋季开始,农民要开始收割水稻和玉米,同时准备秋收的事宜。
处暑:酷暑过后天气渐渐转凉,农民要准备好秋季的收获工作。
白露:代表秋季的开始,天气开始干燥,农民要开始进行脱水和干燥谷物的工作。
秋分:昼夜平分,代表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气温开始下降,农民要加强收割作物的工作。
寒露:天气更加寒冷,代表秋季的深入,农民要加强管理农作物,特别是根部作物的保护。
霜降:霜降代表着初霜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农民要注意保暖和储存农作物。
立冬:冬季的开始,天气寒冷,农民要准备冬季的播种,以及仓储农产品的工作。
小雪:天气寒冷,降雪频繁,农民要注意保暖,并进行农作物的储存工作。
大雪:冬季最冷的时期,天气严寒,农民要加强农作物的保护,同时注意防止农产品的冻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天气及播种、收割、收获的农谚: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
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根据动物的各种行为来判断天气的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1. 形容春天的成语:(1)风和日丽 (2)草长莺飞 (3)春光明媚(4)春寒料峭 (5)春暖花开 (6)春色满园(7)春色恼人 (8)春意盎然 (9)花香鸟语(10)惠风和畅 (11)流水桃花(12)莺歌燕舞 (13)桃红柳绿(14)姹紫嫣红2. 形容夏天的成语:(1)火伞高张 (2)赤日炎炎 (3)炎天暑月(4)赤时当空 (5)骄阳私火 (6)暑气蒸人(7)燋金烁石3. 形容秋天的成语:(1)西风落叶 (2)桐叶知秋 (3)天高气爽(4)秋高气爽 (5)金风飒飒 (6)江枫渔火(7)林寒涧肃 (8)秋风萧瑟4. 形容冬天的成语:(1)橙黄橘绿 (2)白雪皑皑 (3)冰天雪地(4)风号雪舞 (5)风雪交加 (6)固阴护寒(7)寒气逼人 (8)千里冰封 (9)朔风凛冽(10)天寒地冻 (11)雪虐风饕(12) 冰冻三尺《滁州西涧》——赏析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鉴赏]此诗是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诗歌描写了滁州西涧幽寂的风景:清幽的芳草在涧边寂寂地生长着,幽草附近,有深密的树林,林中有黄鹂在鸣唱。
傍晚之时,春雨急骤,涧中之水横冲直撞奔突而流,野外的渡口一片安详,周围了无人踪,只有渡船横在河中。
此诗动静结合,风格深远,如一幅清幽的水墨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唐】陈光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唐】崔橹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唐】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唐】狄焕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唐】杜牧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唐】杜牧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唐】方干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唐】韩偓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唐】韩琮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唐】韩溉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唐】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唐】李峤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唐】李商隐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唐】李商隐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唐】李中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唐】罗隐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唐】慕幽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唐】裴说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唐】吴融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唐】徐夤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唐】薛逢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唐】姚系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唐】张旭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唐】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李商隐春风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
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
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
温庭筠嘲春风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
苒袅转鸾旗,萎蕤吹雉葆。
扬芳历九门,澹荡入兰荪。
争奈白团扇,时时偷主恩。
罗邺春风每岁东来助发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
帘透骊宫偏带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春雨窦群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春雨后孟郊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春雨刘复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
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
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
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刘昚虚《阙题》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杜甫《腊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
唐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钱起《春郊》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
唐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