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剂的作用及有效性评价方法概述_薛虹宇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选择与效果评估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选择与效果评估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形象的重视,化妆品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化妆品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商品,其质量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防腐剂作为化妆品中的重要成分之一,扮演着保护产品免受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就化妆品中的防腐剂选择与效果评估进行探讨。
一、防腐剂的重要性及应用范围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是维持其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核心成分之一。
化妆品在制造、包装、运输、售卖等过程中,都存在与外界环境产生接触的可能,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侵袭会导致化妆品变质、霉变或感染人体皮肤。
因此,合理选择和使用防腐剂对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防腐剂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化妆品领域,还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
在化妆品领域中,不同种类的化妆品由于成分的差异,对于防腐剂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水基化妆品常使用无菌防腐剂,而油基化妆品则通常采用抗氧化剂。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妆品,合理选择适用的防腐剂是非常重要的。
二、化妆品中常用的防腐剂类型1. 苯甲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及其盐类是一类常用的防腐剂,具有抗菌、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
这类防腐剂广泛存在于化妆品中,如洗面奶、乳液、粉底等。
然而,苯甲酸存在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允许的最大使用浓度,同时要避免与其他成分发生不良反应。
2.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也是常见且使用较多的一类防腐剂。
这类防腐剂在化妆品中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杀菌效果,常见的对羟基苯甲酸酯有甲酚、乙酚等。
然而,部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存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使用时需要合理控制剂量。
3. 异唑啉酮类异唑啉酮类防腐剂是一种新兴的防腐剂类别,具有较好的防菌效果。
与传统的防腐剂相比,异唑啉酮类防腐剂具有毒性低、使用剂量少的优势。
因此,在一些天然和有机化妆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评估化妆品防腐剂效果的方法为了评估化妆品中防腐剂的效果,确保化妆品质量安全,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和测试。
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与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

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与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中的防腐剂也是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防腐剂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口感和食用品质。
然而,过量或者长期暴露于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与安全性评估方法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一、食品中防腐剂的常见种类食品中的防腐剂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亚硝酸盐、硫代硫酸盐、丙二醇、磷酸盐等。
亚硝酸盐是常用的防腐剂,但长期暴露于过量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硫代硫酸盐类防腐剂对维生素B1具有破坏作用,进食过多可能引发维生素B1缺乏症。
丙二醇作为润湿剂和抗结剂使用,但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磷酸盐类防腐剂可能干扰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
二、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方法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分析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等。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可以通过测定样品中的防腐剂含量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
光谱法则通过测量食品中防腐剂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来定量分析。
电化学法则是应用电化学原理来测定食品中防腐剂的浓度。
这些传统的分析方法通常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限制了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分析方法被应用于防腐剂的检测。
例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和微型芯片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
纳米材料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迅速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残留。
微型芯片则是一种小型化的检测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分析,提高了检测效率。
这些新型分析方法的应用为大规模检测和监测食品中防腐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三、食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等。
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给定剂量的防腐剂对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试验则是评估实验动物长期暴露于一定剂量的防腐剂对其健康状态的影响。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评估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评估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化妆品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享受化妆品带来的种种好处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防腐剂。
防腐剂在化妆品中起着防止微生物滋生、保持产品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的关键作用。
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防腐剂安全性的担忧也日益增加。
那么,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究竟如何评估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机制。
防腐剂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保持化妆品的质量。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如甲酯、乙酯、丙酯等)、咪唑烷基脲等。
它们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干扰其代谢过程或者抑制其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杀菌或抑菌的效果。
接下来,评估防腐剂的安全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使用浓度。
一般来说,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是经过严格控制的,并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只要在规定的浓度范围内使用,大多数防腐剂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但如果使用浓度过高,就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过敏等不良反应。
皮肤的敏感性也是评估防腐剂安全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人皮肤状况各异,有些人的皮肤可能比较敏感,对某些防腐剂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例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在一些敏感皮肤人群中可能会引发接触性皮炎。
因此,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选择化妆品时需要更加谨慎,关注产品中防腐剂的种类和含量。
除了浓度和皮肤敏感性,防腐剂的毒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防腐剂可能具有潜在的毒性,如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防腐剂都是有害的,关键在于其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另外,防腐剂的协同作用也会影响其安全性。
在一些化妆品中,可能会同时使用多种防腐剂,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协同、相加或者拮抗的作用。
这就需要对这些防腐剂的组合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以确保其整体的安全性。
为了评估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相关的科学研究一直在进行。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选择与效果评估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选择与效果评估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个人形象的重视,化妆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化妆品作为一种具有保护、改善肌肤功能的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生物的侵害。
为了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限,防止细菌滋生,防腐剂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配方之一。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选择与效果评估的相关问题。
一、防腐剂的重要性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防止微生物滋生,增加化妆品的使用寿命。
在化妆品中,常见洁肤露、面霜、粉底液等会直接接触到皮肤的产品,如果没有适当的防腐剂,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导致皮肤问题的发生。
二、防腐剂选择的原则在选用防腐剂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高效性:防腐剂应具备对广谱微生物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抑制或杀死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2. 稳定性:防腐剂应具备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不同ph值、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都能发挥作用。
3. 低副作用:防腐剂应尽量选择对皮肤和健康无刺激、低过敏性的成分。
4. 合法合规:防腐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三、常见化妆品防腐剂类别根据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常见的化妆品防腐剂主要包括有机酸盐类、醇类、酮类、酚类、醚类、氨基酸盐类等。
1. 有机酸盐类: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具有抑菌作用,对酵母和霉菌也有一定效果。
2. 醇类:如苯醇、辛醇、乙醇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但部分醇类有一定的刺激性。
3. 酮类:如丙酮、乙二醇等,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对病毒无效。
4. 酚类:如对羟基苯甲酸、对甲羟基苯甲酸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但存在致敏风险。
5. 醚类:如苯氧基乙醇、苯氧基乙二醇等,具有抑菌作用,但对病毒无效。
6. 氨基酸盐类:如丙氨酸钠、甘氨酸钠等,具有保湿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生长。
四、防腐效果评估方法为了评估不同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常常使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和测试:1. 石蜡扩散法:将防腐剂加入石蜡中,通过扩散的方法来评估其抑菌作用。
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与管理

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与管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防腐剂的使用成为了一个热议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与管理,并提出一些对策来提升食品质量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一、防腐剂的定义和作用防腐剂是一种能够延长食品保鲜期限并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它们主要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酵母、霉菌等微生物,防止食品发生变质和腐败。
防腐剂的使用能够保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及其应用1. 亚硫酸盐亚硫酸盐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它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够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但是,过量的亚硫酸盐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量。
2. 苯甲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及其盐类也是常见的防腐剂之一。
它们能够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然而,过量食用可能会引发一些过敏反应,对某些人群可能不太适用。
3. 丙二醇丙二醇常用于糕点、冰淇淋等食品中,具有保湿和防腐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且对人体相对安全。
但是,对于一些对丙二醇过敏的人群来说,仍然需要小心使用。
三、食品中防腐剂管理的问题和挑战1. 使用量控制不当一些食品厂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滥用防腐剂,使用量超过规定标准。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健康可能受到威胁,同时也会降低整个行业的信誉。
2. 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防腐剂的使用和管理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标准。
这使得一些不良商家有机可乘,难以有效地监管和管理。
四、提升食品质量与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对策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对食品厂商的监督检查。
对于违规使用防腐剂的行为,应该依法予以处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2. 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政府和媒体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布食品安全知识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让消费者能够更加理性地选择食品。
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安全性评估研究

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安全性评估研究食品中的防腐剂是保证食品安全和延长保质期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这其中,防腐剂的使用安全性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此,对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一、食品中防腐剂的作用和种类防腐剂是一种可以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和腐败的化学物质。
食品中常用的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脱氧醋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等。
不同类型的食品需要使用不同的防腐剂来保持其质量和新鲜度。
二、食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评估方法为了确保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安全,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
安全性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研究、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
实验室研究通过分析防腐剂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效果来评估其安全性。
动物实验可以评估防腐剂对动物体内毒性和致癌性的影响。
人体试验是最直接的评估防腐剂安全性的方式,通过观察人体对防腐剂的反应来评估其毒性和过敏性。
三、食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问题尽管食品中的防腐剂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首先,一些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例如,亚硝酸盐被怀疑与癌症发生有关,长期摄入过多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其次,某些防腐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和皮肤病。
此外,防腐剂的滥用和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四、防腐剂的使用安全性评估研究进展为了解决食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他们正在开展防腐剂的毒性机制研究,以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机制。
此外,新的防腐剂正在研发中,希望可以找到更安全和有效的替代品。
五、提高公众对食品中防腐剂安全性的认知提高公众对食品中防腐剂安全性的认知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加强公众教育,引导消费者正确了解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食品厂商也应当注重产品标签上对防腐剂使用的明示,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权。
六、加强监管与管理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中防腐剂的监管与管理。
食品中的防腐剂使用与安全性评估

食品中的防腐剂使用与安全性评估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光,人们对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日益关注。
其中,防腐剂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使用和安全性评估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防腐剂使用和安全性评估展开探讨,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防腐剂。
防腐剂是为了延长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保质期,从而防止食品腐败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减少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
然而,防腐剂的使用也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定。
食品行业对防腐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法规限制,以确保防腐剂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防腐剂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二氧化硫、山梨酸、苯甲酸等。
在食品生产中,防止食品变质和腐败是重要的一环,但过量使用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合理使用和严格控制防腐剂的添加量至关重要。
要评估食品中防腐剂的安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研究。
科学家们通过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来评估防腐剂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情况,并对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适量使用防腐剂并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通常是安全的。
然而,若食品中的防腐剂含量超过标准限制或长期摄入过量,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人群对防腐剂的耐受性存在差异。
部分人可能对某种特定的防腐剂有过敏反应,因此在购买食品时,建议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避免过多摄入可能引发过敏的防腐剂。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中防腐剂的监控和调查工作。
及时查处添加方式不规范、超标使用或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规企业和个人,提高食品生产者的法律意识,以遏制不良企业滥用防腐剂的现象。
此外,公众也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购买食品时,选择有信誉、正规的渠道和厂商;储存食品时,注意保存温度和时间,避免食品受到细菌和霉菌的污染;对于发现问题食品,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牙膏防腐剂的作用及有效性评价方法

牙膏防腐剂的作用及有效性评价方法1 菌种激发实验(USP)法1.1方法简介防腐剂体系有效性的评价(PET),在不同的国家使用了几种不同的PET方法,包括美国药典(USP)法、英国药典(BP)法和欧洲药典(EP)法。
本标准拟采用美国药典(USP)法进行牙膏膏体防腐体系的评价。
1.2实验用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
1.3实验用试剂1.3.1培养基生理盐水(0.85%NaCl)胰蛋白酶大豆培养基(TSB)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营养琼脂(MCTA)1.3.2 稀释剂吐温-80营养琼脂(TMLB)1.4 试验用菌种的培养1.4.1细菌1.4.1.1 将菌种接种到9.0ml的胰蛋白酶大豆培养基(TSB)中,30~35℃条件下培养18~24 h。
1.4.1.2 转移TSB表面的所有菌种到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做成的斜面上,30~35℃条件下培养18~24 h。
1.4.1.3 用9 ml的生理盐水将斜面上的菌种洗下,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澄清液使用紫外分光广度计测量其吸光值以确定其浓度。
要求其浓度为2×108cfu/ml(g)。
1.4.1.4 不同菌种浓度为2×108cfu/ml(g)的生理盐水培养液在425 um下的吸光度值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21~23%铜绿假单胞菌P.a=34%大肠杆菌 E.a=30~32%1.4.1.5 确定培养液达到所需浓度后,使用生理盐水分别将其稀释10-5、10-6和10-7倍,放入培养皿中在30~35℃条件下培养72(+/-4)~100 h,以确定之前用分光广度计的检测结果。
1.4.2 白色念珠菌1.4.2.1 将菌种接种到9.0ml的胰蛋白酶大豆培养基(TSB)中,20~25℃条件下培养44~52 h。
1.4.2.2 转移TSB表面的所有菌种到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做成的斜面上,20~25℃条件下培养44~52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丙 二 醇 作 用 于 ’( 酶 " 而 像 中 狮 化 学 )*+,-./,0
系 列 的 甲 醛 供 体 的 防 腐 剂 " 则 作 用 于 细 胞 内 的 122( 酶和酸基酶和氨基酶 ! 酚类和醛类的产品可使蛋白质变 性 ! 总的说来 " 防腐剂通过抑制细胞中基础代谢的酶的 合成或重要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 而起到阻碍 细胞生长的作用 !
GHIJKDLFM6M668H J8NO8HP $ 假 单 胞 绿 脓 杆 菌 G(HO8QM:MRJH JON8BSRMHJP 和黑曲霉菌 G+HKONBSFF8H RSBONP# 对这些微生物
的测试过程表现了它们在产品制造和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可 能经历的各种变化# 虽然所推荐的这些菌株具有一定的代 表 性 $ 但 很 多 企 业 建 议 使 用 洋 葱 假 单 胞 菌 ’O8QM:MRJH
"! -./$012345
防腐剂实质 上就是杀 灭 和 抑 制 化 妆 品 中 的 微 生 物 $ 以较长时间维持化妆品品质的保护剂 " 防腐剂不是杀菌 剂 # 它没有很强的即时杀灭效果 # 只有在足够浓度和与 微生物细胞直接接触的情况下 # 才能发生作用 " 防腐剂通过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膜 ! 细胞壁及酶等 多个靶点 # 破坏细胞的分裂 # 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 # 达
公司专栏 !!!
防腐剂的作用
及有效性评价方法概述
文 ! 678 9:; "#$%&’()*+, % 中狮化学功效性评价实验室 & 化妆品的防腐是化妆品生产 ! 流通过程中一个日渐 引起重视的问题" 防腐剂在化妆品配方中扮演着越来 越重要的角色" 能长久保持产品安全性稳定性的防腐 剂是一个成功品牌必不可少的组分" 随着化妆品行业 的迅速发展# 以及越来越多生化活性原料在化妆品中 的应用# 选择一个高效安全的防腐体系是配方师们建 立一个稳定配方体系的关键 " 如何评价防腐剂的有效效果# 目前国际上公认!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微生物挑战性实验" 该方法主要 是模拟化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微生物 % 细菌和 真菌& 污染的可能性# 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其中# 跟踪分析防腐剂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通过定期测定 体系中微生物的含量来判断该体系的防腐效果" 这种 方法比较接近实际情况# 是一种经典的防腐剂有效性 的评价方法 " 一 " 防腐剂对化妆品保存的重要作用 解利用化妆品的基质作为其培养基 # 使产品出现浑浊和 沉淀及颜色变化 # 代谢生成的酸性产物改变产品的 %& # 生成的气体则引起发泡 ! 发胀 # 影响产品的外观 " 更可 怕的是 $ 它们还会产生毒素 # 引起使用者皮肤过敏 # 伤 害人体 " 微生物无论在未使用过的还是正在使用的化妆品中 都存在 " 化妆品中分离出的常见微生物菌群有细菌 % 包 括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 霉菌如黑曲霉 ! 青霉 # 酵母菌如假丝酵母 ! 白 色念珠菌等 " 其中有些菌群对人体无害 # 而有些菌群如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01 )/23/0& ! 绿 浓 杆 菌 % 403/5-6-7)011)32/897-0)& 等 # 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 目前各国对医药品和化妆品的微生物学评定尚无统 一的标准 " 一般说来 # 对婴儿用品及眼用医药品 ! 化妆 品的规定标 准较 严 " 我 国 化 妆 品 卫 生 标 准 :;1<=#>? @< 规定# 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超过 #1AAA1.B/C6D % 8&# 眼部! 口腔黏膜用品及婴儿! 儿童用品不得超过 EAA11.B/C6D % 8&# 霉 菌 和 酵 母 菌 不 得 超 过 #AA1 .B/C6D % 8& # 大 肠 菌 群 % F0.*329.*9)1.-,9 &! 绿脓杆菌 % 403/5-6-7)01)32/897-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01)/23/0 & 等有害菌群不 得检出 "
G#
!!! 公司专栏
到防腐的目的 ! 实际上 " 主要是对酶活性或对细胞原生 质部分的遗传微粒结构产生影响 ! 例如 " 苯氧基乙醇和 乙 醇 等 对 细 胞 的 作 用 靶 点 是 细 胞 膜 " "# 溴 # "# 硝 基
(+ % 防腐剂变质的影响 有些因素会影响防腐剂自生的变质 " 从而降低防腐 效果 & 如光照 ’ 加热等引起防腐剂分解 " 化学和生化反 应引起的失效" 或者辐射消毒灭菌过程中引起损失等等 & (1 % 其他作用 此外 " 防腐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 " 包装容器及香 精 ’ 螯合剂的存在" 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防腐剂的活性&
=4 &’()*+,-.
!." 激发实验用微生物的选择 我们可以看出 $ &’( 法 % )"%+ 法和线性回归法基 本上可选用相同的受测试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激发实验用微生物 激发用微生物可选择余地较大$ 包括革兰氏阳性 菌 % 发酵和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 % 霉菌 % 酵母菌及需氧 产芽孢菌等 $ 一些耐防腐剂作用的由样品分离的菌株可 选用作为激发实验用微生物 # !/" 微生物接种浓度 微生物接种浓度为 .@1!.15 6789:; !B "$ 眼 用化妆 品酵母和霉菌浓度为 .@0!.0# 6789:; !B "# !," 取样测定的时间程序 取样测定的时间程序为接种后的 $$ .C/$ <$ .= 和
!- "#$ !
!." 激发实验用微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肠杆菌 % 绿脓杆菌 % 白色念珠 菌和黑曲霉菌 # !/" 微生物接种浓度 微生物接种浓度为 .-0!.123.41!.15 6789:; !" " !," 取样测定的时间程序 取样测定的 时间程序 为接种后 的 1$ < $ .= $ /. 和
+! +,(#-%
用量少 ’ 抗菌范围广的单一防腐剂是不存在的 & 但 是 " 设想一个 ) 理想 * 的防腐剂标准对于我们研究开发 一个高效广谱的防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我们认为 " 一 个好的防腐剂至少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 #
!! !"#$%&’()*
防腐剂的作用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 在一种体系 中具有高效防腐作用的防腐剂在另一种体系中也许毫无 效果 ! 因为在某个配方体系中 " 会有多个因素使防腐剂 失效 ! 下面列举了影响防腐剂效果的几种主要因素 # $ $ % 3( 的影响
! 具有良好 的抑菌性 能 " 不 仅 抗 细 菌 " 而 且 抗 真
菌 ( 霉菌和酵母菌 %&
!用量很少即可取得较好的抑菌效果 & !在广泛的 "$ 范围内有效 & !安全性好 " 没有毒性和刺激性 & !化 学 惰 性 " 不 与 配 方 中 其 他 成 分 及 包 装 材 料 反
应&
"# 值的改变影响有机酸防腐剂的离解从而 影响防
*@ "#$%!
线性回归法测定试验微生物菌群减少一个十进位所 需的时间 ! 以 ! 值表示 "$ 即与防腐剂接触的微生物菌 群 ?0 A 失活所 需的时间 # 此法利用 传统的微 生 物 测 试 过程 ’ ’’ +(* 法 $ 速度快于 *"#+ 和 &’( 方法 # !." 激发实验用微生物 激发实验用 微生物有 金黄色葡 萄球菌 % 大 肠杆菌 % 产芽孢杆菌 !分离菌株 "% 黑曲霉菌和黄曲霉菌 # !/" 微生物接种浓度 微生物接种浓度%.@0&.05 6789:; !B " # !," 取样测定的时间程序 取样测定的时间程序为接种后 0 $ /$ =$ /=$ /> 和
4"
公司专栏 !!!
洗和香精 联 合 会 ! !"#$" 也 有 自 己 的 测 试 方 法 ! 简 称
菌减少超过 ?0 A$ 并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持续减少 #
!"%$ 法 "# &’( 法和 )"%$ 法都是标准方法 # 另外还有
一些快速测试程序$ 如线性回归法 % 加速防腐作用测试法 和假定激发法# 这几种方法的实验过程都很相似$ 但样品 分析所需的时间和有效性判断的标准不同# 这些不同之处 可导致测试结果的变化以及某产品是否能通过激发测试# 下面就 &’( 法 % *"%+ 法和线性回归法 , 种方法在 激发微生物的选择 % 接种微生物的浓度 % 取样测定的时 间顺序及有效性的标准等四个方面作个比较 #
腐剂的活性 " "$ 的改变也会改变防腐剂的活性 & 如 %& 溴 &’& 硝基 &( " )& 丙二醇 " 在 "$*+ 时十分稳定 " "$*, 其活性可保持一年 " "$*- 活性只有几 个月 & 另外 " 悬 浮液中 不溶解固 体 "$ 的影响 也会使那 些对 "$ 敏感 的 防腐剂失效 & $% % 固体粒子及凝胶的影响 一些化妆品含有高岭土’ 硅酸铝镁等粉质粒子" 能够吸附防腐剂 " 造成防腐剂的活性损失 ! 但有的吸附 剂在吸附防腐剂的同时也吸附其中的细菌 " 使其置于高 浓度防腐剂中强化其抑菌效果 ! 防腐剂与水溶性高分子 凝胶的结合 " 使配方中游离的防腐剂浓度降低从而降低 其效能 ! ()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溶作用的影响 化妆品中的各类表面活性剂" 尤其是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与防腐剂之间会形成加溶 & 络合作用而影响到防 腐剂的活性 & 油溶 性的非离 子表面活 性剂 ( $./*)0, % 对防 腐剂的失 活作用要 比 $./ 值高的 水溶性非 离 子 表 面活性剂大 & 由于体系中游离防腐剂浓度变小而降低了 防腐剂的活性 " 因此在一些非离子表面活 性剂体系 中 " 要保持原有的防腐作用 " 应适当添加防腐剂的用量 &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