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消耗量比例法 计算公式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得工具、模具与修理用备件等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得贷方转入“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科目得借方;
提供供水、供电、供气、修理与运输等劳务所发生得费用,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得借方
1、直接分配法
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其她辅助生产劳务耗用量)
2、顺序分配法
按照受益多少得顺序将辅助生产车间依次排列,受益少得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得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3、交互分配法
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归集得费用,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得产品或劳务数量与交互分配前得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得实际费用,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与交互分配后得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得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得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得“直接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
如果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未专设“直接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发生得动力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得照明用电等,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
报废时: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4、分次摊销法
在库、在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摊销
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D:、、、在库
摊销时:J:制造费用D:——摊销
报废时:J:原材料D:制造费用
定额消耗量

3定额消耗量含义消耗量定额是先计划好一个量,消耗完了再继续分给,这样的计价方法简单。
定额消耗量是指人、材、机三者的消耗(人工劳动、材料(原材料、铺筑材料)、机械使用)定额比例法是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成本费用的一种方法定额比例法计算公式定额比例法计算公式如下:1、消耗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2、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3、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4、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5、月末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材料成本和工资、费用都可按此步骤分配;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同种原材料,很难划清其各种产品耗用量时,这些原材料费用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如果材料有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则材料费用可采用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是指以定额耗用量作为分配标准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
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耗某种原材料2030千克,每千克1.75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人工、材料、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

人工、材料、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定额是规定消耗在单位工程构造上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
一、人工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是人工定额的两种表现形式,算出时间定额,也就可以定出产量定额。
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确定,其基本步骤如下:1.确定时间定额中的工作延续时间,其计算公式为: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在计算时,由于除基本工作时间外的其他时间一般用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来表示,因此计算公式又可以改写为:工作延续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其他工作时间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 2.产量定额。
其公式如下: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3.计算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
其计算公式为: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时间定额*(1+人工幅度差系数) ,单位:?工日/100㎡人工幅度差: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
主要是指劳动定额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又不可避免但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为10%~15%。
二、材料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合理确定材料消耗定额,必须研究和区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性质。
施工中材料的消耗,可分为必需的材料消耗和损失的材料两类性质。
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按用途可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其他材料。
其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标准规格及规范要求计算。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应记住,如:每立方米1砖墙砖的净用量计算公式为砖数=1/[(砖宽十灰缝)*(砖厚+灰缝)*砖长]再如砂浆用量的计算公式为:砂浆(m3)=(1 m3砌体—砖数的体积)*1.07 ,其中1.07是砂浆实体积折合为虚体积的系数。
(2)按设计图纸尺寸计算。
(3)对于配合比用料,可采用换算法。
(4)对于不能用其他方法确定定额消耗量的新材料、新结构,可采用测定法。
材料的损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消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损耗及施工过程损耗.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三、机械预算定额消耗量的确定机械台班预算定额消耗量的计算步骤及计算方法如下。
做账实操-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方法

做账实操-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计算方法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1. 适用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
2. 分配方法:当月发生的生产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在产品成本为零。
例如,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100 件,在产品数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
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为10,000 元,则完工产品成本为10,000 元,在产品成本为0。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1.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情况。
2. 分配方法:年内各月在产品成本都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算,固定不变。
每月发生的生产成本由完工产品负担。
年末时,应当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
例如,某企业生产乙产品,年初在产品成本为2,000 元。
各月在产品数量较为稳定,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80 件,本月发生生产成本为8,000 元。
则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为8,000 元,在产品成本仍为2,000 元。
三、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1.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同时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2. 分配方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加工成本,这些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例如,某企业生产丙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120 件,在产品数量为30 件。
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5,000 元,直接人工成本为3,000 元,制造费用为2,000 元。
假定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
则在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5,000×30÷(120 + 30) = 3,000 元,完工产品成本为15,000 + 3,000 + 2,000 3,000 = 17,000 元。
四、约当产量比例法1. 适用情况: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内插法计算管线安装的定额消耗量

合价
人材机
1244.88 647.61 1690.30 23.88 46.37 115.33 30.21 0.08 1732.35 739.12 1659.84 352.96 40.73 246.78 393.81
1244.88 2553.78
5165.59
23.85 23.2 23.2 2.06 13.33 3.17 2.7 0.03 1072.1 457.43 290.31 218.44 20.21 164.42 32.8
B)+B )+B 设计管线 φ 人工(材 508*7.1 料或机 换为φ 械)消耗 508*6.3 量M 58.8245 52.20 31.459 27.91 82.1095 72.86 13.066 11.59 3.92 3.48 41 36.38 12.61 11.19 3 2.66 1.821 1.62 1.821 1.62 6.4435 5.72 1.821 1.62 2.2715 2.02 1.6915 1.50 13.531 12.01
按管径和壁厚采用比例内插法计算定额消耗量,计算公式为: 按管径和壁厚采用比例内插法计算定额消耗量,计算公式为:M=(m-b)/a-b)*(A-B )/a )*(A
名称
单位 单价
设计管线 上一档管 上一档管 管径(壁 线的定额 线管径 厚)m 消耗量A (壁厚)a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7.9 63.121 31.359 96.56 14.476 4.343 42 12.61 3 1.829 1.829 7.302 1.829 2.562 1.918 15.332 8.7 8.7 8.7 8.7 8.7 8.7 8.7 8.7 8.7 8.7 8.7 8.7 8.7 8.7 8.7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1。加权平均法
2.先进先出法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从某种产品全部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中减去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就得到完工产品成本。
4.定额比例法
产品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备件等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科目的借方;
提供供水、供电、供气、修理和运输等劳务所发生的费用,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的借方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总额/各车间部门动力和照明用电度数之和
某车间部门照明用电费用=该车间照明用电度数X分配率
某车间动力费用=该车间动力用电度数X分配率
某车间动力用电力费用分配率=该车间动力用电力费用/该车间各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某产品分配动力用电力费用=该车间某产品生产工时X该车间动力用电力费用分配率
报废时: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D:。。。在库
摊销时:J:制造费用D:——摊销
报废时:J:原材料D:制造费用
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D:——在用
月末调整成本差异J:XX费用D:材料成本差异
5.五五摊销法
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D:。.。在库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2023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第一章资产◆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旳存货成本=购置价款+运送费+装卸费+保险费小规模纳税人旳存货成本=购置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送费+保险费◆存货旳计价措施○1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即发出哪批存货是已认定旳)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每批存货旳数量×单价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2先进先出法:(先买入旳先发出)○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核算一次单位成本)存货旳单位成本=〔期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旳存货成本=本月发出旳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旳数量×单位存货成本或=月初库存存货旳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旳实际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旳实际成本○4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购货均需核算单位成本)存货旳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旳实际成本+本次购入旳实际成本)÷(原有旳库存数量+本次购入存货数量)本次发出旳存货成本=本次发出旳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旳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商业企业库存商品旳核算公式:○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 商品进价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旳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旳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旳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旳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旳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旳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旳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旳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旳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旳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旳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旳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承担旳成本差异=发出材料旳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旳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时,贷方记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借方记材料成本差异)◆固定资产折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估计净残值—已计提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率=(1--估计净残值率)÷估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原价—估计净残值)÷估计使用年限= 原价×(1—估计净残值)÷估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估计净残值)÷估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估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折旧率=(估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估计使用寿命×(估计使用寿命+1)×100%=尚可使用年限÷估计可使用年限旳年数总和×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净残值)×折旧率◆总结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旳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合计折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旳账面价值—计提合计折旧—计提旳减值准备◆总结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旳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合计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合计摊销—计提旳减值准备◆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旳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合计折旧(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合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第三章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旳核算资本公积=发行总收入—股本面值—发行费用(单项选择)即=溢价收入—发行手续费◆留存收益旳核算可供分派利润=年初未分派利润+本年利润+其他转入(单项选择)未分派利润(年末)=可供分派利润—当年计提盈余公积—用未分派利润分派现金股利、分派股票等等。
会计经验: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和定额费用比例法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和定额费用比例法
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同种原材料,很难划清其各种产品耗用量时,这些原材料费用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原材料成本项目。
如果材料有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则材料费用可采用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是指以定额耗用量作为分配标准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
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材料定额耗用量x材料费用分配率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耗某种原材料2030千克,每千克1.75元,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定额消耗量分配率=(2030x1.75)/(150x3+100x1.5+300x4)=2.97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公式之一: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
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 (其中:定额消耗量=实际产量×单位消耗定额)
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
完工产品分配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工资、费用) 月末在产品分配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工资、费用) 计算公式之二: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用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本月实际原材料费用费用月初在产品实际原材料++ 完工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工资(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本月实际工资(费用)费用)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 完工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