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蒸汽及压缩空气管道推荐流速
管道常用流速范围

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
管道内各种介质常用流速范围见表,表中管道的材质除注明外,一律为钢。
该表中流速为推荐值。
管道压力降控制值
管道压力降控制值见表和表.该表中压力降值为推荐值。
表常用流速的范围注①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①本表所列流速,在选用时还应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
②氧气流速应参照《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91)
③氢气流速应参照《氢氧站设计规范》(GB 50177-93)
④乙炔流速应参照《乙炔站设计规范》(GB 50031-91)
表一般工程设计管道压力降控制值
续表
表每100m管道的压力降控制值(△P r100)。
工业管道内流体流速常用值

凝结水泵出水管
自流凝结水管
低粘度
粘度
DN25
50mPa.s
DN50
DN100
粘度
DN25
100mPa.s
DN50
DN100
DN200
粘度
DN25
1000mPa.s
DN50
DN100
DN200
低压
高压
排气
烟道
压气机
压气机进气管 压气机输气管
一般情况
DN<50 DN>70
DN<100
锅炉、汽轮机 DN=100-200
真空 Ρ ≤0.3(表压) Ρ =0.3~0.6(表压) 压缩气体 Ρ =0.6~1.0(表压) Ρ =1.0~2.0(表压) Ρ =2.0~3.0(表压) Ρ =3.0~30.0(表压)
5~10 8~12 10~20 10~15 8~12 3~6 0.5~3
氢氧化钠
硫酸 盐酸
真空 Ρ ≤0.6(表压) Ρ ≤2.0(表压)
自流
>3 0.5~1.5 0.2~0.5 2
乙炔水
30 5~6
海水、微碱水
Ρ <0.6(表压)
1.5~2.5
DN>200
DN<100
锅炉、汽轮机 DN=100-200
DN>200
平均流速 2-3 0.5-1
0.5-2.0 1.0-3.0
3-4
1.5-2 <1
1.5-3 0.5-1.0 1.5-2.5 1-1.5 0.5-1
1-2 0.1-0.3 1.5-3.0 0.5-0.9 0.7-1.0 1.0-1.6 0.3-0.6 0.5-0.7 0.7-1.0 1.2-1.6 0.1-0.2 0.16-0.25 0.25-0.35 0.35-0.55 10-20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流体种类应用场合管道种类平均流速备注水一般给水主压力管道2~3 低压管道~1 泵进口~ 泵出口~ 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3~4 离心泵吸水管DN250 1~2 DN250 ~ 往复泵压力管~2 往复泵吸水管 1 给水管道流速选择原则一、液体工艺介质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 (1) 一般~液体密度<1600kg/cm2 ~液体密度<800kg/cm2 ~液体密度<320kg/cm2 ~粘度(cp) 管径(mm) ~25 ~50 ~100 ~25 ~50 ~100 ~25 ~50 ~100 ~200 ~25 ~50 ~100 ~200 ~ (2) 泵吸入口饱和液体~过冷液体~(3) 泵排出口0~60m3/h ~60~160m3/h ~>160m3/h ~(4) 容器、塔器底部排出管线~(5) 再沸器入口~(6) 冷凝器出口~(7) 冷却管线~(8) 塔器供液管线~二、气体工艺介质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1) 一般压力等级> kg/cm2 G ~~ kg/cm2G ~~ kg/cm2G ~~ kg/cm2G ~~ kg/cm2G ~真空~换气用风道横置~竖置~排烟烟道内~烟筒内~(2) 压缩机进口管线~排出管线~(3) 塔器周边管线> kg/cm2G ~ ~~ kg/cm2G ~ ~真空~ ~三、水类别最大允许压降口径(mm) 流速kg/cm2/100m m/s(1) 一般~25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 (2) 泵吸入口~(3) 泵排出口~离心泵~往复泵~(4) 锅炉给水~(5) 冷却水~四、蒸汽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1)一般(2)压力等级~ kg/cm2G ~~ kg/cm2G ~~ kg/cm2G ~> kg/cm2G ~(2) 过热蒸汽口径(mm)>200 ~100~200 ~<100 ~(3) 饱和蒸汽口径(mm)>200 ~100~200 ~<100 ~(4) 乏汽排汽管(从受压容器中排出)排汽管(从无压容器中排出) ~排汽管(从安全阀排出) ~表一流体类别及情况常见流速范围(m/s)自来水表压左右)压缩空气(表压以下)10-25工业供水(表压以下)压缩空气10锅炉给水(表压以上)>3空压机吸入管<10-15油及粘度较高的液体空压机排除管20-25过热水 2送风机吸入管10-15烟道气(烟道内)3-6送风机排出管15-20烟道气(烟道外)3-4车间通风换气(主管)4-15饱和水蒸气(表压以下)20-40车间通风换气(支管)2-8饱和水蒸气(表压以下)40-60往复泵吸入管(水类液体)饱和水蒸气(表压3MPA以上)80往复泵排出管(水类液体)1-2蛇管入口饱和水蒸气30-40离心泵吸入管(水类液体)化工设备的排气管20-25离心泵排出管(水类液体)一般气(体常压)10-20真空管道<10表二某些流体在管道中的常用流速范围适宜流速的大小与流体性质及操作条件有关。
常用介质流速的推荐值

表33-5常用介质流速的推荐值介质名称流速/(m/s)介质名称流速/(m/s)饱和蒸汽主管支管30~40 20~30低压蒸汽 <1.0M P a(绝)15~20中压蒸汽1.0~4.0M P a(绝)20~40高压蒸汽4.0~12.0M P a(绝)40~60过热蒸汽主管支管40~6035~40一般气体常压10~20高压乏气80~100蒸汽加热蛇管入口管30~40化工设计常用介质流速的推荐值m s m s 氧气0.1~3.0M P a3.0~10.0M P a4.0~15.03.0~5.0车间换气通风 主管 支管4.0~15.02.0~8.0风管距风机 最远处 最近处1.0~4.08.0~12.0压缩空气 0.1~0.2M P a 10~15压缩气体 真空0.1~0.2M P a(绝) 0.2~0.6M P a (绝) 0.6~1.0M P a (绝) 1.0~2.0M P a (绝) 2.0~3.0M P a (绝) 3.0~25.0M P a (绝)5.0~10.08.0~12.010~2010~158.0~10.03.0~6.00.5~3.0煤气2.5~15.08.0~10.0(经济流速)煤气 初压200mmH 2O0.75~3.00煤气 初压6000mmH 2O(上主支管长50~100m )3.0~12.0半水煤气 0.01~0.15M P a(绝)10~15烟道气 烟道内 管道内3.0~6.03.0~4.0氯化甲烷 气体 液体202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2乙二醇2苯乙烯2二溴乙烯 玻璃管1自来水 主管0.3M P a 支管0.3M P a 1.5~3.51.0~1.5工业供水 <0.8M P a 1.5~3.5压力回水0.5~2.0水和碱液 <0.6M P a 1.5~2.5自流回水 有黏性0.2~0.5黏度和水相仿的液体取与水相同自流回水和碱液0.7~1.20锅炉给水 >0.8M P a >3.0蒸汽冷凝水0.5~1.5凝结水(自流)0.2~0.5气压冷凝器排水1.0~1.5油及黏度大的液体0.5~2.0黏度较大的液体(盐类溶液)0.5~1.0液氨真空<0.6M P a<1.0M P a ,2.0M P a0.05~0.30.3~0.50.5~1.0盐水1.0~2.0制冷设备中的盐水0.6~0.8过热水2海水,微碱水 <0.6M P a 1.5~2.5氢氧化钠 0~30%30%~50% 50%~73%21.51.2四氯化碳2工业烟囱(自然通风)2.0~3.0实际3~4石灰窑窑气管10~12乙炔气P N =0.02~0.15M P a 中压乙炔 P N ɤ2.5M P a 高压乙炔<8ɤ4氨气 真空0.1~0.2M P a (绝) 0.35M P a(绝) <0.6M P a <1.0~2.0M P a15~258~1510~2010~203.0~8.0氮气 5.0~10.0M P a(绝)2~5变换气 0.1~1.5M P a (绝)10~15真空管<10真空度650~710mmH g 的管道80~130废气低压 高压20~3080~100化工设备排气管20~25氢气 ɤ3.0M P a ɤ15氮气体 液体10~251.5氯仿 气体 液体102氯化氢气体(钢衬胶管) 液体(橡胶管)201.5溴气体(玻璃管) 液体(玻璃管)101.2硫酸88%~93%(铅管) 93%~100%(铸铁管,钢管)1.21.2盐酸(衬胶管)1.5离心泵吸入口 排出口1~21.5~2.5往复式真空泵 吸入口13~16最大25~30油封式真空泵 吸入口10~13空气压缩机 吸入口 排出口10~1515~20m s m s 通风机 吸入口 排出口10~1515~20旋风分离器 入气 出气15~254.0~15结晶母液 泵前速度 泵后速度2.5~3.53~4齿轮泵 吸入口 排出口<1.01.0~2.0往复泵(水类液体) 吸入口 排出口0.7~1.01.0~2.0黏度50c P 的液体(ϕ25mm 以下)0.5~0.9黏度50c P 的液体(ϕ25~50mm )0.7~1.0黏度50c P 的液体(ϕ50~100mm )1~1.6黏度100c P 的液体(ϕ25mm 以下)0.3~0.6黏度100c P 的液体(ϕ25~50mm )0.5~0.7黏度100c P 的液体(ϕ50~100mm )0.7~1.0黏度1000c P 的液体(ϕ25mm 以下)0.1~0.2黏度1000c P 的液体(ϕ25~50mm )0.16~0.25黏度1000c P 的液体(ϕ50~100mm )0.25~0.35黏度1000c P 的液体(ϕ100~200mm )0.35~0.55易燃易爆液体<1注:表中数据摘自化工工艺设计㊁热力管道设计与安装手册㊁化学世界等文献㊂。
各类风管及流体输送管道流速选择原则

各类风管及流体输送管道流速选择原则一、液体工艺介质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 (1) 一般0.92 1.5~4.6液体密度<1600kg/cm2 1.5~2.4 液体密度<800kg/cm2 1.8~3.0 液体密度<320kg/cm2 3.0~4.6 粘度(cp) 管径(mm) 0.1~0.51.0 25 0.5~1.150 0.7~1.5100 1.0~2.050.0 25 0.5~0.950 0.7~1.0100 1.0~1.6 100.0 25 0.3~0.650 0.5~0.7100 0.7~1.0200 1.2~1.6 1000.0 25 0.1~0.250 0.16~0.25100 0.25~0.35200 0.35~0.55 (2) 泵吸入口饱和液体0.12 0.6~1.8 过冷液体0.23 1.2~2.4 (3) 泵排出口0~60m3/h 1.38 1.8~2.4 60~160m3/h 0.92 2.4~3.0 >160m3/h 0.46 3.0~4.6(4) 容器、塔器底部排出管线0.14 1.2~1.8(5) 再沸器入口0.03 0.3~1.2(6) 冷凝器出口0.11 0.9~1.8(7) 冷却管线0.09 0.6~1.2(8) 塔器供液管线0.14 1.2~1.8二、气体工艺介质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 (1) 一般压力等级>35.0 kg/cm2G 0.46 7.0~20.014.0~35.0 kg/cm2G 0.35 7.0~20.010.5~14.0 kg/cm2G 0.14 7.0~20.03.5~10.5 kg/cm2G 0.07 10.0~30.00.0~3.5 kg/cm2G 0.03 10.0~30.0真空0.02 10.0~30.0 换气用风道横置 4.0~7.0竖置 2.0~5.0 排烟烟道内 2.0~3.0烟筒内 4.0~7.0 (2) 压缩机进口管线0.12 20.0~45.0 排出管线0.23 10.0~25.0 (3) 塔器周边管线>2.5 kg/cm2G 0.046~0.12 7.0~20.00.0~2.5 kg/cm2G 0.046~0.12 10.0~30.0真空0.012~0.023 10.0~30.0三、水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1) 一般0.400.6~4.9口径(mm)25 0.6~0.950 0.9~1.4100 1.5~2.1 150 2.1~2.7 200 2.4~3.0 250 3.0~3.7 300 (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0) 3.0~4.3 400 (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2) 3.0~4.6 450 (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2)>500(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0) 3.0~4.9 600 (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1)700 (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1)800 (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2)900 (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2)1000 (水力计算表中Vmax为3.00)(2) 泵吸入口0.100.5~1.5(3) 泵排出口0.40 1.0~3.0离心泵 2.0~3.0往复泵 1.0~2.0(4) 锅炉给水0.40 1.5~3.0(5) 冷却水0.40 1.0~2.5四、蒸汽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1) 一般压力等级0.0~3.5 kg/cm2G 0.06 10.0~35.03.5~10.5 kg/cm2G 0.12 10.0~35.010.5~21.0 kg/cm2G 0.23 10.0~35.0>21.0 kg/cm2G 0.35 10.0~35.0 (2) 过热蒸汽口径(mm)>2000.35 40.0~60.0 100~2000.35 30.0~50.0 <100 0.35 30.0~40.0 (3) 饱和蒸汽口径(mm)>2000.2030.0~40.0 100~2000.2025.0~35.0 <100 0.2015.0~30.0 (4) 乏汽排汽管(从受压容器中排出)80.0排汽管(从无压容器中排出)15.0~30.0 排汽管(从安全阀排出)200.0~400.0。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流体种类应用场合管道种类平均流速备注水一般给水主压力管道 2~3 低压管道 0.5~1 泵进口 0.5~2.0 泵出口1.0~3.0 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 3~4 离心泵吸水管 DN250 1~2 DN250 1.5~2.5 往复泵压力管 1.5~2 往复泵吸水管 1 给水管道流速选择原则一、液体工艺介质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 (1) 一般 0.92 1.5~4.6液体密度<1600kg/cm2 1.5~2.4液体密度<800kg/cm2 1.8~3.0液体密度<320kg/cm2 3.0~4.6粘度(cp) 管径(mm) 0.1~0.5 1.0 25 0.5~1.150 0.7~1.5100 1.0~2.0 50.0 25 0.5~0.950 0.7~1.0100 1.0~1.6 100.0 25 0.3~0.650 0.5~0.7100 0.7~1.0200 1.2~1.6 1000.0 25 0.1~0.250 0.16~0.25 100 0.25~0.35 200 0.35~0.55 (2) 泵吸入口饱和液体 0.12 0.6~1.8过冷液体 0.23 1.2~2.4 (3) 泵排出口0~60m3/h 1.38 1.8~2.4 60~160m3/h 0.92 2.4~3.0>160m3/h 0.46 3.0~4.6(4) 容器、塔器底部排出管线 0.14 1.2~1.8(5) 再沸器入口 0.03 0.3~1.2(6) 冷凝器出口 0.11 0.9~1.8(7) 冷却管线 0.09 0.6~1.2(8) 塔器供液管线 0.14 1.2~1.8二、气体工艺介质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1) 一般压力等级>35.0 kg/cm2 G 0.46 7.0~20.014.0~35.0 kg/cm2G 0.35 7.0~20.010.5~14.0 kg/cm2G 0.14 7.0~20.03.5~10.5 kg/cm2G 0.07 10.0~30.00.0~3.5 kg/cm2G 0.03 10.0~30.0真空 0.02 10.0~30.0换气用风道横置 4.0~7.0竖置 2.0~5.0排烟烟道内 2.0~3.0烟筒内 4.0~7.0(2) 压缩机进口管线 0.12 20.0~45.0排出管线 0.23 10.0~25.0(3) 塔器周边管线>2.5 kg/cm2G 0.046~0.12 7.0~20.00.0~2.5 kg/cm2G 0.046~0.12 10.0~30.0真空 0.012~0.023 10.0~30.0三、水类别最大允许压降口径(mm) 流速kg/cm2/100m m/s(1) 一般 0.40 0.6~4.925 0.6~0.950 0.9~1.4100 1.5~2.1150 2.1~2.7200 2.4~3.0250 3.0~3.7300 3.0~4.3400 3.0~4.6>500 3.0~4.9(2) 泵吸入口 0.10 0.5~1.5(3) 泵排出口 0.40 1.0~3.0 离心泵 2.0~3.0 往复泵 1.0~2.0(4) 锅炉给水 0.40 1.5~3.0(5) 冷却水 0.40 1.0~2.5四、蒸汽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100m m/s(1)一般(2)压力等级(3) 0.0~3.5 kg/cm2G 0.06 10.0~35.0(4) 3.5~10.5 kg/cm2G 0.12 10.0~35.0(5) 10.5~21.0 kg/cm2G 0.23 10.0~35.0(6) >21.0 kg/cm2G 0.35 10.0~35.0(7)(2) 过热蒸汽(8)口径(mm)(9) >200 0.35 40.0~60.0(10) 100~200 0.35 30.0~50.0(11) <100 0.35 30.0~40.0(12)(3) 饱和蒸汽(13) 口径(mm)(14) >200 0.20 30.0~40.0(15) 100~200 0.20 25.0~35.0(16) <100 0.20 15.0~30.0(17)(4) 乏汽(18)排汽管(从受压容器中排出) 80.0(19)排汽管(从无压容器中排出) 15.0~30.0(20)排汽管(从安全阀排出) 200.0~400.0表一流体类别及情况? ? ? 常见流速范围(m/s)? ? ? 自来水表压0.3MPA左右)? ? 1-1.5? ? ?压缩空气(表压0.1-0.2MPA以下)? ? ? ? 10-25工业供水(表压0.8MPA以下)? ? ? ? 1.5-3? ?压缩空气? ? ? ? 10锅炉给水(表压0.8MPA以上)? ? ? ? >3? ? ? ?空压机吸入管? ? ? ? <10-15油及粘度较高的液体? ? ? ? 0.5-2? ?空压机排除管? ? ? ? 20-25过热水? ? ? ? 2? ? ?送风机吸入管? ? ? ? 10-15烟道气(烟道内)? ? ? ? 3-6? ? ? ?送风机排出管? ? ? ? 15-20烟道气(烟道外)? ? ? ? 3-4? ?车间通风换气(主管)? ? ? ? 4-15饱和水蒸气(表压0.3MPA以下)? ? ? ? 20-40? ?车间通风换气(支管)? ? ? ? 2-8饱和水蒸气(表压0.8MPA以下)? ? ? ? 40-60? 往复泵吸入管(水类液体)? ? ? ? 0.7-1饱和水蒸气(表压3MPA以上)? ? ? ? 80往复泵排出管(水类液体)? ? ? ? 1-2蛇管入口饱和水蒸气? ? ? ? 30-40? ? 离心泵吸入管(水类液体)? ? ? ? 1.5-2化工设备的排气管? ? ? ? 20-25?离心泵排出管(水类液体)? ? ? ? 2.5-3一般气(体常压)? ? ? ? 10-20? ? 真空管道? ? ? ? <10表二某些流体在管道中的常用流速范围高密度及易燃易爆流体不宜高流速。
压缩空气在管道中的流速

压缩空气在管道中的流速1. 压缩空气流量流速参考表fancongming 发表于: 2008-7-22 13:07 来源: 半导体技术天地在计算压空管道管径时,压缩空气在管道中的流速一般取多少比较合适?对于低压冷空气流速在8~12m/s,对于高压空气流速为15m/s左右,一般如果压力不超过1.0MPaG,可以取10~15米/秒。
请问各位高手:压缩空气压力在0.56MPa-0.75MPa,胶管管径10mm,传输距离约15m,要计算单位时间内的用气量,其流速如何确定?流速=流量/面积呵呵,这是施工时计算最头痛的问题胶管管径10mm应该是3/8"的4米/秒5立方/小时1.0 系统简介1.1 系统用途CDA系统主要用于芯片经水清洗后之吹干用、制程设备驱动器动力用、…..等其它用途。
1.2 主要设备‧空气压缩机‧空气储槽‧过滤器‧干燥机1.3 控制方式‧单机设定控制‧另设控制盘设计联动控制2.0 设计准则2.1 管内最大流速10 m/s2.2 于标准状态下,管路磨擦损失每100 m不大于0.2 Kg/cm2。
2.3 空气过滤标准为制程线径等级之1/10。
3.0 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3.1 空气压缩机筛选A. 依业主提供之设备CDA耗量及使用点之需求压力,选用合适之空气压缩机。
B. 空气压缩机依压缩段数可分为单段压缩、双段压缩及多段压缩。
a. 压力≦7 Kg/cm2 (g)时使用单段压缩。
b. 压力≧7 Kg/cm2 (g)时使用双段压缩。
C. 空气压缩机依种类可分为往复式、螺旋式、离心式。
高科技厂房以螺旋式较常用。
D. 空气压缩机依冷却方式分为气冷式及水冷式a. 气冷式用于小容量b. 一般以水冷式较常用c. 采用水冷式空气压缩机时,不要忽略冷却水之量,须告知空调设计人员。
d. 冷却水来源有冰水、冷却水或其它。
唯使用低温之冰水时,须注意空气压缩机可能结露。
E. 空气压缩机依润滑方式可分无油式及微油式,依业主需求选用。
水、蒸汽及压缩空气管道推荐流速

水、蒸汽及压缩空气管道推荐流速
在水、蒸汽和压缩空气管道系统设计中,推荐流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合理的流速可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运行,同时也可以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水管道推荐流速
对于普通的建筑给水管道,推荐的最大流速一般不应超过2.44米/秒。
这个数值来源于美国水工程师学会(AWWA)的相关规范。
超过这个流速可能会引起水垢沉积和管道内部的冲击振动,进而导致管道的损坏。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灭火水管道等,可以考虑适当提高流速。
蒸汽管道推荐流速
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速应该尽可能小,以减少冲击和振动。
通常来说,蒸汽管道的最大推荐流速为30米/秒。
在蒸汽管道系统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弯头和其他管道元件的设计和安装,以减少管道的冲击和振动。
压缩空气管道推荐流速
压缩空气管道的推荐流速应该根据管道用途和管道直径来确定。
对于普通的压缩空气管道,推荐的最大流速一般不应超过30米/秒。
对于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自动喷涂等,可以考虑适当提高流速。
在管道系统设计中,合理的流速是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
对于不同类型的管道系统,推荐的流速也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厂家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管道系统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水、蒸汽及压缩空气管道推荐流速
水、蒸汽及压缩空气管道推荐流速
流体种类管道种类流速w(m/s)
d?250 1,2 离心泵吸水管
1.5,
2.5 d>250
离心泵出水管 2,4
往复泵吸水管 ?1 锅炉给水往复泵出水管 1,3
给水总管 1.5,3
高、中压锅炉主给水管道 2,3
超高压锅炉主给水管道 3,5
凝结水泵吸水管 0.5,1 凝结水凝结水泵出水管 1,2
自流凝结水管 <0.5
上水管、冲洗水管(压力) 1.5,3 上水软化水管、反洗水管(压力) 1.5,3 反洗水管(自流)、溢流水管 0.5,1 盐水盐水管 1,2
冷水管 1.5,2.5 冷却水
热水管(压力式) 1,1.5 热网循环水供回水管(外网) 0.5,3
20,40 d<100
过热蒸汽 d=100,200 30,50
40,60 d>200
低温再热蒸汽管道 30,50 再热蒸汽
高温再热蒸汽管道 50,70
15,30 d<100
饱和蒸汽 d=100,200 25,35
30,40 d>200
抽汽管道 30,50 蒸汽至减压减温器的蒸汽管道 60,90
二次蒸汽利用管道 15,30
从压力容器中排出 80 乏汽从无压力容器中排出 15,30
从安全阀排出 200,400
水、蒸汽及压缩空气管道推荐流速
流体种类管道种类流速w(m/s)
压气机进气管 ,10
压气机输气管 ,20
压缩空气 d?50 ?8 一般管道
d?70 ?15 注:管径较小、压力较低或粘度较大时,流速取小值。
烟、风道的流速(m/s)
烟道材料风道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砖或混凝土制 4,8 3,5 6,8
金属制 10,15 8,10 10,15
注:(1)对于较长的水平烟道,为防止积灰,在全负荷下的烟气流速不宜低于7,8m/s
(2)烟道中灰分多时,为防止烟道磨损,烟气流速不宜大于12,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