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合集下载

温州雁荡山的介绍

温州雁荡山的介绍

温州雁荡山的介绍温州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因山势高峻、形似雁群而得名,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温州雁荡山地势起伏,山峰错落有致。

主峰海拔约1100米,被誉为“温州屋脊”。

山上有许多奇峰怪石,形态各异,如狮子峰、龟鳞石等。

同时,雁荡山还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95%,是温州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

雁荡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

登上山顶,俯瞰群山峻岭,云雾缭绕,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雁荡山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仙湖、仙瀑、仙洞等,美不胜收。

其中,仙湖是雁荡山最大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环绕,宛如仙境。

仙瀑则是雁荡山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水流从高山崖壁上倾泻而下,水势汹涌,壮观异常。

而仙洞则是雁荡山最神秘的景点,洞内石笋林立,各种钟乳石形态各异,犹如仙境。

除了自然景观,雁荡山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是古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

雁荡山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古代的佛寺、道观等。

其中,最有名的是南宋文学家陆游的故居,这里是陆游晚年创作的地方,保留着他的遗迹和文物,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

雁荡山还是一个重要的避暑胜地。

夏季,山上气温凉爽,空气清新,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雁荡山还有许多度假村和温泉,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度假放松身心。

温州雁荡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无论是欣赏壮丽的山峦景色,还是探寻神秘的洞穴奇观,亦或是感受古代文人的足迹,都能在雁荡山找到乐趣和放松。

来到雁荡山,您定能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的博大精深。

【四年级】雁荡山奇观之大龙湫

【四年级】雁荡山奇观之大龙湫

【四年级】雁荡山奇观之大龙湫大龙湫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温州市东郊的雁荡山内,是一片典型的武陵山地地貌。

这里的山势险峻,溪流纵横,景色壮丽,美不胜收。

登上山顶,远远望去,只见千层峰连绵起伏,山峦之间,翠竹铺成一片。

山势蜿蜒起伏,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游走。

这就是大龙湫的由来。

大龙湫位于雁荡山的深处,它是由山体长时间风化剥落而形成的。

大龙湫全长约500米,宽约100米,最深处超过60多米。

湫底有潺潺溪水流过,湫边有石壁峭立,形态各异。

湫的两侧是高耸入云的峰峦,与湫相映成趣。

整个湫像一条蜿蜒的巨龙,蜷曲在山峰之间,景色别致。

湫水清澈见底,时而流淌缓慢,时而奔腾激烈。

溪水从巨大的石块中流过,发出潺潺的流水声,宛如仙乐一般。

湫底的石块众多,有大小不一的石头,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引人入胜。

沿着湫水流走,便会来到湫的尽头。

这里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叫做“大龙桥”。

大龙桥是由一块巨大的石头构成的,整个桥面宽约2米,长约8米。

站在桥上,往下看,湫水从桥下奔腾而过,水势十分汹涌。

站在桥上,可以饱览湫水奔流的壮丽景象。

大龙湫还有一个有趣的景点,就是山洞。

山洞位于湫底,通过石阶可以下到洞内。

洞内有一座石灯笼,笼中点燃着一盏明亮的灯,洞内一片神秘而幽暗,充满了探险的趣味。

大龙湫位于雁荡山内,周围环境幽静,空气清新。

每到春天,湫水周围的景色格外美丽,百花盛开,山鸟翩翩起舞。

夏天,湫水清凉宜人,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秋天,湫水呈现出一片红叶满山的景象,让人陶醉其中。

冬天,湫水结冰,山上银装素裹,宛如世外桃源。

大龙湫是雁荡山上的一处奇观,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无论是在湫底欣赏溪水的流淌,还是站在山顶眺望山峦的起伏,都能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雁荡山知识点

雁荡山知识点

雁荡山知识点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大的山岳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雁荡山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以下将为您介绍雁荡山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市区的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31'~28°55',东经121°17'~121°42'。

其东南隔东海与台湾相望,西临雁荡湖,东北邻白龙湾,西南临龙湾,南面临温州湾。

二、地质特征雁荡山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地壳变动形成的花岗岩、大理岩、麻粒岩等岩石组成。

山势峻拔险峻,雄奇壮观。

山脉起伏,纵横交错,最高峰为仙湖奇峰,海拔1109.6米。

三、自然景观1. 峰峦奇秀:雁荡山的主峰仙湖奇峰是雁荡山的标志,犹如一座巍峨的宝塔耸立于云海之中。

其他重要峰峦还包括金龙岩、文峰、鹊碧等,它们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2. 奇石峡谷:雁荡山的峡谷景观独具特色,奇石峡谷中奇岩怪石、丹霞地貌、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

3. 温泉瀑布:雁荡山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其中以三滴泉和双龙瀑布最为著名。

三滴泉水质清澈透明,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价值;双龙瀑布悬崖峭壁,水势汹涌,令人陶醉其中。

4. 森林生态:雁荡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浙江省重要的森林生态保护区。

这里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杜鹃、竹子、樟树、柏树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新宜人的环境。

四、文化底蕴1. 宗教文化:雁荡山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圣地,拥有丰富的佛教遗迹,如千佛洞、万年寺等,吸引了众多信教者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2. 名人文化:雁荡山是许多历史名人的故乡,这里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北宋文学家陆游等。

他们的诗词和文章中都有对雁荡山的描绘和赞颂。

3. 民间传说:雁荡山也有许多富有想象力和神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如《九天聚灵殿》、《龙女救夫》等。

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

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3卷第3期2008年3月Vol.63,No.3Mar.,2008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胡小猛1,许红根2,陈美君2,李怡1,王杜涛1,陈敏1(1.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系,上海200234;2.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杭州311203)摘要:流纹岩地貌有其独有的特色和发育规律。

本文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对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进行了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发育规律的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流纹岩地貌景观可分为2个大类,6个亚类,16个类型单元;受区域断裂构造的控制,区内沟谷和岩嶂在平面上的发育延伸主要沿NE、NW和EW三个方向;在新构造运动和岩性差异的控制下,区内峰、嶂、瀑在垂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带性;区域现代地貌的发育肇始于晚第三纪区域一级夷平面的分裂解体,自此以后的区内地貌演化经历了四个不同发育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景观组合各具特色。

关键词:雁荡山;流纹岩地貌;地貌类型;地貌发育规律流纹岩是一类SiO2含量大于65%、富含长石石英矿物的酸性喷出岩,在全球广泛分布,如美国黄石国家地质公园、日本阿苏破火山、俄罗斯锡霍特—阿林火山带等〔1-4〕。

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大面积分布着时代为侏罗纪、白垩纪的流纹岩,它们构成了一南北延伸达2000余km、平均宽度约400km的巨型古火山带〔5〕。

这些流纹岩由于岩性和发育其中的构造差异,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常塑造出许多形态独特且类型丰富的地貌景观。

有些地区因这些或秀丽或雄伟的地貌景观而成为重要的旅游景区,如浙江乐清的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缙云的仙都国家地质公园、吉林四平的山门国家地质公园等。

但至目前为止,针对流纹岩地区这些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从地貌科学角度来阐述其形成和发育规律的研究还不多〔6〕。

本文以雁荡山为例,根据大量的实地调查数据,拟对区域流纹岩地貌景观从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规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揭示其发育的科学内涵。

雁荡山神秘莫测的奇峰异石

雁荡山神秘莫测的奇峰异石

雁荡山神秘莫测的奇峰异石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以其特殊的地质景观而闻名。

山上的奇峰异石使得这里成为登山爱好者和自然探险者的天堂。

本文将为您介绍雁荡山的神秘奇峰异石,展示其独特之处。

一、巨石如雁登上雁荡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巨大的石峰。

这些石峰形态各异,有的如巨雁展翅,有的如龙腾云海,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这些巨石有的笔直耸立,有的婀娜多姿,仿佛守护着整个山脉,使人们不禁为之惊叹。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巨石如雁”。

这一奇峰由两大巨石组成,形状酷似两只展翅欲飞的雁。

这一自然奇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并成为雁荡山的象征之一。

站在巨石之间,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岁月沧桑所带来的力量。

二、奇石崖壁雁荡山的奇峰异石不仅表现在其巨大的石峰上,还显现在陡峭的崖壁之中。

这些崖壁上镶嵌着一个个形状奇特的石块,犹如艺术品一般。

有的石块呈现出针状,有的则呈现出宝塔状,每一块奇石都展示着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仰望崖壁上的奇石,震撼人心。

这些石块经过风化和水侵蚀,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形状。

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并竭力寻找出每一块石块的特殊之处。

有时,我们可以从这些奇石中看到大自然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可以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力量。

三、神秘的石灵除了巨石如雁和奇石崖壁外,雁荡山还有许多神秘莫测的石灵。

这些石灵形状各异,有的如仙人指路,有的如猛兽呼啸。

它们隐藏在山林之中,摆脱凡尘的束缚,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无限遐想。

这些石灵不仅仅是大自然的产物,更是人们的幻想和独特的想象力。

在雁荡山的深处,这些石灵仿佛在等待着人们的来访,向他们展示着大自然的魅力和浩瀚无垠的力量。

不管是巨石如雁,还是奇石崖壁和神秘的石灵,雁荡山的奇峰异石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瑰丽和多样性。

走进雁荡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每一步都可能带来新的惊喜。

山上的这些奇峰异石让人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奇妙。

总结:雁荡山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其奇峰异石给人们提供了不同于常规景观的观赏体验。

温州雁荡山景点介绍

温州雁荡山景点介绍

温州雁荡山景点介绍温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景点。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雁荡山。

雁荡山是温州最高的山脉,位于温州市区以西的瓯江南岸,总面积达186.4平方公里。

它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下面将为您介绍雁荡山的特点和各个景点。

一、雁荡山的特点雁荡山是一个以山峰、溪流、湖泊、瀑布等自然景观为主的山区,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这里有着许多世界级的自然景观,如国家AAAA级景区——南浦风景区、瀑布群、谷地、湖泊等。

此外,雁荡山还是一个历史文化名胜区,有着许多古迹和文物古迹,如四大石窟、白云寺、南浦古城等。

二、雁荡山的景点1、南浦风景区南浦风景区是雁荡山的核心景区,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

南浦风景区包括南浦湖、南浦古城、南浦岛、南浦森林公园等景点。

南浦湖是雁荡山最大的湖泊,周围有着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湖水,是一个非常适合游泳和野餐的地方。

南浦古城是一个古老的城市遗址,有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建筑。

南浦岛是一个美丽的小岛,除了美丽的风景外,还有着许多娱乐设施。

南浦森林公园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旅行和野餐的地方,公园内有着许多树木和野生动物。

2、瀑布群雁荡山有着许多美丽的瀑布,如七彩瀑布、虎头瀑布、龙床瀑布、玉女瀑布等。

这些瀑布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色。

七彩瀑布是雁荡山最著名的瀑布之一,有着七种不同颜色的水流,非常壮观。

虎头瀑布是一个非常高的瀑布,有着如虎头般的形状,非常适合拍照留念。

龙床瀑布是一条长长的瀑布,水流平稳,非常适合游泳和嬉水。

玉女瀑布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瀑布,有着清澈的水和壮观的景色。

3、谷地雁荡山的谷地非常美丽,有着许多树木和野生动物。

谷地中有着许多小溪和瀑布,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旅行和野餐的地方。

谷地中还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如白云寺、四大石窟等。

白云寺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寺庙,有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建筑。

四大石窟是四个古老的石窟,有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壮观的景色。

4、湖泊雁荡山有着许多美丽的湖泊,如南浦湖、梅峰湖、赤湖、泥沙湖等。

雁荡山环境特征

雁荡山环境特征

雁荡山环境特征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部,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

雁荡山的环境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雁荡山位于杭州市西南部,在杭州市城市西南和苏州
市西南之间,是浙江省的重要山脉。

2.地形地貌:雁荡山属于山地型地形,其山峰海拔达到1022米,是
个典型的高山。

山脉呈南北走向,由多个山峰和山谷组成。

山谷内河流横贯山脉,形成了许多溪流和山涧。

3.气候条件:雁荡山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有较多的
降水。

山区气候温和,夏季气温较高。

4.生态环境:雁荡山周围有大片的森林覆盖,森林中种植了许多茂
密的乔木和灌木,包括松树、柳树、桃树等。

山区还有许多动物和昆虫,比如山猪、野兔、蝴蝶等。

5.文化遗产:雁荡山历史悠久,有许多文化遗产。

山区内有众多寺
庙、建筑遗址和文物古迹。

这些文物古迹构成了雁荡山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6.旅游资源:雁荡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
文化遗产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区内有许多旅游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

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第一章雁荡山地理调查一、雁荡山地区地理概况雁荡山主要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见图2-1,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300千米。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

二、雁荡山地区地质调查在中生代时期,亚洲大陆板块受太平洋板块低角度斜向俯冲、碰撞,形成了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

由于火山爆发形成一系列的火山碎屑流、熔结凝灰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经过1亿多年的地壳抬升和剥蚀,形成雁荡山火山。

雁荡山是白垩纪时期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复活型破火山,其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火山爆发大量岩浆排出;②岩浆房中出现腾空而塌陷,称之为破火山阶段;③火山再次复活,一般喷溢熔岩或成为岩穹,称之为破火山复活阶段。

雁荡山先后经历了四期喷发,形成由下而上四个岩石地层单元。

火山喷发后又有岩浆侵入,构成一个侵入岩单元,这使得雁荡山具有环形和放射状火山的典型构造,火山岩类型较齐全,岩石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可据岩性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岩石地层单元(K1y1、K1y2、K1y3、K1y4),其中第一岩石地层单元(K1y1)为低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厚度688米,总体上呈环状分布于雁荡山破火山外缘带;第二岩石地层单元(K1y2)为岩浆平静溢流形成的巨厚层流纹岩,构成了雁荡山的主要景点,厚度大于600米,分布于火山外环,局部有浸出相流纹岩穹;第三岩石地层单元(K1y3)为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并夹有流纹岩,厚度380米,分布局限于火山内环;第四岩石地层单元(K1y4)主要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局部见凝灰熔岩,厚度297米,主要分布于火山内环,后期岩浆沿原主要喷发通道侵入,构成中央侵入体(Ky)石英正长斑岩,雁荡山破火山的外围地层有磨石山群高坞组(K1g)、西山头组(K1x)的火山岩K以及永康群馆头组(K1gt)和朝川组(K1cc)火山—沉积岩系,这四个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相柱状图见附图1,并且这四个岩石地层单元依次呈层圈状环形叠置,层次清楚,完整地显示了雁荡山破火山的形成演化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雁荡山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102班盘玉玲摘要:雁荡山岩石地貌由叠嶂、方山、石门、柱峰、锐峰、岩洞、天生桥和峡谷、涧溪、瀑、潭、湖等岩石地貌组合而成。

其形成的地质学、岩石学基础是白垩破火山岩相与构造。

不同类型地貌景观反映了这一破火山构造。

断裂切割、重力崩塌与流水侵蚀是形成此类地貌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

雁荡山岩石地貌在形态、成因和审美学意义上均有别于我国砂砾岩岩石地貌、碳酸岩岩石地貌和花岗岩岩石地貌。

雁荡山地貌可作为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代表。

关键词:岩石地貌;雁荡山;流纹质火山岩;破火山岩相构造1 、实习区位置、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1.1 概述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位于中国东南温州市境和台州市南部。

2005年2月,有‘古火山立体模型’之称的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以该公园管理机构和地质展示馆均在北雁荡山等因,北雁荡山或捷称雁荡山。

”距杭州297公里,温州68公里。

雁荡胜景可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胜门、雁湖5 个景区,景点多达380 余处,计有102 峰、64 岩、26 石、46 洞、14 嶂、18 瀑、28 潭、13 坑、13 岭、10 泉、2 水、8 门、4 阙、7 溪1 涧、8 桥2 湖、5 尖2 峡等,其中尤以峰、洞、瀑、石取胜。

雁荡奇峰林立,较为著名的有卓笔峰、独秀峰、玉女峰、双鸾峰、金鸡峰、双笋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面海背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暖夏凉,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

年平均气温为14.3~17.7℃,最高可达27.7℃,最低在4℃,无霜期258天,年平均降水量1507mm。

季节分布不均,一年内5—9月降水较多,11—12月较少。

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

雁荡镇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柑桔、杨梅、橙、雁茗、鲜石斛系当地特产,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全镇水产养殖总面积15735亩,为乐清市蛏、牡蛎、蛤三大贝类的亩种基地。

同时雁荡镇地处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镇政府从雁荡实际出发,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雁荡的主产业。

自2003年以来,雁荡山风景区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世界地质公园的成功申报和建设是雁荡山旅游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5万,同比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15.8。

雁荡镇及雁荡山风景区内的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662元,同比增长4.1%。

2、北雁荡山实习内容1.2 北雁荡地区地质图2.1 观测路线的布置方法观测路线的布置有两种方法(1)、穿越法地质人员基本上垂直地层走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按一定的间隔横穿整个调查区,研究地质剖面,标定地质界线。

而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则用插法或“V”字形法则来填绘。

此法优点是,能比较容易查明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相纵向的变化以及地质构造的基本特点,且工作量较少,而所获资料较多。

缺点是两条路线之间的地质界线,不能直接观测到,联络的地质界线难免与实际有出入;对岩相、厚度沿走向的变化不易查清,且有可能漏掉主要的小地质体、矿点,横断层等。

填用比例越小,路线间距越大,上述缺点越明显。

(2)、追索法沿地质体,地质界线或构造线的走向布置路线,适用于追索岩浆岩岩体、断层、含矿层、标志层和地层不整合界线等。

优点是可以细致地研究地质体的横向变化,特别是对确定接触关系,断层和含矿层的研究;可以准确地填绘地质界线,有利于研究专门问题。

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多用于大比例尺,如矿区的填图。

2.2 观测点的标测方法常用的定点方法有三:(1)、目测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当地形地物特征显著,如烟囱、桥、涵洞、孤立大树、凉亭、坟包、独立石等,选择其中离点位最近的一个地物、用罗盘定方法,目估点位与物之间的实际距离,按比例在地形图上定出点位。

这种方法相对粗糙,但在填图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特别是在沟谷或悬崖等不开阔处无法用后方交汇时,就更显出目测法的优越性了。

(2)、后方交汇法,当地形特征不明显时,则采用后方交汇法。

其方法就是用前方已知地物点的方位来交汇后未知点的位置。

首先在点的周围找出三个或三个以上明显地形或地物(三角控制点、古塔、桥梁、凉亭、孤树、独立石、公路交叉口、河流交汇处、山峰、烟囱、水塔等),用罗盘仪测出待定点位于已知点地形地物)的方位,然后用量角器在地形图上分别从三个已知点按所测方位角向中心交汇,三线交点即待定点位置(图1)图1 后方交汇法标定观察点位置2.3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图1 地质罗盘结构图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

东偏为(+)西偏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

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

应用这一原理可进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

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二)目的物方位的测量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

(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行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较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

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1. 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图2)。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图3)。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

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

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图4)。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式通常采用下面的方式:既方位角记录方式,如果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0,倾向为2200 ,倾角350,则记录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不能在转石(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

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断。

测量岩层面的产状时,如果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上当作层面以便进行测量。

图2 图3 图42.3 路线地质观测的记录方法2.3.1记录内容在实习过程中的记录内容应包括1)日期、天气情况;2)路线与任务;3)点号,即观测点的编号,用调查区统一的编号注明,并写出该点的所在图幅的名称;4)点性即地层及其变化,地层界线和接触关系,或者是褶皱或断裂构造等;5)地貌特征,描述观测点附近的地形形态特征;6)岩性描述。

2.3.2地质描述和记录格式图2 地质观测点的记录格式和描述3、雁荡山地貌类型3.1岩嶂山体直立似屏障,其顶平、身陡,两面或是多面为长条形陡崖。

其中侧身一面为陡崖为单面嶂,两面陡则为双面障。

岩嶂一般长有几百米。

雁荡山的岩嶂都是巨厚的流纹岩层。

是在白垩纪第二次火山喷溢堆叠而成。

因而这些岩嶂又称“叠嶂”。

通过岩嶂的堆叠层数可以考察有多少次火山岩浆的溢流。

其中横纹、曲纹均为岩浆流动的标志,纵纹为垂直岩层的节理。

朝阳嶂(图1)高约200米,岩层有明显分层,岩嶂上下均为流纹岩,走向一致,上层岩层向外微凸。

朝阳嶂中部为垂直节理,以早白垩纪的火山碎屑岩为主。

由此可以明显观察出,朝阳嶂是典型的断层岩,由于上盘上升下盘下沉,因而朝阳嶂是典型的正断层。

岩嶂平行于垂直节理处多出现大大小小的岩洞,是由于岩嶂岩石破碎,雁荡山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流水侵蚀作用强;同时重力作用下岩块剥落形成洞穴(图2)。

叠嶂的美学个性是奇、雄、秀并蓄。

于谷底,环视之嶂壁回合;平视之如城如墙;仰视之回嶂通天,非中午、子夜不见日月,震撼心灵;于高处俯视之,顶齐等高,排列分明,时断时续,展布有序。

雁荡山叠嶂有:铁城嶂、游丝嶂、化城嶂、屏霞嶂、紫薇嶂、莲台嶂、朝阳嶂等。

呈环状分布、厚度在3 0 0 米左右的流纹岩层,构成富有个性的叠嶂,显然有别于其它名山通常的断崖。

图1 图23.2 石门(显胜门)岩嶂嶂壁上分布着许多在岩浆收缩过程中收缩形成的垂直节理,亿万年中流水顺着这些节理不断冲蚀,岩石不断风化崩塌,使得原本完整的岩壁逐渐分离,形成了上下宽度有变化但总体直立的一个门,成为石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