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归纳总结【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基础知识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
”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
例: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亡,使……灭亡。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六国论》)却,使……退却。
5、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6、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
7、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
8、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
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从,使……跟从。
1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二)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

【导语】⾼⼆⼀年,强⼈将浮出⽔⾯,鸟⼈将沉⼊海底。
⾼⼆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吃透课本;⼆,找寻适合⾃⼰的学习⽅法;三,总结⾃⼰考试技巧,形成习惯。
为了帮助你的学习更上⼀层楼,⾼⼆频道为你准备了《⼈教版⾼⼆语⽂⽂⾔⽂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希望可以帮到你!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情况并解释 使⼈听此凋朱颜(凋:使动⽤法,使……凋谢。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法,为……发愁) 侧⾝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砯崖转⽯万壑雷(砯:名词⽤作动词,冲击。
转:使动⽤法,使……滚动。
) ⽟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动⽤法,使……凋落衰败。
) 闻⾈中夜谈琵琶声(夜:名词⽤作状语,在夜⾥。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 填然⿎之(⿎:名词⽤作动词,敲⿎。
)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 五⼗者可以⾐帛矣(⾐:名词⽤作动词,穿。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 然⽽不王者(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狗彘⾷⼈⾷⽽不知检(⾷:名词⽤作动词,吃。
) ⾮能⽔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君⼦博学⽽⽇参省乎已(⽇:名词作状语,每⽇。
) 輮以为轮(輮:使动⽤法,使……弯曲。
)⽤⼼⼀也(⼀:数词作形容词,专⼀。
) 上⾷埃⼟,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 履⽽制六合(履:名词作动词,登上。
) 序⼋州⽽朝同列(序:名词作动词,安排次序。
朝:动词的使动⽤法,使……朝拜。
) ⼦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内⽴法度(内:名词⽤状语,对内。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瓮、牖:名词作状语,⽤破瓮、⽤草绳。
绳、枢: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户枢。
)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包裹、⼝袋⼀样。
)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容词作动词,险固的地势。
)尊贤⽽重⼟(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
高中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至五【词类活用】总结归纳梳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烛之武退师》(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 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荆轲刺王》(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②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③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④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⑤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2.名词作动词①前为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②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③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⑤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二)动词的活用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2.形容词作动词则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3.形容词的意动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鸿门宴》1、名词用作动词道芷阳间行(道,取道)沛公军霸上(军,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名册)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若入前为寿(前,上前)2、形容词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3、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良(善,对……友善)4、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晚)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表对人的态度)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日日夜夜)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开翅膀一样)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道芷阳间行(间,从小道,抄小路,表方式)头发上指(上,向上)5、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先破入者王之(王,让他为王)。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1
2
3
4
5
6
沛公军霸上。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注: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词+介词结构
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②遂王天下。 ③面山而居。 驴不胜怒,蹄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的短衣,来到张良所住的地方。
就称王于天下。
(愚公)面朝山而居。
注: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格式:名+名/名+代
注: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的方式招待(对待)他”,做它后面的动词的状语。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呵叱。 赵襄王郊迎甘罗。 到郊外迎接。
工作总结汇报
实词复习 —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 概念: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特点: 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往南、往西、往东、往北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向右边(西边)投靠 左边(东边)投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注释字词整理:1、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
2、上卿:战国时最高官衔。
3、闻:闻名,出名。
4、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5、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6、和氏璧: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雕琢成的璧。
7、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8、徒见欺:白白地受欺骗。
见,被,表被动。
9、即:则、就。
10、患:忧虑、担心。
11、可使报秦者: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报,答复、回复。
12、窃计:私下里打算。
窃,谦辞,私下,私自。
13、止:阻止。
14、语(yù):告诉。
15、境:赵国边境。
16、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17:结于君:同您结交。
18: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的省略句。
从赵国逃跑,投靠到燕国。
19、束:捆绑。
20、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
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
质:杀人时做垫用的砧板。
21、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
得:能够。
脱:免。
22、宜:应该。
23、寡人:古代君王自称。
7、宜:宜可使(应该)8、曲:曲在赵(理亏)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21、靡:左右皆靡(退却)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通假字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名词1、名词:指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家、人、朋友、汽车、书、教育、爱情。
2、专有名词:指人名、地名、国家名、公司名等,如:北京、美国、李明、阿里巴巴。
3、集体名词:一组人或物的总称,如:队伍、团队、动物园、家庭。
4、抽象名词:指无形、无实体的抽象概念,如:时间、爱情、自由、幸福。
二、代词1、个人代词:指替代人或物的词,如:我、你、他、它。
2、疑问代词:指询问人或事物的词,如:谁、什么。
4、反身代词:指代替主语反身指自己的词,如:我自己、你自己。
三、形容词1、形容词:指表示人或事物特征的词,如:幸福的、美丽的、宽大的、英俊的。
2、反义词:指表示两个人或事物相对性的词,如:活跃的,被动的、高的、低的。
3、副形词:指表示程度或状态的词,如:非常、十分、完全、极其。
四、动词1、动词:指表示行为、动作、状态或其它现象的词,如:跑、唱歌、看、学习。
2、及物动词:指需要跟宾语才能完成意义的动词,如:教育、拥抱、回答、帮助。
4、动词的时态:指动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等。
五、副词1、副词:指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词语的词,如:很、非常、简单地、高兴地。
3、时间副词:指表示时间的副词,如:今天、昨天、现在、此刻。
4、方式副词:指表示方式的副词,如:坚决地、勇敢地、快速地、优雅地。
六、连词1、连词:指将句子成分连接起来的词,如:并列连词(如:和、或、但)、从属连词(如:因为、虽然)、并列连词(如:而且、但是)。
2、转折连词:指表示句子中所指的意义相反的词,如:但是、却、反而、虽然。
4、独立连词:指作为独立的句子插入到主句中的连词,如:然而、当然、不过。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动用法。
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6.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三.动词活用为为动词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人教版高中语文词类活用归纳

高中文言文专题整合词类活用(共17篇)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活用作动词1.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
活用为使动词(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数词的使动用法.(二)活用为意动词1.名词的意动用法。
2。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
数词的意动用法.(三)活用为状语1。
名词作状语.2。
动词作状语(四)活用为名词1。
动词活用为名词。
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五)、为动用法1.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以刃杀”,用刀杀)②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A。
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B.能愿动词+名词/数C。
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C.名+名/代(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认真从事)②[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猿猱欲度愁攀 使…… )商 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词用作动词,吃。
)
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
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使……弯曲。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
(内: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名词作状语,像浮云、回声一样。
)
赢粮而景从(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形容词作动词,处于困境之中。
)
外连衡而斗诸侯(外: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斗:动词的使动用
法,使……相斗。
)
流血漂橹(漂: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
)
)
则耻师焉(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
孔子师郯子(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