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毛窦的治疗和护理

合集下载

藏毛窦注意事项

藏毛窦注意事项

藏毛窦注意事项藏毛窦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皮肤病,也被称为毛囊炎。

它是毛囊感染和炎症的结果,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虽然藏毛窦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它可能会引发疼痛、瘙痒和其他不适的症状。

因此,对于患有藏毛窦的人来说,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持鼻部的清洁十分重要。

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洗面奶或洗鼻液清洁鼻子。

在清洁鼻子时,应用轻柔的按摩动作,并避免过度地卸妆或洗涤。

清洁鼻子有助于消除皮肤上的细菌和杂质,减少毛囊感染的风险。

另外,保持皮肤湿润也是重要的。

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有助于防止皮肤干燥和瘙痒,减少毛囊感染的机会。

可以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保湿产品,保持鼻部皮肤的湿润。

避免触摸或揉搓受感染的区域也是关键。

当感到瘙痒或不适时,很容易忍不住触摸或揉搓受感染的区域,但这样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到其他部位。

因此,尽量避免触碰受感染的区域,以减少感染的扩散。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都要洗手,特别是在接触自己的脸部或鼻子之前,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此外,最好使用干净的毛巾、枕套和衣物,以避免细菌和污垢的积累。

避免过度使用化妆品和化妆品也是需要注意的。

某些化妆品和化妆品可能会堵塞毛孔,增加毛囊感染的风险。

因此,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清洁产品和化妆品,并避免使用过多的产品。

同时,避免挤压或扣弄痘痘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只会加重感染和炎症,并可能导致疤痕的形成。

如果有痘痘出现,最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如用温水和温和的洗面奶清洁痘痘,然后使用适当的抗菌药膏或涂抹些许茶树精油。

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藏毛窦感染、脓疱、疼痛或难以控制的瘙痒等症状,最好去找医生进行确切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或其他治疗。

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使用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对于患有藏毛窦的人来说,保持鼻子清洁、保持皮肤湿润、避免触摸受感染的区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过度使用化妆品和化妆品、避免挤压或扣弄痘痘,并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尾部藏毛窦7例-藏毛窦

手术治疗尾部藏毛窦7例-藏毛窦

手术治疗尾部藏毛窦7例|藏毛窦藏毛窦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

这类窦道最常见于肛门后部尾骨处背侧,称为尾部藏毛窦,又称潜毛窦、潜毛囊肿。

本病发生有先天性和获得性原因。

笔者自20__年来采用手术治疗尾部藏毛窦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例,全为男性,均体肥多毛,年龄17-30岁,平均23岁,窦道外口2-3个,首诊6例,1例曾在外院手术1次后复发就诊。

病程半年至5年。

主症均为骶尾部反复肿痛、流脓伴窦道形成,窦口均位于肛门后正中臀沟或附近,4例窦道内见毛发(3-11根),其中1例毛发在窦道口伸出,毛发全然游离两端尖细,未见明显毛囊。

检查窦道与肛管直肠无相通,骶尾骨(X线检查)无骨质破坏。

2例为慢性期,5例伴有急性感染(颅侧)。

1.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备皮。

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左侧卧位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亚甲兰加双氧水染色示踪,明确窦道。

1.2.1 窦道切除开放引流术:适用于急性感染期患者或切口过大不能缝合或手术后反复发作者。

在骶尾红肿化脓区作一纵形切口,深达窦道,排出脓液,沿探针及染色管壁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刮匙搔刮或剥离切除,彻底清除窦道内毛发及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双氧水、生理盐水、0.5%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凡士林纱条填塞,明胶海绵、无菌纱布包扎固定。

非急性感染期切口过大而不能缝合者,完全切除病变组织,敞开切口,修剪皮瓣,包扎。

术后常规抗炎治疗,按肛门非缝合伤口换药至肉芽组织填充愈合。

1.2.2 窦道切除部分缝合术:适用于急、慢性期藏毛窦,窦道较大,继发管道及外口较多者。

球头探针自窦口探入,沿探针及染色管壁切开窦管,显露窦壁,清除毛发,彻底剥离或切除窦道肉芽、炎性增生性组织及坏死组织,仔细探查无残留窦道分支,慢性炎性增生端切口两侧皮肤和骶骨筋膜全层缝合,不留死腔,炎性感染端敞开,凡士林纱条填塞,明胶海绵、无菌纱布包扎固定。

术后常规抗炎,换药至肉芽组织填充愈合。

藏毛窦治疗方案

藏毛窦治疗方案

藏毛窦治疗方案近年来,藏毛窦治疗方案备受人们关注。

藏毛窦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主要通过感染体内细菌引起。

因此,治疗藏毛窦需要特殊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藏毛窦的方案,以及注意事项。

一、外用药物治疗1. 消炎药消炎药是治疗藏毛窦的首选药物。

在治疗期间,患处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常用的消炎药有:红霉素、阿莫西林等。

2. 局部抗生素药膏局部抗生素药膏也是治疗藏毛窦的有效药物。

常用的局部抗生素药膏有:庆大霉素眼膏、新霉素眼药膏等。

在治疗期间,患处应用药后覆盖纱布。

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1. 切开排脓术切开排脓术是治疗藏毛窦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在手术中,医师会将患处进行切开、排脓等治疗。

2. 开窗术开窗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手术方法。

在手术过程中,医师会将患处打开一个小孔,通过小孔为患者清洁脓液。

手术后,患者无需进行缝合等特殊处理。

三、免疫治疗在治疗藏毛窦时,免疫治疗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通常会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四、注意事项在治疗藏毛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擦伤患处皮肤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干燥、清洁。

同时,避免使用不适合患者的药物。

2. 饮食要健康保证饮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过于油腻的食物。

3. 定期复查在治疗藏毛窦之后,患者应定期复查,避免复发。

总之,治疗藏毛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做好保健工作,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多的伤害。

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藏毛窦手术后注意事项

藏毛窦手术后注意事项

藏毛窦手术后注意事项藏毛窦手术是治疗慢性窦道炎的一种常见方法,术后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术后伤口恢复和康复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首先,术后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后的伤口需要适当的时间才能愈合,过早的活动可能会导致伤口裂开或感染的风险增加。

因此,患者应该遵守医生的建议,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卧床休息。

其次,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

术后的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示,正确更换敷料,并注意伤口的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伤口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脓液等,应立即就医。

此外,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

术后的患者应该遵循医嘱,饮食宜清淡,以免刺激伤口。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患者还应避免辛辣食物和硬质食物,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和损伤。

另外,个人卫生也是术后的重要注意事项之一。

患者应勤洗手,保持伤口周围的卫生。

洗澡时要避免直接将水淋到伤口上,避免感染和恶化伤口的情况发生。

同时,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干净的状态,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最后,术后的患者应注意伤口的保护。

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用力,避免伤口受到撞击或拉扯。

患者还应避免激烈运动、久坐或久站,以免对伤口造成压力和影响伤口的恢复。

总之,术后的患者应遵循医嘱和护理要求,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注意伤口的护理和个人卫生。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术后的伤口愈合和身体的康复,达到治疗的效果。

患者在术后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与医生保持沟通和交流。

藏毛窦的治疗和护理

藏毛窦的治疗和护理

个案护理一例藏毛窦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藏毛窦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的一种慢性窦道,是一种少见疾病,多见于白种人。

在美国,藏毛窦的感染率约0.026%,黑人和黄人更为少见,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3~4)︰1,此病好发于青壮年,17岁以下罕见,19岁以后渐渐增多,25岁达高峰,而且肥胖和毛发浓密者易发病[1]。

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有学说认为,藏毛窦是因走路时臀部扭动和摩擦而引起的,特别是多毛的男性,是一种获得性病变;也有资料认为,本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为据统计38%的藏毛窦病人有家族史,尤其小儿藏毛窦多为先天的[2]。

2016年4月我院收治1例藏毛窦病人。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病人,男,26岁,农民,因发现骶尾部肿块10年、胀痛3天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骶尾部肿块,大小约3×3cm,无红肿,无疼痛,无发热。

3天前出现胀痛,由门诊于2016年4月5日14:00以“藏毛窦”收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6.2 ℃,脉搏70/min,呼吸20/min,血压100/60 mmHg。

精神尚可,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腹部包块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肾区无叩击痛,肠明音正常。

专科情况:骶尾部可见一大小约3×3cm肿块,周围稍有红肿,有压痛。

肛门指诊: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6点位齿线处可扪及硬结,有压痛。

术前诊断:藏毛窦。

2016年4月9日11:00于手术室骶部硬脊膜外腔(骶管腔)阻滞下行“藏毛窦切除术”,手术经过:2%利多卡因行腰麻,麻醉满意后,病人取折刀位,碘伏消毒术区皮肤,铺无菌巾。

沿肿块边缘切开,长约5cm,切开皮肤,术中见肿瘤位于骶尾部皮下,大小约4×3cm,边界与周围组织清楚,与骶骨无侵犯。

充分暴露术野,沿肿瘤边缘仔细游离,完整切除肿瘤,术野严密止血,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双氧水冲洗切口,切口放置皮片引流,清点器械敷料无误,缝合皮肤,术毕。

藏毛窦术后注意事项

藏毛窦术后注意事项

藏毛窦术后注意事项藏毛窦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复杂性慢性鼻窦炎或其他鼻窦疾病。

手术过程中会打开窦道,清除病灶,通畅窦腔,并恢复窦道的正常解剖结构。

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对于手术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术后注意事项:1. 控制出血: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轻度鼻流血,这是正常的。

可以用纱布轻轻擦拭血迹,避免剧烈擤鼻或鼻部碰撞。

如果出血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请立即就医。

2. 饮食:术后的第一天应以流质饮食为主,如汤、稀饭、清汤面等。

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正常饮食。

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和烟草。

多饮水可以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促进伤口愈合。

3. 避免鼻部碰撞:术后避免擤鼻过度、搔抓鼻孔或用力穿戴衣物。

清洁鼻孔时应使用由医生推荐的鼻洗剂。

4.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做剧烈运动,以防止出血或伤口裂开。

适量的散步是可以的,但禁止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5. 规律用药:按医嘱规律用药,如止痛药、抗生素等。

同时也遵循医生的嘱咐,暂停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其他血液稀释剂。

6. 勤换鼻孔纱布:术后,医生会安置纱布在鼻孔内,以吸收沉淀物和减少出血。

每几小时或医生的指导下,要及时更换纱布。

7. 遵守复诊指导:手术后一般需要复诊,医生会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和恢复进展。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复诊,及时解决手术后的问题。

8. 防止感染:术后几天内,要注意保持鼻孔周围的清洁。

避免污染伤口,勤洗手,不揉眼睛和鼻子。

如果伤口红肿、分泌物增多或发热,请立即告知医生。

9. 注意头部位置:术后的睡姿尽量保持高耸,有利于减少鼻腔的充血和水肿。

可以使用额外的枕头或调整床垫的高度。

10. 遵循医生的建议:手术后,每个人的恢复情况不同,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病人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医生保持沟通,并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康复训练。

只有合理的护理和积极的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手术的恢复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藏毛窦等骶尾部窦道的护理常规

藏毛窦等骶尾部窦道的护理常规

藏毛窦等骶尾部窦道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藏毛窦部位,是否有多窦口和窦道,局部有无出血,感染,破溃等。

2、观察体温变化及疼痛情况。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按外科术前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2)嘱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戒烟酒,辛辣刺激食物。

(3)高温患者行物理降温,疼痛患者必要时使用镇痛剂。

(4)保持藏毛窦局部清洁,可用45℃左右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减轻疼痛,防止感染。

(5)做好术前准备,清洁肠道,留置尿管。

2、术后护理(1)按外科术后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2)早期卧床休息,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防止腹泻或者便秘。

(4)观察注意有无尿潴留,切口出血等并发症,及时做好处理。

(5)每日用红外线进行局部治疗照射两次,每次15分钟,促进伤口愈合。

三、健康指导要点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久坐,行走时避免过度摩擦局部。

2、加强锻炼,增加自身抵抗力。

四、注意事项术后早期避免蹦跳,下蹲等局部张力过大的动作。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藏毛窦(下)

藏毛窦(下)

藏⽑窦(下)今天给⼤家带来种王斌⽼师关于藏⽑窦的相关理念和诊断下半部分。

专家简介陕西省第四⼈民医院肛肠科种王斌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学;陕西省肛肠委员;从事肛肠事业7年余,擅长TST、HCPT技术对肛肠科常见疾病治疗,具有痛苦⼩,并对直肠炎、肛周湿疹、肛门瘙痒病、便秘、肛门坠胀治疗疗效好等特点。

在《中国肛肠病杂志》在发表论⽂2篇。

在《临床与检验杂志》在发表论⽂1篇。

⼀、藏⽑窦的治疗⾮⼿术⽅法:主要为硬化疗法。

硬化疗法是向窦道内注⼊腐蚀药物,破坏窦内上⽪,使窦道闭合。

1946年Maurice采⽤注⼊酚溶液的⽅法获得了81%的疗效。

当时硬化疗法曾⼀度盛⾏。

因为应⽤的是纯酚溶液,疼痛剧烈,偶可引起脂肪坏死,故应⽤者不多。

后改⽤80%的浓度,并在全⿇下进⾏。

窦内注⼊胶状物,以保护⽪肤。

1987年Hegge⽤80%酚溶液l-5ml缓慢注⼊到窦内,约需15min。

缓慢注射可防⽌并发症发⽣,如⽪肤烧伤脂肪肪坏死或剧烈的疼痛。

此法4~6周重复l 次,约半数病⼈仅1次注射后便可痊愈,12%的病⼈需注射5次或更多。

骶尾部藏(潜)⽑囊肿和窦⼿术⽬的是切除全部潜在⽑组织和窦道,切到骶尾筋膜和臀筋膜,尽量保留正常组织和⽪肤。

按囊肿和窦⼤⼩、类型、侵犯范围、并发症、病⼈职业和⼿术后功能,选择不同⼿术。

⼿术疗法⼿术是藏⽑窦治疗其⽅法⽅式较多。

概括起来⼤致有以下凡种。

1.切开引流:急性脓肿形成时,即在局⿇下⾏⼗字切开引流。

化脓性藏⽑窦采⽤切开引流不能得到根治,据Eftaiha统计,25.7%的患者有过切开引流史。

因此在感染控制后,如窦道范围较⼩,可以切开所有原发和继发管道,清除⾁芽组织,外敷防腐⽣肌药物,留等⼆期愈合或⾏根治性⼿术治疗。

2.切除病灶后—期缝合:适⽤于窦道较⼩并且尚⽆感染、窦道⼝附近没有形成厚重的纤维化垫状物的患者。

术中要避免切开骶筋膜,因为它是抵御感染向深部蔓延的屏障。

尽量采⽤尖头⽌⾎钳⽌⾎或电凝⽌⾎,减少埋在创⼝内的线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护理
一例藏毛窦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藏毛窦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的一种慢性窦道,是一种少见疾病,多见于白种人。

在美国,藏毛窦的感染率约0.026%,黑人和黄人更为少见,多见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3~4)︰1,此病好发于青壮年,17岁以下罕见,19
岁以后渐渐增多,25岁达高峰,而且肥胖和毛发浓密者易发病[1]。

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仍有争议,有学说认为,藏毛窦是因走路时臀部扭动和摩擦而引起的,特别是多毛的男性,是一种获得性病变;也有资料认为,本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为据统计38%的藏毛窦病人有家族史,尤其小儿藏毛窦多为先天的[2]。

2016年4月我院收治1例藏毛窦病人。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26岁,农民,因发现骶尾部肿块10年、胀痛3天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骶尾部肿块,大小约3×3cm,无红肿,无疼痛,无发热。

3天前出现胀痛,由门诊于2016年4月5日14:00以“藏毛窦”收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6.2 ℃,脉搏70/min,呼吸20/min,血压100/60 mmHg。

精神尚可,饮食、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腹部包块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肾区无叩击痛,肠明音正常。

专科情况:骶尾部可见一大小约3×3cm肿块,周围稍有红肿,有压痛。

肛门指诊: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6点位齿线处可扪及硬结,有压痛。

术前诊断:藏毛窦。

2016年4月9日11:00于手术室骶部硬脊膜外腔(骶管腔)阻滞下行“藏毛窦切除术”,手术经过:2%利多卡因行腰麻,麻醉满意后,病人取折刀位,碘伏消毒术区皮肤,铺无菌巾。

沿肿块边缘切开,长约5cm,切开皮肤,术中见肿瘤位于骶尾部皮下,大小约4×3cm,边界与周围组织清楚,与骶骨无侵犯。

充分暴露术野,沿肿瘤边缘仔细游离,完整切除肿瘤,术野严密止血,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双氧水冲洗切口,切口放置皮片引流,清点器械敷料无误,缝合皮肤,术毕。

术后解剖肿瘤见有混杂样物质,术程顺利,术中出血量约为10 mL。

病人未诉特殊不适。

术后由平车送返病房。

病人术后防止出血、感染,给予二级护理。

给予头孢西丁钠 2 g,静脉输注,每天2次,以抗感染。

嘱病人24 h少动,控制排便。

7天后痊愈出院。

术后病理报告:肿块大小4.7×3.5×2.5cm,上附棱形皮肤,切开见一混杂豆渣样物质,混有毛发,病理诊断:(骶尾部)藏毛窦并异物巨细胞反应。

2讨论
藏毛窦是在临床上发病率低且极为少见的一种疾病,极易误诊。

但随着近几年来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使得需要对肛肠科疾病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越发重视。

体毛较重的男性病人,如在骶尾部有脓肿反复溃破的病史,出现类似肛瘘外口或硬结时,结合探针检查,窦道的走向多向头颅侧,很少向下。

就应该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若能及早确诊是该病,整块完全切除病变组织,效果还是不错[3]。

大多数病人手术简单,伤口小,保留正常组织多,治愈时间短。

如无感染,愈合也迅速。

如有感染、红肿,应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手术后需要什么样的护理:如果伤口可以被关闭,这将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直至皮肤完全愈合。

如果伤口必须悬空,敷料或包装,将需要帮助
清除分泌物,并让伤口愈合,从下往上[4]。

愈合后,在臀部折痕的皮肤必
须保持清洁,无发。

这是通过刮除或使用脱毛剂,每两、三个星期一次,
直到30岁。

30岁后,毛干变薄,变得更柔软,臀部裂变得越来越深。

参考文献
[1]刘磊.16例藏毛窦临床诊治分享[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5),159-160
[2]潘芳杰,付靓.藏毛窦的临床诊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1), 104-105
[3]秦宇伯,梁德森,等.骶尾部藏毛窦治疗进展及临床旋转策略[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7),6054-6056
[4]候孝涛,邵万金,等.藏毛窦转移皮瓣技术研究进展[J].中华普通
外科杂志,2014,29(5),406-4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