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宠物市场分析报告
宠物分行业分析报告

宠物分行业分析报告宠物分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宠物行业,顾名思义,是与宠物有关的一系列产业和服务。
宠物是指人类选择饲养的动物,包括狗、猫、鸟类、鱼类等。
宠物行业包括宠物饲料、宠物医疗、宠物培训、宠物保姆、宠物美容等。
二、分类特点1. 宠物食品宠物食品是宠物行业的核心,目前最大的市场,包括饲料、零食等。
2. 宠物保健品包括维生素、药物等。
3. 宠物用品宠物用品如饮水器、宠物床、笼子等。
4. 宠物美容宠物美容是为了让宠物更漂亮、更舒适,包括洗澡、剪毛等。
5. 宠物医疗宠物医疗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宠物疾病。
三、产业链宠物产业链包含种犬、批发、终端零售,以及相关的医疗、用品、美容服务等。
四、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行业呈现井喷式增长。
2000年后,宠物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15年,中国宠物产业市值已达到1400亿元。
五、行业政策文件2018年物种保护法修正草案明确规定,要“切实防止侵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关于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动物医院、宠物店加入动物防疫体系。
六、经济环境宠物行业规模逐渐扩大,2019年全国宠物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七、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宠物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宠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更成为家庭的一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宠物也需要合理的营养和医疗照顾。
八、技术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等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宠物行业的快速发展。
九、发展驱动因素1. 小康社会的建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益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
2. 宠物租赁、宠物保险等新的服务模式的出现,也为宠物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十、行业现状1. 宠物饲料是宠物行业收益的主要来源;2. 宠物医疗服务隐性缺陷较多,行业需要信任与规范。
十一、行业痛点1. 宠物行业整体规范化建设仍需加强,市场无序竞争的不同行业环节没有达成有效协调;2. 行业标准和质量监管存在薄弱环节;3. 宠物医疗领域的人才匮乏问题亟待解决。
宠物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宠物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宠物市场是指人们养殖、出售和购买各种宠物的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伴侣动物的需求增加,宠物市场逐渐兴起。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宠物市场的规模、趋势、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格局。
二、市场规模据数据显示,目前宠物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且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宠物店、宠物医疗机构、宠物食品、宠物用品等供应商纷纷涌入市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宠物需求。
三、市场趋势1. 宠物品种多样化随着人们对宠物需求的提高,宠物市场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猫、狗、鱼、鸟等。
其中,猫和狗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宠物品种。
2. 服务化需求增加消费者对宠物的服务化需求也逐渐增加。
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品和用品,宠物店还提供美容、医疗、托养等更加细分化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品质化要求提升随着消费者对宠物品质的要求提升,宠物食品和用品市场也逐渐向高品质、高营养、天然无添加的方向发展。
同时,消费者也更加注重宠物的健康和福利。
四、消费者需求1. 宠物健康管理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宠物的健康管理,包括营养均衡的食物、定期体检、预防疾病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宠物医疗机构和宠物保健品市场有望继续增长。
2. 宠物美容服务消费者对宠物的美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包括洗澡、剪毛、造型等方面的服务。
宠物店可以通过提供专业、高品质的美容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宠物社交活动一些宠物主人希望通过参加宠物社交活动,给自己的宠物找到伴侣或结交其他宠物主人。
因此,宠物社交平台和宠物社区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五、竞争格局目前宠物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商众多。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大型连锁宠物店、线上商城、宠物医疗机构等。
其中,大型连锁宠物店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占据了市场的一定份额。
线上商城则通过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吸引消费者。
宠物医疗机构则依靠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提供优质的宠物医疗服务。
六、结论宠物市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各种供应商竞相进入市场,以满足人们对宠物的需求。
国内宠物诊疗专科化现状和政策

国内宠物诊疗专科化现状和政策宠物作为人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份子,其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随着人们对宠物照顾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宠物主人将宠物的健康诊疗视为重中之重。
因此,国内的宠物诊疗行业也开始走上了专科化的道路。
一、宠物诊疗专科化现状在国内,宠物诊疗专科化程度在逐渐提升。
目前的宠物诊疗机构多以宠物医院和诊所形式出现。
这些宠物医院和诊所不仅提供基础的诊疗服务,还会根据不同宠物的品种和疾病情况,提供个性化和细分化的诊疗服务。
比如,宠物皮肤科、宠物牙科、宠物眼科等专科医生的出现,针对宠物的不同病症提供专业的治疗。
此外,一些大型宠物医院也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如核磁共振、X光检查等,提供更为精细的医疗诊疗服务。
二、政策支持目前,国内针对宠物诊疗专科化的政策也在逐步完善。
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动物医疗设施建设规划指导意见》,规定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5000家以上的宠物医院和宠物诊所,进一步推动行业的专科化发展。
此外,相关主管部门还出台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标准化建设,规范该行业的从业者和服务质量,提高整个行业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未来前景随着宠物诊疗专科化的逐渐发展,有望成为宠物行业的新蓝海。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已达1700亿元以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宠物独生子女现象的持续存在,该市场规模还将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人们对宠物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专科宠物医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未来行业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其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国内宠物诊疗行业正逐步走向专科化,得到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肯定。
该行业有望成为宠物行业的新蓝海,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宠物市场分析报告

宠物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饲养宠物,宠物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宠物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宠物市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宠物市场的规模、消费者需求、产业链结构、竞争格局等。
一些研究认为,宠物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的宠物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宠物市场的产业链结构日益完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宠物医疗、宠物保险等领域尚不成熟,市场竞争无序等。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宠物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宠物市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宠物市场的需求和期望。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宠物市场的产业链结构和竞争格局。
四、结果与讨论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研究,宠物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饲养宠物,宠物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消费者需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的宠物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
同时,消费者对宠物医疗、宠物保险等领域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
产业链结构:宠物市场的产业链结构包括宠物繁殖、宠物食品、宠物医疗、宠物保险等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宠物市场。
竞争格局:宠物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一方面,国内外知名品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一些小型企业也在不断涌现,争夺市场份额。
五、结论本文通过对宠物市场的分析,发现宠物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的宠物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宠物市场的产业链结构和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宠物医疗、宠物保险等领域尚不成熟,市场竞争无序等。
因此,相关企业和投资者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投资策略。
2019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将达2020亿元,全球宠物食品规模将达6404亿元

全球宠物食品规模将达6404亿元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的驱动,豢养宠物的概念逐渐深入到家家户户。
随着宠物数量不断增加,种类日渐丰富,我国的宠物行业茁壮成长。
2000年后,我国宠物的数量快速增长,宠物不仅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启蒙了萌宠经济,开启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宠物市场逐渐形成产业链形态发展,从上游产品到下游服务,包括宠物的食品生产基地到其饲养、医疗、美容等。
《快消品》获悉,90后用户快速增长成为宠物消费的主力军,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2016年80后养宠用户是主力人群达48%,90后占比仅为17%。
而到2018年时,90后一路攀升至43%,成为饲养宠物的主要人群。
在年轻人的心中宠物被视为最多的角色是“家人”,用户愿意为宠物消费买单,2018年我国人均单只宠物消费5016元,比2017年增加15.3%,其中80%的消费都是由80/90后贡献的。
巨大的中国市场2018年我国宠物数量已超过1.68亿只,种类以猫和狗为主。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宠物狗占比34%,猫占比20%,两者加起来超过宠物数量的一半,表现出我国养宠人群对猫、狗偏爱有加,由此产生的影响是市场上大多数食品、服务等都围绕“喵星人”和“汪星人”。
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22亿元,比上年增长27%。
报告指出,中国养宠家庭数量从2013年的6934万户,增长到2018年9978万户,5年里同比增长了43.9%,中国每万户养宠家庭比例也从2013年的16%增长至22%。
宠物狗市场规模2018年底达到了985亿元。
包括主粮、零食和保健品在内的食品类占比最高,达到了383亿元,宠物狗医疗市场规模达到了198亿元,用品为151亿元,美容寄养等服务类市场规模也有156亿元,活体为97亿元。
宠物猫市场规模2018年底达到了602亿元,食品类达到了223亿元,医疗市场规模达到了124亿元,用品与服务各达到了87亿元和85亿元,活体宠物为83亿元。
中国宠物行业现状与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中国宠物行业现状与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作者:陈来华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8年第08期1宠物行业简介宠物行业涉及的范围较广,国内主要包括两大产业,一类是宠物产品,一类是宠物服务。
其中,宠物产品包括宠物交易、宠物主粮、宠物零食、宠物清洁用品等;宠物服务则包括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培训等(图1)。
1.1上游:宠物饲养与活体交易当前中国没有大规模宠物养殖和培育活体的专业化机构和企业,活体养殖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成都、河南省和东北地区等,在销售渠道方面尚未形成统一销售渠道和统一标准的供给方。
1.2中游:宠物饲养环节宠物食品、用品宠物食品主要为各种宠物提供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按照具体的功能分为宠物主食、宠物零食、宠物保健品。
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近年来高速增长,增速保持在20%以上,2015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产值达到297亿元。
在我国宠物食品以宠物主食为主,占比约60%,其中宠物零食是增长最快的板块,同比增长约50%。
宠物主食方面,宝路、伟嘉,皇家和雀巢旗下的冠能、康乐多等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比超过50%。
宠物零食方面,国内厂商多以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原始设备制造商)、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代工为主,比如佩蒂股份、烟台中宠、路斯股份;而国内的几个知名领先品牌比瑞吉、好主人、中宠食品等没有一家市场占有率能超过10%。
1.3下游:宠物服务行业宠物服务中的宠物医疗为最大的子行业。
宠物医疗可以分为宠物诊疗、疾病防御、宠物保健这几个环节。
我国宠物医疗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属于朝阳行业;具有如下特点:(1)宠物医疗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2)存在一定的行业技术壁垒;(3)企业竞争激烈,行业整合将不断加速;(4)宠物医疗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国内其他宠物服务规模较小且以个体户、社区店业态为主。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一、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人类驯养宠物的历史可以追朔到石器时代,当时人类驯化并圈养牲畜、野兽,用于生产、生活和打猎等,后来功能逐步演变,如民间开始养狗看门,养猫捕鼠除害,是作为家畜圈养,而皇室则饲养仙鹤、梅花鹿等主要用于观赏。
现代人养宠则主要是为了娱乐。
宠物是出于精神目的而非经济目的所豢养的动物,人们一般为了消除孤寂或娱乐而豢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宠物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亿只,并仍在持续快速增加中。
除这些常规或一般意义上的宠物外,由于猎奇心理,近年来很多人将各种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一些稀有罕见的众多动植物,包括爬行类、两栖类、水族类、昆虫类、节肢类、禽类、啮齿类和植物类,形态从小到大,从水里到陆地再到天上,只要饲养条件允许,都列入到宠物的范畴。
宠物作为人类的伴侣,其存在最重要的价值就是通过陪伴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
根据有宠网的调研,55%的主人将宠物看作孩子,34%将宠物看作亲人,8%将宠物看作朋友,可见宠物在人们生活中主要扮演着家人的角色,随着宠物是家庭的一员这一观念的普及,宠物的主人将会在宠物身上消费更多。
最需要宠物陪伴的人群有两类,一类是空巢年轻人,一类是老年人。
据调查,从宠物主人的年龄结构上看,我国养宠主力为80后和90后;从宠物主人的婚姻分布来看,有一半用户为未婚。
我国宠物用户主力为80后和90后一方面说明青年人接受宠物文化的能力强,另一方面和在城镇化和异地务工的大环境下的空巢现象有关,大城市一人户占比逐年增高,2015年为20%左右,在异地求学工作的空巢年轻人的更加“空虚寂寞冷”,此时宠物的陪伴对他们尤其重要。
据国家民政局数据,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婚姻观念的变革,中国正在面临第四次单身潮。
日益壮大的“单身狗”群体们可能真的需要养只猫或狗。
宠物行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行业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通过对宠物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趋势、消费者行为、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投资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1. 市场规模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达到2045亿元,同比增长17.8%。
预计到2023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将达到33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
2. 增长趋势(1)城镇居民养宠比例上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中生活,养宠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
据调查,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养宠比例为39.2%,较2018年增长2.6个百分点。
(2)中高端宠物消费市场崛起: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中高端宠物消费市场逐渐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动力。
据统计,2019年宠物食品、用品、医疗等中高端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占比近一半。
(3)线上宠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宠物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线上宠物市场规模达到680亿元,同比增长30.5%,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三、消费者行为分析1. 消费者画像(1)年轻化:宠物行业消费者以80后、90后为主,占比超过60%。
这一群体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网络消费习惯。
(2)高收入:消费者中高收入人群占比较高,收入水平在1万元以上的人群占比超过50%。
(3)关注宠物健康:消费者对宠物健康问题关注度高,愿意为宠物购买高品质的食品、用品和医疗服务。
2. 消费习惯(1)线上购物:消费者倾向于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宠物用品,如食品、玩具、护理用品等。
(2)品牌忠诚度:消费者对品牌有一定程度的忠诚度,愿意为心仪的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
(3)关注宠物保险:随着宠物医疗费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宠物保险。
四、产品结构分析1. 食品类(1)干粮:干粮仍是宠物食品市场的主流产品,占比超过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宠物市场分析报告活动已经毋庸置疑地以一个新兴产业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
就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这一新兴产业的出现与兴起,标志着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同时也意味着将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PART1 中国宠物行业发展历程STEP 1 起步――大环境推动新行业引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环境等,使宠物行业初具雏形。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翻涌,大量"海归"回归并带入了国际上各种包括宠物在内的新知概念,加之国际化宠物产品品牌陆续在中国建厂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人们的视线,就此引发了国内全新的宠物概念。
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休闲、消费和情感寄托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伴随着社会中主流消费群体中"丁克族"、"单身贵族"的出现,又进一步拉动了整个宠物市场的发展,宠物产业也随之迅速兴起。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步把传统的"看门狗"变为生活中的伴侣动物及家庭成员,因此再次引导和强调了市场消费中的宠物概念,同时,伴随着政府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完善以至到今天更加精细的人性化管理都在不断推动和促进整个宠物行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资料显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3000~8000美元,宠物产业就会快速发展。
而当前的中国,已有相当多城市达到了这一水平。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宠物行业都已经相当发达。
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人均GDP首次达到3000美元,这标志着北京跻身世界发达城市水平的实力。
2008年,北京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全国人均GDP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为3381美元。
在强大的经济增长背后,国内宠物市场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STEP2发展――宠物行业逐步完善引言:20世纪90年代,第一家保护小动物协会成立,第一代国产狗粮下线,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连锁店出现……从那时起,中国的宠物行业开始细分市场,并逐步完善。
1.初具规模期: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成立,向整个社会宣导了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象征社会文明的理念。
在重新为宠物定义的同时,将养宠物的生活方式提高到一个以教育文化为基础的概念之上,让大家对"宠物"形成了初步的认知。
·1993年玛氏公司在国内设厂,1995年法国皇家等国际化品牌陆续进入国内市场,随即拉开了国内宠物市场的序幕,并率先提出和引导了国内的宠物理念。
·1993年,市场上第一批以上海顽皮家族、北京怡亚为代表的专业宠物用品销售及服务的宠物店的建立,创造了宠物消费的氛围和诉求。
2.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家法规政策的相继建立,整个社会对宠物市场有了全新的概念和关注,使宠物成为整个国家、社会共同讨论的公众话题。
与此同时,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导的生产制造业的规模化工厂设立,再次给国内宠物行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以烟台顽皮、温州佩蒂、杭州天元、上海多格漫等为代表的出口型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在拉动国际市场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市场发展。
以北京、上海为龙头的宠物零售店、宠物医院、宠物专业繁殖场等相关宠物产业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成为宠物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3.竞争升级期:21世纪初21世纪初,以冠能、爱慕思、顶尖等品牌为代表的更多国际化宠物品牌进入中国,开始逐步影响整个宠物市场的消费导向。
国内的一些制造商开始进入到国内宠物市场,如烟台顽皮、诺瑞、好主人等国内品牌,带动了整个宠物产业链的发展。
出现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生产核心的宠物外贸生产基地;繁殖场带动活体消费,以北京、上海、沈阳、成都为代表形成的宠物交易市场;国内各种专业犬展猫展、犬赛猫赛;以长城公司、万耀企龙公司为主导的宠物用品展;以北京酷迪宠物、上海顽皮为代表的宠物用品连锁店;以建文为首的专业宠物美容学校;以《宠物世界》为代表的宠物杂志;以中国宠物网为代表的宠物网站及论坛;各种主流媒体报刊创建的宠物专栏及电视电台的宠物频道;以及宠物公园、宠物摄影、宠物殡葬等一系列围绕"宠物"全方位产生的商业、文化活动,宠物行业市场有了全新而专业的完整定位,并形成了日趋成熟的商业模式。
纵观整个宠物市场发展的十年,主要还是以出口为市场主导,例如烟台顽皮2009年国内市场销售额约为2000万人民币,这个看似庞大的数据却仅是其外销市场规模的5%。
因此,目前看来国内市场还处于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宠物市场数据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也说明中国的宠物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PART3成熟――市场品牌化成为主导引言:宠物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正在日趋完善,国内外企业都把目光聚焦到中国市场。
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又有怎样的特点,《宠物世界》经过一年的调查,为你呈现中国宠物市场的全貌。
1.宠物数量国内目前统计显示,在宠物犬猫商品市场,宠物犬占有85%的市场份额,宠物猫占15%。
中国目前全部犬只数量据估算在5800万只以上。
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市养犬登记不足10万只,而2009年北京市公安局登记的犬只数量就达到了90万只,9年间虽然增长了近8倍,但在这90万只犬当中,在北京城区注册的犬只数仅为30万,即为宠物行业中所谓"伴侣动物"和视为家庭成员的消费目标,其余60万只均为北京非城区饲养的犬只,以这个依据和模式推算出全国真正有效的宠物犬只数量约为425万只,宠物猫数量为200万只,这一数字目前仍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2.宠物零售店铺数量及规模随着宠物市场的整体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宠物爱好者及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到宠物店铺的投资运营上,但是由于整个宠物行业份额的局限性以及各个城市宠物市场的不均衡性,加之市场运营者经营能力的参差不齐,造成目前国内零售行业整体水平偏低。
目前国内店面统计总数约为10000家以上,其中30~50平方米及自由市场形态的店面就占到总数的80%。
这些店面基本为一店多能型运营模式,在有限的面积内涵盖了商品销售、美容洗澡、寄养、活体售卖等几乎全部的宠物服务内容,整体缺乏专业服务标准以及吸引和培养优质客户的条件。
而目前国内具备与国际规模、水平基本相当的店面仅占到全国市场的10%,其中包括以北京酷迪、上海顽皮家族、上海Petland(宝多来)、上海米乐布提、杭州吉卡、深圳瑞鹏(美宝丽都)为代表的连锁店以及以北京怡亚、上海百瑞、上海奇宝等为代表的单店型店铺。
这些高质量的专业零售店在教育和培育市场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是未来宠物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3.宠物市场的地区差异中国宠物市场的消费习惯因为城市、地区的不同特色,各项消费的比例也截然不同,当然,宠物市场的成熟度也决定了消费比重的差异,总体看来长江以北的地区用品消费比例更为突出,较服务消费的比例约为7:3;长江以南地区则更偏重于宠物的专业服务,用品及服务销售比例基本为5:5的状态。
这也给渠道商及制造商提供了一定的商品导向依据。
同时,目前从城市发展化的角度来看,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总体用品消费比例较为偏高,而处于刚刚萌芽状态及发展中的地级城市则服务销售所占比例较高。
(注:这里所描述的服务主要包括活体售卖、美容洗澡等内容。
)PART4展望――逐步接近国际化的步伐引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宠物行业迅速壮大。
但是,速度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宠物行业的未来是什么样,我们需要克服怎样的困难才能继续前行,这是所有从业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宠物行业发展趋势我国宠物行业虽然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就目前中国总人数和整体犬猫数量来分析,存在着严重的比例不均衡状态,实际表现为人口数量远远大于所拥有宠物的数量,从城市拥有犬只的家庭占总数的比例来看,北京为7.5%、上海为4.5%,全国仅为1.7%。
据统计,2008年,全国宠物(犬猫)商品市场销售总额约为6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家庭养犬比例为55%、日本为29.4%,其中,2008年美国宠物(犬猫)商品市场销售总额约为195亿美金、日本约为35亿美金,(以上数据不含美容、医疗等服务类消费)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了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巨大差距,也说明了国内市场在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商业机遇和发展空间。
特别是随着未来消费意识的进步,农村逐步向城市化转移,犬猫宠物拥有量的逐步增长,都会进一步带动整个宠物行业的迅速发展。
预计中国宠物行业将以每年35%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
(1)出口型企业还会继续外销向内销的市场转换,依然不能完全依托国内市场销售的结果,因此未来十年中国的整体宠物行业市场依旧延续以出口为主导的市场发展趋势。
(2)国际品牌逐步全面进驻到位的过程。
随着更多的产业与国际接轨,国际犬业协会、国际性宠物媒体、国际服务及产品质量标准等都会逐步完成在国内落地的过程。
(3)宠物媒体、交易市场、繁殖场等行业内的各种产业链都将有序的发展。
以繁殖场即犬舍为例,更加专业化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心,从事犬舍经营的管理者在引进优秀犬只和繁殖上都将进入成熟和科学化,纯种犬理念在养宠家庭中的推广和认知度使得消费者更加理智和科学,从而可以起到减少流浪犬猫数量的作用,"正确的犬猫进入正确的家庭"是宠物犬猫消费进入国际化的标志。
(4)零售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优化过程。
一些规模化领先企业也会经过重组及国际资本的注入出现宠物行业内的上市公司。
(5)国内犬展活动、宠物用品展览的发展更加繁荣,预计未来十年的犬展市场仍会以北京地区为核心,向全国扩展,专业化的犬展数量每年将达到300~500场。
国际犬展组织会更为关注中国市场,如国际著名的犬业组织AKC(美国犬业俱乐部)在邀请中国犬只进入美国赛场的同时,也计划将美国部分比赛与中国犬展市场结合,更大范围地与中国合作,建立犬展经济国际化的平台。
2.目前行业内存在的问题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从零星的个体发展,逐步壮大成为一个贯通上下游的产业链。
宠物行业也正在由一个边缘产业逐步形成规模,这样一个百亿元规模的行业,与任何一个发展中的行业相似,还依旧存在着各种问题。
根据多年来对行业的了解,分析市场调查的情况,归纳行业内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出口型企业由于近几年来一方面要面对汇率变化及原材料涨价等压力,一方面又要维护国内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造成出口产品利润逐年递减,甚至形成一种"假繁荣"现象。
因此未来的外贸企业将逐步向国内市场转移,但是,由于受到市场份额的局限性,产值产量相应会受到一定制约,必须开始研究内销市场的销售门道,这是出口商在未来将要面临的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