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647体育与健康学院07-2017真题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体育)真题试卷及解析2017年上半年

2017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精选)《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1.正常成年人全身骨有206 块,根据其形态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指骨属于()A.长骨B. 扁骨C. 短骨D. 不规则骨2.骨骼肌的黏滞性与温度有关,两者的关系表现为()A.温度稳定,黏滞性高B. 温度高,黏滞性低C. 温度稳定,黏滞性低D. 温度高,黏滞性高3.足球运动中踢定位球时,为便于小腿发力,要求支撑腿落在球横轴稍前方,目的是避免哪一肌肉出现力量性“主动不足”?()A.臀大肌B. 腘绳肌C. 腓肠肌D. 股直肌4.缺5.关节面面积差的大小是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关键因素,关节面面积差最大的关节是()A.桡腕关节B. 肩关节C. 髋关节D. 踝关节6.下肢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比组成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的运动项目是()A.100 m 跑B. 800 m 跑C. 马拉松跑D. 跳高与跳远7.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做后手翻动作时要求头部位置要正,是利用了哪种反射原理?()A.状态反射B. 翻正反射C. 直线运动反射D. 旋转运动反射8.运动应激会影响儿茶酚胺的分泌,其分泌量与运动强度的关系是()A.强度大,分泌多B. 强度适中,分泌多C. 强度小,分泌多D. 强度适中,分泌少9.缺10.能够有效评价人体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生理指标是()A. 最大心率B. 最大输出量C. 乳酸阈D. 运动后过量氧耗11.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教师应强化正确动作并注重()A. 动作主要环节B. 动作的示范C. 纠正错误动作D. 动作的讲解12.缺13.下列哪种维生素可促进钙的吸收()A. 维生素AB. 维生素EC. 维生素CD. 维生素D14.食物中被称为“浓缩的能源”且产生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A. 脂肪B. 糖C. 蛋白质D. 维生素15.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应首先使患者()A. 侧卧在坚实的平地上B. 仰卧在坚实的平地上C. 侧卧在舒适的软床上D. 仰卧在舒适的软床上16.在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时,应采用()A. 环形包扎B. 螺形包扎C. “8”字形包扎D. 转折形包扎17.缺18.某学生有“青春性高血压”,平时经常参加锻炼,体育课健康分组时应把该生编入()A. 基本组B. 准备组C. 医疗体育组D. 健康组19~21. 缺22. 以教练与运动员为中心,以平等、合作的态度管理运动员,这种领导方式的类型属于()A. 专制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综合型23~24. 缺25. 在足球比赛中,出现下列哪种情形,应判给对方踢直接任意球?()A. 拖延时间持球超 6 秒B. 阻碍对方队员前进C. 冲撞对方队员D. 以危险的方式比赛26~33. 缺34.学校开展广播操比赛时,一般采用的竞赛方法是()A. 顺序法B. 淘汰法C. 循环法D. 轮换法3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体育的每一个模块教学时数一般为()A.12 学时B. 16 学时C. 18 学时D. 36 学时二、简答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36.简述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华师大考题(例)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10题)肌节;最大摄氧量;神经递质;旁分泌;呼吸及呼吸过程;心脏离心性肥大;体质指数(BMI);肌肉力量;继发性肥胖;运动性免疫机制二:叙述题(每题20分,共5题)1:运动过量氧耗的生理基础。
2:论述通气血流比值。
3:激素对运动应答与适应的基本特征。
4:论述运动训练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影响。
5:论述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10题)1:简述维纳的归因模式。
2:简述艾利斯的ABC理论。
3:简述社会促进作用。
4:简述提高表象训练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简述运动动机的功能。
6:简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7:简述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8:简述目标定向的分类和定义。
9:迁移是如何形成的。
10:简述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四: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题)1:试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2:论述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
3:论述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4:体育差生的心里致因有哪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10题)内分泌;血氧饱和度;化学感受器;单纯性肥胖;乳酸阙;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最佳心率范围;氧扩散容量;强直收缩;血液重新分配二:叙述题(每题20分,共5题)1:意向性震颤。
2:运动时酸性物质的来源以及及细胞内的缓冲作用。
3: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
4: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5:运动疲劳及其分类。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10题)1:简述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2:何谓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简述目标定向的定义与分类。
4:简述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5:简述表象训练的定义以及符号学习理论。
6:简述团体凝聚力的分类。
7:简述敌意性攻击与工具性攻击。
四: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题)1:论述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2: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2004—2005学期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体育心理学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体育教育年级/班级:课程性质:专业必修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高原现象2.学校体育团体凝聚力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28分)1.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意向的表现。
2.符合时机,是指准确地抓住适宜的时间。
符合时机的能力,与和有关。
3.运动记忆是一种的记忆。
记忆是它的主要成分。
4.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引起过度紧张的客观原因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运动能力主要指的是、和等方面的心理功能。
6.由南非学者沃尔普首创的系统脱敏训练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
它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
7.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有、、、等。
8.体育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的主要方法有、、和等。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选对2分;多选、少选0分)1.请在下列各项运动中选择出属于复杂反应时的反应动作。
()A、听到发号令就开始跑步B、在篮球比赛中,一听到吹哨子就开始跳球C、打乒乓球时的每一回击动作D、拳击运动中的反应E、罚点球时,足球守门员的反应动作2.良好的体育动机结构主要以下列动机为主()。
A、直接动机B、间接动机C、社会性动机D、个体性动机3.先前学习的动作对回忆后继学习动作的干扰作用,称为()。
A、前摄抑制B、先摄抑制C、倒摄抑制D、无条件抑制4.以下的几项动作技能中()属于封闭式的连贯的动作技能。
A、篮球中的罚球;B、自由体操;C、铅球;D、游泳;E、打乒乓球5.焦虑包含有下列情绪状态()。
A、紧张B、惧怕C、愤怒D、压抑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4分。
对√,2分;错×,判断正确1分,改正1分)1.原先的体育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影响到体育态度转变的难度。
()2.个体的社会从众现象,表现为自我导向功能削弱、责任感消失,出现一些在单个人活动时不会出现的情况。
2017年高中体育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中体育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编写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四条原则是:教育性健康性兴趣性发展性。
2、新课标对学生研究成绩评定形式有哪三种:自我评定相互评定教师评定。
3、新课程将课程研究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4、新课标选择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地域性科学性简易性健身性兴趣性和时效性。
6、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脑皮层中枢的兴奋性,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惰性;做整理性活动的目的是更好地放松,恢复到安静状态。
8、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是法国的:XXX;XXX主席是:XXX。
XXX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
我国承办的2008年夏季奥运会是第29届,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9、2010年的足球世界杯是第19届,2014年世界杯举办的国家是:巴西。
11、体育竞赛的主要方法有:淘汰制循环制夹杂制。
12、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14、体育课的活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种。
15、急行跳远起跳腾空后的身体姿势有: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
16、身体素质一般包括:速度、气力、耐力、灵敏、柔韧。
18、自然地形跑和越野跑是提高学生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
20、快速跑的全程技术有:起跑与急跑、途中跑、起点冲刺与撞线21、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
22、标准四百米半圆式跑道第一分道线长应以内突沿外侧30厘米处计算。
2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快速跑、耐力跑、拉力跑、障碍跑。
25、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为主要手段,以研究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26、课程的根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培养学生毕生体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央,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别差别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华东师范大学2001-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1-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47体育学基础招生专业(领域)名称: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考生注意:无论以下试题中是否有答题位置,均应将答案写在考场另发的答题纸上(写明题号)2001年《体育心理学》1、简述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2、举例说明错觉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系统脱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4、举例说明动作技能的迁移和干扰现象。
5、简述学生在体育课上注意分散的原因。
6、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
7、试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8、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9、试述焦虑对体育学习的影响。
2001年《人体生理学》1、肌肉收缩的形式有那几种?讨论各种类型收缩的基本特征。
2、化学因素对呼吸调节是怎样进行的?3、血液中存在着哪些缓冲对?运动时生成的在血液中乳酸是如何进行缓冲的?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5、耐力训练如何通过训练改善人体最大摄氧量?试论其机制?2002年《体育心理学》1、简述体育动机的种类。
2、简述动作技能的特征。
3、简述影响学校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4、简述艾利斯的ABC理论。
5、简述马腾斯的多维焦虑理论。
6、试述体育活动中想象的作用。
7、如何控制体育学习中的焦虑。
8、试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
9、运动愉快感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2002年人体生理学1、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特征和产生机制?2、讨论肌肉收缩时张力-速度关系?3、氧离曲线的特征?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4、器官血流量的定义,取决因素与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特征和机制?5、讨论无氧阈的定义,测定方法,影响无氧阈的因素及应用价值?2003年体育心理学1、何谓动机?并简述动机的种类?2、简述体育兴趣的作用。
3、简述动作记忆和运动记忆的定义,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2005—2006学期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体育心理学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体育教育年级/班级:课程性质:专业必修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选择反应时又称反应时。
()A、综合B、多样C、简单D、复杂2.身体自我价值与个体的有关。
()A、动机B、兴趣C、性格D、自尊心3.艾宾浩斯发现,遗忘发展的规律是。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前后一致D、起伏波动4.间接动机使个体的体育活动更具有。
()A、丰富性B、计划性C、愉悦性D、生动性5.准确地抓住适宜的一瞬间,被称之为。
()A、瞬间知觉B、节奏知觉C、符合时机D、对时间的估计6.关于动作的术语、要领、规则、原理等的知识,被称之为知识。
()A、陈述性B、程序性C、执行D、抽象7.当被训练者产生焦虑反应时,让他产生一种与焦虑相对立的肌肉松弛反应,使焦虑反的强度随之降低,这种训练方法被称之为训练。
()A、心理演练B、自律C、生物反馈D、系统脱敏8.体育课中,多数采用的是交往形式。
()A、单向B、双向C、三向D、四向9.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活动,被称之为。
()A、动作思维B、操作思维C、预测思维D、战术思维10.特质焦虑与个体的有关。
()A、个性B、兴趣C、感知D、意志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请在下列各项运动中选择出属于复杂反应时的反应动作。
()A、听到发号令就开始跑步B、在篮球比赛中,一听到吹哨子就开始跳球C、打乒乓球时的每一回击动作D、拳击运动中的反应E、罚点球时,足球守门员的反应动作2.良好的体育动机结构主要以动机为主。
()A、直接B、间接C、社会性D、个体性E、内外部3.先前学习的动作对回忆后继学习动作的干扰作用,称为抑制。
()A、前摄B、先摄C、倒摄D、后摄E、无条件4.属于封闭式的连贯的动作技能。
()A、篮球中的罚球B、自由体操C、铅球D、游泳E、打乒乓球5.焦虑包含有等情绪状态。
华东师范大学2011-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1-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一、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1.简述教练员具体的领导行为有哪些?2.简述体育心理学多维性的含义是什么?3.简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暗示训练的作用。
4.简述体育课心理气氛的基本类型。
5.简述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的区别与联系。
6.简述倒U形假说。
7.简述影响技能迁移的个人因素。
8.简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9.简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指导性原则。
10.简述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心理变量。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试述对具有习得性无助感学生的教育措施。
2.试述在实际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如何进行言语指导与示范?3.试述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4.试述对不同体育能力差异的学生,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三、基本概念(每题5分,共50分)1.BMI2.最大肌肉力量。
3.运动后过量氧耗。
4.血液重新分配。
5.动作电位。
6.神经递质。
7.强直收缩。
8.第二信使学说。
9.肺容量。
10.心指数。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运动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简述无氧阈与个体无氧阈。
3.简述心力储备。
4.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5.简述内分泌。
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最大摄氧量的主要生理机制。
2.试述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647体育学基础)试题一、简答题1.何谓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三者的异同是什么?2.简述目标设置的定义和作用。
3.何谓运动兴趣?并简述其品质。
4.什么是心理技能训练?5.简述表象训练的定义及其作用。
6.简述动作技能迁移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7.简述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年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季浏教授从2001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进入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到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课程标准》,至今为止已有十个年头。
十年的课程改革,是体育课程不断产生新变化、获得新成果、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育部的领导和组织下,根据国际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等,在广泛征询社会多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在征询全国32个省市和自治区一线体育教师的意见的基础上,《标准》(修订稿)将于2011年8月与各位老师见面。
借此机会,基于对各个省市区的调研报告,我们有必要对十年的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及其发生的变化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以便于增进体育教师们对全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
一、《标准》实验十年带来的变化(一)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得到充分肯定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从体育课程改革一开始,《标准》就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调查结果表明,94.9%的学生比过去更关心自己的健康,且大部分学生(85.5%)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普遍得到认可体育新课程一直推行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通过十年的课改实验,体育教学出现了以下变化:(1)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基础和需要;第二,由强制学生学转变为让学生主动学;(3)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调查结果表明,91.9%的体育教师认为师生关系与过去相比“更加融洽”或“比较融洽”。
3.《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同首先,《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有94%的教师认为这种划分方法“很好”或“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基本概念(每题5分,共30分)
运动神经元池;中枢模式发生器;神经分泌;血浆渗透压;运动性免疫抑制;运动性心肌肥大。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2.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
3.大强度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4.肌肉力量及分类
5.人体散热方式及运动中的主要方式。
6.运动负荷阈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因素及其影响因素。
2.试述维生素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简述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2.简要地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作出评价。
3.简述运动动机的功能。
4.简述Heider的归因理论。
5.简述体育锻炼中的流畅体验。
6.简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7.简述注意对运动表现的作用。
8.什么是心境状态?
9.简述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10.什么是心理技能训练?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表像训练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2.试述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基本概念(每题5分,共30分)
受体;红细胞压积;乳酸阈;动态牵张反射;快速肌肉力量;运动性疲劳。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生长激素对运动负荷有何反应特征与适应特征
2.何为体适能?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何谓体成分?体成分与体重控制有何意义?
4.简述“open window”理论
5.如何理解运动训练的生理学本质。
6.简述最大摄氧量和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方法的异同及其生理依据。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运动过程中循环系统的功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
2.你离心练习为例,试述影响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负荷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四、简答
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简述体育动机的种类。
2.简述动作记忆和运动记忆的定义,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3.简述马腾斯的多维焦虑理论。
4.简述师生良好交往的心理条件。
5.简述艾利斯的ABC理论。
6.简述社会促进作用。
7.简述提高表象训练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8.简述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假说。
9.简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10.什么是心境状态?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运动愉快感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2.结合体育实践,说明你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
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内分泌;血氧饱和度;化学感受器;单纯性肥胖;乳酸阈;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最佳心率范围;氧扩散容量;强直收缩;血液重新分配。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意向性震颤
2.运动时酸性物质的来源以及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
3.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
4.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5.运动疲劳及其分类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1.简述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2.何谓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目标定向的定义和分类。
4.简述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
5.简述表象训练的定义及符号学习理论。
6.简述团体凝聚力的分类。
7.简述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2.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3.试述影响运动归因的内外部因素。
4.试述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肌节;最大摄氧量;神经递质;旁分泌;呼吸及呼吸过程;心脏离心性肥大;体质指数(BMI);肌肉力量;继发性肥胖;运动性免疫抑制。
二、叙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运动过量氧耗的生理基础。
2.试述通气/血流比值
3.激素对运动应答与适应的基本特征。
4.试述运动训练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影响。
5.试述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
1.简述韦纳的归因模式。
2.简述艾利斯的ABC理论。
3.简述社会促进作用。
4.简述提高表象训练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简述运动动机的功能。
6.简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7.简述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8.简述目标定向的定义和分类。
9.迁移是如何形成的?
10.简述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2.试述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
3.试述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4.体育差生的心理致因有哪些?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
1.简述教练员具体的领导行为有哪些?
2.简述体育心理学多维性的含义是什么?
3.简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暗示训练的作用。
4.简述体育课心理气氛的基本类型。
5.简述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的区别与联系。
6.简述倒U形假说。
7.简述影响技能迁移的个人因素。
8.简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9.简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指导性原则。
10.简述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心理变量。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试述对具有习得性无助感学生的教育措施。
2.试述在实际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如何进行言语指导与示范?
3.试述影响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
4.试述对不同体育能力差异的学生,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三、基本概念(每题5分,
共50分)
BMI;最大肌肉力量;运动后过量氧耗;血液重新分配;动作电位;神经递质;强直收缩;第二信使学说;肺容量;心指数。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运动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简述无氧阈与个体无氧阈。
3.简述心力储备。
4.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
5.简述内分泌。
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最大摄氧量的主要生理机制。
2.试述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1.何谓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三者的异同是什么?
2.简述目标设置的定义和作用。
3.何谓运动兴趣?并简述其品质。
4.什么是心理技能训练?
5.简述表象训练的定义及其作用。
6.简述动作技能迁移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7.简述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2.试述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3.试述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4.试述影响人们坚持体育活动的因素。
三、概念题(每题5分,共50分)
消化;乳酸能系统;标准体重;运动性疲劳;离心练习;位觉;高脂血压;体温调节;通气阀;运动强力手段。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运动恢复的一般规律。
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3.兴奋剂的分类。
4.哈弗台阶测试。
5.免疫系统的功能。
五、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血液的功能。
2.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7分,共70分)
1.简述体育动机的种类。
2.简述目标定向的定义和分类。
3.简述表象训练的定义以及符号学习理论。
4.简述社会促进作用。
5.简述体育课心理气氛的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