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1997-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1996年到2002真题

华东师大1996年到2002真题

实行[文学基础]科考试之前的分科考试真题(1996--2002) (2003年之前未实行[文学基础]科考试,各专业基础课试卷不同) 一、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古代文学(1998—2002)1998一、名词解释:春秋三传报任安书文选元白慢词南戏二、简答:1.《庄子》中的人物形象2.《古诗十九首》的意义3.东晋玄言诗的起因4.比较韩愈、柳宗元的散文艺术特色5.《长恨歌》的思想与艺术特色6.苏东坡词的贡献三、论述:1.晚唐五代的重点词人点评2.秦观、黄庭坚诗中唐人所没有的特色3.正始诗风与建安诗风的不同与其原因4.小谢的山水诗对大谢的发展?5.为何元曲乃一代文学之代表?6.评析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7.屈原的文学精神以及影响1999 A三百篇古风文选钟嵘班马诗集传风骚关雎长庆体初唐四杰二、简答:1.初唐诗歌的成就与影响2.江西词派的形成与特色3.宋道学家的文学理想三、论述:赏析秦韬玉《贫女》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1999 B一、名词解释:郑笺文选别裁赠序琴趣入话游夏唐宋派三省六部二、简答:1.建安诗歌的特点和地位2.《史记》的地位与影响三、论述:1.列出你知道的唐诗总集,并择一评论2.你对盛唐气象的看法3.分析柳宗元、苏轼一贬再贬后作品基调和风格却迥异的原因4.评论韩愈文硬直见本领,欧阳修、曾巩文柔婉见涵养……2000《春秋》永明体新乐府西昆派头回童心说肌理说二、简答:1.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2.《文心雕龙》的主要观点3.唐传奇的三个阶段4.公安派的文学主张5.《世说新语》的重要内容和艺术成就6.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三、论述:1.唐诗气象及其阶段性特征2.评述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3.词体的起源、形成和流变4.明清小说的发展线索5.你对《红楼梦》的评析6.评述近几年明清小说的研究概况2001一、名词解释:风骚汉乐府建安风骨张王乐府西昆体肌理说文苑英华浙西词派散曲桐城派二、简答:1.诸子散文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代表作?2.《史记》人物描写的特色3.李白、杜甫诗风的比较4.《桃花扇》是怎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5.《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三、论述:1.评述《离骚》兼得《国风》的“好色不淫”、《小雅》的“怨诽不乱”这个观点2.《庄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以具体作品评论一下三曹的艺术差异4.简论谢灵运的诗5.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不同和原因6.你对唐诗分期的见解7.你对唐诗之争的看法8.你最喜欢的一首唐诗或宋词,为什么?2002一、名词解释:《春秋》笔法起兴《楚辞章句》乐府《文心雕龙》九品中正制近体诗盛唐气象古文运动风雅词浙西词派元杂剧拟话本桐城派五音二、简答:1.《左传》的艺术特征2.汉赋的发展流变3.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不同特点4.王维诗的艺术成就5.北宋前期词的点石成金主张和其诗创作6.《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艺术形象7.高明《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三、论述:1.《庄子》的主要思想倾向和艺术特征2.以具体作品论述二谢山水诗的不同3.谈谈你对“太史公文,韩得其雄,欧得其逸。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先秦文化专业:中国古代史3考试科目:明清史专业:中国古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5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6考试科目:中国通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7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专业: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门史8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专业:世界上古史,中古史9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专业:专门史,世界近现代史10考试科目:世界通史专业:专门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6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7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献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业各研究方向、专门史专业各研究方向9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10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明清史,中国早期近代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社会,港澳台研究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史及史学理论6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7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西欧中世纪经济史,欧洲中世纪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9考试科目:世界当时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10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世界史2: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3: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明清史,中国早期近代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社会,港澳台研究5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6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7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9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明清史,晚清国际关系与外交,港澳台研究,中国现当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6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世界史7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8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2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3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4考试科目:中外通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7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世界通史2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共73套试卷86页。

华东师范大学1997-2015年高等代数考研真题及解答完整版

华东师范大学1997-2015年高等代数考研真题及解答完整版

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一.(10分)计算下列行列式:11222221122111112211...1(1)(1) (1)(1)(1)...(1)(1)(1)...(1)n n n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二.(15分)设5200200000520022A -⎛⎫ ⎪-⎪= ⎪- ⎪-⎝⎭,求正交矩阵T,使'1T AT T AT -=为对角形矩阵,并写出这个对角形矩阵.三.(15分)设200201A a b c ⎛⎫⎪= ⎪ ⎪-⎝⎭是复矩阵.1.求出A 的一切可能的Jordan 标准形;2.给出A 可对角化的一个充要条件.四.(15分)已知3阶实数矩阵()ij A a =满足条件(,1,2,3)ij ij a A i j ==,其中ij A 是ij a 的代数余子式,且331a =-,求: 1.A2.方程组123001x A x x ⎛⎫⎛⎫⎪ ⎪= ⎪ ⎪ ⎪ ⎪⎝⎭⎝⎭的解.五.(15分)证明:一个非零复数α是某一有理系数非零多项式的根⇔存在一个有理系数多项式()f x 使得1().f αα=六.(15分)设A 是n 阶反对称阵。

证明:1.当n 为奇数时|A|=0.当n 为偶数时|A|是一实数的完全平方;2.A 的秩为偶数 .七.(15分)设V 是有限维欧氏空间.内积记为(,)αβ.又A 设是V 的一个正交变换。

记{}{}12|,,|V V V V ααααααα=A =∈=-A ∈,求证:1.12,V V 是v 的子空间;2. 12.V V V =⊕八.(15分)设n 阶实数方阵的特征值全是实数且A 的所有1阶主子式之和为0,2阶主子式之和也为0.求证:0n A =九.(15分)设A,B 均是正定矩阵,证明: 1 .方程0A B λ-=的根均大于0; 2 .方程0A B λ-=所有根等于1⇔A=B.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一.(10分)计算下列行列式:131********...2223333 (336)...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二.(10分)证明:方程组111122121122221122...0...0(1) 0n n n ns s sn n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的解全是方程1122...0(2)n n b x b x b x +++=的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2(,...,)n b b b β=可由向量组12,...,s ααα线性表示,其中12(,,...,)(1,2,...,).i i i in i s αααα==三(15分)设32()f x x ax bx c =+++是整系数多项式,证明:若ac+bc 为奇数,则f(x)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四(15分)设A 是非奇异实对称矩阵,B 是反对称实方阵。

研究生历史学统考试题

研究生历史学统考试题

研究生历史学统考试题通常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样题,供您参考:1. 中国古代史:题目:请简述商汤灭夏的过程及其意义。

解答:商汤灭夏是指公元前16世纪,商族首领商汤推翻夏朝统治,建立商朝的历史事件。

商汤灭夏的过程包括:商汤团结周边小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夏朝统治者桀荒淫无道,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商汤发动起义,推翻夏朝统治,建立商朝。

商汤灭夏的意义在于: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王朝更替,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开始;商汤灭夏后,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中国近现代史:题目:请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意义。

解答: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过程包括: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首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推翻了清朝统治,为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它还影响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主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3. 世界史:题目:请简述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及其特点。

解答: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指在古希腊城邦中,公民通过选举和公民大会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包括:民主制度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公民有权参与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公民大会讨论国家大事;公民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决定国家重大事务;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理重要案件。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还在于:它仅适用于公民群体,不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民主制度依赖于公民的积极参与和素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脆弱性。

这些样题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点,旨在检验考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共73套试卷86页/item.htm?id=21332427591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先秦文化专业:中国古代史3考试科目:明清史专业:中国古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5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6考试科目:中国通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7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专业: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门史8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专业:世界上古史,中古史9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专业:专门史,世界近现代史10考试科目:世界通史专业:专门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6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7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献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业各研究方向、专门史专业各研究方向9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10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明清史,中国早期近代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社会,港澳台研究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史及史学理论6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7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西欧中世纪经济史,欧洲中世纪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9考试科目:世界当时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10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世界史2: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3: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明清史,中国早期近代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社会,港澳台研究5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6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7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9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明清史,晚清国际关系与外交,港澳台研究,中国现当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6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世界史7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8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2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3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4考试科目:中外通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7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世界通史2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共73套试卷86页/item.htm?id=2133242759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考研真题(1997年-2013年)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考研真题(1997年-2013年)
x →+∞
续.
19
五、设 f ( x) 在 [a, b] 上二阶可导,且 f ( x) ≥ 0 , f ′′( x) < 0 . 证明: f ( x) ≤
2 b f (t )dt , x ∈ [ a, b] . b − a ∫a
六、设 f ( x , y ) 在 D = [ a, b] × [ c, d ] 上有二阶连续偏导数.
15
六、 ( 15 分)假设 σ 是 n 维欧氏空间 V 的线性变换, τ 是同一空间 V 的变换 . 且对
∀α , β ∈ V , 有 (σα , β ) = (α ,τβ ).
证明: 1) τ 是线性变换, 2) σ 的核等于 τ 的值域的正交补.
七、 (15 分)证明:任意方阵可表为两个对称方阵之积,其中一个是非奇异的。
n →∞ a≤ x≤ b a≤ x≤ b a≤ x≤ b n →∞
八、设 S ⊂ R 2 , P0 ( x0 , y0 ) 为 S 的内点, P 1 ( x1 , y1 ) 为 S 的外点. 证明:直线段 P0 P 1 至少与 S 的边界 ∂S 有一个交点.
华东师范大学 199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考试科目:数学分析
一、 (12 分)设 f ( x) 是区间 I 上的连续函数. 证明:若 f ( x) 为一一映射,则 f ( x) 在 区间 I 上严格单调.
二、 (12 分)设
⎧1, x为有理数 D ( x) = ⎨ ⎩0, x为无理数
证明:若 f ( x) , D ( x) f ( x) 在点 x = 0 处都可导,且 f (0) = 0 ,则 f '(0) = 0.
二、(10 分)证明:方程组
⎧ a11 x1 + a12 x2 + ... + a1n xn = 0 ⎪a x + a x + ... + a x = 0 ⎪ 21 1 22 2 2n n ⋯ (1) ⎨ ............ ⎪ ⎪ ⎩ as1 x1 + as 2 x2 + ... + asn xn = 0

考研历史学(中国史)各校历年真题分布

考研历史学(中国史)各校历年真题分布

历年考研真题分析(一)中国史部分一中国历史的开端1氏族公社(河南大学2001年)2母系氏族社会(06年北大)3良渚文化(05年人大)4良渚文化(南京大学2001年)5良渚文化(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6二里头文化(兰州大学2001)7二里头文化(06年西北大学)8红山文化(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9禅让(北京师范大学1999)二夏商西周1殷墟(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2殷墟(南京大学1996年)3井田制(05年北大)4武王伐纣(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5武王伐纣(兰州大学2002)6盘庚迁殷(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7夏商周断代工程(华东师大00复试)8“夏商周断代工程”(武汉大学2001年)9国人干政(兰州大学2001)10国人(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11太康(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12侯伯公(西周)(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13周公旦(华东师大09复试)14少康中兴(华东师范大学98)15共和行政(00年浙江大学)16共和行政(05年华东师大)17亳(06年北大)18宗法制(华东师范大学2002 )19宗法制度(河南大学2001年)20宗法制度(河南大学2006年)21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简答)22周初分封情况以及对分封制度的评价(06年北大论述)23论述西周蕃封建卫的内容及其影响(06年西北大学论述)24周初分邦建国的大体情况以及历史作用(05年华东师大简答)25西周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北京师范大学1999简答)26介绍商代铜器的种类,并举例说明其制造技术与艺术价值(南开大学中国通史1995年简答)三春秋战国1孔子(南京农业大学2001)2老子(北师大2004)3荀子(河北大学 2008 )4管仲(北大)5李悝(04年兰州大学)6庄子(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7商鞅变法(南京农业大学2001)8商鞅变法(武汉大学2003年)9商鞅变法(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10卿大夫(厦门大学2000)11长平之战(厦门大学2001)12葵丘之盟(厦门大学2002)13葵丘之会(05年北大)14百家争鸣(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15百家争鸣(厦门大学2002)16合纵连横(兰州大学2002年试题)17合纵连横(99年浙江大学)18胡服骑射(华东师大01复试)19胡服骑射(北京师范大学1999)20三家分晋(华东师范大学2001)21初税亩(2001年北大)22马陵之战(01年浙江大学)23上计(华东师大02复试)24上计(01年浙江大学)25上计(03年兰州大学)26弭兵(06年西北大学)27弭兵之会(03年兰州大学)28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华东师大历年教育真题

华东师大历年教育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历年真题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教育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全民教育《民本主义教育》教育民主化学习策略核心课程道德认识价值澄清法陶冶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必要的分析。

每题8分)1、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2、德育与政治教育是一回事3、课程与教科书不是一回事4、考试就是评价二、论述题(每题12分)1、谈谈你对规范教育学建立的理解2、科学技术的不断革命将对教育产生哪些挑战?3、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主要有哪些?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学考研试题名词解释(每题5分)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学制3、教学策略4、道德两难问题简答题(每题10分)1、“全民教育”的发生和发展2、{《学会生存》的主要内容问答题(每题30分)1、集体教育与发展个性的关系2、你怎样理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时素质教育的重点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学考研试题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教学智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义务教育二、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每题5分)1、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达到了科学化水平。

2、班级上课制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唯一有效的组织形式。

3、德育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

4、课程与教学是同一回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1、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何区别?2、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有哪些?3、我国当今颁布实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4、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20分)1.从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出发,主析教育产业化的观点。

2.试评论“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学考研试题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选做5题)。

教育主体教育资源德育的发展原则体谅模式泰勒原理教学机智二、简答题(每题10分,选做4题)1.解读教育目的的主要维度有哪些?2.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基本的理解步骤是什么?3.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关系。

4.规范用语和评价性用语在德育中的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1997-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曹操屯田2、玄武门之变3、绍兴和议4、亚罗号事件5、展拓香港界址专条6、黄兴7、洛川会议8、1941年田赋征实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2、简评洋务运动。

3、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其有什么特点?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太学2、九品中正3、少康中兴4、亚罗号事件5、《资政新篇》6、废两改元7、瓦窑堡会议8、下关惨案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

2、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3、国民党1928年第二次北伐述评。

《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康蝤纪行》2、京师同文馆3、盛宣怀4、《校*庐抗议》5、翁同和6、资政院7、《鄂州临时约法》8、“问题与主义之争”9、国民参政会 10、第二条反蒋战线二、问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1、说出中国近代史上中英有关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2、简述清末中国新式教育的确立。

3、论华北事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董仲舒2、厘金3、绍兴和议4、公车上书5、明代内阁制6、皇姑屯事件7、亚罗号事件8、资源委员会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两税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内容、意义。

2、简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3、评析中共《五四指示》《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42)1、周公旦2、算缗与告缗3、府兵制4、猛安谋克5、东林党6、乾嘉学派二、问答题:1、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对北宋历史的影响。

(28)2、试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说。

(30)《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魏源2、天津条约3、官督商办4、立宪运动5、少年中国学会6、东北“易帜”7、华北事变8、“双十协定”二、论述:(每题15分)1、简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简论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3、简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4、简论抗日战争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资政新篇》2、戊戌六君子3、中国同盟会4、新生活运动5、抗战建国纲领6、交子7、约法三章8、侯景之乱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华北事变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试评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35%)1、夏商周断代工程2、《论语》3、土断4、江都兵变5、南衙北司之争6、周世宗7、胡蓝之狱二、论述题(50%,每题各占25%)1、汉武帝曾先后数次迁徙郡国强宗大族于关中,是何缘故?并请进一步分析西汉一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王安石变法,有的痛加诋毁毁,有的曲为辩护,或说都未免有偏。

此说是否合理,请结合具体史实作一分析。

三、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很大发展.就你所熟悉的领域或某一专题,请作一简要评述。

(15%)《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王韬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3、中日《台事专条》4、赫德5、废两改元6、《新青年》杂志7、瓦窑堡会议8、辽沈战役二、问答:(每题30分)1、1901年《辛丑条约》订立之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状况分析。

2、简评张学良与“东北易帜”。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三家分晋2、张居正3、三藩之乱4、筹办夷务始末5、楚汉战争6、已亥建储7、保甲法8、好人政府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分析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2、评述清末立宪。

3、有人说,1937年是中国现代化的特殊起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评论?《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40%)1、胡服骑射2、董仲舒3、河阴之变4、府兵制5、永贞革新6、唐蕃会盟7、绍兴和议 8、徐光启 9、萨尔浒之战 10、四库全书二、简述题(30%,每题各占15%)1、简析秦朝灭亡的原因。

2、简论赵匡胤。

三、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就“中华民族”问题发表演讲,提出了“多元一体”这一概念.费老说:“中华民族这个词是指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

中华民族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

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请你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这一观点的理解。

(30%)《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天津条约》2、东南互保3、宋教仁4、八七会议5、济南惨案6、田赋征实7、重庆谈判二、问答:(每题30分)1、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后中国面临的局势和前途的分析和说明。

2、简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宗法制2、汉初三杰3、河阴之变4、《日知录》5、章炳麟6、广方言馆7、南岳军事会议 8、金元券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概述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分析、评论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原因。

3、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进程启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30%)1、上计2、盐铁会议3、三通4、羁縻州5、内阁厂卫二、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里,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视为“秦、汉间为天地—大变局”、结合赵氏的这一看法,请你论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汉初社会的影响。

(25%)三、从制度设置的立意精神和实际操作上比较汉唐时期两种不同的选官制度的得失以及客观效果。

(20%)四、从公元二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相对落后的十五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请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25%)《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40分)1、冯桂芬2、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3、中俄密约4、国会请愿运动5、新青年6、《论持久战》7、抗日战争时期的田赋征实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二、问答:(60分)1、洋务运动又可以理解为中国近代早期的现代化运动,试从中国当时的国内外背景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

2、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定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试就1900年之后的中国政局及社会状况的变化,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3、张学良生前说,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请用历史事实说明这个“逼”字。

4、简论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54分)1、文明皇后2、万历新政3、乾嘉学派4、公行贸易5、《烟台条约》6、李鸿章7、问题与主义之争8、中间路线9、“一化三改”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简述隋朝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创建及其历史影响。

2、以一个早期的洋务运动企业为例,简述洋务运动的成功和失败。

3、简述中共八大的主题及其历史功绩。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大量的农业和聚落考古的研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此说能否成立,请论述之。

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中国国内外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3、试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

《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80分)1、厘金2、租界3、预备立宪4、原道救世歌5、戊戌六君子6、湘江评论7、古田会议 8、华北事变 9、二二八起义 10、七届二中全会二、问答:(1、30分;2、3、各20分;共70分)1、1900年春夏间,中国北方是义和团,杀洋人;南方则是与洋人合作的东南互保。

分析两者各自特点,并说明为什么在同一国家同一历史时期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事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2、为什么说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新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3、试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54分)1、《贞观政要》2、棉花革命3、徐光启4、朝贡贸易5、郭嵩涛6、东南互保7、宁汉合流8、国民参政会9、过度时期总路线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 11—13世纪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请概要述之。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军阀官僚势力崛起于中国政坛,试简述这一现象对清末政局的影响。

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政权巩固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析中古社会门阀政治的形成和衰落的主要原因。

2、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试论述该运动发生的原因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3、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后国民党对日本的政策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80分)1、中体西用2、万国公报3、祺祥政变4、黄埔军校5、五卅运动6、临时约法7、1935年币制改革8、史迪威事件二、问答:(1、30分;2、3、各20分;共70分)1、分析评述晚清督抚权力上升的原因和表现。

2、评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1949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

全会指出,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和共产党合作的小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及代表人物,必须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管理和建设城市的关键是恢复和发展生产。

会议要求全党用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

根据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战略转移的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54分)1、《四民月令》2、柴荣改革3、改土归流4、赫德5、京师同文馆6、国会请援运动7、改定新约8、华北事变9、“四清运动”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2、简评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3、简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及其对中国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