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中如何绘制斜墙
Revit入门教程(一看就会)

修改建筑地坪材质基本方法和修改地形表面的材质一样,只是建筑地坪需要修改的是“类型属性”而不是“实例属性”点选“建筑地坪”→“图元”面板→“图元属性”→“类型属性”→结构一栏中,单击“编辑”→材质一栏中,单击“…”→选择“混凝土”→选择“沙/水泥找平”→单击“确定”→厚度一栏中,输入“150”→单击确定回到三维显示中即可查看效果小技巧:有时我们在平面或者立面视图中做了编辑以后,想到三维视图中去看看效果,这时候我们得在两个视图中来回切换,比较麻烦,这个方法可以去掉这个麻烦“视图”选项卡→“窗口”面板→平铺这样三维视图和你所要编辑的视图就会同时出现,在右边做出编辑之后可以立刻在左边看出效果四.梁和柱首先绘制柱打开平面视图“L2-1”“常用”选项卡→柱→结构柱REVIT默认样板中的结构柱是没有混凝土柱的,需要载入“详图”面板→载入族窗口中出现REVIT自带的族,选择“结构”→“柱”→“混凝土”→“矩形柱”默认的柱子尺寸为300x450,我们来改一下柱子的尺寸,改成300x400 “图元属性”→“类型属性”单击“复制”,在名称中输入“300x400”,单击确定在H一栏中,输入“400”,单击确定柱子尺寸改好了,下面开始放置柱子在高度一栏中,选择“L1-3”,然后将柱子放置在如图位置在REVIT默认样板中,柱子截面为混凝土的填充图案,现在我们把它改成我们常用的柱子截面涂黑点选这个柱子→图元属性→实例属性在“柱材质”一栏中,单击“…”单击“截面填充图案”中的“…”按键,在窗口中选择“实体填充”,单击确定回到平面视图中,可以看到柱子的截面被涂黑了按照如下图把剩下的柱子画上下面画L2部分的柱子在高度一栏中,选择“L2-3”按照下图,把剩下的柱子画上打开三维视图,查看柱子做好以后的效果柱子绘制完成,下面开始绘制梁以绘制L2部分2层的梁为例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L2-2”视图“常用”→“结构”→“梁”默认样板中依然没有混凝土梁,选择“载入族”选择“结构”→“框架”→“混凝土”→“矩形梁”梁的类型选择为“300x600”,也可以修改为自己需要的梁的尺寸,方法和修改柱的尺寸一样绘制一根梁下面使用“阵列”功能,来绘制一排梁点选刚刚画的那根梁单击“修改”面板中的“阵列”单击梁的一端,向右水平移动至右边的柱子,单击输入阵列数“10”,回车,即可得到一排梁打开三维视图观看效果下面创立一个剖面视图来观看效果“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剖面”在如图位置绘制一条剖切线可以通过拖动虚线框旁边的小三角符号来改变剖面图的范围和视线深度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剖面1”,即可看到如下剖面效果五.楼板和屋顶首先绘制楼板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L2-2”平面“常用”→“楼板”使用矩形工具,如图画出楼板轮廓,如果有开洞的楼板,在画楼板的时候将洞口画出来即可,也可以之后,点选楼板,使用“编辑轮廓”命令,来绘制洞口单击“完成楼板”默认楼板为“150mm”,我们来改成“100mm”,单击“图元属性”“类型属性”单击“重命名”,输入“100mm”,回车单击结构一栏中的“编辑“单击“材质”一栏中的“…”,选择“混凝土”→“现场浇注”,单击确定将楼板厚度改为100,单击确定在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剖面1”,查看剖面中的效果打开三维视图,查看三维视图中的效果楼板绘制完成以后,开始绘制屋顶1.打开三维视图,在“常用”选项卡中,选择屋顶屋顶有2种,迹线屋顶和拉伸屋顶,迹线屋顶即为一般的坡屋顶形式,绘制方法较为简单,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详细说明一下拉伸屋顶2.单击“拉伸屋顶”,出现工作平面窗口,选择“拾取一个平面”,单击确定在三维视图中,将鼠标放在柱子的一条边际线上,按“TAB”键可切换与该边际线相连的面,直至拾取柱子的一个外侧面,如图所示,单击工作平面是REVIT建模中的一个重要参照,设置工作平面以后,所有在建模过程中绘制的点线面都会放在这个工作平面上,通过设定不同的工作平面来进行绘制,REVIT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形体建模,拥有工作平面的建模方式是一种很理性的建模方式。
创建扶栏、楼梯与坡道(Revit建模课件)

创建扶手
1、载入所需要的族
2、编辑扶栏结构
1
创建栏杆
3、设置栏杆位置
4、栏杆偏移为0
5、设置起点和终点的立柱
6、绘制扶栏路径生成转角立柱
2
创建综合楼室外空调栏杆
1、创建扶手新类型
2、设置扶栏结构
3、编辑栏杆位置
4、栏杆偏移
5、在F1视图绘制空调栏杆,绘制全部
2
修改楼梯扶手
1、在F1视图修改楼梯边界为如下形式:
2、添加新的楼梯边界为如下形式:
3、同样方法在F2视图修改楼梯边界为如下形式:
4、在三维视图下生成栏杆接头:
载入接头族:
选中楼梯,设置接头:
添加接头后的效果:
5、在项目浏览器修改接头材质:
6、在F3视图继续绘制部分扶手栏杆:
10、在F2视图编辑楼梯扶手
11、在F2视图添加下方楼梯扶手
12、在F2视图编辑中间楼梯扶手
13、在F3视图编辑楼梯扶手
1
创建坡道
1、在室外地坪视图创建坡道,首先创建坡道类型
2、绘制第一个坡道
3、镜像生成第二个坡道
4、调整扶手
1
楼梯的组成与尺度
1、认识楼梯的踢面和踏板
100
7、在三维视图调整水平扶手栏杆的位置:
8、在F1视图修改综合楼入口处的楼梯扶手:
删除中间梯井和底部部分扶手:
选中中间扶手,修改其类型为不锈钢玻璃嵌板栏杆 - 900mm-200梯井:
修改栏杆位置:
添加中间部分扶手:
修改:
不锈钢玻璃嵌板栏杆 - 900mm-200梯井的材质
9、创建相机视图:
6、复制F1视图的全部栏杆,粘贴到F2和F3
1
REVIT建模步骤

REVIT建模步骤第一步:项目设置在开始建模之前,首先需要设置项目参数。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初始视图缩放比例,图纸尺寸以及任何项目特定的设置。
第二步:创建楼层平面使用REVIT的楼层平面功能,创建建筑的基本布局。
首先,绘制建筑的外轮廓,包括墙体、柱子和楼梯等主要结构。
然后,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内部的隔墙、隔断和其他细节元素。
第三步:创建立面和剖面将立面和剖面添加到模型中,以显示建筑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可以使用REVIT提供的多种工具,如墙、窗户和门等,快速创建立面和剖面。
第四步:添加屋顶和地板使用REVIT的屋顶和地板工具,将屋顶和地板添加到建筑模型中。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屋顶和地板类型,如平面屋顶、斜屋顶、混凝土地板等。
第五步:添加家具和设备在建模过程中,可以使用REVIT的家具和设备库,添加室内家具、电器设备和管道等。
可以选择从库中选择现有对象,也可以自定义创建新的对象。
第六步:创建族第七步:应用材质和质感使用REVIT的材质库,可以为建筑模型添加适当的材质,如砖、大理石、玻璃等。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材质的颜色、纹理和反射率。
第八步:设置视图和渲染使用REVIT的视图设置工具,可以创建不同的视图,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3D视图等。
还可以使用REVIT的渲染工具,增强建模的逼真度。
第九步:添加标记和注释使用REVIT的标记和注释功能,可以为建筑模型添加文字、箭头和尺寸线等。
这有助于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第十步:生成施工文档使用REVIT的文档生成工具,可以将建筑模型转换为施工文档。
这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图纸和材料清单等。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
总结:REVIT建模步骤包括项目设置、创建楼层平面、创建立面和剖面、添加屋顶和地板、添加家具和设备、创建族、应用材质和质感、设置视图和渲染、添加标记和注释,以及生成施工文档。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用REVIT创建精确、可视化和可操作的建筑模型,以及相关的施工文档。
Revit软件技巧1.6.3创建斜屋顶及钢梁

Revit软件技巧1.6.3创建斜屋顶及钢梁
创建斜屋顶及钢梁的步骤如下:
1. 首先选择“建筑”菜单中的“墙”工具,创建房间的外墙和内墙。
在创建外墙时,需要根据房间的形状和大小设定墙的高度和角度,并在内墙上添加适当的门和窗户。
2. 在创建完墙体之后,选择“建筑”菜单中的“屋顶”工具,然后选择“斜屋顶”选项。
为了创建斜屋顶,需要在平面视图中选择房间的四个角点作为屋顶的角度点,
然后选择屋顶的高度和角度。
3. 然后,在“建筑”菜单中选择“结构”工具,创建需要的钢梁。
在创建钢梁之前,需要确定它们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确保它们可以承担负载并提供足够的支持。
4. 在创建钢梁时,可以使用“梁”工具或“钢筋”工具,根据需要添加钢筋和连接支架等细节。
还可以添加板、管和其他构件来形成更复杂的结构,以满足设计需要
和建筑要求。
5. 最后,在完成创建斜屋顶和钢梁之后,应该进行详细的修改和调整,以确保它们与房间的其他部分完全配合。
可以使用“修改”工具和“风格设置”工具来调整墙体、屋顶和其他构件的颜色、纹理和材质,以使它们能够达到最佳的外观效果。
1 / 1。
REVIT建模步骤详细说明

REVIT建模步骤详细说明Revit是一种三维建模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机电设计等领域。
在Revit中进行建模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设计师以更快速、更准确的方式创建建筑模型。
下面是Revit建模的详细步骤:1. 创建项目:打开Revit软件后,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项目。
选择“新建项目”,根据项目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模板,然后确定项目的名称和位置。
2.设置项目:在项目创建完成后,需要设置项目的单位、起始视图和图纸尺寸等信息。
这些设置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调整。
3. 绘制墙体:在Revit中,墙体是建模的基本元素之一、选择“墙体”工具,在平面视图中绘制外墙和内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墙的高度和厚度。
4.添加窗户和门:绘制完墙体后,可以使用“窗户”和“门”的工具将它们添加到墙体上。
选择相应的工具,然后在墙上点击添加窗户和门的位置。
5. 创建楼层和楼梯:在Revit中,可以使用“楼板”工具创建楼层。
选择楼层的厚度和材料后,在平面视图中绘制楼层的轮廓。
如果需要添加楼梯,可以使用“楼梯”工具,在平面视图中绘制楼梯的轮廓。
6.创建屋顶:使用“屋顶”工具可以在平面视图中绘制屋顶的轮廓。
选择屋顶的类型和材料后,绘制屋顶的形状。
7. 添加家具和装饰:在Revit中,可以使用“家具”和“装饰”等工具添加室内装饰物。
选择相应的工具,在平面视图中添加家具、灯具、壁画等物品。
8.创建结构构件:如果需要进行结构设计,可以使用“结构柱”、“结构梁”和“结构板”等工具创建结构构件。
选择相应的工具,在平面视图中绘制结构构件的轮廓。
9.放置管道和电线:对于机电设计,可以使用“管线”和“电线”工具布置管道和电线。
选择相应的工具,在平面视图中绘制管道和电线的路径。
10.创建制图视图:在建模完成后,可以创建制图视图以产生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选择“视图”选项卡,然后选择相应的制图视图。
11.输出图纸和模型:一旦建模和制图完成,可以输出图纸和模型。
Revit基础教程创建和编辑墙体

Revit基础教程创建和编辑墙体Revit基础教程:创建和编辑墙体Revit是一款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
在Revit中,墙体是建筑模型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教程将向大家介绍如何在Revit中创建和编辑墙体。
一、创建墙体1. 打开Revit软件并选择新建项目。
2. 在打开的项目中,选择“建筑”专业,然后单击“墙体”工具。
3. 根据需要选择墙体类型,例如“基本墙体”或“复合墙体”。
4. 在绘图界面中,单击鼠标左键以确定墙体的起点,并拖动鼠标以确定墙体的长度和方向。
5. 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Esc键以完成墙体的创建。
二、编辑墙体1. 选择“修改”工具栏中的“编辑”工具或按下键盘上的"EL"快捷键。
2. 在弹出的编辑墙体对话框中,选择要编辑的墙体。
3.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编辑墙体:a. 拉伸:通过拖动墙体的端点或边缘来改变墙体的长度或高度。
b. 剪切:在墙体上创建剪切平面,然后将墙体分割成两部分。
c. 复制:对墙体进行复制并将其移动到新的位置。
d. 旋转:通过选择墙体并拖动旋转手柄来改变墙体的角度。
e. 清除附加元素:删除或调整与墙体相关的其他元素,如窗户、门等。
4. 完成对墙体的编辑后,单击“完成编辑”按钮以关闭编辑墙体对话框。
三、调整墙体属性1. 选择要调整属性的墙体。
2. 在“属性”窗格中,您可以更改墙体的材料、高度、类型等属性。
3. 单击“应用”按钮以使更改生效。
四、创建墙体类型1. 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族”文件夹,并选择“墙体”文件夹。
2. 在“创建”选项卡中,单击“新建”按钮。
3. 选择要基于的现有墙体类型,并为新墙体类型命名。
4. 在“属性”窗格中,根据需要调整新墙体类型的各种参数,如厚度、材料等。
5. 单击“应用”按钮以保存并使用新的墙体类型。
五、偏移墙体1. 选择要偏移的墙体。
2. 在“修改”工具栏中,选择“偏移”工具。
Revit建筑设计系统教程(三)标高、轴网与创建墙体

5.2.2 编辑轴网
图5-22 绘制垂直直线
5.2.1 创建轴网
第二条轴线的绘制方法与标高 绘制方法相似,只要将光标指向轴线 端点,光标与现有轴线之间会显示一 个临时尺寸标注。当光标指向现有轴 线端点时,系统会自动捕捉端点。当 确定尺寸值后单击确定轴线端点,并 配合鼠标滚轮向上移动视图,确定上 方的轴线端点后再次单击完成轴线的 绘制,如图5-23所示。完成绘制后, 连续按两次Esc键即可退出轴网绘制。
图5-24 复制轴线1
5.2.1 创建轴网
接着向右移动光标,并显示 临时尺寸标注。当临时尺寸标注 显示为3 300时单击,即可复制轴 线3。继续向右移动光标,确定临 时尺寸标注显示为 3 300时单击 复制轴线4,如图5-25所示。
图5-25 复制轴线2
5.2.1 创建轴网
使用阵列方法能够同时创建多个图元,但是这些图元之 间的间距必须相等。选择轴线后切换到“修改|放置 轴网” 选项卡,单击“修改”面板中的“阵列”按钮,在选项栏中 单击“线性”按钮,设置“项目数”为4,单击轴线任意位 置确定基点,如图5-26所示。
图5-8 绘制下标头标高
5.1.1 创建标高
提示
在绘制标高时,除了直接绘制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拾 取线方法。该方法必须在现有参考线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用, 所以目前该方法不可用。
5.1.1 创建标高
2. 复制标高
标高的创建除了可以通过绘制方法实现外,还可以通 过复制的方法实现。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选择要复制的标 高,这时功能区切换到“修改|标高”选项卡,选择“修改” 面板中的“复制”工具,在选项栏中选中“约束”和“多个” 复选框,然后在3H标高的任意位置单击作为复制的基点, 如图5-9所示。
图5-19 对齐符号解锁
Revit教程--小别墅案例(完整版)[5]
![Revit教程--小别墅案例(完整版)[5]](https://img.taocdn.com/s3/m/c3248f3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4.png)
Revit教程--小别墅案例(完整版)一、绘制标高和轴网1.1 创建新项目打开Revit软件,选择“新建项目”。
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平面视图”,双击“1F”视图,打开一层平面视图。
1.2 绘制标高在“结构”选项卡中,选择“标高”工具。
在“属性”窗口中,设置标高的类型为“建造标高”,名称为“标高1”,偏移量为0。
在视图中,沿着红色箭头的方向绘制一条水平的标高线,长度为2 0米。
在视图中,沿着绿色箭头的方向绘制一条垂直的标高线,长度为1 5米。
在视图中,选中两条标高线,右键单击,选择“创建相交点”。
在视图中,选中水平的标高线,按住Ctrl键拖动复制一条标高线,偏移量为3米。
在视图中,选中垂直的标高线,按住Ctrl键拖动复制一条标高线,偏移量为3米。
在视图中,选中四条标高线,右键单击,选择“创建相交点”。
在视图中,双击水平的标高线上的文字“标高1”,修改为“一层”。
在视图中,双击垂直的标高线上的文字“标高1”,修改为“A轴”。
在视图中,双击水平的复制的标高线上的文字“标高1”,修改为“二层”。
在视图中,双击垂直的复制的标高线上的文字“标高1”,修改为“B轴”。
1.3 绘制轴网在“结构”选项卡中,选择“轴网”工具。
在“属性”窗口中,设置轴网的类型为“轴网”,名称为“A1”,偏移量为0。
在视图中,在A轴和一层交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在A轴和二层交点处再次单击鼠标左键,绘制一条垂直的轴网线。
在视图中,在B轴和一层交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在B轴和二层交点处再次单击鼠标左键,绘制一条水平的轴网线。
在视图中,在A轴和二层交点处按住Ctrl键拖动复制一条垂直的轴网线,偏移量为6米。
在视图中,在B轴和二层交点处按住Ctrl键拖动复制一条水平的轴网线,偏移量为6米。
在视图中,在A轴和二层交点处按住Ctrl键拖动复制一条垂直的轴网线,偏移量为12米。
在视图中,在B轴和二层交点处按住Ctrl键拖动复制一条水平的轴网线,偏移量为12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要点】revit绘制斜墙的方法
在revit系统墙中,我们只能接触到垂直于地面的墙,下面介绍两种绘制斜墙的方法创建斜墙之前,我们为了方便比较和做方法的整理,我们可在任意楼层绘制一面
系统墙,下面介绍方法
第一种,我们可以通过内建模型来创建
将族类型和类别定义为墙
1 / 5
所有设置完成后,我们进行斜墙的绘制,首先我们要选择一个工作平面,以保证绘制的规范性。
这时我们为了方便比较,我们选取系统墙的侧面为工作平面,并进行绘制,我们选择拉伸命令的直线命令,绘制任意的长方形。
如图
2 / 5
完成模型后如图所示,斜墙就完成了。
第二种,同样用内建模型来绘制,区别于第一种的是我们将族类型和类别定义为常规模
型
3 / 5
同样的,我们要定义工作平面,同样选取系统墙的侧面为工作平面使用拉伸命令的直线
命令绘制任意矩形来表示斜墙的轮廓,完成后如图,
这种方法重点在于,我们使用的是常规模型的族类别来进行创建的,所以系统在统计的
时候不会将此“斜墙”统计为墙,因此我们需要赋予它墙体的内容。
4 / 5
体量和场地选项卡,选择面墙。
选择用拾取面的方法来为刚绘制的斜墙添加。
最后将常规模型的模型删除就可以了。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