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精读课教案-〈重读西藏〉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解读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解读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是一本专门针对中级汉语学习者的教材。

本教材以文学经典为主线,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让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人文历史,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学习者的中国情怀。

本文将从教材的组织架构、教学目标、课堂实施、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解析和评价。

一、教材的组织架构《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共分为8个课程,每个课程包括“导引”、“课文阅读”、“课文解读”、“拓展文化”四个部分。

教材以古代文学作品为,课文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著作。

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析、注释,导学生了解文本、把握文学特色,并进行文化拓展。

教材让学生通过掌握文本的技能,了解所学文本的主题、含义,进而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目标评估(一)语言能力提高《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让学生以文学名著为阅读材料,增长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课文的注释和解析,更让学生对文字的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

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深入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尤其是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提升中文阅读能力和解释能力。

(二)文化体验对于非中国学生而言,学习文学经典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教材还在“拓展文化”部分加入了一些与经典文学有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旨在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经典著作,强化学生的中国文化体验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三)语感培养《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中文语感,学习中文的语言运用技巧。

深入理解语言细节,培养中文写作、口语表达感觉和艺术性,提高了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知。

三、课堂实施《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的课堂教学,既要灵活掌握非母语的中级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中文阅读和语言能力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一)灵活教学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和语言知识水平来进行灵活的教学,夯实汉语基础,降低语言难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初中藏文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藏文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藏文课程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藏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藏文读音、字母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的藏文书写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藏族的文化和风俗。

教学重点:1. 藏文的读音和字母。

2. 简单的藏文词汇和句子。

教学难点:1. 藏文的发音和声调。

2. 藏文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藏文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汉语和藏语进行自我介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2. 向学生介绍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藏文的读音和字母:教师讲解藏文的发音规则和声调,学生跟读并模仿。

2. 简单的藏文词汇: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藏文词汇。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藏文单词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的词汇。

2. 教师选取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藏文翻译练习。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用藏语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发音和声调。

2. 学生用藏语进行自我介绍,展示学习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藏文单词和句子的复习。

二、教学内容(20分钟)1. 藏文的书写:教师讲解藏文的书写规则,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

2. 简单的藏文句子: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用藏文进行描述。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进行藏文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选取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藏文写作练习。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用藏语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和语法。

2. 学生用藏语进行自我介绍,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藏文单词和句子的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以上教案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设计本文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

本方案的设计遵循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以下是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1.通过阅读,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细节和隐含信息;2.掌握阅读中常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3.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材料的选择: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文学作品、报刊文章和网络资讯等;2.阅读技巧的训练:学习如何快速浏览、扫读、略读和深度阅读;3.词汇和语法的学习:通过阅读材料,重点学习其中的生词、短语和语法结构;4.文化背景的介绍:在阅读教学中融入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

三、教学方法1.预测猜测法:通过观察标题、图片和首段,学生可以推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提前做好阅读的准备;2.扫读与略读:根据问题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关键信息或筛选出与问题相关的内容;3.分段理解法:将文本分段,逐段进行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4.词汇拓展法:通过学习文本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型,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拓展和语法应用。

四、教学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闭卷测试:通过阅读理解题等形式,测试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2.口头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以口头方式表达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观点;3.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阅读材料,写一篇摘要或评论,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五、教学资源与技术应用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课外阅读资料、多媒体设备和在线资源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录音笔、投影仪和电子白板等技术工具,更好地呈现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藏文教案范文

初中藏文教案范文

教案名称:《藏文基础教学》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藏文的基础字母、拼读规则和常用词汇。

2.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藏文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重点:1. 藏文基础字母的学习。

2. 藏文的拼读规则。

3. 常用词汇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藏文字母的书写顺序和笔顺。

2. 藏文拼读规则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藏文教材、字典。

2. 投影仪、教学课件。

3. 藏文练习册、作业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藏族的文化和藏文的历史地位。

2. 激发学生学习藏文的兴趣。

二、教学藏文基础字母(15分钟)1. 通过课件展示藏文基础字母。

2. 讲解字母的书写顺序和笔顺。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字母,巩固记忆。

三、教学藏文拼读规则(20分钟)1. 讲解藏文的拼读规则。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拼读规则。

3. 学生进行拼读练习,老师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检查学生对藏文基础字母和拼读规则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复习。

二、教学常用词汇(20分钟)1. 通过课件展示常用词汇。

2. 学生跟读,老师纠正发音。

3. 学生进行词汇练习,老师给予指导。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互相用藏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老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交流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字母书写和词汇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藏文字母和词汇的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一份针对初中一年级的藏文教案,通过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藏文的基础字母、拼读规则和常用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藏族文化的兴趣。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第一章:中等难度的汉字阅读与理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中等难度汉字。

提高学生的汉字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加强学生对汉字字义、字形的认知。

1.2 教学内容选取中等难度的汉字,进行详细的字义、字形解析。

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汉字阅读理解能力。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加强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1.3 教学活动进行汉字解析,讲解字义、字形。

让学生阅读短文,进行汉字阅读理解训练。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

第二章:中级词汇的扩展与应用2.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的中级词汇量。

提高学生对中级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加强学生对中级词汇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

2.2 教学内容选取常用的中级词汇,进行详细的词义、词性解析。

通过口语练习、写作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中级词汇的应用能力。

进行词汇游戏等活动,巩固学生的中级词汇记忆。

2.3 教学活动进行词汇解析,讲解词义、词性。

组织口语练习,让学生运用中级词汇进行交流。

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中级词汇。

第三章:中级语法结构的深入学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中级语法结构。

提高学生对中级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加强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中级语法结构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选取常用的中级语法结构,进行详细的语法规则解析。

通过造句、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中级语法结构的运用能力。

进行语法练习,巩固学生对中级语法结构的掌握。

3.3 教学活动进行语法解析,讲解语法规则。

组织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运用中级语法结构。

进行语法讨论,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中级语法结构。

第四章:提高听力理解能力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扩大学生的听力词汇量。

加强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听力能力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中级水平听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

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进行听力游戏等活动,巩固学生的听力记忆。

4.3 教学活动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组织听力游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聆听西藏》教案

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3课《聆听西藏》教案
第三个小标题“夏日辉煌”。
概括为:“我”聆听出西藏(人)的心声,揭示了西藏的可爱可敬之处。文章先从自己写作感受写起,对比了冬天与夏日,冬天寒冷、静谧,令人头脑清醒、思维活跃,是创作的好季节;夏日灿烂、火热、躁动、辉煌,那时发生的一切令人难忘、引人遐思。如果悉心体会,会发现这两个季节与文章前两部分有着某种象征性联系,冬天——黑夜,夏日——太阳。西藏人坐在太阳下冥想的精华孕育了“我”在黑夜里创作的灵感。接下来,文章较为集中地描述了西藏冬天最令人振奋的祈愿大法会。在西藏人对未来佛、对千佛的呼唤与期待中让我们发现了西藏人的美好:虽然自然与现实如此残酷,让西藏人认识到幸福、和平、安宁还很遥远,但那是一个美好的理想,西藏人给未来永远持乐观态度。西藏人的祈愿貌似憨钝,实则充满睿智。
三、教法学法设计
项目教学法: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前西藏景区讲解为项目,调动学生积极性。
情景教学法: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营造真实的教学实境,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诵读法:示范、配乐诵读、美读。
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自主探究法: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给定条件,让学生去合作探索,完成作品,体会成功的愉悦,增加学习信心。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作者观点,从三个部分中找出或总结出最能概括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三、研读课文
1、在预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分部分朗读、齐读课文。2、梳理文章思路
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结构例文,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
明确: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结构例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小标题“太阳”,描述了西藏人在聆听自然,在聆听神的启示。
四、学习活动组织
教学
环节

初中藏文课程教案范文模板

初中藏文课程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名称:初中藏文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基本词汇,能够正确书写和阅读藏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藏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藏文字母的书写和发音。

2. 基本词汇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藏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对应关系。

2. 藏文阅读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藏文字母表、藏文教材、多媒体课件、白板、粉笔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汉语拼音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藏族的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藏族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藏文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藏文字母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三、课堂活动1. 小组合作: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藏文字母,进行书写练习,然后互相检查。

2.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个别辅导。

四、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藏文字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知识。

二、新课导入1. 介绍藏文的发音规则,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搭配。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三、课堂活动1. 小组合作: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藏文词汇,进行朗读和解释。

2.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个别辅导。

四、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阅读理解1. 教师选取一篇简单的藏文短文,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

六、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巩固。

初中藏文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藏文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藏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句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藏文的基本认识。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1)生字、词教学- 按顺序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强调重点字词的发音和书写。

- 针对易错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2)课文教学- 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培养语感。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口语表达训练-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巩固练习(1)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重点知识。

- 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2)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2)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2010 至2011第一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中级汉语精读课教案——〈重读西藏〉》__
科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姓名任艳丽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56)
入学年月2010年9月15
中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重读西藏》
一教学对象
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时间在800学时以上,掌握的汉语词语在25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⒈理解本课生词表中的97个生词,如:赴、查阅、农奴、新奇等等;了解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如:西藏、拉萨、八角街等人名地名。

⒉熟练掌握并能正确恰切地运用以下词语:考验、体验、预防、传染、警惕、缓和、祝愿、清除等等。

⒊在语法方面,要理解并掌握以下语法点:打招呼、之所以……是因为……、忽……忽……、距、赶忙、一口气、好在、不然等等。

三教学目标
⒈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复述课文大意。

⒉熟练掌握重点词语,能用重点词语造句、回答问题或就给定的情景和话题用本课所学的重点词语和语法点进行成段表达。

⒊在半小时之内能用学过的词语句式,缩写课文。

四教学方法
坚持实践性、交际性和综合性原则(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训练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学生读课文——教师读——学生再读,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读准生词的音节和字调。

(在有生词的地方教师要刻意放慢速度,增大音强)
在语法学习中,教师要学会“应景教学”,根据上课当时的情景、气氛以及学生的情况设置情境让学生造句后对话,不必拘泥于教案的设计。

灵感的突现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加深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印象。

五教学安排
共10学时。

1-4学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课文,重点句与重点词语的讲练。

5-6 学时,复述课文大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7-8学时,进行阅读课、会话课、听力课。

9-10学时,课后难题练习与本课测验。

六教学过程(以下只附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由于本课是《桥梁—中级汉语教程》的第二十五课,因此要借助前一课《陕北姑娘》来导入。

在这一过程中,先会复习《陕北姑娘》的重点内容,再导入新课,把“温故”和“导新”结合起来。

(去过了陕北我们今天去西藏,感受西藏的神秘与宽广。

)(二)初步熟悉课文前七段。

(在朗读之前,教师请学生翻到生词表把这四段涉及到的生词和专有名词领读三、五遍,并请学生起来一个一个读)这两
段涉及到的生词和专有名词有:赴、查阅、农奴、如同、新奇、毫不夸张、抗拒、抗拒、雾蒙蒙、世界屋脊、稀薄、考验、忍受、体验、加速、锤、喉咙、震动狂风、打招呼、暴雨、警惕、相差、炎热、西藏、拉萨、中国红十字总会、西藏红十字会…
(对于专有名词可做一说明,至于生词则不必)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可将这七段分作五个部分,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三、四、五各为一部分,六七看做一部分。

由于只是初步熟悉课文,这种划分并非语义上的划分。

具体操作方法是:学生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集体读;学生读→其他学生纠正→其他学生再读→集体读→听光盘播放(学生合上课本)。

(三)理解掌握生词
本部分是本课时的重点。

教师要将本部分的生词及专有名词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先领读,再一遍一遍的去读。

→设定情境让学生用本部分涉及到的生词造句。

(可根据当时的情境,不必拘泥于教案的设计。

但要以以下的内容为主线,不可离题太远。

(依据内容由于是从电子书中剪来的,得整页粘,只能到5-7页)
(四)语法点的讲解
如果说以上各部分都是以学生为主导,那么这部分则以教师的讲为主导。

⒈“打招呼”的用法。

⒉忽…忽…。

⒊之所以…是因为。

⒋即使…也…⒌…甚至…。

⒍毫不夸张地说…。

⒎无论…都…。

⒏反问句的用法
(该部分同样以下页的内容为参照)(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让学生根据情境造句)
第二课时
(一)泛读课文前七段(限定阅读时间为10分钟)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与这部分相关的问题,带学生一起看看问题,然后请学生阅读并回答。

(以下问题涉及到了全篇课文,教师要只要求前五个)
问题如下:
这一部分可以这样操作:学生阅读完→请一个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和学生一起复述完整的答案
↘请其他学生回答↗→做完全部五个问题
(二)仔细阅读课文前七段(限定阅读时间为12分钟)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与这部分相关的问题,可让学生边看问题边阅读。

问题如下:
(三)做练习
(四)作业布置
⒈缩写这部分课文。

内容要包括:西藏天气状况、高原反应布达拉宫、大昭寺的石碑。

⒉预习后半分课文的生词及专有名词。

(五)板书设计
课文内容和相关的问题和练习用多媒体展示。

每个课时要将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居中的位置。

在教师创设情境让学学造句时,所造的句子要写在黑板上,主要写在黑板中间五分之三的地方。

(六)课后反思
⒈由于本课涉及到的生词较多,一直通过创造情境的方法学下去不免枯燥乏味,可以插入一些运到这些词的笑话或者游戏,效果会更好好一些。

⒉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尽量安排在学生有了较好的汉语基础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