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精读课示范教案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解读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是一本专门针对中级汉语学习者的教材。
本教材以文学经典为主线,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让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人文历史,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学习者的中国情怀。
本文将从教材的组织架构、教学目标、课堂实施、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解析和评价。
一、教材的组织架构《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共分为8个课程,每个课程包括“导引”、“课文阅读”、“课文解读”、“拓展文化”四个部分。
教材以古代文学作品为,课文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著作。
通过对课文进行分析、注释,导学生了解文本、把握文学特色,并进行文化拓展。
教材让学生通过掌握文本的技能,了解所学文本的主题、含义,进而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目标评估(一)语言能力提高《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让学生以文学名著为阅读材料,增长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课文的注释和解析,更让学生对文字的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
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深入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尤其是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提升中文阅读能力和解释能力。
(二)文化体验对于非中国学生而言,学习文学经典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教材还在“拓展文化”部分加入了一些与经典文学有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旨在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经典著作,强化学生的中国文化体验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三)语感培养《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中文语感,学习中文的语言运用技巧。
深入理解语言细节,培养中文写作、口语表达感觉和艺术性,提高了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知。
三、课堂实施《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文学经典解读》的课堂教学,既要灵活掌握非母语的中级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中文阅读和语言能力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一)灵活教学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和语言知识水平来进行灵活的教学,夯实汉语基础,降低语言难度,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对外汉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
那是。
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他是。
(三)学习新课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练习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
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
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文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使学生了解校外租房所需的住宿条件,怎样向同学朋友介绍新住所,怎么样与房东打交道等实际应用问题。
新词的意思: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教学要求:复习巩固前一课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交谈,设计语言请境,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
运用提问,会话,或成段表达及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简单介绍房子的情况,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他人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以及“那还用说”“这倒是”“对了”等日常口语表达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复习上一课所学的内容(略)二、读生词(在新的课文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问题式导入课文,如“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呢?”“大家觉得在校外住有什么好处?”等)读生词时请一位同学读两到三个,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提醒,但是同学出现的明显或规律性错误要及时改正。
)三、解释生词短语(在解释生词的同时注意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在解释的同时,注意同学的反应,时刻用“大家明白了吗?”“大家听清楚了吗?”等语句获得学生的回馈)1、合租:至少两人一起租住一间或一套住房“如果大家在校外租房子,我想大部分同学也都会选择合租这种方式吧?”2、请客:宴请客人“简单的说就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或是显餐馆里吃饭自己付钱。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教案标题: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对外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汉语语法和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本细节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复杂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2. 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本中的隐含信息。
3. 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对外汉语精读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准备教学所需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辅助教具:准备合适的辅助教具,如词卡、句子卡等。
4. 练习材料:准备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练习材料。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复习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3. 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
Step 2:整体理解1. 学生阅读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2. 学生回答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Step 3:细节理解1. 学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
2. 学生回答与文章细节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文章的细节理解程度。
Step 4:词汇和语法运用1. 学生学习和运用文章中的生词和词组。
2. 学生学习和运用文章中的语法结构。
3. 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词汇和语法的运用能力。
Step 5:批判性思维和分析1. 学生进行文本的分析,找出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
2. 学生进行文本的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Step 6:总结和评价1.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顾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2. 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和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高级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设计:进阶之路

前言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本汉语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希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高级对外汉语精读课是为这些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汉语课程的重要途径。
怎样设计一个优秀的高级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心得和建议。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汉语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1、阅读和分析汉语高级课文2、学习汉语的语法以及语言运用3、学习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4、讨论与分析有代表性的中国话题,如文化、历史、社会现实状况、政等二、教学方法针对高级对外汉语精读课程的特点,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别设立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汉语系列文章。
这样的讨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2、激活词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出示一个不太常见的汉语单词或短语,并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和这个词相关的其他汉语词汇。
这个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汉语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有助于他更好地掌握汉语语言体系。
3、演讲在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比较深层次的汉语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安排演讲活动。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准备演讲稿,讲解关于中国文化、历史、时事、政治等方面的话题。
这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手段在高级对外汉语精读课程中,教学手段应该充分可行,使得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以下是几种实用的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给予学生视觉上丰富的学习体验,并且可以更好地展现汉语课文的根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更好地配合教学用具和教学程序,帮助学生更快掌握汉语知识。
2、串联新闻、讨论与参观可以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教师,实地旅游参观北京、上海和其他相当的汉语城市,并且通过你的有趣实用的讲解和讨论,为他们解释汉语历史、文化和生活。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设计杨闯本人原创:教师备课必备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设计杨闯本人原创:教师备课必备。
对外汉语精读课程的特点是:精读和提高汉语外语学习者的理解、表达和交流能力。
因此,在教案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汉语的语言理解能力做调查和评估。
从学生的语言背景、学习经验、所学语言的特点等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法等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课程目标,选择教材和作业,并制定课堂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
其二,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根据每一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演讲等。
在课堂上注重讲解关键词和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及学术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三,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配合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通过大量练习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汉语口语、写作及表达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交际能力。
其四,教师应注重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积极运用教学技巧和策略,提高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演练等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对外汉语精读课程的教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从而达到提高汉语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目的。
虽然教案设计较为繁琐,但教师仍需认真对待,因为教育是一项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7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对外汉语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汉语拼音an en in un ün教学目标: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复习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4、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面,认识事物,善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准前鼻韵母的音,识记整体认读音节。
难点:学习声母与前韵母的拼音。
及读准三拼音。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总第43课时)一、情境地导入,认识前鼻韵音1、讲述:拼音王国的城市可真多,今天我带大家到一个新的城市去看看,好吗?2、提问:你们观察这些新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an en in un ün)3、小结:它们都是由一个单韵母和前鼻尾音—n组成的,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
4、讲述:—n的发音,用舌尖抵住上牙床,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大家来试试。
5、现在小组合作来试着练习这五个前鼻韵母的发音,看哪个组最先找到发音方法。
6、汇报:an,从a到n滑动。
7、大家说得很好。
an,就跟“天安门”的“安”发音相同。
大家来编句顺口溜(天安门an an an)读一读。
8、提问:你到别人家去做客,到了别人家门口,首先要做什么?“摁”就是en的四声。
读一读en,编顺口溜(摁门铃en en en)9、请大家再看in,谁来试读。
练习读。
10、un ün这两个新朋友好像啊,你会读吗?它们分别发的是哪两个字的音?我们来练习一下。
11、练读an en in un ün的四声。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

对外汉语中级精读教案第一章:中等难度的汉字阅读与理解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中等难度汉字。
提高学生的汉字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加强学生对汉字字义、字形的认知。
1.2 教学内容选取中等难度的汉字,进行详细的字义、字形解析。
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汉字阅读理解能力。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加强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1.3 教学活动进行汉字解析,讲解字义、字形。
让学生阅读短文,进行汉字阅读理解训练。
进行汉字书写练习。
第二章:中级词汇的扩展与应用2.1 教学目标扩大学生的中级词汇量。
提高学生对中级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加强学生对中级词汇在日常交流中的运用。
2.2 教学内容选取常用的中级词汇,进行详细的词义、词性解析。
通过口语练习、写作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中级词汇的应用能力。
进行词汇游戏等活动,巩固学生的中级词汇记忆。
2.3 教学活动进行词汇解析,讲解词义、词性。
组织口语练习,让学生运用中级词汇进行交流。
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中级词汇。
第三章:中级语法结构的深入学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中级语法结构。
提高学生对中级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加强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中级语法结构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选取常用的中级语法结构,进行详细的语法规则解析。
通过造句、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中级语法结构的运用能力。
进行语法练习,巩固学生对中级语法结构的掌握。
3.3 教学活动进行语法解析,讲解语法规则。
组织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运用中级语法结构。
进行语法讨论,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中级语法结构。
第四章:提高听力理解能力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扩大学生的听力词汇量。
加强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听力能力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中级水平听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
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进行听力游戏等活动,巩固学生的听力记忆。
4.3 教学活动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组织听力游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对外汉语教案(通用9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对外汉语教案对外汉语教案(通用9篇)对外汉语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字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字词的用法,并会用重点词造句。
二、教学内容:1、“天气/冷、热/晴、阴/雨、雪、风/下雨、下雪、刮风” 等这几个生字词。
2、“很”、“不”、“比”副词的基本用法。
三、教学难点:“比”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天气相关词的理解与应用。
五、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的留学生。
六、教学时间:2个课时。
七、教学方法:1、听说法;2、词汇教学:翻译法、情景法、比较法;3、语音教学:手势模拟;4、语法教学: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归纳法;八、教课方式: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提问导入新课。
你冷吗?Are you cold?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汉语课堂。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新汉字,它们都和天气有关。
Ok,guys, welcome to our Chinese class! Today, we will learn some new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are all related to weather、2、生字词:天气//冷、热//晴、阴//雨、雪、风//下雨、下雪、刮风。
带读、开火车读、个别纠正3、重点讲解并演示这几个汉字,并让他们跟读,以便纠正发音。
①“天气”。
Weather。
noun今天天气怎么样?How is the weather today?②“冷、热”。
Cold、hot。
今天天气很好,不冷不热。
(It is not too cold or too hot、 ) (用肢体动作表示人对冷热的表现) 今天很冷/热。
③“晴、阴” Sunny、cloudy。
adjective 今天有雨/有雪。
④“雨、雪、风” rain、snow、wind。
描述⑤“下雨、下雪、刮风” 今天下雨/下雪/刮风。
⑥学完生词后再领读,个别纠正。
⑦让大家用上所学生词进行造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对象
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
该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个半学期汉语。
二、教学内容
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语法点学习为主。
本课共用两课时。
1、掌握词语
2、掌握语法
3、了解并学会汉语的打电话用语。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语法,并能准确、熟练地应用。
2、掌握汉语的打电话用语,并能顺利地进行基本的交际。
四、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
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
的例句,讲解语法点。
语法点的讲解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
来进行。
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讲是为了让学生准确
理解教学内容;练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输入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
反馈知晓学生是否理解,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或如何继续练习,明确下一步的学
习目标。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二)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理
解。
特别是语法点的练习,可以提供可视化场景,有助于学生中文思维方式的培
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你们经常打电话吗?
你们打电话是用汉语还是母语?
学了今天的这篇课文以后,希望大家都会用汉语打电话。
(二)生词
(1)学生轮流试读本课的生词,教师可以适当纠正发音。
(2)教师带读生词,然后讲解生词。
讲解的同时进行板书展示,尤其是重点词语。
板书展示要注意汉字的笔画顺序及版面的安排,比如本课的反义词需要成对
展示。
(三)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当地纠正发音。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语气、语调。
(3)讲解一般语法点。
1、你给我打电话了吧?语气助词“吧”在这里表示疑问的语气。
例:田芳回家了吧?你去商店了吧?
她走了吧?你买字典了吧?
2、你不是要上托福班吗?
“不是……吗?”是个反问句。
强调肯定,不要求回答。
例:你不是要去图书馆吗?我们一起去吧。
你不是要去上课吗?快走吧,别迟到了。
你不是想看电影吗?我们等会儿一起去吧。
3、是不是
在用“是不是”的正反问句里,“是不是”可以用在谓语前,也可以用在
句首或句尾。
例:⒈A:你是不是想家了?
B:是。
我常常想家。
⒉A:你们输了,是不是?
B:是。
⒊A:你是不是要咖啡?
B:不是,我要果汁。
⒋A:是不是张东来电话了?
B:是,他想和你一起去书店。
5. A:她是不是韩国人?
B:不是,她是日本人。
(4)讲解重点语法点。
1、语气助词“了”⑴
语气助词“了”用在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有成句的作用。
说明事情的
发生、动作的完成、情况的出现和状态的变化等。
例如:
a、张东去北京了。
c、田芳的手机关了。
b、她已经走了。
d、她今年20岁了。
试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事情发生前事情发生后
A:你去哪儿?→A:你去哪儿了?
B:我去商店。
→B:我去商店了。
A:你买什么?→A:你买什么了?
B:我买衣服。
→B:我买衣服了。
正反疑问句形式是:……了+没有?
例:⑴A:你去医院了没有?
B:去了。
(我去医院了。
)
⑵A:你买今天的晚报了没有?
B:没买。
(我没买今天的晚报。
)
⑶A:你写作业了没有?
B:还没呢。
(我还没写作业呢。
)
“还没(有)……呢”表示事件现在还没有开始或完成,含有即将开始或
完成的意思。
例:A:他走了没有?
B:他还没有走呢。
注意:⑴动词前用“没有”表示否定意义时,句末不用“了”。
例如:
我昨天没去商店。
我昨天没去商店了。
(×)
她觉得不舒服,今天没有上课。
她觉得不舒服,今天没有上课了。
(×)
⑵表达经常性的动作时,句尾不能用“了”。
例如:①每天早上她都去打太极拳。
每天早上她都去打太极拳了。
(×)
②她常来我家玩儿。
她常来我家玩儿了。
(×)
替换练习:
⑴A:你昨天看球赛了吗?
B: 没有。
A: 你去哪儿了?
B:我去_了。
图书馆买毛衣看朋友老师那儿
⑵A:你报名了没有?
B:已经报了。
(我还没报呢。
)
买青年报看电影复习语法
2、“再”和“又”
副词“再”和“又”都放在动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或情况的重复。
不同的是:“再”
用于表示尚未重复的动作或情况;“又”一般用来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或情况。
另外,“又”还可以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例如:
⑴今天我去看她了,我想明天再去。
⑵他上午来了,下午没有再来。
⑶他昨天来看我了,今天又来了。
⑷他昨天没来上课,今天又没来。
练习题:用“再”和“又”填空
⑴我昨天已经去了,今天不想_去了。
⑵我_买了一张DVD.
⑶我_用用你的车好吗?
⑷生词我已经预习了,还要_复习复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学习课文中的新词语,准备听写。
附:课文和生词
第二十六课田芳去哪儿了?
(一)田芳去哪儿了?
(张东打电话找田芳)
张东:喂!是田芳吗?
田芳妈:田芳不在。
是张东吧。
张东:阿姨,您好!田芳去哪儿了?
田芳妈:她四点多就去同学家了。
她的一个中学同学要出国,她去看看她。
张东:她什么时候能回来?
田芳妈:她没说,你打她的手机吧。
张东:我打了。
可是她关机了。
田芳妈:是吗,你过一会儿再打吧。
(张东又来电话了)
张东:阿姨,田芳回来了没有?
田芳妈:还没有呢。
(二)他又来电话了
田芳:妈,我回来了。
妈妈:张东给你打电话了没有?
田芳:没有啊。
妈妈:他来电话找你,说打你的手机,你关机了。
田芳:啊!对了,我忘了开机了。
妈妈:快!电话又响了,你去接吧。
(田芳接电话)
田芳:下午你给我打电话了吧?
张东:打了,你怎么关机了?
田芳:对不起。
我忘开机了。
下午你做什么了?
张东:我去踢足球了。
今天我们跟留学生代表队比赛了。
田芳:你们队又输了吧?
张东:没有。
这次我们赢了。
田芳:几比几?
张东:二比一。
田芳:祝贺你们!哎,你有什么事吗?
张东:我想问问你,你不是要上托福班吗?报名了没有?
田芳:已经报了。
你是不是也想考托福?
张东:是。
我想明天去报名,你陪我一起去,好吗?
田芳:好的。
生词
1、喂(叹)wei hello
2、阿姨(名) a yi aunt
3、中学(名)zhong xue middle school
4、出国chu guo to go abroad
出(动)chu to procee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5、打(电话)da(dian hua)to make(a phone a call)
6、关机guan ji to turn off one’s mobile phone
关(动)guan to turn off;to switch off
7、对了dui le oh yes
8、忘(动)wang to forget
9、开机kai ji to ture on one’s mobile phone
开(动)kai to ture on;to open;to drive
10、又(副)you again
11、响(动)xiang to make a sound
12、接(动)jie to get;to receive
13、踢(动)ti to kick;to play(football)
14、比赛(动、名)bi sai to match;to contest;game
15、队(名)dui team
16、输(动)shu to lose(a game)
17、赢(动)ying to win
18、比(动)bi (of a score)to
19、祝贺(动)zhu he to congratulate
20、哎(叹)ai (interjection)
22、托福(名)tuo fu TOEFL
23、已经(副)yi jing already
24、考(动)kao to take a test
25、陪(动)pei to ac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