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健康教育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影响

健康教育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影响

健康教育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54—0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一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由于神经一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引起。

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1]。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63名,其中对50名进行了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63例,其中男30例,女33例,平均年龄39岁,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2例,气管插管患者2例,其他患者均为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治疗。

2 健康教育:2.1疾病知识教育:帮助患者认识疾病,了解诱使疾病加重的因素,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充分的休息,避免受凉感冒,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将疾病复发和发生危象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育龄女性应避孕。

2.2 心理指导:出现眼睑下垂、表情淡漠、连续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发音障碍等症状导致患者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引起呼吸机麻痹时,严重的缺氧现象会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濒死感,这时护士应在患者身旁,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或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有安全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2.3 饮食指导:应给予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钾、钙的饮食。

避免摄入干硬、粗糙食物。

咀嚼无力时以软食、半流、糊状物为宜,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时,不能强行服药和进食,应给鼻饲饮食,以免发生窒息和误吸。

2.4 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家属讲述发病过程和治疗要求,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不良反应。

重症肌无力患者服药时间较长,应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避免漏服、自行停药及更改药物剂量,切记不能减量过快及突然停药。

抗胆碱酯酶药物从小剂量开始,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以防用药不足或用药过量导致的肌无力危象。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指南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指南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指南【教育评估】1、身体状况了解病人有无饮水呛咳、肌肉萎缩、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情况,有无焦虑和恐惧;了解病人既往有无住院的经历、家庭经济情况如何。

2、学习要求了解病人、家属的学习能力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是否了解疾病的原因、诱因、发病特点及发生危象的严重后果;是否清楚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及用药的注意事项,是否掌握病情观察要点、进食技巧及安全防护措施。

【与教育有关的护理问题】1、低效性呼吸形态:与呼吸肌麻痹致呼吸障碍有关2、有误吸的危险:与呼吸肌麻痹、咳嗽反射和呕吐反射减弱、吞咽障碍有关3、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呼吸肌疲劳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脑神经受损引起的吞咽/咀嚼困难有关5、语言沟通障碍:与言语肌肉的运动失调引起发音不良有关6、焦虑/恐惧:与知识缺乏,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7、活动无耐力:与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肌无力、全身疲乏,用力后不适或呼吸困难有关。

8、功能障碍性撤离呼吸机反应:与病人缺乏有关撤机过程的知识、信心不足有关。

【教育目标】教育对象能够:1、简述重症肌无力的表现及治疗、护理的方法。

2、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3、演示自我护理技能。

4、复述出院后注意事项。

【教育内容】1、疾病简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多数病人伴有胸腺增生或胸腺肿瘤,感染、精神创伤、过度劳累、妊娠分娩可诱发或加重病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幕重,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眼外肌不同程度乏力,其他如咀嚼肌、咽喉舌肌,面肌,四肢肌肉也可受累,分别出现上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发音困难、四肢无力等,如侵犯呼吸肌则出现呼吸困难,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心肌也可受累,可引起突然死亡。

2、心理指导:本疾病起病隐袭,症状明显,影响日常活动,严重时被迫卧床,因而病人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悄绪、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协助生活护理、多与其交谈,向病人和家属讲述本病的起因、过程,鼓励其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小儿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小儿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小儿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什么是小儿重症肌无力?小儿重症肌无力(Juvenile Myasthenia Gravis,JMG)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和易疲劳。

这种疾病通常会影响小儿的脸部、眼睛和呼吸肌。

患病的儿童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眼肌麻痹和肢体无力等症状。

小儿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小儿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神经肌肉接头,破坏神经冲动到达肌肉的传导过程。

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也会对疾病的发病起作用。

症状和诊断小儿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可能包括眼睛下垂、虹膜下垂、容易疲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电生理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来确认。

治疗和管理小儿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调节药物和对症治疗。

患病儿童应定期就诊、避免劳累、保持适当休息和饮食,注意呼吸道保持通畅。

生活方式建议1. 饮食患病儿童应注意饮食均衡,增加优质蛋白质、蔬菜水果和维生素的摄入,同时避免过度饱和脂肪和高糖食物。

2. 运动合理的运动有助于保持肌肉强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是有益的。

3. 心理支持小儿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儿和家庭心理承受能力构成挑战,家长应给予患儿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结语小儿重症肌无力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良好的自我管理和遵医建议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和合适的运动,患儿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重症肌无力的一些健康教育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若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重症肌无力教案模板范文

重症肌无力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学科:生物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症肌无力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的重视。

3. 使学生掌握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建议。

教学重点:1.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1. 重症肌无力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

2. 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措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吗?请举例说明。

2.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二、新课讲解1. 重症肌无力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重症肌无力的定义,知道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 病因- 讲解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强调自身免疫反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3. 临床表现- 介绍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如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4. 诊断方法- 讲解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方法,如血液检查、神经肌肉电图等。

三、课堂互动1. 提问:重症肌无力有哪些常见类型?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四、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措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重症肌无力有哪些护理措施?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措施。

二、新课讲解1. 重症肌无力的护理原则- 讲解重症肌无力的护理原则,如保证营养、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2. 具体护理措施- 介绍重症肌无力的具体护理措施,如:a. 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睑闭合不全导致感染。

b.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

c. 饮食护理:保证营养,避免过度劳累。

d.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课堂互动1. 提问: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重症肌无力的护理措施。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肌肉无力
和疲劳。

以下是与重症肌无力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1.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肌无力是MG最主要的症状,常表现
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咀嚼困难、说话困难、呼吸困难等。

及早识别症状以便尽早就医十分重要。

2. 确诊与治疗:MG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医生的临床病史和体
检结果,以及肌肉疲劳评估和肌肉抗体检测来确定。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免疫调节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

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提高肌肉神经递质的浓度,减轻肌无力症状。

免疫抑制剂可以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延缓疾病的进展。

4.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缓解重症肌无力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包括肌肉锻炼、呼吸肌锻炼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等。

5. 管理生活质量:重症肌无力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积极管理心理健康,与家人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6. 寻求社会支持: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通过参加患者支持小组、咨询专业机构和与其他患者交流等方式,寻求社会支持和理解。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和管理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定制。

重症肌无力的健康宣教

重症肌无力的健康宣教

重症肌无力的健康宣教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术前应戒烟适当应用抗生素、祛痰剂、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吸痰的方法、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方法,重点联系座位胸式深呼吸和平卧位腹式呼吸,一天2-3次,15分钟一次。

二术后宣教
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后一直处于清醒状态,一切护理操作都会其带来焦虑和恐惧。

在操作时要与患者及时沟通,耐心交谈,告诉患者心理,生理因素可能对疾病导致的影响。

让患者学会天正自己的情绪,克服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术后第一天流食,1-2天后,无呛咳或呛咳可较少时可进食固体食物,2-4周后可正常饮食。

三.出院健康指导
1.患者出院后随身带有卡片,包括姓名年龄住址诊断证明目前所用药物和剂量,携带急救盒,以便在抢救时参考。

2.避免情绪剧烈波动,精神创伤,保持良好的心态。

3.特别强调康胆碱酯酶药物的应用,应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至少3-6个月,期间定期复诊。

4.饮食指导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钾和钙的软食或半流食。

5.防止并发症预防误吸或窒息,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人工流产、防止诱发危象。

6.注意预防感染,继续药物治疗。

医院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

医院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
放于桌板上。
帮助患者逐渐适 应住院生活,消 除忧郁、恐惧和 悲观情绪,摆脱 对他人的依赖心 理,保持豁达开 朗的心境和稳定
的情绪。
04
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健康教育
休息与活
A
动指导
饮食
B
指导
用药
C
指导
疾病相关
D
知识指导
复诊
E
指导
出院健康教育
休息与活动指导
告知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 和睡眠,避免精神创伤、外伤,保持情绪稳定,勿受凉感冒。
告知对于四肢乏力加重卧床的患者, 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与完整性, 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皮肤受压。 并使用床栏保护,防坠床。
指导卧床的患者保持良好的肢体位 置。
疾病相关知识指导
1
指导卧床的患者在翻身时首 先要采取患侧卧位, 更换 至健侧卧位时要注意使患肩 前屈,手平放于枕头上,伸 肘,下肢患侧膝、髋屈曲, 髋稍内旋。一般每2~3小时 翻身一次。头部应放置枕头 给予良好的支持;仰卧位为 过渡性体位尽可能少用。
无力感到疲劳时可让其适当休息后再继续进食。 告知患者,出现进食呛咳、难以吞咽时,不可强行服药和进食,以免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
炎;可遵医嘱留置胃管行鼻饲流质饮食。 告知家属,重症患者可鼻饲流质饮食或静脉营养,根据病情备肉汤、牛奶、米汤、菜粥、
豆浆等,注意温度适宜,煮沸消毒冷却后再喂,每次200~300mL,每天4~5次;对于卧床 患者就餐时应保持床头高位或坐位,饭后一小时内抬高床头30 ~45 ,防止反流。
急性期健康教育
用药指导
01
指导患者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 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严格掌 握用药剂量和时间,观察有无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出汗、流涎等不良反应。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患有重症肌无力的人来说,及时了解和正确处理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的内容:
了解疾病: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体内的神经肌肉连接点的疾病。

这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

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症状和病因,以便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治疗方法:目前,没有针对重症肌无力的治愈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来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

患者需要了解这些治疗方法的用途、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便有效管理疾病。

生活方式:患有重症肌无力的人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习惯,以维持身体健康。

寻求支持:重症肌无力对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寻求社会支持和理解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加入相关的支持团体或寻求心理帮助,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

总之,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都至关重要。

仔细了解疾病,接受适当的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寻求支持和理解,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
心理指导: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合理掌握心理指导的时机,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体贴关心患者,用大量的病例开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帮助患者端正思想,消除悲观、恐惧、忧郁、急躁等不良精神伤害,建立必胜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饮食指导:
饮食以低盐、高蛋白、富含钾、钙为原则,以补充营养,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同时应注意如果患者吞咽能力较差时,告知其在用药后15-30分钟,药效较强时进餐,进食宜缓慢,呛咳明显时停止进食或鼻饲饮食,以免发生窒息或误吸。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说明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抗胆碱酯酶药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支气管分泌物增多、流泪、出汗等,应在进食前30分钟服用,以缓解症状。

患者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时,要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减药、停药、漏服。

同时帮助患者掌握相关药物知识。

休息、活动指导:
保证足够的睡眠,养成定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尤应注意午后休息和妇女经期、孕期休息。

.平时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体育锻炼,如扫地、散布、打太极拳等;症状明显和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期间,应限制在室内活动;发生危象时则应卧床休息。

有眼睑下垂、复视并妨碍日常生活时,可给患者左右眼交替戴上眼罩,以防眼同时疲劳而致跌伤等。

5 出院指导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

(2)根据天气变化适度增减衣物,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

(3)患者出院后会担心疾病复发而产生紧张不安情绪,告知患者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教会患者放松的方法,向家属强调多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树立信心。

(4)饮食合理,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劳累,病情较重或长期卧床的病人,要避免压疮的发生。

(5)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药量。

外出时随身携带药物及治疗卡,感觉异常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及时就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