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砂的筛分析试验

合集下载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ISO9001-2015)(一)检测标准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

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取样数量(见表1)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

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园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表1试验项目最小取样数量(g)筛分析4400表观密度2600堆积密度5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量20000更多优惠资料下载:德信诚培训网有机物含量2000(三)类别:(按技术要求分为三类)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砼。

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砼。

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砼及建筑砂浆。

(四)技术指标1、砂颗粒级配区级配区及累计筛余(%)I区II区III区方孔筛9.5mm 0 0 04.75 mm 10-0 10-0 10-02.36 mm 35-5 25-0 15-01.18 mm 65-35 50-10 25-0600μmm 85-71 70-41 40-16300μmm 95-80 92-70 85-55150μmm 100-90 100-90 100-90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指标项目I类II类III类含泥量(按重量计%)<1.0 <3.0 <5.0泥块含量(按重量计%)0 <1.0 <2.0更多优惠资料下载:德信诚培训网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颗粒级配测定方法

颗粒级配测定方法

颗粒级配测定方法砂子的筛分析试验1、方法概要本方法使用于测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

2、引用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砂》3、主要仪器及设备1)方孔筛:公称直径分别为0.15mm、0.30mm、0.60mm、1.18mm 、2.36mm、4.75mm、9.50mm的方孔筛各一只,筛底和筛盖各一个;筛筐直径为300mm其产品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g-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2的要求 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摇筛机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5)浅盘,硬,软刷等4、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5、试验步骤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10.0mm,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两份。

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

冷却至室温备用。

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称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下,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定紧,筛分10分钟;然后取下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总量的0.1%时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

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

按这样的顺序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到恒重,再进行试验2)试样在各筛上的筛余量均不超过按式(6.1.4)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量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水浴之和作为该筛的筛余量。

(6.1.4)Mr=Ad/300式中 mr----------某筛上剩余量(g)d-----------筛孔边长(mm)A----------筛的面积分(mm2)3)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到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个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钱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6、结果计算计算分计筛余(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到1%计算累计筛余(该筛上的筛余与筛孔大于该筛的各筛的分计余之和)精确带1%根据各筛两次实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到1%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1式中μf ------------砂的细度模数β1 、β2、β3、β4 、β5、β6----------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0mm,1.25mm,0.63mm,0.315mm,0.16mm,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到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砂是一种常见的颗粒状物质,其粒径大小对于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等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砂的粒度分布情况,筛分析实验被广泛应用于土工、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筛分分析方法,对砂的粒度进行定量研究。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本实验选用的砂样品来源于自然砂矿,经过采集、清洗、干燥等处理后,得到符合实验要求的试样。

2. 实验仪器和设备:a. 筛分机:采用国家标准GB/T 6003-2017中规定的筛分机,具备可调节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功能。

b. 筛网:采用标准筛网,分别为2mm、1mm、0.5mm、0.25mm、0.125mm、0.063mm等规格。

3. 实验步骤:a. 将筛分机平稳放置在实验台上,并连接电源。

b.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筛网安装在筛分机上,并确保筛网与筛分机之间无间隙。

c. 取适量的砂样品放入筛分机的进料口,并启动筛分机。

d. 经过一定时间的筛分过程后,关闭筛分机,记录每个筛网上的砂样品质量。

e. 将每个筛网上的砂样品转移到相应的容器中,并称量其质量。

f. 根据筛网孔径和砂样品质量,计算出每个筛网上的砂样品的筛余量和筛通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砂样品在不同筛网上的筛余量和筛通量。

通过对筛余量和筛通量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砂样品的粒度分布情况。

1. 筛余量分析:筛余量是指砂样品中未能通过筛网而被筛下的颗粒量。

根据筛余量的大小,可以判断砂样品中不同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筛余量随着筛网孔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加。

2. 筛通量分析:筛通量是指砂样品中能够通过筛网而被筛下的颗粒量。

筛通量的大小反映了砂样品中不同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筛通量随着筛网孔径的减小而逐渐减少。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砂样品的粒度分布曲线,以直观地反映砂样品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砂样品的粒度特征,如中值、偏度和峰度等指标。

砂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2

砂的筛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2
含泥量、 含泥量、泥块含量 有害物质含量 坚固性 碱-骨料反应 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Ⅰ类 Ⅰ •Ⅱ类 Ⅱ •Ⅲ类 Ⅲ
2.实 验 目 的 实
实验类型: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1 筛分实验, 筛分实验,测定 实验 筛余量 评定砂的级配和 评定砂的级配和 级配 粗细程度 2 检测表观密度和 检测表观密度和 堆积密度 计算其空隙率 3 为水泥混凝土设 计提供原始数据 评定砂的质量
筛分实验
①称量试样500g,将套筛置于摇 称量试样 , 筛机上筛10min,取下,再逐个 筛机上筛 ,取下, 手筛。 手筛。 称量各筛筛余量。 ②称量各筛筛余量。 计算。 ③计算。
堆积密度实验
①用漏斗将试样装入容量筒, 用漏斗将试样装入容量筒, 至满出,用直尺刮平, 至满出,用直尺刮平, 称量G 称量 1 分二层装试样, ②分二层装试样,每层左右 颠击各25次 刮平,称量G 颠击各 次。刮平,称量 1 计算。 ③计算。
4)
思考题
1.筛分实验时,称量 筛分实验时, 筛分实验时 500g,但分计筛余之和 , 大于或小于500g,其可 大于或小于 , 能的原因( 能的原因(称量错误不 计) ? 2.当各筛孔的存留量之 当各筛孔的存留量之 和与试样总质量相比相差 不超过1% 不超过 %时,差值部分 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
3 ρ01 − ρ02 ≤ 20kg/ m 有 , 则 重 实 效 否 需 新 验
《建筑用砂》(GB/T 14684—2001) 要求 建筑用砂》 ) 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 表观密度大于
5. 实 验 步 骤
(3)堆积密度实验 放正漏斗和容量筒。容量筒放在漏斗下
(正对漏斗出料口的中心),试样装入漏斗 正对漏斗出料口的中心),试样装入漏斗 ), 1) ) 松散 堆积 密度 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 加满料。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锥体,且 容量筒四周溢满时, 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停止加料 用直尺刮平(注意! 刮平。用直尺刮平(注意!沿筒口中心线 向相反方向) 向相反方向)。 称试样和容量筒质量( ),称容 称量。称试样和容量筒质量(G1),称容 量筒质量(G2) 量筒质量(

建筑用砂检验实施细则

建筑用砂检验实施细则

建筑用砂检验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14684-2001 《建筑用砂》二、检验目的:满足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要求。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用各类砂子的检验。

四、分类与规格:1、分类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人工砂两类: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混合砂。

2、规格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中规格,其细度模数分为:粗:3.7~3.1中:3.0~2.3细:2.2~1.63、类别按要求分为I 类、II类、III类。

项目指标I类II类III类含泥量(按质量计%)<1.0 <3.0 <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 <1.0 <2.0五、仪器设备:1、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量程在0-250℃精确到1℃2、振筛机3、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4、方孔筛孔径为150um、300um、600 um、1.18mm、2.36mm、4.75mm、及9.5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5、比重平、搪瓷盘、毛刷等。

六、取样规定: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出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砂4份,组成一组样品。

3、从火车、汽车。

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的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七、试样选取:1、试样的准备: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做几项试验时,如能保证试样经过一项试验厚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序号试验项目 4.41 颗粒级配 4.42 含泥量 6.03 石粉含量20.04 泥块含量0.65 云母含量 3.26 轻物质含量 2.07 有机物质含量0.68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 4.49 氯化物含量8.010 坚固性天然砂20.0 人工砂11 表观密度 2.612 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5.013 碱集料反映20.02、试样处理1)用分料器法:将样品在潮湿的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通过分料器,取接料斗中的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

建筑用砂检测作业规程(ISO9001-2015)(一)检测标准GB/T 14684-2001 建筑用砂(二)取样:同产地,同时进场用大型工具运输以400m3、以小型工具运输的200m3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分布均匀。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组成一组试样。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对每一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1最小取样重量。

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试验,取样数量(见表1)然后用分料器或人工四分法进行缩分。

人工四分法将试样在潮湿状态下拌匀,堆成厚度20mm园饼,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园饼分成四等份取其对角的两份,然后再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需数量。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砂的最小取样数量表1试验项目最小取样数量(g)筛分析4400表观密度2600堆积密度5000含泥量4400泥块含量20000有机物含量2000(三)类别:(按技术要求分为三类)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砼。

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砼。

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砼及建筑砂浆。

(四)技术指标1、砂颗粒级配区级配区及累计筛余(%)I区II区III区方孔筛9.5mm 0 0 04.75 mm 10-0 10-0 10-02.36 mm 35-5 25-0 15-01.18 mm 65-35 50-10 25-0600μmm 85-71 70-41 40-16300μmm 95-80 92-70 85-55150μmm 100-90 100-90 100-902、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限值指标项目I类II类III类含泥量(按重量计%)<1.0 <3.0 <5.0 泥块含量(按重量计%)0 <1.0 <2.03、砂中有机物含量限值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低于0.95%。

sl 126-2011 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

sl 126-2011 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

标题:SL 126-2011 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一、引言SL 126-2011《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是国家标准中关于砂石料试验的重要标准之一,该标准对砂石料试验的筛检验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砂石料试验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依据。

砂石料是建筑、水泥、公路等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砂石料的试验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

本文将对SL 126-2011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二、标准内容概述1.1 本标准规定了砂石料的试验筛检验方法,适用于砂石料的筛分分析工作。

1.2 本标准将试验筛检验方法分为两种:干筛分和湿筛分。

1.3 本标准对试验设备、试验样品的准备、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1.4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水泥、公路、铁路等工程领域中砂石料的试验工作。

三、试验设备根据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筛检验所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3.1 试验筛:应采用金属丝网制成。

网孔形状为方孔,具有平整的网面,不得变形。

网孔尺寸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3.2 试验筛分析仪:应具有震动频率和振幅可调的特点,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试验样品容器:用于容纳试验样品,容器材质应为不与试验样品产生化学反应的材料,且具有一定的硬度。

四、试验程序根据本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分为干筛分和湿筛分两种:4.1 干筛分:将砂石料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筛中,进行震动筛分,然后根据筛孔的大小将物料进行筛分,最终得到分析结果。

4.2 湿筛分:将砂石料试验样品加入一定的水,使其充分湿润后进行试验筛分,然后根据筛孔的大小将物料进行筛分,最终得到分析结果。

五、试验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进行试验后,应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对试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5.1 试验记录:应将试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样品、试验程序等信息。

5.2 试验报告:应根据试验记录编写试验报告,其中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建筑用砂颗粒级配试验

建筑用砂颗粒级配试验

建筑用砂颗粒级配试验建筑用砂颗粒级配试验是一项常用的土工试验,通过对特定数量的砂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颗粒级配、孔隙率等指标,为工程设计和土方工程提供基础数据。

以下是对建筑用砂颗粒级配试验的详细介绍和步骤。

一、试验目的和意义砂颗粒级配试验主要用于评估砂的物理性质,包括颗粒大小分布、颗粒形态等因素,同时得出砂的孔隙率、紧密度等参数,为工程设计、土方工程等提供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的了解砂的性质和特点,为选用合适的砂及进行有效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二、装备、材料以及试验程序1. 装备a. 筛分机常用的筛分机包括旋转筛、振动筛以及光学筛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振动筛。

其原理是通过机械震动的方式将砂样沿筛面分层,从而分离出不同颗粒级别的砂。

b. 分析称分析称主要用于测量不同颗粒级别砂的质量。

c. 试验筛试验筛通常采用标准筛网,其筛孔尺寸在0.075mm以上,不同级别的筛孔尺寸需根据实际需要选定。

2. 材料砂样本是砂颗粒级配试验的核心材料,试验中应遵循标准要求,对砂样本尽可能保持一致性。

3. 试验程序a. 准备砂样本并进行干燥首先需要准备1000克的砂样本,并在110℃的恒温烘箱中干燥约2小时,以保证样本完全干燥。

干燥后称重。

b. 筛分将砂样倒入不同孔径大小的筛网中,通过振动筛将砂样分离成不同颗粒级别的组分,称重并确定每一级别组分在总量中所占比例(以质量百分比计)。

c. 统计分析通过颗粒级别的比例及质量,进一步计算出孔隙率,紧密度等重要性质参数。

三、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1. 确定砂样来源:由于砂样本的来源可能会影响其物理性质,因此应尽可能从工程现场或同一砂场中取得样本。

2.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在进行砂颗粒级配试验时,应尽可能控制试验条件,例如对砂样的干燥时间、筛分方式和条件等要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 注意筛压力:在进行振动筛分时,应适当控制筛网压力,避免颗粒在筛面撞击、打滑等情况,以影响到分析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精选ppt 0.06 2.9
第二组
500.0
分计筛 累计筛 余(%) 余(%)
(2)
(3)
0.0 0.0 5.0 5.0
13.1 18.1
18.1 36.2
35.1 71.3
14.0 85.3 8.1 93.4 6.5 99.9
通过百 分率(%)
规范
(4)
100 100
95 90-100
81.9 75-100
用配用称能干从于置 于量使 燥 上清电 试1温 洁 到扫0脑 样0度 净 下、0程 的控 、 为克转控 分:制 用,移筛, 样在 于感套盖可 、( 盛量筛、以 转1装不、90定移.试大浅5软时。0±样于盘、筛5。0上℃4.分.57的)克5。试、样。
灰刀
套20..筛1356应、m配m1.、套18筛使、底用0.。,60使、用0、硬毛.前30仔、细
63.8 50-90
28.7 30-59 14.7 8-30
6.6
0-10
0.1
一区
10
2.9
检验:
我们所想的和实际操作一样么?
精选ppt
11
小结与作业:
1:砂的分批方法 2:筛分析试验的仪器设备有哪些?
有何要求或作用? 3:筛分析试验的步骤有哪些?
试验如何操作? 4:试验成果计算。
作业:独自完成所发表格的砂细度模数计算
(含泥量、氯离子含量、颗粒级配的检测等)
精选ppt
4
任务:通过预习各小组派代表解答相应问题(4个)
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以下内容
任务1:砂的分批方法
任务2:筛分析试验的仪器设备有哪些?有何要 求或作用?
任务3:筛分析试验的步骤有哪些?试验如何 操作?
任务4:试验成果计算。
检验:我们所掌握的对不对,想象的和实际操作一样么 ?
(2)
(3)
0.0 0.0
6.0
6.0
12.1 18.1
14.0 32.1
32.1 64.2
24.1 88.3
10.1 98.4
1.4
99.8
通过百 分率(%)
(4)
100 94 81.9 67.9 35.8 11.7 1.6 0.2
二区
筛上重 mi(g)
(1)
0.0 25.0 65.6 90.5 175.6 70.0 40.5 32.5 499.7
并判断所在级配区,下节课上交。
精选ppt
12
Thank You
精选ppt
13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 —
筛分析试验
112班 2013.4.18 任课教师:吴晓锋
精选ppt
1
一、定义:
粒径在0.15~4.75(5mm)的岩石颗粒。
天然砂、机制砂(人工砂)
二、分类: 山砂、海砂、河砂(中)
粗、中、细、特细砂 三 、细度模数:
粗砂:Mx=3.7~3.1
中砂: Mx=3.0~2.3
细砂:Mx=2.2~1.6
4 3 筛分10min。取出手筛,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
继续筛分,直至全部筛完为止。
6称量:称量各筛上筛余质量,精确至15%5。0g 所有4分.4计k筛g余加底盘精剩选余ppt 质量总和不得少于原质量1%8
任务四:
成果计算:
细度模数公式:
A为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精选ppt
9
课堂练习:
干燥试样总 重(g)
特细砂: Mx=1.5~0.7
精选ppt
2
四、砂的颗粒级配区:
精选ppt
3
引例:某工地将购买一批砂,用于混凝土浇筑施工, 数量为600m³。
已知砂厂的材料堆场有粗、中、细、特细砂四种。
问:
1、假如你是工地的材料采购员,你将选用哪种砂?
2、假如你是材料检测人员,你将如何鉴别这批砂 是不是河砂、中砂?
精选ppt
5
任务一:
分批方法:
同批交通工具、同规格、同产地为一批 每批400m³或600t。
料堆上取样:600t为一批。
日产量达2000t以上:1000t为一批。
即为一次检验所代表材料的数量。
精选ppt
6
任务二:
的试验设备、仪器
套筛
软摇灰电烘浅套、筛 刀子箱 盘 筛硬机 :称:毛::方刷孔筛
烘箱
筛孔 尺寸 (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筛底
筛分后 总量(g) 损耗(g)
1)
0.0 30.0 60.6 70.1 160.6 120.5 50.5 7.0
499.3
0.7 0.14
第一组
500.0
分计筛 累计筛 余(%) 余(%)
阅读使用说明书。 刷
托盘
摇筛机
精选ppt
电子称
7
任务三:
筛分析试验的步骤有哪些?
1试样制备:将试样过9.5mm筛,算出筛余百分率。
2分样:《四分法》,2份。
3烘干:在烘箱中置于(
105±5℃
)烘干后,取出冷却待用。
12
1 2 4称取:准确称取试样500g
43
5筛分:将试样置于按孔径大到小,从上到下排列的套筛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