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强化冶炼

合集下载

新钢7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新钢7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为最 大 限度地 稳定 好焦 炭质量 ,首 先减 少外 购 焦 品种 , 由原 来 的 6家 逐步减 少 到 4家 ; 其次 高炉 尽
et c.
Ke r s B ih g a e; u d n;te gh n n l n y wo d : F h g - r d b r e s n te ig met g r i
1 前 言
新余钢铁公司 7 号高炉有效容积为 1 3 m , 53 2 设 有矩 形 出铁场 ,0个 风 口和 2个 铁 口 ,采用 板壁 结 2
YANG n - mm2 S e f i Ho g l , un L - e
( .I NU i ri r icue n eho g tlry nier g o ee2XnuI n n el ru o,T 1 ' n esy f c t tr dT cnl y a ug g e n l g ;.i o d teG opC . D) XA v to A h e a o Me l E n i Cl y r a S L
关键词: 高炉 ; 精料 ; 强化冶炼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T 58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17- 4 2 (0 2 0 -0 0 2 - 4 6 2 2 4 2 1 )1- 0 2 -O
Pr c c fI e sfe Sm etn fNo7 BF n Xi t e a t e o nt n i d i i l g o . i i nse l
合 冷却 结 构 及 改 进 内燃 式 热 风 炉 。20 04年 9月 投 产 ,近年 来受 原燃 料及操 作炉 型变 化等各 种 因素影
响 , 高 炉 炉况 顺 行 度 不 理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繁 悬塌 料 , 口 7号 频 风

涟钢7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涟钢7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试样名称 D +6 3 I . R +3 1 DI . 5 R I . D 一0 5
期稳顺 、 取得 良 好指标的前提条件。随着强化 冶炼后 , 富氧量、 喷煤量得大幅增加, 边缘气流 相对发 展 , 因此 发 展 中 心气 流 就显 得 格外 重 要。经过逐步摸索, 7号高炉秉承尽量抑制 比 较发展的边缘气流, 形成边缘合适平台 , 形成 深浅合适漏斗, 强力开放中心气流的思想, 同
涟钢 7号高 炉强化 冶炼实践
炼铁 厂

涂 光明

总结 了 2 1 涟钢 7号 高炉 强化冶炼 实践 。通过加强对入炉燃料 、 00年 含铁原料精 细管理 , 实
施大 风量 、 高富氧 、 高风温等 手段进行强化 冶炼 , 优化基 本操作 制度 , 7号高炉取 得较好技 术经 济指标 。
30 gt改善了料柱透气性 、 3 k/, 透液性 , 实现强 化冶炼 。
表 3 涟钢 7号高炉 用烧 结矿 质量
7号高炉设计煤 比为 10 gt设计 最大 9 k/ , 煤 比为 20 gt 3k/。7号 高炉喷吹用煤全 为烟 煤, 涟钢地处湖 南湘 中地 区 , 资源 相对 丰 煤 富, 但矿点之间质量波动大且量不稳定 , 为此 公 司开发使 用了可磨性好 、 灰分低 的北方 大 矿务局烟煤 , 确保煤源的稳定。2 1 7号 0 0年 高炉喷煤灰分为 1. %。 08
测, 必要 时对 大粒 级烧 结矿 喷洒 卤化 物溶 液 , 确 保 R I 标 良好 。表 2是 7号 高 炉 2 1 D 指 00 年 一个 时 间段烧结 矿 R I D 指数 检测 情况 。
剂碳源和高炉料柱骨架料 “ 焦窗 ” 作用 。随 着高炉逐步大型化 以及强化冶炼需要 , 焦炭 在高炉内骨架料作用显得更加重要。高炉 内 反应 生成 液态 渣 、 铁通 过 焦 炭 料 柱 孔 隙 渗 透 到炉缸 , 炉缸 内大量高温煤气流也通过焦炭 料柱孔隙上升 到炉顶 , 这个过程焦炭发生着

高炉炼铁资料12.1高炉强化冶炼

高炉炼铁资料12.1高炉强化冶炼
15
[课堂小结]
1、高炉强化冶炼的基本途径和方针; 2、高炉强化冶炼的主要措施;
产量
x



I适
I
对一个实际高炉而言 存在与最低焦比相适宜的冶炼强度I适
12.1.4高强度冶炼的操作特点和技术措施
1.操作特点 (1)扩大料批 (2)增加倒装比例。 (3)适当提高料线。 (4)扩大风口直径或缩短风口伸入炉内的长度。
2.技术措施
·采用新技术


·设计合理炉型











·改善原料




·及时放好渣铁
实践证明,通过改善料柱透气性,改善煤气流分布,从而降低料柱 压差△P,保证炉况顺行,是达到高炉强化冶炼的的关键。
高炉强化冶炼主要措施有:精料、高压操作、高风温、富氧鼓风、 喷吹燃料、低硅生铁冶炼以及高寿命炉衬等。这些措施的使用大大强 化了高炉冶炼,促进了炼铁生产工艺的进步。
5
为了使高炉产量↑有4种途径: ηv = I / K
☆ I不变,K↓ ☆ K不变,I↑ ☆ 随I↑,K有所↓ ☆ 随I↑,K有所↑(一般不采用)
6
2)产量与高炉寿命、效益之间的关系
产量↑↑,意味着冶炼强度 I ↑↑ 高炉设备的寿命↓ → 修理费用↑ → 效益↓
故提高一代高炉寿命是很重要的
提高高炉寿命的对策
高炉炼铁技术
项目12 ---- 高炉强化冶炼
任务12.1高炉强化冶炼的基本途径
[学习任务]
•分析高炉强 化冶炼的基本 途径及影响因 素
•分析提高冶 炼强度对高炉 冶炼进程的影 响

本钢285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本钢285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ma a e n , d sr n t e i g t e o g n z t n o r d c o , n u e b sc o e a o f e s se t n g me t a te g h n n r a ia i f o u t n f d o tt a i p r t n o y tm n h o p i i h i h t o
本钢7 号高炉2 5m 是公司在淘汰1 7 m 级 0 8 0 0 小型高炉后取而代之的一座现代化大型高炉 , 自 20 年9 日投产以来 ,一方面通过对新设备、新 05 月5
高炉水渣工艺特点 ,选用I B 法水渣 ,这套系统 NA
具有 占地面积小 ,设备维护简单,运行可靠 ,使用
回搅 笼池 中;③在 堆渣 场地 增设 水 回收 系统 ,对 堆 渣场 流 出 的水 进 行 回收 。
1 新型工艺技术应用
11 新 操 作 制度 .
2 ) 节油改进 : 针对原有润滑系统耗油高的问题 ,
把 润 滑系统 由人工 手动 加 油改 为 自动加 油系统 ,合 理 分 配各 润滑 点 的加 油 量 和加油 周期 ,以最 大限度
h g — i l , i h q a i , o c s o s i h y ed h g — u t l w—o t a . l y gl Ke wo d : ag —c eb a t u a e s l n p r t n t t n t e y r s lr e s a l s r c ; me t g o ea o osr g h n l fn i i e
1 ) 本钢7 号高炉通过对顶温的控制: ①投入炉顶 自动打水装置( 顶温高于20 自动雾化打水) ②随 8 ̄ C 。
着 产量 的提 升 ,矿批 逐 步扩 大  ̄7 t以上 :③采 取 J l6 了大矿批 、大矿角 的装 料制 度 ;④控 制 中 限炉温 ,

250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250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Ab s t r a c t : By me a n s o f a d o p t i n g s e r i e s o f me a s u r e s a n d t e c h n i q u e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g r e a t wi n d a mo u n t ,
h i 曲 一l e v e l o x y g e n , i n c r e a s i n g t a p p i n g t i m e s a n d S O o n , f o r 2 5 0 0 m b l a s t f u r n a c e o f B a g a n g t h e r e i n —
l 提 高铁 产 量 的措 施
1 . 1 强化 燃 料管 理
外摄像等先进技术装备 手段 , 及时调整操作制度
以适 应 炉外 环 境 的变 化 , 减 少 崩 悬 料 等 失 常 炉 况
人炉料精细 化管理 , 对 比烧 结矿 、 焦炭成分 、 力度 、 强度 , 包括原料综合品位、 粒度 、 碱度 , 尤其 重视焦炭成分 C S R 、 C R I 变化 。
八 钢炼铁 新 区现 有 两座 2 5 0 0 m 高炉 , 其 系 统
考核 , 责任分担 , 对影响高炉产量的设备故障追究 到人 。加强培训 , 提高点检员业务水平 , 控制设备 故障总 量。立 足管、 教、 带 充分 利用检 修协 力资
源, 按 照合 同要 求 力争 做 到 协 同作 战 互 惠互 利 、 建 立 长效 高质 的运 行 体 制 。加 强 润 滑 管理 , 每 月 组
f o r c e d s me l t i n g we r e i mp l e me n t e d,e x p e c t e d e f f e c t s w a s o b t a i n e d,a n d p r e c i o u s p r a c t i c a l e x p e i r e n c e s w a s a c c u mu l a t e d w i t h r e i n f o r c e d s me l t i n g o f t h e g r e a t b l a s t f u r n a c e l a t e r . Ke y Wo r d s : b l a s t f u ma c e ;r e i n f o r c e d s me l t i n g ;wi n d a mo u n t ;r ic h o x y g e n r a t e

5-高炉炼铁工艺6高炉强化冶炼技术

5-高炉炼铁工艺6高炉强化冶炼技术

大批重 小批重
一般情况下 大矿批压中心;小矿批压边缘。
25
③ 装料顺序
定义:炉料中矿石和焦炭装入高炉内的先后次 序称为装料顺序。
一般而言,先入炉的料首先在炉墙边沿较多堆 积到一定程度后才滚向中心。
26
装料顺序对布料的影响图示
正装—先装矿石, 后装焦炭;
倒装—先装焦炭, 后装矿石;
同装—矿石和焦炭 一起装入炉内;
16
高炉炉顶装料设备
钟式炉顶
无钟炉顶
17
影响炉顶装料状况的因素
固定因素 布料设备参数 1、布料器形式 2、炉喉高度和直径 3、大钟与炉喉间隙 4、大钟倾角及速度 5、无钟炉顶参数 炉料特性
堆比重、堆角、粒度、外形
可变因素 布料器工作参数 料线高度 料批大小 装料顺序
18
可变因素 炉料装入炉内方式的总称
8
适宜冶炼强度和焦比的关系
高炉适宜的I适和Kmin取决于冶炼条件,随着高炉冶炼条件 的改善,I适不断升高,而Kmin不断下降,使ηv不断增大。
9
(2)效益与产量、消耗之间的关系
P>P0,单位成本在 P>P0附近,升高幅度 很小;单位生铁利润(C一 S)减少的幅度小于产量 (P)增加的幅度;A=P (C一S)仍可达到最大。
(4)调节的原则是早动、少动,以保持炉况的 长期稳定顺行。因此,对炉况的发展趋势和变 化幅度要有预见性,避免根据出渣出铁的状态 再进行调节,这种滞后调节会造成炉况周期性 的波动。
39
(3)造渣制度
★控制炉渣各种理化性能的总称
包括
熔化温度、熔化性温度、粘度、 炉渣成分、熔化滴落区间、 脱硫性、排碱性、表面性能等
正常生产时高炉两尺相差应小于 500mm。

南钢5号高炉强化冶炼措施

南钢5号高炉强化冶炼措施

南 钢 5号 高 炉 (350m )设 有 14个 风 统 ,实 现 了 高 炉 槽 下 配 料 、主 卷 扬 及 炉顶 设 备
口 ,2个 渣 口 ,1个 铁 口 ,采 用 了 许 多 新 设 备 、 的 自动 控 制 和 数 据 通 讯 控 制 。
新 技 术 .新 工 艺 。热 风 炉 采 用 管 式 预 热 器 对 煤
· 46 t
是 筒 捷 而又 行 之 有 效 的精 料 手 段 。目前 ,5号 高 炉 槽 下 使 用 的 是 悬 臂 筛 网 振 动 筛 ,实 践 证 明 .该 筛 筛 分 效 果 较 好 ,筛 分 效 率 达 80 ,人 炉 烧 结 矿 小 于 5 mm 的 粉 末 控 制 在 3.5%左 右 5号 高 炉 于 2000年 9月份 对 槽 下料 仓 口 进 行 了改 造 ,由 下行 方 向 改 为水 平 方 向 ,且 闸 门 开 度 调节 更 自 由 经 过 改造 以 后 ,料层 的 厚 度 得 到 了 有 效 的 控 制 (< 1OO mm),延 长 了 过 筛 时 间 ,筛 分 效 率 进 一 步 提 高 。
维普资讯
第 2】巷 第 1期 !ii fl 2 年 2 月
士末 般
IR O N M A K lN 【;
V ol 2 1 N February 2002
南 钢 5号 高 炉 强 化 冶 炼 措 施
孛 湘 凡
(南 京 钢 铁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表 1 5号 高 炉 开 炉 以 来 的 主 要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1 优 化 炉 料 结 构 (1)提 高人 炉 矿 石 品 位 。提 高 人 炉 矿 石
品 位 ,可 以 减 少 熔 剂 加 人 量 及 渣 量 ,降 低 矿 石 消耗 量 ,这 样 不 仅 可 以减 少 高 炉 冶 炼 耗 热 ,而 且可 以改 善 料 柱 的 透 气 性 ,对 稳 定 炉 况 、提 高 冶 炼 强 度 、降 低 焦 比都 极 为 有 利 。近 年 来 ,南 钢 采 用 的较 为 合 理 的 炉 料 结 构 为 :75%烧 结 矿 十 1 7 球 团 矿 十 8 块 矿 ,其 中 球 团 矿 品 位 62 以 上 ,块 矿 品 位 65 ~ 66 (南 非 矿 、 澳 矿 ),l998~ 2001年 烧 结 矿 品 位 分 别 为 : j4.82 、57.3l .57.58% 、58.27 。 1999 年 6月 起 ,将 部 分 外 购 高 品位 精 矿 用 作 烧 结 配 料 ,使烧 .‘{ 品位 大 幅 度 提 高 。

唐钢200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唐钢2000m~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炉顶 、软 水密 闭循 环 冷却 、薄壁 到 4 0k 9 g以下 ,取得 了较好 的经 炉衬 、改进 式霍 戈文 热风 炉及 空 济效益 。
气 、煤 气 双预热 系统 、风 口成 像
[] 1 李伦 . 韶钢 原料场 大修改造 工程的设计及 效 果 烧结球团 ,2 0 ,3 (1 6 9 0 7 25 :3 3
作 者单位 :唐 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 司炼铁厂 ,河北 唐山 0 32 600
5 6
鸽_ 2 1 年 第 1 蓝零 0 1 期
企 业 论 坛
。l
生 产 雾践
精 料
精料 是高 炉稳 定顺 行和 强化
造 成炉 况不 稳定 。随 着喷 煤量 增 过调 整烧 结矿 和球 团矿 的配 比来
1 0k 6 g。
化冶 炼 ,优 化技 术 经济 指标 ,利
在一定 的差距 : 如进一 步解 决好
1 高炉 主要 工艺 技 术 及设 用系数 达到 2 ( ・) 号 . tm d ,吨铁 人 6/
配料料 仓料 位和 原料 成分 反馈滞 备 : 皮带 上料 、小 焦块 回收与烧 炉焦 比降 至 3 7k 吨铁 煤 比稳 2 g, 后 等 问题 ,将 会进 一步 提高 混匀 结 矿混 装入 炉技 术 、并罐 无 料钟 定 在 10k ,吨铁 综合 焦 比下 降 7 g 料质量 ,获得更大 的经济效益。
料 的作 业设 计要 求 :堆料 悬臂 置
于料堆 起点 上开 始堆料 ,悬臂 随
料 堆的不断升高 ,按 5 0mm节距 0
仰起 ,当料堆逐渐堆集至料堆高 供 稿 I 洪 新 , 海斌 / I Ho g xn,YI Ha・ i 刘 尹 L U n — i N i n b 点时 ,堆料机不改变 回转角度 ,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提高风温还可加快风口前焦炭的燃烧速度,提高T理,热 量更集中干炉缸,使高温区域下移,中温区域扩大,有利间 接还原发展,直接还原度rd降低。 4.风温的改变也是调剂炉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炉接受高风温的条件 凡是能降低炉缸燃烧温度和改善料柱透气性的措施,都 有利高炉接受高风温。 1.改善原燃料条件精料是高炉接受高风温的基本条件。只 有原料强度好,粒度组成均匀、粉未少,才能在高温条件下 保持顺行。 2.喷吹的燃料在风口前燃烧时分解、吸热,使理论燃烧温 度降低,高炉容易接受高风温。为了维持风口燃烧区域具有 足够的温度,需要提高风温进行补偿。 3.加湿鼓风时.因水分解吸热要降低理论燃烧温度,相应提 高风温进行热补偿。 4.搞好上下部调剂。保证高炉顺行的情况下才可提高风温。
• • • • • • • • •
(2)高还原性:低FeO、多气孔低温固结型烧结矿 FeO↓1%——K↓1.5%——产量↑1.5% (3)焦炭固定碳含量高:CS = 100 – A – V A↓——焦炭热值↑——渣量↓ (4)熔剂CaO含量高:CaO有效 = CaO – R×SiO2 (5)高强度:冷态强度——转鼓指数 热态强度——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RDI 球团矿还原膨胀RSI 焦炭反应性↓ C + CO2 = CO
• (3) 煤气停留时间延长 • 提高炉顶压力,煤气在炉内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还原反 应进行,也有利于焦比降低。 • (4) 有利稳定顺行 • 提高炉顶压力,由于压头损失降低,流速减慢,作用于炉 料的浮力也相应降低,炉料比较容易下降,因而有利于炉 况稳定顺行。 • (5) 除尘器瓦斯灰量减少 • 炉顶压力由常压转为0.08MPa时,炉尘量降了20%~50%, 现代高炉炉顶压力提高到 0.15 ~ 0.25MPa ,炉尘量常低于 10/kg/t。
高压效果
• 对产量的影响 • 高压操作压头损失降低,有利于加风,因而有利于 提高产量。早期研究高压对冶炼强度的影响时,许 多人都推荐用 H.M. 查沃隆科夫 (H.M) 的计算压头损 失来计算
• 对产量的影响 • 对产量的影响根据上式计算,炉顶压力每提高 0.01MPa , 大约可增加风量 3%,即可提高冶炼强度 3%,亦即在焦比 不变的情况下增产3%。而高压操作后,焦比总有所下降, 增产效果应略高于3%。但是随着炉顶压力的进一步提高, 例如由 0l 提高到 0.30MPa 时每提高 0.01MPa ,冶炼强度只 能提高1.7%左右。 • 各高炉由于冶炼条件和操作指导思想不同,高压实际增产 效果差别很大。1958~1959年鞍钢3号和9号高炉侧重提高 冶炼强度增产,顶压提高0.0lMPa,增产效果大于3%。高 压操作时压差高于常压操作压差,但炉况不顺。一般高炉 每提高顶压 0.01MPa ,增产率为 2%~3 %,且随顶压提高 增产率递减。在现代高炉上,顶压每提高 0.01MPa ,增产 率降为1.1±0.2%。
高压操作冶炼特征
• (1) 压头损失降低 • 提高炉顶压力,在冶炼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总压头损失降 低,但沿高度方向各部位降低幅度并不一致,下部风口至 炉腰间增加,炉腰以上降低幅度较大。因此,生产过程产 生的难行或悬料多发生在炉子下部。故高压操作时如何采 取措施减少下部压头损失,对充分发挥高压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 • (2) 边缘气流发展 • 提高炉顶压力,煤气速度降低,特别是边缘降低幅度较大。 • 据日本福山高炉测定,炉顶压力每提高0.01MPa,炉喉煤 气速度降低 5.6 %,从而促进边缘气流发展。所以,高压 操作必须相应加风,特别是炉顶压力增加幅度较大时,应 适当缩小风口面积。

4 小 (1)矿石粒度小——直接还原度↓ 缩小入炉矿石粒度:大型高炉<45mm 中小型高炉<20~25mm (2)石灰石粒度小——进入高温区前分解 (1)小块填充大块的空隙内ε↓; (2)布料易产生偏析。 5 匀 矿石粒度均匀,若矿石粒度相差悬殊
(1)小块填充大块的空隙内ε↓; (2)布料易产生偏析。 分级入炉:25~40mm 12~25mm 5~12mm
• 高压操作可降低焦比,其主要原因有: • 1) 提高炉顶压力,则煤气体积缩小,在风量大致不变的情 况下,煤气在炉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矿石与煤气的接 触时间,有利于矿石还原。 • 2) 由于现在使用的球团矿和烧结矿都具有微孔隙和小孔隙, 存在着大量的内表面,高压加快了气体在这些微小孔隙内 的扩散速度。 • 3) 气体扩散速度加快使得矿石还原速度加快,并且提高炉 顶压力后,加速了CO分解(2CO→CO2+C)反应,分解出碳 存于矿石之间,也能加速矿石还原反应。 • 4) 提高炉顶压力后瓦斯灰吹出量降低,吹出的碳量也相应 减少。
• 对生铁成分的影响 • 提 高 炉 顶 压 力 , 有 碍 硅 还 原 反 应 进 行 (SiO2 + 2C=[Si]+2CO)生铁。
• 高压操作以后,还观察到铁水中含碳量升高 (约0.4%~ 0.5 % ) ,这可能是高压后析碳反应 (2CO=CO2 + C) 产生 的烟碳量增加而使海绵铁渗碳量增多。在现代高炉上, 炼钢生铁的含碳量与炉顶煤气中 CO 的分压有如下的统 计关系:
• 高压操作需注意以下事项
• l)提高炉顶压力,要防止边缘气流发展,注意保持足够 的风速或鼓风动能,要相应缩小风口面积,控制压差 略低于或接近常压操作压差水平。 • 2) 常压转高压操作必须在顺行基础上进行。炉况不顺 时不得提高炉顶压力。 • 3) 高炉发生崩料或悬料时,必须转常压处理。待风量 和风压适应后,再逐渐转高压操作。 • 4) 高压操作悬料往往发生在炉子下部。因此,要特别 注意改善软熔带透气性,如改善原燃料质量,减少粉 末。提高焦炭强度等。操作上采用正分装,以扩大软 熔带焦窗面积。 • 5) 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大量减风甚至休风,首先必须 转常压操作,严禁不改常压减风至零或休风。
高炉强化冶炼
精料 高压 高风温 喷吹燃料 富氧鼓风
高炉二车间 罗玉强
高炉强化冶炼包括:精料、高压操作、高风温、富氧 鼓风、喷吹燃料 一、 精料

料:品位高,有害杂质少,化学成分稳定,能达到自 熔,强度好,粉末少,粒度均匀、块度合适、还原性好。 具体工作就落实在高、熟、净、稳、匀、小六字方针上。 1 高 (1)高入炉品位:提高矿石入炉品位,品位越高脉石 量就越少,相应加入的熔剂量就少——渣量小、熔剂分解 耗热少、高炉下部透气性好——焦比低、产量高——喷煤 量↑。 TFe↑——渣量↓——下部透气性↑——喷煤量↑
• 国外高压操作起步较早,特别是前苏联和西欧各国, 50年代初就拥有很多高压高炉,当时炉顶压力一般 为0.06~0.08MPa。
• 目前我国部分中型高炉的顶压已提到0.08MPa左右, • 部分 300 ~ 600m3 高炉没有采用高压操作技术,需 改造为高压高炉,这是一项强化高炉冶炼,提高产 量,降低焦比的重大措施。 • 随着炉顶压力提高,高炉冶炼进程和炉前工作节奏 加快,必须采取一系列适应措施,才能保证高压操 作顺利进行。
• 2稳 • (1)烧结矿TFe波动↓,R波动↓ • TFe波动从1%↘0.5%—产量↑1.5~2.0%—焦比↓ • 1~1.5% • (2)焦炭水份、固定碳含量稳定 • 3 熟 • 提高熟料率:高炉使用人造富矿(烧结矿和球团矿) • (1)熟矿气孔率高,还原性好,低温还原粉化率低; • (2)熟矿化学成分稳定,且可以调整; • (3)熟矿硫含量低; • (4)熟矿可以减少高炉石灰石用量; • (5)高炉操作稳定,炉缸热量充沛。
• 6) 高压操作出铁速度加快,必须保持足够的铁口深度, 适当缩小开口机钻头直径,提高炮泥质量,以保证铁 口正常工作。 • 7) 高压操作设备漏风率和磨损率加大,特别是炉顶大 小钟、料斗和托圈、大小钟拉杆、煤气切断阀拉杆及 热风阀法兰和风渣口大套法兰等部位,磨损加重,必 须采取强有力的密封措施,并注意提高备品质量和加 强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 • 8) 新建高压高炉,高炉本体、送风、煤气和煤气清洗 系统结构强度要加大,鼓风机、供料、泥炮和开口机 能力要匹配和提高,以保证高压效果充分发挥。
3 高风温
提高热风温度是降低焦比和强化高炉冶炼的重要 措施。采用喷吹技术之后,使用高风温更为迫切。 高风温能为提高喷吹量和喷吹效率创造条件。据统 计,风温在950~1350℃之间,每提高100 ℃可降 低焦比8~20kg ,增加产量2~3%。 当前我国大高炉平均风温在1050~1100 ℃ , 先进高炉可达1200 ℃,国外高炉风温水平达1300~ 1350 ℃,日本高炉的燃料比,1955~1979年间降 低了 253kg/t,其中提高风温的因素占31%。据资料, 风温由1000℃提高到1250 ℃ ,焦比降低22. 5kg/t, 增产12.5%。 目前采用高风温已经不是高炉能否接受的问题, 而是如何能提供更高的风温。
提高风温对高炉冶炼的作用: 1.高炉内热量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风口前碳素燃烧放出的 化学热,二是热风带入的物理热。后者增加,前者减少,焦比 即可降低。但是碳素燃烧放出的化学热不能在炉内全部利用(随 着碳素燃烧必然产生大量的煤气,这些煤气将携带部分热量从 炉顶逸出炉外,即热损失)。高炉内的热量有效利用率KT随冶 炼操作水平不同而变化,一般情况KT=80%左右。 提高热风温度带入的物理热将使焦比降低,产量提高,单 位生铁的煤气量减少,炉顶温度有所降低,热能利用率提高, 故可认为这部分热量在高炉内是100%被有效利用。可以说,热 风带入的热量比碳素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有用得多。例如,高炉 有效热量利用率KT=0.8时,如果风温提高多带入100kJ的热量, 其它冶炼条件未变,从而节省风口前燃烧的碳素。相当 100/0.8=125kJ热量的碳。
2.从高炉对热量的需求看,高炉下部由于熔融及各种 化学反应的吸热,可以说是热量供不应求。如果在炉凉 时,采用增加焦比的办法来满足热量的需求,此时必然 增加煤气体积,使炉顶温度提高,上部的热量供应进一 步过剩。而且煤气带走的热损失更多。同时由于焦比提 高,产量降低,热损失也会增加,所以KT又会降低。如 果采用提高风温的办法满足热量需求则是有利的。特别 是高炉使用难熔矿冶炼高硅铸造铁时更需提高风温满足 炉缸温度的需要。 另一方面,采用喷吹燃料(或加湿鼓风) 之后,为了补偿炉缸由于喷吹物(或水分)分解造成的温度 降低,必须要提高风温,这样有利增加喷吹量和提高喷 吹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