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4)表示某些附加意义 A表细小、轻微 细丝儿 门缝儿 针尖儿 眼儿 碴儿 针鼻儿 心眼儿 核儿 B表亲切或喜爱 小孩儿 金鱼儿 鲜花儿 小马儿
办事儿
小狗儿 大婶儿 苹果脸儿 说说话儿 来玩儿
C表轻蔑和鄙视 小偷儿 芝麻官儿 瘪三儿 光棍儿 光杆儿 红眼儿病 冒牌儿 找茬儿 邪门儿
3.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儿化韵”是普通话语音的一个特点,方言区的 人不容易发好儿化韵,发音的障碍在于有些韵母或韵 母的韵尾不便于卷舌,需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变化规律 (书写形式不改)。 (1)韵母中最后一个元音是a、o、e、e、u的,就 在发这个元音的同时加一个卷舌动作,如: 那儿 nàr 鲜花儿 xiānhuār 山坡儿 shānpōr 干活儿 gànhuór 这儿 zhâr 秧歌儿 yānggēr 台阶儿 táijiēr 叶儿 yâr 水珠儿 shuǐzhūr 小狗儿 xiǎogŏur
阴平字+轻声字 跟头 杆子 阳平字+轻声字 石头 桃子 上声字+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字 里头 李子 去声字+轻声字 木头 柿子
金的
银的 铁的
木的
2.轻声的规律 在普通话里哪些音节必须读轻声有一定的规律,一般 来说它们和词汇、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
(1)名词的后缀“子、头、巴”以及“么”读轻声,如: 桌子 木头 尾巴 什么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读轻声,如: 俅的 轻轻地 好得很 站着 去了 来过 (3)语气词“啊、吗、呢、吧”读轻声,例如 是啊 走吗 做什么呢 去吧
(3)韵母i、ü因舌位靠前,开口度小,不便于卷舌,: 小米儿xiǎomǐr 读作xiǎomiěr 米粒儿mǐlìr 读作mǐliâr 小鸡儿xiǎojīr 读作xiǎojiēr 眼皮儿yǎnpí r 读作yǎnpiãr 金鱼儿jīnyúr 读作jīnyuãr 有趣儿yŏuqùr 读作yŏuquâr 小雨儿xiǎoyúr 读作xiǎoyuãr
普通话培训课程变调、轻声、儿化

对话练习,注意“啊”的读音。 甲:这是什么啊? 乙:吃的东西啊!面包啊,香肠啊,饮料啊,
西瓜啊,瓜子啊,应有尽有啊! 甲:今天我们要大吃一顿啊! 乙:是啊,给你好好庆贺庆贺啊! 甲:给我庆贺什么啊? 乙: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你怎么忘了? 甲:啊,对啊!今天是我的生日啊,我怎么忘
了呢?
你在哪里住啊(zhùwa)? 他人挺好啊(hǎowa)! 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wa)!
3. 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 多好的人啊(rénna)!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4. 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ɡ的,读作“啊” (nɡ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ɡ nɡa)!
注:上声音节在轻声前的变调情况要根据轻声音节的情况而定。
1)当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时,前面的上声音节的变调有两种情 况,一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时35;二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 例如: 阳平:等等 讲讲 想起 半上;嫂子 碾子 姐姐
2)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调 值是21。例如: 阴平: 打听 眼睛 比方 阳平: 本钱 老婆 老爷 去声: 脑袋 寡妇 本事
(7)在它看来,这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8)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 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种爱的总支和力量。
(9)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评不 良行为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10)“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 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11)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 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二) “不”字有两种变调情况:
1.“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1变为35,跟 阳平的调值一样。 例如:
汉字的音变

音变汉字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或者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音变。
汉语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三种:轻声、儿化和变调。
一、轻声:当一个音节失去了原来的声调,念得又轻又短,这就叫轻声。
常见的轻声情况有以下几种:(1)名词性词缀“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例如:沙子的子,舌头的头,我们的们(2)用在句末的语气助词“啊、吗、吧、呀、呢、哇”等。
例如:行吧、好吗、谁呀(3)用在句中的结构助词“了、的、得、地、着、过”等。
例如:走了、美丽的花儿、走过、大得很(4)一些口语中的双音节词的后一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地方、口袋、点心、部分(5)双音节动词(第二个字本身是轻声的),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比试比试、比划比划、休息休息(6)人称的第二个重叠字。
例如:妈妈、爸爸、伯伯、爷爷二、儿化: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情感色彩方面都有变化。
(1)区别词义,例如:灯笼(工艺品)——灯笼儿(中药材)(2)区别词性,例如:盖(动词)——盖儿(名词)(3)表示亲切或者喜爱的感情,例如:小球儿、花儿、小猫儿(4)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例如:雪花儿、米粒儿、药片儿三、变调(1)“一”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尾句末或者表示序数时,读第一声。
例如:一、二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的字时要读第四声。
例如:一群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时,读第二声。
例如:一样夹在词语中间要读轻声。
例如:读一读(2)“不”的变调单独使用或者在词语末尾时,读第四声。
后面跟着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的字时,读第四声。
例如:不能后面跟着第四声的字,读第二声。
例如:不对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
例如:行不行(与“一”的变调类似)。
普通话语流音变与训练要求

声调音变训练
• 2.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变 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1。
• 例如: • (1)在阴平前:北京 统一 首都 奖杯 普通 • (2)在阳平前:海洋 祖国 讲台 主持 改革 • (3)在去声前:晚饭 感谢 广大 美术 土地 • (4)在轻声前:尾巴 里头 脑袋 伙计 老婆
• (3)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次轻音): 开不开 了不起 说不准 差不多 去不去 肯不肯 请不来 好不好
轻声
• 二、轻声的发音训练
• (一)轻声的概念及性质: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 它自己独立的声调,可是在语流中,许多词或句子 中的音节发生了音变,整个音节弱化,失去了原有 的声调而读成了一个又短又轻的调子,这种现象就 叫轻声。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 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声。
•
洗脸水 水彩笔 打靶场 勇敢者
• 词语结构是“单音节+双音节”时,开头音节处在被 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作“半上”,调值变为211, 当中音节则按两字组变调规律变为35.
• 例如:党小组 冷处理 纸老虎 小拇指
•
很勇敢 小老虎 老保守 耍笔杆
• 三个以上的上声字相连也是如此。
• 例如:买把雨伞 我很了解你
普通话语流音变
• 6.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 • 例:进来 出去 跑上来 走下去
声调音变训练
• 一、声调音变训练 我们的语言常是音节与音节相连的。在语
流中,音节连续发音时,由于邻近音节声调的 相互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 而与单字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就叫做“变调”。
例如“组”“长”连着念,听起来像是“族长”, 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影响引起的。 普通话里最常见的变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普通话考试与教师口语技能》第二章 第四节 语流音变之变调

5、多个上声音节相连 先划出语音停顿,再进行变调。 如:我有五把纸雨伞。 下午五点有小雨。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注意:在文章或话语中,词组的后一字的上声 常常读半上,很少读作全上。例如:“天长地久, 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
(一)上声的变调
绕口令:《老李和老黎》
喜欢 椅子 暖和 斧子 伙计 本子 老了 姐姐 骨头 姥姥 口气 婶婶 里面 本事
(2)上声+轻声(上声字) →阳平+轻声
哪里
水里
老鼠
小姐
可以
本领
马脚
(一)上声的变调
4、三个上声音节相连 根据语义对其结构加以分组,可以分为双单格 (即前两个字语义联系紧密)和单双格(即后两个字 语义联系紧密)词语结构再进行变调。 (1)双单格:前两个上声都读阳平(阳平+ 阳平+上声) 例如:演讲|稿 展览|馆 管理|组 (2)单双格:第一个上声变读半上,第二个上声变读 阳平(半上+ 阳平+上声) 例如:小|老虎 好|总理 有|理想
(1)在去声音节前变读阳平。
一路
不去
一概
不要
一律
不会
一次
不但
一致
不断 不可一世
情不自禁
心不在焉
不屑一顾
“一”、“不”的变调
(2)在非去声音节前变读去声(“不”实际不变)。 一般 一生 一旁 一连 一起 一早 一天 不说 不分 不行 不同 不好 不止 不停 一帆风顺 一丝不苟 一筹莫展 一举两得 屡见不鲜 层出不穷 目不转睛 义不容辞 刻不容缓 漫不经心 顽强不屈 全不知道 (3)夹在词语中间时,一般读轻声。 例如:听一听 看一看 笑一笑 想一想 买不买 美不美 看不清 对不起
普通话变调的五种情况

普通话变调的五种情况普通话变调的五种情况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音高分为五级,1,是最低值,5,是最高值。
每种声调都有固定的调值。
那么: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
——(注意哦,普通话调值部分是很难的。
大学的播音主持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们面对这些内容都是要费很多很多时间的,但是都还不一定真正搞得明白,读得准。
另外,我“一声阴平高平调”等类似的缀述,你千万不要看成是赘述哦。
明白其中的道理不?不明白的,你慢慢会明白的。
它要是换了马甲,你也要一眼讲得出名字来,才对的。
)在词语和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发音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变调。
普通话的变调主要分为五种情况:一、上声,即三声变调;二、“一”“不”变调;三、轻声变调;四、儿化音变调;五、“啊”等助词变调。
一、我们现在就来说第一种,上声,即三声变调的问题:普通话上声音节在①单念或处于②句尾以及在③句中停顿并没后音节影响,即可读原调。
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1.上声+非上声 半上+非上声(1)、上声+阴平(211+55)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捕捞、老师、主编、把关、饼干、补充、打针、产生、取消、法规、反思、感激。
(2)、上声+阳平(211+35)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起床、品尝、旅行、举行、火柴、海洋、典型、导游、表达、狠毒、打球、改革、抢夺、简洁。
(3)、上声+去声(211+51)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美术、狡辩、稿件、保证、保护、宝贝、女士、尽量、理发、美丽、法院、跑步、野兔、鼓励。
(4)、上声+轻声。
奶奶、嫂嫂、马虎、打扮、本钱、耳朵、底下、里面、主子、影子、本事、姐姐、讲究、点心、暖和、骨头、伙计、买卖。
2.上声+上声—>阳平+上声(35—>214)保险、保养、党委、尽管、老板、本领、引导、古老、终身敏感、鼓舞、永远、语法、口语、岛屿、保姆、远景、北海、首长、母语、小姐。
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

【朗读训练材料】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和变调一、轻声轻声是指在普通话的词和句子中,有些音节因受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从而变成了一种软而轻的调子。
例如:爸爸(bà·ba)、点心(diǎn·xin)等,这类词中第二个音节的声调在实际读音中变得轻软模糊,便属于轻声。
轻声的读法,一般来说是在阴平、阳平、去声后面读的调子比前一个音节要低,其调值可大致描述为短促的低降调;上声后面的轻声比前面的音节要高一些,其调值大致可描述为短促的半高平调。
1、大部分念轻声的音节与其语法意义及词汇相关,比如语气词“啊、吧、呢、吗”等,名词、代词后缀“子、儿、头、的、们”等,方位词“上、下、里、头、边、面”等,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等,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
(1)音或重叠式的名词,末尾的音节大多念轻声。
如:妈妈爸爸婆婆公公奶奶姥姥婶婶叔叔姑姑姐姐哥哥弟弟妹妹娃娃星星舅舅(2)以“子、头”为后缀的名词,“子”一般念作轻声,“头”绝大部分也念作轻声。
如:儿子老子庙子桌子凳子椅子盆子盘子瘦子铲子炉子鼻子小子裤子鬼子孙子兔子燕子胡子桃子李子曲子屋子鞋子袜子样子院子胖子领子码头盼头馒头舌头赚头兆头浪头想头芋头念头木头风头来头甜头姘头石头搞头眉头指头(3)以“们”为后缀的表复数的人称代语或指人的名词性词语中,“们”念作轻声。
如:来宾们女士们祖先们朋友们人们你们我们他们咱们记者们先生们后生们同辈们孩子们警察们官员们商人们工人们农民们(4)以“上、下、里”等为后缀,仅表方位意义的词语或词素,其后缀一般念轻声。
如:路上面上顶上早上晚上炕上台上座上墙上座上表面上课堂上树上脚下楼下车下底下地下屋里心里夜里厂里家里背地里(5)以“头、面、边”为后缀构成的合成方位词,其后缀一般念作轻声。
如:前头后头外头下头上头后头里头前面后面里面外面侧面外边左边西边北边前边右边南边里边后边东边(6)语气助词“吗、呢、吧、啦”,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等,均念作轻声。
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

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因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的银边包括:轻声、儿化、变调和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在句子里有些音节常常失去了原有的声调而念成较轻、较短的句子,叫做轻声。
轻声的规律大致有以下几种:1.发音规则:特点:当一个字读作轻声时,比它单念不轻读时要短得多。
听感上“轻短模糊”,有一种堵塞感和音乐节拍的符点感,只要在词语发音行将结束时捎带一下即可。
原来的调值随前一个定的声调而改变。
轻重主要由音强特征构成,属音位的“重位”;长短主要由音长特征构成,属音位的“时位”2.轻声音节没有固定的音高,它的音高跟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密切学习中,除掌握正确发音之外,还要记住哪些词应该读轻声。
轻声词大致归为四类:2.具有区别词性、词义功能的轻声:有的字词本身有非轻声和轻饭前——饭钱酒菜——韭菜服气——福气笔试——比试不分——部分近来——进来面巾——面筋人家——人家行礼——行李地下——地下老子——老子莲子——链子火烧——火烧笔画——比划电子——垫子蛇头——舌头3.习惯上必读的轻声,这类轻声词范围广而规律性不强,也无区别词的作用,但按习惯必读轻声。
要注意识别、熟读和记忆。
4.少数可轻可不轻的词语,原调依稀可辨,但不稳定。
前一定音节读重音,后一音节读次轻音。
注音时,后一音节要标出声调,并在前面加圆点。
如:娇气、毛巾等。
5.一些特殊的语法成分总是读轻声,有的只是北京人口语的习惯,没有区别语义的作用,但它是北京语言韵律中不可缺少的,少了就不是北京语音的滋味了,这一类的轻声在朗读中也要说好。
还有些可轻声也可重读的字,宁可念成重读,如“上海”、“北京”第二个音节要重读,轻读了反而不像普通话。
如:麻烦,下巴,长处,别扭,困难,漂亮,朋友,豆腐,咳嗽,会计,教训,核桃,态度练习:轻重对立词练习兄弟——兄弟本事——本事包头——包头不分——部分裁缝——裁缝地道——地道地理——地里大意——大意大方——大方东西——东西对头——对头服气——福气干事——干事结识——结实靠山——靠山莲子——帘子老子——老子利器——力气粒子——栗子利害——厉害马头——码头面巾——面筋蛇头——舌头拉手——拉手买卖——买卖包含——包涵笔试——比试把手——把手地下——地下等等——等等大爷——大爷东家——东家电子——垫子犯人——犯人过年——过年好些——好些加火——家伙近来——进来冷战——冷颤被面儿——背面儿龙头——笼头门道——门道实在——实在团员——团圆3.读准带轻声字的双音节词语刀子车子孙子丫头后头胳膊抽屉姑娘师傅苍蝇哆嗦他们朋友时候黄瓜记得心思知识扎实软和那边在乎老婆模糊月亮洒脱似的亲家簸箕进项便宜别扭拨弄直溜硬朗二.儿化儿化音变普通话里有一些词带着辅助成分:“儿尾”,如:“花儿”、“鸟儿”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不容易发好儿化韵,发音的障碍在于有些韵母或韵
母的韵尾不便于卷舌,需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变化规律
(书写形式不改)。
(1)韵母中最后一个元音是a、o、e、e、u的,就
在发这个元音的同时加一个卷舌动作,如:
那儿 nàr
鲜花儿 xiānhuār
山坡儿 shānpōr 干活儿 gànhuór
这儿 zhèr
秧歌儿 yānggēr
(10)与人的称谓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师父 帮手 朋友 和尚 喇嘛 特务 财主 妖精 状元 亲戚 闺女 姑娘 老婆 女婿 弟兄 兄弟
(11) 与建筑、器具用品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篱笆 栅栏 窗户 烟筒 钥匙 牌楼 帐篷 衙门 窟窿 家伙 棒槌 簸箕 扫帚 扁担 灯笼 喇叭 胡琴 口袋 铺盖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台阶儿 táijiēr
叶儿 yèr
水珠儿 shuǐzhūr 小狗儿 xiǎogŏur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2)韵母有韵尾i或n的,不便于卷舌,丢掉韵尾,在 发韵腹的同时加卷舌动作,如:
小孩儿xiǎoháir 读作xiǎohár 香味儿xiāngwèir 读作xiāngwèr 一块儿yíkuàir 读作yíkuàr 刀背儿dāobèir 读作dāobèr 树根儿shùgēnr 读作shùgēr 饭馆儿fànguǎnr 读作fànguǎr 冰棍儿bīnggùnr 读作bīngguèr 一点儿yīdiǎnr 读作yīdiǎr
阳平字+轻声字 石头 桃子
上声字+轻声字 里头 李子
去声字+轻声字 木头 柿子
金的 银的 铁的 木的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2.轻声的规律 在普通话里哪些音节必须读轻声有一定的规律,一般
来说它们和词汇、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
(1)名词的后缀“子、头、巴”以及“么”读轻声,如: 桌子 木头 尾巴 什么
2.儿化的作用 儿化韵不是单纯的语音现象,它和词汇、语
法、修辞都有关系。它有区别词义、区别词性和 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1)区别词义 头 (脑袋) 头儿(领头的)
笑话 (耻笑) 笑话儿(可笑的故事)
半天 (很久的时间) 半天儿(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
信 (书信) 信儿(口信、消息)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主要表现是音长变 短,音强变弱。它在音高上的表现,则因受 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而是不固定的。一般地 说,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 平、阳平字后头的轻声字偏低,去声字后头 的轻声字最低。如用五度符号表示,大致有 如下情况:
阴平字+轻声字 跟头 杆子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第五章 语流音变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一、轻声 1.什么是轻声
在说话的时候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 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 这种读音变化叫轻声。例如,在“妈妈、儿 子、刀子、说过”这些词语里的“妈、子”, 它们单独念时都各有固定的声调:“妈”读 阴平,“子”读上声,可是在这些词语里却 都读得既短又轻了。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2)区别词性 人家rénjiā(名词,住户) 人家rénjiɑ(代词,指别人或自己)
摆设bǎishè(动词) 摆设bǎishe(名词)
练习liànxí(名词) 练习liànxi(动词)
生气shēngqì(动词) 生气shēngqi(名词)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办事儿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B表亲切或喜爱 小孩儿 金鱼儿 小狗儿 大婶儿 苹果脸儿 鲜花儿 小马儿 说说话儿 来玩儿
C表轻蔑和鄙视 小偷儿 芝麻官儿 瘪三儿 光棍儿 光杆儿 红眼儿病 冒牌儿 找茬儿 邪门儿
3.儿化韵的发音规律
“儿化韵”是普通话语音的一个特点,方言区的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联想记忆“轻声词”
书本P87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3.轻声的作用 (1)区别词义
东西dōngxī(东方和西方)
东西dōngxi (物品)
地道dìdào (地下坑道)
地道dìdɑo (真正的)
虾子xiāzǐ (虾卵)
瞎子xiāzi (眼瞎的人)
龙头lóngtóu (龙的头) 笼头lóngtou (套在骡、马等头上的御具)
(6)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读轻声,例如: 床上 家里 地下 门外
(7)量词“个”读轻声,例如: 一个人 这个 五个
(8)有些双音节口语常用词习惯上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例 如:
萝卜 葡萄 玻璃 东西 明白 先生 大夫 告诉 窗户 商量
普通话技巧—轻声、 耳朵 眼睛 眉毛 指甲 巴掌 胳膊 脑袋 屁股 疙瘩
(2)区分同音词
开伙 (办伙食) 开火儿(交战)
(3)区别词性
亮 (形容词) 亮儿(名词)
画 (动词、名词) 画儿(名词)
拉练(野营训练) 拉链儿(拉锁)
盖 (动词) 盖儿(名词) 堆 (动词) 一堆儿(量词)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4)表示某些附加意义 A表细小、轻微 细丝儿 门缝儿 针尖儿 眼儿 碴儿 针鼻儿 心眼儿 核儿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读轻声,如: 俅的 轻轻地 好得很 站着 去了 来过
(3)语气词“啊、吗、呢、吧”读轻声,例如 是啊 走吗 做什么呢 去吧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4)重叠形式的动词、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例如: 看看 试试 宝宝 星星
(5)动词后边表示趋问的“来、去”读轻声,例如: 进来 出去 上来 下去
二、儿化
1.什么是儿化 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
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 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儿 化韵”是普通话语音现象的一个特点。
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 同时韵母就产生了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 音节,如: “花儿huār中的“花”和“儿”结合成一 个音节,两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有的儿化韵在书面 上也不写“儿”字,但读时却要读儿化。
(12)与动植物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牲口 骆驼 狐狸 刺猬 蛤蟆 苍蝇 跳蚤 庄稼 粮食 高粱 芝麻 收成 萝卜 核桃 石榴 甘蔗 蘑菇 (13) 描写人或事物的特征或特点的必读轻声词语 白净 苗条 机灵 活泼 暖和 舒坦 麻利 利落 利索 马虎 冒失 糊涂 明白 清楚 世故 厉害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