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脊柱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X线平片、CT、MRI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例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均接受X线平片、CT、MRI 检查。

结果本组7例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累及18个椎体,其中胸椎4例,腰椎1例,胸腰椎1例,颈椎1例;3例伴有附件受累,5例软组织肿块,3例椎管内、硬膜外肿块;X线平片影像学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体压缩性骨质,无椎弓根影;CT平扫肿瘤为中等密度,增强后强化均匀,无坏死;MRI T1WI 肿瘤为低等信号,T2WI为低、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中度强化。

结论(1)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常见;(2)肿瘤侵犯相邻椎体,软组织肿块较大且极少坏死,增强扫描肿瘤为中度强化;(3)X线平片诊断作用有限,MRI显示骨内病灶敏感性高于CT。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age manifestations of primary spinal malignant lymphoma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X-ray plain film,CT and MRI. Methods 7 patients with primary spinal malignant lymphoma who had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puncture or surgical pathology for diagnosis,which were given X-ray plain film,CT and MRI for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7 cases were all diagnosed with non-Hodgkin’s lymphoma,involving 18 centrum,which included 4 cases thoracic vertebra,1 case lumbar vertebra,1 case thoracolumbar vertebra and 1 case cervical vertebra;3 cases with affected adnexa,5 cases with soft tissue mass,3 cases intraspinal or epidural masses.The imaging of X-ray plain film was manifested with destruction of vertebral bodies,compression osteoporosis,without vertebral pedicle artifact;the tumor was detected by CT plain scan to be of moderate density,homogenous post-enhancement,without necrosis;MRI and T1WI reported low intensity of tumor,yet the T2WI reported both low and high density,and the post-enhancement was moderate. Conclusion(1)Non-Hodgkin’s lymphoma is one of the common primary spinal malignant lymphoma;(2)Tumors will involve adjacent centrum,produce larger soft tissue mass and less necrosis,and the post-enhancement result is moderate;(3)X-ray plain film is with limited roles and the sensitivity to bone lesion of MRI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T.[Key words] Primary spinal malignant lymphoma;X-Ray plain film;CT;MRI;Image manifestations骨恶性淋巴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是淋巴瘤晚期全身散播的表现,区分难度较大,骨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1,2],原发性脊柱淋巴癌症状不明显,多为单一骨侵犯,预后良好;继发性脊柱淋巴癌指骨外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侵入骨骼,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淋巴瘤影像鉴别

淋巴瘤影像鉴别

淋巴瘤影像鉴别1. MRI对脑转移瘤和多发性恶性胶质瘤的鉴别诊断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MRl的鉴别诊断要点有:①转移瘤患者年龄比胶质瘤大,常有原发瘤病史;②转移瘤易多发且位置表浅,瘤脑界面一般比胶质瘤清晰;③转移瘤单发时一,整个肿瘤均匀强化比胶质瘤多见,环状强化时转移瘤环壁相对规则;④胶质瘤多发时病灶相对集中。

但这些征象缺乏特异性。

脑实质内转移瘤的临床及MRI的表现具有以下特点:脑转移瘤多见于中、老年人,肺癌是其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他原发肿瘤还包括消化道癌肿、乳腺癌等,脑转移瘤可发生于脑实质、脑膜及脑室,内其中以脑实质最为常见。

脑实质转移瘤常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可多发也可单发。

病灶一般体积较小,无包膜,血液供应丰富,易于发生坏死、囊变及出血。

临床表现常随转移瘤所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随之可出现头痛、头晕、肢体无力、感觉异常以及颅内高压表现,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汇2一4J。

MR嚷现为病灶多发,大脑半球或小脑内均可发生,病灶位于皮髓质交界区或皮质内,呈膨胀性生长,多呈圆形及类圆形,其外缘较光滑、清晰,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一般为2. O一3.ocm,瘤内呈不均匀略长、长或等Tl及长、略长或等TZ信号,均有占位效应及水肿,常有坏死、囊变或出血。

当早期转移,病灶为单发时,肿瘤体积较小。

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性明显或中等度强化。

胶质瘤在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成人以幕上多见,儿童位于幕下较多,但以20一40岁年龄组最常见。

胶质瘤多单发,但多发病例也不少见。

胶质瘤病灶多位于髓质或皮质下区,位置相对较深。

病灶大小不一,一般发现时较大,肿瘤周围水肿相对较轻l5]。

因为星形细胞瘤无包膜,一般呈浸润性生长,致使外壁毛糙不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瘤体中心易发生囊变坏死,从而实质部呈一环状,不规则,环壁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

2.多发性硬化的MRI特征MS的临床诊断要求具有不同部位神经损害反复发作的特征,即俗称的“2+2”(2个部位, 2次发作),这势必需要包括较长时间的病程随访。

脊柱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脊柱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脊柱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张立华;袁慧书【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T and MRI appearances of malignant vascular tumor of spine.Methods:CT and MRI findings of 9 cases with malignant vascular tumor of spine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Results:There were two cases of angiosarcoma and seven cases of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EHE).The tumors of 5 cases located in cervical spine,3 cases in thoracic vertebra,and 1 case in lumbar spine;the tumors were local in 4 cases,multicentric in 2 cases,and involved the adjacent vertebral body in 3 cases.The main CT fin-dings:osteolytic bone destruction with incomplete bone cortex could be found in allcases,residual bone trabecula within the lesions could be seen in five cases.MRI findings:all tumors were hypo-intense on T1 WI;On T2 WI,3 cases showed heteroge-neous signal,2 cases iso-intense signal and 4 cases hyper-intense signal;four tumors showed obvious enhancement and one showed moderate enhancement on post-contrastimages.Conclusion:Malignant vascular tumors of spine have some CT and MRI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that the main location is cervical and thoracic spine,osteolytic bone destruction may be local or multicentric,some of them may have the characters of hemangioma and lead to spinal compression.%目的:探讨脊柱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脊柱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脊柱恶性血管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d i n g s :o s t e o l y t i c b o n e d e s t r u c t i o n wi t h i n c o mp l e t e b o n e c o r t e x c o u l d b e f o u n d i n a l l c a s e s , r e s i d u a l b o n e t r a b e c u l a wi t h i n t h e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o e x p l o r e t h e CT a n d MRI a p p e a r a n c e s o f ma l i g n a n t v a s c u l a r t u mo r o f s p i n e . Me t h o d s : C T a n d
M RI f i nd i n gs o f 9 c as e s wi t h ma l i gn a nt va s c ul a r t u m or of s p i n e c on f i r me d by ope r a t i on a nd p a t hol og y we r e r e t r os p e c t i ve l y a na l yz e d an d s u mma r i z e d . Re s ul t s: The r e we r e t wo c a s e s o f a ng i o s a r c o ma a nd s e v e n c a s e s of e pi t he l i o i d he ma n gi oe ndo t he l i o— ma( E H E) .The t um o r s o f 5 c a s e s 1 oc a t e d i n c e r vi c a 1 s pi ne, 3 c a s e s i n t h or a c i c v e r t e b r a, a nd 1 c a s e i n l u mb a r s pi ne; t he

脊柱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医学课件

脊柱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医学课件

女,22岁,反复胸背痛3个月,
双下肢无力2个月
流注
状冷脓肿
女、68岁,胸背部疼痛3月余CT0525805
(T6-T7椎体) 查见慢性肉芽 肿性炎症伴干 酪样坏死及死 骨形成,结核 可能性大。
CT三维重建
脊柱转移瘤
一 般年龄较大,有原发肿瘤病史。 70%以上的脊柱恶性肿瘤是转移性肿瘤,恶性肿瘤的转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医学课件
女、22岁,胸痛2月余 CT0408883
CT
(T9,10椎体病灶)非霍奇金氏B细胞淋巴瘤,结合免疫组 化结果,考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脊柱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魏淋巴瘤,多为非何杰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类型 的结外淋巴瘤,占所有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1%,结外淋 巴瘤的5%,原发于骨恶性肿瘤的7%。
病变部位于椎体多不累及附件; 扁平椎,严重者呈硬币状,横径和前后径均超出正常椎体
为特征,椎间盘一般正常,MRI病变周围常有不同程度水肿 。 儿童扁平椎首先考虑本病,除非证实其他原因。
嗜酸性肉芽肿:儿童出现单个椎体压缩变扁、密度增高及异常 信号,相邻椎间隙正常,是典型影像学表现。00934204,男10 岁,胸背痛1月,(T10病变椎体组织)符合朗格罕氏组织细胞 增生症(嗜酸细胞肉芽肿)。
移中,脊柱转移约占转移总数的10%一15%,是现今最多 见的骨转移类型。 多见成骨性及溶骨性骨质破坏。 脊柱转移瘤椎间盘未受累,呈“椎间盘回避”现象, 脊柱转移灶以胸、腰段多见,颈、骶段相对少见,椎体最 常受累,也可侵犯椎弓,但很少转移至椎管内。脊柱转移 瘤通常表现多椎体受累,呈“跳跃式” 骨髓替代是脊柱转移瘤早期MR特征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

常见脊柱骨骼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

成骨型转移X线表现
成骨型转移CT表现
成骨型转移MRI表现
THANK YOU
脊椎峡部不连:脊椎关节突间部的缺损, 原因可能为先天性缺损或后天性骨折所 致,慢性疲劳性骨折更为多见。
峡部断裂显示的检查方法为X线斜位片, CT断层扫描可作为辅助检查。
椎弓峡部又称“苏格兰狗的颈”。
腰椎椎弓峡部崩裂症
病因
先天性 外伤性 劳损性
滑脱分度
1度:滑脱<1/4 2度:滑脱<2/4 3度:滑脱<3/4 4度:滑脱>3/4
硬膜囊、神经根、突出椎间盘
椎间盘突出
又称椎间盘疝: 包括膨出、脱出、髓核游离、施莫尔结节
椎间盘突出分型
正常
突出
游离
脱出
病理(椎间盘突出)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髓核破裂, 沿纤维环裂隙突出。突出之髓核 大小形态不一,程度和部位各异, 可压迫脊膜囊,也可压迫神经根 鞘和椎管内静脉,造成局部肿胀 或渗出,引起硬膜外纤维化。
椎间盘突出MRI表现
颈椎间盘扫描定位片
正常颈椎间盘
正常颈椎间盘(1)
正常颈椎间盘
病理(椎间盘膨隆)
椎间盘退变导致纤维环松 弛,横断面上表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光滑对称的软组 织影,并产生环状或横行的 裂隙,髓核水分减少,弹性 降低趋玻璃样变性
椎间盘膨隆CT表现
横断面上表 现为超过椎 体边缘均匀 光滑对称的 软组织影
颈椎间盘突出发生 依次为:
颈5-6—颈4-5—颈6-7— 颈3-4—颈2-3。
颈3-4椎间盘突出
MRI在椎间盘病变中的 诊断价值
增加空间分辩率:多平面,多角度。 扩大检查范围:不易遗漏其他病变。 在颈部可提高椎间盘病变的显示率。 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MRI和CT大

脊柱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脊柱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Case22: M,49y;??。
Case23: F,66y;腰痛,右下肢放射痛 。
Case24: M,77y;腰背痛1年,加重1月 。
神经鞘瘤
• 不属于原发椎体的肿瘤,多数为椎管内病变,压迫周围骨 质,或者恶性变引起周围骨质破坏
Case25:M,45y;颈痛4年,加重伴四肢麻木无力、头晕1年 。
Case26:F,47y;腰背痛4年,加重5月 。
谢谢观赏
Chordoma 脊索瘤
• • •
• •
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或迷走脊索组织
好发于30~60y,骶尾部最多见(骶骨3~5节),中轴线 X/CT:溶骨性/膨胀性破坏,瘤内斑片状钙化,边缘硬 化边 可穿破椎间盘累及相邻椎体,伴椎间隙变窄
MRI:T2WI显著高信号(黏液基质);中等度强化,不
均匀
Case6: M,61y;骶尾椎疼痛2年 。
Case7: M,62y;8月前前列腺手术发现骶尾部肿物,无不适,现肿物逐渐
增大,2月前伴局部疼痛。
Case8: M,73y;右臀部疼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月 。
中间性肿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嗜酸性肉芽肿 骨巨细胞瘤 骨母细胞瘤 软骨母细胞瘤
ABC (Aneurysmal bone cyst) 动脉瘤样骨囊肿
Case12: F,4y;患儿颈部活动受限1个月 。
Case13: F,4y;腰痛1月余,加重半月 。
Case14: M,6y;双侧髋部疼痛1月余,加重伴不能行走半月 。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骨巨细胞瘤
• 好发于20~40y,起于椎体,向附件发展
• 单纯溶骨性骨质破坏,有偏心性,膨胀明显;椎体变扁时 肿瘤呈前后哑铃状膨胀(较有特征) • 有骨包壳形成,可伴骨皮质中断,无周围硬化及基质钙化。 • 在骶骨者,好发于上部骶椎(脊索瘤:S3-5)

【医学PPT课件】脊柱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

【医学PPT课件】脊柱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
• 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约占所有结外淋巴瘤 病例中的3-5%,占所有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的5%,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主要见于20-40 岁,男女之比为2:1。
•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较常见。
脊柱恶性淋巴瘤影像特点
•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胸椎,多先侵犯椎体,呈浸润 性生长,可先累及单个椎体,然后侵犯相邻椎体。
• 肿瘤未钙化部分 T1WI呈低-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
• 肿瘤钙化部分在 T1WI及T2WI上均呈 低信号。
• 增强后强化明显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
• 1.该肿瘤不太多见,约占骨肿瘤总数的1%,男 女之比为2:1,患者年龄80%小于30岁,25岁左 右为发病高峰。
• 2.脊柱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半数发生于腰椎, 其次是胸椎、颈椎和骶椎,椎骨上的病变多位 于脊柱的后方,尤以椎弓根易先受累。
多发性骨髓瘤
• T2WI上呈高信号 。脂肪抑制T2WI 或STIR序列上,由 于脂肪信号被抑 制,病灶的高信 号较T2WI更明显 。
多发性骨髓瘤
• MR骨质破坏或骨髓 浸润区在T1WI呈边 界清楚的低信号。 多发散在点状低信 号,分布于高信号 骨髓背景内,呈特 征性的“椒盐状” 改变。
恶性淋巴瘤
•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 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发病年龄10-40岁,高峰位于20岁左右。 • 男女比例为5:1。 • 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90%血清组织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RF阴性。 (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炎) • 病理基础:关节滑膜非特异性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
• 中央型突出:为 髓核物质通过纤 维环后部中央突 出,到达后纵韧 带下。
椎间盘突出(后外侧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 1、骨质破坏 2、椎间隙变窄,融合椎 是脊柱结核的重要特征。 3、后突畸形:晚期特征 性表现。 4、冷脓肿(流注状); 5、沙砾样死骨; 6、邻近骨质疏松。
女,22岁,反复胸背痛3个月,双下 肢无力2个月 流注状冷脓肿
女、68岁,胸背部疼痛3月余CT0525805
男、42岁,胸背痛(嗜酸性肉芽肿)
病理:病灶区见骨质增生明显,骨小梁间见大量纤维组织及淋巴细胞、浆细 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生,请结合临床。
请诊断: 男、6岁,腰部疼痛
CT0252882
1个月后复查
???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腰2椎体)恶性非霍奇金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根据肿瘤骨破坏的形态,将其分为浸润型,溶骨型、 硬化型,混合型及囊状膨胀型。以浸润型和溶骨型多见, 硬化型及囊状膨胀型少见。
脊柱恶性淋巴瘤影像特点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胸椎,多先侵犯椎体,多呈 浸润性生长,可先累及单个椎体,然后侵犯相邻椎体。 肿瘤易侵入椎旁形成较大的软组织肿块,肿块纵径常常大 于横径而呈长梭形,肿瘤可累及附件如椎弓根。 肿瘤还可经破坏的椎体后缘、椎弓根或经椎间孔侵入椎管 内,围绕硬膜外环形生长,并向上、下方向发展呈袖套状 浸润,较具特征性。骨膜反应轻。 肿瘤一般无出血、坏死,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强化。 椎间盘不受累及而包埋于肿块内,在T1、T2上信号无变 化。病变T2呈低、等或稍高信号。
1、CT上骨质破坏不明显而椎旁软组织肿块 明显是恶性淋巴瘤的一个重要特征。
2、恶性淋巴瘤
3、恶性淋巴瘤
继发性?
e诊断APP,医学影像医生的学习工作好帮手
苹果手机AppStore搜索下载,安卓版各大应用 商店搜索下载 /software/9806380.html
脊柱原发恶性淋巴瘤更为罕见;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主要见于30-40岁, 男女之比为2:1。
骨恶性淋巴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前者全身症状不明显,常为单一骨侵犯,预后较好。后者指骨外淋巴组 织的恶性淋巴瘤侵及骨骼,多发,多为晚期改变,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PLB的诊断标准为
(1)肿瘤局限于单骨,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有其他 系统病灶; (2)病理组织学上确诊骨病灶为淋巴瘤; (3)就诊时只有局部转移,或至少在原发灶出现6个月后 才有远处骨骼和其他部位的转移。
男、49岁,肝癌脊柱转移
腰椎+胸椎MRI
转移癌的“跳跃式”
CT+X线
甲癌转移(溶骨型)
淋巴瘤全身骨转移(继发性)
嗜酸性肉芽肿(EG)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男 女发病比约2: 1,颅骨最易受累,其次为脊 柱、骨盆等扁平骨和不规则骨。
系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 占70%;是一种以骨质破坏、良性局限性组织细胞增 生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的原发免疫缺陷性良性 肿瘤样病变。 病变部位于椎体多不累及附件; 扁平椎,严重者呈硬币状,横径和前后径均超出正常椎 体为特征,椎间盘一般正常,MRI病变周围常有不同程 度水肿。 儿童扁平椎首先考虑本病,除非证实其他原因。
嗜酸性肉芽肿:儿童出现单个椎体压缩变扁、密度增高及异常信号,相
邻椎间隙正常,是典型影像学表现。00934204,男10岁,胸背痛1月, (T10病变椎体组织)符合朗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嗜酸细胞肉芽肿)。
CT
EG:冠状面TlWI 示椎体及软组织肿块呈低信号,软组织肿块呈套 袖状;T2WI 示椎体和椎旁软组织呈高信号,椎间盘信号未见异常
女、22岁,胸痛2月余 CT0408883
CT
(T9,10椎体病灶)非霍奇金氏B细胞淋巴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弥 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脊柱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魏为铨
骨 原 发 性 淋 巴 瘤(PLB)
原发性骨淋巴瘤,多为非何杰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类型的结外淋巴瘤, 占所有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1%,结外淋巴瘤的5%,原发于骨恶性肿 瘤的7%。
7、女11岁,MR0212092
袖套征
T2WI-AX

T2W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1WI
T1WI-SAG、COR、AX+C
(胸1-5椎管内肿物活检标本)考虑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脊柱恶性淋巴瘤主要需与骨转移瘤、嗜酸性肉芽肿、不典型脊 柱结核等鉴别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多见于年轻人,多有结核病史,有结 核中毒症状、椎体破坏及前中部为主,呈“碎 裂状”,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有小沙砾状死骨、 椎旁干酪化脓肿钙化等;

(T6-T7椎 体)查见 慢性肉芽 肿性炎症 伴干酪样 坏死及死 骨形成, 结核可能 性大。
CT三维重建
脊柱转移瘤
一 般年龄较大,有原发肿瘤病史。 70%以上的脊柱恶性肿瘤是转移性肿瘤,恶性肿瘤的 转移中,脊柱转移约占转移总数的10%一15%,是现今 最多见的骨转移类型。 多见成骨性及溶骨性骨质破坏。 脊柱转移瘤椎间盘未受累,呈“椎间盘回避”现象, 脊柱转移灶以胸、腰段多见,颈、骶段相对少见,椎体 最常受累,也可侵犯椎弓,但很少转移至椎管内。脊柱 转移瘤通常表现多椎体受累,呈“跳跃式” 骨髓替代是脊柱转移瘤早期MR特征
胡建平:
总之,骨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骨肿瘤;相对于其他恶性骨肿瘤本 病综合治疗效果较好,预后相对较好; 本病好发于骨盆及脊柱;在影 像上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骨皮质破坏小而软组织肿块大,骨膜反 应轻;MRI的T2WI多呈稍高信号,相对较均匀,具有一定特征。
谢谢!
4、女35岁,腰痛2个月MR0226533A 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增强
5、男、54岁,肩痛伴左上肢麻木无力1月余 MR0232708
STIR-sag
T1WI-sag、cor+C
CT-SAG
6、CT下小骨破坏、大肿块、围骨生长
(腰3肿瘤,腰椎肿物切除组织)恶性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考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