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 压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14•泉州模拟)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3.(2014•龙江县二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 A<V B,高度h A<h 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A>S B,对地面的压强p A=p 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4.(2014•闸北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5.(2014•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6.(2014•清流县一模)在重相同、底面积相等、外形不一样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入同样高h的同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则()7.(2014•福州二模)如图为装满液体的封闭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8.(2014•路南区二模)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9.(2014•东营二模)一位初三同学站在操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2×10Pa.某校初三有甲、乙、丙三个班,每班人数分别为38人、40人、42人,以班为单位站在操场上.关于每个班对地面的压强,下列估算中正确的是()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13.(2014•乐山模拟)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A、B、C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保持静止状态,A 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14.(2014•崇明县一模)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15.(2014•松江区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16.(2014•仙桃校级模拟)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里面放入相同的金属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7.(2014•和平区三模)一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 、B 、C 、D 中保持静止的情况.如18.(2014•青岛模拟)甲、乙两个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为1:3,分别装入不同种液体,高度之比为2:1,若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之比为1:2,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9小题)1.B 2.D 3.AC 4.C 5.A 6.A 7.D 8.BD 9.D 10.BC 11.B 12.AD 13.B 14.A 15.C 16.B 17.A 18.C 19.A。
(完整)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9 小题)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 和B 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 P A<P B B.F A>F B P A=P BC.F A>F B P A>P B D.F A>F B P A<P B2.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A.F 甲′>F 乙′,p 甲′>p 乙′B.F 甲′<F 乙′,p 甲′>p 乙′C.F 甲′=F乙′,p 甲′=p乙′D.F 甲′=F 乙′,p 甲′>p 乙′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 甲<P 乙B.P 甲>P 乙C.P 甲=P 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在重相同、底面积相等、外形不一样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入同样高h 的同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则()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都相等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都相等D.无法确定7.如图为装满液体的封闭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A.p1=p2F1=F2B.p1>p2F1=F2C.p1<p2F1=F2D.p1>p2F1>F2 8.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长方体A、B、C 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A>F 浮B>F 浮C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 ′A>F ′B=F ′C 9.一位初三同学站在操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2×104Pa.某校初三有甲、乙、丙三个班,每班人数分别为38 人、40 人、42 人,以班为单位站在操场上.关于每个班对地面的压强,下列估算中正确的是()A.甲班约为5.6×105PaB.乙班约为4.8×105PaC.丙班约为5.0×105PaD.三个班对地面的压强大约都为 1.2×104Pa 10.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大B.乙水桶对地面压强大C.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1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A.P A<P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 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A.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2:3 B.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3:4C.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1:3 13.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A、B、C 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保持静止状态,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 l=p2=p3B.p1>p2>p3C.p1<p2<p3D.p1=p2>p3 14.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 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C>p B 1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 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等于V 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大于h 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小于V 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等于h 乙16.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里面放入相同的金属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能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定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7.一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D 中保持静止的情况.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体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哪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A.B.C.D.18.甲、乙两个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为1:3,分别装入不同种液体,高度之比为2:1,若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之比为1:2,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A.1:2 B.3:1 C.3:4 D.4:3 19.(2014•顺义区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底部相连通,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A.甲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较大B.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一样大C.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较小D.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一样大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9 小题)1.B 2.D 4.C 5.A 6.A 7.D 8.BD 9.D 10.BC 11.B 12.AD13.B 14.A 15.C 16.B 17.A 18.C 19.A“”“”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初二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力为F,面积为A的物体A受到的压强为:A. F/AB. A/FC. F×AD. F-A2.压力单位是:A. 牛顿B. 公斤C. 帕斯卡D. 米3.小明用一个秤来称一颗苹果的质量,重力为G,他用秤测得的数据是G/N,他误以为这是苹果的质量,小明表示苹果的质量是____________.A. G×NB. G NC. G÷ND. G-N4.一辆汽车对地的压强是15×10^4帕,汽车的质量是3000千克,那么汽车的底面积为:A. 20000平方米B. 5平方米C. 45平方米D. 2×10^4平方米5.井盖上方的压强比地面上方的压强:A. 大B. 小C. 相等D. 无法确定二、计算题1.一个面积为2平方米的正方形木板上施加了3000牛顿的力,求这个木板的压强。
解:根据公式P = F/A,其中F为力,A为面积。
代入数据:P = 3000牛顿 / 2平方米 = 1500帕。
2.一个人的鞋底面积为0.02平方米,他的质量为60千克,求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首先,求该人受到的重力G = m×g = 60千克 × 9.8米/秒^2 = 588牛顿。
然后,根据公式P = F/A,代入数据:P = 588牛顿 / 0.02平方米 = 29400帕。
3.一个气缸的压力为5×10^5帕,其面积为0.1平方米,求该气缸受到的力。
解:根据公式P = F/A,可转换为F = P×A。
代入数据:F = 5×10^5帕 × 0.1平方米 = 5×10^4牛顿。
4.一个长方形物体,长为2米,宽为0.5米,受到总压力为400牛顿的力,求该物体的压强。
解:先计算该物体的面积A = 长 ×宽 = 2米 × 0.5米 = 1平方米。
然后,根据公式P = F/A,代入数据:P = 400牛顿 / 1平方米 = 400帕。
初二物理压强计算例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压强计算例题1、在一个重2N 、底面积为0.01 m 2的容器里装8N 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 m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取g =10N/kg ,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解:(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1=ρgh =1.0×103 kg/m 3×10N/kg×0.05 m =500P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1=p 1S =500Pa×0.01 m 2=5N.(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2=G 水+G 容=8N +2N =10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2===1000Pa.图12、“马踏飞燕”又称为“马超龙雀”“马踏飞燕”旅游工艺品,采用密度为8.0×103kg/m 3”与水平底座的接触面积为4×10-3m 3,求:(g(1(2解析:(1(2(1)∵V=2×103103kg /m 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m 、宽2m 、高0.5m2.12m 2。
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kg /m 3,基座砖缝中(g 取10N /kg)求:(13kg/2.65×103kg /m 3=12m 3(即:F 石=G 石=m 石g =31.8×103kg×l0N /kg=3.18×105N则石料对基座的压强:p 石=F 石/S 石=3.18×105N/2.12m 2=1.5×105Pa(3)基座受到的重力大小:G 基=m 基g =ρ基V 基g =2.05×103kg /m 3×(4m×2m×0.5m )×10N /kg=8.2×104N基座对地面的压强:p 基=F /S 基=(G 石+G 基)/S 基=(3.18×105N+8.2×104N)/(4m×2m)=5×104Pa石料对基座和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石:p 基=3:14、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 ,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 深度为12cm 的开水,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g 取10N/kg ).试求:(1)水所受的重力(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3)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4)茶壶对桌面的压力.???(5)茶壶对桌面的压强(6)茶壶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写出一条即可)解:(1)水所受的重力:G 水=mg=0.6kg ×10N/kg=6N ;(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p 水=ρ水gh=1.0×(3)根据p=F/S 可得,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F (4)茶壶对桌面的压力:F 桌面=G 壶+G 水=m 壶g+G 水=400×10-3kg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5始终相平,所以应用了连通器知识;的水倒不出来,所以也应用了大气压知识.5、(1(2g 取10N/kg )解:(1)h1-h3)=1.0×103Kg /m 3×10N /Kg×8m=8×104Pa(F=PS=8×104?Pa×3.14×10-4m 2=25.12N65cm 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cmkg)求:(1)(2)(3)解:(1)容器和水的总重力G =G 容+G 水=4.2N+1.1kg×10N/kg=15.2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1=15.2N.S 1=10cm×10cm=100cm 2=0.01m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1.1kg 水的体积????????容器下部体积V 1=10×10×10cm 3=1000cm 3????????水面高出下部的高度.?????????水深度H=4cm+10cm=0.14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2=p2?S1=1400Pa×0.01m2=14N6、下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厘米,A端内液面离容器底26厘米。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习题+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外表。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那么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积一样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法研究。
〕2.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平方米〔㎡〕。
1帕斯卡〔Pa〕=1牛顿/米2(N/㎡〕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减小压强。
该局部容在中考当中每年都会以选择题选项的形式出现,都为常见生活现象的分析,相对容易,只需识记理解即可。
3.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部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⑵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⑷压强公式:①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②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液体压强是重点容,该局部常与浮力或其他章节容结合考察,以计算大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纵观13、14、15三年的物理卷来看,13年是固体压强结合功率局部考察,14年和15年均是液体压强与密度、浮力结合考察。
(完整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压强》专题练习(含答案)

Vg
Shg
SS S S
S
所以可以用 p=ρgh 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比较。根据
gh , p=ρgh 可知,同种材料,它们
的密度相同, g 是常量,三个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也相等。
题十二: B
详解:由于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故对桌面压力
F=G,
由 p F G mg SS S
因为三者高度相同,而
以便
打破玻璃顺利逃生。故选 D。
题九: A
详解:人对地面的压力: F=G=mg=60kg×9.8N/kg=588N;
鞋底占有的方格数为 52 格,一小格的面积为 2cm×2cm=4cm2,
人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2×52×4cm2=416cm2=0.0416m2,
他对地面的压强:
F p=S=
588N 0.0416m
作用效果的影响( 3)小明的探究过程没有控制变量,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在变化,故他
的结论是错误的。
详解:( 1)甲、乙两图中对海绵的压力相等,但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也不同;
受力面积小的海绵凹陷程度大。 说明压力相同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受力面
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2)图乙和图丙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探究的是受力面
2cm,他对地
面的压强大约是( ) A.1.5 ×10 4Pa B .3.0 ×10 4Pa C .1.5 ×10 3Pa
D .3.0 ×10 3 Pa
题十:将质量为 200g 、底面积为 4×10-2 m2 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 课桌面积为 0.2m 2, 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 g 取 10N/kg )( ) A. 5Pa B . 10Pa C . 50Pa D . 5000Pa
(完整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练习(含答案),推荐文档

第九章第一节压强一、选择题1、如图13—1所示,物体重10 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0.5 dm2,现用24 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DA.10 N,2×103 PaB.10 N,4.8×103 PaC.24 N,2×103 PaD.24 N,4.8×103 Pa2、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的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如图13—2所示,并将上半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A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D.压力、压强都不变解答:因为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F=G,水平切去一半后,G变小减半,所以压力减半;水平切去一半后,与桌面的受力面积不变,由可知,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减半,则压强也会减半.3、上题中,若将正方体沿竖直方向从一半处切开,拿走右边一半,则左边一半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C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D.压力、压强都不变4、一个质量是60 kg的人,若他的每只鞋底的面积是100 cm2,想站立或走过最大承受压强为6×104 Pa的冰面时,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他能站立在冰面上B.他不能站立在冰面上C.他不能走过冰面D.若要站力或走过还必须增加条件5、水平地面上放一块砖A,然后在它上面放同样规格的半块砖.如图,则B对A的压强和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1:2 B.1:1 C.1:3 D.2:3图13—1图13—26、有两组同样的砖,甲组一块,乙组两块每块砖的长:宽:高=4:2:1.下列说法中对地面压强不相等的是( C ) (砖平放是指长和宽着地,侧放是指长和高着地,竖放是指宽和高着地。
)A.甲组平放,乙组每块也平放B.甲组侧放,乙组每块也侧放C.甲组立放,乙组叠着侧放D.甲组立放,乙组叠着平放7.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A ) A.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分析:铜块的密度大,那么正方体的底面积一定比铁块的要小8、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宽5cm,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35cm,书包总质量为7kg,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A、减小压强;2×103PaB、增大压强;2×102PaC、增大压力;0.245 PaD、减小压力;2.45 Pa解: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做的较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同学背着书包更舒服;书包带与肩部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9、一名韵律操运动员在做表演时,展示了独掌支撑雄姿,此时他的手掌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C)A 5.0×102P aB 5.0×103P aC 5.0×104P aD 5.0×105P a二、填空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压力的大小___和__受力面积的大小 __有关.2、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_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为了__增大压强___.3、将一个重力等于100 N,边长20 cm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方桌面的中央,桌子的边长是50 cm,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若用20 N的水平力把它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4、你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想使你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_____,这是因为______.5、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增大压力_的方法来_增大压强;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_增大压强.6、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端削尖,已用得很短的铅笔试一试,两指间的凹陷程度__不相同__的(填“相同”或“不同”),这表示_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显著..7、一只大象体重6×104N,每只脚掌面积600cm2,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5×105Pa;一位芭蕾舞演员的体重475N,单脚足尖与舞台接触面积为9.5cm2,则单脚足尖对舞台的压强是 2.5×105Pa。
初中物理压强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p 表示圆柱体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F 浮表示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它们随时间 t 变化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分析】 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圆柱体露出水面
前,二是露出水面后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详解】
AB、由于圆柱体被匀速提起,故而深度 h 与时间 t 成一次函数关系,由 p=ρgh可得:圆柱
F=G=mg)相等; A 的底面积大,根据
p
F
可知
S
p 甲 1< p 乙 1,当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即
h 甲=h 乙、且 ρ甲< ρ乙 ,根
据 p=ρgh可知,甲增加的压强小于乙增加的压强,即△
p 甲<△ p 乙,由于加入液体后各自容
器底部的压强为 p 甲=p 甲 1 +△ p 甲 ;p 乙=p 乙 1+△ p 乙,所以, p 甲< p 乙。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 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故 A 正确;
(1)增大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 4)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
的体积变大,利用 F浮 水 gV排 ,来分析受到的浮力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 A<F B P A<P B B.F A>F B P A=P B
C.F A>F B P A>P B D.F A>F B P A<P B
2.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
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
甲′、F
乙
′、p
甲
′、p
乙
′,则()
A.F
甲′>F
乙
′,p
甲
′>p
乙
′B.F
甲
′<F
乙
′,p
甲
′>p
乙
′
C.F
甲′=F
乙
′,p
甲
′=p
乙
′D.F
甲
′=F
乙
′,p
甲
′>p
乙
′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
甲<P
乙
B.P
甲
>P
乙
C.P
甲=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在重相同、底面积相等、外形不一样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入同样高h的同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则()
A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都相等
B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C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都相等
D . 无法确定
7.如图为装满液体的封闭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1,压力为F 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压力为F 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 )
A . p 1=p 2 F 1=F 2
B . p 1>p 2 F 1=F 2
C . p 1<p 2 F 1=F 2
D . p 1>p 2 F 1>F 2 8.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长方体A 、B 、C 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A >F 浮
B >F 浮
C B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甲<F 乙<F 丙 C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 甲=p 乙=p 丙
D . 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 ′A >F ′B =F ′C
9.一位初三同学站在操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2×104Pa .某校初三有甲、乙、丙三个班,每班人数分别为38人、40人、42人,以班为单位站在操场上.关于每个班对地面的压强,下列估算中正确的是( ) A . 甲班约为5.6×105Pa B . 乙班约为4.8×105Pa C . 丙班约为5.0×105Pa D . 三个班对地面的压强大约都为1.2×104Pa
10.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B . 乙水桶对地面压强大
C . 甲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D . 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大
11.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橙汁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
A.P A<P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
A.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2:3 B.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3:4 C.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1:3 13.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A、B、C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保持静止状态,A 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 l=p2=p3B.p1>p2>p3C.p1<p2<p3D.p1=p2>p3 14.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
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C>p B 1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等于V
乙
B.倒入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大于h
乙
C.抽出的液体体积V
甲可能小于V
乙
D.抽出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等于h
乙
16.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液体甲和乙,里面放入相同的金属球,如图所示,此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将两金属球从液体中小心取出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能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定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7.一个球,先后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A、B、C、D中保持静止的情况.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体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哪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A.B.C.D.
18.甲、乙两个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之比为1:3,分别装入不同种液体,高度之比为2:1,若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力之比为1:2,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A.1:2 B.3:1 C.3:4 D.4:3 19.(2014•顺义区二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底部相连通,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将质量相同的两物块浸没在两容器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外),结果发现有部分水从乙容器流入甲容器,则()
A.甲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较大
B.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密度一样大
C.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较小
D.甲、乙容器中的物块的体积一样大
初中物理压强经典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B 2.D 4.C 5.A 6.A 7.D 8.BD 9.D 10.BC 11.B 12.AD 13.B 14.A 15.C 16.B 17.A 18.C 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