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杂志图片及简介
青年杂志图片及简介

《青年杂志》的六位封面人物(上)(2007-10-26 16:57:48)转载▼标签:分类:读书笔记人文/历史图:《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来说,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或许算得上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本期刊。
和后来读者所熟悉的《新青年》封面样式不同,《青年杂志》时代的期刊每期均以名人作为封面的中心。
与刊物对自由、人权、民主、科学的追求相吻合,《青年杂志》在封面人物的选择上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取向。
一、卡内基卡内基(1837-1919)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兼慈善家。
他出生在苏格兰,早年贫苦,11岁时迫于生计移民到美国,为了糊口,他曾到纺织厂去打过工,烧过锅炉,在油池里浸过纱管,还给电报公司当过邮递员,后来靠自身的聪明和努力在新大陆站稳了脚跟,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他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的著名钢铁帝国,成为美国经济的三大巨头之一。
《青年杂志》的第一卷第一号刊登了彭德尊的文章《卡内基传》,文章题名之前有一行小字:“艰苦力行之成功者”。
这八个字正是主编陈独秀向读者推荐卡内基的重要原因。
陈独秀对于中国国民的积弱现状向来不满,受竞争进化论的影响,他主张中国青年在人生态度上要积极进取,摒弃不切实际的空谈幻想,这也就是他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中鼓吹的“职业主义”和“兽性主义”。
作为青年人创业榜样的实业家卡内基,正是这样一种奋斗精神的代表。
此外,和许多以聚敛财富为唯一目标的资本家不同,1900年,时年65岁的卡内基以五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钢铁公司卖出,之后,他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上。
卡内基被人们称为美国现代基金会的先驱,到1919年去世为止,他向社会捐款的总额达到了3.3亿美元。
这种为社会谋福利的公共精神,也使他获得了中国五四知识分子的赞美。
二、屠格涅夫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1851)、《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等。
简述《新青年》杂志的内容

简述《新青年》杂志的内容
作为一本知名的青少年杂志,《新青年》每期刊登十几篇原创文章,内容涉及社会、文化、政治、娱乐等各个方面。
它不仅包含有最新的时尚穿搭技巧,也有针对年轻人的谈话、心理解析及心理健康建议等社交内容。
此外,还会经常推出一些有趣的特色报道,如新型运动技巧、旅行、电影音乐、游戏趋势等,令年轻读者都雀跃不已。
与此同时,《新青年》杂志也拥有大量的数字技术,以让读者们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容。
它不仅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内容,还可以通过动态流,提供附带语音和文字的全面内容体验。
《新青年》杂志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社交媒体平台。
订阅者可以通过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多种社交网络平台获取文章和最新资讯,以及与杂志团队的直接沟通。
它还为订阅者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讨论社区,让读者们有机会间接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探讨共同关注的话题话题。
总而言之,《新青年》杂志是一本拥有多元化内容的杂志,既向年轻人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也提供有趣的社交互动,让读者们能够充分了解到最新的时尚趋势及社会公共热点问题。
通过它,读者可以获得对自身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获得更多的见解。
- 1 -。
《青年杂志》的封面内容进行解读

《青年杂志》的封面内容进行解读English Response:The cover of The New Youth was a powerful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magazine's mission to transform China through the education of its youth. The cover featured a young male student in a simple yet confident pose. He was dressed in modern attire, a depar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his elders. In his hand, he held a book, symbolizing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in shaping a new China.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ver was a vibrant red, the traditional color of China, representing the magazine's deep connection to its homeland.The cover also featured a bold headline, "The New Youth," written in a modern and assertive font. This headline served as a call to action, urging the youth of China to embrace a new era of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The magazine's title, written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conveyed its internationalist aspirations to connect withyouth around the globe.Furthermore, the cover of The New Youth was carefully designed to appeal to the youth audience it sought to reach. The youthful and dynamic imagery and bold typography resonated with the energy and aspirations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 magazine's content, which featured articles on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social reform, addressed t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concerns of China's youth.中文回答:《青年杂志》封面是一幅强有力的视觉形象,体现了该杂志通过教育青年来改变中国的使命。
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理念

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理念
《新青年杂志》封面设计理念,展现青春活力,引领时尚潮流。
作为一本面向年轻读者的杂志,《新青年》始终秉承着展现青春活力、引领时
尚潮流的设计理念。
其封面设计以简洁、明快的风格为主,注重色彩的鲜明和排版的简洁,力求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时尚的感觉。
在封面的构图上,《新青年》杂志往往采用大幅照片作为主视觉元素,以吸引
读者的眼球。
这些照片往往是一些时尚青年的写真,或者是一些具有时代感的场景照片。
同时,杂志封面上的字体设计也非常注重,通常会采用简洁、现代的字体,以突出杂志的时尚感和品位。
此外,杂志的封面设计也会根据不同的主题做出相应的调整。
比如在春夏季节,封面设计可能会采用清新明亮的色彩,展现出青春活力;而在秋冬季节,则可能会采用深沉、稳重的色彩,展现出成熟稳重的一面。
总的来说,《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理念就是要展现出时尚、青春、活力的
一面,吸引年轻读者的眼球,引领时尚潮流。
通过精心设计的封面,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杂志所要传达的时尚理念,从而吸引他们进一步阅读杂志的内容。
这种设计理念也正是《新青年》杂志一直以来深受年轻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
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理念

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理念
《新青年杂志》封面设计理念,展现青春活力,引领时尚潮流。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声音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的梦想、理想和追求成为了
社会的焦点。
《新青年杂志》以展现青春活力,引领时尚潮流为封面设计理念,致力于为年轻人打造一个展现自我、追求梦想的舞台。
青春活力是《新青年杂志》封面设计的灵感源泉。
在封面设计中,我们将以明
亮的色彩、简洁的线条和充满活力的图案来展现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通过大胆的设计和创意,我们希望能够吸引广大年轻读者的眼球,让他们在瞬间被封面所吸引,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引领时尚潮流是《新青年杂志》封面设计的另一大特色。
我们将会在封面上呈
现最新的时尚趋势、潮流元素和独特的审美观念,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时尚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将会通过封面设计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元素,为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新青年杂志》以展现青春活力,引领时尚潮流为封面设计理念,
致力于为年轻人打造一个展现自我、追求梦想的舞台。
我们希望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意,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让他们在阅读《新青年杂志》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时尚、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从而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展现自我,追求梦想。
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

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杂志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对于传播信息、反映社会风貌和引导潮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青年杂志作为与年轻人紧密相连的媒体形式,对于传递年轻一代的声音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以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为话题,探讨目前在中国市场中影响力较大的几本青年杂志。
二、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简介2.1 什么是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是指对中国市场中的青年杂志进行评比、排名的一种形式。
通过对青年杂志的阅读量、订阅量、读者反馈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该排行榜能够直观地反映出青年杂志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2.2 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的意义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的发布对于青年杂志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排行榜的结果,可以了解哪些杂志在市场中更受欢迎、更能引起读者共鸣,以及这些杂志背后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为其他青年杂志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榜单3.1 首位:《知音世界》《知音世界》是中国最老牌、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之一。
自1946年创刊以来,它凭借独特的刊物定位、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读者基础,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行量和影响力。
该杂志以关注生活细节、关怀社会问题为特色,受到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
3.2 第二位:《读者》《读者》杂志是中国首家非专业性知识类、全国性文化杂志,也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周刊之一。
该杂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丰富读者的知识储备、推广阅读习惯,并通过刊物内容的精准定位和时尚包装,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3.3 第三位:《时尚COSMO》《时尚COSMO》是中国时尚杂志领域的翘楚,也是该领域中唯一一本每月出版的时尚杂志。
该杂志每期涵盖时尚、美容、生活、旅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新锐、前卫的视角引领潮流,深受青年读者和时尚爱好者的喜爱。
四、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的影响4.1 推动青年杂志市场的繁荣中国青年杂志排行榜的发布,为青年杂志市场带来了更大的竞争激励,促使各家杂志不断努力提升内容质量和读者体验,推动了整个青年杂志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理念

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理念
作为一本新青年杂志,我们的封面设计理念旨在展现青年人的活力、创造力和独特性。
我们相信每个青年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梦想。
因此,我们的封面设计不仅仅是一张照片或图像,更是一个展示青年精神的窗口。
在设计封面时,我们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
我们希望能够在封面上呈现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和不同风格的青年形象,让每个读者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
无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新人,我们都希望能够在封面上呈现他们的故事和风采。
此外,我们的封面设计也追求时尚和创新。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前卫的设计风格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他们对杂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我们不拘泥于传统的封面设计模式,而是不断尝试新的元素和风格,让每一期的封面都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惊喜和启发。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封面设计要能够反映出青年人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封面上的形象和内容,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关怀,激励青年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新青年杂志的封面设计理念中,我们追求多样性、时尚创新和社会责任感,希望能够通过每一期的封面,展现青年人的多彩生活和独特魅力。
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让他们对青年杂志充满期待和热爱。
山东青年杂志简介及征稿信息

山东青年杂志简介及征稿信息山东青年杂志简介及征稿信息—————————————————————————————主管部门:共青团山东省委主办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国际刊号: ISSN1004-0927 国内刊号:CN37-1019/C邮发代号: 24-13 周期:月刊语种:中文开本: 16开简介《山东青年》杂志是共青团山东省委的机关刊物,读者对象定位于广大青年。
本刊题材广泛,文风新颖,语言凝练,内容真挚,以纪实性为主,兼顾散文、杂文。
以弘扬人间真善美为主旨,陶冶青年人的情操,塑造青年人的品格,温暖青年人的心灵,与青年人分享生活的智慧,打造青年人的精神家园。
《山东青年》是由共青团山东省委主办的社科类期刊。
为了进一步强化本刊的理论深度,扩大本刊在青年学者之中的影响,现向各级党政理论工作者、各级教师、博士生、研究生及有志于青少年教育和研究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征稿。
山东青年栏目设置本刊所设栏目:思想工作、理论撷英、青年学苑、青少年研究、教育在线、文史哲研究、法制经纬、管理与创业、艺术空间、新体坛等。
山东青年投稿须知一、来稿须是未经发表的学术论著,请勿一稿多投。
二、文稿内容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文摘[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以4000字左右为宜,有关书写格式、标点符号、数字用法、图表样式、行文规范均应符合国家标准。
三、文稿应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四、来稿文责自负,请自留底稿,本刊不再退稿。
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拥有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注明。
五、所有来稿本刊会尽快审阅并给予答复,如果一个月内收不到用稿通知,请作者自行处理,投稿邮箱请见页尾。
—————————————————————————————山东青年2013年 5 期目录1试论苏区时期少年先锋队的性质演变吴修申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动力系统的整合作用研究年永琪,王孝松3浅析唐代“和离”制度的自由面向杨洋4“工学结合”视野下的学生骨干培养研究魏锡坤5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思考包立辉,李哲6民办院校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探索刘聪聪7弱势儿童监护热点问题研究综述张尚8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刘慧9高校学生文明寝室建设探析李洋10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激励问题初探蔡根升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和考研的抉择——基于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考研热现状的分析陈金枝,马铭勖,王宇航,辛一男2论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康许培3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方法探析顾玉芳4论基层检察院如何做好维稳工作黄岩,侯苏珂5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与对策马洪保,张敏,静丽贤6学生学业不良的非智力原因浅析彭冲7论中国古今对大小传统关系的制度安排巫洪才8国内高校教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宇晴9教育理念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贾斌10建构模型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例谈建模思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任凤兰11从学生视角谈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戴丹丹12浅议中职学校团委工作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以共青团组织活动为视角,引领青年团员成长成才王巧丽13浅论科学实验探究题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功能及启示何惠华14浅析基层党校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尹华良15提高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语言力度的有效方法姜恒杰16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荀超琦17关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林澎18浅析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付颖19网络时代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羊小华20独立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张明,潘宇倩21《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宗教思想的完美表述伏逑逑22中国国民性改造中存在的争论和矛盾顾思敏23浅谈辅导员如何结合自身专业开展工作杨益孜24对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中提高馆员素质的思考吴亚华25莎车县苏菲主义教团女信徒迪喀尔(Zikir)仪式的时空限定阿依努尔·艾尼瓦尔26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审查要点陈楠27以人为本有效推进医学实习生网络党建工作戴晟28如何增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孟丽娜29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新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研究李红英,马春秀,赵葵30强化内控机制防范执法风险张辉,善发31派驻检察室建设与做好群众工作关系的思考李文启,侯苏珂32实现更高质量高校职业指导的几点思考刘世伟,蔡海乔33科学发展观对孟子生态观的继承王淑华,季秋轩,薛伟娟34潍坊市进城务工青年城市融入路径调查报告辛建芹35关于加强农村青年农业劳动力培训的思考叶明党36煤炭企业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秦耘耕37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其影响下的商务敬语的使用赵瑞琦38新穆勒五法之我见华廷39试析“趣”与“趣味”的历史演变杨秀平40清末(1901-1911年)史传译著的分类方法探析潘喜颜41程朱理学对明初神魔小说创作的负面影响邹壮云42昆明话的声调格局李娜,吕美娥43南朝乐府民歌的双关修辞及其影响张欣44畸形爱情的宿命解读——用原型批评理论解析《榆树下的欲望》陈婷45浅谈共青团工作与大学文化形成的内在规律王高军46“复调”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与变异——对《城堡》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比较分析伏逑逑47论沂源牛郎织女传说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刘强48始终坚持把培育联合思维放在构建联合文化的首要位置王新49浅谈大学文化建设对高校党建的“辐射”作用——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孙晓华,姜东50体育精神培养的策略王珠51两种计算公式下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比较分析李辉华52浅析泵站经济运行和优化管理李朝阳53浅谈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对比吕冰54商法中对商行为法律控制与经济法中对市场行为规制的制度差异性分析王露莺55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心理疏导不断提升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李波56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王辉,杨溪璐57浅谈三贴近原则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对策王敏58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路径探析翁添富59突出三大重点抓好地勘队青年工作曹峰60发挥团员青年主力军作用做好基层团青工作谢健6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梁维科62论案内分工法与职务犯罪侦查水平的提高刘旗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杂志》的六位封面人物(上)(2007-10-26 16:57:48)转载▼标签:分类:读书笔记人文/历史图:《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来说,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或许算得上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本期刊。
和后来读者所熟悉的《新青年》封面样式不同,《青年杂志》时代的期刊每期均以名人作为封面的中心。
与刊物对自由、人权、民主、科学的追求相吻合,《青年杂志》在封面人物的选择上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取向。
一、卡内基卡内基(1837-1919)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兼慈善家。
他出生在苏格兰,早年贫苦,11岁时迫于生计移民到美国,为了糊口,他曾到纺织厂去打过工,烧过锅炉,在油池里浸过纱管,还给电报公司当过邮递员,后来靠自身的聪明和努力在新大陆站稳了脚跟,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他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的著名钢铁帝国,成为美国经济的三大巨头之一。
《青年杂志》的第一卷第一号刊登了彭德尊的文章《卡内基传》,文章题名之前有一行小字:“艰苦力行之成功者”。
这八个字正是主编陈独秀向读者推荐卡内基的重要原因。
陈独秀对于中国国民的积弱现状向来不满,受竞争进化论的影响,他主张中国青年在人生态度上要积极进取,摒弃不切实际的空谈幻想,这也就是他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中鼓吹的“职业主义”和“兽性主义”。
作为青年人创业榜样的实业家卡内基,正是这样一种奋斗精神的代表。
此外,和许多以聚敛财富为唯一目标的资本家不同,1900年,时年65岁的卡内基以五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钢铁公司卖出,之后,他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上。
卡内基被人们称为美国现代基金会的先驱,到1919年去世为止,他向社会捐款的总额达到了3.3亿美元。
这种为社会谋福利的公共精神,也使他获得了中国五四知识分子的赞美。
二、屠格涅夫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1851)、《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等。
《青年杂志》从创刊号即开始连载他的中篇小说《春潮》,共用四期连载完毕。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青年杂志》的一项主要内容,除了小说之外,杂志还在每期刊登一篇英文诗歌的译文(附原文)。
小说讲述了俄罗斯青年萨稜和少女仙玛从邂逅、相识到相恋最终却不得不分离的爱情故事,取材于作家本人真实的情感经历。
1840 年5月,屠格涅夫游历了意大利和瑞士,之后途经法兰克福,偶遇一位年轻姑娘向他呼救,请他帮助抢救她生病昏迷的弟弟。
姑娘的美貌和气质深深地打动了作家,只是由于时间所限,两人之间刚刚萌发爱情便被迫分离。
《春潮》的译者陈嘏,原名陈遐年,是陈独秀长兄陈孟年之子。
小说用浅近文言译成,文笔优美,尤其在写景抒情方面,丝毫不失屠氏特色。
从第四号起,《青年杂志》还继续连载了他翻译的屠氏另一篇小说《初恋》。
陈嘏在译者前言中说,屠格涅夫的伟大之处,是因为他的作品“咀嚼近代矛盾之文明,而扬其反抗之声者也”。
但《青年杂志》之所以看重屠氏的《春潮》,却不在于什么具体的政治意义,而是因为这篇小说“崇尚人格,描写纯爱,意精词赡,两臻其极”。
把是否反映了健全的“人格”而不是个人之外的道德理想看作评判文学作品的标准之一,反映的正是典型的五四人学时代主题。
三、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出生于都柏林,19世纪末著名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文学运动的创始人。
《青年杂志》从第一卷第二号开始连载他的剧本《意中人》(An Ideal Husband)。
杂志称其为“爱情喜剧”,认为该剧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理想,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
“曲中之意,乃指陈吾人对于他人德行的缺点,谓吾人须存仁爱宽恕之心,不可只知憎恶他人之过;尤当因人过失而生怜爱心,谋扶掖之。
”然而,在对王尔德文学风格的介绍上,新生的《青年杂志》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错误。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开篇批评陈独秀“在提倡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的当儿,竟把王尔德拉了进去奉为经典,岂不滑稽?”的确,在《意中人》的开头,编者称王尔德是“晚近欧洲著名之自然派文学大家”。
而《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三号刊登的《欧洲文艺史谭》中,陈独秀曾介绍过19世纪末兴起的自然主义文学,认为“此派文艺家所信之真理。
凡属自然现象,莫不有艺术之价值,梦想理想之人生,不若取夫世事人情,诚实描写之有以发挥真美也。
”在这篇文章里,他还把王尔德和易卜生、屠格涅夫、梅特尔林克并称为“近代四大代表作家”。
或许是出于对“世事人情”的出色描摹,陈独秀将王尔德画入了所谓的“自然派”(实际是现实主义),但不管是对自然主义的分析,还是对王尔德的评价,与文学史的已有定论都显然相去甚远。
考虑到陈独秀本非出身文学专业,承担的编辑工作又是如此繁重,这样的无心之失亦可理解。
更值得一提的倒是《意中人》一文是译者薛琪瑛女士。
她是第一位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的女性作家(翻译家)。
陈独秀给了她极高的评价,称她是“吾国文艺复兴之嚆矢,女流作者之先河”。
薛琪瑛是江苏无锡人,出身书香门第。
她的祖父是清末改良派思想家薛福成,外祖父是桐城派大师吴汝纶。
薛吴二人都曾是曾国藩的著名弟子。
薛琪瑛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学英文高等学科,兼通拉丁语,后来嫁入湖南沅陵朱家,成为诗人朱湘的二嫂。
朱湘幼年即父母双亡,薛琪瑛给了他母亲一般的关爱与照顾,在他一生中给予多番资助。
朱湘在他的译作《英国近代小说集》出版时,特地在该书的扉页上写有这样的题辞:“此书呈我的嫂嫂薛琪瑛女士奖助我读英文的人。
”四、托尔斯泰在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之时,托尔斯泰的文名已经蜚声世界。
对于正处在诞生前夜的中国新文学来说,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所能提供的,是一种宽广博大的人道主义胸怀和带有宗教悲悯色彩的道德理想,即陈独秀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中所说的“尊人道,恶强权,批评近世文明,其宗教道德之高尚,风动全球”。
而这正是20世纪初的中国现实环境极其需要的。
从国际背景来看,当时正值一战期间,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和宗教情怀对于欧洲军国主义来说,是一股重要的反对力量。
汝非在发表于《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的《托尔斯泰之逃亡》中说:“时人有云。
使托氏学派再假以时日。
流传播布。
薰陶人心。
今日欧陆之大战争。
可以不作。
”而就国内环境来说,在旧的社会秩序被破坏之后,政治道德权威出现真空,加上对辛亥革命之后社会现状的失望,民国初年的社会道德出现了大范围的滑坡。
社会需要一位伟大的人物作为国民道德楷模的典范,而在破旧立新的时代环境中,传统的孔孟仁学显然已不能担此重任,于是五四知识分子一方面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边缘人物,如墨子等,同时目光向外,积极引进国外文化成果,以求在开放的视野中建设新的中国现代文化。
在《托尔斯泰之逃亡》中,作者为托氏的离家出走赋予了一种悲壮的色彩,认为他出走的原因是由于“所处四周之丰亨境遇实与彼纯洁道义心有大相反对者。
阅时愈久直觉身之所处者与其心之所怀抱者两不能相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是托尔斯泰人生悲剧的源头,事实上也是五四启蒙先驱者们面临的共同命运。
五、富兰克林(旧译佛兰克林)1916年1月出版的第一卷第五号《青年杂志》从内容上看颇为热闹,既有对法国将军霞飞的介绍,也有中国武术大师霍元甲的小传,而在“英汉对译”一栏中刊登的,则是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的节选。
翻译家刘叔雅在译者前言中给予了富兰克林极高的评价,说他“为十八世纪第一伟人。
于文学科学政治皆冠绝一世。
其自强不息勇猛精进之气。
尤足为青年之典型。
”或许是为了符合青年读者的阅读趣味,刘叔雅节译的是富兰克林早年自学成才的奋斗历程。
富兰克林出生于波士顿。
家里共十个孩子,他排行第八。
父亲乔赛亚·富兰克林是英国移民。
年少的富兰克林喜爱读书,但是窘迫的家境使他无法接受足够的教育。
十二岁时他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造蜡烛,然后又跟随哥哥詹姆斯学习印刷。
在排版校对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许多新书和新作家,学会了阅读和写作,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乔治·华盛顿评价富兰克林说:“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
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杜尔格对他的评价则是:“他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民主与科学,这是富兰克林一生取得的两件伟大成绩,也正是五四知识分子积极呼唤的时代主题。
六、谭根这是《青年杂志》六位封面人物中唯一的一位华人。
对于今天的许多读者来说,这个名字已经相当陌生了,但在20世纪初,他却曾经是国人的骄傲——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中国设计制造水上飞机的第一人。
谭根生于1890年,原籍广东开平,长于美国旧金山。
自幼喜爱机械工程,此时正值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谭根对这种新型飞行器很感兴趣,于是自己开始了相关方向的研究,后来,他结识了中国另一位航空先驱人物冯如,开始接触飞机技术。
一年以后,谭根经人介绍,担任了一名美国飞行的助理司机,不久又进入美国希敦飞机实践学校学习,深入研究航空理论与飞机构造技术。
他开始自己设计制造水上飞机。
1910年,谭根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万国飞机比赛大会,一举夺冠,成为华人世界的骄傲。
美国陆军曾聘请他负责空投炸弹的训练,任命他担任加州飞机队后备军司令。
1915年,谭根应邀回国并在香港、广州进行飞行表演。
同年7月筹建广东航空学校,培养飞行人才。
1916年任广东护国军讨袁航空队队长,并参加了讨伐军阀龙济光的战役。
晚年谭根回到美国,转行从商,直到60年代在美国去世。
谭根的水上飞机曾经在广州和香港作飞行表演。
在香港表演时他带了一位女乘客飞上天,这位女士也非常幸运地成了中国第一位乘坐飞机升空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