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总复习题(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分析污染型生产工艺过程中水污染物产生量时,应绘制物料平衡图、水平衡图以及( D )。
A.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B.项目总平面图C.水环境功能区划图D.生产工艺流程图2.下列不属于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的是( D )。
A.总图布置方案分析B.环保措施方案分析C.工艺流程D.替代方案3.下列不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的是( A )。
A.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B.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C.水平衡D.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与分析4.下列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的是( B )。
A.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B.清洁生产水平C.项目组成D.人员数量与工作时间5.下列不属于建设项目选址要考虑内容的是( D )。
A.是否与规划相协调B.是否影响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C.是否违反法规要求D.是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时,需参考国家有关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合理布置建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 D )。
A.总图的地形图B.总图各车间布局平面图C.总图布置方案与内环境关系图D.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7.总图布置方案分析时,需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 A )的保证性。
A.卫生防护距离B.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C.安全防护距离D.卫生防护距离和防火防护距离14. 工程分析时使用的资料复用法,只能在评价等级( B )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A.较高B.较低C.一级D.以上都可以15.用经验排污系数法进行工程分析时,此法属于( B )。
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数学模式法 D.资料复用法16.物料衡算法能进行工程分析的原理是依据( C )。
A.自然要素循环定律B.市场经济规律C.质量守恒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17.工程分析的方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此法是( A )。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含参考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对于经判定需预测二次污染物的项目,预测范围应覆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 )的区域。
A、5%B、3%C、10%D、1%正确答案:D2、某规划项目需模拟二次PM2.5和O3,选用( )模型进行进一步预测。
A、CALPUFFB、AERMODC、AEDTD、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正确答案:D3、对评价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项目的( )变化的预测。
A、特征质量参数B、重要质量参数C、各种环境质量参数D、常规质量参数正确答案:C4、对于固定声源评价,一定要绘制等声级线图,是( )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和二级B、三级C、二级D、一级正确答案:A5、某工厂冷却塔外1m处,噪声级为100 dB(A),厂界值要求标准为60dB(A),在不考虑屏障衰减的情况下,厂界与冷却塔的最小距离应为( )。
A、80mB、100mC、50mD、60m正确答案:B6、一般户外、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距地面高度的共同要求是( )。
A、≥1.2mB、≥1.5mC、≥1m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7、某水样pH为6.5,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
A、0.93B、0.2C、1.08D、0.5正确答案:D8、我国现有的噪声标准中,主要评价量为( )。
A、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噪声级B、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连续噪声级C、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噪声级正确答案:C9、某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所在地干燥度为2.8,且常年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7m,该项目敏感程度分级为( )。
A、不敏感B、敏感C、一般敏感D、较敏感正确答案:D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 ( )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复习

一、 名词解释:1、 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水、大气、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等。
2、 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3、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定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4、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6、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7、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知道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8、 等标污染负荷:各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的总和。
9、 等标污染负荷比: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出各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并通过求和得到某个污染源(工厂)、某个地区和全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占综合等标污染负荷的百分比。
10、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从环境保护的目标出发,采用适当的评价手段,确定拟议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避免、消除和减轻负面影响的对策,为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方案的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1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超过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12、灵敏度:是模式输出(计算浓度)对输入变量的偏导数。
13、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参数;熏烟性烟羽;氧亏;土壤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环境容量;辐射逆温;土壤背景值;城市热岛效应;连续A声级;危险废物;统计噪声级;污染分担率;熏烟;卫生防护距离;陆海风土壤本底值;等效连续A声级;产品排污系数;危险风速;环境影响识别;环境背景值;大气稳定度;氧垂曲线;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环境标准;普通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三化”原则;土壤污染物临界含量;清洁生产;环境要素;环境负荷比;等标污染指数;灯标污染负荷;单因子评价指数;多因子评价指数;环境质量分级;均值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记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四、问答题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2.简述工程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3.简述污染源评价的目的和方法。
4.简述大气稳定度的判定和分级。
5.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包括哪些因素?6.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含的要点内容。
7.简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布点方法。
8.简述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
9.简述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
10.简述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途径。
11.简述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
12.简述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和特点。
13.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14.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15.简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16.简述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17.简述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18.简述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
19.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
20.简述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和具体方法和特点。
五、计算题1.锅炉房2m处测为80 dB,距居民楼16m;冷却塔5m处测为80 dB,距居民楼20m,求二设备噪声对居民楼共同影响是否超标(标准为60 Db)?2.某工厂锅炉的烟囱孔径为800 mm,烟气排放速度为13.5 m/s,烟气温度为70℃,排气压力为740 mmHg;废气中SO2的平均浓度为16 g/Nm3。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题考试试题及答案(4套)

《环境影响评论》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环境影响评论的基本功能有()A.判断功能B.展望功能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E.完美功能2.无组织排放源确实定方法有()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反推法D.示踪法E.遥感法3.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剖析的基本内容有()A.工程概略B.施工规范C.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剖析D.主要污染物排放量E.代替方案4.生态影响评论工程剖析技术特色有()A.工程构成完好B.要点工程明确C.全过程剖析D.污染源剖析E.其余剖析5.大气污染源检查方法有()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经验估量法D.采集资料法E.遥感方法6.P-T 法鉴别大气稳固度的方法论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地面风速B.日照量C.云量D.混淆层高度E.逆温层厚度7.常有的不利气象条件有()A.静风B.小风C.逆温D.熏烟E.海陆风A.项目的特征B.项目波及的当地环境特征及环境保护要求C.辨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D.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双方面辨别环境影响E.突出对重要的或社会关注的环境因素的辨别9.大气环境影响评论因子的挑选依照和选择方法有()A.依据建设项目的特色B.联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 值较大的污染物D.在评论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10.大气环境影响评论展望上当算日均匀浓度的方法有()A.保证率法B.典型日法C.换算法D.联合频次法E.点源叠加法11.影响烟气抬高升度的因子有()A.烟气自己的性质B.四周大气的性质C.下垫面地形及粗拙度D.源强E.取样时间12.展望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方法有()A.数学模式法B.物理模型法C.类比剖析法D.专业判断法E.其余方法13.河流水质模型参数确实定方法包含()A.公式计算和经验值估量B.室内模拟实验测定C.现场实测D.水质数学模型优化法E.拟合曲线法14.生态环境影响评论应包含的指标有()A.生态学评估指标B.可连续发展评估指标C.政策与战略评估指标D.环境保护法例和资源保护法规评估指标E.经济价值损益和得失评估指标F.社会文化评估指标15.危险废物拥有的特征是()A.腐化性B.急性毒性C.浸出毒性D.反响性E.传染性F.放射性16.洁净生产剖析指标的选用原则有()A.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B.表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C.简单量化D.知足政策法例要求并切合行业发展趋向E.方便环境监察管理17.洁净生产剖析的方法有()A.指标对照法B.分值评定法C.指标评论法D.类比检查法E.专业判断法18.大气污染的惯例控制技术有()A.干净焚烧技术B.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C.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E.活性污泥法19.环境影响评论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一定要知足的要求有()A.切合达标排放的要求B.切合有关环保要求C.技术上可行,经过技术改造能够实现达标排放D.方便环境监察管理E.节俭环保设备运行开销20.假如采纳连续点源高斯模式,计算某稳固度下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地面轴线 1 小时均匀浓度,必需的输入参数有()A.排气筒几何高度和抬高升度B . 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C . 排气筒出口处的风速D . 风向、风速、大气稳固度联合频次E . 该稳固度下的大气扩散参数例 1 : 一河段的上游 来水 COD Cr , Q P 3/s ; 污水排放源强COD Cr (E)=58mg/L ,Q E 3/s 。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new

一、名词解释: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识别评价工作等级环境指数环境容量环境敏感区清洁生产环境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大气稳定度逆温层结熏烟扩散污染分担率等效连续A声级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评价区域环境评价环境风险评价二、选择题: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轻度和很小的不利影响,编制文件对应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
2.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是环境基准、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介入;编制规划环境影响篇章应在规划形成初步方案后至上报审批之前阶段介入。
4.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判断、预测、选择、导向功能。
5.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
前者主要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管理,后者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
6.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依据为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7.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三个阶段。
所有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营阶段的影响;预测又分为两个时段即冬、夏两季,丰、枯、平水期。
8.污染物调查中核实污染物的排放量一般有三种方法,分别为物料衡算法、代入系数法、实测法。
9.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界定时,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将污染物按四类考虑持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pH)及热污染(温度)。
10.确定地表评价工作等级的四个因素分别是根据拟建设项目排放的废水量、废水组分复杂程度。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原则(1.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越复杂,则建设项目的影响越大,要求影响评价做得越仔细,评价等级就越高。
2.地表水域规模越小,其水质要求越严,则对外界影响的承受能力越小,因此,相应地对评价工作的要求越高,评价级别也相应越高。
)11.建立BOD-DO水质耦合(S-P)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①河流中的BOD的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都是一级反应;②反应速度是定常的;③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而河流中的溶解氧来源则是大气复氧。
环境影响评价考试知识点整理题目与答案

环评复习题一、单选1.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依据是(D)A.环境功能的不同B.环境范围的大小C.环境要素的不同D.环境要素的形成2. 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A.美国B. 日本C.德国D.中国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登记表4.环境噪声具有的特点是(C)A.易评估性和暂时性B.分散性和持续性C.无形性和多发性D.危害大和复杂性5.首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是(A)A.美国B. 日本C.德国D.中国6.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D)A.限期治理制度B.排污许可制度C.浓度控制制度D.总量控制制度7.不属于环境概念范畴的是(C)A.大气B.矿藏C.野生动物D.自然保护区8.环境影响报告书经(C),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A.批准前B.批准过程中C.批准后D.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后9.下列环境因素中,不属于环境敏感区范围的是(D)A.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C.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地点D.城市规划中的工业企业10.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对其主持完成的(A)承担相应责任A.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工作的技术文件B.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C.环境保护调查报告D.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二、多选1.复杂地形系指(ABCD)A. 山区B.丘陵C.沿海D.大中城市的城区E.平原2.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ABCD)筛选和确定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 C评价等级 D当地的环境要求3.目前使用较多的水环境预测方法有(ABCD)A 数学模式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专业判断法4.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和下列优先顺序(ABCDE)A.预防措施B.最小化措施C.减量化措施D.修复补救措施E.重建措施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ABCDE)A.居住区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C.文化区D.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E.特定工业区6.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其中III类主要适用于(AB)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B.鱼虾类越冬场、泗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C.工业用水区D.农业用水区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适用于(ABC)混杂区A.居住B.商业C.工业D.文教机关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入(ABC)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A,GB3838中IV类水域。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含答案共10页)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工作定义)
2.环境质量
3.环境影响
4.环境质量
5.环境影响
6.环境影响评价
二、填空
1.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是。
表示,工厂锅炉房排气口外2 m(r1)处,噪声级为80 dB 2.噪声评价量中L
Aeq
(A),厂界值要求标准为60 dB(A),厂界距锅炉房最少距离r2应是米。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130-2014)适用范围
为:、。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两种类型。
5.环境评价按时间分类可分为、、。
6.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是。
7.环境评价按时间分类可分为、、。
表示,两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均为8.噪声评价量中L
Aeq
95dB,其合成总声压级为 dB
9.生态评价方法包括类比分析法、、、
、等方法。
10.环境影响按影响性质可分为、两类,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
11.环境质量价值可概括为生存价值、、、。
三、问答题
1.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中污染物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简述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替代方案的类型
3.以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为例说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4.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
如何确定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评价等级。
五、计算题
1. 已知某城市大气污染源调查资料如下表所示。
污染源调查结果一览表
(1)计算各行业废气等标污染负荷;
(2)确定该城市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行业;
(3)计算各行业万元产值等标污染负荷,哪个行业万元产值排污最大?
浓度为5 mg/L,挥发酚浓度为0.007 mg/L,CN-浓2.某河段pH7.8,DO浓度为4 mg/L,BOD
5
度为0.06 mg/L,试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水环境质量,并说明其超标倍数(评价标准pH6.5-8.5,
3 mg/L,挥发酚0.005 mg/L,CN-0.05 mg/L)。
DO 6 mg/L,饱和DO 9.2 mg/L,BOD
5
2.已知某地区主要建有A厂、B厂和C厂,其污水排放量、污染物监测结果及评价标准如下表
所示,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3.已知某市近几年监测数据如下,试用上海大气质量指数评价该市大气质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略
二、填空
1.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是环境质量的价值。
表示连续等效A声级,工厂锅炉房排气口外2 m(r1)处,噪声级为2.噪声评价量中L
Aeq
80 dB(A),厂界值要求标准为60 dB(A),厂界距锅炉房最少距离r2应是 20米。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130-2014 )适用范围为: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也可回答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对一般工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处理、处置固体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5.环境评价按时间分类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6.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是环境质量的价值。
7.环境评价按时间分类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回答后评价也可给分
表示连续等效A声级两个噪声源的声压级均为95dB,其合成总声压级8.噪声评价量中L
Aeq
为 98 dB。
9.生态评价方法包括类比分析法、列表清单法、生态图法、指数法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等方法(包括回答生态机理法、系统分析法都可以)。
10.环境影响按影响性质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可逆影响)、不可恢复影响(不可逆影响)两类,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工程特征、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11. 环境质量价值可概括为生存价值(健康价值)、经济价值(发展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
三、问答题
略
四、论述题
略
五、计算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