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编码管理规程
物料编号及批号管理规程

1.目的规定物料分类编号及批号的编制方法。
2.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3.范围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等。
4.责任物资部、质量管理部、生产部、销售部5.内容5.1编号的编制5.1.1一般物料编号由11位组成。
前四位为物料代号,其中第一位为拼音字母,表示物料类别,第二至四位为定位号,表示物料品名,后七位为进货日期(生产日期)和当年进库次数(生产批次)的流水号;具体格式如下:成品 CXXX---年月XXX中间产品 ZXXX---年月XXX原料 YXXX---年月XXX辅料 FXXX---年月XXX内包装材料 NXXX---年月XXX外包装材料 WXXX---年月XXX说明书 BXXX---年月XXX如:Y001-9911006表示代号为Y001的原料是99年11月进货,年累计第六次进货。
如当天同一产品进多个批号,视同多次进货,编号方法按进货批号先后进行。
5.1.2原辅料、包装材料到货时,仓库管理员将物料进行编号,并写在登记册上。
5.1.3物料编号表的编制5.1.3.1为了使用方便,将厂内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编制成物料编号表,物资部负责物料编号表的编制工作;5.1.3.2一个编号只代表一种物料,当有物料不使用时,原编号应空缺;5.1.3.3当有新产品投入生产时,物资部按照5.1.1规定将新增物料及时编入物料编号表;5.1.3.4当编号表内容变更时,应及时将新编号表下发各有关部门。
并收回原编号表(附物料编号表)。
5.2物料批号的编制5.2.1进厂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如本身携带批号,则按此批号编写。
如不携带批号,则批号由6位数组成,即为进厂那一天的年月日(如2005年7月4日进来一批包装材料,这批包装材料的批号为050704)。
5.2.2提取物的批号为投料那一天的年月日。
5.2.3成品的批号按照《生产批号编制管理规程》进行编制。
物料编码及产品代码管理规程

**************有限公司GMP 文件 文件名称: 物料编码及产品代码管理规程文件编号:SMP-WL-**-***-** 起草人日期 年 月 日 第 1 页,共 3 页 审核人日期 年 月 日 分 发 号 批准人日期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年月 日颁发部门 质量部 分发部门 质量部、生产部、采购部1 目 的:建立物料编码及产品代码管理规程,规范物料及产品代码的编制及使用。
2 适用范围:质量部、生产部、采购部3 责 任 者:质量部、生产部、采购部4 管理内容:4.1 由质量部负责物料编码及产品代码制定规则,使用部门按规定进行编制。
4.2 本公司所采购及生产的所有物料及产品均应给出一个代码,此代码独一无二,一经确立,绝不混用。
4.3 编制原则:4.3.1 同一名称不同规格的物料或产品,需指定不同的代码。
4.3.2 入库物料的编码须能体现物料的进库时间及次序,入库产品须能体现产品生产时间及次序,方便物料和产品先进先出。
4.4 编制内容:4.4.1 物料编码4.4.1.1编制原则物料编码按照三级码进行编制,物料编码:一级码+二级码+三级码,共九位数字表示。
4.4.1.2编码释义4.4.1.2.1一级码为一位阿拉伯数字,“1”表示原料;“2”表示包材;“3”表示劳保用品。
一级码 三级码 二级码4.4.1.2.2二级码为六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入库时间,其中年份、月份和日期各用两位数字表示,缺位用“0”补足。
例如:物料入库时间为2017年01月01日,即编写为“170101”。
4.4.1.2.3三级码为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同一天内同类物料的入库次序,即流水号。
例如:同一天内入库两批原料,第一批入库原料的流水号为“01”,第二批入库原料的流水号为“02”。
例如:2017年01月01日入库的第一批原料,物料编码为“117010101”;2017年01月01日入库的第一批包材,物料编码为“217010101”;2017年01月01日入库的第一批劳保用品,物料编码为“317010101”。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放行管理制度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放行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放行管理。
3. 定义•物料:公司用于生产的原材料。
•中间产品:公司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
•成品:公司生产过程中制成的最终产品。
4. 风险评估在放行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风险:1.物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2.放行不到位,导致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造成公司信誉受损、产品安全问题等严重后果。
5. 放行管理流程5.1. 物料放行管理1.QA部门对到货的物料进行质量检查,合格的物料方可进行入库放行。
2.物料入库时需要做相应记录,并对物料价格、数量等信息进行记录。
3.入库记录需要保存3年以上,方便追溯。
5.2. 中间产品放行管理1.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需要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2.生产线结束后,由QA部门进行确认放行。
5.3. 成品放行管理1.生产结束后,将成品移交至QA部门进行确认放行。
2.QA部门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合格的成品方可进行出库放行。
3.出库记录需要保存3年以上,方便追溯。
6. 放行管理的责任划分1.QA部门负责对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放行管理。
2.生产部门负责制定产品生产规范和操作规程,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3.仓库管理员负责对物料、成品的入库和出库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应文档。
7. 放行管理的监督1.公司内部审核人员对放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抽样检查。
2.审核结果以报告形式向公司领导层报告。
3.QA部门需在每个季度结束前,对过去三个月内放行的物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数据分析和汇总,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8. 结束语本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确保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公司信誉和产品安全。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放行管理制度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放行管理制度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放行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可以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数量和安全。
下面是一份基本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放行管理制度,供参考:一、目的和范围1.目的:建立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放行管理制度,确保物料的质量、中间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成品的质量和安全,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我司所有生产、仓储和物流过程中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放行管理。
二、管理责任1.生产部门:负责物料和中间产品的接收、检验和放行。
2.资材部门:负责物料的采购、入库和仓储,保证供应及时、数量准确。
3.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检验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并保证质量记录完整。
4.仓储部门:负责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仓储管理,确保数量和质量的准确。
三、放行流程1.物料放行流程(1)采购员确认物料需求,并向供应商提出采购订单。
(2)供应商交付物料,资材部门验收物料外观质量和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
(3)验收合格的物料由资材部门按照规定放行,并进行标记。
(4)被标记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料,需进行退货处理,退货流程按照退供货流程执行。
2.中间产品放行流程(1)生产部门制定中间产品生产计划,并按计划生产。
(2)生产完成后,生产部门将中间产品移交给质量部门进行抽样检验。
(3)质量部门对抽样的中间产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4)检验合格的中间产品由质量部门放行,并进行标记。
(5)被标记为不合格的中间产品,生产部门需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3.成品放行流程(1)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进行成品生产。
(2)生产完成后,生产部门将成品移交给质量部门进行全面检验。
(3)质量部门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功能性能、安全性等。
(4)检验合格的成品由质量部门放行,并进行标记。
(5)被标记为不合格的成品,生产部门需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四、记录与管理1.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放行记录由质量部门负责登记和管理。
仓库物料编码管理规程,物料编码编制的原则与管理内容

物料编码治理规程
1.目的:建立物料的编码治理规程,清楚辨别各种物料品名及进库日期。
2.职责:进库原料、辅料、包装材料。
3.范围:仓库保管员。
4.内容:
4.1.由仓库保管员担任编码工作,对进库物料正确编码。
4.2.所有进库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均应给出一个物料识别码,此编码独一无二,一经确立,绝不
重现。
4.3.编码原则:
4.3.1.进库物料编号须表示物料的进库时间、次序。
4.3.2.根据进库物料编号,应能控制物料的先进先出。
4.3.3.每种物料有一特定的识别码,此码一经确立,不再改变。
4.3.4.同一品种使用不同包装规格的物料及同一物料规格不同的包装材料,应分别给出不同的编号。
4.4.编码内容:
4.4.1.编码分二部分:分类代号、物料编号(流水号)。
4.4.2.物料识别码每种物料均有一个固定的识别码,此码一经确立,不再改变。
4.4.3. 物料分类编号格式
□□□——□□□□□□
———————
分类代号物料编号(流水号)
例:Y006-----101205
6号原料是10年12月累计第5批次。
4.4.4.流水号为仓库接收同一物料在同一月内的先后次序号;从每月中的首批进料顺序编起编制到当
月最后一批;流水号每月一排列。
4.5. 编码后填写物料总帐、请验单。
4.6. 质管部取样员须将编号填写在取样证及检验报告单上。
附:物料编码目录
一、原料编码
二、辅料编码
四、中间产品编码。
物料分类编码管理规程1

目的:建立物料分类编码管理规程,使物料的管理规范化,避免差错发生。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及化学试剂的统一编码。
责任:仓库管理人员、仓库保管员、车间操作工及化验员。
内容:1.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及化学试剂均应纳入物料分类编码系统,对全部进行统一编码。
2.编码应能表示出物料分类、品种规格到货时间及累讣批次,每批物料只能有一个专一性的编码,物料编码不能随意更改变换。
3.物料分类编码的编制:3.1物料分类及代号:3. 1. 1物料代码:3.1.2类别代码:3. 1.2. 1 原料(Y):3. 1.2.2 辅料(F):3. 1.2.3包装材料(B):3. 1. 2. 4中间产品::3. 1.2.5 成品(C):3. 1.2.6化学试剂(H):3. 1. 3品种代码3.1.3. 1 药材Y(J):3. 1.3.2西药代码(YX):3. 1.3.3辅料代码(F):3. 1.3. 4产品代码:C3. 1.3.5中间产品3. 1.3.6化学试剂(H):3. 2物料分类编码格式:物料代码+类别代码+品种代码一顺序码+流水号物料代码:为一位大写字母。
如:Y(原料)/F (辅料)/B (包装)/Z (中间产品)/C (成品)/H (化学试剂)类别代码:为一位大写字母或两位数字。
如:J (净料药材)、01 (说明书)或G(固体)。
品种代码:为三位数字组成。
如:001 (丁香)、001 (八珍益母丸)。
如:YZ001-130501中药原料丁香2013年5月购进第一批B01001-130501包装材料八珍益母丸说明书2013年5月购进第一批4我公司现行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和化学试剂的分类编码为“物料分类编码”。
5每种物料的编码具有唯一性,不得更改,不得因为长期不用而删除。
6新增物料编码时,山申请人提出申请,并山仓库依据编制方法要求增加编号,并上报质量管理部批准。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常见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物料管理通常是组织和管理一个企业的物料流程,确保所需物料供应和流动的顺畅。
在物料管理中,准确分类和编码物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物料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
一、物料分类1.根据物料属性分类:-原材料: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始物质,如木材、金属等。
-成品: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产品,可以直接交付给客户。
-半成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才能变为最终产品。
-消耗品:用于支持生产过程的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等。
-辅助物料:用于辅助生产过程的工具、设备等。
-工具:专为生产或维修而设计的设备或工具。
2.根据需求特性分类:-主供物料:在该物料上公司具有控制权且需要进行优化管理。
-刚需物料:公司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但不容易替代。
-柔需物料:公司控制权相对较低,可以通过使用垫底物料或寻找替代品来解决供应问题。
-非关键物料:公司的控制权很低,供应方面出现问题时可以替代。
3.根据物料用途分类:-生产物料:用于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
-保修物料:用于维修和保养公司产品和设备。
-间接物料:用于维持企业内部运营,如办公用品、清洁用品等。
-包装物料:用于包装和运输产品的材料。
二、物料编码规则物料编码是为了区分和标识不同物料,并方便在系统中进行管理。
以下是常见的物料编码规则:1.通用编码:采用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表示,例如A001、B002等。
这种编码适用于多种物料的情况,不容易混淆。
2.分类编码:按照物料的分类进行编码,例如按照物料的属性、用途、规格等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扩展和调整,易于管理和查找。
3.层次编码:采用数字和点的组合表示,例如1.1、1.2.2等。
这种编码可以表示物料之间的层次关系,方便进行结构化管理和查找。
4.单位编码:采用相同单位的物料进行编码,例如计算机配件可以用CP001、CP002等表示。
这种编码方便了物料的管理和统计。
5.地理编码:根据物料的产地或分布地区进行编码,例如国内物料编码以CN开头,国际物料编码以INT开头。
物料代号管理制度

物料代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的物料代号管理工作,提高物料管理效率,保证物料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物料代号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
三、物料代号管理原则1. 统一管理:制定统一的物料代号管理规范,统一管理公司内的所有物料代号。
2. 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物料代号管理流程和标准,规范管理物料代号的申请、审批、变更和作废。
3. 精细管理:对物料代号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物料属性、用途、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供应商等信息的详细记录和管理。
四、物料代号管理责任部门1. 财务部:负责制定和调整物料代号管理的相关费用标准。
2. 采购部:负责申请、审批和变更物料代号,管理供应商信息。
3. 仓储部:负责对入库的物料进行物料代号的登记和管理。
4. 生产部:负责对使用的物料进行物料代号的核对和管理。
五、物料代号管理流程1. 物料代号申请(1)采购部收到部门的物料代号申请单后,进行初步审核。
(2)初步审核通过的申请单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3)审批通过后,采购部为物料生成唯一的代号,并将代号信息录入物料代号管理系统。
2. 物料代号变更(1)若需要变更物料代号,相关部门需提出变更申请。
(2)采购部接到变更申请后,进行初步审核。
(3)初步审核通过的申请单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4)审批通过后,采购部在物料代号管理系统中对相应的物料进行代号的变更处理。
3. 物料代号作废(1)若某一物料不再使用或已停产,相关部门需提出物料代号作废申请。
(2)采购部接到作废申请后,进行初步审核。
(3)初步审核通过的申请单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4)审批通过后,采购部在物料代号管理系统中对相应的物料进行代号的作废处理。
6、物料代号管理系统的建设(1)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物料代号管理系统,实现物料代号的全程管理和监控。
(2)物料代号管理系统应包括物料代号的申请、审批、变更、作废等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对物料代号的查询和跟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制定物料编码,防止差错发生。
范围: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成品。
责任者:技术质量部、生产技术部、制剂车间、提取车间、原料药车间、仓库相关人员。
规程:
1.物料的编码分成两类:
1.1.代号:对于进入仓库的每一种物料都有一个代号。
1.2.编号:对于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行批的管理。
2.不同的物料其物料代号应有所不同。
物料代号应具有稳定性,每种物料应有一个特定的物料代号,且不得因物料的有无而随意更改。
物料的代号在工艺规程确定后由生产技术部进行编制,及时向企业各部门提供物料代码交叉对应表。
当所用物料有更改、删除、替换、代用时,对应表亦应及时更换并作更换记录。
物料代号应能反映物料类别、本身性质。
3.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进厂后要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应能表明物料的进厂时间、累计次数。
如: XXXX XX XX
本月累计进货次数
本次进货的月份
本次进货的年份
4.成品的批号在产品组织生产时由生产技术部随批生产指令下达,批号反映本次生产的时间及本月累计数,由7位数组成。
批号的表达形式如下:
5.物料的分类:用于药品生产的物料分为:
医药原料、中药材、标签类材料、包装材料、成品、危险品、化学品、中间产品。
医药原料主药化工原料危险品
医药原料危险品化工原料危险品的回收品
医药辅料试剂危险品
中药材(未炮制品)
中药材
中药材炮制品化工原料
彩盒化学品化学试剂
合格证化工原料回收品
物料标签类材料标签合成原料药
说明书中药提取物
纸箱中间产品颗粒剂
包装材料内包装材料片剂
其他外包装材料胶囊剂
颗粒剂
成品片剂
胶囊剂
原料药
6.代号的编制方法:所有的物料应编制专一的代码,不同的物料应有不同的代码,同一物料的不同规格代码不同,不同质量标准代码也不同。
物料的代码采用五位数字加符号组成即XX-XXX,第一个X为阿拉伯数(1~9)表示物料的类别
1—表示医药原料 2—表示中药材
3—表示标签材料 4—表示包装材料
5—表示成品 6—表示危险品
7—表示化学品 9—表示中间产品
第二个X为阿拉伯数(1~9)表示物料的细分(下表中第一位为类别,第二为细分)。
后三个XXX为阿拉伯数(001~999)表示物料的名称。
11—表示医药原料主药 31—表示彩盒
12—表示医药辅料 32—表示合格证
21—表示中药材(未炮制品) 33—表示标签
22—表示中药材炮制品 34—表示说明书
41—表示纸箱 71—表示化工原料
42—表示内包装 72—表示化学试剂
43—表示其他外包装 73—表示化工原料的回收品51—表示颗粒制剂 81—表示合成原料药52—表示片剂制剂 82—表示中药提取物53—表示胶囊制剂 83—表示颗粒剂
54—表示原料药 84—表示片剂
61—表示化工原料危险品 85—表示胶囊剂
62—表示化工原料危险品的回收品
63—表示试剂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