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水果电池的制备

合集下载

自制水果电池综合

自制水果电池综合

自制水果电池综合摘要自制水果电池是一种利用水果中的酸性物质来产生电能的简易装置。

本文将介绍水果电池的原理、制作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项目。

通过实践制作水果电池,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增加对能源转换的理解。

引言水果电池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将自然界的资源转化为电能。

它的原理是利用水果中的酸性物质作为电解质,与金属钢钉或铜片反应产生电流。

水果电池的制作过程简单且安全,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实验。

1. 水果电池的原理水果电池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水果中的酸性物质(如柠檬汁、苹果汁等)可以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形成氢气离子和酸根离子。

当金属钢钉或铜片与水果中的酸性物质接触时,就会形成一个电池。

金属钢钉或铜片被氧化,产生电子流向酸性物质,达到电流流动的效果。

2. 水果电池的制作方法制作水果电池所需材料如下:•水果(柠檬、苹果等)•金属钢钉或铜片•电线•LED灯或小型电子设备制作步骤如下:1.将水果切成两半。

2.将金属钢钉或铜片插入水果的两个半部分中,使其都与果肉接触。

3.接上电线,将一端连接到金属钢钉或铜片上,另一端连接到LED灯或小型电子设备上。

4.等待片刻,LED灯或电子设备应当亮起。

3. 水果电池的实验项目除了制作水果电池,还可以进行以下实验项目来进一步了解水果电池的原理和性能:3.1. 不同水果的比较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果(如柠檬、苹果、橙子等),制作对应的水果电池,并测量产生的电流强度或LED灯的亮度。

比较不同水果的性能差异,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2. 不同金属的比较使用相同的水果和其他条件,分别用金属钢钉和铜片制作水果电池,并观察产生的电流强度或LED灯的亮度。

比较不同金属对水果电池性能的影响。

3.3. 延长电池寿命尝试将多个水果电池连接在一起,形成水果电池组,观察其对LED灯的亮度或小型电子设备的运行时间的影响。

通过增加电流产生量来延长电池寿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水果电池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通过利用水果中的酸性物质产生电能。

水果电池实验方案

水果电池实验方案

水果电池实验方案
以下是 8 条水果电池实验方案:
方案一:
嘿,咱先准备一个柠檬,就像准备一个小宝藏一样!再找根铜丝和锌片,这俩可是关键哟!把铜丝和锌片插进柠檬里,哇塞,你猜会发生啥?就跟变魔术似的,说不定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快试试看呀!
方案二:
哇哦,拿个橙子来,这橙子可不光能吃哦!把它想象成一个能量小站。

然后找两节不同的金属片,嘿,把它们插进橙子里,这感觉是不是超级奇妙?说不定能产生神奇的电能呢,难道你不想知道吗?
方案三:
嘿呀,苹果也能当电池哦!选个红彤彤的苹果,就像选个小明星一样。

然后弄点金属片,轻轻放进去,哎呀,会不会有电流跑出来呀?这多有意思啊,你还不赶紧动手?
方案四:
咱弄个香蕉试试呗,哈哈,香蕉也能发电,是不是很神奇嘞!找几根导线,和一些小金属片,和香蕉来个亲密接触,说不定它能给你大惊喜呢,你还等啥呢?
方案五:
哇噻,葡萄也可以哦!把一串串葡萄当成一串小电池串起来。

放上不同的金属,就好像给它们穿上了特别的衣服。

快来感受一下这个有趣的过程呀,肯定让你兴奋不已!
方案六:
嘿,试试菠萝吧!把它当成一个大宝藏箱子。

金属片就是打开宝藏的钥匙,插进去,会不会有电能涌现出来呢?真想马上就知道,对吧?
方案七:
哎呀,来个西瓜吧,这么大个头的水果当电池会咋样呢?准备好金属家伙什,大胆地插进西瓜里,哇哦,会有怎样的奇妙反应在等着你呀,赶紧行动吧!
方案八:
最后,咱拿个草莓玩玩,小小的草莓也可能有大能量哟!把金属片放进去,期待着那一点点的电能出现,是不是很让人心痒痒呀?快来开启这个好玩的实验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水果电池实验超有趣,大家都快来试试呀,会有好多惊喜等着你呢!。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水果电池DIY教案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水果电池DIY教案

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水果电池DIY教案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科学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而趣味科学实验则是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项简单有趣的幼儿园科学实验:水果电池DIY教案。

1. 准备材料- 各种水果(比如柠檬、苹果、香蕉等)- 镀铜钱或铜箔- 镀银钱或铝箔- 电线- LED小灯泡2. 实验步骤步骤一:将各种水果切成两半,将水果汁挤出备用。

步骤二:取一枚镀铜钱或铜箔,插入一端的电线,另一端插入LED小灯泡。

步骤三:将另一枚镀银钱或铝箔插入另一端的电线。

步骤四:将水果汁涂抹在镀铜钱或铜箔上,再将另一半水果汁涂抹在镀银钱或铝箔上。

3. 实验原理当镀铜钱或铜箔和镀银钱或铝箔分别浸泡在水果汁中时,产生一种化学反应,使得两种金属之间形成了电压差,从而使LED小灯泡发光。

这个实验原理简单易懂,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化学反应和电能转化的过程。

4. 实验效果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到实验带来的乐趣,还能够从中了解到水果中蕴含的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

这个实验既生动有趣,又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一种理想的趣味科学教育方式。

5. 总结水果电池DIY教案是一项适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趣味实验项目。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这个实验也可以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新颖有趣的科学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和学习。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幼儿园趣味科学实验:水果电池DIY教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在科学教育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科学,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水果电池DIY实验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科学实验项目,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实施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到实验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从中了解到水果中蕴含的化学能和电能的转化。

幼儿园科学实验:新奇水果电池实验方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新奇水果电池实验方案

幼儿园科学实验:新奇水果电池实验方案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常常会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

其中,新奇水果电池实验是一项备受欢迎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水果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还可以亲身体验到电能的生成过程。

实验材料:1.新鲜的柠檬、苹果、香蕉等水果2.长而细的铝箔条3.长而细的铜箔条4.一块小的LED灯5.两根电线实验步骤:1.将柠檬切成两半,将一根铝箔条插入柠檬中,将一根铜箔条插入柠檬的另一侧。

2.用一根电线夹住铝箔条,另一根电线夹住铜箔条。

将LED灯的两根脚分别夹在这两根电线上。

3.如果一切连接正确,LED灯应该会亮起来。

实验原理: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就是利用了水果中的化学能。

柠檬、苹果、香蕉等水果中富含柠檬酸或苹果酸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和铜、铝等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电能。

当我们通过电线和LED灯将这种电能引出时,LED灯就会亮起来。

实验结果解析: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能够亲手操作,还能够深入理解到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可以探究不同水果产生的电能强弱,从而了解到不同水果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

实验体会:在进行完这个实验之后,孩子们可以进行总结回顾,共享他们的实验体会。

可以让他们描述一下他们在实验中的观察结果,总结水果电池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孩子们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和逻辑思维能力。

我的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科学实验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还可以让他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增加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同时也打下了日后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基础。

通过这样一个深度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新奇水果电池实验作为一项幼儿园科学实验,不仅简单有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科学教育方法。

以上就是对新奇水果电池实验方案的深度探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水果电池实验报告

水果电池实验报告

水果电池实验报告引言: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常常会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来创造新的发现和应用。

而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实验,是利用水果来制作电池,以探索新能源的可能性。

本实验旨在说明水果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考察不同种类水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柠檬、橙子、苹果、铜片、锌片、导线、电灯泡和电池夹。

首先,我们将每一种水果切成两半,获得果汁。

然后,将一块铜片插入水果的一个半部分,再将一块锌片插入另一半部分。

接下来,将导线一端附着在铜片上,另一端附着在锌片上。

最后,将电灯泡连接到中间的导线上。

实验结果:我们将依次测试柠檬、橙子和苹果所产生的电能。

第一步,我们连接柠檬电池并打开电灯泡,发现灯泡确实发出明亮的光。

然后,我们换上橙子电池,同样得到了正常的亮光。

最后,我们使用苹果电池进行测试,发现灯泡的光较暗。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认为柠檬和橙子具有较高的电能产生能力,而苹果的电能产生能力较低。

讨论与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酸碱电解质理论。

水果中的果汁含有柠檬酸、橙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它们具有较高的电离能力。

当铜片和锌片插入果汁中,有机酸中的氢离子会和锌片上的氧化锌发生反应,形成水和离子。

随着反应的进行,电流在回路中流动,从而点亮电灯泡。

然而,为什么柠檬和橙子的电能产生能力更高呢?这可能与果汁中的含量和浓度有关。

柠檬和橙子富含维生素C,具有酸性,而且柠檬酸和橙酸含量较高,有机酸的电离程度也相对较大,因此电能产生能力更强。

而苹果的电能产生能力较低可能是因为苹果酸浓度较低,酸性较弱。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水果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不同种类水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柠檬和橙子表现出更高的电能产生能力,而苹果则相对较低。

这一发现为今后研究和应用新能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他水果的电能产生能力,并探讨如何优化电池结构和材料,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总结:水果电池是一个有趣而有潜力的实验项目。

自制水果电池

自制水果电池

二、制作过程
把铜片和锌片插入 到柚子中(铜和锌在 柚子中绝对不能碰到 一起),用导线将柚 子和伏特表连接起来 形成回路。实验中可 以用灵敏电流表替代 伏特表,效果更加明 显。
其它代替材料
考虑到学生实 验,铜可以用簇 新的五毛硬币, 锌可以是废电池 中的锌棒替代。
三、实验原理
桔子、柠檬、黄花梨 等水果以及果汁都含 有柠檬酸等电解质, 插入铜片和锌片时, 它们之间会有电压, 这就是水果电池。 水果电池中铜作为电 池的正极,锌作为负 极
柠檬电池
西瓜电池
西红柿电池
西红柿电池是水果电池中电力最强的一 种, 即使削去几层,电力仍然不减。
谢 谢 大 家!
四、影响水果发电能力的因素
水果越酸发电能力锌片之间距 离越近,产生的电流 越大。
五、其它水果电池
所有的水果,甚至一般的植物、动物都 含有某些电解质,都可以当做电池,比 如可用橘子,马铃薯、苹果等各种水果 进行实验。 我们可以看一下其它水果电池。
自制水果电池
五年级二班 卯逸飞
一、所需要的材料
柚子或柠檬 铜、锌片数片 伏特表 细电线发数条 砂纸
二、制作过程
先把柚子反复揉压,破坏其内部组织, 达到摸上去软绵绵的效果为止。这一步 非常关键,直接影响水果电池的电压大 小。 将铜片和锌片剪2cm*3cm条状。由于 铜片和锌片的表面可能被氧化,可用砂 纸磨掉表面黑色氧化层。

科学综合活动课之二——自制水果电池

科学综合活动课之二——自制水果电池

科学综合活动课之二——自制水果电池物理活动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技能的活动,是对本学科课程学习的补充和完善,能够收到“磨刀不误砍柴功”之效,同时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

此课是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其主体精神、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主动精神,也是体现物理新课程理念的一种尝试。

笔者就“自制水果电池”活动课的设计、实践与探索过程简介如下:一、课题:自制水果电池二、活动场所:实验室或教室均可三、仪器及器材:电流计、电键、导线若干、学生自备废旧电池锌筒、铜丝、剪刀、小刀、小收音机喇叭、小电珠(或发光二极管)、音乐生日卡、玩具汽车上的小电机、水果(蕃茄、苹果、桔子等)。

四、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1.3人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2.心灵手巧,操作规范,接线要牢(谨防虚接),正确使用电流计。

3.学会排查电路故障,认真观察结果(听、看其电流的效应)。

4.注意安全,谨防损伤手指。

五、活动过程:(一)教师介绍自制水果电池的步骤及检验效果的方法。

1.用剪刀将废旧电池锌筒剪开,取长约4cm、宽约0.6cm—1cm的锌片,用小刀将两面刮净作电池负极备用,再将铜芯线(备有铜片效果更好)若干股扭成长约4cm的线柱作电池正极备用。

2.分别将锌片、铜线柱两端接上导线,其中一根导线的另端接上电键。

3.用小刀将苹果或蕃茄(一瓣桔子效果更好)正面垂直向果肉内插入相距约1.5cm—2cm的两个刀口。

4.将锌片和铜线柱另端分别插入水果中的刀口内,一节水果电池就做成了(谨防两端导线头相碰)。

5.检验电池效果:(1)将小电珠或发光二极管接入电池,闭合S,观察现象,再将电流计串入该电路,观察指针有无偏转。

(2)将电池接线两端头,同时接触自己舌头(两端头相距约1cm左右),体会有何感受。

科学小实验五水果电池

科学小实验五水果电池
科学小实验(五):
科学小实验(五):
一、准备的实验材料
•几个柠檬 •铜片、锌片各几片 •一个伏特表(或灯珠) •几条细电线
二、制作过程
把铜片和锌片插到柠檬中(铜和锌在柠檬中绝对 不能碰到一起),用电线将柠檬和伏特表连接起来形 成回路。实验中可以用小灯珠或发光二极管来替代伏 特表,效果更加明显。
科学小实验(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实验原理
• 柠檬等水果以 及果汁都含柠 檬酸等电解质, 水果越酸发电 能力越好。
• 插入铜片和锌 片时,它们之 间会有电压, 这就是水果电 池。
• 水果电池中铜 为电池的正极, 锌作为负极 。
四、其它水果电池
• 所有的水果,包括一般的植物都含有某些电解质,都可以当 做电池,比如可用西瓜、马铃薯、苹果等各种水果进行实验。
科学小实验(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十三班
王心宇吴元洁
趣味水果电池的制备
一、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在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后加以实验验证探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水果电池的趣味实验,帮助学生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中国知网上,以“水果电池”为关键词,通过高级搜索得到672篇文献,其中有关水果电池发电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大约有21篇,其余文献大都与化学物理创新教学有关,但仅简要涉及到了水果电池。

本课题则以水果电池为切入点,运用原电池的知识,设计了4套实验装置:果汁管型电池,隔膜电池,铜铝板电池和铜铁板电池。

实验装置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由复杂到简易,旨在用简单易行的趣味实验验证原电池发电的原理,使学生在理解原电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科兴趣。

二、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于水果电池的研究越来越多。

从通过实验证明水果电池确能发电[1],到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因素[2.3.4]。

同时,对于如何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探究也层出不穷。

但在趣味教学的探究中有关水果电池的部分却很少,仅仅是提到[5.6.7]。

所以我们想到仅仅以水果电池为切入点,开展对于趣味实验的探究。

水果是一种简单易得的材料,生活中广泛存在。

从普通的物质中得到不一般的发现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刚刚接触化学的同学。

本课题以最简单的水果电池为雏形,运用原电池原理,衍生设计出了多种趣味实验装置,适合运用于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些实验也可以在社团中展开。

参考文献:
[1]韩凤荣.从“水果电池”提起——“电压”2012
[2]王朝祥.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因素2013
[3] 梁宝裕,刘道才,曾嘉丽,周代芬.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因素2013
[4]郝志国.浅析创新实验题目——测“水果电池”的电源电动势和内阻2010
[5]刘丽艳.趣味小实验——全方位的收获2010
[6]韩春宏.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2014
[7]翟文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2010
三、实验部分
1.1.1选择水果与相应的电极
实验用品:
水果:苹果、梨、柠檬、橙子
电极:一元硬币(镍)、得力剪刀(铁碳合金)、铜丝(导线)、易拉罐(铝)、五角硬币
实验步骤:
1.取一种水果,将两种不同材质的电极插入。

2.将万用电表表笔分别连接两极,读取电压读数并记录。

3.连接电阻(阻值大约在100欧姆),将万用电表表笔分别连接两极,读取电流读数并记录。

实验数据(表一):
一把得力剪刀,一个铝片 1.30微安0.13伏
一个橙子
电极电流电压
铝片,一把得力剪刀20.3微安0.51伏
表一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发现橙子产生的电流最大——20.3微安(图1),于是我们决定将橙子作为选定的水果,将铝、铁作为电极。

但此次实验中,铜丝仅仅是作为导线适用,我们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铜作为备选电极。

图1
1.1.2拓展实验
实验背景:
为提高电流,提升实验效果,咨询老师并查阅资料[1]发现,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影响电流的大小,即距离越大电流越小。

于是,我们开展实验验证这一猜想。

实验材料:
一个脐橙,10片铝片,一把得力剪刀
实验步骤:
1.将剪刀的一脚与10片铝片作为电极插入脐橙中
2.将限流电阻串联进电路中
3.改变电极间距离,测量电流值
实验数据(表一):
表一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与猜想不同,电流大小不呈线性递减(图3)。

在电极相距0.5cm(图1)和2cm (图2)时,达到峰值。

当两极距离尽可能近时,电流值较大。

图1 图2
距离(cm ) 电流 (微安) 0.5 20.3 1 7.8 1.5 9.8 2 20.1 2.5 11.7
3 12.3 3.5
12.2
图3
参考文献:[1]席艳丽.利用手持技术对水果电池的实验探究 2010
1.2果汁管型电池
实验背景:设计趣味水果电池装置,希望通过晶体二极管发光提高趣味性。

实验材料:百事可乐罐,脐橙,吸管,海绵,铜丝,发光二极管,砂纸(图1)
实验步骤:
1.将百事可乐罐罐身剪下,用砂纸打磨正反两面,去掉涂层。

将得到的铝片剪
成一样大小的小铝片,10小片为一组。

2.将吸管剪成相同长度的小管,塞入海绵。

3.向小管中滴入橙汁。

4.用铜丝将每组小铝片牢牢卷住,并将每组小铝片与另一头的铜丝插入小管的
海绵中(图2)。

5.用铜丝将每组小管串联,同时将发光二极管与限流电阻串联进电路,构成原
电池(图3)。

6.用电流表测出电压U=0.42V(图4),但LED小灯未发光。

实验结果与分析:
测得出电压0.42V,发光二极管未发光。

1.实验装置过于微小,虽然看似有趣,但准备过程繁琐,手工搭建不方便,装置易脱落,为趣味实验的开展和完成造成干扰。

2.装置构成的原电池未能使晶体二极管发光,总结原因:电流过小;接触不良。

图1.实验用品
图2.串联着发光二极管的部分电路
图3.整个实验装置
图4.测得的电压值
1.3 隔膜实验
实验背景:
希望使装置美观,搭建简便,同时通过增加串联个数,增大电流。

此次实验没有选择橙子,因为橙子汁水容易飞溅,而且切开的过程会导致大量汁水流失。

所以选择了苹果。

实验器材:
苹果,普通塑料膜,铜丝,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晶体二极管,限流电阻,万用电表
实验步骤:
1.将苹果分为8块,用塑料隔膜包裹(图1)。

2.在每块苹果上插上铝片、铜丝,形成原电池。

3.将8块苹果串联,并连上限流电阻,测量电流(图2)。

4.串联晶体二极管。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的制作过程仍比较复杂,成果也并不美观。

而且电流还是很小,所以暂时放弃这个方案。

图1
图2
1.4 铜铝板实验
实验背景:
希望改进接触不良的问题,增大电流,同时简化实验。

实验材料:
铜板、铝板、海绵、橙子(汁)、铜丝、晶体二极管、限流电阻、万用电表、剪刀
实验步骤:
1. 将铜板和铝板剪成同样大小
2. 将海绵切成薄片,并浸饱橙汁
3. 按铜—海绵—铝的顺序搭成多组小电池
4. 将它们叠在一起,保证一组的铝板与另一组的铜板相连(图1)
5. 连上限流电阻,用万用电表测量电流,并读数(图2)
6. 连接晶体二极管,看能否发光
7. 改变电池组个数,看电流读数
实验数据:
三组四组
电流(mA) 2 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电流还不足以点亮晶体二极管,但相较之前的20.3微安,提高了10倍,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没能点亮的原因分析如下:首先,铜板与铝板之间的接触还要再注意——有些连接处金属会因弯曲而接触不良(图1的圆圈处);其次,铝表面容易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碍实验进行。

实验数据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随着电池组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我们猜想是因为果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被消耗(流失)的原因。

图1
2mA
图2
1.5 铜铁板电池
实验背景:
分析铜铝板电池的实验结果,认为铝表面的氧化膜对实验结果起到了一定的干扰作用,于是改用铁板实验。

实验材料:
铜板、铁板、海绵、橙子(汁)、铜丝、晶体二极管、限流电阻、万用电表、剪刀
实验步骤:
1. 将铜板和铁板剪成同样大小。

2. 将海绵切成薄片,并浸饱橙汁。

3. 按铜—海绵—铁的顺序搭成5组小电池。

4. 将它们叠在一起,保证一组的铁板与另一组的铜板相连。

5. 连上限流电阻,用万用电表测量电流,并读数。

6. 连接晶体二极管,看能否发光。

实验结果与分析:
电流表读数为4.5mA(图1),晶体二极管未发光。

电流读数较前几次实验已有增加。

为使晶体二极管发光,达到趣味效果的目的,将在之后的实验里使用灵敏度更高的发光二极管,来代替现在用的指示型二极管。

图1
四、总结:
本课题包含五个实验,都围绕水果电池展开。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装置,使实验更便捷,但多次实验都未能使晶体二极管发光。

本课题达到了趣味实验的目的。

搭建了多种装置,由复杂装置向简易装置转变。

整个过程都充满趣味性,适合初学化学者培养对化学的兴趣。

至于让晶体二极管发光,将在之后的实验里使用灵敏度更高的发光二极管,来代替现在用的指示型二极管。

五、展望
1. 使晶体二极管发光
2. 设计能应用于生活的微型水果电池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