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课文9西风胡杨|语文S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3)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3)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特点。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深情的赞美。

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悟,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胡杨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2、说说观看图片后的感受,导入第一段。

(二) 直观体验,了解胡杨之美。

1、自由朗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3800平方千米”和“30多万平方千米”他们相差多少,你能用数学知识“算一算”吗?4课件出示比例图,学生直观感受胡杨林面积和沙漠面积的差距。

(三)品味文本,领略胡杨之“最”。

1、快速朗读课文2、3、4自然段,思考:胡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2、学生汇报胡杨的特点,教师板书。

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二段,“画一画”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作者都抓住了那些方面来写胡杨的这个特点?(2)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教师适时介绍写法特点。

(3)感情朗读。

4、总结第二段写法。

(1)、我们学习这一段时是怎样学习的?(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出学习方法:“找特点----品析词句----找写法----感情朗读”5、运用总结出的学法自学3、4自然段、汇报时,教师引导总结出每个自然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技巧。

6、课件出示3张能概括胡杨特点的图片,学生欣赏,然后带着敬佩、赞美的情感有感情地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细读悟情,体会胡杨之“悲”。

1、导语:胡杨曾孕育了大片绿地,然而今天他为什么变成了这副样子呢?2、默读5、6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写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自由汇报,互相补充订正。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理解“西域文明、塔里木、罗布泊、楼兰、龟兹”等词语。

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学案.doc

s版五年级上册《9西风胡杨》学案.doc

a西风胡杨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

重点: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难点:感受胡杨的内在精神教学过程:一、疑:初读了课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①。

②。

③。

二、探:1、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1)、阅读快速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而又()的树。

它生长(学习2 3> 4自然段)a,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

在()。

哪些词语能说明它的这个特点?((2)、从第二自然段能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树。

哪些词语能说明它的这个特点?)。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的树。

)的树。

) 哪些句子能说明它这个特点?(金、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 哪些句子能说明它这个特点?(Z 朗读、6自然段()、胡杨的过去怎么样?()、胡杨的现在怎么样?1、讨论胡杨包含着什么精神?2学习胡杨什么品质?四、练:1、读懂课文,解决生字词。

(1)、 形近字组词。

恳( ) 折( ) 烈( ) 汗( 垦( ) 祈( ) 裂( ) 肝( (2)、根据意思写词语。

a.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

( ) h 本文形容风沙破坏力极强。

( )c 、稍微一放松就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容易失去。

(d 指众多的平常人。

( )e 、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无所事事。

()(3)、看拼音,写词语。

S ng 企n zH( )立 坚( ( )热 z 恒ng qj 西( ( )服 身((金、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挚爱—— -( ) 屹立一 —( )怜悯一 -( ) 干涸一 —( ))。

五、评: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课堂实录西风胡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所收集的关于胡杨的资料?生1:胡杨,又称胡桐,杨柳科落叶乔木。

生2:树高15—30 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

能忍受荒漠干旱,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

生3: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老师搜集的关于胡杨的图片(出示课件,展示关于胡杨的图片)。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认为胡杨是怎样的一种树?它有什么特点?生1:不屈不挠生2:生命力顽强生3:美丽、坚强生4:生存状态恶劣师:同学们,这就是胡杨,他们同被称作“活化石”的银杏树一样,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古老树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描写胡杨的文章。

(板书课题:西风胡杨)师:预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存在哪些疑问呢?生1:课题为什么是“西风胡杨”?生2:作者在祈求什么?生3:胡杨为什么会哭泣?师:很好,每位同学都认真地阅读了本篇课文,有了自己的疑惑。

那么这些问题到哪里寻找答案呢?4 生:课文中寻找。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师:对,我们需要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那么,就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下这篇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提两点要求:1、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出示课件)生:(认真阅读)师:现在,老师就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

生:(读)师:很好,请坐。

这位同学声音很洪亮、读得也很清晰。

但是,有没有错误呢?哪位同学说一下?生:“祈求”的祈应该读二声,而不是三声。

师:对,“祈求”的祈应该读二声。

还有吗?生:“根茎”的茎应该读一声,而不是四声。

师:很好,根茎”的茎应该读一声。

同学们,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错误呢?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之间互相检查一下认读情况。

生:(互相检查)师:很好,每位同学都很积极。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读一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9)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9)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新疆的奇特风貌以及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三、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四、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过程:一、课件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在茫茫的大漠,当黄沙袭来时,所有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时,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雄伟的城堡也被掩埋了……然而,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争,与风暴搏斗,它就是——胡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风胡杨》一课。

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课文后面生字的读音。

读完课文,说说在你眼中,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课文不仅写了胡杨树,还写了“我”,写了我的什么呢?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师板书(最美、最坚忍、最无私、最悲壮)指名由学生回答:我的祈求和我的坚信。

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文本对话,走近胡杨。

(指着回答胡杨是最美的树那位学生)这是最美的胡杨树,你来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好吗?1、品读“只生在沙漠”的“只”字,体会胡杨的生存环境恶劣。

2、品读“一边是……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的塔里木胡杨林”。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9 西风胡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9 西风胡杨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9 西风胡杨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西风胡杨》是潘岳 2004 年为怀念胡杨树在沙漠中所保护的西域文明,而专门撰写的。

作者以深邃的目光和睿智的笔触描绘了被称为“沙漠神树”胡杨的宝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设计时以读促讲,自主感悟的理念为指导,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1.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散文之魂“情”动其间,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抓住“两个板块”,体会两种情感。

一是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沙漠神树”的赞美;二是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沙漠神树” 的同情。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3、4 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部分(2~4 自然段):写出了胡杨的性格和特点。

第三部分(5~6 自然段):写了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第四部分(7~8 自然段):写了作者的希望和信心。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学习第一段。

1.师读第一段,生边听边想,第一段交代了什么?2.生汇报感悟:交代了胡杨的生长环境\ 胡杨是古老珍贵的树种\绝大多数胡杨生长在塔里木……3.引导学生从有关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感悟胡杨的生长环境和古老美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14)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14)

《西风胡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检查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

学习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3.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怜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欣赏胡杨1、回顾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谈谈自己对胡杨的了解。

2、出示图片,体会胡杨的美。

(板书:西风胡杨)二、自主学习,发现特点1.出示导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想想作者是从几方面赞扬胡杨的,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读下面句子,注意红色的词,并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眼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2、学生分小组自学,自学完成后交流讨论。

三、品词析句,感受胡杨品格学生分组汇报,概括出胡杨的特点。

(板书:坚韧、无私、悲壮)(一)最坚韧的树1、品词句,领悟胡杨精神。

说一说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出胡杨的坚韧呢?2、课件出示: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

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3、有感情的把胡杨的坚韧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最无私的树1、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从哪些语句能体会出胡杨是最无私的树2、学生分组汇报。

3、课件出示: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

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西北胡杨∣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西北胡杨∣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西北胡杨∣语文S 版S 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强、无私、悲壮等可贵品行,抒发了对胡杨深厚的爱与颂扬,以及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爱护事业的关注。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把握“坚强、摧肝裂胆”等词语。

[来源:ZXXK]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明白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领会作者观看和表达的方法。

2、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得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颂扬之情以及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教学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明白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情形引入,认识胡杨1.在我国新疆塔里木生长着一种古老的树种,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它确实是胡杨。

今天,我们一起来睹一睹胡杨的风采。

(展现各种姿势的胡杨的图片)2.这确实是胡杨,这确实是还没有被更多人认识的胡杨,这确实是极少被作家诗人描写赞誉的胡杨。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胡杨的文章。

3.揭示课题,读题质疑。

二、自主学文,走近胡杨1.自主学文(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借助汉语拼音或者工具书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明白得词语,将课文读通读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把自己的明白得感悟批注在旁边,把自己不明白得的用“?”标出,小组内交流探究。

2.检查学情(1)认读本课中的生字词语。

(2)指导书写难写字①出示会写字表,引导学生观看字型,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

②师示范书写生字“韧、躯、蒸”。

③独立书写部分生字,引导学生评判观赏。

(2)分自然段轮番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把读书过程中不明白得的地点或者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出来,全班同学共同探究。

(本环节要紧引导学生明白得“西域文明、楼兰、龟兹”等生偏词语,归纳总结学生提出来的重点问题,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学会质疑。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2)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9 西风胡杨|语文S版 (2)

《西风胡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西风胡杨》是语文S版2001课标版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其中《西风胡杨》描述了胡杨的特点与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同情与担忧,同时希望胡杨的现状被关注、被改变、被保护的感情。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结构清晰,感情饱满,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状物散文,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教学对象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字词,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并且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

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能很好地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赏析,领悟其所表达的主题。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胡杨的特点,理解胡杨的品格;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3.体会作者的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赏析胡杨的特点与品格,掌握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本课将采取小组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多媒体演示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素材(音乐、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七、教学流程图《西风胡杨》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图八、教学过程(一)课前欣赏同学们,请欣赏歌曲《额济纳的胡杨》。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散文《西风胡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这首音乐中,感受胡杨的品格,渲染气氛,创设学习的情境。

(二)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指名学生回答。

2.胡杨生长的环境如何?引导学生赏析句子“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1)这句话缩句后,比较两者的效果。

(2)体会这句话列数字的作用——突出了胡杨生长环境的恶劣、顽强的生命力。

列数字的方法使文章更加科学、准确。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胡杨的特点与品格,从胡杨的外形美,过渡到胡杨的品格美的学习、赏析当中来。

(三)研读课文1.胡杨——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1)小组讨论:为什么说胡杨是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2)生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风胡杨(课堂实录)授课人:伊川县西场学校吴灵欣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画面。

(老师出示沙漠视频)看到了什么?(生回答沙漠)通过大家在课下的了解,对沙漠你有什么认识或看法?2、生谈看法。

(干旱、荒无人烟、难以生存……)3、师: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植物,你知道的有哪些?(生列举:仙人掌、胡杨)4、引入课题。

师:仙人掌不仅沙漠中有,在你的周围见过吗?而胡杨呢?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课下我们初读了西风胡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描写胡杨的文章。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的第42页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周围见不到胡杨?2、师:文中的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第一自然段中第一句话)师:一个“只”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胡杨的珍贵和与众不同。

师:刚才我们已经读过文章了,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赞美胡杨(好,请坐,还有补充吗?)2同情胡杨3作者想帮助胡杨4担心胡杨(还有没有)5敬佩胡杨(你们真是作家的知音啊)师:那好,咱们就深入理解课文去体会作者的这些感情3、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请同学们小声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你想一想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对胡杨都有了哪些了解,开始吧!(生读)生:1、胡杨是秋天最美的树(真好)2、胡杨是一亿三千……(嗯)3、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好)4、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真不错)5、对面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师:想见见它的庐山真面目吗?不过老师可没法带大家到沙漠中去看,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

(师出示课件展示图片)看,这就是秋天里的胡杨。

它的枝叶——(生接说茂盛、茂密等),它的颜色——(生接说灿烂夺目、金灿灿等),它的生命力——(生接说旺盛等),充满了勃勃生机。

美吗?这样的金黄之美让我们陶醉,所以称它为(生:秋天最美的树)4、师、那么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已经把它对胡杨的那种赞美流露出来了,其实在文章中作者还集中笔墨赞美了胡杨,那么请你找一找文章哪些段落是在赞美胡杨生:2——4自然段重点赞美胡杨师:赞美胡杨了哪些特点(坚韧无私悲壮)生:请把你刚才说的这三个词语写在黑板上师:好,我找三组同学来把这三个自然段来给大家读一读,咱们再来温习一下师:你读第二自然段 2 3师:咱们大家认真听师:请你从这3个段落中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按照老师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去学习(屏幕出自学提示)(1)这一段落赞美了胡杨什么?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的?(2)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

(3)找出不明白的问题标在书上。

师:我找一位同学把屏幕上的自学提示读一读师:好,按照自学提示自己学习,你读懂了就在书上画出来加上批注。

生:自读师:有些同学已经坐好了,示意老师他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

师:好,抬头看黑板,咱们把你自学到的内容向我们全体同学汇报一下,听老师一个要求,咱们按照2、3、4,3个自然段的顺序进行汇报,谁学的第二自然段来生:我读懂了第二自然段,胡杨是最坚韧的树师:你从哪读出它是最坚韧生: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并深深植根于大地。

师:流沙比较松,一般植物种在那,植物就会倒,而胡杨却可以在那挺立,为什么胡杨能生:根很长师:多长生:二十米师:现在咱们做一道数学题,若一层楼房按高3米算,这么长的根茎大约相当于几层楼房呢?大家算一算生:7层楼师:7层楼的高度,那么长的根茎,所以去寻找地下的泥土。

师:还有不同的体会吗?生: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不怕侵入……师:从这句话中体会出胡杨的生命力很强师:怎么体会出生命力很强生:零上四十摄氏度人都会受不了,但是他能在这种炙热中耸立,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这种盐碱一般植物是受不了的,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人都会睁不开眼睛,而胡杨却不怕。

师:真好,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之间温差八十度,一般植物是受不了的,可胡杨能在八十摄氏度的温差中耸立师:来孩子们咱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填空。

(屏幕出示)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师:孩子们,你们从这些词语中想象一下看到了什么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课件出示图片)(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真是个会想的孩子)通过刚才同学们所找到的这几句话,我们体会到了胡杨的坚韧,那请你们小声的读一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生:自由读1师:来,谁愿意用你的声音把胡杨的坚韧表现出来(指名读2)师:真不错,老师听出了胡杨的坚韧,(出示图片)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他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决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男生齐读师:此时此刻我们眼前就挺立着这样坚韧的胡杨树,那么文中作者怎样赞美胡杨的无私。

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的生: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可他们不在乎师:有了他们的冲锋在前,才会有那身后的繁华景象。

还有同学有其他的理解吗?生:他将一切繁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而将这摧肝裂单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我是从这三个让给,一个留给体会出胡杨的无私。

师:怎么体会出来的生:它把所有好的都让给别人,而将风沙留给自己师:把好的留给别人,把什么留给自己(生接摧肝裂胆)师:①硕大的牡丹,粉嫩的桃花都见过吗?漂亮吗?怎么个漂亮法?(生答)一个是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另一个是白里透红、娇艳欲滴,但它们只在什么时候开放?(春季)短短的几个月之后就凋落了,用书中的话就是——(生答“稍纵即逝”)。

还有许多这样的奇花异草。

胡杨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留给了身后的万物,而将这摧肝裂单的风沙留给了自己,它是不是十分无私啊,那好,孩子们,用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行,来夸一夸胡杨。

(生回)(记住这是属于你的话,是你的专利)那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把这一段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1师:谁读给大家听一听生:指名读2(真不错,你重点体会了那几个让给和留给)师:来,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这无私的树好吗?生:齐读3师:真好,咱们继续师:从哪体会出它的悲壮生:生下来一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师:有些同学就提出了这些问题,他为什么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

生: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

生命力很强(你真聪明,联系第二段的内容解决了这个问题)师:还有吗?胡杨为什么会千年不倒。

生:胡杨的根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泥土师:他不会倒下,因为它的根茎很长师:为什么会千年不朽生:因为它生在沙漠里,沙漠里没有水,所以它不会腐烂。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

有多少树能千年不死?有多少树能千年不倒?又有多少树能千年不朽?可是谁能(生:胡杨)师:那么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没有,从这段中还从哪体会出它的悲壮生:在塔里木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生前为保卫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不倒做到屏障的作用师:孩子们,胡杨生前战斗,是在为了什么而战斗?死后仍坚定的挺立着(联系第三自然段,体会胡杨是为了身后的城市,村庄,青山绿水,芸芸众生而肆虐的风沙,恶劣的环境进行着战斗)师:正如有同学所说的,它生前是屏障,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又组成了一道屏障挡住了风沙,说明它一生的悲壮。

请你把这种感情融入到你的声音中去,让我们听出来,自己把这一段读一读生:自由读1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生:指名读2师: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把胡杨的那种悲壮读出来了师: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悲壮好吗?生齐读3师:咱们看黑板(坚韧、无私、悲壮),作者在赞美胡杨的这些词语,请你们想一想,此时此刻作者把胡杨当作了什么生:最好的朋友2当做人师:作者把它当做了朋友,当做亲人去写,你看他赋予了它的这些词语,那好,让我们带着这些词语,再把文章的2——4自然段读一读,来男生读第2自然段,女生读第3自然段,老师接读第4自然段。

将我们的感受从朗读中展现出来(师生接读)师:请同学们从这三段中选出一段你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试着能不能把它背下来师:来,谁试着把你刚才背诵的段落给大家背一背试一下。

生:背(你背的真好,祝贺你)师:还有吗?生:背(你背的真好,祝贺你)师:(关系,再看一下,不着急,再看一眼,你把感情也融入到了自己背诵中去了,还有吗?)师:有同学背的是第4自然段吗?(刚才这几位同学有一个共同点,在背诵的时候,能融入感情非常丰富,那说明它学习明白了,他学懂了,他在背的时候能带着感情背诵出来。

师:胡杨的美仅仅是外表美吗?更美的是它的什么?(内在)它有着及其高尚的品质,同学们,作者潘岳不仅仅是在写胡杨这种树。

中华大地上,有没有像胡杨一样平凡而伟大的人呢?(生自由发言)师:(屏幕出白芳礼视频)“孩子们,等我病好了,我还要等三轮车挣钱资助你们读书,”然而,这位老人再也不能实现他的愿望了。

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们还清晰地记得,上万群众和学生自发地为白芳礼老人送行,(任长霞片段)为我们的好局长送行!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永远,永远!师: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些人和胡杨有和相似?(有胡杨的精神)说得真好师:胡杨用它悲壮的一生,守卫在西域,为人类立下了很多不朽的功绩,请你自己小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看看胡杨为人类做了哪些贡献。

生:自由读师;胡杨为人类做了什么贡献生: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

师:胡杨为人们做了这么大贡献。

它遭遇了什么命运呢?古城为什么会消失呢?为什么胡杨也哭了呢?想知道为什么吗?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请同学们把书合上。

好,咱们一起伴随着一首关于赞美胡杨的歌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下课板书设计:↗坚韧胡杨→无私↘悲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