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 卡式法(审)

合集下载

输血技术操作规范(SOP)

输血技术操作规范(SOP)

输血科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目的】正确鉴定血型,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

【范围】所有送检需要鉴定ABO和RhD血型的标本。

【职责】输血科负责临床患者的血型鉴定。

【程序】ABO血型鉴定(1)原理:根据ABO血型分类原则,即红细胞上带有什么抗原就称什么血型、同一个体内抗原与抗体互补。

根据含某抗原的红细胞与含相应抗体的血清混合可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之不发生凝集的原理,利用分型血清或分型红细胞鉴别血型,前者称为正定型(又称红细胞定型),后者称为反定型(又称血清定型)。

通过正反定型可准确鉴别ABO 血型。

(2)试管法a)取洁净小试管(内径10mm×60mm)5支,分别标明抗-A,抗-B,A细胞、B细胞和O细胞。

b)抗-A,抗-B管中分别按标记加入相应抗体血清2滴,并加入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c)A、B和O细胞管分别按标记加入相应3%~5%标准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并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混匀。

d)以1500r/min离心1min。

e)轻轻摇动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必要时须用低倍镜检查。

(3)微柱凝胶法(卡式血型鉴定)a)将代待检标本配成(0.5%~0.8%)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

b)将微柱凝胶卡标号。

c)正定型:将待检红细胞标本分别加入第一至第三支微管中,或第四至第六支微管中,每管50ul;d)带反定型的微柱卡:将待检红细胞标本分别加入第一至第三支微管中,第四至第六支微管中分别依次加入O型、A型、B型(0.5%~0.8%)标准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后再加入待检血清,每次加50ul。

d)即刻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min,2min900rpm,3min1500rpm,取出后判定结果。

(4)结果判定a)试管法正定型(细胞定型)反定型(血清定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检者血型抗-A 抗-B A细胞 B细胞 O细胞+ O O + O AO + + O O BO O + + O O+ + O O O ABb)微柱凝胶法正定型(细胞定型)反定型(血清定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检者血型抗-A 抗-B DVI Ctl A细胞 B细胞+ O + O O + A,RhD+ O + + O + O B,RhD+O O + O + + O,RhD++ + + O O O AB,RhD+规格:抗A效价≥128;抗B效价≥128;抗D效价≥64【注意事项】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认真核对标本并做好标记。

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红细胞表面ABO血型抗原、RhD抗原及血清(或血浆)中抗A、抗B抗体,确定受检者ABO及RhD血型。

(二)检验原理1.手工试管法、玻片法或纸板法利用标准IgM抗A/B血清鉴定红细胞表面ABO抗原即正定型,利用已知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鉴定同一标本血清(或血浆)中的抗A/B 抗体即反定型,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利用标准IgM抗D直接鉴定RhD血型。

2.微柱凝胶法ABO/RhD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如果红细胞表面存在A或B或D抗原,就会与对应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颗粒中,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3.玻璃珠微柱法ABO/RhD卡的微管中装填有玻璃微珠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如果红细胞表面存在A或B或D抗原,就会与对应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玻璃微珠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微珠,使其悬浮在玻璃微珠层的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玻璃微珠之间的微小空隙到达微管底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手工、半自动、全自动ABO血型及RhD血型鉴定试验。

(四)设备性能参数各种血型检测系统性能指标参见相应血型检测系统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WADian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SWING-SAXO 血型配血系统、Techno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Othr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B600-A型低速离心机、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阅片灯箱、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100m m×12mm和75m m×l2mm)、血型鉴定专用纸板、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2.试剂Diana DG Gel ABO-CDE血型卡、DiaMed ABO/RhD血型卡、OTHROBiovueABO/RhD血型卡、2%氢氧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抗A/B标准血清、抗D标准血清、3%~5%反定型试剂红细胞、1%反定型试剂红细胞。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

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实验方法介绍在医学领域中,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它们对于输血、器官移植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型鉴定与血液配型的实验方法。

一、血型鉴定实验方法血型鉴定是指通过实验手段来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主要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1. ABO血型的鉴定方法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方法:(1) 滴定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抗血清对相应抗原进行滴定。

将被测血清稀释后与抗A、抗B、抗AB和抗O血清滴定反应,根据凝集程度来鉴定血型。

(2) 纸片凝集法:该方法是将试纸片吸附抗体,然后滴加被鉴定血液,根据试纸片上是否出现凝集来鉴定血型。

(3) 红细胞溶血法:该方法是将鉴定者的红细胞与ABO抗血清混合,根据红细胞的溶血情况判断血型。

2. Rh血型的鉴定方法Rh血型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鉴定方法:(1) 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将被测血液与抗人球蛋白血清相混合,根据悬浮液的凝集程度鉴定Rh血型。

(2) 免疫胶体凝集法:本方法是将被测血液与含有相应抗原的胶体颗粒混合,当出现凝集时,可判定为Rh阳性。

以上是血型鉴定的常用实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鉴定。

二、血液配型实验方法血液配型是指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相互匹配,以确保输血或器官移植等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常见的血液配型方法包括ABO血型配型和Rh血型配型。

1. ABO血型配型方法ABO血型配型是最基本的血液配型方法,其原理是将供者和受者的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反应,根据凝集的反应程度来确定合适的血液配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滴定法、纸片凝集法等方法进行配型。

2. Rh血型配型方法Rh血型配型是根据供者和受者的Rh抗原是否相匹配来确定合适的血液配型。

可以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法、免疫胶体凝集法等方法进行配型。

血液配型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需求,各种方法各有优劣,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2年实验血型鉴定

12年实验血型鉴定

试剂血清
示例二,引出主题 解释细节 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 内容
实验操作步骤
将RBC与血浆(或血清)分别装于
做好标记的二只试管中
将RBC配成所需浓度的RBC悬液 试管法正向定型
试管法反向定型
红细胞悬液的配置
回顾所学内容 总结学习方法 与学员的互动交流, 获取反馈信息
试管法正向定型
试管法反向定型
离心凝胶卡
专用微柱凝胶卡离心机, 离心1000转/10分钟
结果判读
A型RhD阳性
B型RhD阳性
O型RhD阳性
AB型RhD阳性
A型RhD阴性
谢谢!
2012.2
实验结果凝集判断(肉眼)
实验结果凝集判断(镜下)
结果判断
试管法RhD血型鉴定
样本处理:
将受检者RBC配制 成2%~5%红细胞 悬液
试剂:
抗-D为lgM+lgG混合的单 克隆试剂 已知RhD抗原阳性和阴性 的对照红细胞(一般为O 型)
操作步骤1:
取试管三只分别标记为D+、D-、D D+管加入5%RhD阳性红细胞1滴;
D-管加入5%RhD阴性红细胞1滴;
D管加入5%受检者红细胞1滴
操作步骤2:
三管分别各加抗-D
(lgMபைடு நூலகம்lgG)混合的单 克隆试剂1滴 离心,3400转/15秒, 轻摇,看结果
RhD结果判断:
· RhD阳性 · RhD阴性
卡式(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 (ABO、RhD血型鉴定)
操作步聚
样本处理同试管法
配制RBC悬液
加样 在专用微柱凝胶卡离心机中离心
判读凝集反应结果
配制RBC悬液:(样本与试剂)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型鉴定、交叉配⾎操作规程ABO、Rh-D⾎型鉴定操作规程1.⽬的:规范ABO、Rh-D检测的操作过程2. 标本采集:静脉采⾎2ml抗凝⾎,避免溶⾎试剂3. 试剂:长春博讯⽣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4.⽅法原理【原理】:标准⾎清中的完全抗体(lgM)抗A、抗B、和抗D能和红细胞表⾯相应的抗原在盐⽔介质中发⽣特异性的凝集反应。

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B、O、AB四型和RHD阴性或阳性。

5. 操作:⼀、玻⽚法(⼀般只能做正定型)【正定型】:1、取⼀张玻⽚,⽤蜡笔或记号笔将其分为三等份,从左到右每⼀等份左上⾓标明A、B、D,2、对应加⼊抗A和抗B抗D标准⾎清⼀滴;3、分别加PC(患者10—15%红细胞悬液);4、⽤洁净⽵签将试剂和红细胞充分混匀,混合物约2cm2⼤⼩;5、轻轻地连续倾斜转动玻⽚2—5分钟,观察并记录; 【解释】:A端凝集为A型⾎;B端凝集为B型⾎;A、B 端均凝集则为AB型;A、B端均不凝集则为O型;D端凝集则为RH阳性者,⽆凝集则为RH阴性。

备注:玻⽚法可作为ABO⾎型初筛或复检;不适⽤于抗体鉴定和交叉配⾎;不适合检测ABO亚型。

⼆、试管法(盐⽔介质)【原理】:标准的A型和B型红细胞能和受检者⾎清(⾎浆)中相应的抗体发⽣特异性结合,形成⾁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从⽽可推断出受检者的⾎型。

【材料】:1、标准A型和B型红细胞悬液(浓度4%,商品有售,亦可⾃⾏新鲜配制);2、受试者⾎清或⾎清;3、洁净康⽒试管。

【正定型】:1、取⼆⽀洁净试管分别记上抗A和抗B;2、对应加⼊抗A和抗B⾎清1滴;3、分别加⼊病⼈红细胞悬液1滴(浓度为2%-5%);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抗A、抗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AB型⾎;抗A、抗B管均不凝集,则为O 型⾎;抗A管凝集则为A型⾎;抗B管凝集则为B型⾎。

【反定型】:1、取⼆⽀试管分别记上AC和BC;2、分别加⼊病⼈⾎清;3、对应加⼊A和B型试剂红细胞;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先检查上清液有⽆溶⾎,然后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A、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O型⾎;A、B管均不凝集则为AB型⾎;A管凝集则为B型⾎;B管凝集则为A型⾎。

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卡式法(审)

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卡式法(审)

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操作规范(卡式法)
1、用抗凝(EDTA—K2)血,取40ul放入2ml生理盐水中,
配制成10%红细胞悬液,混匀备用。

2、取血型鉴定卡,撕开封条,编号。

3、分别取10ul 10%红细胞悬液,加入A、B和Rh孔。


意加红细胞悬液时不能直接加到孔内有试剂的液面。

4、将加好红细胞悬液的血型卡平衡放入专用离心机中,以
转/分的速度,离心5分钟。

5、5分钟后离心机提示音响,打开离心机,取出观察结果。

6、结果观察:
(1)A型:A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B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2)B型:B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A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3)AB型:A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B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
(4)O型: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B 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5)Rh阴性:Rh试剂孔位红细胞沉降到液面底端(不凝集);
(6)Rh阳性:Rh试剂孔位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

注意:观察结果时,要反复查对结果,以免报告错误。

7、打印结果,报告。

达亚美的用卡说明书

达亚美的用卡说明书

达亚美ABO正反定型/RH D 定型卡(卡式凝胶法)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ABO正反定型/RH D 定型卡英文名: Diaclon ABO/D+reverse Grouping汉语拼音:ABO Zheng Fan Ding Xing/RHD ding xing Ka[使用目的]仅用于体外诊断,主要用于中心血站、医院输血科、血库中供血者或受血者的红细胞ABO血型系统的正反定型和RH系统中D抗原的检测,以及检验科常规血型的检查。

[试验原理]达亚美血型配血系统采用卡式凝胶技术,是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调节凝胶的浓度来控制凝胶间隙的大小。

使其间隙只能允许游离的红细胞通过,从而使游离红细胞与聚集红细胞分离。

如果通过离心红细胞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则表明红细胞未发生凝聚凝集,是阴性反应,若红细胞聚集在凝胶带上部,则表明红细胞发生凝集,呈阳性反应。

此外凝胶中已经加好了抗人球蛋白及各类血型抗体,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只需加入样本即可。

达亚美血型正反定型卡(Diaclon ABO/D+Reverse Grouping),共有六个微柱,前三个微柱的凝胶介质中分别含有单克隆抗体抗-A,抗-B和抗-D,用以检测红细胞上ABO抗原和D抗原,ctl管为阴性对照管,含有1 / 47“中性”凝胶的另两个微管,用商业化A1和B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原来进行血型的反定型。

[主要组成成分]ABO正反定型/RH D定型卡(DiaClon ABO/D + Reverse Grouping)前三个微柱的凝胶介质中含有单克隆抗-A[M297/628(LA-2)细胞系],抗-B[LM306/686(LB-2)细胞系]和抗-D[LHM59/20(LDM3)+175-21细胞系]。

Ctl管为阴性对照管。

另二个微管含有“中性”凝胶。

保存于浓度小于0.1%的NaN3溶液中。

注:储存于18-25℃的室温下。

贮存时勿靠近任何热源、空调或通风口。

两种ABO血型、RhD血型鉴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ABO血型、RhD血型鉴定方法的比较

两种ABO血型、RhD血型鉴定方法的比较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过程中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而准确的血型鉴定试验,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传统的血型鉴定方法有玻片法、纸板法、试管法。

玻片法操作简单、方便,适于血型普查,但反应时间长,易忽略较弱凝集而导致血型鉴定的错误。

纸板法是玻片法的改良形式,可以同时进行ABO正反定型和RhD血型鉴定,但其结果易受环境湿度、温度、观察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

试管法是经典的ABO、RhD血型鉴定方法,其结果准确可靠,但其操作难以规范化,不适于批量标本的处理。

而微柱凝胶技术不仅反应结果可靠,特别是在引入自动血型分型系统以后,消除了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现了血型鉴定实验的规范化、信息化。

我科于2016年3月—2016年12月,采用纸板法、自动微柱凝胶技术两种方法鉴定2600例患者ABO、RhD血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1.1标本:2600名患者男性1357名,女性1243名,年龄0~86岁,血样采用EDTA-K2抗凝真空无菌采血管1.1.2试剂:抗-A、抗-B(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抗-D标准血清(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抗-H血清(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0.8%A、B反定型标准红细(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3%A/B试剂红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人源抗-A、抗-B血清(本室自制),ABO/RhD血型鉴定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凹型ABO/RhD血型鉴定纸板(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1.3仪器:XK—550血库专用离心机(四川蜀科仪器有限公司),博迅血型卡分型系统(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2 方法1.2.1纸板法ABO血型鉴定:实验步骤参照玻片法[1],在标有抗A、抗B、抗D凹型检测孔内分别加入抗A、抗B、抗D标准血清1滴,再分别加入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玻璃棒搅匀;在标有Ac、Bc的凹型检测孔内分别滴加受检者血浆1滴,再分别滴加A型、B型3%试剂红细胞,肉眼观察来判断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操作规范(卡式法)
1、用抗凝(EDTA—K2)血,取40ul放入2ml生理
盐水中,配制成10%红细胞悬液,混匀备用。

2、取血型鉴定卡,撕开封条,编号。

3、分别取10ul 10%红细胞悬液,加入A、B和Rh
孔。

注意加红细胞悬液时不能直接加到孔内有试剂的液面。

4、将加好红细胞悬液的血型卡平衡放入专用离心
机中,以转/分的速度,离心5分钟。

5、5分钟后离心机提示音响,打开离心机,取出观察结果。

6、结果观察:
(1)A型:A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B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2)B型:B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A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3)AB型:A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B试剂孔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
(4)O型: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B试剂孔红细胞沉降到试剂液面底端(不凝集);
(5)Rh阴性:Rh试剂孔位红细胞沉降到液面底端(不
凝集);
(6)Rh阳性:Rh试剂孔位红细胞在试剂液面上端(凝集)。

注意:观察结果时,要反复查对结果,以免报告错误。

7、打印结果,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