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践思考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践思考

习近平同志2017年4月下旬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如何评估当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怎样看待其中的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怎么处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周皓、国家金融和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呈下降趋势

怎么看当前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否可能引发危机?

国际主流机构研究报告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金融风险迅速上升。国际清算银行2016年发布报告称,中国私人非金融企业信贷/GDP数据缺口指标升至30%,远超10%的警戒线,中国银行业信贷风险急剧上升,需要警惕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而我们通过跟踪国内金融风险得出了相反结论,即近几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最高的时期大约是在2015年中期,也就是汇改与股市动荡的时期,此后特别是2016年下半年之后,金融风险呈现下降和低位徘徊的趋势。2017年一季度以来,宏观层面上,中国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呈下降趋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微观层面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已趋于平稳或呈下降趋势,但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稳定性仍需重点关注。

这一结论和我们所选取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指标有关。信贷总量、违约率、不良贷款率都是实际经济周期的滞后指标,如果用这些指标来判断的话,当前阶段的信贷总量、不良贷款率的确是有所上升的。但金融稳定性或系统性金融风险更多地取决于当前市场的预期信息,金融恐慌的出现或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主要源于市场的悲观预期。因此我们选取的指标主要来自于金融市场中的股票、债券、CDS和期权市场,这些市场一般代表了投资者对未来的前瞻性判断。如果我们相信这些市场化指标对未来预期是准确的话,那么可以看到市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判断是下降的。

我们更关注债务风险问题。2016年中国非金融机构(政府、非金融企业、居民)的杠杆率是227%,比2015年的228%下降了1个百分点。总的来说,现在中国的债务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随着经济下行,风险上升趋势没有缓解,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由于我们还存在很多资产,还有腾挪空间,所以目前还不至于引起危机,但是需要提高警惕了,应迅速采取果断行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