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障碍-尿潴留护理计划

合集下载

排尿障碍的护理

排尿障碍的护理

排尿障碍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评估患者排尿障碍的原因及分型,是尿失禁或尿潴留。

尿失禁是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还是压力性失禁,尿潴留原因是机械性梗阻还是动力性梗阻引起。

4、了解 B 超情况及尿动力学梗阻引起。

二、护理措施1、尿失禁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护士应给予开导和提供必要的帮助,消除其羞涩、自卑与焦虑的心理,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皮肤护理:床上铺橡胶单和中单,也可使用尿垫或一次性纸尿裤,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尿垫、床单;根据皮肤情况,定时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发生。

(3)外部引流:女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接取尿液;男患者可置尿壶于外阴合适部位接取尿液或利用带胶管的阴茎套接尿,但此法不宜长时间使用, 每天须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并将局部暴露于空气中,评估局部有无发红、水肿或破损。

(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①如病情允许,鼓励患者每日白天摄入 2000-3000毫升液体,但入睡前应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免影响患者休息。

②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膀胱冲洗、训练的目的、方法,所需的时间、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安排排尿时间,观察排尿反应。

定时使用便器,使用时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注意用力要适度。

③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④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行留置导尿术,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皮肤破溃。

但要注意应定时夹闭和排放尿液,锻炼膀胱壁肌肉张力,重建膀胱储存尿液的功能。

2、尿潴留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适宜的排尿环境:根据病情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尽可能使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如卧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等。

(3)调整体位与姿势:根据病情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尽可能使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如扶卧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等。

1例宫颈癌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护理

1例宫颈癌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护理

1例宫颈癌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护理作者:黎红英谢珠蓉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4期【关键词】宫颈癌;术后;排尿障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101-01宫颈癌是妇产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于子宫体与宫颈管,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1]。

宫颈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具有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等特点,但总体治疗效果较好 [2]。

尿潴留是宫颈癌根治术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对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也带来了一定的干扰 [3]。

因此,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术后尿潴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1月20日我院收治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Ib1期术后出现排尿障碍患者,经过9d的治疗与护理后,患者出院。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在院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及双输卵管切除+双侧卵巢悬吊+盆腔淋巴清扫+肠粘连松解术,术中留置导尿,在术后第7天予以拔除尿管。

但拔尿管后患者主诉下腹胀痛,可排出少量尿液,触诊下腹部膀胱区域膨隆,叩诊呈鼓音,给予诱導排尿无效后,予重新留置尿管,7天后拔出导尿管,但B超提示:膀胱残余尿量为311ml;右输尿管上段扩张伴右肾积液,予以继续留置尿管。

2因右输尿管上段扩张,予以继续留置尿管,需行进一步治疗收入科。

入院时,留置尿管固定、通畅,尿液为黄色浑浊;尿道口无红肿、溢尿,尿道口旁可见中等量的白色分泌物;心理状态:迫切希望早日拔除尿管,恢复正常排尿功能,SAS与SDS评分均正常;睡眠情况:担心夜间睡着后牵扯尿管,无法安稳入睡,阿森斯失眠量表:8分(失眠)。

在患者住院期间,遵医嘱治疗外,还对患者给予以下护理:2 护理2.1 排尿障碍:尿潴留。

患者术后多次尝试拔除尿管,均因为残余尿多而拔管失败。

护理人员制定护理计划,按以下几方面护理:①知识宣教:向患者解释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原因及长期留置尿管和间歇性导尿的优缺点,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及家属充分理解间歇性导尿的目的及实施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特别是会阴部的卫生。

排尿障碍的诊断与护理

排尿障碍的诊断与护理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包括运动、饮食、心理 等方面
饮食调整:调整饮食结构,避 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 尿液通畅
5
排尿障碍的预防
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定时定量饮水、避
免憋尿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紧张等不
良情绪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 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如前列腺增生、尿路
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排尿障碍:尿流缓慢、尿线细、 尿量减少
重度排尿障碍:尿流完全中断、尿 潴留、尿失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度排尿障碍:尿流中断、尿滴沥、 尿线变细
极重度排尿障碍:尿失禁、尿潴留、 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
3
排尿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等,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用于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氟西汀等,用于治疗排尿障碍相关的精神心理障碍
4
排尿障碍的护理
日常护理
定时排尿,避免憋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久坐、久站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 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饮食护理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 免脱水
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 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
道蠕动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 辛辣、油腻、煎炸等
排尿困难:尿 道梗阻症状
尿失禁:膀胱 控制能力下降
尿潴留:膀胱 排空障碍
尿路感染:尿 道炎、膀胱炎、 肾炎等

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精品课件
2)提供排尿的环境:
•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使视觉隐蔽,以 保护病人自尊;适当调整治疗、护理时 间,使病人安心排尿。
精品课件
3)调整体位和姿势:
• 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病情允许应尽量 以习惯姿势排尿,如扶助病人坐起或抬 高上身。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 的病人,事先应有计划地训练其床上排 尿,以避免术后不适应排尿姿势的改变 而造成尿潴留,增加病人痛苦。
精品课件
特别提示
•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感冒; • 2.适当多饮水,但注意及时排尿,避
免膀胱过度充盈; • 3.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咖啡; • 4.不长时间骑自行车; • 5.禁忌大量饮酒,因酒精有利尿作用,
同时摄入大量水分又不及时排尿,使膀 胱短时间内过度膨胀,容易诱发急性尿 潴留。
精品课件
※导尿期间,要保持尿管通畅, 妥善固定并及时倾倒尿液,每日用 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预防感 染;
精品课件
※拔管前应先锻炼膀胱充盈和排 空,可做间歇性引流夹管,以锻 炼膀胱的反射功能,即患者在自 觉有尿意,并确定膀胱充盈后开 放导尿管,排空膀胱后夹管,直 到膀胱再次充盈;
※医嘱拔管,夹闭导尿管至膀胱 高度充盈,在为其备好便器后, 将尿管边转动边缓慢地拔出,并 协助立即排尿 。
尿潴留原因如属机械性梗 阻,应给予对症处理;如属 非机械性梗阻,可采用以下 护理措施,以解除病人的痛 苦。
精品课件
1)心理护理:
• 针对病人心态,护士应与患者沟通,多 关心体贴患者,给予解释和安慰,指导 患者自我调节方法,如全身肌肉放松、 听音乐。并耐心解释导致术后尿潴留的 原因,减少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取得患 者信任,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并安排与 康复患者交谈,使其解除思想顾虑。消 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尿潴留的护理

尿潴留的护理

尿潴留的护理尿潴留是指尿液潴留在充盈的膀胱内而不能自行排出。

尿潴留往往是在排尿困难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发展而来。

尿液完全不能排出者,称为完全性尿潴留;若排尿后膀胱内仍留存尿液者,称为部分性尿潴留。

各种尿潴留,均属于病态,并且极易并发尿路感染;长期尿潴留还可引起膀胱过度膨胀,压力增高,发生输尿管返流,双侧输尿管及肾积水,最终可导致肾功能受损。

急性尿潴留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情况紧急,需要及时处理。

病因与发生机制正常人膀胱容量为300~500ml。

当膀胱内的容量达到200~400ml 时,产生的压力被膀胱内壁压力感受器感知,冲动沿盆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骶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并同时传到脑干和大脑皮质的高级排尿中枢,产生尿意,大脑皮质对脊髓排尿中枢起着抑制和调节作用,如果时机和环境不适合,将抑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从而暂不发生排尿;反之排尿中枢发放冲动沿盆神经的纤维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和尿道括约肌舒张,这样完成了一系列的排尿活动。

这一生理活动是膀胱与神经相互作用协调的结果,是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脊髓反射弧或大脑皮质功能障碍、尿液排出通路受阻,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的异常等原因均可导致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发生。

常见病因如下:1.机械性最常见,任何原因引起的尿道阻塞、尿道狭窄都可导致尿道机械性梗阻,使尿液无法顺利排出。

如尿道炎症性水肿、结石或肿瘤、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或狭窄等,此外,直肠肿瘤、妇科肿瘤的压迫以及女性膀胱颈部梗阻也可引起。

2.神经源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正常排尿的神经生理反射,也是导致尿潴留的常见原因,如糖尿病、单纯疱疹、广泛的盆腔手术影响膀胱的运动和感觉神经,腰麻后膀胱过度膨胀、会阴部手术、疼痛等所致尿道括约肌痉挛。

3.药物性很多药物都可引起尿潴留,如中枢神经抑制药可抑制大脑皮质及脑干的自主排尿控制功能、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普鲁本辛可使逼尿肌松弛、α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使括约肌收缩,其他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钙通道阻断药、抗组胺药以及某些抗抑郁药都有引起尿潴留的报道。

医院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排尿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常规排尿功能障碍是康复医学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原因多为外伤。

药物、认知障碍、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等所引起的排尿功能减弱或丧失,最终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最常见于脊髓损伤。

一、障碍分类1.失禁型排尿障碍(1)由膀胱引起(2)由流出道引起2.潴留型排尿障碍(1)由膀胱引起(2)由流出道引起二、护理评估1.病史评估2.药物使用史评估3.排尿形态评估4.体格检查评估5.化验、检查结果评估6.尿流动力学评估三、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措施(1)向患者讲解排尿障碍的有关知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主动配合。

(2)鼓励患者起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

及时排除膀胱结石、尿路感染等问题。

做好饮水管理,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

(3)促使患者进行膀胱训练,恢复自行排尿,尽量达到不使用导尿管。

首选体位疗法、物理疗法或诱导排尿法促使患者自行排尿。

2.专科康复护理措施(1)潴留型排尿障碍增加膀胱排空功能的护理措施1)Valsava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腹部放松,身体前倾,屏气增加腹压并向下传到膀胱和骨盆底部,同时双手抱住膝部或大腿,防止腹部膨出而使腹压下降。

适用于逼尿肌收缩无力,低压性膀胱。

2)Crede手压法:双手拇指置髂嵴部,其余手指在耻骨上用力向下挤压下腹部,也可凹握拳挤压,将膀胱内尿液压出。

适用于逼尿肌收缩无力,低压性膀胱。

此法与Valsava法不合并使用。

3)发现或诱发“触发点”:叩击下腹部的膀胱区,找到一个敏感的刺激点,在导尿前20分钟叩击10~20分钟,频率50~100次/分,次数100~500次,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扣,以免引起膀胱尿道功能失调。

此种方法训练到能够形成原始反射,周期性排尿。

4)激发技术:摩擦大腿内侧,以手指扩张肛门等。

(2)失禁型排尿障碍1)尿意习惯训练:规定患者每天的排尿时间,帮助患者建立排尿习惯。

2)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常用盆底肌训练法,指导患者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每次持续10秒,重复10次,每日5~10次,可减少漏尿的发生。

尿潴留护理计划单模板

尿潴留护理计划单模板

尿潴留护理计划单模板 Urinary Retention Care Plan Template.Assessment.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Urinalysis.Post-void residual (PVR) measurement.Voiding diary.Diagnosis.Urinary retention.Goals.To relieve urinary retention.To prevent complications.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Interventions.Initial measures:Catheterization.Medications (e.g., alpha-blockers, anticholinergics)。

Long-term measures:Behavioral therapy.Pelvic floor exercises.Surgery.Monitoring.Monitor the patient's symptoms.Monitor the PVR.Monitor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treatment.Education.Educate the patient about urinary retention.Educate the patient about the treatment options.Educate the patient about self-care measures.Follow-up.Follow-up with the patient on a regular basis to monitor their progress.Make adjustments to the treatment plan as needed.中文回答:尿潴留护理计划模板。

医院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护理常规

医院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护理常规

医院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护理常规一、排尿障碍的原因、机制当膀胱已贮存适量的尿液引起尿意,而使横纹括约肌先放松,接着逼尿肌连续适当地收缩,而尿道内括约肌(平滑肌部分)放松,使小便顺利解出。

从外表可看到一连续水柱,尿排空后无余尿感,而膀胱内亦无残余尿,伴随尿意消失和舒适感,这就叫做排尿过程。

如果此过程中有任何异常,则为排尿障碍。

(一)原因、机制1.泌尿道感染急性膀胱炎是造成排尿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排尿疼痛、灼热感、尿频、尿急等症状。

主要发生在年轻女性,最典型的就是蜜月膀胱炎。

男性的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膀胱炎也会有类似的症状。

2.神经源性膀胱支配膀胱的神经系统因脑部疾病、周边神经病变(如糖尿病)、先天性异常如脊柱裂合并脑脊髓膜膨出,都可能造成排尿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大致可分为:(1)上运动神经元障碍:指膀胱肌肉收缩的运动神经元以上的位置主要在大脑皮质,由于大脑皮质对于膀胱反射弧有抑制作用,此抑制现象消失后,当膀胱只有少量尿液时,便可启动此反射弧而造成排尿现象。

久之会使得膀胱容积逐渐缩小,逼尿肌特别敏感,很容易收缩而排尿,患者会有尿频、尿急迫感、余尿感等现象。

有些患者如果括约肌的功能有问题,引起逼尿肌一括约肌不协调,也就是在逼尿肌收缩时,括约肌不但不放松以配合排尿,反而收缩阻止排尿,如此便会形成非常高的膀胱内压,进而造成膀胱输尿管回流。

即进了膀胱的尿液本不应回流,如果发生回流则易产生泌尿道感染、肾侵犯及回流肾病变。

上运动神经元障碍的神经源性膀胱多发生于脑肿瘤、脑出血、脑水肿、脑动脉硬化,还有一些退化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等。

(2)下运动神经元障碍:是指支配膀胱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直接受到破坏,由于膀胱肌肉无法收缩,所以视括约肌的功能而定。

如果括约肌尚有一定的功能,则其典型的表现为膀胱胀大,直到无法再容纳尿液便会溢出,称为满溢型尿失禁;而如果括约肌的功能也不好,那么当由肾脏产生的尿液一进入膀胱,便会由尿道漏出来,所以也就不会看到胀大的膀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尿障碍-尿潴留护理计划
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名:
性别:
年龄:
科 室 :
护理致 因:
●长期留置尿管●与疾病因素有关
床 号 :
住院 号:
护理目 标:
●病人能控制尿液排出,恢复排尿功能●病人恢复排尿功能
护理措施
开始时间
遵医嘱留置导尿。
密切观察病人尿量、颜色、性质,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排尿习惯训练。
排尿时注意遮挡。
湿热敷下腹部,并轻轻按摩、听流水声。
每周更换尿管,定时更换尿袋。
做好尿管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卫生。
正确记录 24 小时尿量或出入量。
盆底肌肉训练。
温水冲洗会阴部。
护士签名
停止时间
护士签名
第1页 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