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的探讨
氨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氨纶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弹性纤维的范畴。
它是由聚氨酯和长链聚酯组成的共聚物,因此也被称为聚氨酯弹性纤维。
相比于其他氨基纤维,氨纶具有更高的拉伸性能和更好的恢复性,因此在服装、运动装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氨纶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研究进展。
一、氨纶的合成方法氨纶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湿法合成和干法合成。
湿法合成是将聚己内酯和对苯二甲酸在醇溶剂中逐步反应得到聚酯,然后与二异氰酸酯在溶剂中进行反应,最后进行加聚反应得到氨纶。
该方法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产率和较好的可控性,但缺点也很明显,即反应液中存在有机溶剂,易产生废水和废气,造成环境污染。
干法合成是将聚己内酯和二异氰酸酯在无溶剂条件下直接反应形成单体,然后进行加聚反应得到氨纶。
该方法不需要使用溶剂,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水和废气,因此是一种更环保的方法。
但难点在于单体的制备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合成的氨纶需要经过末端的热固化处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性能。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控制反应中单体的比例,可以获得不同形态和性能的氨纶材料。
研究人员也探索了采用生物质作为氨纶材料的原料的方法,以达到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氨纶材料的性能研究氨纶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拉伸性能,可以在应力的作用下快速恢复形状。
因此在伸缩性能、舒适度、保持型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紧身衣、泳装、健身衣、牛仔裤等领域。
随着氨纶材料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性能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伸性能和恢复性能。
通过改变制备工艺和添加剂种类,可以调控氨纶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和形状恢复力等。
此外,氨纶材料还存在着疲劳、老化等问题。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氨纶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恢复性能会逐渐下降。
因此需要开展耐久性能的研究,以提高氨纶材料的使用寿命。
最近的研究表明,氨纶材料还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和染色性能。
添加一些抗菌剂和染料可以改善其表面性质,提高其应用效果。
氨纶纤维短纤维的熔融纺丝工艺研究

氨纶纤维短纤维的熔融纺丝工艺研究氨纶纤维短纤维是一种具有优异弹性和耐磨性能的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医疗、体育用品等领域。
其熔融纺丝工艺是将氨纶原料加热熔化后通过纺丝装置形成连续丝束,然后经过拉伸、冷却等工序,最终获得所需的纤维。
在氨纶纤维短纤维的生产过程中,熔融纺丝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氨纶纤维短纤维的熔融纺丝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熔融纺丝工艺的关键是熔融纺丝装置的设计和使用。
熔融纺丝装置包括熔融槽、过滤装置和纺丝喷孔等组成部分。
熔融槽是将氨纶原料加热熔化的关键设备,其温度控制、加热方式和温度分布均影响纤维品质。
过滤装置的作用是去除纺丝过程中的杂质,确保纤维的纯净度。
纺丝喷孔的设计参数包括喷孔直径、布孔密度和气流等,这些参数对纤维的粗细和强度有较大影响。
因此,需要对熔融纺丝装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氨纶纤维短纤维。
其次,熔融纺丝过程中的拉伸和冷却工序也是影响纤维性能的重要环节。
拉伸的作用是为了使纤维拉伸成所需的线性结构,提高其强度和弹性。
冷却工序则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来调控纤维结晶度和尺寸稳定性。
这两个工序的操作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根据纤维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温度控制,以确保纤维的质量。
另外,熔融纺丝工艺中的加工条件也对氨纶纤维短纤维的品质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加工条件包括温度、拉伸速度、喷孔压力等。
温度是影响纤维熔融状态和流动性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氨纶材料的特性和所需纤维性能进行选择和调节。
拉伸速度和喷孔压力是控制纤维宽度和长度分布的重要参数,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以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熔融纺丝过程中的纤维形态和结构也是研究的重点。
纤维形态主要包括纤维直径和长度分布、表面形态等。
纤维的直径分布对纤维的强度、柔软度和手感等性能有显著影响。
纤维的表面形态则与纤维的开口、耐久性等密切相关。
此外,纤维的结构也影响纤维的性能,如结晶度影响纤维的强度,结晶形态影响纤维的柔软度等。
氨纶纤维短纤维的湿法纺丝工艺研究

氨纶纤维短纤维的湿法纺丝工艺研究氨纶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和工业制品等领域。
而氨纶纤维短纤维是氨纶纤维的一种形态,广泛用于纺织品的生产。
湿法纺丝是一种用于制备氨纶纤维短纤维的工艺,本文将对氨纶纤维短纤维的湿法纺丝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
湿法纺丝工艺是一种将聚合物混合物通过溶剂将其溶解成纤维形态的方法。
在氨纶纤维短纤维的湿法纺丝工艺中,主要包括溶解、纺丝、固化和收丝等步骤。
首先,在湿法纺丝工艺中,溶解是一个关键步骤。
通常采用强碱性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盐酸联合溶剂的方法,将氨纶纤维原料与溶剂进行混合,使其成为均匀的溶液。
溶解的条件包括溶剂浓度、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需要通过实验进行调节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溶解效果。
其次,在纺丝过程中,将溶解后的聚合物混合物通过纺丝机器进行纺织成纤维。
纺丝机器通常包括旋转盘、喷丝孔、冷凝装置和收丝装置等部分。
纺丝过程中,将溶解液通过喷丝孔均匀地喷射到旋转盘上,然后通过冷凝装置对纤维进行冷却固化,最后通过收丝装置收集纤维。
纺丝条件对于纤维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纺丝孔的直径和数量会影响纤维的直径和断裂强度。
喷丝温度和冷凝温度也会影响纤维的形状和结晶度。
因此,需要通过调节纺丝条件,来获得所需的纤维性能。
在纺丝过程中,还需要特别关注纺丝液的流变性能。
流变性能是指物质在作用力下发生形变和流动的性质。
氨纶纤维短纤维纺丝液的流变性能直接影响着纤维的形成和形态,因此需要通过粘度测试和流变学实验来了解纺丝液的流变特性,并通过改变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和添加剂等因素,来调节纺丝液的流变性能。
除了纺丝过程中的工艺调节,固化也是一个关键步骤。
固化是指将纺丝得到的湿法纤维置于固化装置中进行热处理,以使纤维形成结晶和交联,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固化的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因素,需要在工艺中进行合理的控制。
最后,在纺丝过程中,收丝是将纤维从纺丝机器上取下并进行梳理整理的步骤。
氨纶生产工艺

氨纶生产工艺2篇一、氨纶生产工艺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拉伸性、弹性和耐磨性,在纺织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氨纶的生产过程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纺丝、拉伸、定型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氨纶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氨纶的主要原料是聚酯切片和聚己内酯。
聚酯切片是由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聚合而成,聚己内酯则是通过将己内酯与聚酯切片进行缩聚反应得到。
这两种原料需要经过粉碎、干燥等工艺,以保证其质量和适合纺丝的状态。
2. 聚合反应:将聚酯切片和聚己内酯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聚合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使聚合液变成聚合物溶液,即聚酯溶液。
3. 纺丝:将聚合物溶液通过纺丝机进行纺丝。
纺丝机通过旋转孔板或纺丝喷嘴将聚合物溶液挤出,形成纤维流。
这时需要调节纺丝机的温度和喷孔的尺寸,以控制纤维的粗细和长度。
纺丝喷嘴内的溶液会快速固化,形成初步的纤维结构。
4. 拉伸:初步纤维经过冷却后,通过拉伸机进行拉伸,使纤维的细度和长度得到进一步调节。
拉伸会改变纤维的结构,使其具有更强的拉伸性和弹性,并增加纤维的细度。
5. 定型:拉伸后的纤维需要经过定型工艺,使其保持拉伸的状态。
通常采用热定型的方式,即通过加热和冷却使纤维保持拉伸的形状。
定型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纤维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纤维的性能和质量。
以上就是氨纶的生产工艺。
通过原料准备、聚合反应、纺丝、拉伸和定型等环节的处理,最终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氨纶纤维。
氨纶的广泛应用,为纺织行业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氨纶工艺流程

氨纶工艺流程氨纶工艺流程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造、运动用品和家居用品等领域。
氨纶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纺丝、牵伸和后处理等环节。
首先,进行原材料准备。
氨纶的原材料主要是对苯二甲酸和丙二酸二乙酯。
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聚酯原料。
然后将聚酯原料进行加热并加入亚胺化催化剂,进行胺化反应,形成氨纶溶液。
接下来,进行纺丝工艺。
将氨纶溶液倒入纺纱机的纺丝单元,通过喷丝器的旋转速度控制纤维的拉伸速度和拉伸比。
然后,在纺丝孔口附近喷射高速气流使纤维凝固,并沉积在加热丝网上。
纺丝完成后,通过卷绕机将氨纶纤维卷绕成筒状,形成纤维束。
纤维束经过牵伸工艺。
将纤维束放入牵伸机,通过一系列的牵伸辊和牵伸带的拉伸,使纤维的直径得到进一步减小。
这个过程中,纤维的弹性和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最后,进行后处理工艺。
将牵伸后的氨纶纤维进行清洗,去除表面附着物和添加剂残留。
然后将纤维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使纤维形成最终的特性。
最后,对纤维卷进行检验和包装,成品氨纶纤维出厂。
氨纶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要求对化学反应的温度、时间和配比进行精确控制。
在纺丝工艺中,需要调整纺纱机的喷丝器参数和纤维拉伸速度,以获得所需的纤维直径和拉伸比。
在牵伸工艺中,需要合理调节牵伸辊和牵伸带的间距和速度,以确保纤维的弹性和强度。
总之,氨纶工艺流程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一系列工序。
通过合理的操作和控制,可以获得优质的氨纶纤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氨纶工艺流程不断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氨纶工艺流程

氨纶工艺流程
《氨纶工艺流程》
氨纶是一种具有高弹性和耐磨损性的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袜子、泳装和弹性织物等领域。
氨纶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纺丝、拉伸、定型和检验等多个环节。
首先,原料的准备是氨纶生产的第一步。
主要的原料包括聚己内酰胺和二异氰酸酯。
这两种原料在一定的比例下混合,并经过反应制备成为氨纶的预聚体。
其次,聚合反应是氨纶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高温下,将预聚体加入到聚合反应釜中,与适量的聚氨酯链延长剂进行聚合反应,形成氨纶聚合物。
然后,纺丝是氨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聚合物经过溶解和过滤处理后,通过纺丝机将聚合物溶液拉丝成细丝,然后在空气中凝固成为固体纤维。
接下来是拉伸和定型。
拉伸是为了增强氨纶纤维的弹性和耐力,将纤维在一定的温度和张力下进行拉伸处理。
定型则是根据产品的需求,通过热处理或冷却处理使氨纶纤维保持一定的形状和性能。
最后,检验是氨纶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
通过对氨纶纤维的拉伸性能、断裂强度、弹性恢复性等多项指标的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氨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聚合反应、纺丝、拉伸、定型和检验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氨纶纤维,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氨纶生产工艺

氨纶生产工艺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也被称为聚氨酯纤维。
它具有优异的弹性和透气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领域等。
以下将介绍氨纶的生产工艺。
首先,氨纶的生产工艺首要步骤是聚合。
聚合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料的预聚合。
将二异氰酸酯和二元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反应生成低分子量的预聚合体。
这种预聚合体被称为多元醇以及异氰酸酯。
第二阶段是主聚合。
首先将预聚合体与二元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反应。
这个过程是无水条件下进行的,以保证聚合反应的完整性。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聚酯三元醇,同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和稳定剂。
在一定反应时间的条件下,原料聚合形成高分子量的聚氨酯。
接下来,聚氨酯被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碸等。
聚氨酯在这些溶剂中可以有效地溶解,形成黏稠的聚氨酯溶液。
然后,聚氨纶溶液被挤出,在加热条上形成氨纶丝。
在挤出过程中,溶液需要通过模具,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直径。
挤出的氨纶丝同时需要被拉伸,以增强其弹性和强度。
拉伸过程使用高速旋转的驱动辊,以及与驱动辊相反方向旋转的牵引辊。
通过调整驱动辊和牵引辊的转速,可以控制氨纶丝的拉伸程度。
最后,拉伸的氨纶丝被绕在纺车上,形成成线。
同时,氨纶丝还需要经过热定型处理,使其形状和尺寸固定不变。
热定型过程通常在高温下进行,持续一段时间,以确保氨纶丝的稳定性。
在整个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保证原料的质量,注意各个步骤的反应条件,以及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以防止溶剂、化学品和废水污染。
总结而言,氨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溶解、挤出、拉伸和热定型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造出优质的氨纶纤维,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氨纶制造工艺及技术

氨纶制造工艺及技术一、氨纶制造工艺概述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弹性纤维的一种。
其制造工艺包括溶胶纺丝、固化、拉伸、稳定处理等步骤。
具体工艺如下:1. 溶胶纺丝:将含有聚合物的溶液通过纺丝装置进行纺丝。
溶液中的聚合物是通过将聚酰胺与溶剂混合而得到的。
纺丝装置通常包括溶液箱、纺丝口、旋风装置等。
2. 固化:纺丝后的氨纶纤维需要经过固化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弹性和力学性能的纤维。
固化的主要目的是使氨纶纤维中的聚合物形成交联结构,增加纤维的强度和弹性。
3. 拉伸:固化后的氨纶纤维经过拉伸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
拉伸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的分子取向度,提高纤维的拉伸性能和回弹性能。
4. 稳定处理:拉伸后的氨纶纤维需要经过稳定处理,以确保纤维的尺寸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
这一步通常包括热定型和冷却处理,使纤维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二、氨纶制造技术氨纶制造技术是保证氨纶纤维品质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氨纶制造技术:1. 溶液配方技术:溶液中的聚合物配方对氨纶纤维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聚酰胺与溶剂的比例以及添加其他助剂,可以控制氨纶纤维的弹性、强度等性能。
2. 纺丝技术:纺丝是氨纶制造的核心环节,纺丝技术的先进性对纤维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常用的纺丝技术包括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等。
3. 固化技术:固化是氨纶纤维制造中的关键步骤,固化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纤维的强度和弹性。
常用的固化技术包括热固化、化学固化等。
4. 拉伸技术:拉伸是氨纶纤维制造中的重要环节,拉伸技术的先进性对纤维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拉伸技术包括热拉伸、冷拉伸等。
5. 稳定处理技术:稳定处理是保证氨纶纤维尺寸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稳定处理技术包括热定型、冷却处理等。
三、氨纶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氨纶制造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以下是氨纶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氨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未来的氨纶制造工艺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的探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探讨系(院):轻化工程系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班级:高分子072班*名:***指导教师:谭寿再陈东毅完成时间: 2010年4月18号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轻化系系(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兹发给高分子072 班学生刘润孔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探讨;2.应完成的项目(如页面不够可另附纸张):(1)根据毕业题目,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氨纶合成纤维的技术发展现状,包括生产配方、工艺、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控制,环保要求等。
(2)企业生产实习,熟悉实习企业氨纶合成工艺流程,了解生产配方,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检测方法,基本掌握某生产工序的岗位操作。
(3)撰写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合成氨纶的原料,生产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问题。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理论,分析讨论企业氨纶合成工艺、配方的合理性,提出具有创新性建议。
3. 论文完成进度计划(如页面不够可另附纸张):4. 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 王文科,牛家祥,韩车伟,等 .氨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聚酯工业.2000,(4):8-13.[2].戴建平,朱新生,程丝,等 .聚氨酯的化学结构与熔纺工艺路线[ J ]聚酯工业.2000,(4):4-7.[3]. 李绍雄,朱吕民 .聚氨酯树脂[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张木全,云智勉。
化工原理[ 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0.[5].英威达纤维(佛山)有限公司厂内资料.5. 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 2010 年 1 月 10 日发出,应于 2010年 4 月 26 日完成,然后提交各系进行答辩。
系主任批准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核年月日指导教师审核年月日目录1.前言 (1)2.当今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方法 (1)3.原材料 (1)4.原材料介绍 (2)5.生产工艺流程 (3)6.聚合反应 (4)7.工艺参数 (5)8.DMAC回收系统 (7)9.结论 (8)10.致谢 (9)11.参考文献 (9)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工艺探讨学生:刘润孔指导老师:谭寿再陈东毅教学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英威达纤维(佛山)有限公司生产国际名牌莱卡(LYCRAR)氨纶合成纤维的原材料,以及其生产工艺流程和一些基本工艺参数。
生产方式是管线连续反应式。
这样的生产方式,其优势在于生产效率高,废料率低,但工艺难以控制,生产波动影响范围广。
本文着重讲述本公司的生产流程和原料的配方。
关键词:氨纶合成纤维工艺流程工艺参数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INVISTA Fiber (Foshan) Co., Ltd p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brands Lycra (LYCRAR) spandex synthetic fiber raw materials,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ome basic parameters. Production is continuous reactive pipeline. This production method, its advantage is high efficiency, low waste, but the process difficult to control a wide range of production fluctuation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bout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raw materials formulations.Keywords: Lycra spandex fiber process parameters1.前言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对纤维的要求越来越高,用量也越来越大。
其中氨纶合成纤维占了主导地位。
对生产氨纶纤维工艺上的优化和提高必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英威达纤维(佛山)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氨纶纤维的著名企业,其著名的产品有莱卡、coolmax等。
尤其是莱卡纤维在全球更具知名度,所以对莱卡生产工艺的探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当今氨纶合成纤维的生产方法氨纶的纺丝方法包括干纺、湿纺、化学反应纺丝和熔融纺丝法。
干法纺丝技术是当前氨纶工业生产最为普遍方法,占世界氨纶总产量的80% ,典型代表是杜邦公司的Lycra 纤维和拜耳公司的Dorlastan纤维。
湿纺法约占10% ,其代表是日本富土纺公司的Fujibo 纤维。
美国环球公司的Glospan纤维则由化学反应纺丝法制得。
熔融纺丝法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约占3%,具有代表性的纤维品种是日清纺公司的 Mobilon、钟纺公司的Lubell和可乐丽公司的Rexe。
由于世界各地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化工生产中的污染管理日趋严格。
尽管干法纺丝法所得产品性能优异,但存在严重环境污染和成本偏高等缺点。
相反,熔融纺丝技术,不使用溶剂、凝固剂,无废水废液处理问题,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3.原材料3.1.主原料:M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GLYCOL(聚四氢呋喃二元醇)3.2.扩链剂:EDA(乙二胺)DYTEK(甲基戊二胺)LRD-3(二乙基撑三胺)3.3.终止剂:DEA(二乙胺)CHA(环已胺)3.4.溶剂:DMAC(N,N-二甲基乙酰胺)3.5.添加剂:DMAC(N,N-二甲基乙酰胺)MAT-108(抗氧剂)MAT-105(第二抗氧剂)MAT-107(LYCRA仿伪标识)KP32(颜料)A519(润滑剂)POLYMER(LYCRA的聚合溶液)MAT-100(抗氯剂)TiO(钛白粉,增白作用)24.原料介绍4.1. M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是聚合体反应物的重要成分,在常温状态下为清澈的黄色液体,在7度的温度下为冰块状的固体。
MDI极易溶于水,在生产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与水混合。
MDI是一种巨毒物质,含有MDI的水蒸汽或者灰尘,吸入人体都是有害的,而且MDI不易排出体外,对人体是长期性的影响。
MDI不能长时间保存,它会随着时间以及温度的增高而变质,因此它是有使用期限的, 变质后MDI将会影响到聚预合,MDI/glycol的实际比例, NCO, CG 等。
NCO是MDI分子参与预聚合反应的的一部分基团. 它主要是吸引乙二醇分子的羟基.同时在链增长反应中,MDI对最后的纱的长度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2.GLYCOL(聚四氢呋喃二元醇)乙二醇在常温下是一种具有粘稠状无色液体。
羟基是乙二醇分子参与预聚合反应的一部分基团,羟基主要是跟MDI中的NCO基团反应。
4.3. DMAC(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乙酰胺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溶剂,二甲基乙酰胺能溶解多种化合物,能与水、醚、酮、酯等完全互溶,具有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腐蚀性低、毒性小等特点,用途广泛。
在反应中作为溶剂,主要控制着溶剂的粘度,使其顺利流动反应。
其闪点为63度。
4.4. 扩链剂扩链剂是用来与预聚合物的“NCO”基团反应,来增加链长度的有机物,它又三种有机物组成。
其中EDA(乙二胺,闪点34度、凝固点11度)和DYTEK A(2-甲基戊二胺)为扩链剂,LRD-3为稳定剂。
4.5. 终止剂它作为链增长的终止剂,控制着聚合物的链长度。
它又两种胺类组成,一种是DEA(二乙胺,闪点-28度),另一种是CHA(环己胺,闪点28度)5.生产工艺流程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如下:纺丝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MDI→MDI贮罐→供应泵→MDI供应罐→供应泵→过滤器→流量计→电磁阀→三通阀→静态混合器GLYCOL槽车→过滤器→热交换器→GLYCOL供应罐→过滤器→计量泵→流量计→三通阀→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三通阀→预聚合反应器(第一反应器)→冷却器→三通阀→预聚合反应物贮罐→供应泵→过滤器→计量泵→稀释混合器(此处加入DMAC)→九段热交换器→连增长反应器(第二反应器,此处加入扩链剂、终止剂、DMAC)→增压泵→摆动粘度计→在线分析仪→冷却器→聚合物溶液贮罐6. 聚合反应6.1.预聚合反应:预聚合反应也叫第一反应,它是莱卡产品生成的基本反应,因此预聚合反应效果好不好,将直接影响莱卡的质量。
在预聚合反应过程中,GLYCOL的-0H 基团与MDI的NCO基团反应,形成我们所说得预聚合物(Capped Glycol,简称CG)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通常都是控制预聚合物中的NCO含量来确保丝线的性质。
由于MDI和GLYCOL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果MDI与glycol在47度时混合反应,再加热到60度后,保存在保温良好的容器中,最终完全反应的生成的预聚合物温度会达到97-98度,但由于我们只需要47度左右的预聚合物,因此控制它的反应温度就非常重要了。
通常情况下以下反应条件会对预聚合反应产生很大的影响。
(1)MDI和GLYCOL的含量比例。
如果NCO的含量低,那么产生的预聚合物粘度很高,熔体流动困难;如果NCO的含量高,产生的预聚合物粘度很低,熔体流动很快,也会影响后面的反应。
因此我们需要严格控制MDI和GLYCOL的含量比例。
(2)停留时间。
预聚合物在反应器中停留的时间。
停留时间过长,反应就会不停地进行下去,预聚合物会越来越长,造成熔体流动困难。
因此要控制好它们的停留时间。
(3)温度。
如果反应温度过低,则反应不完全,造成物料的浪费。
如果反应温度过高,则会影响丝线的质量,而且容易产生凝胶。
因此我们要严格控制MDI和GLYCOL的反应温度。
(4)MDI和GLYCOL的进出顺序。
反应中MDI总是“先进,后出的”,如果顺序相反了,就会出现凝胶现象6.2. 链增长反应:链增长反应也叫第二反应、R2.它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最后一步反应。
在这个阶段中扩链剂、终止剂都参与反应,形成最后的聚合物溶液。
反应式如下:其影响条件有以下几方面:(1)物料的进出顺序。
预聚合物(CG)总是在反应中“后进先出的”如果顺序相反,就会出现凝胶现象。
(2)预聚合物的含量。
如果预聚合物的含量过高,无论是增加扩链剂的含量还是终止剂的量,都会造成聚合物粘度过高。
(3)扩链剂的含量。
如果扩链剂的含量过高,也会造成聚合物粘度过高。
(4)链终止剂的含量。
如果链终止剂的含量过高,会造成聚合物粘度过低。
7..工艺参数7.1.添加剂(slurry)的配混:加料顺序研磨时间比率ADD DMAC AND START MAT-105 RECIRC 0.58 ADD MAT-108 0.123ADD MAT-107 0.103 ADD KP32 0.046 ADD MAT-105 AND START A519 RECIRC 0.074 RECIRCULATE AND MIX 60minADD 519 0.036 RECIRCULATE AND MIX 30minADD MAT-100 0.0260.013 ADD TIO2RECIRCULATE AND MIX 360minCHECK QUALITY,TRANSFER BATHCH7.2.终止剂的配混(STOPPER MIX)物料比率DMAC 0.887CHA 0.048DEH 0.0637.3.增链剂的配混(EXTENDER MIX)物料(MATERIALS) 比率(RATIO)EDA 0.812DYTEK 0.174LRD-3 0.0137.4.跑速的分配(RATE)7.4.1.预聚合跑速(CP RATE)CP RATE=GLYCOL RATE+MDI RATEGLYCOL RATIO:0.8099MDI RATIO:0.186997.4.1.增链聚合跑速(CE RATE)CE RATE=CP RATE+STOPPER RATE+EXTENDER RATE+SLURRY RATECG RATIO:0.95694SLURRY RATIO:0.04649STOPPER RATIO:0.04EXTENDER RATIO:0.027.5.简单比率流程示意图:8.DMAC回收系统8.1.回收系统简介:DMAC回收系统主要目的是用来回收在生产过程中已被污染的DMAC,然后再经过提纯进行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