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公差及间隙标准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材料:08F ,厚度1.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级进模)。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 材料O8F 为优质碳素钢,抗剪强度τ=220~310Mpa 、抗拉强度b σ=280~390Mpa 、伸长率为10δ=32%、屈服极限s σ=180Mpa 、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加工。
(2) 结构与尺寸工件结构比较简单,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2的孔,旁边有两个直径为8的孔,凹槽宽度满足b ≥2t ,即6》2x1.5=3mm,凹槽深度满足l b 5≤,即5《5x6=30。
结构与尺寸均适合冲裁加工。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可采用一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综合考虑后,应该选择方案三。
因为方案三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用方案三比较合算。
3.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由于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1)确定模架及导向方式采用对角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对角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模具歪斜。
导柱导向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
(2)定位方式的选择该冲件采用的柸料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侧刃粗定距;用导正销精定位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精度。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因为该工件料厚1.5mm,尺寸较小,所以卸料力也较小,故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方式。
4.必要的工艺计算(1)排样设计与计算该冲件外形大致为圆形,搭边值为a1=1.5mm,条料宽度为43.57mm,步距为A=88.4mm,一个步距的利用率为63.98%。
见下图S=1668.7-11x11x3.14-2x4x4x3.14=1188.28项目分类计算方法和结果排样冲裁件面积面积为1188.28mm条料宽度B=39.97+1.8+1.8=43.57mm 步距A=86.9+1.5=88.4mm材料利用率η冲压力的相关计算F 冲=KLt b τ=1.3*275*1.5*300=160875N F 卸=K 1F=0.04*160875=64350N F 推=nK 2F=4*0.055*160875=35392.5N F= F 冲+ F 卸+ F 推=260617.5N (3)计算模具压力中心代入公式X0=132.25115.69132.25396.14874.61132.2519.44115.6993.26132.250396.148++++++X X X X =19.73Y0=132.25115.69132.25396.14827.13132.250115.69)27.13(132.250396.148+++++-+X X X X =0(4) 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并确定其制造公差 由于凸凹模的形状相对简单且材料较厚,冲裁间隙较大,可采用分开加工法确定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要点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知识点1、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和模具对材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冲压的三要素:设备(压力机)、模具、原材料。
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落料、冲孔、切断、切口、剖切等),一类是成形工序(弯曲、拉深、翻边、胀形、缩孔)。
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冲压生产中,需要将板料剪切成条料,这是由剪切机来完成的。
这一工序在冲压工艺中称下料工序。
2、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死点前某一特定距离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B23-63表示压力机的标称压力为630KN。
其工作机构为曲柄连杆滑块机构。
32-300是一种液压机类型的压力机。
离合器与制动器是用来控制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和停止的两个部件。
在冲压工作中,为顶出卡在上模中的制件或废料,压力机上装有可调刚性顶件(或称打件)装置。
3、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轮廓形状分离的冲压方法。
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
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4、加工硬化是指一般常用的金属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和变形抗力逐渐增加,而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
5、拉深是指用拉深模将一定形状的平面坯料或空心件制成开口件的冲压工序。
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为了提高工艺稳定性,提高零件质量,必须采用稍大于极限值的拉深系数。
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
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出IT11级。
冲压模具标准及技术要求

JB/T 6959-1993 JB/T 4381-1999 JB/T 7713-1995 JB/T 6058-1992 GB/T2851—2008 GB/T2852—2008 JB/T 7181.1~7181.4-1995 JB/T 7182.1~7182.4-1995 JB/T 8070-2008 JB/T 8071-2008 JB/T 8050-2008 GB/T2855.1-2008 GB/T2855.2-2008 GB/T2856.1- 2008 GB/T2856.2- 2008 JB/T 7643.1~7643.6-2008 JB/T 7644.1~7644.8-2008 JB/T 7645.1~7645.8-2008 JB/T 7646.1~7646.6-2008 JB/T 7647.1~7647.4-2008 JB/T 7648.1~7648.8-2008 JB/T 7649.1~7649.10-2008 JB/T 7650.1~7650.8-2008 JB/T 7651.1~7651.2-2008 JB/T 7652.1~7652.2-2008 JB/T 7653-2008 JB/T 5825-2008 JB/T 5826-2008 JB/T 5827-2008 JB/T 5828-2008 JB/T 5829-2008 JB/T 5830-2008
沿不封闭轮廓将半成品制件切离为两个或数个制件的 冲模。 沿半成品制件被冲裁的外缘或内孔修切掉一层材料,以 提高制件尺寸精度和冲裁截面光洁度的冲模。 使板料处于三向受压的状态下进行冲裁,冲裁出冲切面 无裂纹和撕裂、尺寸精度高的制件的冲模。 将板料沿不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冲模。 将毛坯或半成品制件沿弯曲线弯成一定角度和形状的 冲模。 把板料端部弯曲成接近封闭圆筒的冲模。 给毛坯以扭矩,使其扭转成一定角度的制件或半成品制 件的冲模。 把毛坯拉压成空心体,或者把空心体拉压成外形更小而 板厚没有明显变化的空心体的冲模 凸模从初拉深所得空心毛坯的底部反向加压,完成与初 拉深相反方向的再拉深,使毛坯内部表面转为外表面, 从而形成更深的制件的拉深模。 凸、凹模之间间隙小于空心毛坯壁厚,把空心毛坯加工 成侧壁厚度小于毛坯壁厚的薄壁制件的拉深模。 使板料发生局部的塑性变形,按凸模与凹模的形状直接 复制成形的冲模。 使空心毛坯内部在双向拉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 取得凸肚形制件的冲模。 校正制件成准确的形状和尺寸的冲模。 使空心毛坯或管状毛坯端部的径向尺寸缩小的冲模。 使空心毛坯或管状毛坯端部的径向尺寸扩大的冲模。 使毛坯的平面部分或曲面部分的边缘沿一定曲线翻起 竖立直边的成形模。 在预先制好孔的半成品上或未经制孔的板料上冲制出 竖立孔边缘的成形模。 在室温下,使金属坯料在凸模压力作用下通过凹模产生 塑性变形,使金属材料产生体积转移而挤压成形的冲模 在挤压成形时,金属的流动方向与凸模的运动方向相同 的挤压模。 在挤压成形时,金属的流动方向与凸模的运动方向相反 的挤压模。 在挤压成形时,金属的一部分流动方向与凸模的运动方 向相同,而另一部分流动方向与凸模的运动方向相反的 挤压模。 在挤压成形时,金属在凸模压力的作用下沿径向流动的 挤压模。 上、下模座、导柱、导套的组合体。 上、下模依靠导板导向的模架。
冲压设计-冲裁间隙

冲压设计-冲裁间隙在冲裁过程中,材料受到弯矩的作用,工件产生穹弯,而不平整。
由于冲裁变形的特点,在冲裁断面上具有明显的4个特征区(图2—3),即“a一塌角、b一光亮带、c一断裂带和d一毛刺。
冲裁件的4个特征区在整个断面上所占比例的大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材料的力学性能.冲裁问隙、刃口状态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
冲裁问隙的大小对冲裁件质量、模具寿命、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
冲裁间隙系指冲裁模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单面间隙用c表示.双面间隙隙用z表示(图2—7)。
图2-7 冲裁间隙示意图一、间隙的影响1.对冲裁质量的影响冲裁什的质量主要是指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弯曲度。
(1)对断面质量的影响冲裁断面应平直、光洁、圆角小;光亮带应^有一定的比例,毛刺较小,冲裁件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尺寸应在图样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影响冲裁件质量的因素有:凸、凹模间隙值大小及其分布的均匀性,模具刃口锋利状态,模具结构与制造精度、材料性能等。
其中。
间隙值大小与分布的均匀程度是主要因素。
冲裁时,间隙合适,可使上下裂纹与最大切应力方向重合,此时产生的冲裁断面比较平直、光洁、毛刺较小,制件的断面质量较好(图2—8b)。
间隙过小或过大将导致上、下裂纹不重合。
间隙过小时,上、下裂纹中间部分被第二次剪切,在断面上产生撕裂面,坪形成第二个光亮带(图2—8a),在端面出现挤长毛刺。
间隙过大.板料所受弯曲与拉伸均变大,断面容易撕裂,使光亮带所占比例减小.产生较大塌角,粗糙的断裂带斜度增大,毛刺大而厚,难于除去.使冲裁断面质量下降(图2 8c)。
图2-8间隙对工件断面质量的影响a) 间隙过小b) 间隙合适c) 间隙过大1—断面带2—光亮带3—圆角带(2)对尺寸精度的影响冲裁件的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精度越高。
该差值包括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冲裁件相对于凸模或凹模尺寸之偏差,二是模具本身的制造偏差。
冲裁件对于凸模或凹模尺寸的偏差。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2010-01-27 09:04:5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否则,将不仅直接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冲压件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要求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
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
模具中常用零件的公差配合见下表。
二、模具零件的形公差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
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
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两平面应有平行度要求,一般可按下表选取。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
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25~40>40~63>63~100>100~160>160~250>250~400公差等级5公差值0.0100.0120.0150.0200.0250.030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模具(冲压)零件配合选用要求

模具(冲压)零件公差配合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配合零件名称 导柱、导套分别与模板 导柱与导套 导板与凸模 压入式模柄与上模板 凸缘式模柄与上模板 模柄与压力机滑块模柄孔 凸模、凹模分别与固定板 镶拼式凸、凹模与固定板 圆柱销与固定板、模板 固定挡料销与凹模 活动挡料销与卸料板 初始挡料销与导料板(导尺) 侧压板与导料板(导尺) 固定式导正销与凸模(压入凸模) 固定式导正销与凸模(用螺钉固定于凸模 上) 活动式导正销与凸模或固定板 推(顶)件块与凹模或凸模 弹簧芯柱与固定孔 配合要求 H7/r6 H7/h6;H6/h5 H7/h6 H7/m6 H7/h6;H7/js6 H11/d11 H7/m6 H7/h6 H7/n6 H7/m6;H7/n6 H9/h8;H9/h9 H8/f9 H8/f9 H7/r6;H7/s6 H7/h6 H7/h6 H8/f8 H7/r6;H7/n6 说明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 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及间隙配合三种。过盈配 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 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 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 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 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 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工作时 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 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
冲压模具设计规范标准

一、目的:本标准是根据公司产品结构特点及模具设计、制作实际需要,统一模具设计标准,提高冲压模具设计质量,为模具设计提供指导。
二、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冲压模具;三、具体规定:第一节模具制作流程标准工艺/项目/生产提模具开发电子流相关主管审核批准模具设计出图相关主管审核批准模具制作试模品管检验、开合格证生产验收!第二节图纸审核标准拿到设计任务时,首先应对产品图纸作一个全面的审核、确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图框內容确认产品名称、版次、视图投影角法、视图比例、材质、料厚(英制需转换为公制)。
2.图面注解內容确认依图面注解逐项确认3.视图正确性确认三视图画法、尺寸标注、各主要视图和各局部视图是否一致,特殊公差要求确认。
4.特殊要求確認a. 有无表面处理要求b. 不锈钢、铍銅、铝等材质产品需注意片纹方向要求。
c. 是否有压毛边,方向,范围?d. 产品的重点管控尺寸,公差等?e. 压铆钉的规格、工序等?f. 若有抽牙,须了解抽牙功用,重点尺寸(内径、外径、高度)g. 产品如果有工艺缺口处,连续模连料,接刀须客户确认回复。
h. 产品有没有标注尺寸公差的地方,能否做到?i. 一些孔和产品的外形可否圆整?j. 产品有没有外观要求,如平面度,垂直度等?k. 现有的工艺槽是否太窄?l. 产品若有半剪,则半剪要保证的尺寸是位置还是高度等?m. 产品若有凸点,则其功用,重要尺寸是什么?n. 产品的批量大小?o. 产品压沙拉的尺寸确认?p. 产品折弯展开可否依内R为零展开?q. 产品有包角若因高度原因可能会造成拉裂或起皱可否做工艺处理?经仔细审核确认后即可对产品进行展开,排工序等后序作业。
第三节展开图标准1.展开图中必須包含产品图中的所有內孔,內部成型和外部成型的展开的图元1)展开图的毛刺面必须向下.2)展开图中所有图元须串取成复线.3)冲裁尖角(除特殊情況外)均要倒圓角R=0.3或R=0.5(具体可根据产品料厚定)4)成形工位折线位置必须画出及注意虚实线。
冲压模具结构连续模步骤设计标准

白铜片(镍铜合金)(7). 磷青铜片(8). 硬铝合金 (9).碳素工具钢
1. SPCC SPCC是以酸洗后的热轧钢卷在常温下轧延至0.3~3.2mm后经清洗、退
火及调质等过程制成。 该材料依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a.一般品质:SPCC,适合加工程度较低的产品,如冲切和折弯。 b.冲压品质:SPCD,适合拉伸要求冲压及高度成型的零组件。 c.深冲品质:SPCE,拉伸性能强于SPCD,表面需要电镀,很少使用。
H
D
L
A
C
L
W
WB
H
a a
(6)
(7)
FD
H
L
70°
R0.80 R0.30
0.50
F
R0.80
R1.00
R0.30
R0.50
W R1.00
a
(8)
(9)
滑块设计注意事項
a. 滑块垂直运动行程一般不得大于滑块厚度的一半﹔
b. 为確保滑块活动可靠﹐滑块顶部应布置适当数量的浮升销或弹簧﹔
c. 当滑块以共用形式加工时﹐应將两滑块绕模板中心旋转180度进行加工﹐ 此时设计人员不需將图元旋转﹐调整工作由加工部门自行处理﹔
(2). 外側尺寸加算法:弯曲处很多时的计算法是先將外侧尺寸全 部加算,从其和減去取決于板厚和弯曲半径两要素的伸长量。
四. 冲压模具常用标准化结构
1. 压线入子结构 压线的目的: (1). 材料预变形,减少折弯时的阻力,使折弯时的尺寸更为准确。 (2). 防止折弯时产生的拉料变形。
材料
A
T H+(T/2-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差及间隙标准
一模具零件公差及间隙标准
1 模板厚度公差要求:
1.1 配合性模板(厚度对入子零件的上下装配关系有较
大影响的模板)厚度尺寸公差取值±0.03;
1.2 非配合性模板厚度公差取值±0.08.
2零件外形和模板孔的公差及间隙要求:
详见附表一: <<模具零件公差及间隙一览表>>
二冲裁刃口要求及冲裁间隙标准
1 冲裁刃口要求
1.1 一般冲裁刃口留修(直段)3MM,斜度1?,如下图.
1.2 一般3MM以下的小孔(含3MM),冲裁刃口留修
2MM,斜度1?.对于其它标准有明确规定的,按照其
它标准要求执行.
1.3 产品材料厚度T<0.3或T>1.5时,请示上级.
2 冲裁间隙标准详见附表二: <<冲裁间隙一览表>>
附表一: <<模具零件公差及间隙一览表>>
附表二: <<冲裁间隙一览表>>
注: 1.上表所列间隙值均是指单边冲裁间隙Z.
2.冲裁间隙Z的取值与冲裁的料片材质、厚度及生产条件
(模具形式等)有关.
3.未作注明者均不区分模具形式是工程模/连续模.
4.对于3MM以下小孔,当冲裁的料片材质为GI或不锈钢
/CRS/铝时,单边冲裁间隙Z=10%T.
5.冲裁的料片材质上表未列出时(如铜),冲裁间隙请示上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