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的创新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150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陈晓晨在任何时代下,创新人才始终是社会发展需求中的重要角色。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领域,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己任,要求每个学科在教学中都要以“创新”为教学核心,促进学生具备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美学的重要科目,也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原则,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思维创新出更多的独特、个性化作品,在实现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同时,为国家美术领域输送更多优质的人才。

以下内容针对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展开了研究。

一、创造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美术可以说是伴随学生成长的重要元素,学生从幼儿开始,家长与幼儿教师培养幼儿时都是以“画画”为开端,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而创造出绘画作品,即使绘画的内容不能被人清晰认知,但是也体现出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后,学习压力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学习及提升学习能力,“美术”学科自然会被学生所忽略。

如果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取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学生不只会失去学习兴趣,创建而出的作品也不会表现出个性化与独特化的效果。

如果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在绘画时发挥自己的美术潜能,自由创建绘画内容,学生的绘画积极性会被有效激发,并且在绘画过程中因未受拘束而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及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明确自身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角色,自身的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决定着教学效果。

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应以学生为教学核心,设计的教学策略及实际的教学过程都应围绕学生开展。

教师要在教学之前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喜好与学习特点,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未能掌握学生的喜好与学习特点,无法保证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甚至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不利后果。

然后,根据掌握的学生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开展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要 的 全 面发 展 的高 素 质 人 才 。 笔 者 认 为 ,小
学 美 术 必须 创 新 ,但 这 种 创新 不 应 该 是 勉 强 为 之 、形 式 主 义 的 . 而 应 该 是 贯 穿 教 师 创 新 意 识 与 求 实 作 风 . 精 心 策 划 、设 计 与 操 作 确
像 片 。学生 惊 叹 飞 机 那 么 大 还 能 做 那 样 高 难
制造 出来 的 ? ”学 生 们带 着 这个 问 题 ,通 过互

培 养 兴 趣 是 培 养 创 造 力 的关 键 。教
相 讨 沧 得 出 结 论 : 飞 机 是 根 据 小 鸟 能 在 天 空 A 由 色 而 大 胆 设 想 并 设 计 成 功 的 。 我 出 示 翔 小 鸟 的 标 本 。让 学 生 观 察 小 鸟 的 外 形 特 点 .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教 学 中 的 图 形 ,在 教 学 中 尽 量 把 实 际 生 活 中 的 图 形 联 系 到 课 堂 教 学 中 .再
瓜 身上 有 刺 ,芋 头身 上 全是 毛 ,扁 豆 是 弯 的 .
等 等 。接 着 我 要 求 学 生 再 仔 细 进 行 观 察 :黄 瓜 的外 形 有 什 么 特 点 ? 刺 的 形 状 是 怎 样 的 ?
创 新 是 一 个 民 族 进 步 的 灵 魂 ,是 圉 家 兴
旺 发 达 的 动力 。创 造 是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的 一个
二 、在 观 察 中激 发 创 新 。社 会 生 活 是 一
切 创 作 的 源 泉 , 小 学 生 的 美 术 也 不 例 外 . 然 而 社 会 生 活 是 怎 样 被 学 生 所 感 知 的 呢 ? 观 察
外 形 特 点 简 直 是 太 相 似 了 。于 是 我 及 时 加 以

高中美术课的教学创新

高中美术课的教学创新

浅谈高中美术课的教学创新摘要:新的课改要求下,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高中美术教学的理念创新进行分析,进而对课堂的教学质量创新进行探讨,最后对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上也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创新一、教学观念上要敢于创新1、建立教师威信一个具有良好教学声誉的教师,其在具体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巨大的认知内驱力,能够促使学生生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

因此,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想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的学科,就应该着力思考如何让自己在学生面前及时建立起良好的声誉与学科权威。

对于我们美术教师而言,要想建立自身的教学威信,就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要从思想上重视自己所教的美术学科。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将自己过去成功的学画经验、绘画获奖情况,以及将自己的美术作品,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介绍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一种“偶像”感、信任感,促进自身威信建立。

2、共建学科“宣言”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制定正确而切实可行的班级发展性导向思路。

能有效约束、规范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

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学期初可与学生制定该学科的教学“宣言”。

具体“宣言”内容可包括:该美术学科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的内容和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完成的某些绘画任务,以及某些奖惩措施等。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参照教学进度,对照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学科宣言”的制定,教者可事先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交由学生进行讨论补充,再经师生双方反复磋商后形成书面方案,然后印发给每一位学生。

通过制定学科“宣言”,使每一位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作为条例“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双重角色。

3、优化师生关系更新观念,还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不断优化师生关系。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学会自身角色的变换,从传统教学中“师长型”“传授型”的角色向“朋友型”“知识型”教师转变。

浅谈中学美术创新教学

浅谈中学美术创新教学

论 、创设 情 景 等 多种 活 动 来 激 活学 生 的 各 种器 官 , 助 形 象有 趣 的教 具 , 注 感 借 倾 情 , 情 并 茂 、 活 多样 地 进 行 授 课 , 声 灵 使
教 书 成为 有 趣 的事 情 。然 后把 这 种 乐 趣 传 递 给学 生 , 激发 学生 的 学 习兴趣 :在 学
价 值 , 生就 会 兴 趣 盎 然 , 维 也 会 像 泉 学 思
在 美 术学 习 中 ,要重 视 设 计游 戏 的 重要 性 , 让学 生 通过 游 戏来 自主学 习 。学
水 _样 的 涌 出 。 着 这股 激情 , - 一 借 帮助 学 生 变 被动 学 习为 主 动 学 习 ,确 定 具 体学 习
抵 触 心 理 , 起 对 教 师 的不 信 任 , 而 导 引 从
致 对 美 术 学 习兴 趣 的 丧失 。要 认 识 到 在
教 学 中 ,教师 任 何 一 点 小 小 的讽 刺 都 可 能 会 让 学生 自卑 。所 以 , 教 学 过程 中 , 在 教 师的 言行 对 激 发 学 生 的 兴趣 有 很 大 的
有 的敦 师在 美 术 教 学 中布 置 的 任 务 太 难而 且 太 复杂 , 学 生产 生 反感 。作 为 让
教 师 ,我 们 应 该 让 美 术课 成 为一 堂 充 满
上 的知 识 来 判 断学 生 回答 的 对 错 。在 对 学生 提 问 时 , 师 应 该 做 充分 的思 考 , 教 要
考 虑到 所 提 出 的 问题 是 否 能 打 开 学 生 的 思考 大 门 , 发 学 的 好奇 心 和 探 究 心 , 激
满意, 就扔 在 桌子 上 , 然后 拿 出其 他 的作
业未 写 。这 时 我并 没 有批 评 他 , 而是 走过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我近几年在从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尝试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改革教学方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

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

如“用画笔美化我们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

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大家有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了!一到课间,走廊里就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者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给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二、突出主体地位营造创新氛围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美术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心情较好、情绪愉快、观察灵敏、思维活跃,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展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表现,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

学个是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淡化象与不象的评价标准,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创造出一幅幅活泼健康、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

1.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课改后的美术课应突出学科本位,适当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课堂的知识含量。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傲雪梅花》一课中,我们可以拓展教学领域,让绘画与语文相结合,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梅花的、咏梅的诗句,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作画前增进对梅花各方面知识的了解,从而能充满感情的、理解的去画;作画过程中可以让美术与音乐相结合,边作画边播放中国民乐《梅花三弄》等乐曲,让学生沉浸在浓郁的氛围中,能更主动地去画。

一堂传统的国画课加强了与语文、音乐相关学科的联系,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
爱熊秀 £ 唷 开 充
浅谈初 中美术课 堂创新教学 的有效 方法
口武 彦君
摘 要: 随着素质教 育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 美术教 学在初 中教 育中体现 出越 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它对提 高人 的素质
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 用。 因此 , 初 中美术教 师要 创新教学方法 , 激发 学生学 习美术的兴趣和 热情 , 使学生真正喜欢 美术 , 并能主动地进 行创作 , 提 高美术课 堂教 学的效率。笔者主要 分析 当前初 中美术教 学存在的 问题和提 高课 堂教 学有 效性 的方 法。 关键词 : 初 中美术 课 堂教学 创新方法
2 . 课 堂教 学 模 式 单 一 , 教 学 内容 繁 杂
价。教 师要 先 了解什 么是形 成性评 价 , 然 后 改变传统 的评价 手
根据 美术课 的教 学 目标确定测评形 式。比如在《 格 尔尼卡》 的 初 中美术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教 师讲 解学生接受 、 教 师操作 段 , 美术欣 赏课教 学中, 教师可 以让 学生 了解《 格尔尼卡》 画面 中的风 学生观看 的模 式, 课 堂毫无生机 、 活力 , 不注 重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 元素 , 利用 自己的想象 , 构 思创作 出富有创意 的作 品, 然后对 理解和应用 , 很 少鼓励学生在观察 、 探索 中获得美术知识 , 导致美 格 、
术知识 的学与用严 重脱节 。另外 , 初 中美 术课 堂学 时较少 , 而初 学生 的创 意作 品进行 测评。用学生 的创意作 品作为测评 的载体 ,
中美术 的 内容非 常繁杂 , 几 乎涉及 美术 学科 的所有 种类 , 这 样就 有利 于 了解 学生对于 此类风格作 品的理解程度 。形成 性评价 可
运用灵 活多样 的教 学方法 , 激发 学生的 学习兴趣 。快乐教 在新课程 改革推进 的过程 中, 初 中美术教 学也有 了新的发展 现状 , 机遇 , 教 师的教 学观念 、 教 学方法、 教学 目标 以及 学生的地位都 有 学法在 初 中美术教 学 中有重 要 的作 用 , 教 师要加 强 与学生 的交 了很 大变化。美术课程在初 中教 学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出, 它能 陶 流, 创建 一个 充满 快乐 的美术课 堂。首先 要优化 班级 的组 织结 对学生进 行分组 , 采 用方桌式、 月牙 式、 圆形等形 式结构 , 促进 冶学 生的情操 , 培养 学生 的鉴 赏能力 术教 师应根 据教学 的实际需要和 学生 的特 点 , 采 取有 学 生之 间 的交流合 作。如 , 在讲“ 立 线装 饰” 时, 有一课 时的教学 效方法提 高初 中美术课 堂创新教 学的质量。

浅谈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

其 次, 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独 占讲 台“ 满堂灌 ” 的
做法 , 强 教 学 的趣 味 性 , 设 活 泼 的课 堂 气 氛 , 造 民 主 增 创 创
开放 的教学局 面,将教学过程视 为师生共 享经验的过程 。
的方式来进行制作 , 这时教师假如 以不按要求 做作业 进行 批评 的话 , 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 。因而应该 给他
拨, 让学生 多研究 、 多讨论 、 多交 流。 如在上《 标志 》 课时 , 按 以往 的传统教学方法是 , 由教 师带着学 生学习标志 的常识
后让学生把标志临摹出来 。 而现在 的教学方式就可 以进一
苏霍姆 林斯基说 :只有 在学 习获 得成功 而产生鼓励 “ 的地方 , 才会 出现学 习兴 趣” “ 。 成功感 ” 是激发学生兴趣 的 催化剂 , 功的表现 会产 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美术 活动更 成
生 感 到 没 有 多 少 激 隋 ,为 此 教 师 要 打 破 以往 己 的 教学 方 法 。 探

样那些 原来对美 术不 感兴 趣的同学也来 了兴趣 , 学习效果 极佳。
二 、 重 激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 养创 新 思 维 注 培
在 于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美 术 的 积 极 性 和 主动 性 , 从 以 下 几 点 应 加 以注 意 : 1注 意教 学 内容和 手段 的 多样 化 .
的合理实施 。传统 的美术教 育强调模仿 性学 习, 忽视创造
性 思 维 能 力 的培 养 ,很 大 程 度 上 抑 制 了 学 生 创 造 力 的 发
们创作 自由 , 让其从兴趣开始 。 教师只有 了解学生心理 , 正 确 的引导 , 才能培养其兴趣 , 提高创新能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术课的创新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了我国教育的核心,美术课的创新教学成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美术学科以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在应试教育思想制约下,他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美术课堂教学要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达到创新的目的呢?
一、“新”“旧”结合,方式创新
课堂实践告诉我,创新不是对以往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旧式教学中对双基的训练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只要调整一下,还是可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那就是在写生、临摹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创作画的比例。

写生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达到眼、脑、手的高度和谐、统一。

在写生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写生对象,总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并以创造性的手法表现自己的观察所得。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要在写生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引导、点拨,那么写生也就融入了创作。

如,我在组织学生对盆花进行写生后,对一学生的写生稿进行了讲解,让学生融入主题性的构思。

一学生把这盆花作为前景,在其后画了一个低头闻花的小女孩,这样,一幅题为《春天来了》的创作画就完成了。

临摹有利于学生对现实物象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

教师应在临摹教学中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在创造性的临摹练习,慢慢拓宽临摹的路子,允许学生对原画进行删改、添加等。

事实上学生在临画的过程中不可能、也不会忠实于原画,去追求与原画临的一模一样,他们总是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的渗透了自己的创作与联想。

因此,临摹教学,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实施创新教学思想还是大有可为的。

二、“导”“引”适度,手段创新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往那种专以技法训练为手段的“强调规范”式教学显然以不合适,那么,是否“大胆放手”就可以了呢?事实告诉我,这是行不通的,三言两语就让学生自由画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漫天乱画。

那么创作课教师该说些什么?“导”些什么呢?我认为是教给学生一个怎么想、怎么画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课题出发,解决一个怎么想的问题:创作画总是围绕一个主题展
开的,教学中可以把课题分成较细小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想象。

比如,《杯子的设计》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前课《光盘架的设计》去考虑,关键要解决哪些问题(实用、美观)?杯子的实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需要美观性?再通过大家讨论,学生脑海中的杯子就会越来越清晰。

想好了是否就一定画的好呢?我们在教学中也时常遇到想得很好却画不出来的学生。

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范画,解决一个怎么画的问题。

利用范画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使想象中的事务更具体化、形象化。

这时,教师要注意求异性与独创性的引导,使学生由此联想到自己要画的画,使画面情景逐渐形象、清晰起来。

这肯定比毫无形象提示,让学生凭空想象要好得多。

其实,教学手段上的创新还体现在欣赏课教学上。

相对来说,绘画、工艺课以其活动形式、表现材质的多样性及实践性强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

而欣赏课就显得单调、枯燥、乏味得多。

很多师生在欣赏课教学中显得无所适从,更不用说落实创新教学了。

其实欣赏课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我们可以请学生把看懂的作品以故事形式将给大家听,或者就自己喜欢的作品或作品的某一部分、某一表现角度(如构图、色彩)发表个人见解和批评。

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诸如“挑战大师”之类的欣赏课,鼓励学生对大师的作品提出不同看法。

通过这样的欣赏方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保护与开发,培养了学生干独立思考、敢于表述自己不同见解的勇气和能力。

三、“看”“想”并重,评价创新
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标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现在我们往往只注重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结果,而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

如:在教学方法上以量化为手段,着重检查课上作业量的完成情况,一味追求学生画出像模像样的作品或是参加比赛能获个奖等,而忽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创造性火花受到压抑而消失。

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指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

假如孩子长大了,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

”由此可见,美术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画几张画、参加比赛获几个奖等,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探索、创新的过程。

他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着眼于创造思维与实践的方法和过程,不应把教学结果作为唯一评价目标。

其实,我们更应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教与学须和谐进行,在可能的情况下给更多的学生当主角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不求人人成为美术家的苗子,但求人人素质有提高。

努力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其中,它推动着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而这其中创造能力的产生正是创造性思维的闪现。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教师为学生种下创造性思维的种子,将来必成为创造型的人才。


时也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中要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

当我们问这个世界是谁创造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独立的人创造的,是有独立思维的人创造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

总之,美术创新教学促使我们美术教师必须转变狭隘的创造性观念,真正落实创新教育,使美术教学活动能帮助师生传送与掌握基本知识、原理与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去表现和创造美好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