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实例
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

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在世界各地,水利工程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水资源管理和灌溉问题。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水利工程在改善人们生活和保护自然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1. 三峡大坝工程:位于中国长江上的三峡大坝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建设旨在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并提供清洁能源供应。
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三峡大坝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洪水,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电力。
2. 阿斯旺大坝工程:位于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土石坝之一。
这个工程的目标是解决尼罗河的洪水问题,提供灌溉和发电。
阿斯旺大坝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还为埃及提供了可再生能源。
3. 荷兰的防洪工程:荷兰位于欧洲的低洼地区,常年面临洪水威胁。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荷兰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洪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角洲工程,该工程通过修建堤坝、开辟水道和建设泵站的方式,有效地保护了荷兰的人口和农田免受洪水侵袭。
4. 以色列的滴灌系统: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但凭借其创新的滴灌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农业灌溉的问题。
滴灌系统通过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的浪费,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 美国的胡佛大坝:胡佛大坝是美国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科罗拉多河上的一座拱形混凝土坝。
这个工程不仅为两州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还为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这些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突出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和洪水灾害等问题,还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条件。
因此,继续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是保障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灌溉管理措施和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灌溉管理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思路。
一、国内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1. 内蒙古托克托县灌区灌溉管理内蒙古托克托县的灌溉管理以节水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为目标,采用科学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
他们通过合理的灌溉周期、准确定量的浇水、防渗漏措施等手段,有效降低了水耗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需求和水资源紧缺情况,对水量进行调整,实现了以水为基础、全程配套、高效滴灌。
2. 广东肇庆市灌区灌溉管理广东肇庆市的灌溉管理以保护水资源为核心,注重灌溉排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
他们通过合理排水,减少灌溉水的流失和滞留,有效提高了用水利用效率。
同时,他们还采用了改善土壤条件、合理施肥、利用植物蒸腾等手段,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提升,实现了灌溉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国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1.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灌区灌溉管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采用了现代化的灌溉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水资源。
他们通过精确的浇水计划、高效的喷灌设备、监测和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了对农田水量的精确掌控。
同时,他们还推行了水价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灌区灌溉管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
一方面,他们优化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另一方面,他们实施水资源配额制度,对灌溉水进行定量管控。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三、对比分析与启示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 科学管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案例,科学的管理都是提高灌溉效率的关键。
合理的浇水周期、准确的用水量掌控、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水耗量,提高灌溉效果。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案例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案例
节水灌溉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
源进行灌溉,以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案例:
1. 雨水收集和利用,许多农场和农田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
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表面水的依赖,降低灌溉成本。
2. 滴灌系统,滴灌是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通过在植物根部滴水,减少了水的蒸发和浪费。
许多农场和植物园采用滴灌系统,有
效节约了水资源。
3. 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帮助农民准确测量土
壤中的水分含量,从而避免过度灌溉。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调整灌溉量,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证作物的生长。
4. 集雨排灌技术,在一些干旱地区,采用集雨排灌技术可以将
雨水和地表径流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农田。
这种技术有效利用了雨
水资源,减轻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5. 覆膜灌溉,覆膜灌溉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许多大棚种植和农田种植采用覆膜灌溉技术,有效节约了水资源。
通过采用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这些技术的应用案例证明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灌溉工程实例

典型灌溉工程举例5、灌溉制度 5.1设计参数的确定 5.1.1特色灌溉工程(1)大田喷灌 1)设计参数确定根据苗圃需水要求,喷灌采用以下设计参数: a.设计日耗水强度 苗圃: E a =3mm/d ; b.设计计划湿润层深度 计划湿润层深度取:z =0.4; c.土壤特性壤土田间持水量β田=24%(占体积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分别为90%β田、65%β田,r=1.37g/cm 3。
d.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η=0.9 e .灌水器选型喷灌选用美国雨鸟公司生产的摇臂式换向喷头(产品编号35A-TNT(12#喷嘴)),该型号喷头器的最大工作压力为0.41MPa,最小工作压力为0.20Mpa,喷头流量1.22~1.75m 3/h ,射程13.3~15.4m 。
喷头组合喷灌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ρ组合(mm/h )=1000q η/A 式中:q 为单喷头的流量(m 3/h );A 为单喷头的有效控制面积(m 2)。
Ρ=1000×1.5×0.9/(12×12)=4.69(mm/h ) 满足壤土Ρ=6~8 mm/h 2)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ax min 0.1()/m rH θθη=-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 3); H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m ax θ、m in θ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η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利用上式计算喷灌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1.37×40×24×(0.90-0.65)/0.9=36.5(mm) 3)喷灌灌溉制度 a. 设计灌水周期TηEamT =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mm/d )。
计算结果如下: )(96.1039.05.36d Ea m T =⨯==η,取T=10天; b.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1000mabt q =η式中:a 为支管间距(m);b 为喷头间距(m);q 为喷头喷水量(m 3/h )。
灌溉工程施工监理实例

灌溉工程施工监理实例灌区2002 年度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实施方案经水利厅批准,总投资约为1500 万元,实施的项目内容有:渠道节水续建配套共计18.057km,梯形断面,C15混凝土防渗面板结构;大公殿石拱渡槽维修,长305m;东干渠渠首护岸371.5m , 浆砌石结构;渠首综合管理房(两层砖混结构)599.65m2; 拱形涵洞3 座,简支梁板桥2 座,泥结石路面机耕路2.3km。
2 监理目标2 1 总目标在预定的工期内,使发包人付出最少的费用,得到质量满意的工程。
2.2按照合同规定,根据《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以单元工程为基础进行质量检测和评定,主要单元工程、主要力部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的标注,项目工程质量等级优良。
2.3工期目标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和投标文件工期承诺,该工程总工划232 日历天,2002 年11 月10 日开工,2003 年6 月30 日完工。
2.4 投资控制目标以批准的总概算为投资控制额,投资不突破总概算1500 万元。
2.5 施工安全目标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和施工作业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及监督,确保工程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3 监理作业应遵守的技术、工作标准3.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包括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主要有:(1) SL288 ——200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
(2) 建标[2004]103 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二、工作标准(1)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定,接受主管机关监督、定期向发包人报告监理情况。
(2) 认真维护工程建设 (施工) 合同和各项协议的严肃性,严格按照工程合同条款和监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切实履行白己的职责。
(3) 本着公正、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处理监理工作中各种技术(质量)和经济问题。
(4) 谦虚谨慎、廉洁奉公,不参与承包人、设备制造厂商及供货方的各种经营性活动,不接受他们提供的回扣、补贴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报酬与馈赠。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 经典案例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经典案例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是指为了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和国家在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方面的成功经验。
1.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水利工程之一,目的是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该工程通过调水引渠和水源地建设,将长江等南方水源调配到北方地区,改善了北方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 印度恒河-甘布托-巴拉克纳尔水利项目该项目位于印度北方恒河流域,通过修建水坝和渠道,解决了该地区的灌溉问题。
该项目不仅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还提供了水力发电和供水等多种功能,对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3. 埃及尼罗河三峡大坝尼罗河三峡大坝是埃及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通过修建大坝和渠道,调节尼罗河的水流,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埃及农业生产得到显著提升,为该国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巴西圣弗朗西斯科河谷灌溉工程圣弗朗西斯科河谷灌溉工程是巴西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通过地区的农田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巴西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5. 塞拉利昂农业水利项目塞拉利昂农业水利项目旨在改善该国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渠道和水泵站,解决了该国农田缺水问题,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该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 肯尼亚塞莱乌水利项目肯尼亚塞莱乌水利项目是肯尼亚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旨在改善该国农田的灌溉条件。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渠道和灌溉系统,解决了该国农田缺水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为该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 泰国北部农业水利开发项目泰国北部农业水利开发项目旨在改善该地区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和渠道,解决了该地区农田缺水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公园灌溉案例

公园灌溉案例项目名称:XX公园灌溉系统改造项目地点:XX市XX区XX公园项目背景:XX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由于其绿化面积大,灌溉需求较高。
然而,原有的灌溉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老化、水资源浪费、灌溉不均匀等。
为了提高公园的灌溉效率,改善绿化环境,决定对公园的灌溉系统进行改造。
项目目标:1. 实现高效、均匀的灌溉,确保植物得到充足的水分。
2. 减少水资源浪费,达到节水目的。
3. 提升公园的绿化景观,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好的休闲场所。
解决方案:1. 更换老化的喷头和管道,使用耐用的新材料,延长使用寿命。
2. 引入智能灌溉系统,根据植物需求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
3. 在公园的入口和关键节点设置水景,提升景观效果。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灌溉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实施过程:1. 调查现有灌溉系统的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设计新的灌溉方案,包括管道布局、喷头选择、智能灌溉系统的配置等。
3. 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质量可靠。
4. 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5. 安装完成后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 对公园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新的灌溉系统操作和维护方法。
7. 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项目成果:1. 公园的灌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植物生长良好,景观更加美丽。
2. 通过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3. 市民对公园的评价明显提高,认为这是一个更加宜人的休闲场所。
4. 公园的管理者也表示,新的灌溉系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

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是农村地区进行农田灌溉工作的重要设施,对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列举了符合题目要求的10个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1. 鹅湖灌溉系统:位于湖南省醴陵市的鹅湖,是一个重要的灌溉水源。
通过修建鹅湖灌溉系统,可以将湖水引入附近的农田,解决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山塘灌溉工程: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的山塘灌溉工程,通过修建山塘和引水渠,将山区的降雨水资源引导到农田中,解决干旱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水井抽水灌溉系统:在河北省农村地区,通过修建水井和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取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缺水问题,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4. 山地梯田灌溉系统:在云南省的山区地区,通过修建梯田和引水渠,将上层梯田的雨水引导到下层梯田中,解决了山区农田的水源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5. 水库灌溉系统:在江西省的农村地区,通过修建水库和引水渠,将水库中的水资源引导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旱季农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6. 河流引水灌溉系统:在河南省农村地区,通过修建引水渠和水闸,将河流中的水资源引导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农田的水源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7. 滴灌系统:在山东省农村地区,通过安装滴灌设备,将水源通过管道和滴灌管输送到农田中,实现了精确灌溉,提高了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8. 集雨灌溉系统:在贵州省的农村地区,通过修建集雨设施,将降雨水收集起来,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旱季农田的缺水问题。
9. 地下渠灌溉系统:在黑龙江省农村地区,通过修建地下渠和渠道,将地下水引导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农田的水源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10. 污水灌溉系统:在江苏省农村地区,通过处理城市污水,将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中进行灌溉,既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又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这些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充分体现了农村地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采用不同的水利灌溉措施,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苗圃需水要求,喷灌采用以下设计参数:苗圃: E =3mm/d;a计划湿润层深度取: z=0.4;壤土田间持水量β=24% (占体积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分别为90%田β、65%β ,r=1.37g/cm3。
田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η=0.9喷灌选用美国雨鸟公司生产的摇臂式换向喷头(产品编3A-TNT(12#喷嘴)),该型号喷头器的最大工作压力为0.41MPa,最小工作压力为0.20Mpa,喷头流量1.22~1.75m3/h,射程13.3~15.4m。
喷头组合喷灌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ρ 组合(mm/h) =1000qν /A式中:q 为单喷头的流量(m3/h);A 为单喷头的有效控制面积(m2 )。
Ρ=1000×1.5×0.9/ (12×12) =4.69 (mm/h)满足壤土Ρ=6~8mm/h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 = 0.1rH(9 9 ) /νmax min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3);H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9 、9 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m ax minν 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利用上式计算喷灌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 × 1.37×40×24× (0.90-0.65)/0.9=36.5(mm)T = νEa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 (mm/d)。
计算结果如下:T =mν =36.5 0.9= 10.96(d ) ,取T=10 天;Ea 3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t=mab1000qη式中:a 为支管间距(m);b 为喷头间距(m);q 为喷头喷水量(m3/h)。
t=m ab1000νq=36.51.51510001390.9= 6.56(h),取t=7(h),创新园喷灌各区布置相同。
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 = 0. 1rzp(9 9 ) /νmax min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3);z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9 、9 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m ax minν 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2;p 为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利用上式计算微喷带灌溉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 × 1.37×0.6×28×24× (0.90-0.65)/0.92=15(mm)m微喷带灌溉采用R 型微喷带进行灌溉,微喷带间距为5m,最大工作压力200kpa,100m流量为4.8~12m3/h,q=42~56 (L/h ·m)。
T = νEa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 (mm/d)。
计算结果如下:蔬菜:T=mν=15 0.92= 3.45 (天),取T=3 (天)Ea 4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m s st = r tν q式中:sr为毛管间距;st为灌水器间距;q 为灌水器流量(L/h)t=m s srtνq=15.5109242= 1.94(h),取t=2(h)。
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 = 0. 1rzp(9 9 ) /νmax min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3);z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9 、9 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m ax m inν 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2;p 为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利用上式计算微喷带灌溉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 × 1.37×0.6×28×24× (0.90-0.65)/0.92=15(mm)m滴灌灌溉根据果树种植情况,毛管间距为2~3m ,滴头和小管间距与毛管间距相同最,大 工作压力100kpa ,滴头流量为20~40L/h 。
mT =νEa式中: T 为设计灌水周期, (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 (mm/d )。
计算结果如下:m ν 15 0.92T == = 3.45 (天),取 T=3 (天)Ea 4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m s st = r tν q式中: s r 为毛管间距; s t 为灌水器间距; q 为灌水器流量(L/h )t1 = m s srt νq = 15. 2 209220= 3.26(h) ,取 t1=3(h);t2 = m s s rt νq = 15. 3 309240= 3.67(h) ,取 t2=3(h)。
根据灌溉区种植作物的灌溉经验,大棚滴灌采用以下设计参数:E =4mm/d ;a设计土壤湿润比(P )不得小于 25%;计划湿润层深度取: z =0.3m ;壤土田间持水量β=24% (占体积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分别为90%田β 、65%β ,r=1.37g/cm 3。
田 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η=0.92;滴灌的灌水器有外置滴头和滴灌管两种,单滴头在工作水头范围内2流.5量L/h,允许流量偏差率qv=±5%,灌水器间距为0.3m。
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 = 0. 1rzp(9 9 ) /νmax min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3);z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9 、9 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m ax m inν 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2;p 为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利用上式计算滴灌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 × 1.37×0.6×28×24× (0.90-0.65)/0.92=15(mm)。
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 (mm/d)。
计算结果如下:mν 15 0.92T = = = 3.45 (天),取T=3 (天)Ea 4大棚内滴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m s st = r tν q式中:sr为毛管间距;st为灌水器间距;q 为灌水器流量(L/h) t=m s srtνq=150.60..30.9225= 1.17(h),取t=1(h)。
T =ν Eam根据苗圃需水要求,管灌采用以下设计参数:苗圃: E =3mm/d;a计划湿润层深度取: z=0.4;壤土田间持水量β=24% (占体积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分别为90%田β、65%β ,r=1.37g/cm3。
田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η=0.9管灌选用D100给水栓,流量为20~40m3/h,出水口间距为30m,支管间距为100m。
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 = 0.1rH(9 9 ) /νmax min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3);H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9 、9 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m ax m inν 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利用上式计算管灌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 × 1.37×40×24× (0.90-0.65)/0.9=36.5(mm)mT = νEa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 (mm/d)。
计算结果如下:T = m ν = 36.5 0.9 = 10.96(d ) ,取 T=10 天;Ea 3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t =mab 1000q η式中: a 为支管间距(m);b 为给水栓间距(m);q 为给水栓出水量(m 3/h )。
t =m ab 1000νq= 36.5 30 10.010*******= 2.88(h) ,取 t=3 (h )。
根据灌溉系统管网布置、实验要求和作物种植等的需求,同时结合便于安排灌溉制度和减小主干管管径的原则,将创新园灌溉系统分为 3 个可独立工作的小区。
以蓄 水池的顺序来分区,即 1#蓄水池为 1 区(特色灌溉除闸管出流),2#蓄水池为 2 区 (大棚滴灌),其余管道灌溉为 3 区。
1、2 区都有独立的加压系统,这样既方便系统 管理,又方便于同其它科研试验相结合。
系统依据设计轮灌组的划分,除 3 区外,其余各区都由恒压变频控制设备实现管 道压力和流量的调节完成灌溉。
1 区特色灌溉的原则以地块为单元,每次灌溉一地块,共28 块,每地块由电磁阀 来控制,电磁阀具体型号见表 3。
一个灌水周期需要灌溉的时间为 144h 。
2 区大棚灌溉的原则为: 采用随机灌溉方式, 至少开启 1 座大棚, 最多同时开启 4 座大棚。
2 区控制 42 座大棚,一个灌水周期需要灌溉的时间为 11~42h 。
3 区的管道灌溉根据泵的流量至少开启 2 个出水口 (1 口井工作, 单口出水流量为 80m 3/h )或者同时开启 8 个出水口(3 口井和后稷湖同时工作),一个灌水周期需要灌水 时间 48~190h 。
1~2 区灌溉水源从蓄水池里抽水,合理布局,便于变频自动控制, 统一管理; 管 网布置应与道路规划结合,主干、支管沿道路布置;依据地形、地块、道路等情况布 置管道系统,要求管道系统路线最短,控制面积最大,便于机耕,管道尽可能双向分 水;总体布置要使系统运行可靠、经济、合理,使投资尽可能小。
1、管道布设采用树状管网。
(1)大棚内的滴灌,滴头间距为0.3m,滴灌管间距为0.6m;特色灌溉区大田喷灌喷头间距和支管间距均为15m;微喷带间距为5m;滴灌和小管出流毛管间距~3m;管灌区,出水栓间距30m 摆布;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地块大小适当调整。
(2)管道级数采用干管、分干(输水),支管、毛管(配水)三级固定管道,支管走向基本平行于作物种植行。
2、管路附件管道中的三通、弯头等附件应选用与管材相配套的管件,喷头选用美国雨鸟生产的35A-TNT(12#喷嘴),出水栓为标准铸钢定型件。
3、出水栓、喷头保护设施出水栓保护采用现浇砼镇墩,配套消力池为预制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基础根据设计图要求施工;喷头也采用镇墩保护,具体要求详见典型设计图。
4、管沟开挖以不影响地面耕作,根据冻土层厚度为依据,管沟深100cm,宽80cm。
管材是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直接影响到灌溉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因此,根据质量保证、经济耐用、便于运输和施工安装等条件,特色灌溉区、管灌区的干、支管均采用硬质UPVC 塑料管,设计工作压力0.63Mpa,滴灌区的干管采用UPVC 管,支管、毛管采用PE 管,其它各种管件则采用塑料厂家相应的定型配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