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实例

合集下载

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

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

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在世界各地,水利工程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水资源管理和灌溉问题。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水利工程在改善人们生活和保护自然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1. 三峡大坝工程:位于中国长江上的三峡大坝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建设旨在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并提供清洁能源供应。

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三峡大坝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洪水,还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电力。

2. 阿斯旺大坝工程:位于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土石坝之一。

这个工程的目标是解决尼罗河的洪水问题,提供灌溉和发电。

阿斯旺大坝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还为埃及提供了可再生能源。

3. 荷兰的防洪工程:荷兰位于欧洲的低洼地区,常年面临洪水威胁。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荷兰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洪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角洲工程,该工程通过修建堤坝、开辟水道和建设泵站的方式,有效地保护了荷兰的人口和农田免受洪水侵袭。

4. 以色列的滴灌系统: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但凭借其创新的滴灌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农业灌溉的问题。

滴灌系统通过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的浪费,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 美国的胡佛大坝:胡佛大坝是美国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科罗拉多河上的一座拱形混凝土坝。

这个工程不仅为两州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还为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这些成功的水利工程案例突出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短缺和洪水灾害等问题,还为人们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条件。

因此,继续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是保障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国内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旨在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灌溉管理措施和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灌溉管理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思路。

一、国内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1. 内蒙古托克托县灌区灌溉管理内蒙古托克托县的灌溉管理以节水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为目标,采用科学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

他们通过合理的灌溉周期、准确定量的浇水、防渗漏措施等手段,有效降低了水耗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需求和水资源紧缺情况,对水量进行调整,实现了以水为基础、全程配套、高效滴灌。

2. 广东肇庆市灌区灌溉管理广东肇庆市的灌溉管理以保护水资源为核心,注重灌溉排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

他们通过合理排水,减少灌溉水的流失和滞留,有效提高了用水利用效率。

同时,他们还采用了改善土壤条件、合理施肥、利用植物蒸腾等手段,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提升,实现了灌溉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国外灌区灌溉管理案例分析1.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灌区灌溉管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采用了现代化的灌溉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水资源。

他们通过精确的浇水计划、高效的喷灌设备、监测和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了对农田水量的精确掌控。

同时,他们还推行了水价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灌区灌溉管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应对。

一方面,他们优化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另一方面,他们实施水资源配额制度,对灌溉水进行定量管控。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三、对比分析与启示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 科学管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案例,科学的管理都是提高灌溉效率的关键。

合理的浇水周期、准确的用水量掌控、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水耗量,提高灌溉效果。

桃园灌溉排水设施工程(3篇)

桃园灌溉排水设施工程(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桃园灌溉排水设施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项目总投资XX万元,建设周期为XX个月。

该工程旨在改善桃园灌溉排水条件,提高桃树生长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二、建设内容1. 灌溉设施建设(1)新建灌溉渠道:根据桃园地形和土壤条件,新建灌溉渠道,实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2)安装灌溉设备:在桃园内安装喷灌、滴灌等现代化灌溉设备,提高灌溉效率。

(3)建设蓄水池:在桃园附近建设蓄水池,储备灌溉水源,确保灌溉用水充足。

2. 排水设施建设(1)新建排水渠道:根据桃园地形和土壤条件,新建排水渠道,确保降雨时排水顺畅。

(2)安装排水设备:在桃园内安装排水泵等设备,提高排水效率。

(3)建设排水沟:在桃园内建设排水沟,引导雨水顺利排出。

三、实施效果1. 提高灌溉效率:通过建设现代化灌溉设施,桃园灌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有效解决了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

2. 改善桃树生长环境:灌溉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桃园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桃树生长,提高桃树产量和品质。

3. 提高抗灾减灾能力:灌溉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桃园在遇到自然灾害时,能够迅速排水,降低灾害损失。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灌溉排水设施的建设,为桃园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桃园灌溉排水设施工程是保障桃园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

通过实施该工程,有效提高了灌溉效率,改善了桃树生长环境,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为桃园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桃园灌溉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工程背景桃园灌溉排水设施工程旨在解决桃园在灌溉和排水方面的难题,提高桃树的生长环境,保障桃农的经济收入。

我国桃园分布广泛,但长期以来,灌溉排水设施落后,导致桃树生长不良,产量和品质难以提高。

二、工程目标1. 提高桃园灌溉效率,确保桃树生长所需水分。

2. 加强桃园排水能力,防止桃树因积水而受损。

3. 提高桃园土地利用率,实现节水、节地、节劳。

水利工程施工实例(3篇)

水利工程施工实例(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某水库位于我国南方某省,是一座以灌溉、发电、防洪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为1.5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6万亩,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

水库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为280米,最大坝高为95米,坝顶长度为600米。

二、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1)组织机构:成立大坝建设指挥部,下设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物资供应、财务等职能科室。

(2)技术方案: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分阶段施工,先进行基础处理,再进行坝体浇筑。

(3)物资供应:根据施工进度,提前采购混凝土、钢筋、水泥等原材料。

2. 基础处理(1)清基:清除坝基范围内的树木、杂草、杂物等。

(2)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坝基,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坝基面。

(3)地基处理:对坝基进行压实,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 坝体浇筑(1)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距、直径等符合规范。

(3)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通过泵送系统进行浇筑。

(4)养护: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 工程验收(1)质量验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对大坝建设进行质量验收。

(2)安全验收:确保施工安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3)竣工验收:完成大坝建设后,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三、施工难点及对策1. 施工难点(1)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

(2)施工工期紧张:大坝建设工期紧,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施工环境恶劣:施工期间,天气变化无常,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2. 对策(1)地质勘探:加强地质勘探,确保地基处理措施的科学性。

(2)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成果通过大坝建设,水库成功实现灌溉、发电、防洪等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甘肃灌溉设施工程(3篇)

甘肃灌溉设施工程(3篇)

第1篇甘肃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水资源分布不均,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甘肃省积极推进灌溉设施工程建设,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乡村振兴。

一、引大入秦工程:西北都江堰的典范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被誉为“西北都江堰”。

该工程于1994年10月建成通水,将大通河水引入秦王川,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30年来,大通河水日夜浸润着秦王川的大漠绿地,为供水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可靠稳定的水资源基础。

二、节水兴农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与农业用水需求之间的矛盾,甘肃省启动了“节水兴农”工程。

该工程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于2022年发起,旨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项目在甘肃和河北两省建设了12个农业供水工程,开展节水农业培训,赋能乡村妇女。

通过三年的努力,项目激发了乡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潜能与活力,使得原本可能因干旱而贫瘠的土地变得充满生机。

三、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甘肃省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建设,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试点县建设方案由x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11年批准,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节水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效阻挡沙漠的侵袭,提高地区的降水量和植被覆盖。

四、引洮二期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引洮二期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是甘肃省会宁县2023年重要的水利工程。

该工程以“引洮河水、解陇中渴”为诉求,旨在解决刘家寨子镇、草滩镇、土门岘镇水源不足和水源单一的问题。

工程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促进引洮供水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五、智慧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甘肃省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推广智慧灌溉技术,以实现精确灌溉、精准施肥。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 经典案例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 经典案例

农业水利设施项目经典案例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是指为了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和国家在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方面的成功经验。

1.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水利工程之一,目的是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该工程通过调水引渠和水源地建设,将长江等南方水源调配到北方地区,改善了北方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 印度恒河-甘布托-巴拉克纳尔水利项目该项目位于印度北方恒河流域,通过修建水坝和渠道,解决了该地区的灌溉问题。

该项目不仅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还提供了水力发电和供水等多种功能,对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3. 埃及尼罗河三峡大坝尼罗河三峡大坝是埃及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通过修建大坝和渠道,调节尼罗河的水流,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埃及农业生产得到显著提升,为该国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巴西圣弗朗西斯科河谷灌溉工程圣弗朗西斯科河谷灌溉工程是巴西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通过地区的农田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巴西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5. 塞拉利昂农业水利项目塞拉利昂农业水利项目旨在改善该国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渠道和水泵站,解决了该国农田缺水问题,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升,对该国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 肯尼亚塞莱乌水利项目肯尼亚塞莱乌水利项目是肯尼亚重要的农业水利设施项目,旨在改善该国农田的灌溉条件。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渠道和灌溉系统,解决了该国农田缺水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为该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 泰国北部农业水利开发项目泰国北部农业水利开发项目旨在改善该地区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该项目通过修建水坝和渠道,解决了该地区农田缺水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公园灌溉案例

公园灌溉案例

公园灌溉案例项目名称:XX公园灌溉系统改造项目地点:XX市XX区XX公园项目背景:XX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由于其绿化面积大,灌溉需求较高。

然而,原有的灌溉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老化、水资源浪费、灌溉不均匀等。

为了提高公园的灌溉效率,改善绿化环境,决定对公园的灌溉系统进行改造。

项目目标:1. 实现高效、均匀的灌溉,确保植物得到充足的水分。

2. 减少水资源浪费,达到节水目的。

3. 提升公园的绿化景观,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好的休闲场所。

解决方案:1. 更换老化的喷头和管道,使用耐用的新材料,延长使用寿命。

2. 引入智能灌溉系统,根据植物需求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量。

3. 在公园的入口和关键节点设置水景,提升景观效果。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灌溉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实施过程:1. 调查现有灌溉系统的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设计新的灌溉方案,包括管道布局、喷头选择、智能灌溉系统的配置等。

3. 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质量可靠。

4. 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5. 安装完成后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 对公园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新的灌溉系统操作和维护方法。

7. 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项目成果:1. 公园的灌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植物生长良好,景观更加美丽。

2. 通过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3. 市民对公园的评价明显提高,认为这是一个更加宜人的休闲场所。

4. 公园的管理者也表示,新的灌溉系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

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

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是农村地区进行农田灌溉工作的重要设施,对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列举了符合题目要求的10个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1. 鹅湖灌溉系统:位于湖南省醴陵市的鹅湖,是一个重要的灌溉水源。

通过修建鹅湖灌溉系统,可以将湖水引入附近的农田,解决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山塘灌溉工程: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的山塘灌溉工程,通过修建山塘和引水渠,将山区的降雨水资源引导到农田中,解决干旱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水井抽水灌溉系统:在河北省农村地区,通过修建水井和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取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缺水问题,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4. 山地梯田灌溉系统:在云南省的山区地区,通过修建梯田和引水渠,将上层梯田的雨水引导到下层梯田中,解决了山区农田的水源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5. 水库灌溉系统:在江西省的农村地区,通过修建水库和引水渠,将水库中的水资源引导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旱季农田的缺水问题,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6. 河流引水灌溉系统:在河南省农村地区,通过修建引水渠和水闸,将河流中的水资源引导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农田的水源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7. 滴灌系统:在山东省农村地区,通过安装滴灌设备,将水源通过管道和滴灌管输送到农田中,实现了精确灌溉,提高了农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8. 集雨灌溉系统:在贵州省的农村地区,通过修建集雨设施,将降雨水收集起来,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旱季农田的缺水问题。

9. 地下渠灌溉系统:在黑龙江省农村地区,通过修建地下渠和渠道,将地下水引导到农田中进行灌溉,解决了农田的水源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10. 污水灌溉系统:在江苏省农村地区,通过处理城市污水,将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中进行灌溉,既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又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需求,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这些农村水利灌溉设施案例充分体现了农村地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采用不同的水利灌溉措施,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灌溉工程举例5、灌溉制度5.1设计参数的确定5.1.1特色灌溉工程(1)大田喷灌1)设计参数确定根据苗圃需水要求,喷灌采用以下设计参数:a.设计日耗水强度苗圃:E a=3mm/d;b.设计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深度取:z=0.4;c.土壤特性壤土田间持水量β田=24%(占体积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分别为90%β田、65%β田,r=1.37g/cm3。

d.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η=0.9e.灌水器选型喷灌选用美国雨鸟公司生产的摇臂式换向喷头(产品编号35A-TNT(12#喷嘴)),该型号喷头器的最大工作压力为0.41MPa,最小工作压力为0.20Mpa,喷头流量1.22~1.75m3/h,射程13.3~15.4m。

喷头组合喷灌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ρ组合(mm/h)=1000q /A式中:q为单喷头的流量(m3/h);A为单喷头的有效控制面积(m2)。

Ρ=1000×1.5×0.9/(12×12)=4.69(mm/h)满足壤土Ρ=6~8 mm/h2)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ax min 0.1()/m rH θθη=-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 3);H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m ax θ、m in θ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η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利用上式计算喷灌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1.37×40×24×(0.90-0.65)/0.9=36.5(mm)3)喷灌灌溉制度a. 设计灌水周期TηEam T = 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mm/d )。

计算结果如下:)(96.1039.05.36d Ea m T =⨯==η,取T=10天; b.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1000mab t q =η式中:a 为支管间距(m);b 为喷头间距(m);q 为喷头喷水量(m 3/h )。

)(56.69.039.1100015155.361000h q ab m t =⨯⨯⨯⨯==η,取t=7(h ),创新园喷灌各区布置相同。

(2)微喷带灌溉1)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ηθθ/)(1.0min max -=rzp m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 3);z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m ax θ、m in θ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η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2;p 为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利用上式计算微喷带灌溉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1.37×0.6×28×24×(0.90-0.65)/0.92=15(mm)2)灌水器选型微喷带灌溉采用R 型微喷带进行灌溉,微喷带间距为5m ,最大工作压力200kpa ,100m 流量为4.8~12m 3/h ,q=42~56(L/h ·m )。

3)微喷带灌溉制度a. 设计灌水周期TηEam T = 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mm/d )。

计算结果如下: 蔬菜:=⨯==492.015Ea m T η 3.45(天),取T=3(天)b.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qs s m t t r η= 式中:s r 为毛管间距;s t 为灌水器间距;q 为灌水器流量(L/h ))(94.14292.01515h q s s m t t r =⨯⨯⨯==η,取t=2(h)。

(3)滴灌和小管出流灌溉1)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ηθθ/)(1.0min max -=rzp m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 3);z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m ax θ、m in θ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η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2;p 为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利用上式计算微喷带灌溉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1.37×0.6×28×24×(0.90-0.65)/0.92=15(mm)2)灌水器选型滴灌灌溉根据果树种植情况,毛管间距为2~3m ,滴头和小管间距与毛管间距相同,最大工作压力100kpa ,滴头流量为20~40L/h 。

3)滴灌和小管出流灌溉制度a. 设计灌水周期TηEam T = 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mm/d )。

计算结果如下:=⨯==492.015Ea m T η 3.45(天),取T=3(天) b.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qs s m t t r η= 式中:s r 为毛管间距;s t 为灌水器间距;q 为灌水器流量(L/h ))(26.32092.022151h q s s m t t r =⨯⨯⨯==η,取t1=3(h); )(67.34092.033152h q s s m t t r =⨯⨯⨯==η,取t2=3(h)。

5.1.2大棚滴灌工程1)设计参数确定根据灌溉区种植作物的灌溉经验,大棚滴灌采用以下设计参数:a.设计日耗水强度E a =4mm/d ;b.设计土壤湿润比及计划湿润层深度设计土壤湿润比(P )不得小于25%;计划湿润层深度取:z =0.3m ;c.土壤特性壤土田间持水量β田=24%(占体积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分别为90%β田、65%β田,r=1.37g/cm 3。

d.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η=0.92;e .灌水器选型滴灌的灌水器有外置滴头和滴灌管两种,单滴头在工作水头范围内流量2.5L/h,允许流量偏差率qv=±5%,灌水器间距为0.3m 。

2)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ηθθ/)(1.0min max -=rzp m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 3);z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m ax θ、m in θ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η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2;p 为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利用上式计算滴灌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1.37×0.6×28×24×(0.90-0.65)/0.92=15(mm)。

3)滴灌灌溉制度a. 设计灌水周期TηEam T = 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mm/d )。

计算结果如下:=⨯==492.015Ea m T η 3.45(天),取T=3(天)b.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大棚内滴灌,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qs s m t t r η= 式中:s r 为毛管间距;s t 为灌水器间距;q 为灌水器流量(L/h ))(17.15.292.03.06.015h q s s m t t r =⨯⨯⨯==η,取t=1(h)。

5.1.3管灌工程1)设计参数确定根据苗圃需水要求,管灌采用以下设计参数:a.设计日耗水强度苗圃: E a =3mm/d ;b.设计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深度取:z =0.4;c.土壤特性壤土田间持水量β田=24%(占体积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分别为90%β田、65%β田,r=1.37g/cm 3。

d.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η=0.9e .灌水器选型管灌选用D100给水栓,流量为20~40m 3/h ,出水口间距为30m ,支管间距为100m 。

2)设计灌水定额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ax min 0.1()/m rH θθη=-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 3);H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m ax θ、m in θ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η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利用上式计算管灌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1.37×40×24×(0.90-0.65)/0.9=36.5(mm)3)管灌灌溉制度a. 设计灌水周期TηEam T = 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mm/d )。

计算结果如下:)(96.1039.05.36d Ea m T =⨯==η,取T=10天; b.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t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1000mab t q =η式中:a 为支管间距(m);b 为给水栓间距(m);q 为给水栓出水量(m 3/h )。

)(88.295.0401000100305.361000h q ab m t =⨯⨯⨯⨯==η,取t=3(h )。

5.2系统工作制度根据灌溉系统管网布置、实验要求和作物种植等的需求,同时结合便于安排灌溉制度和减小主干管管径的原则,将创新园灌溉系统分为3个可独立工作的小区。

以蓄水池的顺序来分区,即1#蓄水池为1区(特色灌溉除闸管出流),2#蓄水池为2区(大棚滴灌),其余管道灌溉为3区。

1、2区都有独立的加压系统,这样既方便系统管理,又方便于同其它科研试验相结合。

系统依据设计轮灌组的划分,除3区外,其余各区都由恒压变频控制设备实现管道压力和流量的调节完成灌溉。

1区特色灌溉的原则以地块为单元,每次灌溉一地块,共28块,每地块由电磁阀来控制,电磁阀具体型号见表3。

一个灌水周期需要灌溉的时间为144h。

2区大棚灌溉的原则为:采用随机灌溉方式,至少开启1座大棚,最多同时开启4座大棚。

2区控制42座大棚,一个灌水周期需要灌溉的时间为11~42h。

3区的管道灌溉根据泵的流量至少开启2个出水口(1口井工作,单口出水流量为80m3/h)或同时开启8个出水口(3口井和后稷湖同时工作),一个灌水周期需要灌水时间48~190h。

5.3管网设计5.3.1管网设计布置原则1~2区灌溉水源从蓄水池里抽水,合理布局,便于变频自动控制,统一管理;管网布置应与道路规划结合,主干、支管沿道路布置;依据地形、地块、道路等情况布置管道系统,要求管道系统线路最短,控制面积最大,便于机耕,管道尽可能双向分水;总体布置要使系统运行可靠、经济、合理,使投资尽可能小。

5.3.2管网布置1、管道布设采用树状管网。

(1)大棚内的滴灌,滴头间距为0.3m,滴灌管间距为0.6m;特色灌溉区大田喷灌喷头间距和支管间距均为15m;微喷带间距为5m;滴灌和小管出流毛管间距为2~3m;管灌区,出水栓间距30m左右;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地块大小适当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