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根逆行岛状皮瓣血管危象的原因及补救方法

合集下载

第一掌骨尺背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偏尺侧缺损

第一掌骨尺背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偏尺侧缺损
尺 侧缺 损 , 外观 满 意 , 功 能 良好 。
关键词 : 筋膜皮瓣; 拇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中图分类 号 : R 6 2 2 + .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7 — 6 9 4 8 ( 2 0 1 3 ) 0 5 — 0 5 7 2 —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7 — 6 9 4 8 . 2 0 1 3 . 0 5 . 0 3 2
经, 距皮瓣 O . 5 c m切断。切开蒂部皮肤 , 向两侧真皮
下锐 刀游 离 约 0 . 6 a m。将 游离皮 肤瓣 翻转 缝合 固定 于两侧 皮肤 上 , 暴 露整个 蒂 部筋膜 。切 开蒂部桡 侧 , 向尺 侧 游 离 至 尺 侧 指 固 有 动 脉 , 将 蒂 部 向尺 侧 翻 转 。确 定 指 固有 动脉 背侧 穿 支位 置 , 切 开 蒂部 尺侧 至旋 转点 , 蒂部切 取宽 度约 0 . 8 ~ 1 c m( 见图3 ~ 4 ) 。
1 例皮瓣 远 端部 分 坏死 , 经换 药后 愈合 。2 例 出
现 皮瓣 张力 性 水泡 , 经 对症 处 理好 转 。 1 4 例皮 瓣 全 部 成活 。随访 时 间为 3 ~ 1 1 个月, 平均5 . 1 个月。1 例
后期 因皮 瓣收缩 , 指 骨外露 , 行残端 修整 。其余 皮瓣 均 质地好 , 不臃 肿 , 有弹性 , 皮色 相差 不大 , 拇 指屈 伸 正常 , 无 虎 口挛 缩 ( 见 图5 - 6 ) 。获 随访 的 吻接 神 经
5 72
中国中西 医结合 外科杂志 2 0 1 3 年l 0 月第 1 9 卷第 5 期
第 一掌骨尺背侧逆行 岛状筋膜皮瓣 修复拇指末节偏尺侧缺损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断指再植术是一种重要的微创外科手术,对于断指及手部缺损患者来说是一种福音。

但是在术后血管危象的问题却是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个难题。

血管危象是指在术后再植手术后出现因循环障碍引起的组织缺血、坏死,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手指的再次坠落。

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1. 血管再通畅度不足:在断指再植手术中,血管再通畅度不足是导致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术中未能完全恢复患者断指的血管通畅度,或是术后出现了血栓形成、血管堵塞等情况,都会导致再植患部的血液供应受阻,从而引起组织坏死。

2.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引起血管危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术后处理不当或者伤口护理不到位,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感染会引起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影响血管再通畅度,最终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

3. 再植部位缺血再灌注损伤:在断指再植手术后,再植部位可能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引起再植组织的严重损伤,从而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

护理对策探讨:1. 术后血管通畅度检测: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血管通畅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血管再通畅度不足的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2. 术后定期换药及伤口护理:对再植术后的伤口要进行定期的换药和护理,及时清除术后污染,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为再植组织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

3. 再植部位保温及护理:对再植部位进行保温护理,可以避免再植组织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几率。

4. 药物治疗:对于血管再通畅度不足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一些扩血管药物或者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改善再植部位的血液供应,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几率。

5. 术后康复训练:术后要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恢复手指的功能和灵活度,促进再植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

对于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术后的伤口护理、血管通畅度检测、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血管危象的出现,提高再植手术的成功率,使患者能够顺利恢复手部功能,重返正常生活。

同指顺逆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疗效观察与护理

同指顺逆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疗效观察与护理
2 护 理
1 . 1 一 般资 料 本 组 3 5例 , 男2 5例 , 女 l 0 例, 年龄 1 4—6 3岁 。 伤因: 机 器挤 压伤 l 5例 , 电 锯 伤 8例 , 玻 璃 割伤 6例 , 人咬伤 1 例, 石块 挤压 伤 5例 。受 伤部 位 : 拇 指 5例 , 食指 1 8 例, 环 指 9例 , 小指
1 8例 2 4指 , 行 顺行 指 固有 动脉 岛状 皮 瓣移位 修 复术 , 对照组 1 7例 2 2指 , 行 逆行 指 固有动 脉 岛状皮瓣 移位 修复 术 , 术 后采 取相 同综 合护 理 。
结果4 6个皮 瓣全 部成 活 , 术 后对 所有 患者进 行 随访 , 历时 3 — 8个 月 , 见皮 瓣 质地 、 颜 色 良好 , 外观 满意 , 两 点辨 别觉 5 a r m一 8 m m, 手指 伸 曲 活动 近正 常。结 论 顺行 指 固有 动脉 岛状皮 瓣是 指腹 皮肤缺 损 面积较 大 骨外露 患者 的首选 手术 方法 , 术 后严 密观 察 , 预 防血 管危 象 、 正确 功 能锻 炼是 护理 重点所 在 。 【 关键词】 顺逆行 岛状皮瓣; 修复; 指端皮肤缺损 【 中图分类号】 R 6 5 8 . 2 【 文献标识码】 B 日常生 活 中 , 手外 伤甚 为常见 , 手 指皮肤 缺损 修复 方法 亦 较多 ,
【 文章编号】 1 0 0 4— 4 9 4 9 ( 2 0 1 4 ) 0 1 — 0 1 8 3 — 0 1
进入 皮瓣 再切 取 , 保 护进 入皮瓣 的神 经 , 皮 下 隧道要 宽松 , 通过 困难
各有利弊。自2 0 1 2 年 6月 一 2 0 1 3 年1 0月, 取3 5例指端皮肤缺损 患者 , 采 用顺 逆行 指 固有 动 脉 岛状 皮瓣 修 复 指 端皮 肤 缺 损 , 效果 较

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李 予摘要:[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和护理。

[方法]对160例断指再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160例中有26例病人发生血管危象,23例经治疗成功,3例失败。

[结论]加强血管危象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早期治疗恢复良好的血液循环,预防及控制感染,科学、果断的治疗及有效的综合护理是保证断指再植成功、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断指再植;血管危象;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4.00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8C-2223-02 血管危象主要发生在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术后3d~5d,特别是术后24h内,是断指再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影响血管危象发生的原因很多,术前病人的自然情况和伤情、术中手术处理情况及术后各种不良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1]。

因此,全面评估病人伤情,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

根据陈淑琴[2]的总结有下列行为的病人为血管危象发生的高危人群,女性、儿童及年龄大于50岁者;有吸烟史;缺血时间长,大于10h;受伤原因为挤压撕脱伤;末节完全离断。

1 临床资料 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我科共收住断指再植病人160例,其中26例发生血管危象,男18例,女8例;年龄2岁~56岁;致伤原因,严重挤压伤9例,机器绞伤11例,指头完全离断并伴有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挫裂伤6例;手术方式,原位再植15例,顺行岛状皮瓣7例,逆行岛状皮瓣4例。

以上病人均软组织损伤严重,可吻合的动静脉条件较差。

发生动脉危象7例,静脉危象19例。

23例经血管探查取栓、小切口放血等治疗恢复,3例指端部分坏死,2指脱痂后有骨外露行残端修整术保留部分指体。

2 护理2.1 正确判断血管危象 动脉危象表现为再植指颜色苍白,指端小切口或甲床放血缓慢或不出血,指腹张力低,皮温较健侧约低3℃以上,毛细血管反应迟缓。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术后的护理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术后的护理

手指 指腹 缺 损 是 临 床 上 极 为 常 见 的 损 伤 , 用 吻 合 指 固 运 有 神 经 掌 皮 支 的指 动 脉 皮 瓣 修 复 , 伤 指 手 指 功 能 、 形 恢 复 使 外 佳 , 效 满 意 … 但 术 后 血 管 危 象 常 有 发 生 。2 0 疗 1, 0 1年 3月一 2 0 年 3 笔者 对 2 05 月 5例 2 7指 吻 合 指 固有 神 经 掌 皮 支 的 指 动脉 皮瓣 修 复 末 节 指 腹 缺 损 患 者 ,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的 方 法 进 运 行专 科 护 理 , 得 良好 效 果 , 道 如下 。 获 报
指 动 脉 逆 行 岛状 皮 瓣 修 复 指腹 缺 损 术 后 的 护理
李 培 君
( 浙江省 余姚 市 中 医医院 , 浙江 余姚 3 5 0 ) 1 4 0
[ 键 词 ] 指 腹 缺 损 ; 科 ; 瓣 修 复 ; 理 关 外 皮 护 [ 图 分类 号 ] R 5 . 中 681 [ 献标识码 ] B 文 [ 章编号 ] 10 文 0 8—8 4 (0 8 2 —3 6 8 9 2 0 ) 1 39—0 2 协 助 患 者 每 日在 右 下 腹 顺 结 肠 走 向 , 向上 、 向左 、 向下 按 摩 , 时 间 2 ~3 n 。还 可 用 开 塞 露 行 外 导 法 , 避 免 行 强 烈 的 0 0mi[ 但 食 饵 疗 法 。 手术 后 血 容 量 的不 足 可 直 接 影 响 指 动 脉 皮 瓣 的 血 供 , 致 手 术 失 败 , 补 充 血 容 量 , 缩 压 保 持 在 1 . 3k a 导 应 收 3 3 P 以上 。 同时 常规 应 用 抗 生 素 及 抗 凝 、 血 、 痛 药 物 。 活 止 2 2 局 部 皮 瓣 的 观 察 和处 理 . 221 皮瓣水 肿 .. 严 密 观 察 指 动脉 皮瓣 的 肿 胀 程 度 , 般 术 一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术后血管危象原因分析与护理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术后血管危象原因分析与护理
1 临床 资 料
此 ,患 者 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 焦 虑 、恐 惧 心 理 ,加 重 血 管 痉 挛 。
影 响 手 术 效 果
21 .3 体 位 因 素 :病 人 的体 位 要 求 有 利 于 保 持 手 术 部位 的 动 - 脉 良好 充 盈 和静 脉充 分 回流 。皮 瓣 移 植 术 后 .患 肢 敷料 包 扎 或 石 膏 外 固 定 ,体位 摆 放 不 当 ,可 使 皮 瓣 受 压 ,牵 拉 、扭 曲 发 生 血 管 危 象 21 .4 疼 痛 因 素 : 疼 痛 可 使 机 体 释 放 5 羟 色 胺 等 疼 痛 介 . 一 质 ,有 强 烈 收缩 血 管 的作 用 .导 致 血 管 腔 闭 塞 或 血栓 形 成1 2 1 。 尤 其 是 在夜 间 ,迷 走 神 经 兴 奋 ,使 小 血 管 处 于 收缩 状 态 .指 端 血 管 易 发 生 痉 挛【 同 时 术 后 各 种 治 疗 护 理 操 作 如 换 药 时 3 1 . 动 作 粗 暴 、敷料 包 扎 过 紧等 都 可 使 疼 痛 加 剧 。促进 血管 危 象
区。
持 ,调 整 患 者 心 态 。 本 组 2 6例 患 者 情 绪 稳 定 ,无 因 心 理 问 题 加 重 血 管 危 象 223 体 位 护 理 :术 后 患 者绝 对 卧 床 休 息 7 0天 。取 平 卧 ._ 1 位 用 软 枕 垫 高 患 肢 1 0c 0 2 m. 略 高 于 心 脏 水 平 . 以利 于 静
的发生。 22 血 管 危 象 的 预 防 与 护理 .
11 一 般 资 料 . 本组 2 6例 中 :男 性 1 7例 ,女 性 9例 ,年 龄 1 ~ 5岁 ; 84 致伤原 因:电刨伤 1 0例 ,冲 压 伤 9例 ,电 锯 伤 4例 。切 割

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 (3)

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Microsoft Word 文档 (3)

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肢体或组织的动静脉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和生理改变称为血管危象。

一原因分析1 血管吻合质量及组织损伤程度患者自身组织损伤严重,血管吻合条件差,血管吻后术后极易发生血管危象。

2 机械卡压局部组织受卡压后,引起局部血液回流障碍,血栓形成并发动静脉血管危象。

3 血管口径吻合血管口径越小,术后并发血管危象可能性越大。

4 血液高凝状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吻合血管易发生栓塞。

5 循环血管不足患者术前术中失血过多,血压低,全身循环血量不足,血容量不足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和吻合口栓塞。

术后并发血管危象可能性增大。

6 环境困素不适当的室温如寒冷、低温可引起动脉痉挛,烟中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及损伤血管内膜,甚至导致血液循环危象。

嘈杂的环境,不良的语言暗示,可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特别是对自残患者更易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以致造成血管危象的发生。

7 精神紧张焦虑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造成吻合口血流缓慢致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危象。

8 体位的改变患者术后7-10天应绝对卧床,如坐起、下床或患侧卧位压迫血管吻合处供血的大动脉处,影响血流动力造成血管危象的发生。

9 疼痛导致机体的应激反应,引起血管痉挛,并且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机体释放许多损伤因子如茶酚胺,前列腺素使小血管强烈收缩诱发血管危象。

二血管危象的分类1静脉回流受阻:患肢皮肤紫暗,皮纹变浅或消失,皮温下降,患肢抬高时无花斑;指腹张力增加、丰满、膨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脉搏存在;指端侧方切口出血活跃,初呈淡紫色,继之为鲜红色。

2动脉回流受阻: 患侧肢体皮肤苍白、灰暗,皮肤皱纹加深,皮温降低,患肢抬高时皮肤出现花斑;指腹张力下降,瘪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或消失;指端侧方切口不出血或缓慢渗出暗红色血液。

三血管危象的预防及护理1 密切观察组织血运情况,防止卡压,及时发现血管危象。

2 舒适护理应保持病室整洁、安静、阳光充足,室温保持23~25℃,相对湿度55%~65%,3术后患者疼痛剧烈时予以及时镇痛。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

皮瓣分类与危象诊断处理

应用
常用于修复手部、足部等 特定部位的缺损。
管状皮瓣
定义
管状皮瓣是一种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卷 成管状的结构,血供主要依靠管壁上 的皮肤血管。
特点
应用
常用于修复管状组织的缺损,如食管、 肠道等。
形状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但血供相对不稳定。
02 危象诊断
静脉危象
01
皮瓣颜色苍白或灰暗, 弹性差,皮纹增多,张 力降低。
定义
轴型皮瓣是一种具有明确 定向轴的皮瓣,血供主要 依靠轴干上的主要动脉。
特点
形状和大小受限于供区动 脉分布范围,但血供相对 稳定。
应用
常用于修复手部、足部等 特定部位的缺损。
岛状皮瓣
定义
岛状皮瓣是一种将皮下组 织与深部组织相连的皮瓣, 形状和大小受限于肌肉或 肌腱的分布范围。
特点
血供稳定,但形状和大小 受限。
轻轻按摩皮瓣,促进血液循环 。
应用药物
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等药 物,改善血液循环。
重新手术
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重新 手术修复。
动脉危象处理
保暖
保持皮瓣温度适宜,避免寒冷刺 激。
应用药物
使用血管收缩剂和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
重新手术
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重新手 术修复。
感染危象处理
应用抗生素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 生素。
处理
加强换药,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清创引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皮温升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其他危象
神经危象
01
皮瓣感觉异常或消失,运动功能受限。
脂肪液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根逆行岛状皮瓣血管危象的原因及补救方法任家晨;白建礼;付强;乔孟勇【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指根逆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术中出现血管危象的原因和补救方法.方法对2005-2013年收治的285例指端缺损患者应用指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分析其中6例术中出现血管危象的原因,根据指动脉的解剖特点,切取后皮瓣的供血方式,将易损伤的部位分为三个区域.对于Ⅱ、Ⅲ区的损伤采用动脉直接吻合,将皮瓣内动脉与对侧动脉吻合的补救方法,重建皮瓣血供.同时将皮瓣内神经指背支与指固有神经残端缝合,以恢复皮瓣感觉.结果本组6例皮瓣均顺利成活,随访5~8个月,皮瓣外形饱满,皮瓣质地与手指末端皮肤接近,患指活动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熟悉手部的解剖特点,了解指根逆行岛状皮瓣切取时易出现血管危象的原因.做好术前评估,术中无创操作.出现皮瓣血管危象后分析原因,采用将皮瓣内指固有动脉远端与对侧指固有动脉远端吻合的方法,重建皮瓣血供,提高皮瓣成活率,避免手术失败或改行其他术式增加损伤.【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30)002【总页数】3页(P201-203)【关键词】岛状皮瓣;吻合支损伤;补救方法【作者】任家晨;白建礼;付强;乔孟勇【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630医院手足外科,天津30016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630医院手足外科,天津30016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630医院手足外科,天津30016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630医院手足外科,天津300161【正文语种】中文指端缺损临床较为常见,修复方法甚多[1-4]。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由于其血供可靠,皮肤质地相近,术式操作简单,术后成活率高,同时缝合神经指背支可以恢复皮瓣部分感觉[5-7],在临床中比较常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1~45岁,平均34岁。

致伤原因:三角带绞伤2例,冲床砸伤2例,撕脱伤1例,切割伤1例。

受伤指别:食指1例,中指2例,环指2例,小指1例。

创面面积:1.0 cm×1.5 cm~2.0 cm×2.5 cm。

1.2 手术方法根据指端缺损面积及形状做一样布,以指固有动脉走行为轴线,以远侧指间关节以近约0.5cm处为旋转点[8,9],在患指非优势侧近节(食、中、环指尺侧,小指桡侧)设计稍大于创面10%~15%的皮瓣[10-12]。

常规切取皮瓣后,见皮瓣血运良好,皮瓣内动脉搏动存在,继续向远端游离蒂部。

5例在游离至皮瓣旋转点[13]后出现皮瓣苍白,无血运。

向远端探查见双侧指动脉掌侧第2吻合支及背侧吻合支均发黑、栓塞。

游离皮瓣血管后,取11/0无损伤缝合线将皮瓣内指固有动脉断端与对侧动脉断端吻合。

1例在中节远端平面不慎将指动脉主干切断,术中将断端直接吻合。

1.3 术后处理⑴术后卧床7 d,并常规给予“三抗”治疗;⑵术后注意皮瓣保温(可将患肢置于棉被中,非特殊情况不主张采用烤灯保温)。

注意观察,防止皮瓣出现张力性水疱;⑶及时观察皮瓣颜色、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反应变化,必要时可适当松解皮瓣及蒂部的缝线;⑷术后定时换药,防止皮瓣周围干燥结痂,压迫影响皮瓣血运。

2 结果本组6例指根逆行岛状皮瓣采用两侧指固有动脉相吻合或直接吻合的方法,重建皮瓣血供,修复指端缺损。

皮瓣血运好,术后皮瓣顺利成活。

随访5~8个月,皮瓣外形饱满,皮瓣质地与手指末端皮肤接近,患指活动功能无明显影响。

3 讨论3.1 解剖学基础手指的桡、尺侧指固有动脉共有四个吻合支比较恒定[14,15],第1掌侧吻合支位于近节指骨头部,第2掌侧吻合支位于远侧指间关节近侧,第3掌侧吻合支位于末节中部桡、尺侧指固有动脉的末梢,还有一支位于背侧远指间关节与甲根之间的皮下。

临床中指端缺损的病例采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时其血供主要为“对侧指固有动脉—第2掌侧吻合支及背侧吻合支—皮瓣内指固有动脉—皮支血管—皮瓣”。

血管相对较恒定。

3.2 损伤原因分析根据指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切取后皮瓣的供血方式,将易损伤的部位分为三个区域。

Ⅰ区:动脉皮支损伤:皮瓣内动脉搏动良好,但皮瓣无血运或血运差。

常见皮瓣面积小,设计位置偏移,皮支动脉无法包含在皮瓣内。

或游离皮瓣时由于动脉牵拉与皮瓣分离,导致皮瓣与指动脉之间的皮支损伤。

Ⅱ区:皮瓣蒂部动脉主干损伤,此处损伤常见于绞轧伤或挤压伤。

皮肤无明显裂伤,但深层血管受牵拉或挤压后出现损伤,引起栓塞,或切取时不慎将血管切断。

尤其是在中节远端,游离蒂部时,由于动脉走行较深,紧贴中节指骨,切取时较易损伤。

此区损伤因血管较粗,术中易确认损伤情况。

Ⅲ区:不易判断,应排除Ⅱ区损伤后,皮瓣动脉仍无搏动,应考虑为两侧动脉吻合支的损伤。

指端缺损后,由于第3掌侧吻合支位于背侧远指间关节与甲根之间的皮支已缺损,皮瓣供血主要为第2掌侧吻合支及背侧吻合支,由于患指受绞伤或挤压后断端血管受不同程度的牵拉,易引起吻合支栓塞或断裂。

患指近端皮肤无明显裂伤在行皮瓣修复时只考虑外伤损伤的平面,术前无可靠检查不易发现。

撕脱伤、三角带绞伤、压砸伤等钝性损伤易致此区损伤。

3.3 补救方法对于Ⅰ区的损伤,经观察处理后血管痉挛缓解,皮瓣血运良好,可继续施行本术式,否则需将皮瓣原位缝合或修薄后移植于原位,避免切取后皮瓣坏死。

Ⅱ区的损伤,一般将动脉断端直接吻合即可,如有部分血管损伤栓塞,可将损伤血管段截除后,直接吻合血管。

若血管长度不够,则与对侧动脉残端吻合。

本组1例切割伤在中节远端平面游离皮瓣蒂部时,不慎将动脉主干切断,术中将动脉断端直接吻合。

Ⅲ区损伤由于其术前不易评估,在临床中较常见。

本组5例患指出现Ⅲ区的损伤,皮瓣旋转点远、近处的皮肤均无明显裂伤,经探查后发现两侧动脉吻合支损伤,术中可将皮瓣动脉远端与对侧动脉远断端吻合,重建皮瓣血运。

3.4 优缺点临床中对于切取皮瓣出现血管危象,采取常规处理将皮瓣原位缝合、修薄后回植等方法,但这样既损伤了手指的一侧血管,还要临时更改其他术式增加损伤。

因此术者将皮瓣内指固有动脉远端游离后与对侧指固有动脉远端吻合,为皮瓣增加可靠的血供,防止术后皮瓣坏死或因更改术式引起患者不理解,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缺点是需在镜下操作吻合血管,但由于指固有动脉口径较粗,对于手外科医师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3.5 注意事项指根逆行岛状皮瓣由于其诸多优点,临床中修复指端缺损比较常用。

但由于术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不全面,以致于术中探查到吻合支损伤,皮瓣血运受到影响。

虽然采用此补救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在临床中应尽量做好术前或术中对血管的评估,防止切取皮瓣后出现血供障碍。

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⑴术前要详细了解手指血管的解剖,注意术中勿损伤远处供血的吻合支,在切取皮瓣时,用缝线将深筋膜与皮肤固定,防止血管与皮瓣分离。

切取时血管蒂携带>0.5 cm的筋膜[16],以增加静脉回流。

皮瓣蒂部旋转点不应超越远指间关节以近约0.5 cm,同时将皮瓣内神经指背支与指神经远端缝合,恢复皮瓣感觉。

缝合时不宜过紧,防止压迫血管。

⑵为了避免术中出现血管危象,术前可行手指的Allen试验,术者用两指于患指近侧指间关节平面按压桡、尺侧指固有动脉(因在近节指骨头部有掌侧第1吻合支),以阻断其供血,然后松开拟行皮瓣相对侧的手指,观察创面内拟行皮瓣侧残端动脉搏动的情况,如有搏动则说明掌侧第2,3吻合支或背侧吻合支无损伤,可顺利切取皮瓣,如无搏动则说明吻合支有损伤,需要慎重考虑切取。

⑶术者在常规游离皮瓣时做了一些改进,将皮瓣完全游离后,取血管夹阻断动脉近端时,观察皮瓣血运良好,先不结扎动脉近端,可将蒂部游离至旋转点后再取血管夹阻断皮瓣近端动脉,若皮瓣供血仍良好,动脉搏动存在,提示两侧动脉吻合支完好,此时再将动脉近端切断并结扎后直接旋转皮瓣覆盖创面比较可靠。

参考文献:[1]徐传达.指部皮肤缺损修复术式的选择[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1):65-66.[2]王天桢,陈超,朱天杰,等.带浅静脉指动脉岛状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9,23(2):107-108.[3]贾建忠,李国耀,张津生,等.不同类型岛状瓣修复食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0,24(2):122-123.[4]郑良军,郭翱,李俊,等.指动脉背侧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评介[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2):73-74.[5]江翔,巨积辉,李雷,等.应用足第二趾胫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9,23(4):244-245.[6]屈跃峰,郑谟英,王慧琴,等. 趾侧腹皮瓣修复指端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7,21(2):181.[7]张信英,张震宇.手指远端缺损的皮瓣治疗方法[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9,23(1):8-10.[8]罗小庆,吴炳生,刘剑,等.吻合静脉的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3,27(2):150-152.[9]赵胡瑞,邓万祥,孙海军,等.三种常用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疗效比较[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1,25:(3)271-273.[10]区智勇,程国良,郝铸仁,等.实用手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3-55.[11]王峰,罗艳霞.改良第一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瓣修复食指皮肤缺损[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9,23(1):44-45.[12]侯春林,顾玉东.皮瓣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55-558.[13]胡溱,王澍寰,田光磊,等.手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3-124.[14]钟世镇,王增涛,王一兵,等.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图谱[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08-409.[15]任志勇.肢体组织缺损显微修复与重建手术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15-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