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目的研讨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及分析。

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甲组患儿50例,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进行辅助治疗;乙组患者50例,采用利巴韦林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7 d后对比其疗效。

结果甲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疱疹消失的时间、退热的时间及症状全部消失的时间,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炎琥宁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好、安全有效。

适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标签:炎琥宁;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效果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目前抗病毒治疗无特效药物,现临床上还是以利巴韦林抗病毒为主。

探讨中药抗病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是研究的方向。

现选取该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患者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对其采用两种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患者有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其中男患儿56例,女患儿44例,年龄0.5~6岁,平均年龄(2.5±3.5)岁。

所有患者均进行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小儿手足口病。

1.2 方法100例患者均进行基础性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儿50例,采用炎琥宁和利巴韦林联合进行辅助治疗,乙组患者50例,单用利巴韦林进行辅助治疗。

用法:炎琥宁10 mg/kg,溶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1次/d滴注;利巴韦林10~15 mg/kg,1次/d滴注,1次/d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

乙组患者利巴韦林的用法同甲组患者。

在治疗7 d后对比其疗效。

1.3 诊断标准诊断均符合第7版《褚福棠实用儿科学》标准,临床均表现不同程度发热,口腔硬腭、颊部、齿龈、咽部小红斑、水疱及溃疡,手足主要在掌跖部位及肛周散在绿豆大小水泡,半球状或椭圆形,发病在,3 d以内。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有效率治疗 组 8.% , 照组 5.% ( 00 对 33 P <00 ) 结论 : 察 步 长 脑 心 通 胶 囊 治 .5 。 观 疗冠・ 心绞痛有较好 的疗效。 心病
度, 持续时间, 主要症状 , 心率 , 血压 , 药物不 良反应 ; ②治疗 前后心电图变化; ③血尿粪 常规 ; 血脂 , 血小板 , 虹流变 , 肝肾功能。 心绞痛症 状疗 效标 准 : 显效 : ① 心绞 痛 明显 缓解 , . 目 发作 频 率较 少9 % 以 上 0
1 5 , 满 意 , 告如 下 。 0例 效果 现报 资 料 与 方 法

疹消退 时间数据采 用 ±S表 示 , 采用 配
对 t 验。 检


治疗 组与对 照组 相 比 , 在热 退 时 间 、
疱 疹 消退 时 问 卜较 对 照 组 明 显 缩 短 。 治
疗 过 程 中 未 见 明 显不 良反 应 。见 表 1 。
衍 生 物 的 药 理 研 究 进 展 . 药 材 ,0 3 2 中 20 ,6
( ) 1 5 2 :3 .
7岁 , 中 1 4岁 13例 , F全部 患儿 其 — 3 约
与 聍熙镶 耀较  ̄
8%。全部患儿均可见手 、 、 9 足 口疱疹 , 疱疹
起 初 为红 色斑 疹 , 渐 发 展 成 为 直 径 为 2— 逐 4 m 的红 晕性 丘 疹 , m 中央 有 透 明 的小 疱 , 很
关键词
绞痛
步长脑 心通胶 囊 冠心病 心
心 血瘀 阻
8O . 3岁 ; 绞痛病 程 l 心 0月 ~l 2年 , 平均 7 0 4 1 , 重 6 . 8±3 1 k 。对 . 0± . 1年 体 90 .5g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关于炎琥宁在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对照研究。 将对照研究结果报道 如下。 现
研 究 所 得 数据 经S S .进行 统 计 分 析 和处 理 。 中2 PS l 0 3 其 组疗 效 比较经 卡方检 验 ;组 体温 恢 复时 间等 比较 采 用 舱 验 。 < .5 2 P 0 0 视 为 有 统 计学 差 异 。 2 结果 2 1 2 临 床疗 效 比 较 . 组 如 表 1 示 , 察 组 3 例 中 治 愈 者 3 例 , 转 者 3 , 愈 率 所 观 6 3 好 例 治 达 9 . 7 对 照 组 3 例 中治 愈 者 2 例 , 转 者 l 例 , 愈 率 为 1 6 %; 7 5 好 2 治 6 .7 2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察 组 显 著高 于 对 照组 ( .9 7 5 %。 组 观 x=6 4 ,
值得临床进一 步应 用。
【 键 词 l炎琥 宁 利 巴 韦林 手足 口病 患 儿 关 I 图 分 类 号 lR 1 . 中 5 5 2 l 献 标 识 码 lA 文
l 章 编 号 l1 7 -0 4 ( O 11 () O 1 -0 文 4 7 22 1 )1a- 1 2 6 0
盛固
… N1 2 丽 0O 1. 13
药 临 物与 床
关 于 炎 琥 宁在 临床 治疗 小 儿 手足 口病 的疗 效 观 察
熊 燕
( 阳 市 第四 人 民 医院 湖 南益 阳 益
4 0 0 1 0) 3
【 要 l 目的 探讨 炎琥 宁在 小 儿手足 口病治 疗中的 临床 疗效 。 法 将我 院20 年6 A2 1年 8 摘 方 09 月 ̄ 0O 月收 治的7 倒手足 口病患 儿随机 _ 3 分 为观察组3倒, 照组3例。 6 对 7 观察组给 予炎琥 宁注射液治疗, 照组给予利巴韦林 治疗注射液治疗。 对 观察并比较 2 纽治疗效果 , 温恢复时 问、 体 溃病愈合 时同及痊愈 时间等 。 果 观 察组治愈者3例 , 率达9 .7 ; 照组治愈 者2例 , 结 3 治愈 16% 对 5 治愈率 为6 .7 , 察组治愈率显著 高于对 75% 观 照组( .9 0 o)观察组体 温恢 复时间 , x=64 , .5。 口腔 内溃疡愈合 时 间及痊愈 时 问均较 对 照组 有显著性 差异(< .1F .5F .1。 P 0 0 ,<o0 , <oO) 2 组均未见明显异 常反 应 。 论 炎琥宁治 疗手足 口病具有恢复快 、 结 副作 用小 、 疗效显著 等特 点, 炎琥 宁是 一种 治疗手足 口病的有 效方法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朱绪亮;杨嘉琛;李海珍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9(010)003
【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3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
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10 mg/(kg·d).观察患者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和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96.1%)优于对照组(84.4%)(P<0.05).结论炎琥宁能缩短小儿手足口病病程,安全有效,未发现不良反应.【总页数】2页(P85-85,87)
【作者】朱绪亮;杨嘉琛;李海珍
【作者单位】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东莞市横沥医院儿科,广东,东莞,5234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1
【相关文献】
1.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治疗效果 [J], 杜娟
2.玉屏风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疗效观察 [J], 孙改莲;孟雅婧
3.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J], 汪长生;杨进孙;都郭蕾
4.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J], 吕继忠;张婵
5.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效果评价 [J], 李懿;郝建华;王芳;周莉;巩冬艳;申远方;冯晓靖;许汴利;黄学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炎琥宁注射液)和对照组(某抗病毒药),其中治疗组50 例,对照50 例,治疗后根据体温、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愈合等情况进行疗效判断。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80-01手足口病是大多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 型感染引起的儿科常见的急性皮肤粘膜的疾病。

此病主要表现口腔炎及位于手足的皮疹,多见于4 岁以下,夏季多见。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也可不发热,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皮疹出现手脚为多。

一般病程短而轻,但近几年来起病较急,症状明显,且不断有暴发流行,重者可出现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导致死亡[1]。

其可通过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被污染的手、衣物等传播。

已列入丙类传染病范围。

我院儿科于2011.1- - -2011.6 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100 例,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取100 位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 岁— 10 岁。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 人和对照组50 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配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水痘等。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用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炎琥宁注射液,剂量为4—8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应用某抗病毒药物,剂量为10m g / k g—15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炎琥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分析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炎琥宁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差异,最后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疱疹消失时间、退烧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后各血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血生化指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炎琥宁;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041-02儿童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且传播速度快,对患儿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

目前临床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巴韦林、炎琥宁等,其中炎琥宁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和较高的抗病毒效果,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100例患儿中有男孩52例,女孩48例;年龄为1~6岁,平均为(3.2±1.0)岁。

对照组100例患儿中有男孩55例,女孩45例;年龄为1~7岁,平均为(3.5±1.2)岁。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6-17T14:16:23.1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作者:李云琴[导读]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帮助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李云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塘子镇卫生院云南寻甸 65520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168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主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结果:干预组患儿治愈54 例,有效28 例,无效2 例;对照组患儿治愈39 例,有效30 例,无效15 例,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2.1%),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帮助患儿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注射液;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87-01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皮肤黏膜病毒性疾病,患儿往往表现为发热,口腔、手、足等各部位出现溃疡、皮疹等症状[1]。

通常HFMD 主要是通过粪口、飞沫等途径传播,而且夏季、秋季属于高发期,1-3岁婴幼儿是最为常见的高发群体。

当前临床上治疗HFMD 的药物较多,但是临床疗效并不是非常理想[2]。

近年来我院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观察分析HFMD 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68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情况。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童建明【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治疗,10 ml/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5 d.研究组患儿给予炎琥宁治疗,5~10 mg/kg炎琥宁+5%葡萄糖溶液,1次/日,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腹泻症状,研究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2页(P691-692)【关键词】炎琥宁;复方鱼腥草;手足口病;小儿【作者】童建明【作者单位】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清远 51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多发于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1~3 岁的儿童,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典型的临床特征为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等[2]。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经飞沫及粪口传播,一般病程为7~10 d[3]。

我院采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第7版)《实用儿科学》中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多表现为中等发热(37.5~38.5℃),偶有高热(39 ℃以上);(3)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皮疹,口腔疱疹、溃疡为主,少数臀部出现疱疹;(4)家属同意签署静滴炎琥宁知情同意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00 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07T16:21:44.3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刘文龙李洪丽
[导读] 临床验证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明显,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刘文龙李洪丽(河北省三河市妇幼保健院 065200)
【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炎琥宁注射液)和对照组(某抗病毒药),其中治疗组50 例,对照50 例,治疗后根据体温、疱疹结痂、口腔溃疡愈合等情况进行疗效判断。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80-01
手足口病是大多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 型感染引起的儿科常见的急性皮肤粘膜的疾病。

此病主要表现口腔炎及位于手足的皮疹,多见于4 岁以下,夏季多见。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也可不发热,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皮疹出现手脚为多。

一般病程短而轻,但近几年来起病较急,症状明显,且不断有暴发流行,重者可出现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导致死亡[1]。

其可通过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被污染的手、衣物等传播。

已列入丙类传染病范围。

我院儿科于2011.1- --2011.6 共收治手足口病患者100 例,应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取100 位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年龄1 岁— 10 岁。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 人和对照组50 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配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并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水痘等。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用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炎琥宁注射液,剂量为4—8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应用某抗病毒药物,剂量为10m g / k g—15m g / k g,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100m l 中静滴,每日一次。

两组的其他辅助治疗、基础治疗相同。

疗效判断标准对所有患儿观察1 周,详细记录给药前后体温、口腔溃疡、手足疱疹等症状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显效: 用药3 天后体温正常,疱疹干瘪、结痂,口腔溃疡愈合。

有效:用药5 天后体温正常,疱疹干瘪、结痂,口腔溃疡愈合。

无效:用药1 周后仍发热,疱疹不退,口腔溃疡不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2]。

治疗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显效40 例,显效率80%,有效10 例,有效率20%,无效0 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25 例,显效率50%,有效22 例,有效率44%,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4%。

两组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下表),均未见明显副作用。

临床讨论炎琥宁注射液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A C T H 释放,增加垂体前叶中A C T H 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火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

临床验证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明显,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7-808.
[2] 孙玲.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7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