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坑支护设计及计算
顶管施工方案(工作坑)

顶管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主要工程量 3三、主要工程措施及控制要点 3 3。
1工作坑及顶进中的测量 3 3。
2工作坑、接收坑施工 4 3。
3顶管方法 83。
4顶管推力计算83.5护铁及顶铁 83。
6基坑基础及导轨 83.7后背墙 93。
8平台及起重架 103.9顶管平台下管 103.10工具管 103。
11顶管洞门的开启 113。
12管道顶进施工 11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3五、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7六、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8七、应急预案 19八、顶管穿越××河安全措施 19九、附图表 19一、工程概况:1、本段顶管为通信管线套管,管线穿越××河。
河底管上顶覆土1.7m左右,管材选用加重混凝土管,管径φ1750mm,顶管长度为66m。
2、地质情况,土质亚粘土,为保证工作坑的稳定性,坑壁支护采用锚喷支护。
3、计划工期,从进场日期起30天,施工用电,租用80KW发电机。
二、主要工程量管道D=1750mm 66m锚喷工作坑:8。
2m×5m×10。
6m 一座锚喷接收坑:8。
5m×2.7m×9。
6m 一座外运土方:1012。
2m3三、主要工程措施及控制要点3。
1工作坑及顶进中的测量3.1。
1 施工前须将管线的中线点及水准点引至工作坑附近,并作上标记。
工作坑施工完成后,将地面管道中心桩用经纬仪(标称精度不低于6″)引入工作坑两侧坑壁上或支撑上,作为顶管中心的测量基线.3。
1。
2将地面的临时水准点用水准仪(精度指标不低于3mm)引入工作坑的底部,每一个工作坑须设置三个水准点,选择不易碰撞及不遮挡测量的地方设置。
3.1.3工作坑的中心桩与水准点设置必须牢固可靠,要经常校对并保证准确。
3.1.4对中心桩设置可靠的延长桩,延长桩设置时采用2″经纬仪用正倒镜实施,结果采用归化法确定.管道中心桩位置,要考虑到后背或基础变形影响.3.1.5检查、校对各种测量仪器及工具均经权威坚定部门检测,切在检测期内使用,凡不符和精度标准且过了检测期的绝对不许使用。
DN2600顶管方案-顶管和基坑相关计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编制原则 (1)二、编制依据 (2)三、工程概况 (3)四、工程地质条件 (5)五、水文地质条件 (7)第二章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 (13)一、基坑支护方案 (13)二、工作坑、接收坑支护结构计算 (15)三、基坑施工 (24)第三章顶管施工方案 (33)一、主要工艺流程 (33)二、各分项工程工艺 (33)三、顶力计算 (34)四、顶进设备安装 (37)五、工作坑洞口处理 (38)六、管道顶进 (39)七、洞口加固及顶管掘进穿墙措施 (41)八、钢管焊接及防腐 (43)九、基坑及河坡回填 (44)十、管道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 (45)第四章基坑监测方案 (46)一、监测目的 (46)二、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布置 (46)三、检测方法 (46)四、监测频率及数据处理 (47)五、沉降观测及预防措施 (47)第五章资源计划 (48)一、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48)二、劳动力需求计划 (50)第六章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51)一、保证工期方案 (51)二、保证工期的计划、资金保障措施 (53)三、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54)第七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6)一、安全目标 (56)二、安全保证措施 (57)第八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60)一、文明施工 (60)二、环境保护 (61)第九章风险分析与控制 (64)一、危险因素 (64)二、基坑坍塌滑坡 (64)三、支护桩侧向位移 (65)四、基坑坑底隆起 (66)五、涌砂涌水 (67)六、高空坠物 (68)第十章应急预案 (69)一、建立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69)二、应急抢险组及成员的职责 (69)三、应急抢险队伍配备 (71)四、应急抢险措施和程序 (71)第十一章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74)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原则1 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珍视健康,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顶管沉井基坑支护施工相关计算书

19.4 (10.92
5) 78
KN
=12741
=25318kN< +
=20592+12741=33333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1.3 吊车起重量复核计算 根据吊车的参数50t吊车工作幅度为20m(长36m),起重
量为3.5t。
表 1(节选)
单位:kg
工
主臂
主 主臂+副臂(m)
作 Ⅰ缸伸至 100% , 支腿全伸,侧方、 臂
吊装示意草图 1.4 沉井墙模板(木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墙名称 沉井井壁 新 浇 混 凝 土 墙 墙 厚 1000
粉质黏土的的承载力为 170KPa,
=114.4*170=19448kN
摩阻力 KN
——沉井井壁的最大容许
沉井外壁为直壁,井壁侧摩阻力分布图如图所示
Ffk 上下
fk 5 2
fk
(H
5) 93.7
19.4 5 2
19.4 (9 5) 93.7
KN
=11816
=25740kN<
+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1.868kN/m2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 2
标准值Q3k(kN/m2)
新 浇 混 凝 土 对 模 板 的 侧 压 力 标 准 值 G4k = min[0.22γct0β1β2v1/2,γcH]=min[0.22×24×4×1×1×21/2,24×6.65] =min[21.87,151.6]=21.87kN/m2
顶管工作坑设计与支护施工

浅谈顶管工作坑设计与支护施工【摘要】顶管施工是一种对环境无公害的地下管线非开挖施工技术,是利用岩土钻掘手段,在地表不开挖的情况下,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铺设或更换地下管线。
顶进工作坑是安放所有顶进设备的场所,也是顶管施工的始发地,同时又是承受主顶油缸反作用力的构筑物,所以施工前需先进行工作坑、接收坑的设计与支护施工。
【关键词】顶管;工作坑;接收坑;设计;支护1 前言大兴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总面积8074亩,其中,现状已有绿地面积2495亩,本次工程拟建面积5579亩。
建设工程涉及新城范围内的小龙河绿地、北区公园、南区公园(埝坛公园),其中河道总长5.9km。
顶管工程是大兴新城滨河森林公园项目之一,顶管范围为黄村再生水厂至大兴新城滨河森林公园项目区上段(黄村再生水厂~刘王路,桩号0+000~2+960)的引水管线,本工程共设置工作坑22座,接收坑15座。
2 工作坑、接收坑设计2.1 工作坑、接收坑尺寸设计(1)工作坑、接收坑的设置1)设置在管线拐点或ip点;2)管道附属构筑物处、管道井室;3)便于排水、排泥、出土和运输;4)尽量避开房屋、地下管线、池塘、架空电线等不利于施工的场所;5)顶管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2)工作坑尺寸设计:(见图1)1.混凝土管2.垫铁3.支撑4.横支撑5.千斤顶6.横支撑7.立支撑 8.方木 9.枕木 10.轨道1)底板尺寸:b=d1+s式中:b-矩形工作坑的底部宽度,m;d1-管道外径,m;s-操作宽度,可取2.4~3.2m;2)底板长度:l=l1+l2+l3+l4+l5式中: l-矩形工作坑的底部长度,m;l1-为稳管时,已顶进管节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取0.3~0.6m;l2-管节长度,m;l3-输土工作间长度,可取1.2~2.0m;l4-千斤顶长度,m;l5-后背墙的厚度(根据后背墙设计厚度)。
3)工作坑深度:h1=h1+h2+h3式中:h1-工作坑深度,m;h1-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缘的深度,取4.3m;h2-管道外缘底部至导轨底面的高度,取0.02m;h3-基础厚度,取0.3m;(3)接收坑尺寸设计:1)底板尺寸:长×宽(符合《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接收坑的形状和最小尺寸要求)2)接收坑深度:h2=h1+h3+h4+t式中:h1-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缘的深度,m;h3-基础厚度,m;h4-顶管机进入接收坑后支撑垫板的厚度,m;t-管壁厚度,m。
顶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顶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顶管基坑支护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常见的一种工程施工方式,通过对基坑周边进行支护措施,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顶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2. 方案概述2.1 施工原则•结合具体基坑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确保支护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
•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2 施工流程1.基坑勘测:对基坑周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测,确定施工方案。
2.支撑体布置: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支撑体的布置位置和方式。
3.支撑体安装:进行支撑体的安装工作,确保支撑的牢固性。
4.钢筋加固:进行基坑周边的钢筋加固,增强支撑的稳定性。
5.施工监测: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和修正施工方案。
2.3 施工要点•支撑体选择:选用具有良好承载力和抗变形性能的支撑体。
•施工工艺: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3. 施工质量控制3.1 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配备专业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支撑体和钢筋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2 质量验收标准•通过质量检测,支撑体的变形量和荷载承受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周边的地表变形符合规范范围,不影响周边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
4. 安全措施4.1 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4.2 突发事件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对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
•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现场的紧急救援能力。
5. 结语顶管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细致的施工方案和全面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完善的施工方案,希望能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方案概要

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方案概要
一、概述
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是在地下进行隧道、管道等工程施工时,为保障施工现场
安全和有效进行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方案的概要内容,包括支护结构选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二、支护结构选型
1.边墙支护:采用钢支撑、混凝土拱架等形式支护边墙,确保支护结
构稳固、承载能力充足。
2.底板支护:通过混凝土块、灌浆桩等方式支撑底板,防止土体塌方
和工地事故发生。
3.局部加固:针对工程地质情况,对部分脆弱区域进行加固,提高整
体支护稳定性。
三、施工工艺
1.勘测设计: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测和结构设计,确保支护结构选
型合理。
2.开挖施工:机械化开挖,定时巡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进度。
3.支护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护结构的安装,保证每一步操作
的正确性。
4.质量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支护结构
质量。
四、质量控制
1.材料选择:选用优质材料,保证支护结构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2.工艺管理: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错
误。
3.验收标准:制定明确的验收标准,对支护结构进行全面检查与验收,
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五、总结
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方案是地下工程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的支护结构选型、严格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制定详细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顶管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 (5)1.1、工程概况 (5)1.3、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条件 (6)工作坑位于绿化带内,已种植树木并正在施工;南侧紧邻车站西路,过往车辆较多且上有架空敷设的高压电缆,下有各种地下管道;工作坑东侧为施工生产路,距离工作井中心约15m左右。
根据设计图中和现场地面标高,工作坑开挖深度约13m,属深基坑开挖支护; (6)第二章总体施工方案 (6)2.1、方涵顶进工程施工方案: (6)1、工作坑及顶进区间采取大口径井点降水至基底以下0.5M,降水至顶进方涵施工完毕;62、工作坑采取锚喷支护桩护壁法施工。
由于工作坑四周管线较多,支护桩、预应力锚索锚杆及土钉距离管线较近。
因此、应加强监测、精心施工。
(6)第三章顶进电力方涵、工作坑开挖、降水与支护的技术要求 (8)3.1、方涵顶进施工有关技术质量要求 (8)3.2、工作坑支护有关技术质量要求 (10)3.3、基坑支护施工准备 (14)1、图纸及施工方案方面的学习、交流、会审时间:2天; (14)6、管理人员就位、分层次签订责任书时间:3天; (14)8、周转材料、消防用品及钢材进场时间:5天; (14)第四章施工总体安排和进度计划 (15)4.1、施工部署 (15)4.1.2、施工总体部署 (17)4.1.3、工作坑施工程序: (17)第5章基坑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 (19)5.1、施工测量 (19)5.2、具体施工方案 (20)2、灌注支护桩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 (23)(2)测量放线定位 (23)(4)钻机就位 (23)(5)钻孔及成桩工艺 (23)4、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及试验 (25)A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检报告单 (26)②预应力锚具检验 (26)A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26)0→1 0%ΣCON→105%ΣCON(持荷2MIN)→ΣCON→锚固 (28)⑤孔道灌浆 (28)⑥预应力端部封锚 (28)6、挂网、喷混凝土 (29)第六章管井降水与基坑内明沟排水 (30)6.1、工程概况 (30)场地内地下水位位于沟槽底以上,为保证土方开挖、支护及电缆沟方涵顶进施工期间的安全正常进行,需要对工作坑及顶进沿线地下水进行降、排水处理,使基坑坑内水位降低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下1.0米。
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方案

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勘察设计阶段在进行任何施工工作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工作。
这包括地质勘察、工程测量、设计方案的制定等工作。
通过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1.2 材料准备在进行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各种必要的材料,例如支护材料、辅助设备等。
确保施工现场有足够的供应,并且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1.3 安全管理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
保证施工期间工人的安全,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施工阶段2.1 开挖工程在进行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时,首先需要进行开挖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开挖方式和方法,确保开挖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2 支护施工支护施工是顶管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进行支护施工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保证支护结构的牢固和可靠。
2.3 进管施工进管施工是顶管工作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进管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管道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三、施工后的验收工作3.1 施工质量验收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测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施工人员和施工公司进行评价和奖惩。
3.2 完工清理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
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残留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同时对设备和材料进行归库和保管。
3.3 工程竣工验收最后,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通过对工程各项指标的检查和评估,确认工程完工情况,最终完成整个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方案的验收和交接。
顶管工作坑支护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和协调。
只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才能顺利完成整个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沟污水截流工程顶管工作井施工方案工作坑开挖顶管坑支护设计及计算1.顶管坑支护设计顶管坑结构尺寸(长×宽=L×B):主干线(D1500)顶管坑8m×5m。
施工中顶管坑结构尺寸根居检查井的类型调节开坑尺寸来满足顶进需要, 开挖前,根据顶坑的管底标高,考虑导轨高度、顶管坑底板厚度等计算出顶管坑实际槽底标高(H)。
顶管坑采用C25钢筋砼厚度30cm.在工作井、接收井分别设置4口大口径降水井进行降水,深度15m, 降水时间30天,保证施工时工作面无水。
根顶管坑上部设锁口圈梁,圈梁宽800mm,高500mm,圈梁采用16Φ20为主筋,Φ8@200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为了顶管工作坑下部钢架能与锁口圈梁连接,锁口圈梁向下预留钢筋接头,方法是在槽底向下打孔,插入800mm长φ20钢筋,间距1000mm。
预留钢筋锚入锁口长度不小于400mm。
坑壁采用格栅挂钢筋网片倒挂逆作法,分层开挖,分层锚喷混凝土进行支护,结构厚度为250mm,格栅每750mm设一道,并在坑底设一道格栅。
竖向用Φ20钢筋连接(采用搭接焊),间距为1m。
钢格栅主筋采用Φ20、每断面4根,每榀钢格栅纵筋与横筋之间采用波浪型连接。
沿钢格栅侧主筋外缘满铺Φ6100钢筋网片,并与主筋焊接成一体。
竖井施工中应沿竖井壁设置“土钉”长1.5 m 的Φ20锚杆,呈梅花状布置,间隔1.5 m,并在喷射混凝土前与网片及钢格栅焊接牢固,以满足结构整体受力的要求,注意各网片相互搭接坑底要设一道钢格栅,本工程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中粗砂、豆石(粒径在0.5~1.0cm)配比为水泥(PO32.5):砂子:豆石=1:2:2,速凝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5%,水泥、砂子豆石和速凝剂采用人工搅拌,混合料要随拌随用,不掺速凝剂的干料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45分钟,喷射作业应分层,分片分段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上向下,沿水平方向螺旋式移动,回旋直径应为300mm左右,一圈压半圈,一次喷射厚度不得大于100mm,分三层喷满,每次喷1m,不得在一处堆积,要求喷射密实不得露筋,锚喷厚度不得小于250mm厚。
喷射前必须穿雨衣,带胶皮手套,戴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喷射前必须检查设备,材料是否齐全完好。
喷射时管道不准有死弯,非操作人员不得在附近停留,喷枪在任何情况下严禁对人。
喷射机司机必须做到开始时先送风,再开机,再供料,结束时应待料喷完后再关风。
向喷射机供料应连续均匀,机器正常运转时,料具应保持有足够的料,喷射机的工作风压满足喷头处的压力在0.1Mpa左右,喷射作业完毕或因故中断时必须把喷射机和运料管的积料清理干净。
喷射时施工操作遵守以下规定:喷射时经常保持喷头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喷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保持在0.6~1.0m的距离,喷射混凝土时需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每次开挖喷射混凝土前,应将前次喷射混凝土的接茬部位凿毛,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以保障接茬处混凝土的密实。
顶管坑设置I30a工字钢环撑一道,位置在坑口下2.5m处,八字斜撑四角满布与环撑满焊。
工作井施工完毕比后,浇筑C30钢筋砼靠背墙,高3m,埋入底板1m,厚0.75m,宽4m。
(锚喷混凝土顶管工作坑圈梁详见下图:锚喷混凝土顶管工作坑结构平剖面图、格栅配筋图)。
锚喷混凝土顶管工作井结构平剖面示意图单位:mm竖井结构剖面施工图2.顶管坑支护计算计算模型的建立对于钢筋混凝土格栅梁和工字钢环撑的验算采用1/2分担法,即每道梁或撑承担其控制围土压力的作用。
其中对钢筋混凝土格栅梁假定为两端固定,工字钢环撑梁为四支点连续梁。
1)钢筋混凝土格栅梁配筋及结构尺寸抗弯性验算:本工作坑-5.5m 至-6.5m 的位置为顶管坑后背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位,因此该围的钢筋混凝土格栅是计算检验的重点。
故选取-6m 位置,格栅层高为b=0.24m 的钢筋混凝土格栅梁进行计算: -6m 位置的主动土压力为:24524522a e Htg Ctg ϕϕγ⎛⎫⎛⎫=--- ⎪ ⎪⎝⎭⎝⎭栅格钢架展开图栅格钢架图栅格断面蹬筋蹬筋栅格钢架间距0.5m ,长度2m ;钢架之间采用波浪形连接;纵向连接筋20,间距1m 内层放置钢筋网 6,100×100,内外层放置。
栅格配筋图22/756.132404513.182********m KN tg tg =⎪⎭⎫ ⎝⎛-⨯⨯-⎪⎭⎫ ⎝⎛-⨯⨯=钢筋混凝土格栅梁所受均布载荷为:mKN h e q a /3.30124.0756.13=⨯=⨯=钢筋混凝土格栅梁实际承受最大弯距为:m KN ql M ⋅=⨯⨯==676.126.9301.324124122maxl ——格栅(顶管工作坑)的长度=9.6m钢筋混凝土格栅最大计算弯距为(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m kN a h A f x h bx f M s s y cm ⋅=-+-=94.692/'0''0式中:2/6.9mm N f cm =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c20;(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0))2'/300mm N f f y y == 钢筋抗拉(压)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0))'s a ——受压格栅主筋至锚喷墙表距离;h ——格栅截面有效高度(格栅受拉筋至土层距离);b ——格栅截面的宽度(格栅纵筋竖直间距+20mm );As ——受拉区钢筋截面面积(2根); X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a mm h mmb s 351025;2351025200;24020220'0=+==++==+=22'6281014.32mm A A s s =⨯⨯==mma x s 702'==[]M M <max钢筋混凝土格栅梁配筋及结构尺寸符合抗弯要求。
2)钢筋混凝土格栅梁配筋及结构尺寸变形验算:钢筋混凝土格栅梁所受最大变形(受弯构件挠度验算模型)为:[]250960101.01095.63846.910301.33846434ll l m B ql f s =<==⨯⨯⨯⨯==钢筋混凝土格栅梁配筋及结构尺寸符合变形要求。
其中:钢筋混凝土格栅梁(受弯构件)短期刚度:fE s s s a h A E B γρψ5.3162.015.120+++=74.05.31011.01.762.058.015.123562810225⨯+⨯⨯++⨯⨯⨯⨯=Mpa 95.6=式中:25/100.2mm N E s ⨯= 钢筋弹性模量裂缝间纵向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58.04.172013.078.165.01.165.01.1=⨯⨯-=-=skte tkf σρψ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比值1.7108.210245=⨯⨯=E a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011.023********=⨯==mm mm mm bh A s ρ受拉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74.0270200'==fγ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013.0240200628=⨯=te ρ 按载荷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的等效应力:Mpa mm mm m kN A h M s k sk 4.17262823587.013.2287.020=⨯⨯⋅==σ3)工字钢环撑梁计算工字钢环撑梁为四支点连续梁,梁长9m 。
-2.5m 位置土压力为:⎪⎭⎫ ⎝⎛--⎪⎭⎫ ⎝⎛-=24522452ϕϕγ Ctg Htg e a 22/4.12404518.132240455.220m KN tg tg =⎪⎭⎫ ⎝⎛-⨯⨯-⎪⎭⎫ ⎝⎛-⨯⨯=工字钢环撑梁所受最大均布载荷为: 2.5m 位置:m KN h e q a /42.03.04.1=⨯=⨯= 工字钢环撑梁所受最大弯距为:-2.5m 位置:m KN ql M ⋅=⨯⨯== 4.7690.4214.014.0221max Ⅰ30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33.472cm W z = 校核工字钢环撑梁的正应力强度: -4m 位置:[]Mpa Mpa W M z16084.26maxmax =≤==σσ 满足正应力强度条件。
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前应制定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并对顶管工程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学习后,方可进行施工。
要有详细的安全交底单,一式三份,施工员、安全员、施工队三方签字有效。
一)工作坑1)开挖工作坑土方前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等构筑物的情况,按要求坑探,掌握管线、构筑物的具体位置。
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
2)开挖工作坑土方作业前必须检查工作坑周围场地,场地应符合排管、运管、吊运、出土、排水、防汛的安全要求。
3)分层开挖并及时分层支撑。
支撑前必须检查坑壁土体的稳定性,确认安全。
4)工作坑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安装支撑。
安装工作坑支撑时必须设专人指挥。
工作坑四壁支撑框架必须牢固,支撑结构必须符合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前方管口可拆卸支撑板必须使用整板。
5)顶管工作坑支撑时,钢梁下料长度应准确,水平撑的四脚不得有空隙,如因钢梁的长度不够时,接缝要双面焊,必须焊加强板,严禁搭接。
圈梁和立梁接触时,立梁上必须有托。
横撑和八字的外角必须焊防滑角铁。
三、冬季防护措施由于采用的是泥水平衡施工工艺,故在此季节施工时,在泥水输送管道外侧包裹上棉毡用来防冻,并且将泥浆池抬高,保证泥水输送管道有上倾角度,以免管道存水,冻胀。
在顶管多处设置碘钨灯,用来照明和提高管道温度。
在泥浆池处需用土工布搭设保温棚。
工人宿舍需设置取暖设备等。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