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试讲教案
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整版

混凝土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混凝土工程实践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混凝土的基本组成、主要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混凝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具备一定的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混凝土工程实践的兴趣,增强工程责任意识,认识到了解和掌握混凝土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介绍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基本组成材料及作用。
2.混凝土的性能:讲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混凝土的应用:介绍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和实例。
4.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讲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用于传授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和应用等知识。
2.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混凝土工程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混凝土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实验法:学生进行混凝土性能实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混凝土工程导论》等。
2.参考书:收集有关混凝土工程的专著、论文和标准。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4.实验设备:混凝土试模、压力试验机、抗折试验机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20%。
2.作业:布置混凝土相关计算、设计等作业,占总评的30%。
教案钢筋混凝土工程

教案钢筋混凝土工程教案一:钢筋混凝土工程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施工流程。
理解钢筋混凝土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定义和特点b.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c.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流程d.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应用范围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
b. 案例分析法: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施工流程。
c.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钢筋混凝土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4.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案例资料、讨论题目。
5. 教学步骤a. 导入:介绍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定义和特点。
b. 讲解:详细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施工流程。
c. 案例分析: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施工流程的实例。
d.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钢筋混凝土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教案二:钢筋工程1. 教学目标了解钢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掌握钢筋的种类、规格和性能。
掌握钢筋加工和安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a. 钢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b. 钢筋的种类、规格和性能c. 钢筋加工和安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钢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b. 实物演示法:展示钢筋的种类、规格和性能。
c. 操作示范法:演示钢筋加工和安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钢筋样品、操作示范视频。
5. 教学步骤a. 导入:介绍钢筋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b. 讲解:详细讲解钢筋的种类、规格和性能。
c. 实物演示:展示钢筋的种类、规格和性能的实物样品。
d. 操作示范:演示钢筋加工和安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e.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钢筋加工和安装的练习。
教案三:模板工程1. 教学目标了解模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掌握模板的种类、规格和性能。
掌握模板的安装和拆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a. 模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b. 模板的种类、规格和性能c. 模板的安装和拆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模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混凝土课程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混凝土的定义、成分、性能和应用;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混凝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混凝土工程安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混凝土的定义和成分:介绍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组成材料及其作用。
2.混凝土的性能:讲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理、方法及步骤。
4.混凝土施工技术:讲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
5.混凝土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施工技术。
2.讨论法:学生就混凝土工程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混凝土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混凝土试模、养护箱等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混凝土示范课教案

混凝土示范课教案教案标题:混凝土示范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 学生将学会制作混凝土,并理解混凝土的工艺流程和相关安全措施。
3.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混凝土的成分和制作过程。
2. 混凝土的用途和特点。
3. 混凝土制作中的安全措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
2. 混凝土制作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
3. 实验室或户外场地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张混凝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混凝土的认知和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混凝土的用途和重要性。
知识讲解:1. 使用幻灯片展示混凝土的成分和制作过程。
2. 解释混凝土的用途和特点,例如强度、耐久性等。
3. 强调混凝土制作中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和护目镜等。
示范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组长。
2. 给每个小组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
3. 指导学生按照幻灯片上的步骤进行混凝土的制作。
4. 强调团队合作和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实际操作:1. 学生按照示范操作的步骤,制作混凝土。
2.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和交流。
3. 监督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总结:1. 回顾本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混凝土的用途和制作过程。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经验和感受。
3. 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混凝土的应用领域,例如建筑工程和道路修建等。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混凝土的知识。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包括遵守安全措施和团队合作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混凝土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2. 分析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备注: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年龄、能力等因素,教案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钢筋混凝土工程一教案

钢筋混凝土工程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让学生掌握钢筋的种类、规格、性能及加工方法。
3、帮助学生理解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
4、培养学生具备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钢筋的分类、力学性能及连接方式。
(2)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难点(1)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的计算。
(2)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现场参观:如有条件,安排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图片或视频,如高楼大厦、桥梁等,引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钢筋工程1、钢筋的种类和规格(1)介绍常见的钢筋种类,如热轧钢筋、冷轧钢筋等。
(2)讲解钢筋的规格表示方法,如直径、强度等级等。
2、钢筋的性能(1)阐述钢筋的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
(2)说明钢筋的工艺性能,如可焊性、冷弯性能等。
3、钢筋的加工(1)详细讲解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等加工方法。
(2)强调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如尺寸偏差、弯钩长度等。
4、钢筋的连接(1)介绍钢筋连接的方式,如焊接连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
(2)分别阐述每种连接方式的适用范围、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
(三)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的原材料(1)讲解水泥的种类、性能和选用原则。
(2)介绍骨料(砂、石)的种类、级配和质量要求。
(3)阐述外加剂的作用和种类。
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解释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配合比的确定过程。
3、混凝土的施工工艺(1)讲述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方法。
土木工程类专业试讲课题

土木工程类专业试讲课题岗位代码:2014003课题名称:混凝土工程参考教材:《建筑施工技术》朱永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授课内容:混凝土的浇筑的内容第3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3.3 混凝土工程3.3.5 混凝土的浇筑1)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1)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1)混凝土浇筑前不应发生离析或初凝现象,如已发生,须重新搅拌。
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其坍落度应满足表3-24的要求。
(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等。
(3)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尽可能连续进行。
(4)混凝土的浇筑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随浇随捣。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符合表3-25的规定。
(5)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表3-24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表3-25 混凝土浇筑层厚度2) 施工缝的留设如果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而必须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歇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
(1)施工缝的留设位置(2)施工缝设置的原则,一般宜留在结构受力(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3)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如图3.28所示。
(4)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图3.28 柱子施工缝的位置(a)肋形楼板柱;(b)无梁楼板柱;(c)吊车梁柱1-施工缝;2-梁;3-柱帽;4-漏斗;5-吊车梁;6-屋架3)施工缝的处理(1)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
混凝土工程方案教学

混凝土工程方案教学第一章:混凝土的基本知识1.1 混凝土的定义和组成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混合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耐火性等特点。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水等。
1.2 混凝土的性能和用途混凝土除了常见的建筑结构用途外,还可以用于道路、桥梁、挡土墙、堤坝、管道、水泥制品等工程中。
1.3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混凝土所需要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等要求,合理确定水泥、砂、骨料、外加剂和水的配合比例。
1.4 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手工混凝土、机械搅拌混凝土和预拌混凝土等。
第二章:混凝土的原材料2.1 水泥的种类和特点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主要分为硅酸盐水泥、硅酸盐矿物水泥、石灰质水泥和特种水泥等。
2.2 砂的选用和性能砂是混凝土的一种骨料,常用的砂有河砂、山砂和海砂等,选用合适的砂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2.3 石子的选用和性能石子是混凝土的一种骨料,主要分为骨料和集料两种,选用合适的石子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2.4 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途外加剂是指能够改变混凝土性能的材料,主要包括增塑剂、减水剂、缓凝剂、抗裂剂和防水剂等。
第三章: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3.1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28天龄期下,经过标准养护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抗压强度等级。
3.2 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和比例确定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确定水泥、砂、骨料和外加剂的配合比例,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3.3 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是指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易施工性。
3.4 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潮湿、潮湿、潮湿、潮湿和被酸腐蚀等环境中的抗渗和耐久性能。
第四章:混凝土的施工方法4.1 手工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手工混凝土是通过人工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混凝土施工方法,适用于小型工程和特殊构件的施工。
《混凝土工程施工》教案1

《混凝土工程施工》教案(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系(部):土木工程学院教研室:建筑工程技术教师:张辉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混凝土工程施工》学习任务书项目一:混凝土施工情境1.1现场制备混凝土施工任务1.1.1现场制备混凝土1咨询1.1明确任务根据祥和小区图纸中一层柱子要求,制备C25普通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32.5MPa 碎石混凝土,骨料粒径20mm, 塌落度55-70mm。
水、水泥、砂、石子=0.47:1:1.413:2.622 含砂比率35% 水灰比:0.471.2搜集资料1.混凝土的分类?1)混凝土的种类按胶凝材料分类①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②有机胶结料混凝土,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2)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分类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质混凝土。
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
重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³;,用特别密实和特别重的集料制成的。
如重晶石混凝土、钢屑混凝土等,它们具有不透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
普通混凝土即是我们在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表观密度为1950~2500Kg/m³;,集料为砂、石。
轻质混凝土是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³;的混凝土。
它由可以分为三类:(1)轻集料混凝土,其表观密度在800~1950Kg/m³;./(2)多空混凝土(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其表观密度是300~1000Kg/m³;。
泡沫混凝土是由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与稳定的泡沫制成的。
加气混凝土是由水泥、水与发气剂制成的。
(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轻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组成中无细集料。
普通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范围为1500~1900Kg/m³;,是用碎石、软石、重矿渣作集料配制的。
轻骨料大孔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500~1500Kg/m³;,是用陶粒、浮石、碎砖、矿渣等作为集料配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m1=295×0.25=73.75Kg 砂:m2=75×2.33=175Kg
石子:m3=75×4.52=339Kg 水:m4=75×0.497=37.3Kg
-3-
三.搅拌机的选择及混凝土的搅拌
1.搅拌机的选择 按照搅拌机原理可分为:自落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两种,如图 4.3 所示
图 4.3 自落式与强制式搅拌机
教学 目标 分析
1. 能 很 好 确 定 混 凝
知 识 目 标
土的配置强度 2. 能 根 据 施 工 现 场 需要独立计算混凝 土配料比 3. 能 熟 练 表 达 混 凝 土搅拌机的选择要 求 4. 熟 悉 混 凝 土 搅 拌 过程的装料顺序
技 能 目 标
1. 熟 练 计 算 混 凝 土 配料比 2. 熟 悉 施 工 现 场 混 凝土的搅拌工序 3. 能 利 用 所 学 课 本 知识,解决施工相关 问题
五.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准备工作: (1)对模板及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埋管线进行检查,做好隐蔽工程的 验收工作,符合设计要求后浇筑混凝土。
-5-
(2)在地基或基础上浇筑混凝土时,要清理淤泥或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 水设施;对干燥不为浇筑时,要注意加水湿润;对表面风化的岩石浇筑时,用水 清理。
浇筑混凝土的一般规定: (1)混凝土高处自由倾倒时高度不宜高于 2 米,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 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3 米,以免下落动能大,积聚在结构底部,产生离析现象。可 以使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工具(图 4.5)协助下落并应保证混凝土出口的下 落方向垂直 (2)降雪降雨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要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3)混凝土必须分层捣实时,每层浇筑厚度要符合规定要求,如表 4.3。
解: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1:x(1+Wx):y(1+Wy):(W-xWx-yWy) 可分别计算:砂%=2.26×(1+3%)=2.33 石子%=4.48×(1+1%)=5.52
水%=0.61-2.26×3%-4.48×1%=0.497
所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1:2.33:5.52:0.497 因为现场使用搅拌机出料容量为 250 升,可进行如下计算
水泥:砂:石子:水=1:x(1+Wx):y(1+Wy):(W-xWx-yWy) 例题 1.某工程混凝土实验室配比为 1:2.26:4.48,水灰比 W/C 为 0.61,每 1m3 混凝土水泥用量为 295Kg,现场实测砂含水率为 3%,石子含水率为 1%,求施工 混凝土用料配合比。如果采用出料容量为 250 升的搅拌机,求搅拌每盘混凝土的 各材料投料量?
(4)浇筑过程需要暂停时,间歇时间宜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
将此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图 4.5 辅助设施 4.3 混凝土捣实厚度
混凝土浇筑方法: 1)框架结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台阶式基础施工时一般按台阶分层浇筑, 中间不允许留施工缝;倾倒混凝土时宜先边角后中间,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各个 角落。 在框架结构每层每段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是先浇柱,后浇梁、板。柱 的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板稳定柱模并作为浇筑混凝土 的操作平台用。 一排柱子浇筑时,应从两端向中间推进,以免柱模板在横向推力作用下向另 一方倾斜;柱高在 3m 以下时,可直接从柱顶浇入混凝土。若柱高超过 3m,断面 尺寸小于 400mm×400mm,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侧模每段不超过 2m 的高度 开口(不小于 30cm 高),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也可采用串筒直接从柱顶进行 浇筑。 梁、板混凝土一般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分层浇捣成阶梯形,
及解决 解决方法:积极引导,结合例题(2-3 题)讲解计算过程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计说明
1.对学生要求 认真听课,遵守纪律,做好上课笔记;针对需要讨论的问题,班长组织小组协作,积极发 言。 2.教学要求 结合多媒体教室,理论讲解过程,穿插部分现场施工图片或小视屏,让学生能真实体会 具体施工操作情景,加强师生互动
2.混凝土搅拌
为获得均匀优质混凝土拌合物,不仅要选择合理的搅拌机,还要正确确定搅 拌制度:装料量、投料顺序、搅拌时间等
三种投料顺序: (1)一次投料法:先装石子,后水泥和砂,然后一次投入搅拌桶内,同时 加水。有点在于:水泥和砂夹杂水泥,不会出现扬尘 (2)二次投料法:先投水泥、砂、水,搅拌一分钟左右再投石子。优点在 于:水泥包裹砂子,水泥分散性较好,提高混凝土强度。 (3)两次加水法:先将砂、石子、70%的水拌合投入搅拌机,拌合 15s,湿 润骨料后再倒入全部水泥搅拌 30s,然后加入剩余的 30%的水搅拌 1 分钟即可。与 前两者比较,具有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用水的优点。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搅拌时间:指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桶中起至开始卸料止的时间,搅拌时间过长 过短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工程中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如表 4.2 所示
表格 4.1 进行取值
表 4.1
混凝土强度等级 值
≤C15 4.0
C20-C35 5.0
≥C40 6.0
二.混凝土配料计算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在施工现场的实际投料比,是指实验室提供的(不含
水)配合比及考虑现场砂石的含水率而确定的。如现场施工图 4.2
图 4.2 施工现场 配料比计算步骤: (1)若假设实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1:x:y,水灰比 W/C (2)根据施工现场现测得,砂的含水率为 Wx,石子含水率为 Wy,则施工配合比可 表示为:
态 度 目 标
1. 培 养 学 生 认 真 学习、细心观察 的态度 2. 培 养 学 生 的 责 任心 3. 积 极 引 导 学 生 对专业课的学习 热情
教学重点 重 点:根据施工需求确定混凝土的配置强度、混凝土配料比的计算
及解决 解决方法:通过案例讲解、启发学生、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
方法
教学难点 难 点:混凝土施工配比的计算
-6-
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同浇捣;而且倾倒混凝土的方向与浇筑方向 相反。当梁高超过 1m 时,可先单独浇筑梁混凝土,水平施工缝设置在板下 20~ 30mm 处。
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一是整体性要 求较高,往往不允许留设施工缝,一般都要求连续浇筑;二是结构的体量较大, 浇筑后的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量大,并聚积在内部不易散发,从而形成内外较大 的温差,引起较大的温差应力,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缝甚至形成贯穿裂缝, 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
以移动式混凝土泵车为例,如图 4.4 所示,移动式混凝土泵车的输送能力一般 为 80m3/h。
图 4.4 移动泵车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的规定: (1)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 1:3,卵石不宜大于 1:2.5 (2)通过 0.135 筛孔的砂不少于 15% (3)砂率宜控制在 40%-50%,最小水泥用量宜为 300kg/m3 (4)混凝土坍落度为 80-180mm,混凝土内宜掺加适量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 流动性
教学方案设计
试讲内容: 混凝土工程
试讲地点: 行政楼一楼
试讲教师:
程*
2016 年 11 月 23 日
授课 混凝土工程
内容 课题
授课日期
2016.11.25
授课班级
土木 201601 班
第四章.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三节:混凝土工程
地点 学时
行政楼一楼 2
教学目 的
教学目标: (1)掌握确定混凝土配置强度的计算方式,注意不同混凝土等级时σ的取值 (2)掌握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例题 1、例 2) (3)熟悉混凝土搅拌机的选择及搅拌 (4)掌握混凝土运输:对混凝土的要求、运输工具(泵送运输、注意事项) (5)掌握混凝土的浇筑,包括浇筑前准备工作、浇筑的规定等
主
要
课
程
讲
授
思
图 4.1 混凝土施工工序路 一.混凝土制备1 Nhomakorabea试配强度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 95%保证率,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下式确定:
f cu,o f cu,k 1.645
(4.1)
式中: f cu,0 为施工配置强度, f cu,k 为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为强度标准差
需要注意,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值的取值准则
参考 资料
1.穆静波、孙震主编《土木工程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相关规范、规程 3.网络施工视屏资料
课堂
主要
时间
安排
分布
学生考勤 课程主要时间 提问互动时间
3 分钟
35 分钟
7 分钟
第三节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配料、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等主要工序,每个工序紧 密联系和影响,必须保证每道工序施工质量,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强度、 密实性和整体性。合理的混凝土配比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 满足混凝土施工的和易性。
搅拌机的工作原理 自落式搅拌机:依靠旋转筒臂上的弧形叶片将物料带到高处,自上而下相互 混合,混合能力比强制式差,适用于塑性混凝土搅拌; 强制式搅拌机:依靠内部可转动的叶片,不同角度的叶片可将剪切物料,强 制物料交叉运动,搅拌效果较好,但能耗大,叶片磨损快,适用于搅拌干骨料混 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分交叉式和横卧式。 搅拌机的选择标准:综合考虑工程量大小、坍落度、骨料种类及大小,同时 还要考虑经济合理、节约能源等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泵送运输是以混凝土泵为动力,通过管道、布料杆,将混凝土直接运 至浇筑地点,同时兼顾垂直运输及水平运输。
混凝土泵的种类很多,有活塞泵、气压泵和挤压泵等类型,目前应用最为广 泛的是活塞泵。按泵体能否移动,混凝土泵还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混 凝土泵使用时需用其他车辆将其拖至现场,它具有输送能力大,输送高度高等特 点。一般最大水平输送距离为 250~600m,最大垂直输送高度为 150m,输送能力 为 60m3/h 左右。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