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车雷达测试及评价试验规范
倒车雷达测试项目及标准

序号类别测试内容(目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测试结果(标准值)测试时间测试周期1外观测试参考公司外观检验标准2H每批2额定电压测试产品在标准电压下的工作情况数字稳压电源,输出12V电压(卡车雷达24V)显示及声响稳定精确,无数据跳跃不定,灵敏度变值的异况.3H每批3额定电流测试产品在标准电压下的标准电流数字稳压电源,输出12V电压(卡车雷达24V)电流小于等于100mA3H每批4工作电压范围9-18V测试产品可以承受的工作电压范围数字稳压电源,输出9V电压,测试1H;输出18电压,测试1H显示及声响稳定精确,无数据跳跃不定,灵敏度变值的异况.2H每批5长时间过载电压测试测试产品在过载状态下的寿命工作电压:18V试验时间:60min试验温度:-30℃"显示及声响稳定精确,无数据跳跃不定,灵敏度变值的异况.1H研发阶段6瞬态过载用户汽车关闭后(电压剧烈变化),短暂的过载是否对产品有影响通电测试 V1=16V V2=17V V3=18V T1=1ms T2=400ms T3=600ms3个周期(在10S内做完)3个周期无异常10s研发阶段7跳跃启动模拟汽车发动时,剧烈变化的电压对产品造成的影响通电测试 V1=18V V2=20V T1=1ms T2=400ms 3个周期3个周期无异常10s研发阶段8电压缓慢减少和增加试验模拟电源缓慢增加(降低)时,对产品造成的影响通电测试缓慢地把电压从最高调到最低(0V),再缓慢地从最低调到最高3个周期无异常1H研发阶段9电压缓慢减少,快速增加试验模拟电源缓慢减少、快速增加时,对产品造成的影响通电测试缓慢地把电压从最高调到最低(0V),再快速地从最低调到最高3个周期无异常1H研发阶段10重启动作试验测试产品重启动性能通电开关测试,重新启动测试;每次开机5S,再关机5S;重复100次显示及声响稳定精确,无数据跳跃不定,灵敏度变值的异况.1H每批11瞬时中断测试产品瞬间断电时的性能电源瞬间中断100us,再正常供电5S;重复10次显示及声响稳定精确,无数据跳跃不定,灵敏度变值的异况.50S研发阶段12引脚中断试验模拟引脚断开,或者接触不稳定时的工作性能。
雷达训练评估

雷达训练评估
雷达训练评估是军事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雷达操作人员的技能、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评估。
这种评估的目的是确保雷达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质,以便在实战中能够有效地操作雷达设备,并准确地识别和跟踪目标。
雷达训练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能评估:评估雷达操作人员在操作雷达设备方面的技能水平,例如调整雷达参数、跟踪目标、识别目标类型等。
这种评估通常通过模拟训练或实际操作进行。
2. 知识评估:评估雷达操作人员对雷达原理、操作流程、目标识别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这种评估通常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进行。
3. 态度和行为评估:评估雷达操作人员的态度和行为,例如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应急反应等。
这种评估通常通过观察和评估人员的表现进行。
4. 实战模拟评估:通过模拟实战环境,评估雷达操作人员在复杂情况下的反应和决策能力。
这种评估通常需要设计和实施具有一定难度的实战模拟场景。
在实施雷达训练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公正性和客观性:评估过程应该公正、客观,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2. 标准化和规范化:评估过程应该标准化、规范化,确保评估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反馈和改进:评估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被评估人员,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提升。
4. 记录和分析:评估结果应该记录和分析,以便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总之,雷达训练评估是提高雷达操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是确保雷达设备在实战中能够发挥最佳效果的关键环节。
倒车雷达实训检测报告单

一、项目概述倒车雷达实训项目旨在通过对倒车雷达的安装、调试、检测等环节的实训,使学生了解倒车雷达的原理、构造、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本次实训采用红外倒车雷达作为实训对象,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倒车雷达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5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四、实训内容1. 倒车雷达原理及构造学习;2. 倒车雷达安装与调试;3. 倒车雷达性能检测;4. 倒车雷达故障诊断与排除。
五、实训设备1. 红外倒车雷达一套;2. 车辆一辆;3. 万用表一台;4.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5. 计算机及倒车雷达检测软件。
六、实训步骤1. 学习倒车雷达原理及构造,了解其工作过程;2. 安装倒车雷达,包括雷达探头、线束连接等;3. 调试倒车雷达,确保雷达探头与车辆后保险杠保持水平;4. 进行倒车雷达性能检测,包括距离测量、信号传输等;5. 故障诊断与排除,针对倒车雷达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和解决。
七、实训结果1. 倒车雷达原理及构造学习倒车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或红外线等原理测量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倒车雷达主要由探头、控制器、显示器等组成。
探头负责发射和接收信号,控制器负责处理信号并计算出距离,显示器将距离信息显示给驾驶员。
2. 倒车雷达安装与调试根据倒车雷达说明书,将雷达探头安装于车辆后保险杠上,确保探头与保险杠保持水平。
连接雷达线束,确保线束连接牢固。
通过调试,确保雷达探头与车辆后保险杠保持水平,以便准确测量距离。
3. 倒车雷达性能检测使用万用表检测雷达探头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是否正常。
使用倒车雷达检测软件进行距离测量,测试倒车雷达在不同距离下的测量精度。
结果显示,倒车雷达在0.3m至5m的距离范围内,测量精度达到±5cm。
4. 故障诊断与排除在实训过程中,倒车雷达出现以下故障:(1)雷达探头无法正常工作;(2)控制器无法接收探头信号;(3)显示器显示距离信息错误。
倒车雷达测试及评价试验规范

Q/SQR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QR . x x. x x x - 2008倒车雷达性能台架测试及评价试验规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言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系列车倒车雷达系统性能测试方法、试验条件。
本规范的编写与表述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倒车辅助系统技术要求》及ISO 17386-2003进行。
本规范是在满足奇瑞汽车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的。
本标准作为公司开发新产品和抽检配套供应商供货质量的依据。
本规范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技术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技术中心本规范首次发布日期是2008年XX月XX日。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川、郑春平、周琴倒车雷达性能台架测试及评价试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车型所用倒车雷达系统台架性能测试及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 倒车辅助系统技术要求ISO 17386-2003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Manoeuvring Aids for Low Speed Operation.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procedures3 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3℃±5℃相对温度:25~75%气压:86~106kPa试验电压:13±4 性能要求探测区域分类根据Q/及ISO 17386-2003要求,把倒车雷达探测距离分为5段,见图1:OA(0~20cm]:由倒车雷达探头换能器工作原理决定,该区域为不定状态区域,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不进行测试;OS(0~35cm):为急停区域,当障碍物出现在在区域内时,必须停车,且声音报警声长鸣;SB[35~60cm]:为急停区域,当障碍物出现在在区域内时,必须停车,且声音报警声急促4Hz;BC(60~90cm]:为缓行区,在该区域内,车辆应该减慢车速,保证车速在5km/h内(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且声音报警声频率2Hz;CD(90~150cm]:为预警区,表示障碍物已经进入车辆倒车辅助系统进行提示作用,保证车速在5km/h内(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且声音报警声频率1Hz。
倒车雷达探测范围测量方法及准确度分析

倒车雷达探测范围测量方法及准确度分析崔晓川;邹博维;孙明【摘要】提出一种测量倒车雷达探测范围的方法,利用激光器、激光测距仪及三坐标测量机结合超声波雷达的原理,通过光滑拟合雷达最远探测点的方式,可视化显示倒车雷达探测范围,经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测量准确度为2%.最后利用该方法确定倒车雷达在视野盲区内为不同障碍物提供的有效探测范围.该文通过将整车上的倒车雷达复制到台架上的方式测量倒车雷达的探测范围,为国内尚不明确的倒车雷达测量范围测试标准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测试》【年(卷),期】2016(042)005【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视野盲区;倒车雷达探测范围;可视化探测区域;超声波雷达【作者】崔晓川;邹博维;孙明【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3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代步功能,汽车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近年来倒车事故频发,其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视野中存在盲区。
借助于声光电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波雷达测距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现在国内对提升超声波测距准确度也在做大量的研究[1]。
倒车雷达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有效的盲区信息,避免倒车事故的发生[2]。
目前,倒车雷达的探测范围、稳定性和捕捉速度等特性均有很大提升[3],不断地为驾驶员提供更安全的信息。
目前,国内涉及车辆后视野的标准仅有GB 15084——2013《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4],其中主要针对汽车内后视镜、外后视镜、广角外视镜、补盲外视镜(大车前端)、前视镜以及一些外部视觉监视设备(主要为大车配备)提出要求,其中未对倒车雷达提出明确的标准;而目前奇瑞汽车有《倒车雷达性能台架测试及评价测试规范》企业标准,福建省有DB35/T 1274——2012《汽车倒车雷达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地方标准,但并没有明确的测量倒车雷达探测范围的国家标准出台[3]。
雷达操作与应用适任评估规范

雷达操作与应用适任评估规范(适用对象: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大副/二/三副注、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在真实的雷达设备和/或雷达模拟器上,检验被评估者雷达观测、雷达导航和雷达避碰的设备操作和应用能力,以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相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2.2 雷达观测2.3 雷达导航2.4 雷达人工标绘2.5 雷达自动标绘2.6 AIS报告目标2.7 试操船3.评估要素3.1 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3.1.1 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1)评估要素:①雷达开机前准备工作②雷达开机、核实传感器数据、并调整在最佳观测状态的操作③根据气象海况和航行环境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操作④雷达关机操作(2)评估标准:①操作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及格;②操作不正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不及格。
3.1.2 准确测量目标位置的操作方法(1)评估要素:①准确测量目标距离的操作②准确测量目标方位的操作(2)评估标准:①操作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及格;②操作不正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不及格。
3.2 雷达定位(15分)(1)评估要素:①雷达目标识别与定位目标的选择②雷达定位方法的选择③雷达定位目标测量方法与保证雷达定位精度的操作(2)评估标准:①操作正确、熟练,回答问题完整准确:15分;②操作正确、比较熟练,回答问题基本准确:12分;③操作正确、熟练程度一般,回答问题尚准确:9分;④操作较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6分;⑤操作差,回答问题基本不正确:3分;⑥无法完成操作,不能回答出问题:0分。
3.3 雷达导航(5分)(1)评估要素:①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②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③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操作(2)评估标准:①操作正确、熟练,回答问题完整准确:5分;②操作正确、比较熟练,回答问题基本准确:4分;③操作正确、熟练程度一般,回答问题尚准确:3分;④操作较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2分;⑤操作差,回答问题基本不正确:1分;⑥无法完成操作,不能回答出问题:0。
倒车雷达[总结]
![倒车雷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10bbe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7.png)
保障汽车驾驶时的自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智能汽车一直追求的目标。
为保障驾车安全,发展汽车防撞技术十分关键。
世界各国对汽车防撞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这一技术的关键却是车辆测距技术。
汽车必须凭借一定的装备测量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并迅速反馈给汽车,以在危急的情况下,通过报警或自动进行某项预设定操作如紧急制动等,来避免由于驾驶员疲劳、疏忽、误判断所造成的交通事故。
据统计,危险境况时,如果能给驾驶员半秒钟的预处理时间,则可分别减少追尾事故的30%,路面相关事故的50%,迎面撞车事故的 60%。
与此同时,在智能汽车中,测距并反馈路况信息是汽车的自动化行驶的关键。
由此可见,测距技术对保障行车安全,提高汽车智能化水平有重要意义。
现在运用在汽车上的测距方法主要有超声波短距离测距,毫米波雷达长距离测距,摄像系统测距,激光测距,夜间应用的红外线测距等几种方法。
—、超声波距离测距超声波一般指频率在20KHE以上的机械波,具有穿透性较强、衰减小、反射能力强等特点,超声波测距仪器一般由发射器、接收器和信号处理装置三部分组成。
工作时,超声波发射器不断发出一系列连续的脉冲,并给测量逻辑电路提供一个短脉冲。
超声波接收器则在接收到遇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后,也向测量逻辑电路提供一个短脉冲。
最后由信号处理装置对接收的信号依据时间差进行处理,自动计算出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超声波测距原理简单,成本低、制作方便,但其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这是因为超声波的传输速度受天气影响较大,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传播速度不一样;另一方面是对于远距离的障碍物,由于反射波过于微弱,使得灵敏度下降。
故超声波测距一般应用在短距离测距,最佳距离为4—5米,一般应用在汽车倒车防撞系统上。
二、性能稳定的毫米波雷达长距离测距雷达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反射来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
汽车上应用的雷达采用的是30GHZ以上的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频率高、波长短,一方面可缩小从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射束角幅度,从而减少由于不需要的反射所引起的误动作和干扰,另一方面由于多普勒频移大,相对速度的测量精度高。
倒车雷达的检测方法

Date 日 期 2007-8-31上海大众现在生产的Polo 劲情劲取和Passat 领驭的倒车雷达取消了CAN-BUS,用VAS505x 无法进入76地址词(老状态零件可以)。
新状态倒车雷达的故障是通过倒车雷达自检时的报警声来诊断的,具体方法如下:在车后2 米内无障碍物的条件下,将倒车挡挂入后,仔细分辨倒车雷达模块通电后的自检提示: 1、全部功能正常:自检提示音为“嘀”一声后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2、左外传感器故障:自检后出现约4-6秒的长鸣音,长鸣音后出现 “嘀”一声报警,此提示为左外传感器故障。
3、左中传感器故障:自检后出现约4-6秒的长鸣音,长鸣音后出现 “嘀、嘀”两声报警,此提示为左中传感器故障。
4、右中传感器故障:自检后出现约4-6秒的长鸣音,长鸣音后出现 “嘀、嘀、嘀”三声报警,此提示为右中传感器故障。
5、右外传感器故障:自检后出现约4-6秒的长鸣音,长鸣音后出现 “嘀、嘀、嘀、嘀”四声报警,此提示为右外传感器故障。
6、2个以上传感器故障:自检后出现约4-6秒的长鸣音,依照左、中、右的顺序,优先提示第一颗传感器故障位置(每次自检后只提示一个故障位置)。
例:当左中、右外两颗同时出现故障时,自检出现约4-6秒的长鸣音后,发出 “嘀、嘀”两声报警。
更换左中传感器后再次通电自检,自检出现约4-6秒的长鸣音后,发出 “嘀、嘀、嘀、嘀”四声报警,更换左外传感器后再通电才出现自检提示音为“嘀”一声的正常提示音,而后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即主机的自检每次通电后只能提示一个传感器异常,如有多个传感器异常需要更换后多次进行通电确认)。
7、当倒车雷达主机在通电后,自检出现约4-6秒的长鸣音后,发出 “嘀、嘀、嘀、嘀、嘀”五声报警时,提示为倒车雷达主机出现故障。
如倒车雷达主机在通电后,没有任何的提示反应,请先确认倒车雷达主机端子的安装状态,是否为线束脱落或断路造成。
8、以上异常报警同样适用在工作中的传感器,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出现异常报警方式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SQR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QR . x x. x x x - 2008倒车雷达性能台架测试及评价试验规范
前言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03进行。
本规范是在满足奇瑞汽车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的。
本标准作为公司开发新产品和抽检配套供应商供货质量的依据。
本规范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技术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技术中心
本规范首次发布日期是2008年XX月XX日。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川、郑春平、周琴
倒车雷达性能台架测试及评价试验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车型所用倒车雷达系统台架性能测试及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 倒车辅助系统技术要求
ISO 17386-2003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noeuvring Aids for Low Speed
Operation.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procedures
3 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3℃±5℃
相对温度:25~75%
气压:86~106kPa
试验电压:13±
4 性能要求
探测区域分类
及ISO 17386-2003要求,把倒车雷达探测距离分为5段,见图1:
OA(0~20cm]:由倒车雷达探头换能器工作原理决定,该区域为不定状态区域,因此在测试过
程中可以不进行测试;
OS(0~35cm):为急停区域,当障碍物出现在在区域内时,必须停车,且声音报警声长鸣;
SB[35~60cm]:为急停区域,当障碍物出现在在区域内时,必须停车,且声音报警声急促4Hz;
BC(60~90cm]:为缓行区,在该区域内,车辆应该减慢车速,保证车速在5km/h内(在实际行驶
过程中),且声音报警声频率2Hz;
CD(90~150cm]:为预警区,表示障碍物已经进入车辆倒车辅助系统进行提示作用,保证车速
在5km/h内(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且声音报警声频率1Hz。
探测误差
及ISO 17386-2003要求,倒车雷达探测误差距离为±5cm。
测试条件
1)、倒车雷达安装台架(按实车状态调整好探头的测试台架)
2)、倒车雷达探测标准障碍物:Φ75mm、高1000mm的标准PVC管(水平范围探测);Φ50mm、
长500mm的标准PVC管(滚地试验)
3)、探测距离范围记录原始记录单(见附表一)
4)、倒车雷达探测范围测试网格(宽至少超出倒车雷达安装整车车宽两侧各20cm)(见附表二)
5)、倒车雷达评价的区域在AD段内,如设计探测距离超出1.5m,超出部分均算为CD部分距离。
图1:倒车雷达探测距离分区
检测过程注意事项
1)、探头安装距离;
2)、探头水平、垂直、高度(对垂直方向探测范围及滚地试验有要求)方向安装角度;
3)、探头安装高度(对垂直方向探测范围及滚地试验有要求);
3)、探头显示迟滞时间。
5. 测试步骤
测试人员:至少有两人在场
测试步骤
5.2.1 水平探测范围测试步骤:
1)、安装探头
a、根据实车空载探头高度确定台架探头安装高度(如无滚地性能要求,安装高度只需保
证探头在无障碍物下,无报警现象出现即可);
b、根据探头本身标志,确定其安装方向;
c、根据整车后保险杠探头安装孔确定其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及探头间距。
2)、按要求放置倒车雷达测试网格
使测试网格0刻度线的中心点“0”与保险杠顶点投影重叠,并且保证测试网格水平0刻度
线与后保所处X轴平行。
3)、开始测试
a、把标准障碍物垂直放置于倒车雷达测试网格;
b、把标准障碍物,按一定顺序,放置于附表二的小方格内逐格进行测试;
c、根据显示器显示数值在原始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4)、测试结束(打扫现场)
5.2.2 滚地试验测试步骤:
在模拟实车(空载)安装条件下,标准障碍物由远到近沿地面向保杆方向滚动,不能报告障碍物。
6. 评价方式
倒车雷达探测范围评价
评价方案分两种系统来考虑:
1)、只有倒车雷达
对显示距离误差评价:
由于允许存在±5cm的误差,显示器显示允许存在5cm的误差,但瞬间可以变化的值可以达10cm。
探测范围评价(按图2分区进行综合评价)
a、(OA)后保顶点起20cm内不作评价;
b、(AB)20~60cm内:100%都能探测到,不存在盲点;
c、(BC)60~90cm内:最多允许有10%的盲点或误报点;即90%探测有效;
d、(CD)90~150cm内:最多允许有40%的盲点或误报点;即60%探测有效。
图2:倒车雷达探测区域评价分区图
2)、带有可视倒车系统
该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倒车雷达探测系统及倒车摄像头组成。
对显示距离误差评价:
由于允许存在±5cm的误差,显示器显示允许存在5cm的误差,但瞬间可以变化的值可以达10cm。
探测范围评价(按图2分区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可视倒车系统由倒车雷达及摄像头相互弥补,因此在只有倒车雷达探测范围评价的基础上,对探测范围中AB段的要求进行如下更改:
允许车辆沿中心轴离后保顶端20~50cm,宽40cm的范围内有50%的盲点或误报。
滚地性能评价
检测过程不允许存在报告障碍物现象。
7.试验原始记录注意事项
记录各项通电试验的电压及环境条件;
试验原始记录保持整洁,字迹清晰,如有错误只许“杠改”,并有签名。
附表一、倒车雷达网格测试记录表格
附表二、倒车雷达性能测试网格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版本: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