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坚持立德树人主线任务, 秉承“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旳校训,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交通强国战略, 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尊重社会价值、遵守工程伦理道德, 拥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 具有团体协作和终身学习能力, 具有坚实旳交通工程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 可以引领交通工程有关领域发展旳拔尖创新人才, 成长为全面发展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规定通过本科四年培养, 学生应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旳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在“知识、素质、能力”方面到达如下基本规定:1.工程知识: 具有从事交通工程领域有关工作所需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本学科旳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处理本领域内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可以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旳基本原理, 对复杂交通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判断、分析和体现, 并通过对专业文献旳调研进行分析, 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处理方案: 可以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旳处理方案, 设计满足特定需求旳工程对象, 并可以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 可以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措施对复杂交通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包括规划、设计试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旳结论, 具有初步旳规划、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5.使用现代工具: 具有应用计算机语言、信息技术和测试仪器进行工程问题分析和测试旳基本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旳能力。
6.工程与社会:可以基于工程有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 认识交通工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旳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旳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认识交通工程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对环境影响旳重要性。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履行责任。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1. 引言交通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道路、桥梁、交通运输系统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学科领域。
为了培养具备系统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交通工程人才,本文档将介绍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2. 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的人才:•系统工程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能力,能够从整体出发,解决交通工程系统中的复杂问题。
•基础理论知识:提供扎实的交通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土木工程基础、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工程测量、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技能。
•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交通工程领域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3. 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力学•道路工程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3.2 专业课程•交通规划原理•交通系统工程•交通运输概论•桥梁工程学•隧道工程学•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管理与法规3.3 选修课程•交通模拟与优化•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地下空间利用与交通4. 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交通工程专业设置了以下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学生在大三或大四暑假期间,参与企业或交通部门的实习工作,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设计: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开展小规模的课程设计项目,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和实践操作。
•毕业设计:学生在最后一年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与交通工程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5. 就业前景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系统工程思维和实际工程能力,在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工程施工、交通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政府部门:例如交通运输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可以从事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政策研究等工作。
•建筑设计院或咨询公司:可以从事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规划和交通运输咨询等工作。
交通工程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培养方案一、前言交通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泛的专业,涉及交通规划、道路工程、交通运输、公共交通、交通安全等多个领域。
交通工程的培养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各种职责和任务。
因此,交通工程的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等方面,并且要紧跟交通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和完善培养方案。
本文中,将围绕交通工程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份交通工程培养方案,以期能够为交通工程专业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培养目标基于对交通工程行业的需求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提出如下交通工程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交通工程设计、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2. 培养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或协助完成交通工程领域的工程设计和管理任务的专业工程师。
3. 培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交通工程技术人才。
4. 培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能够适应交通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成为行业中的中坚力量,为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
三、专业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需要合理设置和规划交通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专业课程设置:1. 交通规划原理与方法2. 交通工程测量学3. 交通环境与气候4. 道路工程与设计5. 整体交通系统规划6. 交通运输管理学7.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8. 交通安全理论与技术9. 交通工程项目管理10. 交通工程经济学11. 交通仿真与控制技术12. 交通工程实务案例分析13. 交通工程实习实践以上是一个初步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确切的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学生培养需求以及行业发展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
吉林大学交通工程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交通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能够从事本领域的及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营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掌握交通系统问题的分析方法和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交通及其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维护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3、具有运用交通工程学基础知识和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控制系统等技术,能够解决交通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具有开发相关系统的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相应的标准规范;5、了解国内外交通工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主要课程:交通工程学、工程力学、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工程、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设计、交通分析、交通信息与控制技术、系统工程、道路交通安全等。
主要专业实验:交通控制与管理实验、交通设计实验、交通工程实验、交通分析课程实验、工程测量学实验、智能运输系统实验、交通安全工程实验等。
四、主要专业特色加强交通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养,重视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学习,为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控制奠定基础。
专业方向包括: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
五、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
六、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1、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哈工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

哈工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哈工大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的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有着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好的外语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交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2. 具有科学研究的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3.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好的外语能力4.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5. 高素质、应用型的交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工程制图-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编程- 模拟电子技术- 交通工程基础- 交通规划与设计- 交通工程材料2. 专业课程- 交通规划与设计原理- 交通规划与管理- 交通工程建设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及管理- 城市交通设计与管理- 交通工程概念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交通控制与信息技术3. 实践课程- 交通工程实习- 交通工程项目管理- 交通工程考察调查- 交通工程实验- 交通规划与设计实习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实训教学通过实训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工程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实践1.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设备方面,哈工大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实验能力的实验室,包括交通规划与设计实验室、交通工程建设实验室、交通运输与控制实验室等,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验教学需求。
2. 实训教学哈工大交通工程类专业广泛与多家企业和高校合作,开展学生的实训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习实践哈工大交通工程专业在学生实习实践环节上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西南交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

西南交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交通工程和管理人才,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通过系统学习和专业实践,使学生具备设计、研发、施工和管理各类交通工程项目的能力,具备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运营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2.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3.具备宽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4.具备设计、研发、施工和管理各类交通工程项目的能力;5.具备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运营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数学、物理、力学、工程力学等基础数理课程;(2)土木工程、交通规划与设计、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专业课程;(3)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交通模拟与优化、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法规等专业实践课程;(4)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宽容、博学、懂得感人之事,具备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践环节:(1)实习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交通工程施工现场、设计院所、交通规划部门、交通管理中心等实习实践,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实际工程项目的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2)实验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科研训练:(1)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提供科研实验条件:提供实验室、设备等科研条件,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和实验设计。
四、教学体系1.构建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1)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建设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实际工程项目案例教学。
2.开展专业教学实践活动:(1)举办学术讲座和专业实践活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组织专业教学实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路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能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交通设施等与交通工程(路桥)相关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实现途径按照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本专业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
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及实现途径如下表:三、主干学科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四、相近专业公路与渡河工程五、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力学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技术能力类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实习:认识实习、测量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实习。
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一体化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桥梁工程设计、桥梁工程综合设计、桥梁基础工程设计。
专项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专项训练:军事训练、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训练、施工企业技能学习与训练、注册建造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六、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学时分配与毕业学分要求八、毕业规定:1、至少取得总学分172.5及以上(其中必修课学分139.5学分,选修课33学分),选修课中通识课程人文、管理与艺术类各2学分,且必须修满模块一(隧道与地下交通设施课群组)或模块二(公路与城市桥梁工程课群组)11学分以上。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五邑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路桥方向)(本科)2013版教学进程及计划表(四年)。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交通运输类专业名称: 交通工程专业代码: 081802 学制: 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能够胜任交通规划、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和物流运输等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控制、管理和施工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的人才应能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并能够与国际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接轨.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应有能力成为其部门负责人,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组织团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同时兼顾经济、环境、法律及安全等因素。
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应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外交通工程及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
具有从事交通工程所需的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交通规划、管理及控制,以及道路工程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 能够设计针对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及道路工程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及道路工程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能够针对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及道路工程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熟悉国家和地方关于交通工程领域的方针、政策与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交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081202二、学科门类:工学三、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四、学制:四年五、专业特色本专业坚持以服务首都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培养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方向的交通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
本专业以道路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方向为依托,以交通工程专业为主体,特别注重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训练。
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稳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拥有专业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特点,能够胜任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六、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交通分析、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基本知识,获得交通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毕业生具备从事交通规划、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与管理、建设项目开发与投资分析、道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可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公共交通部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智能运输和交通控制企业从事交通工程方面的设计、施工、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
七、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3.具有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律谦让、团结合作的品质。
有较好的文化、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4.健康、乐观,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能胜任未来工作的良好身体素质。
八、培养规格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一定的应用科学基础、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熟悉道路与交通工程的技术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掌握相关的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特点,熟悉北京的交通环境、特征和发展需求;掌握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方法的一般知识,具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交通问题社会调查分析的初步能力。
3.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具有交通运输规划、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了解交通工程,特别是智能交通的最新发展动态。
4.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绘与测试、表达以及基本实验技能。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搜索和查询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
5.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听、说、写的基本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九、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十、主干课程1.主干基础课程(4门)(1)大学英语(2)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3)高等数学(4)普通物理2.主干专业基础课程(10门)(1)城市总体规划原理(2)系统工程概论(3)道路勘测设计(4)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5)交通工程基础(6)交通调查与分析(7)交通规划(8)交通设计(9)道路交通经济学(10)路基路面工程十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要实验:物理实验、交通调查、交通仿真试验、交通安全试验。
2.主要实践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创新实践、道路勘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实习、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十二、课外安排与要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的课外能力素质学分,引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科技活动。
学生获得课外能力素质学分的主要途径参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学生课外能力素质学分管理规定》。
1.完成人文社科类必修课外学时(104 学时)2.完成计算机类必修课外学时(96 学时)3.完成公益劳动(1学分)、社会工作(1学分)、社会实践(3学分)。
十三、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要求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为210学分,其中:课内理论教学2032学时,折合132.5学分;课内实验及上机160学时,折合实践教学10学分;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53.5学分;校级选修课最低修读14学分,具体参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学业修读管理规定》。
十四、教学进程表(见附表)十五、教学安排一览表(见附表)十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一览表(见附表)十七、课程结构设置1.培养方案总学分:210学分;(1)课内理论教学2032学时,折合132.5学分;(2)课内实验及上机160学时,折合实践10学分;(3)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53.5学分;(4)校级选修课14学分。
2.实践教学共63.5 学分,占总学分的30.2%。
3.课内总学时2192,折合学分142.5,包括:(1)通识教育41学分,百分比28.8%;(2)基础教育26学分,百分比18.2%;(3)学科基础教育22学分,百分比15.4%;(4)专业基础教育23.5学分,百分比16.5%;(5)专业技术教育28.5学分,百分比21.1%。
4.必修/选修比例:必修185学分,百分比88.1%;选修25学分,百分比11.9%。
十八、编制依据(1)《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2)《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3)《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9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与工作安排》;(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十五”及未来十年学科建设规划》。
2012级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081202二、学科门类:工学三、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四、学制:四年五、专业特色本专业坚持以服务首都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培养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方向的交通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
本专业以道路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方向为依托,以交通工程专业为主体,特别注重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训练。
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稳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拥有专业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特点,能够胜任交通工程、道路工程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交通分析、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基本知识,获得交通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毕业生具备从事交通规划、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组织与管理、建设项目开发与投资分析、道路交通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可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公共交通部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智能运输和交通控制企业从事交通工程方面的设计、施工、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
七、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3.具有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律谦让、团结合作的品质。
有较好的文化、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4.健康、乐观,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能胜任未来工作的良好身体素质。
八、培养规格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一定的应用科学基础、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熟悉道路与交通工程的技术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掌握相关的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特点,熟悉北京的交通环境、特征和发展需求;掌握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方法的一般知识,具有较好的观察能力和交通问题社会调查分析的初步能力。
3.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系统工程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具有交通运输规划、道路与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了解交通工程,特别是智能交通的最新发展动态。
4.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绘与测试、表达以及基本实验技能。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搜索和查询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
5.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听、说、写的基本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交通运输工程十、主干课程1.主干基础课程(4门)(1)大学英语(2)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3)高等数学(4)普通物理2.主干专业基础课程(10门)(1)城市总体规划原理(2)系统工程概论(3)道路勘测设计(4)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5)交通工程基础(6)交通调查与分析(7)交通规划(8)交通设计(9)道路交通经济学(10)路基路面工程十一、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要实验:物理实验、交通调查、交通仿真试验、交通安全试验。
2.主要实践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创新实践、道路勘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实习、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交通设计课程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十二、课外安排与要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的课外能力素质学分,引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科技活动。
学生获得课外能力素质学分的主要途径参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学生课外能力素质学分管理规定》。
1.完成人文社科类必修课外学时(104 学时)2.完成计算机类必修课外学时(96 学时)3.完成公益劳动(1学分)、社会工作(1学分)、社会实践(3学分)。
十三、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要求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为208学分,其中:课内理论教学2032学时,折合132.5学分;课内实验及上机160学时,折合实践教学10学分;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53.5学分;校级选修课最低修读12学分,具体参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学业修读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