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库存管理
仓库安全库存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仓库安全管理,确保仓库物资的安全,防止物资损失、浪费和事故发生,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备品备件仓库等。
第三条仓库安全库存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库存管理目标第四条通过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确保仓库物资的安全,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资周转率。
第五条保障生产、销售等业务的正常进行,减少因库存不足或过剩而造成的损失。
第六条提高仓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安全库存管理职责第七条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规定,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仓库管理人员负责本仓库的安全库存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 负责物资的入库、出库、盘点等工作;2. 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库存管理制度;3. 定期检查仓库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4. 对仓库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5. 参与仓库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九条采购部门负责:1. 根据生产、销售等业务需求,合理采购物资;2. 及时向仓库管理部门反馈物资需求,确保库存充足;3. 参与制定和执行安全库存管理制度。
第十条生产、销售等部门负责:1. 提供准确的物资需求计划;2. 积极配合仓库管理部门进行库存管理;3. 及时反馈库存不足或过剩的信息。
第四章安全库存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库存分类管理1. 根据物资的重要性、价值、周转率等因素,将物资分为A、B、C三类;2. A类物资为重点监控物资,应保持较低的安全库存;3. B类物资为一般监控物资,应保持适中的安全库存;4. C类物资为非重点监控物资,应保持较高的安全库存。
第十二条库存定额管理1. 根据物资的采购周期、使用量等因素,制定物资的库存定额;2. 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库存定额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十三条库存盘点管理1. 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2. 发现盘点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
仓储与配送管理-4章库存管理

• 1、库存(Inventory):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 或商品,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畅 进行的功能。
•2、库存管理:又称存货管理或在库管理,是在库存论的 指导下,在经济、合理或某些特定的前提下(如不允许缺 货与降低服务水平等)建立库存数量的界限,即库存量( 需求量)、库存水平、订量等数据界限。
ABC重点控制模式:把物资按品种和占用资金大 小分类,再按重要程度不同分别控制,抓住重 点和主要矛盾,进行重点控制。
• 1)A类是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 能只占库存总数的15%,但用于它们的库存成 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
• 2)B类是年度货币量中等的库存,这些品种占 全部库存的30%,占总价值的15%~25%;
•原材料库存 •制成品库存
• 2.从库存物品所处状态的角度分
•静态库存
•动态库存
• 3.从经营过程的角度分 •存淀库存或积压库存
•投机库存
•促销库存、季节性库存
•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三.库存管理重要术语及指标体系
•订货 量
•名义库存量
•在途库存量
•在库库存 量
•需求量
•订货间隔期
•备运期间 •需求量
•• JIT (Just—In—Time)是准时供应方式的简称。 •• JIT的基本信念是:库存是万额之源,因此,要求尽量 实现“零库存”。 ••所谓零库存,就是指库存对象的数量趋于或等于零,库 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消耗同时趋于或等于零。
• 2、零库存实现方式
• (1)委托保管方式 • (2)协作、配套生产方式 • (3)分包销售方式 • (4)看板供货方式 • (5)水龙头方式
•是否到达 •订货期
第4章库存管理

确定型存储模型
模型Ⅰ:不允许缺货,生产时间很短
库存量
E
A
B O T T t
时间
R
经济订购批量为
Q
式中
2C 3R C1
R——单位时间销售速度
C
3
——一次订购费用 C 1 ——单位存储费用 最佳订货周期 为
Q 2C3 T R C1R
模型Ⅱ:
不允许缺货,生产需一定时间
(t, R, S)策略
该策略是
(t, S) 策略和 (R, S) 策略的综合。 这种补给策略有一个固定的检查周期t、最大 库存量S和固定订货点水平R。当经过一定的 检查周期t后,若库存低于订货点,则发出订 货,否则,不订货。订货量的大小等于最大 库存量减去检查时的库存量。
经济订购批量
f f *(Q)
R)策略一样,要随时检查库 存状态,当发现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 开始订货,订货后使最大库存保持不变,即 为常量S,若发出订单时库存量为I,则其订 货量即为(S-I)。该策略和(Q, R)策略的 不同之处在于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 因而订货量是可变的。
(t, S)策略
策略是每隔一定周期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 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如果检查 时库存量为I,则订货量为(S-I)。经过固定的检 查期t,发出订货,这时,库存量为I1,订货量为(SI1)。经过一定的时间LT(LT为订货提前期,可以为 随机变量),库存补充(S-I1),再经过一个固定的检 查时期t,此时库存为I2,又发出一次订货,订货量 为(S-I2),经过一定的时间LT,库存又达到新的高 度。如此周期性检查库存,不断补给。
D1 f* ( Q )f f C KtQ a b Q2
物流专业英语 第四章

Transit inventory
… from the need to transport items or material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 goods on their way
Speculative inventory投机库存
… is in excess of their current need for a possible future event. 购入超过他 们目前实际所需数量的库存来应付未来可能 发生的事件。 Such events may include a price increase, a seasonal increase in demand. 例如价格上涨,季节性需求的增 加
ALSO INCLUDE:
goods in transit (when volume is
considerable and transport times long) 在途库存 (when it is an integrated part of the main business, such as return paper, plastics or bottles, where volume is considerable) 包装物、废弃物、可循环利用 产品
Safety (buffer) inventory
… is held in addition to cycle stock to guard against uncertainty in demand and/or lead time. 为了应对需求和提前期 的不确定性而持有的库存。 This occurs because the firm suffers fewer “stock-outs”. 缺货可能性减少。
成品仓库库存管理规定(4篇)

成品仓库库存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成品仓库的库存管理,确保库存的安全和准确性,提高仓库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成品仓库的库存管理是指对成品仓库中各类物品进行清点、盘点、收发、保管和统计等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成品仓库库存管理的原则是安全、准确、合理、高效。
第四条成品仓库库存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成品库存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提高库存的准确性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成品仓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库存管理责任第五条成品仓库的库存管理由成品仓库管理员负责,成品仓库管理员受成品仓库主管领导和监督。
第六条成品仓库管理员的责任是:(一)负责制定库存管理的具体规程,确保成品仓库的库存管理工作按规定进行;(二)负责组织和实施成品仓库的清点、盘点、收发、保管等工作;(三)负责编制成品仓库的库存统计报表,并及时上报;(四)负责成品仓库中各类物品的安全保管和维护工作。
第七条成品仓库管理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熟悉仓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具备一定的仓库管理经验和技能;(三)具备较强的统筹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四)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第三章库存管理流程第八条成品仓库的库存管理流程包括清点、盘点、收发、保管和统计等环节。
第九条清点是指对成品仓库中的物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点数核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盘点是指定期对成品仓库中的物品进行全面清点,核对库存与账面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第十一条收发是指对成品仓库中的物品进行进出库的管理,确保收入和支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十二条保管是指对成品仓库中的物品进行妥善保存,确保物品的安全和完好。
第十三条统计是指对成品仓库中物品的数量、种类、规格等进行统计,并编制相关统计报表。
第四章库存管理措施第十四条成品仓库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库存管理的安全、准确和高效。
第十五条成品仓库应定期进行清点和盘点工作,清点和盘点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
库存管理的相关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库存管理,提高库存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所有产品的库存管理。
第三条库存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成本。
2. 及时性原则: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满足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的实时需求。
3. 安全性原则:保证库存物资的安全,防止丢失、损坏和过期。
4. 合理性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合理制定库存策略。
5. 信息化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第二章库存管理制度第四条库存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库存管理制度:明确库存管理的范围、职责、流程和标准。
2. 库存盘点制度:规定盘点时间、方法、流程和责任。
3. 库存预警制度:建立库存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 库存物资管理制度:规范库存物资的验收、入库、出库、报废等流程。
5. 库存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
第五条库存管理职责:1.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采购计划,确保库存物资的及时供应。
2. 仓库部门:负责库存物资的验收、入库、出库、盘点等工作。
3.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及时反馈库存需求。
4. 销售部门:负责销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及时反馈库存需求。
5. 财务部门:负责库存物资的核算和成本控制。
第三章库存管理流程第六条库存管理流程如下:1. 需求计划:各部门根据生产、销售计划,提出库存需求。
2. 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3. 采购执行:采购部门按照采购计划,执行采购工作。
4. 验收入库:仓库部门对采购物资进行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
5. 库存保管:仓库部门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存放、保养,确保物资安全。
6. 出库发货:根据生产、销售需求,办理出库手续。
7. 盘点清查: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8. 信息反馈:及时反馈库存信息,为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事业单位_库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事业单位的库存管理,确保库存物资的合理使用和有效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事业单位所有库存物资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三条成立库存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库存管理制度,监督库存管理工作的执行,协调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库存管理委员会下设库存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库存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物资采购、验收、储存、发放、盘点等工作。
第五条库存管理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工作人员若干名,具体职责如下:1. 负责编制物资采购计划;2. 负责物资的验收、入库、出库和盘点工作;3. 负责物资的保管和维护,确保物资安全;4. 负责物资的统计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5. 负责处理库存管理中的突发事件。
第三章物资采购与验收第六条物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等方式进行。
第七条物资采购计划应根据工作需要编制,经库存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物资验收应严格按照采购合同和技术标准进行,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第九条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入库登记。
第四章库存管理第十条库存物资应按照分类、分批、分架的原则进行储存,确保物资的整齐、清洁、安全。
第十一条库存物资的保管应实行责任到人制度,指定专人负责。
第十二条库存物资的出入库应严格执行手续,实行一物一卡制度。
第十三条库存物资的盘点应定期进行,每月至少一次,盘点结果应及时上报。
第五章盘盈盘亏处理第十四条库存物资发生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盘盈物资应归入库存,并调整库存账目;盘亏物资应查明原因,按责任进行追责。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库存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上述制度,旨在规范事业单位的库存管理工作,提高物资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知识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四、库存控制问题分析 5、忽略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供应链运作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订货提
进行修改,特别是当交货被延迟以后。 许多企业并没有及时而准确地将推迟的订单引起
交货延迟的信息提供给客户,这当然会导致客户 的不满和再订货率的下降。 交货状态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信息 传递系统的问题。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管理
四、库存控制问题分析 4、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 在供应链中,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库
第三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
(三)实施V M I的原则 (1)合作精神(合作性原则)。在实施该策略时,相互信任
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零售商)都要有较 好的合作精神,才能够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 (2)使双方成本最小(互惠原则)。V M 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 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关于减少成本的问题。通过该 策略使双方的成本都获得减少。 (3)框架协议(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 ,观念上达成一致的目标。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支付 ,是否要管理费,要花费多少等问题都要回答,并且体现在 框架协议中。 (4)连续改进原则。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
三、物料需求计划(MRP)
3、库存文件 包含原材料、零部件和产成品的库存量、
已订未到量和已分配但还没有提取的数量。 根据物料需求计算结果所需的物料量,首先 考虑库存量,不足部分再进行采购。
第二节 库存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库存管理案例友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VMI库存管理案例分析11、内容提要VMI的含义是供货商管理库存,这是一种零库存的管理方法,友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采用VMI库存管理方法,实现了零库存量的控制,降低了库存成本。
1)主要问题在机械产品中,经常要用到螺拴螺母等零件,这类起到紧固机械工件的零件称为紧固件。
友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紧固件出口贸易,代客户加工、开发紧固件为主要业务的企业。
由于紧固件属于品种多且金额低的C类零配件,相对物流管理成本偏高,因此对这类零件的库存管理非常重要。
2)主要方案友信公司于1998年采用VMI库存管理模式,向客户提供物流运输、补货决策,快速有效整合客户端至供应端的资源,大大降低客户紧固件的库存成本。
3)实施改进方案的效益友信公司采用VMI库存管理模式所节省的金额已占营业收入的20%,并且还在持续成长。
VMI的运作,证实友信可为客户在保证不出现断货的情况下节省库存,并且友信公司主动为客户库房补货,进一步简化了客户采购时间、程序与费用,可以取得多项绩效,友信公司通过创造管理利润而持续保证了良好的客户来源。
4)本案例体现的物流学原理本案例体现了物流学中的库存管理理论,VMI是一种较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1本案例分析报告台湾国立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系林正章教授,友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吴俊儒撰写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这种理论具体实施的方法。
2、案例分析1)现状友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4月10日,以经营紧固件出口贸易,为客户加工、开发制紧固件为主要业务,详细业务内容分述如下:(1)紧固件出口贸易友信成立十九年来,致力于OEM高品级螺栓螺帽紧固件的外销贸易业务。
目前客户遍及五大洲五十余国,产品范围超过25,000个品种。
公司质量控制体系除已获得ISO 9002,QS9000,ISO1400,美国A2LA 检测实验室及FQA等认证外,并进一步申请TS16949 认证。
公司在内部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开发能力及市场行销能力,与台湾紧固件产业供应厂商良好制造能力相互整合互补,形成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
该公司自1997年起,已连续七年蝉连台湾紧固件产业第一大贸易商的地位。
(2)客制紧固件开发友信除了与300家供应厂商将其产品行销到国际市场外,还积极配合海外客户的全球采购需求,使得客户将原来在国外当地采购的客制紧固件产品,移转到台湾开发生产,以降低成本。
(3)专利授权生产该目前已成功取得全球紧固件第一大厂美国Textron公司Torx®螺丝以及美国Reminc公司Taptite®螺丝之技术及商标授权,就智慧财产权(IP)方面,在台湾紧固件产业取得领先地位。
2)问题综述紧固件在机械产品中用量大,单位价值低的C类产品,对于这类产品,按照ABC 分类管理的原理,它们的库存控制不是重点。
如果这类产品采用VMI管理后,可以降低库存量,为企业降低成本提供第三利润源泉。
3)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案零库存管理方法很多,比较常见的管理方法有:●供货商管理库存(VMI)●客户管理库存(CMI)●供货商和客户联合管理库存4)本案例采用方案本案例中采用了供货商管理库存的方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大幅降低了客户的库存量(库存量下降50%)。
5)案例介绍及分析自1998年起,供货商管理库存(VMI,Vender Managed Inventory)逐渐成为全球OEM大厂C类零配件采购的主流模式。
许多公司遭受这种新营运模式的冲击,除调整内部作业流程以顺应VMI的需求外,同时要求友信研发远程库存代管业务,即由友信在台湾代管位于远程客户库房的库存。
经过六年共同研发及试点,友信目前已针对七大客户位于欧美之十几个仓库,实施远程库存代管先导服务(Remote VMI Pilot Service)。
该项服务之实施绩效极为卓著,能大幅降低客端库存达50%。
远程VMI 管理成为该公司的重大发展项目,并视它的未来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友信的主要海外业务点已经远及美国、法国、大陆、土耳其与泰国等。
而其营收亦相当显著:1.全台紧固件产业贸易商排名第12.全台紧固件产业出口金额排名第3(制造商及贸易商综合排名)3.全台紧固件产业营收总额排名第5(内外销营收合计综合排名)4.经济部国贸局2000年全台进出口绩优厂商排名第5975.天下杂志2000年全台500大服务业排名第3956.天下杂志2000年全台贸易商排名第66(1)紧固件产业本节说明全球紧固件市场的供需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全球紧固件市场未来供需情况全球紧固件市场概要,依据Freedonia Group 的研究报告,全球紧固件市场规模约为美金350亿元。
紧固件的耗用量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及GDP成正比关系(图4-1)。
因此,就地理区块而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紧固件市场约为2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之70%;其它发展中国家合计约为1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30%。
图4-1全球紧固件市场区域及规模全球紧固件市场规模虽为350亿美元,但国与国间流通的国际贸易总额仅约美金50亿元,占全球市场七分之一。
亦即全球紧固件市场需求的86%,仍由各国当地制造商供应。
台湾紧固件产业于2000年出口总值高达17亿美元,占全球紧固件贸易总额之34%,位居全球第一,号称螺栓王国。
若再加上台商在东南亚及大陆设厂出口的部分,台湾紧固件产业对全球紧固件国际贸易影响力更大。
紧固件的耗用市场可概分为三大区域;原厂设备制造商市场(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建筑业市场(Construction)及售后维护市场(MRO, Maintainace, Repair与Operations)。
一般而言,OEM市场因其商品及产业的特点,全球化程度较高。
主要用户由少数大型跨国公司所组成,如航天业的波音及空中客车;汽车业的通用、福特、丰田、福斯;计算机业的IBM、Dell、HP及Compaq等。
OEM 因装配自动化,消费者需求及全球竞争的影响,对紧固件的品质等级及服务水准要求较高,且不断有新型设计产生。
因其采购量大,多半直接向紧固件制造商及大型配销商订购。
建筑业及MRO市场则因受地理及服务条件之限制,较为当地化,客户规模相对较小且分散于各地。
对品质及服务要求较低,新型设计亦较少。
其配销通路一般经由大、中、小多层配销体系运作(如图4-2)。
图4-2:全球紧固件市场配销路线示意图全球紧固件市场未来需求趋势全世界螺丝螺帽外销市场的供应形势目前已处于供过于求,将来也是这样。
近年来因部份厂商大幅扩充产能,导致供需失衡,而所增加的设备绝大部份并非针对OEM 市场、提高产品等级及新产品开发,而是继续投入MRO及建筑业市场,用于生产低品级普通产品。
依据Freedonia Group的研究报告,全球紧固件市场的年平均成长率约为3~4%。
未来三年内全球紧固件整体需求面虽受景气影响而不乐观,但伴随WTO的进展及大陆新兴市场的崛起,全球紧固件国际贸易市场的成长率,将大于整体需求的成长率。
对全球紧固件贸易市场占有率高达34%的台湾紧固件产业而言,应起到积极的作用。
针对MRO市场而言。
目前供给已然远大过需求,并造成低品级产品陷入剧烈的价格竞争,造成台湾螺丝螺帽出口单价连年下滑。
综观全球之未来需求面,已然出现衰退,且并无任何够规模的新兴市场可供吸纳新增产能。
在此大环境之下,若非部份厂商退出竞争,则必然出现产能闲置,价格长期不振之现象,唯有等待时间解决。
以市场每年3~4%的需求成长率估算,所有新增产能至少须3~5年方能消化。
近年全球紧固件市场之重大冲击来自三方面。
其一为全球化冲击,其二为因特网及信息科技冲击,而其三则为供货商管理库存商业模式(VMI)的冲击,所谓VMI是指在客户的厂区,短距离内由供货商建立并管理一个供应仓库,同时采取实时信息联系方式,按客户的使用量,适时适量的补充原料,使用户不至断料或库存过多的一种库存补货方式。
VMI的设置将存货的责任由用户转移原料供货商,这样可以减少供货商与客户各自维持的双倍库存。
三者相互推移之结果,导致全球紧固件市场及产业朝向“全球物流(Global Logistics)”的营运模式发展,尤其是以全球的跨国大型OEM领导厂商。
OEM 终端用户为因全球化的竞争,将其内部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上,非核心业务则外包(Outsource)给外部专业厂商处理。
将原本众多的供货商予以缩减,并将螺丝螺帽等非核心采购项目,选择单一或少数的优良供货商,以统包的方式签订长期供应合约,并与筛选出的供货商,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供货商管理库存(VMI)的模式,要求大幅提升服务的方面有:持续降低购入成本,承担产品免检上线的质量责任,代客户建立并管理库存,代客户管理供货商,提供JIT准时制交货,网络化的无纸交易及改善产品工程设计等,以降低整体成本并达到JIT准时生产、销售、配送的目的。
因此针对OEM市场的供应形势而言,虽然行业内部都明了该市场规模较大,附加价值较高,并亟欲打入。
但因内部研发、市场营销、服务及管理之能力不足,外部缺乏外围产业的协同配套,仅少部份厂商能够成功打入OEM市场。
唯近年来,因美国立法推动螺栓质量控制法(FQA,Fastener Quality Act),以及欧盟要求ISO 9000质量认证体系,台湾紧固件制造业的质量水平已显著提升。
再加上低品级产品连续数年来的价格竞争压力,迫使同业不得不努力转型。
放眼未来,台湾的紧固件制造业必然朝向OEM市场发展,且必须更加细密专业分工生产,相互整合为供应链,脱离单一企业与企业间的价格竞争模式,转换为以供应链、集团及产业的整体力量对抗竞争的生存模式。
(2)友信的经营策略台湾紧固件产业以外销为主,占产业营收的85%。
在全球市场上,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主要驱动力。
台湾紧固件产业历经50年之发展,如同台湾其它传统产业,多以代工、低价大量生产为核心竞争能力,尤以低价大量生产普通紧固件 (Commodity)为主。
综观台湾紧固件产业的前十大厂商,除友信国际外,皆属制造厂商。
就紧固件产业价值链而言(图4-3),台湾紧固件产业因专注于产品制造而位于利润曲线的最低点。
而欧美日的紧固件行业则位于产品研发及品牌服务的高利润点位置。
研发或通路的关键在于接近客户及市场的地理位置优势(On-Site Advantage)以及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
欧美日之紧固件行业实际因区域位置优势及客户关系而取得其在价值链上的优势地位和能力。
图4-3:产业价值链及利润曲线有鉴于此,友信自创立以来,即以专注于OEM市场的高端客户定制产品为发展主轴,结合产业内较具备品质意识及开发能力之中小型制造商,避开普通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模式,共同协力将原本于欧美当地制造生产的特殊客制紧固件,移转在台开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