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33年高尔顿(Francis Galdon)发表《对人类官能及其发展的探讨》,开辟了研究个体心理和心理测验的途径。
1833年霍尔(Granville S. Hall)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887年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杂志》。
1885年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发表《记忆论》,开创了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的先河。
1890年詹姆士(Willian James),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心理学原理》,提出了意识流理论,对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1950年比内(Alfred Binet)和西蒙共同编制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布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1912年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柯勒(Wolfgang K?hler)和考夫卡(Kart Koffka)在法兰克福研究似动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格式塔心理学。
1900年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发表了《梦的解释》,1917年发表了《精神分析引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
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科学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心理学的主要流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为铁欣纳这个学派主张。
人们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
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强调内省方法,在她们看来,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他,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七,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
技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班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传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如果说结构主义强调意识构成成分那么急,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一,思维为例,结构主义关心什么是思维二,技能主义者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既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从20世纪初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是和机能主义这一思潮分不开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发生剧烈争论的时候,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另一种思潮行为主义的思潮。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在华生看来一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行为主意产生以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锐意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
第五章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第五章科学心理学的开端第一节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前提一、文艺复兴以来的政治、宗教、科学、经济革命1、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2、宗教:1517宗教改革3、科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白尼、培根、牛顿、达尔文、伽利略、哈维尔等人的理论4、经济:工业革命二、十九世纪初的心理生理学1、缪勒2、赫尔姆霍茨3、布罗卡4、海林1、缪勒生平(1801-1858)生理心理学创始人,实验心理学之父1)脊髓反射理论贝尔-马戎第定律: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缪勒脊髓反射理论:以实验研究证实贝尔理论,进而发现反射过程有三段神经活动。
2)神经特殊能量论基本要义:由刺激引起的感觉经验,乃是决定于刺激所引起的神经活动,而非决定于刺激本身的特征。
换言之,感觉经验主要是脑的作用,而非单纯刺激作用。
神经特殊能量具有三种特征:·每一感官均有其相对应的刺激(某种刺激引起某种感官的感觉经验);·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感官时,将引起不同的感觉经验;·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时,可引起同一感觉经验。
其理论为德国理性主义者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心是主动的,而心的主动性并非得自学习经验,而是得自先天本性。
其生理学研究,之所以被认为具有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是因为在解释生理作用时经常涉及心的作用。
而且,他的研究对以后的生理心理学影响甚大,后大赫尔姆霍茨和海林的色觉理论,都是受了缪勒的影响。
2、赫尔姆霍茨生平(1821-1894)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被后人誉为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1)反映时与神经传导速度以青蛙和人做实验,用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度进行了研究。
2)听觉共鸣论听觉器官为内耳基底膜上的毛细胞,毛细胞的排列呈一端窄一端宽的形式。
窄端纤维短,与高音共鸣;宽端纤维长,与低音共鸣。
由不同共鸣激起不同的神经冲动,传入人脑而生听觉。
3)三色说以颜色配对实验证明杨的三色理论:视觉神经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不同波长的光。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最新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06056 简答题、论述题整理西方心理学史的分期:1、自笛卡尔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心理学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生理心理学。
2、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3、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1、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理论水平。
以精神分析为例,通过史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2、通过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使心理学在更深的层上反映人的特性与本质。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17-19世纪英、法两国的心理学主要特点:1、心理学仍然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心理学理论主要以笛卡尔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3、哲学心理学主要以联想论、感觉论、经验论为理论形式。
费希纳的物理心理学的意义:1、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是实验心理学的先驱。
2、费希纳被认为是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冯特心理学的意义:进步:1、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
建立了一个新的学科——实验心理学。
2、培养了一大批的学生,为心理学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新人。
局限:冯特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与他的科学训练和一心想要建立一们科学心理学是不相容,造就了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并使得他的心理学工作摆脱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
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意义:1、冯特继承了前人或用代人如费希纳、微博、高尔顿等人的工作。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摘要:从亚力士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的怀抱之中。
1825年,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的巨著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
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那么,在心理学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即科学心理学)的过程中,一定有着适当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心理学家的贡献,促使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关键词:科学心理学;冯特;哲学正文:所谓科学心理学其实是相对于从古至今那些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而言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方面)。
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在科技活动领域心理活动规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化的交叉学科。
主要由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组成,其中以科学创造心理学为主体,旨在运用创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其心理结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以及灵感机遇等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特点、心理类型和心理方法等。
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起源(一)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哲学是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用于解释整个宇宙事态时成为哲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指"灵魂的学说"。
像其它学科一样,早期的心理学泛化于哲学之中。
在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笛卡儿(Ren’s Descants)以及十七世纪英国的洛克(John Loke)等三位思想家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精品文档]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d98d6040912a21615792933.png)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心理学三大势力:行为主义人物:华生;斯金纳精神分析人物: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物:马斯洛;罗杰斯3 大脑两半球功能区分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
右半球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4 大脑语言中枢布洛卡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温而尼克区:听觉性语言中枢5 人动力的源泉是需要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6 动机的分类和举例动机起源角度:生理性动机,饥饿、渴、睡眠社会性动机,兴趣、权利动机、交往动机7 习得性无助及应对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要战胜习得性无助感,请注意:首先,不要放弃希望,有希望才能不感到无助。
其次,可以通过训练,战胜无助感和抑郁,如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等。
第三,学会正确而积极的归因。
8 动机冲突类型及举例按性质内容分:原则性动机冲突:公与私非原则性动机冲突:周末想看电影又想去复习功课按表现形式: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冲突:既怕学习辛苦又怕老师批评但必须接受其一趋避冲突:既想当好学生干部又怕耽误学习9 感觉阈限与差别阈限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刚能够辨别出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10 感觉后像、适应、对比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感觉对比: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比是统一感受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现象11 知觉的定义与基本特性定义:可以看成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应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12 运动错觉及其举例似动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心理学题库(1)

单项选择题1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A 冯特B 马斯洛C 弗洛伊德D 詹姆斯2 科学心理学成立于( B )A 1882年B 1879年C 1789年D 1798年3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学从( C )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A 自然科学B 生理学C 哲学D 教育学4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心理过程和( B )A 心理活动B 个性心理C 情绪情感D 心理发展5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哲学D 中间科学6 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的心理学流派是( C )A 构造主义心理学B 精神分析心理学C 格式塔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7 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A 荣格B 埃里克森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8 提出自卑是人发展的推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C )A 荣格B 弗卢姆C 阿德勒D 弗洛伊德9 心理学家( C )写了《梦的解析》一书。
A 罗杰斯B 艾里斯C 弗洛伊德D 埃里克森10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系统、定期研究的研究类型是( C )A 相关研究B 定向研究C 纵向研究D 个案研究11 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研究的研究类型是( A )A 横向研究B 纵向研究C 相关研究D 因果研究12 选取一个或少数几个被试进行的研究叫做( B )A 成组研究B 个案研究C 独立研究D 追踪研究13 探求两个事件、特质或行为之间的关联程度的研究叫做( D )A 个案研究B 因果研究C 追踪研究D 相关研究14 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是( A )A 观察法B 相关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15 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叫( B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访谈法D 问卷法16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操纵的变量是( C )A 控制变量B 因变量C 自变量D 无关变量17 研究意识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的心理学流派是( B )A 机能主义心理学B 构造主义心理学C 精神分析学派D 认知心理学18 把人的意识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D )A 构造主义心理学B 精神分析心理学C 格式塔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19 研究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D )A 构造主义心理学B 精神分析心理学C 格式塔心理学D 机能心理学20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B )写了《一个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学》文章,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4)弗里奇(G.Fritsch)和希奇格(E.Hitzig)德国生理学家
9.
宣布电刺激大脑能引起运动,发现了皮质层的运动控制区域,随
后又发现了负责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区域
1第0.五章激法
大脑机能定位说VS大脑机能统一说;切除法、临床法、电刺
第一节
(二)生理学与心理学
2. 神经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动物的解剖实验,认为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按其性质和功能
可能分为不同的部分,但仍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大脑机能统一说;切
除法-动物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
6. (3)布洛卡(P.Broca,1824-1881),法国著名外科医生
7.
发现大脑左侧偏前的一块区域与语言能力的失去有关,并命名为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区“
第五章
第一节
(二)生理学与心理学
1. 脑机能的研究
2. (1)加尔(F.J.Gall,1758-1828),德国的一位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
3.
第一个提出了脑的各个区域是心理活动的特殊器官;提出面相学
和头骨学
4. (2)弗卢龙(M.J.P.Flourens,1794-1867),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
5.
(2)听觉方面,了解了耳的某些构造,测定了声波的频率,赫尔姆霍茨 的共鸣说:听觉由声音的不同频率与耳蜗内基底膜上相对应的纤维 发生共鸣而产生 哲学为心理学的思想体系研究铺平了道路,生理学开始用实验 方法来研究作为心理现象之基础的生理机制,然后就是把实验方法 用于心理学
第五章
第一节
(三)物理学与心理学
(1)两点阈限:人的感觉开始从“一点”向“两点”发生变化,
刚刚能感觉到两点的距离称为皮肤的差别阈限或两点阈限;
对于皮肤的任何一个特定区域都存在一个两点阈
(2)韦伯定律:“肌肉感觉”;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时,
我们所知觉的不是两个物体重量之间的绝对差数,而是所
增加的重量与原来的重量之间的相对的比例数
K=△I/I
第五章
第一节
(三)物理学与心理学
2. 费希纳(G.T.Fechner,1801-1899), 3. 莱比锡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
4.
潜心研究心-身关系问题,心身能够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5. 并可以通过测量心理感觉和产生心理感觉的物理刺激进行数
6. 学上的精确描述
7.
费希纳发现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量按算术级数增加
8. S=KlgR
9. R是刺激强度, S是感觉强度,K是常数
10.
1860年费希纳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对心物关系做了详
尽的
11. 说明,费希纳研究阈限研究的三种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
均差
12第. 五章法。
第一节
二、实验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发 展更为迫切
冯特(W.Wundt,1832-1920)平生
49岁创办 心理学期刊 《哲学研究》
57岁莱比 锡大学 校长
德国巴登 内卡拉
19岁进入杜 平根大学
47岁(1879) 建立了第一个 心理学实验室
88岁 去世
23岁修完医学课 程,24岁师从 约翰内缪勒
42岁苏黎世大学哲学教授 43岁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
30岁开设 《自然科学的 心理学》讲座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一、实验心理学产生的科学背景
(一)天文学与心理学
贝塞尔(F.W.Bessel)研究发现,所有天文工作者报 告星体通过的速度都有差异——“人差方程”。激发了人 们对反应时间的研究兴趣
(二)生理学与心理学
19世纪30年代,生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 学,形成了生理心理学,为实验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2.哲学上赞成心理综合和意识分析 3.德国很早就把生理学当成一个科学来看 4.教育的快速发展:优秀大学的建立、教育 和社会的改革、精良的实验设备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冯特与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冯特的平生与著作 冯特的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体系 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冯特论心理(1)1811年到1822年,英国的生理学家、解剖学家查尔斯﹒贝尔(C.Bell)和
法国生理学家弗兰索瓦﹒马戎第(F.Magendie)分别对动物神经进行了研
贝尔-马 究 戎第定律
构成神经系统的感觉中枢中,电流会向脊髓和大脑的方向传导; 在运动神经中,电流则从大脑和脊髓向肌肉和器官的方向流动。
(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约翰内斯﹒缪勒(J.Muller,1801-1858)——生理心 理学之父
韦伯和费希纳对感觉过程的研究则开创了物理心理学。心理物理学是 对刺激事件的知觉(“心理”)和正在被知觉到的刺激(“物理”)的物 理维度之关系的研究。
1. 韦伯(E.H.Weber,1795-1878)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两个 贡献:确定了皮肤不同区域的相对灵敏度;论证了心理和物理之间的一种数学关 系——韦伯定律
神经特殊能说——每种感觉系统的神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或能,感 觉所反映的不是外物的性质,而是由神经诱导出来特殊状态,是关于神经
自身的性质或状态的知识;神经状态以一种恰当和规则的方式对应于外物
(3)1850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H.V.Helmholtz)第一
次对神经传导的速率进行了测量——肌肉测量计;应用于心理活动和反应 时间的研究测量
第五章
第一节
(二)生理学与心理学
3. 感觉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在视觉方面发现了棒状和椎体细胞,发现了盲点、色盲、色混合、
视后像
– 1856年赫尔姆霍茨提出了视觉”三色说“——红、绿、蓝;三种色素 的感受器其不同程度的激活
– 德国生理学家海林(E.Hering)提出红、绿、蓝、黄的”四色说“, 红绿质,黄蓝质和黑白质三种色质,三种加工
27岁开设 文化心理学
课程
25岁获得 医学博士
26-32岁为 赫尔姆霍茨
的助手
一、冯特的平生与著述
冯特的著述 《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56-1862,24岁-30岁),此书与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视为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冯特第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实验心理学思想 《关于人类和动物灵魂的讲演录》(1863,31岁)报道了人差方式, 反应时实验,心理物理法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3-1874,41-42岁)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 系统成体系的心理学专著,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 《心理学大纲》(1896,64岁),其心理学体系完全确立的标志 《民族心理学》(1900-1920,68-88岁),从语言、艺术、神化、 宗教、社会风尚、等方面来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各阶段 《心理学导论》、《人体生理学教科书》、《逻辑学》、《哲学 体系》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