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体会急诊外科以患者急、重为特点,而严重创伤的患者占很大比例。
近年来,我院急诊外科共抢救危重患者485例,其中严重创伤62例。
由于我们重视创伤患者的抢救工作,为救治患者赢得时间,提高了重伤救治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严重创伤中男49例,女13例。
受伤原因:其中车祸35例,挤压伤3例,坠落伤4例,其他意外损伤20例。
年龄最大72岁,最小7岁;受伤部位:颅脑损伤38例,多发伤10例,四肢伤5例,腹部伤3例,复合伤3例,胸部伤1例,其他2例。
闭合性损伤49例,开放性损伤13例。
意识障碍38例,休克39例。
2 主要救治措施妥善的现场急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在紧急情况下,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问题。
健全阶梯式的救治系统,做到轻伤就地治疗,中度伤收治进一般医院,重伤经急救后及时送往大医院或创伤中心进行专科处理。
救治工作原则: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1]。
当患者被送入急诊室后,值班人员迅速估计伤情,进行抢救工作。
护士在医生未下达医嘱即采取救治措施。
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压迫或钳夹止血、吸氧、吸氧、胸外心脏按摩;由3~4名护士配合抢救;迅速通知医师。
2.1 1名护师根据患者的循环、血压、脉搏、呼吸频率、意识状况对伤情作出初步判断,并记录各项生命体征,2名护士建立静脉通道,1名护士负责管理呼吸道。
2.2 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脉通道;采血样标本;输液以平衡盐水为首选,输入晶体液1500 ml后再输血;晶体液与胶体液之比一般为3∶1。
2.3 抗休克的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舌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必要时气管切开;鼻导管吸氧4 L/min。
2.4 严密包扎、封闭体腔伤口颅脑、胸部、腹部伤应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包扎,填塞封闭开放的胸壁伤口,用敷料或器具保护有腹腔脱出的内脏。
熟练掌握绷带包扎技术。
严重创伤患者78例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术争取时 间 , 并联系手术室 , 护送患者到手术 室。
12 5 及 时合理 的搬动及转运 : 维持好呼吸 、 环功能后 妥 .. 在 循
善处理好伤 区 , 当的镇痛 、 适 镇静治疗 , 快速综合评估病情相 对 稳定后 , 尽快转送相关科室进一 步救 治。搬运及转送要求动 作 轻快 , 择合适的搬运方式 , 选 保证伤肢 的固定 , 受伤部位不被 挤 压 、 负重 、 不 不悬空 。医护 人员陪送过程 中须严密 观察 病情 , 特 别是患者 的神志 、 生命体征变化 、 伤肢 的出血及 血供情况 。
・
7 ・ 0
临床合理用药 2o O 9年 4月 第 2卷 第 7期
C i Jo l i lR t n rgU e A r 0 9 V0 2N . hn fCi c ao a D u s , p l 0 , 1 o7 na il i2 .
・
临 床 监 护
・
严 重创 伤 患 者 7 急诊 急 救 护 理体 会 8例
的患者尤其 多发 伤和复合伤患者抢救工 作涉及的科室范 围广 , 为使患 者 的抢救 工作不 受阻力 , 赢得抢 救 的最好 时机 , 士应 护 及时协调好 与其 他科 室的工作 , 在救治患者 的同时通知 有关 科 室 , 急救工作畅通无 阻 , 使 使急诊科真正成 为生命 的绿色通道 。
爆 炸伤 2例 , 砸伤 6例 。诊断分类 : 单脏 器创 伤 3 ( 伤 2 9例 脑 2 例, 内脏破裂 1 7例) 多发 伤 1 , , 4例 复合 伤 2 , 2例 挤压伤 3例 。 严 重程度按 创伤指 数 ( ' r )>1 I I 7分判 断 为重 伤 。7 8例 中抢 救脱 险 6 9例 (8 4 %) 死亡 9例 , 8 .6 , 急诊抢救室死亡 4例 , 院前 已死亡 4例 , 1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 。 1 2 急救 护理措施 . 1 2 1 快速评估 伤情 : .. 严重创 伤是 一种变化迅速 、 伤情复杂 的 动态损伤 , 当创伤患者到 达急诊 抢救 室时 , 护士 应简单 询 问病
严重创伤急诊救治的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急诊救治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9例患者成功脱险,另5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时间均控制在25-55min范围内,平均抢救时间为(35.5±4.4)min。
结论在急救的过程中,时间的控制是救治患者的关键,为此,护理人员需冷静掌握患者病情,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落实急救护理。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诊救治;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20-02严重创伤主要是指因各种化学性、机械性以及生物性所导致广泛或多处软组织受到创伤,并且人体重要器官出现较为严重的损伤或休克,患者伤势多较为严重,且病情发展迅速,若不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此,在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时,需及早治疗处理,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高品质的护理质量帮助抢救患者生命。
现结合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救治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并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严重创伤患者84例,其中女性16例,男性68例,患者年龄均为18-68岁,急诊处理时间均在患者受伤后的1-5h。
造成患者损伤的原因有:9例高处坠落,59例交通事故,6例刀刺伤,10例砸伤。
诊断分类:21例复合伤,42例单脏器创伤,4例挤压伤,17例多发伤。
若患者的创伤指数(ti)大于17分,则视为重伤。
1.2 急救护理方法1.2.1 评估病情由于急诊患者多较为特殊,护理人员需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
护理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确定患者基本情况,对患者的表面或询问完成伤情评估。
通常情况下,根据abbcs等方法对患者的检查。
a(airway):气道是否有堵塞现象;b (breath):呼吸的频率和动度;b(bleeding):患者主要伤处;c (circulate):末梢循环、脉搏血压;s(sense):患者的意识处于何种状态,对外部刺激是否有反应。
严重创伤病患的120例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克治疗后 , 立 即将其送至手术室进行手术 治疗 , 对 内出血的患 者不要强行对其止血处置 , 避免 出现 内部血肿症状 。第五 , 密 切监测病情变化情况 : 使用多参数仪器监测患者 的血气分析 、 血氧饱和度 、 中心静脉压 、 脉搏 、 血压 、 呼吸 、 心率等 , 根据检 测 值变化情况 , 调整输液的速度与数量 , 注意给予患者保 暖。第 六, 心理护 理 : 患者 因年龄 、 伤势 、 性别 等不同 , 其恐惧 、 紧张的 1 资料与方 法 不 良心理状态也各不相 同, 护理人员在积极救治的 同时 , 也要 1 . 1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0年 6月 一 2 0 1 2年 6月严重创 伤患者 采 取不 同安慰方式 , 给予 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 唤起其求 1 2 0例 , 其 中, 男8 3例 , 女3 7例 ; 年龄在 2 1 — 6 3 岁, 平均年龄为 生 的意志[ 卅 , 确保抢救顺利进行 。 第七 , 严 重创 伤患者一般情况 ( 4 2 . 5  ̄ 1 1 . 7 ) 岁; 受伤 至接 收救治时 间在 1 0分钟 ~ 2小时 。受伤 其损伤部位会 累及 机体的多个器官 , 为保证 抢救时间 , 护理人 原 因分 为 :交 通事 故 6 4例 ;高处坠落 3 3例 ;灾 害性损 伤 2 3 员应有预见地做好其他科 室的协调工作 ,让相关科 室的医生 例 。病情程度分为 : 瞳孔散大 , 心跳 、 呼 吸停止 5例 ; 濒死状 态 尽快协助抢救治疗 ,使 急诊科 室真正成为生命的绿色通 道阿 。 患者 l 5 例; 其他患者均伴有程度不 同的休克症状。 严重创伤患者大多需手术 治疗 , 在抢救 的同时 , 护理人员要 做 1 . 2方法 好紧急手术 的准备工 作 , 如插 胃管 、 皮试、 备皮 、 配血 等 , 及 时 1 . 2 . 1 院前 的急救护理 : 院前的急救原则 为先救命后治病 。 护理 与手术室取得联 系, 为患者的抢救成功争取时间 。 人员到达现场 以后 , 首先要检测 患者的脉搏 、 血压、 呼 吸等 , 观 2 结 果 察其表面皮肤 的损 伤程度 、 四肢 的活动能力 、 语 言的表达能力 1 2 0例患 者抢救成功 1 0 7例 , 抢救成 功率 8 9 . 2 %, 死亡 1 3 以及患者对伤情 的耐受程度等 , 暂 时不 搬动患者 , 同时给予有 例 , 死亡率 1 0 . 8 %。抢救的有效时间为 3 O ~ 6 0分钟。 效 的救治措施 , 如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 止血包扎 、 开放气管 等。 3 护 理体 会 急救 护理完成后 , 快速将患者送至 医院 , 在移动患者 时要尽量 为 了准确 、 及时抢救患者 , 护理人员必须做到 : 第一 , 预见 不改 变其体位 , 转运过程 中给予患者生命支持及监 护 , 保 证其 性 : 严 重创伤患者病情发展快速 , 护理人员不应只遵 医嘱给予 呼吸道 、 静脉通道 的畅通。 患者处置 , 而要根据患者病情 的动态变化情 况 , 采取相应 护理 1 . 2 . 2 急诊科急救 : 第一, 患 者送 至医 院后 , 急救人员 要对患 者 措施 。 第二 , 要有准确性 与针对性 : 严重创伤患者病情 复杂 , 损 伤情给予快速 评估 :判断其伤势严重程度 , 检 查患者呼 吸节 伤的脏器较多 ,护理人员应有敏锐观察力 ,护理措施选择适 律; 心 跳频率 ; 胸廓 呼吸 的运 动度 ; 瞳 孔变 化情 况 ; 皮肤 湿冷 当 , 同时也需保持冷静头脑 , 保证护理实施的准确性 。第三 , 要 度; 出血 量 ; 患者是 否存 在意识 障碍或烦 躁等症状 , 并 详细询 有时间性 : 为争取患 者的抢救 时间 , 护理人 员要 不断提高 自己 问患者受 伤原 因 ; 转 动途 中出血情况 ; 患 者平时身 体状况 、 有 的急救意识 , 在抢救过程 中要 使 自己成为一名动作敏捷 、 急救 无 药物的过敏史等 。第 二 , 保持患者 呼吸道的畅通 : 对有严重 技 能高、 观察能力强 的急诊科 护士。因此 , 严重创 伤患者具有 休 克症状的患者 , 取头低位 , 将 其头部偏 向一侧 , 清除 口腔 、 鼻 病情危急 的特 点 ,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 中要有针对 性 、准确 腔 内的异物 , 使用 吸痰器清除呼吸道 内的分泌 物等 , 同时给予 性 、 时间性 ,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 , 及 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 面罩 吸氧 , 将其过 紧的衣服解开 , 在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 管辅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助 呼吸机等 , 确保 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 这是 争取抢救时 间的基 参考文献 础, 机体 脑细胞若 缺氧达 6 分钟 , 就会造 成不 可逆影 响 , 可 降 【 l 】 谢 小芙 , 陈中梅. 严重创伤病人并发挤压 综合征 的护理[ J 】 . 现 低患者术后 的生命质量脚 。第 三 , 建立静 脉通路 : 选择 1 8 ~ 2 0 G 代 医药卫生 , 2 0 1 0 , 1 7 ( 1 1 ) : 1 0 2 2 — 1 0 2 3 . 的静脉 留置针建 立 3条静脉通道 ,穿刺成功后取少 量的血液 【 2 】 多鲁坤 , 吴朝 阳 , 郭磊 , 等. 突发 灾害事件 伤 员救 治策略初探 准备相应的检查及配血 , 为手术及抢救休克做好准备。 在半小 [ J 】 . 新 疆医学, 2 0 1 0 , 6 ( 2 ) : 2 4 6 — 2 4 7 . 时内 , 给 予患者输注 1 5 0 0 m l 的平衡 液体 , 再输 入代血浆 、 血浆 [ 3 】 朱要红 . 严 重创 伤 患者 的急救 与护理 【 J ] . 河 南外科 学杂 志 , 蛋 白溶液 、 低 分子右旋 糖酐等 , 以维持机体 的酸碱平衡 , 根据 2 0 1 0 , 9 ( 5 ) : 2 7 . 患者血 气分析指标 , 调整其输液 的数量与种类 。第 四, 快 速止 [ 4 】 杨 素琴 , 姚 建敏 . 严重创 伤 患者 的急诊 急救护 理[ J ] . 当代 医 血: 对 大动脉发生破裂 的患者 , 在进行 输液抗休克治疗 的同 学, 2 0 1 2 , 2 1 ( 3 2 ) : 1 2 8 — 1 2 9 . 时 ,应使用 止血钳与止血带给 予止 血处 置 ,对开放性骨 折患 【 5 】 王 海燕 . 严 重创伤 患者 急诊 急救 的 临床 护理 [ J 】 . 吉林 医学 , 者, 应用夹板与无 菌纱布给予加压固定 , 病情严重患者经抗休 2 0 1 2 , 1 3 ( 6 ) : 2 5 6 — 2 5 7 .
152例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增加肠蠕动,尽快恢复肠胃功能,为患者机体提供必需营养,促进早
日康复 。本研究 中观 察组患者术 后肛 门首次排 气时间 比采用 常规护理 的对照组提 前很多 ( ),有利的证 明了这一 点。 表1
表1 术后肛 门首次排 气及 卧床 时 间比较 ( ±S )
短患者住 院时间 ,提高患者 康复效果 ,还对 患者康复后 的生活有着积
1 . 2损伤部位 及原因
[】 王 晓雄 . 步 重视尿 流改 道和 膀胱 重建 手 术的 临床研 究 [ _ 2 进一 J中 】 华泌 尿外 科杂 志, 0 , ( : 34 5 2 22 8 4 -5. 0 3 )5
12 I q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5)
孙 欣
( 西梧 州市 红十字会 医院急诊科 ,广西 梧 州 53 0 ) 广 4 0 0
O tb r 0 V 1, o2 围蕊 co e 1, o. N .9 2 1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通过 护理干预给患者 灌输疾病保健 知识和相 关并发症的预 防注 意
事项 、消除患者康复 的心理顾虑和心 理压 力 ,大大 增加了患者康复 信
心 。患者 了解到康复锻 炼不仅与护理 、手术效果有 密切 关系 ,还与 患 者的 自 我护 理及医患配合 度有关后 ,配合 护士护理及康 复锻炼 的积极 性 、主动性 大大提高 ,机体恢复速度 、身体康复程度 也大大提高 。而 没加入干 预护理的对照组 患者仅是机械 的、被动 的依据 护士指示进行 康复治疗 ,效果一般 。 3 . 3护理 中加入干预更有 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研 究还表明加入 护理干预 的观察组 ,护理 中通过对患 者的心理干 预 ,针对 患者的不 同心理 ,进 行个别指导 。对于心理 负担比较重的还 采取特殊 的心理治疗 ,如 音乐疗法 ,消 除患者焦躁 、抑郁 的心理 ,减 轻患者心理 负担 ,使其投入积 极的康复锻炼 ,正确 面对术 后身体及生 活 ,使护理 效果增加 的同时还极大提高 了患者的心理及 生活质量 ,对 康复后患者及家庭生活都有积极 作用 。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体会一、引言严重创伤是指由交通事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的身体伤害,包括骨折、大出血、器官损伤等。
这类患者需要及时有效的急诊急救护理,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康复率。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的体会。
二、急诊急救护理流程1. 快速评估:在患者到达急诊室后,护理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伤口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危及生命的情况。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严重创伤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对于需要插管的患者,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
3. 止血:对于出血严重的患者,应迅速进行止血。
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止血带、纱布等工具进行止血。
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循环情况,如脉搏、皮肤颜色等。
4. 抗休克治疗:对于出现休克症状的患者,应迅速进行抗休克治疗,如补充血容量、升压药物等。
5. 伤口处理:对于开放性伤口,应迅速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
对于闭合性损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6. 心理护理:对于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心理护理同样重要。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三、护理体会1. 快速反应:在面对严重创伤患者时,护理人员应迅速反应,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 团队协作:在急诊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其他医护人员紧密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技能培训: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至关重要。
4. 心理支持:在面对严重创伤时,患者往往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
5. 记录与沟通: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过程,护理人员应做好详细的记录。
同时,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告知病情和治疗进展。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根据我科收治的10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治疗与护理进行总结。
结果我科收治的108例严重创伤的患者经急诊急救后,抢救成功的患者有91例,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17例。
结论针对急诊急救严重创伤的患者,抢救过程中要有良好的护理流程,护士要具有抢救的应有素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救临床护理严重创伤的疾病是急诊科常见急症,具有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以及病情急重等特点。
急诊急救过程中最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抢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的是护理工作。
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质量,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日后救治工作,现将我科收拾的10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针对我科收拾108例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7例。
年龄在24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9.4岁。
所有严重创伤的患者均在受伤后15分钟至2个小时到我科就诊。
其中休克的患者64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12例,意识朦胧的患者12例,昏迷的患者20例。
按受伤原因分类:其中交通事故伤的患者37例,殴打伤患者33例,坠落伤的患者38例。
受伤的部位:颅脑损伤的患者35例,四肢损伤的患者25例,腹部伤的患者26例,胸部伤的患者29例,复合伤的患者72例。
2 急救护理急救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液输血-心功能监测-控制出血。
2.1快速准确评估病情严重创伤的患者入院时,病情往往紧急,大部分患者不能提供正确的主诉病情,只有靠接诊的护士的临床经验进行初步的评估伤情。
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意识状态、瞳孔大小、脉搏速度、呼吸形态、四肢温湿度、血压情况、伤口出血量、四肢活动度等全方面的进行快速检查,对患者的伤情做出准确的初步判断,同时与医生共同抢救患者。
2.2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创伤的患者会发生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出现窒息,保持有效呼吸立即清除口鼻腔内血液、分泌物及血块,必要时从鼻腔内吸引出分泌物,以保证有效的通气,有呕吐的患者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及窒息,及时给予患者进行氧疗,严重创伤的患者常因呼吸道梗阻、血气胸所导致的反常呼吸运动,造成不同程度的缺氧。
急诊科严重创伤急救与护理体会

急诊科严重创伤急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急诊科严重创伤急救与护理体会。
方法:时间为于2018.1~2021.1,选择急诊科收入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入组,随机划分为两组,一组以常规急救护理为主命名为对照组,一组以整体性急救护理为主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急救效率。
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接受整体性急救护理,可提升抢救治疗效果,挽救生命,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科;严重创伤;急救护理严重创伤是指机体内受到广泛性软组织创伤,并发心肾等脏腑器官损伤,严重者也会出现休克症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极大威胁。
严重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病症,具有极高的致残性与致死率,不仅需要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救治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可提升救治效率与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1]。
因此,本文以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急诊科急救护理开展方法与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抽选急诊科50例严重创伤性病例,时间为2018.1~2021.1,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高空坠落伤15例,暴力外伤8例,机械碾压伤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个组,一组以对照组命名,25例病例中男女各12例与13例,年龄均值为(42.67±3.64)岁,一组以观察组命名,25例病例中男女各14例与11例,年龄均值为(42.23±3.77)岁,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1.1.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清理创面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密切监测,提供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配合医师开展急救抢救工作。
观察组实施整体性急救护理,方法如下:(1)精确判断病情、迅速评估:患者入院后,快速询问创伤原因,了解病史,明确受伤时间,对致伤物过程与损伤位置进行判断,检查患者的意识与呼吸状态,判断患者呼吸是否受阻、是否具有节律性,判断自主呼吸是否正常;根据患者的脉搏体征等指标对患者是否存在低血容量性休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护理方式,为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停留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急诊抢救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急诊过程中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严重创伤;急诊;急救
嚴重创伤患者多指因多种外因造成的严重内伤、外伤患者,如电击、车祸、坠落伤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体表大出血或严重内伤[1]。
严重创伤的特点为变化快、病情重,稍有延误可造成伤员死亡。
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抢救工作成功的关键。
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是各级医院工作的重点及难点,也是学界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2]。
我院对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5~69岁,平均年龄(37.6±
2.7)岁。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6例,意外坠落25例,打架斗殴19例,爆炸伤11例,点击9例。
损伤部位:颅脑伤害49例,胸腹部受伤24例,胸腹部受伤27例。
患者入院时情况紧急,需立刻进行抢救。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措施,急救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入院基本护理
1.2.1.1准确判断病情,展开急救。
对患者急救现场施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与患者的预后具有密切联系。
严重创伤的急救与护理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在紧急情况下,先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进行优先处理[3]。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病情进行准确判断,轻伤患者可直接实施治疗,中度及重度患者需立即送至医院实施急救,对威胁生命的重伤进行治疗后,可送至相应科室进行后续治疗。
1.2.1.2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护理评估。
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相关生命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对患者的意识及神志进行观察,询问伤情,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用最快的速度预见性地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准备接下来的诊疗[4]。
1.2.2急救护理措施
1.2.2.1保持呼吸道通畅医护人员需做好充分抢救的准备,熟练掌握开放气道的方法,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同时进行输氧的处理。
对于颅脑损伤及创伤性休克患者,可用纱布辅助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呼吸骤停患者可进行气管插管;舌后坠患者可采用口咽通气管法[5]。
1.2.2.2伤口处理根据患者受伤程度及出血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伤口处理:伤口较大患者可先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血管损伤、皮肤撕脱上及四肢开放性骨质患者可采用大拇指压迫近心端动脉,或采用气压止血带进行止血,从而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需采用明胶海绵贴敷;头皮出血患者可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张力性气胸患者需迅速给予胸腔穿刺;开放性气胸需在呼气末端迅速将伤口封闭;腹部内脏脱出不能立即送回内腔,以免出现感染[6]。
1.2.2.3保证有效循环严重创伤患者有效循环血量常低于正常标准,需立即采用静脉留置针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液,必要情况下需大量输血,补充血容量缓解患者的休克状态。
可对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平衡液,作为扩容液,平衡液的安全性较高[7]。
1.2.2.4检测病情在急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瞳孔、神志、尿液等进行及时观察,如出现异常,则需立即汇报医师,采取处理措施。
保持患者姿势稳定,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对患者的受伤位置进行重点查看,在必要情况下给予适当的辅助检查。
另外,需防止多发创伤患者出现漏诊的情况,腹腔穿刺时如无法抽到凝血,则可基本上确诊为出血性休克、腹腔内脏伤[8]。
1.2.2.5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与患者进行良性沟通,安抚神志清醒患者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2.2.6书写抢救记录抢救记录的书写非常重要,是患者下一步治疗的信息依据,也具有法律效力。
抢救记录需根据抢救情况真实书写,保证其真实性及准确性,一般情况下,抢救记录需在6h内完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急诊抢救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出现严重创伤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严重创伤病情变化快,危重,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加重患者病情。
因此,积极主动的护理及抢救时挽救严重创伤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急诊急救护理可保证重症创伤患者在接受急救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生命保障,有效缩短抢救时间[9]。
同时,护理人员可主动参与到抢救中,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科学、及时的护理,可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存活率,大大降低了患者后遗症发生率,因此,对该类患者给予急诊急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急诊抢救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了急诊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的重要意义,与前人研究成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严重创伤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处理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严密的急诊急救护理时保证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在急诊操作中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严清.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17):356-357.
[2]陈在荣.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与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363-363.
[3]陈志会,韩鹏飞,刘爽.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刍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5):287-288.
[4]周海鹏,王霞.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03):56-58.
[5]刘彩霞.创伤性严重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23):151-152.
[6]叶惠娟.急救护理干预在抢救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05):117-117.
[7]Mitsunaga,Iwata Katsuo,Yamanaka Yoshimi,et al.The level of agreement regarding patient disposition between emergency physicians and consulta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3,6(1):22.
[8]周春静.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J].医学信息,2014(18):291-291.
[9]于玲.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16):35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