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质
我国的小麦品质与加工

我国的小麦品质与加工1小麦营养成分与品质特征1.1小麦的营养构成及特点小麦通常含有70%的碳水化合物,9%~14%的蛋白,2%的脂肪,1.8%的矿物质及12%的食用纤维。
小麦籽粒含有81%~84%的胚乳,6%~7%的糊粉层,7%~8%的表皮及3%的胚芽。
小麦表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
小麦胚芽含有30%的蛋白,30%的脂肪,并含有相当数量的糖。
它含有占小麦总量60%以上维生素B1,20%~25%的维生素B2,维生素B6及维生素E,10%~25%矿物质存在于胚芽中。
1.2我国小麦品质特征在发达国家中,小麦收获季节经常对品质进行分析,根据其质量的不同分别售给相应的使用单位。
小麦包括物理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工艺品质及储藏品质。
从食品质量出发研究小麦种植和加工,这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原则。
我国小麦品种特征是种皮坚硬,面粉有粘性。
其优点是:蛋白质含量普遍较高,磨粉品质好,但不足之处是焙烤面包的品质差,焙烤蛋糕的品质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选育品种时长期忽视焙烤面包品质。
小麦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受遗传基因、气候、雨量、土壤施肥状况及产量高低影响。
一般生长在干旱土壤含氮量较高的条件下,蛋白质增加。
而产量越高,蛋白质含量愈低,则淀粉含量增加。
2我国小麦加工现状及发展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大体在1亿吨左右(1991年~1997年)。
小麦经碾磨可加工成面粉。
在面粉加工中,小麦胚芽如果不单独提取出来,混入麸皮作为饲料是资源的浪费。
也失掉了面粉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一条途径。
由于麦胚中含有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变质,不利于面粉的储存。
用含胚的面粉烘焙食品,烤制面包,其品质差。
最有效方法是在小麦加工过程中,将小麦胚芽单独提取出来,作为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原料,制作各种营养保健食品,以提高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加快麦胚食品研制和开发,提高粮食利用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2.1面粉加工现状改革开放的20年间,我国引进国外先进小麦制粉设备生产线200余条,使我国的制粉技术达到先进国家80年代的中后期水平。
小麦质量标准

小样重量 g 10 50 100 200
•
• •
•
筛选 1.3.1 电动筛选器法: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套好(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 套上筛底),按规定称取试样放入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上,接通电源,打 开开关,选筛自动地向左向右各筛1min(每分钟110~120转),筛后静止片刻,将筛上 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筛下物内。卡在筛孔中间的颗粒属于筛上物。 1.3.2 手筛法:按照上法将筛层套好,倒入试样,盖好筛盖。然后将选筛放在玻璃板或 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每分钟110~120次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各筛动 1min。筛动的范围,掌握在选筛直径扩大8~10cm。筛后的操作与上法同。 1.4 大样杂质检验 1.4.1 操作方法:从平均样中,按1.2的规定称取试样(W),按筛选法分两次进行筛选 (特大粒粮食、油料分四次筛选),然后拣出筛上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重(W1)。 (小麦大型杂质在4.5mm筛上拣出)。 1.4.2 结果计算。
• 螺丝固定,再将不等臂式双梁安装在支架上。 • 3.3 将放有排气砣的容量筒挂在吊环上,将大、小游锤移至零点处,检查空载 时的零点。如不平衡,则捻动平衡调整至平衡。 • 3.4 取下容量筒,倒出排气砣,将容量筒安装在铁板底座上,插上插片,放上 排气砣,套上中间筒。 • 3.5 将制备的试样倒入谷物筒内,装满刮平。再将谷物筒套在中间筒上,打开 漏斗开关,待试样全部落入中间筒后关闭漏斗开关。握住谷物筒于中间筒结 合处,平稳地抽出插片,使试样于排气砣一同落入容量筒内,再将插片准确 地插入豁口槽中,依次取下谷物筒,倒净插片上多余的试样,抽出插片,将 容量筒挂在吊环上称重。 • 双实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3g/L,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 • B小麦水分检验法 GB/5497-85 • 1 105℃恒重法 • 1.1仪器和用具 • 1.1.1 电热恒温箱; • 1.1.2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 1. 1. 3 实验室用电动粉碎机或手摇粉碎机; • 1. 1. 4 谷物选筛; • 1. 5 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 变色硅胶一经呈现红色就不能继续使用,应在 130-140℃温度下烘至全部成蓝色后在用) • 1.1.6 铝盒:内径4.5cm、高2.0cm。 • 1.2 式样制备
国家小麦种子质量标准

小麦分类与质量标准
普通栽培小麦一般按照播种期、皮色和粒质进行分类。
我国根据小麦籽粒的皮色、粒质将小麦分为硬质白小麦、软质白小麦、硬质红小麦、软质红小麦和混合小麦五大类( 参见( 小麦》GB/T1351-2008))。
以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含量和色泽气味为评价指标, 小麦》 GB/T1351-2008)将小麦籽粒质量分为6个等级。
另外,国家颁布实施的小麦质量标准还有( 优质小麦((强筋小麦》 GB/T17892-1999)、 优质小麦((弱筋小麦》 GB/T17893-1999)、 专用小麦品种品质》 GB/T17320-1998)等。
小麦种子标准
小麦种子标准:原种纯度不低于99.9%、良种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
小麦种子分级以品种纯度、净度和发芽率为依据,其中品种纯度为
主要定级标准。
原种: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8.0%,发芽
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良种:纯度不低于99.0%,净度
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一般的小麦良种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份不高于13%。
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0%。
合格小麦种子标准是纯度99%,芽率85%,水份13%。
小麦种子标准:以品种纯度,净度和发芽率,含水量为标准,分别是纯度大于99.9%,净度99%,发芽率大于85%,含水量小于13%。
小麦的品质特征

小麦的品质特征
1. 蛋白质含量:小麦中的蛋白质是面粉中的重要成分,对面团的结构性能和面包等制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面粉的吸水性越好,面团强化能力越高,制品质地越好。
2. 硬度:小麦的硬度主要影响面团的强化能力和制品的质地。
硬质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高,面粉含有较多的弹性蛋白质,面团能够充分发展出强筋结构,适合制作刚性面点;而软质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低,面粉含有较多的软性蛋白质,适合制作柔软的面点。
3. 颜色:小麦的颜色也是评价其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颜色越白,代表小麦的品质越好。
而黄色或暗色的小麦,可能是由于存储时间较长、贮存条件不佳或存在病害等原因。
4. 吸水性:小麦面粉的吸水性指面粉吸水后所形成的面团的性质。
吸水性高的小麦面粉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在加工过程中面团柔软、韧性好,制品质地细腻、口感好。
5. 筋度:小麦面粉的筋度是指面粉中的蛋白质在水分的作用下形成成筋结构的能力。
筋度高的小麦面粉能够形成紧密的筋结构,使制品具有弹性和韧性。
6. 含糖量:小麦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淀粉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糊化作用,使制品增加体积和口感。
综上所述,小麦的品质特征涉及到蛋白质含量、硬度、颜色、吸水性、筋度和含糖量等几个方面,这些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麦加工制品的质量。
小麦品质特性

小麦制粉
作者:乔胜琦
对面粉厂来说,好的小麦应该是:出粉率高、研磨简便、筛理容易、符合所生产小麦粉的品质要求,且价格便宜。
品质的优劣可通过品质指标反映出来。如出粉率、筛理性、粉色、灰分含量等反映第一加工品质;面粉的烘焙品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蒸煮品质反映第二加工品质。小麦的营养品质系指小麦籽粒中含有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含量、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不仅包括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多少,而且包括营养成分是否全面和平衡;籽粒饱满度、容重、角质率、腹沟的深浅、子粒形状、粒色等反映了籽粒的形态品质。
小麦出粉率,是评价胚乳提取的程度,制粉者都期望将一定质量的小麦经过加工,在规定的面粉质量(主要是灰分和色泽等级)下尽可能得到最高的出粉率,或者是在规定的出粉率下得到最好的面粉质量。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因为小麦制粉应从麦皮上尽可能剥刮出最多的粗粒、麦心和粗粉,再经提纯研细成面粉,与此同时尽量保持麸片的完整和面粉的胚乳纯度,且面粉的灰分含量与面粉中麸屑含量呈正相关,而其面粉的色泽则与灰分呈负相关。
小麦的制粉工艺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尤其是小麦的硬度、角质率、水分、容重等影响更为明显。
制粉的目的是将小麦皮层与胚乳分开,生产出尽量多的合格面粉,在评定小麦的制粉特性时,应考虑三个与子粒特性有关因素:一是胚乳含量;二是皮层剥离性能;三是研磨和筛理特性。
胚乳含量是小麦出粉率的理论依据,容重与千粒重大,形状近似球形的小麦,其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小,胚乳含量高,出粉率高;皮层的剥离性能即是皮层与胚乳分离的难易程度,它与小麦品种、产地、硬度等有关,一般硬质小麦的皮层剥离性能较好,麸中含粉少,而软质小麦则相反;研磨和筛理特性与小麦软硬有密切关系,硬质小麦胚乳质地硬,不易破碎磨细,颗粒状物料较多,容易筛理,但研磨动耗较高,且软质小麦则相反。因此,加工硬质小麦时,需要良好的调质(加水润麦),适宜的制粉工艺,较轻的皮磨研磨。加工软质小麦粉时,应配备较大的筛理面积,强调使用打麸机。
小麦的分类及其质量标准

⼩麦的分类及其质量标准⼩麦的分类及其质量标准⼀、⼩麦的分类⼩麦属于单⼦叶植物纲,⽲本科,⼩麦属。
世界各地种植的⼩麦产要是普通⼩麦,普通⼩麦分布极⼴,其播种⾯积占世界⼩麦播种⾯积的90%以上,普通⼩麦的得类很多,其分类⽅法不⼀,⼀般采⽤下述的分类⽅法。
(⼀)按照⼩麦籽粒的⽪⾊划分按照⼩麦籽粒⽪⾊的不同,可将⼩麦分为红⽪⼩麦和⽩⽪⼩麦简称为红麦和⽩麦。
红⽪⼩麦(也称为红粒⼩麦)籽粒的表⽪为深红⾊或红褐⾊;⽩⽪⼩麦(也称为⽩粒⼩麦)籽粒的表⽪为黄⽩⾊或乳⽩⾊。
红⽩⼩麦混在⼀起的叫做混合⼩麦。
(⼆)按照⼩麦籽粒的粒质划分按照籽粒粒质的不同,⼩麦可以分为硬质⼩麦和软质⼩麦,简称为硬麦和软麦。
硬麦的胚乳结构为紧密,呈半透明状,亦称为⾓质或玻璃质;软麦的胚乳结构疏松,呈⽯膏状,亦称为粉质。
就⼩麦籽粒⽽⾔,当其⾓质占其中部横截⾯1/2以上时,称其为⾓质粒,为硬麦;⽽当其⾓质不⾜1/2时,称其为粉质粒,为软麦。
对⼀批⼩麦⽽⾔,按我国的标准,硬质⼩麦是指⾓质率不低于70%的⼩麦;软质⼩麦是指粉质率不低于70%的⼩麦。
(三)按照播种季节分类按照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将⼩麦分为春⼩麦和冬⼩麦。
春⼩麦是指春季播种,当年夏或秋两季收割的⼩麦;冬、麦是指秋、冬两季播种,第⼆年夏季收割的⼩麦。
⼆、中国商品⼩麦的分类及等级标准(⼀)分类中国根据⼩麦的⽪⾊、粒质和播种季节将商品⼩麦分为9类,见GB⼀1351⼀1999。
具体如下:1.⽩⾊硬质冬⼩麦:种⽪为⽩⾊或黄⽩⾊的麦粒不低于90%,⾓质率不低于70%的冬⼩麦。
2.⽩⾊硬质春⼩麦:种⽪为⽩⾊或黄⽩⾊的麦粒不低于90%,⾓质率不低于74%的春⼩麦。
3.⽩⾊软质冬⼩麦:种⽪为⽩⾊或黄⽩⾊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麦。
4.⽩⾊软质春⼩麦:种⽪为⽩⾊或黄⽩⾊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麦。
5.红⾊硬质冬⼩麦:种⽪为深红⾊或红褐⾊的麦粒不低于90%.⾓质率不低于70%的冬⼩麦。
关于小麦品质及品质指标

小麦品质与品质指标日期: 2004-06-30 阅读: 3842 字体:大中小双击鼠标滚屏小麦质量从不同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加工品质、食品品质、营养品质以信卫生品质。
小麦加工品质包括:磨粉特性、出粉率。
色泽、再制品工艺特性等。
食用品质包括:面粉制成品如面包、面条、饼干、糕点的口感、滋味了烘焙特性、蒸炸等特性。
营养品质表示小麦营养物质的含量,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必需氨基酸、消化吸收率、蛋白质效价、生物价统。
老生品添包括。
有毒物质、有害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等。
小麦各种品质要用其相应的指标来反映品质状况。
例如用出粉率、粉色、灰分含量、容重、千粒重反映加工品质;用面筋的数量和质量、烘焙实验、面包体积、评分,维及反映食用品质。
这些指标义根据测定的对象和种类分别有不同的优、劣标准。
例如面筋数坦和龊量标准对面包制品和饼干制品要求各不相同,窗包要求高面筋含量和强筋力的面粉外而饼干则要求低面筋含量和弱筋力的面粉。
小麦各品质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存在相互联系。
一些品质指标不但可以反映一种品质。
还可以反映另一种角城十例如小麦蛋白质为仅是重要的营养品质。
又反映了面团工艺特性和加工品质产。
面粉的灰分含量是小麦加立精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又是矿物质营养的指标)不过对加工精度指标来说明灰分含量偏困示加社精度高,而对营养指标来说,决分含量高是装示矿物质含量多。
又例如水份沓量不但表示于物质重量的重要指标,还是加之和的重要指标。
“义小麦品质的优劣要通过品质测定指标应映出来。
这些指标的确定和来用,首据统真正.反映小麦膨品质,其次实有可行的测定方法和仪器。
测定方法尽量简单易行,仅影要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如果某一指标虽能很好地反映小麦内在品质,但测定方法过来复杂,那么波指标不会被普遍采用一随着敌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测定技术。
新测定方法的发明,一些能反映小麦内在品质的新指标会不断得到开发和应用。
小麦品质指标可以根据沙定内容分为物惠指标殁化学指标两种。
感官鉴定小麦质量的几种方法

感官鉴定小麦质量的几种方法
感官鉴定小麦质量是一种专业性和有效性都很高的检测方法,它不仅能反映小麦质量情况,而且可以找出小麦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小麦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
感官鉴定小麦质量的主要方法有五种:
首先是外观检查。
通过视觉检查,可以判断小麦的颜色和形状,是否存在异常。
正常的小麦,大概有80%白色、15%土褐色及5%水湿的现象。
如果小麦的外观色泽较差,就需要更严
格的鉴定和检测。
其次是气味检查。
通过试验,可以检测小麦的加热气味、湿度气味、变质多气味和生物质
气味等,来判断小麦质量的优劣。
第三是触感检查,也称为“摸颚”法。
这个方法比较容易操作,只要用手触摸小麦的表面,
可以检测其颗粒硬度及颗粒之间的连结性。
第四是磨碎试验,也叫“抽籽法”。
这种试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小麦粒度和磨碎率,即通过
机械研磨后,抽取其中的籽粒,以检测小麦粒度和磨碎率。
最后一种方法是渗透试验,也叫“营养分析”。
营养分析可以准确测定小麦营养成分及指标,如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含量等。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出小麦的营养元素,以评估小麦的
营养质量。
总之,感官鉴定小麦质量的主要方法有外观检查、气味检查、触感检查、磨碎试验和渗透试验,这些方法特别有效,可以帮助检测小麦品质,改善小麦品质管理,从而提高小麦的营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小麦是制粉厂的原料,它是制粉厂工业生产中四大因素——原料、制粉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操作管理之一。
良好的小麦质量将有利于制粉厂生产出质量佳、出粉率高的面粉,足够的小麦数量将有利于制粉厂发展生产。
制粉厂的经济效益的来源和增长,除了具有良好的工艺设备、合理的粉路、精心的操作管理外,首先取决于原料的选择和管理。
对于一个制粉操作者来说,应对小麦的工艺品质和质量有一个较全面地了解,才能在制粉生产中采用较合理的加工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操作措施,从而达到最有效的利用小麦,提高出粉率,保证面粉质量,降低加工成本,均衡发展生产。
一、小麦的籽粒结构与工艺意义小麦籽粒又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所组成,一端是胚部,另一端是顶部,生有茸毛(称麦毛),背部隆起,呈弓形,腹部扁平,中间凹陷成腹沟,腹沟的两侧部分叫做颊,两颊不对称。
1、皮层皮层共分为6层,各层组织结构依次如下:表皮是皮层的最外一层,由一层纵向排列的细长形厚壁细胞组成,略呈透明。
外果皮由几层纵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紧贴表皮的一层细胞,形状与表皮相似。
另外1~2层细胞比较薄,颜色较表皮为黄。
内果皮有横细胞层和管状细胞层组成。
横细胞层是一层横向排列的厚壁细胞,内壁比外壁厚;管状细胞层是一层纵向排列的薄壁细胞,希堡呈管状,分散排列而不规则。
本层在籽粒不成熟时呈青色,成熟后无色。
种皮极薄,看不出明显的细胞结构,实际上是由内外两层斜向(对于麦粒长轴)而又垂直排列的成形薄壁细胞组成。
外层无色透明,称透明层;内层含有色素,称色素层。
麦粒的皮色主要由内层细胞的色素决定。
珠心层很薄,呈透明状,细胞构成不明显,与种皮紧密结合,不易分开。
糊粉层是皮层的最里层,由一层排列整齐、近似方形的厚壁细胞组成,与其他皮层结合紧密,不易分离。
小麦的整个皮层约为小麦籽粒重量的14.5~18.5%,而糊粉层的重量又占皮层的40~50%。
由于小麦皮层的结构紧密,并且由一条包含整个麦皮组织1/4~1/3的腹沟,要想把皮层剥下来是比较困难的,腹沟中的皮层庚难剥去。
因此,制粉是采用逐步研磨和筛理的方法进行的。
小麦的皮层外面5层含粗纤维多,人体难以消化,并且影响面粉的粉色,是制粉过程中首先除去的部分。
糊粉层比其他5层具有较丰富的营养价值,粗纤维含量较少。
在磨制低等粉时,应设法将糊粉层磨入粉中,但应尽量减少其他皮层混入粉中,这样可提高出粉率,又能保证面粉质量。
在磨制高等粉时,由于糊粉层中还含有部分不易消化的纤维素和较高的灰分,因此,不宜将它磨入粉中。
小麦的皮层色泽不同,制粉时,其工艺性质不同。
白皮麦由于皮层薄而色浅,磨制的面粉色泽好,出粉率较同等的红皮麦高,所以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质。
不同的小麦其皮层厚度也是不同的,厚皮的小麦皮层占整个麦粒百分率大,故出粉率低,小麦的皮层厚壁对出粉率的高低有决定的意义。
灵位,小麦的皮层含粗纤维多,粗纤维吸水后,具有一定韧性和不易破碎的性质,这就使在逐步研磨的工艺过程中有可能提取个等级面粉。
2、胚小麦籽粒中胚的含量约为2~3.9%。
胚是麦粒中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具有完善而健壮的胚可促进小麦籽粒的水分调节和水热处理。
胚中含有大量脂肪以及较多的蛋白质、糖和维生素,把它磨入面粉中无疑可以增加面粉的营养成分。
但由于脂肪容易变质,容易增加面粉酸度,不适于长期保管;黄色的脂肪还会影响面粉的粉色,因此,在磨制高等级面粉以及较长期保存的面粉,不宜将胚磨入粉中。
另一方面,麦胚含脂肪多又具有韧性较大的特性,可在研磨过程中,利用麦胚不易磨碎成粉的特点单独将它提出,麦胚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可供作高级营养食物机制药用。
3、胚乳胚如所占小麦重量的比例约为78~84%,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易为人体消化和吸收,它是制粉过程中重要的提取部分。
小麦籽粒中胚乳的含量愈多,出粉率就愈高。
胚乳中蛋白质(面筋质)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面粉的质量,胚乳中的细胞组织结构的紧密程度不同,呈角质和粉质的数量不一,形成了小麦质地有软有硬。
小麦质地的软硬对清理工艺,制粉工艺及具体操作方法和面粉质量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硬质麦比软质麦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质。
硬质麦在制粉过程中可得到大量的渣和麦心,在制品流动性好,筛理效果高,胚乳较易从麦皮上刮净。
面粉中含蛋白质多,面筋质量好,适于制取高等级的面粉。
但研磨出的面粉色泽较软质的面粉为深。
由于硬质麦胚乳的硬度较大,润麦时间长,研磨动力消耗也较大。
它也不适合做饼干食品的原料面粉。
二、小麦的物理性质1、小麦籽粒的形态及大小小麦籽粒为一颗粒。
籽粒的形体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横截面近似心脏形。
小麦籽粒的形体特征决定于它的遗传基因及其外部成长条件。
小麦籽粒的形态大小尺度用粒度来衡量,其粒度的量度的原则是:籽粒基部到顶端的距离为粒长,两颊之间的距离为粒宽,腹背之间的距离为粒厚。
我国普通小麦的粒度范围:小麦的粒度范围一般来说,大粒麦比小粒麦的表面积比例相对减少,小麦籽粒的长度和宽度亦接近相等,小麦的皮层含量亦较少。
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大粒麦出粉率高;颗粒表面积愈小,出粉率也就愈高。
了解小麦籽粒形体的大小,便与制粉操作时在清理过程中选择和配备不同规格筛孔的筛面来清理小麦。
圆形筛孔主要根据小麦籽粒的宽度来作为杂质分离和小麦分级的;长方形筛孔主要根据小麦的厚度来作为杂质分离或小麦分级的。
2、麦理的均匀度麦粒的均匀度,是指麦粒粒度大小一致(亦称整齐度)。
麦粒群体粒度不均匀的原因主要与麦粒在麦穗、小穗和麦秆上的生长位置有关,在同一穗上,中部的麦粒就大于上下两端的麦粒。
麦粒的均匀度可用两种方法表示:1)根据规定的具有一定筛孔大小的一层筛面上筛理出的最大筛上物的重量占所筛原料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2)两个相邻分级筛面上留存的麦粒的最大重量,如果留存在两相邻的筛面上的数量在80%以上者均匀度最好;70~80%这为中等,小于70%的均匀度为较差。
小麦的均匀度高,对于小麦清理除杂和磨粉到较为有利。
在清理流程中,在具有一定清理条件情况下,应对均匀度较差的小麦先分级后分别清理杂质、着水润麦比较好。
对于小麦在中等均匀度以下的小麦采用分级机(有的称集中机,农业上叫分选机)分级则更好,小麦通过分级机可将小麦分成大致70%的重质小麦和30的轻质小麦。
重质小麦所含石子到吸式去石机进行去石,轻质小麦含有异种粮、瘪麦、草籽等进入碟片精选机,这样可以减少碟片精选机的数量,保证小麦的清理质量。
3、小麦籽粒的色泽、气味和味道小麦籽粒的色泽是小麦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小麦籽粒色泽具有小麦籽粒本身特有的颜色和光泽。
如硬质麦的色泽有琥珀黄色、深琥珀色和浅琥珀色;软麦除了有红、白两个基本颜色外,还有深红色、红色、浅红色、黄红色、黄色等。
小麦籽粒的色泽还会随小麦的新陈程度而变化,在正常储藏条件下小麦籽粒的颜色会因小麦籽粒皮层的色素层氧化而随储藏期延长而逐渐变白,而光泽则逐渐减弱。
小麦籽粒的色泽在不良的条件下,会改变小麦籽粒的颜色及失去光泽。
引起麦粒色泽异常的原因有:小麦的晚熟,使籽粒呈绿色;收小麦赤霉病毒的侵染,麦粒颜色变浅,有略带青色,严重时麦粒上出现红的斑点或黑色微粒;储藏时间过久,色泽变得陈旧;受潮会失去光泽,稍带白色;发生霉变,麦粒上出现白、黄、绿、红等色彩斑点,严重时便成黑绿色等。
对于小麦籽粒的色泽改变程度较大,或小麦数量较大时,生产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是在不影响加工面粉成品质量的前提下,可按一定比例搭配加工。
否则另作它用。
正常小麦籽粒的气味是一种小麦特有的香味,如果气味不正常,说明小麦变质或者吸附了其他有异味的气体。
通常小麦气味不正常的主要原因是:发热霉变,有苦味、霉味;发芽小麦,有类似黄瓜的气味;包装和运输工具不干净,使小麦污染上杂物,则有其他异味。
尤气味的小麦不能混同在小麦堆中,必须单独堆放,使气味挥发,另行处理,切不可混在小麦流中一起加工。
否则严重影响面粉质量。
4、小麦的容重与千粒重小麦的容重是小麦容积重量的简称,就是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重量。
容重的单位有公斤/立方米,或克/升等。
我国小麦等级标准就是以容重来定级的,容重是评定小麦品质的主要指标,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小麦的容重随着麦粒的形状、饱满程度、表面状态、水分含量、含杂量等以及容重的测定方法等因素而变化。
小麦容重越大,质量越好,胚乳含量也较高,它表示麦粒发育良好饱满,含有较多的麦胚。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容重大的小麦一般是出粉率较高的。
我国一般的净麦容重在680-820克/升之间。
软麦的容重偏低。
小麦的千粒重是指一千粒小麦的重量,单位是克。
一般地,在同样水分含量条件下,千粒重高的小麦表明颗粒饱满,充实,粒大。
千粒重是度量小麦籽粒饱满程度的直接指标。
我国小麦的千粒重一般在17~47克。
5、小麦的散落性与自动分级性小麦有高处自然下落到地面上时,如果周围没有东西阻挡,就必然向四周流散,并形成中间高,四周成斜坡的圆锥体。
这种易于从粮堆上部向下四面流开的性质,称为小麦的散落性。
麦粒的散落性可用所形成的圆锥体的斜边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来表示,这个角度叫自然坡角(或称静止角)。
小麦通常自然坡角为23~38度,内摩擦系数为0.445~0.56。
自然坡角越大,说明麦粒的散落性越差,散落性差的小麦,在小麦的清理过程中,容易堵塞设备的进、出口及管道。
操作不善时,小麦还会在仓底结拱堵塞仓的出料口,必须引起注意。
小麦的散落性是变化的,它会随着小麦的表面状态,粒形,水分含量和含杂质量而不同,小麦的均匀程度也影响小麦的散落性,小麦均匀度差也是影响小麦散落性差的一个因素。
小麦颗粒之间存在着比重差异,小麦在振动时,会因比重不同造成重的、粒小的小麦在下面,而较轻的、大的不实粒则浮在上面;又如小麦从高处自然落下时,自然落下的高度不同,会造成比重不同的小麦分别聚集在粮堆的不同部位,这些现象均称为小麦的自动分级性。
小麦的自动分级性不仅与小麦颗粒的比重差异有关,而且还受小麦的移动方式的影响。
小麦颗粒间自动分级的特性存在,当进行各种方式的筛理时,有利于促使小粒物料接触筛底,有利于比重大的,粒小的石子等杂质接触筛面。
另一面,自动分级性也给制粉生产带来一些麻烦,例如:进麦仓或麦仓中放出的小麦,由于小麦的自动分级性,使得小麦质量好坏不均,影响均衡正常生产。
6、小麦的悬浮速度当小麦颗粒置于一个自下而上通入气流的垂直管道中时,小麦颗粒受到了气流向上浮力和小麦本身重量向下重力的两种力的作用,这两种力大小相等时,小麦颗粒悬浮在管道中,此时,气流的速度称为小麦颗粒的悬浮速度。
我国小麦的悬浮速度见表:我国小麦的悬浮速度小麦颗粒的悬浮速度,不仅与颗粒表面积大小,比重、形状等因素有关,而且还受的测量管径和输送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当物料粒径于管径之比较大,以及溶度比较大时,悬浮速度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