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DR实验报告
《电信传输原理》OTDR光纤断点和光纤损耗测试实验

《电信传输原理》OTDR光纤断点和光纤损耗测试实验一、实验名称:OTDR光纤断点和光纤损耗测试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光时域反射仪OTDR仪表使用方法。
掌握通过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判断光缆故障点。
三、实验器材:1.光缆长度约5Km /盘 1盘2.实验用维护终端若干3.光时域反射仪OTDR仪表 1台4.光功率计 1台四、实验原理:光时域反射计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简称OTDR是通过测量背向瑞利散射光,测量光纤损耗、故障点、接头损耗、光纤长度的实用化测量仪器。
OTDR的工作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3.1 OTDR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激光二极管发出一个窄脉冲光信号,通过光纤耦合器注入到光纤中。
沿光纤各l点上都会产生瑞利散射。
瑞利散射光中有一部分传输方向是与入射光相反的,这部分背向瑞利散射光通过光纤耦合器进入光电探测器,经过处理后得到的背向散射测量曲线如图3.2所示。
图3.2 背向散射测量的典型记录曲线图中各段分别反映如下特性a —由于耦合部件和光纤前端面引起的菲涅耳反射脉冲。
b —光脉冲沿具有均匀损耗的光纤段传播时的背向瑞利散射曲线。
c —由于接头或耦合不完善引起的损耗或由于光纤存在某些缺陷引起的高损耗区。
d —光纤断裂处,此处损耗峰的大小反映出损坏的程度。
e —光纤末端引起菲涅耳反射脉冲。
因此,利用OTDR测出的回波曲线,就可以测出光纤的平均损耗、接头损耗、光纤长度和断点位置。
而光纤长度是通过激光器发出激光脉冲与接收到背向散射光之间的时间差进行测量的。
2.OTDR使用说明:本实验主要是使用OTDR测量光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用OTDR进行光纤测量可分为三步:参数设置、数据获取和曲线分析。
人工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波长选择(λ):因不同的波长对应不同的光线特性(包括衰减、微弯等),测试波长一般遵循与系统传输通信波长相对应的原则,即系统开放1550波长,则测试波长为1550nm。
光信息专业实验报告:光时域反射仪(OTDR) (2)

光信息专业实验报告:光时域反射仪(OTDR )六、实验过程记录与分析A 、 光纤长度测量用NETWORKS 软件测量从A 点到C 点的距离,采用10ns 和250ns 脉宽进行了多次测量,得到光纤长度如表1所示(n = 1.4682,λ= 1550 nm ):表1 光纤长度测量值B 、 光纤衰减耗损的分段测量分别用脉宽为10ns 和250ns 的激光,分段测量光纤的平均损耗。
选择2km 为分解,注意选择点A 和B 时应避开融接连接点和机械连接点。
测量时A 点逐渐远离开端,记录数据如表2所示(n = 1.4682,λ= 1550 nm )1、 对10ns衰减系数平均值标准偏差()0.007dB/km1)3(3141i 210ns10nsi 10ns =--⨯=∑=αασ所以得到:km dB /007.0194.010ns ±=α2、对250ns衰减系数平均值:km dB /194.010ns =αkm dB /213.010ns =α标准偏差:()0.02dB/km1)(33141i 2100ns100nsi 100ns =--⨯=∑=αασ所以得到:km dB /02.021.010ns ±=αC 、 全段光纤的平均损耗为了去除菲涅尔反射峰下降沿的影响,我们特从B 峰后的平衡点开始测量到C 点,长度有一些变化,连同衰减一起,数据记录如表3所示(n = 1.4682,λ= 1550 nm ):1、对10ns衰减系数平均值:10ns α= 0.37313 dB/km标准偏差:()∑=--⨯=41i 210ns10nsi 10ns 1)(441αασ= 0.02 dB/km于是得到衰减系数:10ns 10ns 10ns σαα±== 0.37±0.02 dB/km2、对250ns衰减系数平均值:250ns α=0.37359 dB/km标准偏差:()∑=--⨯=41i 2250ns 250nsi 250ns 1)(441αασ= 0.02dB/km于是得到衰减系数:250ns 250ns 250ns σαα±== 0.37±0.02 dB/km分析:在同一脉冲宽度下,整段衰减损耗系数只有微小差别,均在4%以下; 对于不同脉宽,计算得到的衰减系数平均值相同,差别不大。
otdr测试报告

otdr测试报告一、引言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光时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光纤测试和故障定位的仪器。
本文将介绍OTDR测试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数据分析。
通过OTDR测试,可以准确评估光纤网络的性能,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OTDR测试原理OTDR利用光脉冲的传输特性和反射原理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OTDR发射一个短脉冲光信号入侵被测光纤,当脉冲信号遇到纤芯与纤壁的不匹配或其他反射表面时,一部分光信号会被反射回来。
OTDR会收集这些反射信号,并测量它们的强度和时间延迟,然后将这些数据转化为距离信息,从而描绘出纤芯的传输特性和任何潜在的故障或损耗。
三、OTDR测试过程1. 准备阶段:测试前需要准备相关设备,并确保光纤处于适当的状态。
清洁并连接光纤,并检查光纤连接的质量,避免连接损耗影响测试结果。
2. 设置参数:根据测试需要,设置OTDR的相关参数,如光脉冲宽度、平均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与被测光纤的长度和性能有关。
3. 进行测试:启动OTDR,按下测量按钮,开始测试。
OTDR会发射脉冲信号,并记录反射信号的强度和时间延迟,同时绘制出反射光的强度时间曲线和距离坐标。
4. 数据分析:根据OTDR测试结果,可以分析光纤的损耗、故障位置和其他重要参数。
通过比较不同点的反射信号和散射损耗,可以确定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四、数据分析与故障定位OTDR测试结果中的数据分析是评估光纤网络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观察图像上的反射光信号和散射损耗,可以判断光纤是否存在损耗、故障或其他异常。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及故障定位方法:1. 反射点定位:通过寻找反射信号的峰值,可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反射点,如连接点、分离点或纤芯受损点。
在该位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维修。
2. 散射损耗分析:散射损耗是指光在光纤中的扩散和散射引起的信号强度衰减。
通过分析散射损耗的变化趋势,可以评估光纤的质量和性能,预测未来可能的故障风险。
otdr报告

otdr报告一、背景介绍OTDR,全称为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基于反射和散射原理的光学测量仪器。
它是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缆测试、故障诊断和质量评估的主要手段之一。
OTDR技术具有非侵入性、遥测性、高精度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
二、测试目的测试对象:公司X机房所使用的光缆。
测试目的:测试光缆的损耗和衰减情况,查找损耗源和故障,评估光缆的质量。
三、测试方法首先,用讯飞光电OTDR型号A-1200进行测试,测试参数如下:波长:1550nm脉宽:10us双向测试:Yes距离分辨率:1m第一波向:衰减第二波向:损耗第三波向:损耗测试过程中,要保持测试光点的稳定,避免光源发生变化、或手动调节接口引起的异常数据。
四、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序号距离(米) 事件描述损耗(dB)1 1.5 开始测试 02 1289.8 A光缆入机房 10.83 1290.5 A光缆出机房 11.34 1306.3 B光缆入服务器 11.15 1307.2 C光缆入服务器 11.26 1309.5 C光缆出服务器 0.97 1311.8 B光缆出服务器 0.78 1314.1 D光缆入交换机 0.99 1315.2 D光缆出交换机 1.310 1330.7 E光缆入交换机 8.511 1331.6 E光缆出交换机 10.312 1505.1 F光缆入机房 11.213 1506.2 F光缆出机房 11.414 1507.9 结束测试 0五、测试结论通过本次测试,发现光缆的损耗和衰减情况较少,说明光缆的连接和维护工作较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B和C两条光缆在连接到服务器上出现了一定的损耗,可能是由于连接不紧密或光缆不光滑导致的,可进一步排查原因。
六、建议1.针对B和C两条光缆出现的损耗问题,建议对连接接口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光缆连接牢固。
2.建议对光缆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避免损耗和衰减过大,影响通信效果。
【精编范文】otdr实验报告word版本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otdr实验报告篇一:自构建光纤链路的OTDR测试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名称:自构建光纤链路的OTDR测试实验实验日期:指导老师:林远芳学生姓名:同组学生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五、数据记录和处理六、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瑞利散射及菲涅尔反射的概念及特点;2. 熟练掌握裸纤端面切割、清洁、连接对准方法及熔接技术;3. 熟悉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以下简称 OTDR)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使用要点,能利用 OTDR 测试、判断和分析光纤链路中的事件点位置及其产生原因,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OTDR 测试基本理论散射:光遇到微小粒子或不均匀结构时发生的一种光学现象,此时光传输不再具有良好的方向性。
瑞利散射:当光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光纤的基本结构不完美(光纤本身的缺陷、制作工艺和材料组分存在着分子级大小的结构上的不均匀性),一部分光纤会改变其原有传播方向而向四周散射(图 1-3-1),引起光能量损失,其强度与波长的 4 次方成反比,随着波长的增加,损耗迅速下降。
后向或背向散射:瑞利散射的方向是分布于整个立体角的,其中一部分散射光纤和原来的传播方向相反,返回到光纤的注入端,形成连续的后向散射回波。
光纤中某一点的后向回波可以反映出光纤中光功率的分布情况,椐此可以测试出光纤的损耗。
菲涅尔反射:当光纤由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会产生的一种反射,其强度与两种媒质的相对折射率的平方成正比。
如图1-3-2 所示,一束能量为P0 的光,由媒质 1(折射率为nl)进入媒质 2(折射率为 n2)产生的反射信号为P1,则?n1?n2P1???n?n2?1? ???2衰减:指信号沿链路传输过程中损失的量度,以 dB 表示。
OTDR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OTDR的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 引言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试和分析光纤传输线路的设备,其原理基于时域反射技术,能够测量光纤的损耗和衰减,并检测断点、连接器的反射损耗以及其他光纤连接问题。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OTDR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应用。
2. OTDR的原理•OTDR工作原理基于脉冲发射和接受反射光信号的方式,通过测量光的时间延迟和强度变化来确定光纤中事件的位置和类型。
•OTDR将短脉冲信号通过光纤发送,当信号遇到反射点时会发生反射,部分能量返回OTDR设备。
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和时间延迟,可以计算出光纤中的事件。
•OTDR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取决于设备的性能,时间分辨率决定了测量的精度,空间分辨率决定了测量的分辨能力。
3. OTDR的应用实验过程3.1 准备工作•确保光纤连接良好,并确保光纤不受任何损坏。
•根据测试需求设置OTDR设备的参数:发射脉冲宽度、平均时间以及采样点数等。
3.2 测试光纤损耗•将OTDR设备连接至待测试的光纤线路的起点。
•通过OTDR设备测量光纤的损耗。
3.3 检测光纤连接质量•进行光纤连接检测之前,确保所有连接器连接良好。
•将OTDR设备连接至待测试光纤线路的起点。
•通过OTDR设备检测互连器的反射损耗,以评估连接质量。
3.4 检测光纤断点•将OTDR设备连接至待测试光纤线路的起点。
•通过OTDR设备检测光纤中的断点,记录其位置和损耗。
•根据检测结果修复光纤断点。
3.5 检测光纤弯曲造成的损耗•将OTDR设备连接至待测试光纤线路的起点。
•通过OTDR设备检测光纤中的弯曲引起的额外损耗,评估光纤弯曲程度。
3.6 分析测量结果•根据OTDR设备提供的测量结果,分析光纤中的事件和损耗情况。
•通过测量数据,评估光纤线路的质量,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复。
4. 结论OTDR设备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工具,在光纤通信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8李唐军实验报告单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剖析

实验八单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光时域反射仪(OTDR)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仪表,它广泛地应用于实验室和现场。
它所采用的测试技术也常称为后向散射测试技术。
它能测试整个光纤网络链路的衰减并能提供和光纤长度有关的衰减细节;OTDR还可测试光纤线路中接头损耗并可定位故障点位置;OTDR这种后向散射测试具有非破坏性且只需在一端测试的优点。
一、实验目的(1)掌握OTDR工作原理;(2)熟悉OTDR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利用OTDR测量一盘光纤的衰减系数和光纤总长度;(2)测量两盘光纤连接处的接头损耗。
三、基本原理OTDR由激光发射一束脉冲到被测光纤中。
脉冲宽度可以选择,由于被测光纤链路特性及光纤本身特性反射回的信号返回OTDR。
信号通过一耦合器到接收机,在那里光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
最后经分析并显示在屏幕上。
由于时间乘以光在光纤中的速度即得到距离,这样,OTDR可以显示返回的相对光功率对距离的关系。
有了这个信息,就可得出有关链路的非常重要的特性。
可以从OTDR得出的光路信息有:(1)距离:链路上特征点(如接头、弯曲)的位置,链路的长度等。
(2)损耗:单个光纤接头的损耗。
(3)衰减:链路中光信号的衰减。
(4)反射:一事件的反射大小,如活动连接器。
图1为OTDR测试的一般原理。
它显示了OTDR测试链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类事件。
衰减及其测试方法:光纤衰减和波长密切相关。
衰减系数随波长变化的函数α(λ)被称之为损耗谱。
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工作波长下的衰减系数,如在λ=1310nm、1550nm等波长下的衰减系数。
在光纤长度Z1和Z2之间,波长为λ的损耗R (λ)可由下式定义:)(log10)(21dB P P R =λP1和P2分别表示传过光纤截面点Z1和Z2的光功率。
如果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L ,可用下式计算出每单位距离的损耗,即衰减系数α(λ)。
)/(log 10)/(log 10)(212121Km dB P P L Km dB P P Z Z =-=λα图1 用OTDR 测试的一般原理入射到光纤的光脉冲随着在光纤中传播时被吸收和散射而被衰减。
otdr测试报告

otdr测试报告
OTDR测试报告
测试日期:[测试日期]
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型号]
测试光纤:[测试光纤类型]
测试对象:
- 光纤路径:[光纤路径描述]
- 测试距离:[测试距离范围]
测试目的:
- 对光纤进行损耗及故障检测;
- 评估光纤传输质量;
- 分析光纤连接点的反射损耗。
测试结果:
1. 损耗及故障检测:
- 测试点1:[测试点1位置]损耗为[损耗数值] dB; - 测试点2:[测试点2位置]损耗为[损耗数值] dB; - 测试点3:[测试点3位置]损耗为[损耗数值] dB;
- 故障点1:[故障点1位置]损耗为[损耗数值] dB; - 故障点2:[故障点2位置]损耗为[损耗数值] dB;
2. 光纤传输质量评估:
- 平均损耗:[平均损耗数值] dB;
- 最大损耗:[最大损耗数值] dB;
- 最小损耗:[最小损耗数值] dB;
- 损耗均匀性:[损耗均匀性描述]
3. 反射损耗分析:
- 连接点1反射损耗:[反射损耗数值] dB;
- 连接点2反射损耗:[反射损耗数值] dB;
结论:
根据测试结果,光纤传输质量良好,无明显损耗和故障点。
反射损耗在可接受范围内。
建议继续定期进行OTDR测试以监测光纤传输质量。
测试人员签名:[测试人员签名]
日期:[测试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自构建光纤链路的otdr测试实验实验日期:指导老师:林远芳学生姓名:同组学生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五、数据记录和处理六、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瑞利散射及菲涅尔反射的概念及特点;2. 熟练掌握裸纤端面切割、清洁、连接对准方法及熔接技术;3. 熟悉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以下简称 otdr)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使用要点,能利用 otdr 测试、判断和分析光纤链路中的事件点位置及其产生原因,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otdr 测试基本理论散射:光遇到微小粒子或不均匀结构时发生的一种光学现象,此时光传输不再具有良好的方向性。
瑞利散射:当光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光纤的基本结构不完美(光纤本身的缺陷、制作工艺和材料组分存在着分子级大小的结构上的不均匀性),一部分光纤会改变其原有传播方向而向四周散射(图 1-3-1),引起光能量损失,其强度与波长的 4 次方成反比,随着波长的增加,损耗迅速下降。
后向或背向散射:瑞利散射的方向是分布于整个立体角的,其中一部分散射光纤和原来的传播方向相反,返回到光纤的注入端,形成连续的后向散射回波。
光纤中某一点的后向回波可以反映出光纤中光功率的分布情况,椐此可以测试出光纤的损耗。
菲涅尔反射:当光纤由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会产生的一种反射,其强度与两种媒质的相对折射率的平方成正比。
如图1-3-2 所示,一束能量为p0 的光,由媒质 1(折射率为nl)进入媒质 2(折射率为 n2)产生的反射信号为p1,则n1n2p1nn21 2 衰减:指信号沿链路传输过程中损失的量度,以 db 表示。
衰减是光纤中光功率减少量的一种度量,光纤内径中的瑞利散射是引起光纤衰减的主要原因。
通常,对于均匀光纤来说,可用单位长度的衰减,即衰减系数来反映光纤的衰减性能的好坏。
当光脉冲通过光纤传输时,沿光纤长度上的每一点均会引起瑞利散射。
这种散射向着四面八方,其中总有一部分会沿着纤轴反向传输到输入端。
由于主要的散射是瑞利散射,并且瑞利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相同,其光功率与该散射点的入射光功率成正比,光纤中散射光的强弱反映了光纤长度上各点衰减大小,光纤长度上的某一点散射信号的变化,可以通过后向散射方法独立地探测出来,而不受其它点散射信号改变的影响,所以测量沿纤轴返回的后向瑞利散射光功率就可以获得光沿着光纤传输时的衰减及其它信息。
基于后向散射法设计的测量仪器称为 otdr,其突出优点在于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单端测量方法,测量只需在光纤的一端进行。
它利用激光二极管产生光脉冲,经定向耦合器注入被测光纤,然后在同一端测量沿光纤轴向向后返回的散射光功率返回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将时间值乘以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以计算出距离,在屏幕上显示返回信号的相对功率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和测试结果。
国内厂家主要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国外的品牌主要有安捷伦(agilent)、安立(anritsu)、exfo、wavetek 等。
2.光纤的连接光纤连接时的耦合损耗因素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的,是被连接光纤本身特性参数的差异,比如纤芯直径、模场直径、数值孔径差异、纤芯或模场的同心度偏差、纤芯椭圆度等。
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光纤连接损耗一般无法通过连接技术来改善;另一类是光纤连接时光纤的端面质量、对中质量和连接质量等因素,比如光纤的端面切割质量、端面间隙、纤轴的横向错位、纤轴的角度倾斜、纤芯形变等因素。
这些因素所引起的连接损耗可通过连接技术的改进而得到改善。
3. 典型事件用 otdr 测量光纤链路可识别出由于拼接、接头、光纤破损或弯曲及链路中其他故障所造成的光衰减的位置及大小。
otdr 接收和显示的不仅仅是来自各事件的信号,而且包括来自光纤本身的信号。
这种来自光纤本身的信号就是后向散射。
当光沿着光纤传送时会由于瑞利散射效应而衰减,这是由于光纤折射率微小变化等引起的,并且它沿着整根光纤持续发生。
后向散射强度的变化决定了光纤链路沿线各事件的损耗值。
非反射事件:光纤熔接头和微弯会导致光纤中有一些光功率损耗,但不会引起反射。
在otdr 测试曲线上,这种事件会以“在后向散射电平上附加一个下降台阶”的形式表现出来,竖轴上后向散射电平值的改变量即为损耗的大小,如图 1‐3‐6所示。
反射事件:在光纤链路中,光纤的几何缺陷、断裂面、故障点、活动连接和固定连接等都会造成折射率突变,使光在光纤中产生菲涅尔反射,称之为反射事件。
反射和散射的强弱都和通过的光功率成正比,菲涅尔反射光功率远大于后向瑞利散射光功率,则在 otdr 显示的测试曲线上,对应于光纤菲涅尔反射点处有突变的峰值区(有一个急剧的上升和下降)。
如图 1‐3‐7 所示,光纤链路中的活动连接和固定连接的接头以及光纤上的裂缝都会同时引起光的反射和损耗。
反射值(通常以回波损耗的形式表示)是由后向散射曲线上反射峰的幅度所决定的,竖轴上后向散射电平值的改变量即为损耗的大小。
光纤末端:如果光纤末端(尾端)是平整的端面或者在尾端接有平整、抛光了的活动连接器,则尾端会存在反射率为 4%的菲涅尔反射,意味着 otdr 测试曲线具有反射终端,如图 1‐3‐8(a)所示。
如果尾端是破裂的端面或者被磨花了,则由于端面的不规则会使光纤漫射而不会引起反射,在这种情况下,光纤末端的 otdr 测试曲线会从后向反射电平简单下降到 otdr 噪声电平下,如图 1‐3‐8(b)所示。
虽然破裂的尾端也可能引起反射,但其反射峰不会像平整的光纤末端或活动连接器所带来的反射峰值那么大。
4.otdr 主要性能参数(1)动态范围otdr 的信号是通过对数放大器处理的,测试曲线的相对后向散射功率是对数标度,读得的是电平值,而且是经过往返两次衰减的值。
后向散射电平初始值与噪声电平的差值(db)定义为动态范围。
如图 1‐3‐9 所示,根据噪声电平的取法,有两种不同的动态范围表示方式:‐‐峰值:取噪声电平的峰值,这是一种传统的比较有意义的指标表示方式。
在后向散射电平与噪声电平相等时,后向散射信号就成了不可见信号。
‐‐信噪比 snr=1:取噪声电平的均方根值。
动态范围和被测光纤的衰减决定了 otdr 实际可以测量的光纤最长距离:d l?max?其中:d 为 otdr 的动态范围,a 为被测光纤的衰减常数。
由此可以分析得知:对衰减一定的光纤而言,otdr 的动态范围越大,则可测量的光纤长度越长,反之越短;对同一动态范围的 otdr 而言,光纤衰减越小,则可测量的光纤长度越长,反之越短。
(2)盲区用 otdr 测试光纤时,反映不出某段范围内光纤损耗等的测量情况,称之为盲区。
反射会使 otdr 的接收器进入饱和状态,接收器从饱和状态逐渐恢复会产生一个“拖尾”。
“托尾”过后,otdr就可以对光纤的后向散射进行测量。
事件盲区:从反射峰的起始点到接收器从饱和峰值恢复到 1.5db 之间的距离。
在这点上紧接的第二个反射为可识别反射,但这时损耗和衰减仍为不可测事件。
衰减盲区:从反射峰的起始点到接收器从饱和状态恢复到线性后向散射上 0.5db 点之间的距离。
(贝尔实验室文件建议的指标是 0.1db,但 0.5db 是一个更常用的指标值)。
三、主要仪器设备跳纤;尾纤;裸纤;剥纤钳;笔式光纤切割刀;av33012光纤切割器;吹气球、擦镜纸、无水乙醇、脱脂棉棒、光纤接头清洁器等光纤端面处理与清洁工具;常规法兰、5db和 10db法兰式光衰减器;使用精密 v槽实现光纤临时耦合对接的av87501 光纤对接器;av6471 光纤熔接机;具有 32db 动态范围和 0.1m测距分辨率的av6413高性能微型otdr,具有28db动态范围和0.25m测距分辨率、并且内置波长为650nm的肉眼可视红光出射功能的 av6416掌上型 otdr。
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以下为示例,摘自08级学生实验报告,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自行分析)无损/2db/5db/10db -3: 185m1.28km图1、自构建的链路情况:法兰盘+机械连接+熔接图2、测试波形及事件表结果分析:此次实验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把所有的事件都测试出来了,数值和长度都很合理。
1)第一个35.1m的非反射损耗是意外出现的,在此后的实验结果中也都存在,因此我们判定此卷光纤在这个地方存在损伤2)第一个反射事件:发生在1.31km处,即为法兰盘的连接位置,因此我们新接入的光纤长度为1.3km,且法兰盘的连接损耗为1.122db,反射高度为38.326db。
虽然标称是无损的法兰盘,其实还是存在“注意”中所说的机械压力和空气间隙的损耗3)第二个反射事件:发生在1.46km处,事件间隔一段150m左右的光纤,明显是机械连接的位置,因此我们获得了机械损耗的数值,为 1.631db(第一个实验中结果出现伪增益,应该是量程和平均次数设置出现问题,在增大量程和提高平均次数之后结果明显合理很多,所以在自动测试出现bug时可以进入手动测试模式,注意量程变大之后要相应的修改脉冲宽度,因为otdr总的取点数目是一定的)4)非反射事件:在1.646km处,为明显的“台阶式下降”损耗,是熔接损耗,大小为0.021db,且与机械连接相隔的光纤长度为1.646-1.461=0.185km,也就是185m左右5)光纤末端:光纤总长度为2.93km,尾纤长度约为2.93-1.65=1.28km左右五、思考题1、动态范围和盲区的大小都与光脉冲宽度的设定值有关。
当分别需要对光纤远端、靠近otdr 附近的光纤以及两个紧邻事件进行观测时,应该分别选择宽脉冲还是窄脉冲?2、测量损耗时选择的算法(分为tpa和lsa两种,前者表示用“两点”法测量两个标记点之间的平均损耗,只有这两个标记点参与计算,后者表示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两个标记点之间的平均损耗,是利用两个标记点间的拟合曲线来进行计算)不同,则测试值也不同。
对于中间没有任何事件点的一段连续光纤来说,选择上面哪种算法所得的测试值更准确些?3、手动测试时什么参数的设定会影响测试轨迹信噪比?如何合理设置量程、衰减和折射率?4、实际测量时,为了避开近端盲区,通常在 otdr 输出端引入一段“过渡光纤”,将otdr光输出连接器产生的盲区控制在过渡光纤上,以此减小盲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那么,对过渡光纤的长度是如何要求的?它与被测光纤应以何种形式连接才能消除盲区?5、采样间隔如何影响 otdr 测试曲线?如何才能减小因采样间隔带来的距离测量误差?6、用 otdr 从两个方向分别测试光纤上的同一接续点,结果有时会不同甚至相差很多,为什么?如何才能得到比较真实准确的接头损耗值?7. 提出你对实验装置及实验内容的意见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