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系列来料检验标准样板

合集下载

保温杯的检测报告

保温杯的检测报告

保温杯的检测报告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保温杯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通过对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材料质量、密封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测试,我们能够对其性能进行准确评估,并为消费者提供参考。

二、保温性能测试2.1 测温实验2.1.1 测温工具测试中使用了一台高精度电子温度计,具备稳定的测量精度和多种温度测量模式。

2.1.2 测温过程1.将待测保温杯以符合正常使用方式装水;2.记录初始温度,并立即盖上保温杯盖,确保密封性;3.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保温杯中水的温度;4.对于不同时间间隔的测量结果,记录并分析数据。

2.1.3 测温结果根据测温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保温杯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

测试表明,该保温杯在前2小时能够保持水温在85°C以上,而在4小时后,水温仍能保持在70°C以上。

2.2 保温性能评估根据测温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保温杯的保温性能。

根据国家标准GB/T 29120.1-2012的相关要求,该保温杯的保温性能被评定为一级,符合国家标准,并能满足消费者对保温杯保温性能的要求。

三、材料质量检测3.1 材料检测方法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材料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查、材料成分分析、塑料质量评估等。

3.1.1 外观检查我们通过对保温杯外观的检查,评估其表面平整度、色彩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明显划痕或破损等问题。

3.1.2 材料成分分析通过对保温杯材料进行成分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其主要成分和质量比例,以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

3.1.3 塑料质量评估我们使用专业仪器对保温杯的塑料材料进行评估,包括硬度、韧性、耐热性等关键指标,以确保其质量达标。

3.2 材料质量检测结果根据材料质量检测结果,该保温杯外观平整,色彩符合要求,无明显划痕或破损。

材料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该保温杯主要由食品级ABS塑料制成,符合环保要求。

塑料质量评估结果显示,该保温杯具有适当的硬度和韧性,并能长时间耐高温。

保温杯系列产品检验标准样板

保温杯系列产品检验标准样板
钢盖/底
目视/异物基准卡
视线与被检测物距离30cm,被检测物于检测人员视线呈45°角并面向光源(光源指自然光或日光灯(冷白光),禁止在强光下)看
钢盖/底与杯体无明显色差(明显是指直接观看5秒钟有可见色差),外表面无明显杂物或布毛灰尘之异物(一级限度标准);无露底、气孔以及刮痕、油渍等不良
口部台阶处
目视/卡尺
超过2CM;
检验项目Βιβλιοθήκη 检验工具检验方法品 质 检 验 允 收 标 准
备 注
焊缝
电解、喷砂
目视/卡尺
视线与被检测物距离30cm,被检测物于检测人员视线呈45°角并面向光源(光源指自然光或日光灯(冷白光),禁止在强光下)看
电解、喷砂内胆焊缝要求自然无焊瘤,无明显黑斑(明显黑斑是指焊缝处黑斑(丝)小于1.5CM整个内胆3处以内为允收);
目视
样品比对
a.子弹头类(不含PS50),保龄杯类,2号运动瓶;
以上产品公司常规生产为内胆电解,但在包装时可以
掺入10%-15%的喷沙杯,但必须分开包装;
b.子弹头PS50,3号运动瓶,壶类,学士杯类,随手杯类,
饭盒类;
以上产品公司常规生产为内胆喷沙;
钢盖
表面
目视/手感
视线与被检测物距离30cm,被检测物于检测人员视线呈45°角并面向光源(光源指自然光或日光灯(冷白光),禁止在强光下)看;
螺纹台阶处外表光亮,无明显拉丝、纹路(明显差异是指一眼可见拉丝、纹路),角部、螺纹清晰,拉伸痕迹自然光滑,并允许有不明显黑丝(观看5秒有不明显黑丝为允收)
内胆
缩口
目视/手感
视线与被检测物距离30cm,被检测物于检测人员视线呈45°角并面向光源(光源指自然光或日光灯(冷白光),禁止在强光下)观看;

保温杯制程检验标准最全样板

保温杯制程检验标准最全样板
保温杯
制程检验标准全套样板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页次
A1
第1页共5页
制定:审核批准:
1.0目的
为防止不良发生及确保品质之水准对制程进行管制,满足客户最终需求.
2.0适用范围
自物料投入生产线开始生产,至产品完成送最终检验前止,生产过程中之检验.
3.0定义

4.0权责
4.1品管负责制程品质检验之管制.
4.2金工车间、焊接车间、抛光车间、喷漆丝印车间、装配车间负责依本标准做自主检验及不良品之分类.
产品温度超过45度为不真空品;
测温台、手感
V
喷砂电解
喷砂时间及效果需符合要求;
V
电解时间及效果需符合要求;
V
电解层光洁均匀,无黑斑点、无锈斑、无水渍
V
抛光
砂焊缝
表面需光洁均匀圆滑纹路细腻、无漏抛痕、无粗糙砂痕、无抛变形、凹点、拉丝及发黄等现象;
光亮处目测
V
不可有毛刺利手;
光亮处目测
V
杯 体
表面需光洁均匀圆滑纹路细腻、无漏抛痕、无粗糙砂痕、无抛变形、凹点、拉丝及发黄等现象;
卡尺测量
V
平口底
杯体表面无刀痕、碰伤、毛刺、保证与轴线的垂直度
光亮处目测

口部尺寸控制(按工艺要求)
卡尺测量

滚螺纹
不可有螺紋滾破;
目测检查,或开关及上盖试旋转
V
杯口尺寸需與圖紙相符,螺紋需與蓋子可匹配;
卡尺或塞规测量
V
不可有拉絲、凹凸不平,變形;
光亮处目测
V
防水颈
表面无碰伤、不破裂
光亮处目测

尺寸控制(按工艺要求)

保温杯检测报告

保温杯检测报告

保温杯检测报告
保温杯检测报告
检测单位:XYZ检测中心
检测日期:2021年XX月XX日
1. 检测项目:保温性能
- 测量方法:将保温杯装满热水,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水温变化。

- 结果:保温杯在1小时内的保温效果良好,水温下降不超过5℃,维持时间超过6小时。

2. 检测项目:渗漏测试
- 测量方法:将保温杯装满水,倾斜杯子并观察是否存在漏水
现象。

- 结果:保温杯未出现渗漏现象,密封性良好。

3. 检测项目:材料安全性
- 测量方法:对保温杯进行材料成分分析,检测是否存在有害
物质。

- 结果:保温杯材料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无有害物质。

4. 检测项目:耐用性测试
- 测量方法:模拟日常使用情况,对保温杯进行摔落测试。

- 结果:保温杯经受3次高度1米的摔落测试,无破损或漏水
现象。

综上所述,经过我们的检测,这款保温杯在保温性能、渗漏性、
材料安全性和耐用性等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该保温杯可以安全有效地保持液体的温度,并适合日常使用。

注:此报告仅对所提供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仅对该样品负责。

智能保温杯塑胶件外观检验规范

智能保温杯塑胶件外观检验规范

智能保温杯塑胶件外观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为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确保经IQC检验之部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2.0职责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2.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品质主管协调处理。

2.3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品质主管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3.0参考文件3.1 GSM FQA外观检验标准3.2 DBTEL外观检验标准3.3客户要求的相关文件4.0缺陷定义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4.2 毛边: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4.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4.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4.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4.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4.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4.8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9同色点: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0流水纹: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4.11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4.12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4.13细碎划伤: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4硬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5凹痕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16颜色分离: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4.17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2mm为不可见,LENS透明区除外(依每部品材料所订定之检测离)4.19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4.20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4.21毛屑:分布在塑胶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电热水壶零部件来料检验标准

电热水壶零部件来料检验标准
2)插头与插座的接合面应平整,外缘应无塑料飞边现象,插脚无锈蚀、变形现象。
3)插头与电源线的连接处无松脱现象。
4)接线端子无松脱,热缩管收缩内部线无外露。
目视
轻微
标志检查
应有制造商代号、证书编号、型号规格、标志及工厂编号、电压、电流(插头)、横截面积等标志,字体应清晰正确,一条电源线至少有一组完整的信息。
目视
严重
尺寸检查
1)端子材质及规格尺寸符合技术图纸要求,横截面积要符合认证要求。
2)电源线的插头、线身、开尾尺寸符合技术图纸要求。
卷尺
严重
电气性能
1)L、E、N之间耐压1800V,0.5mA,3s不击穿,无闪烁现象;
2)表面绝缘之间耐压3750V,0.5mA,3s,不击穿,无闪烁现象;
耐压仪
致命
滚筒跌落测试
摇摆测试
每批4条
严重
试装检查
将电源线与水壶底座装配,试装是否通电,接线端子与底座用10N拉力拉10s,不得脱落,不得松动。
拉力计
每批1条
严重
修改单号
修改人
修改审批
修改生效日期
中山市科欣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限公司泰丰分公司
第三层次文件
文件编号:KX/WI-QC-01
第一版
第0次修改
文件名称/文件类型
电热水壶零部件来料检验标准
1)从电器附件伸出的软缆的自由长度约为100毫米
a.软缆的重量≤100g,跌落次数为1000次。
严重. 软缆的重量>100g,但≤200g,跌落次数为500次。
轻微. 软缆的重量>200g,跌落次数为100次。
滚筒机
每批1条
严重
摇摆测试
软线的横截面积>0.75mm2为20N,软线的横截面积≤0.75mm2为10N,90度摆动弯曲次数为10000次,软线不得有裂纹现象。

保温壶检测标准

保温壶检测标准

保温壶检测标准保温壶检测标准一、外观检验1.保温壶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滑、无毛刺、无损伤。

2.壶嘴、壶盖及壶身应配合良好,无松动现象。

3.表面涂层应均匀、无明显色差、无起泡、流痕等现象。

4.电源线应固定良好,无破损现象。

二、不锈钢材料检验1.保温壶应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不锈钢材料制作。

2.不锈钢材料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保温壶的耐用性。

3.不锈钢表面应无划痕、凹坑、氧化皮等缺陷。

三、容积偏差检验1.保温壶的实际容积应符合产品标识的容积要求,偏差范围应在±10%以内。

2.容积偏差的检测方法可采用灌水法或容量法进行。

四、保温效能检验1.保温壶的保温效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在室温下保持水温6小时以上。

2.保温效能的检测方法可采用加热后保温时间的测试方法进行。

五、稳定性检验1.保温壶应具有稳定的重心,放置时应保持平稳,不得倾斜或翻倒。

2.可将保温壶放置在硬质平面上,检查其是否能稳定站立,以判断其稳定性。

六、耐冲击性检验1.保温壶应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冲击,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2.可采用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冲击情况,对保温壶进行冲击试验,检查其结构强度和耐冲击性能。

七、密封性检验1.保温壶的密封性能应良好,倒置或倾斜时应无泄漏现象。

2.可采用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验其密封性能,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泄漏现象。

八、使用性能检验1.保温壶的操作应简单、方便,电源开关应灵活可靠。

2.提手或手柄应舒适、易于握持,便于携带。

3.保温壶的清洁和维护保养应方便,易于清洗和消毒。

保温杯检验标准与检验方式2

保温杯检验标准与检验方式2

功能性检验标准要求检测方式漏水测试杯盖杯体结合处密封性好,不漏水不渗水加水盖紧后用力甩真空检测保温杯必须是真空的加温棒或者充气检测保温性能要求保温性能达到要求:95摄氏度以上的水装入保温杯,6小时后测温要求78摄氏度(含)以上;12小时后测温要求68摄氏度(含)以上;24小时候测温要求50摄氏度(含)以上注入沸水,据实测温并记录物理检验标准要求检验方式容量检验产品实际容量和采购说明相符合容量计规格检验高度,直径,深度,材料厚度等符合采购要求目测,卡尺丈量洗碗机测试将产品放入洗碗机,清洗5个循环,不会有任何颜色变化和产品损坏等现象洗碗机检测跌落测试连续3次,将产品从3英尺的高度上自由跌落到厚度为3毫米的PVC 地面上,不会有任何产品损坏现象低落检测热冲击测试将沸水倒入产品后5分钟,倒空,放置于室温中,产品不会有开裂等损坏现象加入沸水后目测产品工艺检测产品表面无尖锐的角或者边,无任何部件缺失或损坏亮光处目测检查检查材质与管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亮光处目测检查检查钢管的焊缝是否平整,凸起或者凹下太多均为不良,生产商容易导致不良品出现亮光处目测检查检查钢管是否失圆,失圆严重的不可使用亮光处目测检查钢管表面要求光滑亮节,不可有严重拉丝,麻点,碰伤亮光处目测检查皮垫圈不欠缺,无划痕,厚度色泽均匀亮光处目测检查开关外表无凹陷,划痕或气孔气泡;外表亮滑无杂色,杂质,无毛刺毛边亮光处目测检查并且手模表面按钮弹跳自如,声音清脆用手挤压7次以上插栓,中栓牢固不脱落目测检查并用手顶拉检验(大约5KG力)开关螺纹与杯体螺纹吻合,不打滑,手感旋转自如用力旋转盖子开关与杯体防水筋密合到位,不漏水,且开关余水不宜太多加水后盖紧,用力甩保温杯检验标准与检验方式钢管原材料检验开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温台、手感

车间
工序
检验标准
检验方式
缺点等级
主要
次要
喷漆
喷漆
色差
冷却后用标准样品比对
目视

硬度
冷却后用橡皮檫
目视

附着力
冷却后用3M(或BOPP)胶纸粘拉
目视

外观
光滑均匀、无气孔、无麻点、无流挂、颈部平面无漆
目视

丝印
色 差
冷却后用标准样品比对
目视

硬 度
冷却后用4H以上铅笔刮
目视

附着力
冷却后用3M(或BOPP0)胶纸粘拉
测温台、手感

焊 底
无假焊、无流珠。
目测

点 吸
气 剂
点焊牢固、不脱落,点焊处无破裂。
目测、破坏性实验

割铜管
口部平整、不失圆、无毛刺、割头长度不得超过12毫米。
目测、卡尺

焊铜管
焊缝处密合、无假焊。
目测、卡尺

点档圈
点焊牢固,不击穿,焊点符合工艺要求。
破坏性实验

抛光
杯 体
光亮,呈银白色,无拉丝印记、凹凸、麻点或色差现 象;无明显砂迹;表面粗糙度能达到图纸要求
光亮处目测

尺寸控制(按工艺要求)
卡尺或卷尺测量

胀 形
内外表面无拉丝、凹点、起皱、碰伤
光亮处目测

底部要求控制尺寸(按工艺要求)
卡尺或塞规测量

缩 口
光滑平整,无明显刀痕、皱痕、碰伤、麻点
光亮处目测

缩口尺寸控制(按工艺要求)
卡尺测量

割 口
杯体表面无刀痕、毛刺
光亮处目测

口部尺寸控制在工艺要求以内
目视

图案文字、外观
图案和文字清晰、无重影、无错位、无断线、无露底、无漏印、无倾斜、无气孔、无麻点
目视

装配
压底(塑件)
底(塑件)与杯体压制到位,密合不变形,无松动
目视、手

塑件无气泡、无凹陷、无划痕、无飞边毛刺、无破损。
目视、手

试开关
开关总成完整无欠缺,硅胶圈不缺肉
目视、耳听、手感

按键弹跳自如,声音清脆
卡尺测量

平 口
杯体表面无刀痕、碰伤、毛刺、保证与轴线的垂直度
光亮处目测

口部尺寸控制(按工艺要求)
卡尺测量

滚螺纹
表面无碰伤、螺纹无开裂、断线、偏离或双纹出现,无打滑现象,旋转自如
目测检查,或开关及上盖试旋转

尺寸控制(按工艺要求)
卡尺或塞规测量

防水颈
表面无碰伤、不破裂
光亮处目测

尺寸控制(按工艺要求)
目测、手感

试 水
杯体及焊缝处无漏水现象。
目测

圆周焊
杯体与内胆底吻合,焊缝平整无凹凸、碰伤,不虚焊漏焊,杯体平整无凹凸、拉丝现象。
光亮处目测

检镀银内 胆
口部内外干净、无油污、无灰尘、无水份。底部无凹凸,镀银色泽均匀、光亮,不起泡、不脱层。
光亮处目测

配 口
配 底
外壳、内胆吻合,口部平整、干净(如内胆有凹点必须选出)。
生效日期
保温杯,矿化杯,运动杯制程品 Nhomakorabea检验标准
分类编号
文件性质
工作指示
页数
1/3
制定:审核:批准:
1.0目的
为防止不良发生及确保品质之水准对制程进行管制,满足客户最终需求.
2.0适用范围
自物料投入生产线开始生产,至产品完成送最终检验前止,生产过程中之检验.
3.0定义

4.0权责
4.1品管负责制程品质检验之管制.
光亮处目测、卡尺

平 底
内胆保证与口部平行和垂直
检具、目测

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检具、目测

冲定位
冲制的凹槽位置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卡尺测量

平翻边
直径
卡尺或塞规测量

焊接
清 洗
清洗干净,表面无碰伤拉丝、灰尘、污渍或油渍。
光亮处目测

检内胆
外 壳
整体平整无明显凹凸,制管焊缝处光滑平整无毛刺。
目测

敲凹点
将杯体表面凹点敲平(敲后应无明显痕迹)。
6.1检验出的不良品必须做标示.

自保功能良好

开关不漏水

开关外表亮滑无杂色、杂质,无毛刺飞边

擦 杯
内胆、外壳无污点,无凹凸、拉丝现象
目视

喷漆色泽均匀、丝印清晰

终检合格品装入彩盒

终 检
开关、杯盖不打滑,手感自如
手、目视

杯子无明显不良现象

入 箱
按规定的规格品名装箱,唛头正确
目视

终检合格品装箱

保证数量的正确

6.0注意事项
光亮处目测

焊 口
杯口部光滑、平整无碰伤,无明显凹凸,不虚焊漏焊、无锯齿状、焊口色泽金黄,修锉后焊口应内外无毛刺。
光亮处目测

抽真空
温度和时间是否达到作业指导书表一的要求,是否严格区分真空杯和不真空杯,镀银杯是否作好标识。
真空测试台(测温台)

一 次
测 温
严格按测温时间进行作业性抽查,并按杯体长度随时调整加热棒长度。
光亮处目测

杯 口
口部光亮无焊疤或残留
光亮处目测

杯 底
杯底铜管剪刀处无磨损、碰伤现象
光亮处目测

砂 缝
粗细均匀,不变形,无毛刺、凹凸,与杯体无明显色差
光亮处目测

喷 砂
喷砂均匀不厚薄,无凹凸
光亮处目测

电 解
内胆光亮,无残液、黄斑、无明显凹凸
亮处目测

半成
品库
二 次
测 温
放置后,严格按测温时间进行作业性抽查,并按杯体长度随时调整加热棒长度。
卡尺或塞规测量

滚 筋
防水颈的斜度
卡尺或塞规测量

两条筋平行,以半圆为宜,无明显压痕
光亮处目测

滚 口
尺寸(按工艺要求)
卡尺测量

杯口处无高低、偏心、起皱
于光亮处目测

尺寸控制在工艺要求以内
游标卡尺或标准塞规测量

车间
工序
检验标准
检验方式
缺点等级
主要
次要
金工
整 口
内胆口部内表面无拉丝
光亮处目测

外壳外表面口部无凹凸现象、台阶处无麻点、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4.2金工车间、焊接车间、抛光车间、喷漆丝印车间、装配车间负责依本标准做自主检验及不良品之分类.
5.0检验标准
车间
工序
检验标准
检验方式
缺点等级
主要
次要
金工
割 管
管子内外无拉丝、毛刺、无缩口、无铁屑、无刀痕、碰伤、凹凸现象
光亮外目测

割管尺寸控制在工艺要求以内
卡尺或卷尺测量

滚 管
内腔壁无拉丝、无铁屑、外表无刀痕、无毛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