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现状和应对措施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现状和应对措施

三、实施计划
1、制定妊娠期糖尿病诊治规范:政府部门应组织专家制定妊娠期糖尿病诊 治规范,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指南和患者教育内容。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2、加强妊娠期糖尿病专科建设:医疗机构应加强妊娠期糖尿病专科建设, 包括人才队伍建设、诊疗设备投入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同时,有条件的医院可以 设立妊娠期糖尿病教育中心,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教育指导。
尽管本次演示对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现状和应对措施进行了一定探讨,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需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和完善。随着 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妊娠期糖尿病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 成果,以便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措施和方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强调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支持作用,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 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这不仅可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 康,还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
我国 一、我国妊娠期糖尿 病诊治现状
03 三、实施计划
02 二、应对措施 04 四、总结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严重影 响。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我国妊娠期糖 尿病的诊治现状引起了广泛。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现状及其 应对措施。
3、加强患者教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教育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和治疗效果 的关键。医疗机构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患者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 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鼓励也对患者的治疗和管 理具有积极作用。
4、增加科研投入: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和投入是推动诊治水平提高的 重要途径。我国应加大对妊娠期糖尿病科研项目的支持和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不断提高我国在妊娠期糖尿病领域的诊治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工作已经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尤其是相关疾病起源及其病因和治疗现状的研究,一度成为临床研究领域的热点。

该研究针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概述,并就其相关研究治疗现状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为相关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可行性借鉴。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现状;研究进展Treatment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QIN Tan-linDepartment of Obstetrics,Luzhai People’s Hospital,Liuzhou,Guangxi,545600 China[Abstract] The treatment wor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has been the hot topic in the related research flied,especially the origin of related diseases and research on causes and treatment status has been the hot topics in the clinical research flied. The paper studies the related research and treatment status and treatment effect and summarizes the gestational diabetes thus providing feasibl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related patients.[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Treatment;Status;Research progress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发展的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的状态。

【课题申报】产科医生妊娠糖尿病的管理进展

【课题申报】产科医生妊娠糖尿病的管理进展

产科医生妊娠糖尿病的管理进展课题申报书一、课题名称《产科医生妊娠糖尿病的管理进展》二、课题背景及意义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孕期发生的胰岛功能异常,导致孕妇血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孕妇和胎儿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在临床工作中,产科医生起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孕妇的妊娠糖尿病管理,但是目前对于产科医生妊娠糖尿病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开展这项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总结和分析产科医生在妊娠糖尿病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进展,为产科医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原则,提高妊娠糖尿病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收集和整理产科医生在妊娠糖尿病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进展,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产科医生对妊娠糖尿病管理的理解与实践情况。

相关文献将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如中国知网、PubMed等,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

问卷调查将针对全国各地的产科医生进行,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收集医生对于妊娠糖尿病管理的经验和看法。

四、研究内容1.回顾性文献分析:对妊娠糖尿病管理相关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整理,总结产科医生在妊娠糖尿病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进展。

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产科医生对妊娠糖尿病管理的认识和实际操作情况,分析产科医生在妊娠糖尿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3.案例分析:选取一定数量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诊断、治疗和随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预期结果与创新点本课题预计将总结出产科医生在妊娠糖尿病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进展,提出科学的指导原则。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出妊娠糖尿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改进措施。

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到产科医生对妊娠糖尿病管理的认识和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思路。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探究产科医生在妊娠糖尿病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产科医生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指南,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质量。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妊娠糖尿病严重危及母婴健康,针对性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并给予规范化治疗,能有效改善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

鉴于此,该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指的是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糖耐量下降,其属于特殊的糖尿病类型,会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因此,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及治疗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1.1 遗传因素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是有机体参与、启动免疫识别的重要成分,HLA-II 是与妊娠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的遗传基因。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均认为,妊娠糖尿病具有较强的遗传异质性,不同地区、国家的妊娠糖尿病与HLA-II的等位基因有关[1]。

梁彤等人[2]主张,凋亡诱导因子Bax在胎盘中的异常表达与妊娠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另外,糖尿病家族史也可能是导致妊娠糖尿病的易感因素。

1.2 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研究资料指出,肿瘤坏死因子α是导致妊娠糖尿的重要因素,其通过干扰胰岛素受体进而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利用,最终导致机体血脂血糖代谢异常[3]。

也有学者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孕早中期肿瘤坏死因子α上升可作为预测孕妇妊娠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指标[4]。

C 反应蛋白:严育宏等人[5]研究指出,C 反应蛋白与妊娠糖尿病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但无法证实C 反应蛋白对妊娠糖尿病的独立影响,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在有机体免疫与炎症反应过程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方学者指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会在不同环节、不同层次干扰胰岛素,进而损伤胰岛细胞功能,致使患者血糖水平上升,诱发妊娠糖尿病发生发展[6]。

白细胞介素:在有机体炎症反应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均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白细胞介素-6期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研究进展赵春梅;徐伯兰【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数目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尽早诊断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所以,及时准确的筛查、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筛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3【总页数】3页(P348-349,339)【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诊治;研究进展【作者】赵春梅;徐伯兰【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天津市 300480;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天津市 3004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5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代谢异常,不包括怀孕前已经诊断,或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怀孕前已经诊断或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

孕妇一旦发生GDM,则极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1]。

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是导致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之一[2]。

虽然GDM患者在妊娠结束后部分患者的高血糖症状可以恢复,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产后继发为2型糖尿病;同时,胎儿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3]。

因此,及时发现,尽早确诊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是提高母婴结局的关键。

本次研究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筛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1.1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对于GDM患者的诊断标准包括:(1)患者空腹血糖值水平≥5.1mmol/L出现2次或者2次以上;(2) 在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检测中2项检测结果中至少1项超出正常范围。

临床医学培训课件: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管理进展(2024年更新)(精)

临床医学培训课件: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与管理进展(2024年更新)(精)
对胎儿的影响
GDM可能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增加巨大儿的风险。此外,高血糖环境可能导致 胎儿胰岛功能异常,增加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长期影响还可能包括儿童期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问题。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及初步筛查
症状表现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 典型糖尿病症状,或外阴瘙痒、 反复假丝酵母菌感染。
症情况,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等。
03
管理策略与治疗措施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01
02
03
04
能量摄入与分配
根据孕妇的体重、身体活动水 平和血糖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能量摄入计划,合理分配三餐 及加餐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选择与控制
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碳水 化合物,控制总量和餐次分配 ,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临床医学培训课件:妊娠期糖 尿病的诊断与管理进展( 2024年更新)
汇报人:某某
2023-12-27

CONTENCT

• 妊娠期糖尿病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管理策略与治疗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妊娠期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流行病学
定义
通过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了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和进展相关的新型生物标 志物,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
精准医学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医学方法,在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评估、预测和个性 化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 实现更加快速、准确的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
自我监测与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

普及开展GDM筛查并采用新诊断标准,可早期诊断和干预GDM,对减少母儿近远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妊娠;糖尿病;筛查;葡萄糖耐量试验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和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1]。

妊娠期糖尿病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并有逐年增加趋势,不仅增加围生期并发症,而且引起孕母及子代的远期代谢紊乱,故提供近年来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1 GDM的流行病学特征GDM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1%~15%,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2],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健康问题。

医疗环境、生活习性等因素影响发病率有差异外,有研究表明种族人群有一定的相关性。

采用相同的诊断方法,在多种族、不同民族的西方国家的GDM发病率,亚洲女性尤其华人女性高出其他种族3~7倍[3]。

随着我国普遍开展糖筛查以来,各种报道如下:采用NDDG 标准北京地区1995年发病率为发生率为3.7%,采用ADA标准上海地区1997年发生率为3.6%。

至2006年在我国部分城市采用NDDG标准进行调查发现GDM 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也较大,成都为 4.06%最高,西安2.96%和乌鲁木齐l.07%相对较低。

采用WHO标准香港地区1996年为8.1%,至2004年为14.2%。

另外,魏玉梅等[4]对同一研究孕妇组采用不同标准比较,按照NDDG标准发生率为4.5%,按照IADPSG标准发生率为7.0%。

多年来学术上在GDM的诊断标准方面未达成一致,从而导致GDM发病率的差异悬殊。

2 GDM的筛查和诊断标准从最早1964年美国O’Sulliyan等[5]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GDM的诊断至今,研究GDM诊断标准已近半个世纪。

O’Sulliyan对受试孕妇口服100 g葡萄糖,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值,并经行研究随访,参考数值调整等工作,最终标准为空腹、服糖后1、2、3 h分别为5.0、9.2、8.1和6.9 mmol/L。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研究近年来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进展。

方法: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以“妊娠”、“糖尿病”等作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结果: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

结论:糖尿病是高龄孕妇常见并发症,进一步加强其护理对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前言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糖可导致妊娠和分娩期间母婴各种不良后果,并可导致后代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和智力迟钝等长期并发症。

近年来,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严重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与健康[1]。

妊娠期糖尿病可引起羊水过多、肾盂肾炎、难产、巨大儿等高危并发症,有些妇女甚至会出现胎儿宫内死亡。

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新生儿肺炎等情况;对于孕妇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分娩后葡萄糖代谢会恢复正常,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因此,孕妇应注意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相关治疗和生活调整。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高风险和多学科性质,所有患者都需要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

1.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孕期血糖异常被称为“妊娠糖尿病”,因为它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低血糖和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产、羊水过多、早产、孕妇尿路感染、头痛,不仅影响胎儿发育,但也危害孕妇的健康。

1.1对孕妇的不利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很容易发生自然流产。

随着妊娠的进展,很容易诱发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这些疾病的发生率是没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的3-5倍。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良易导致感染,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1.2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含量非常高,多余的糖很容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使胎儿出现高血糖症,胚胎在妊娠早期容易发育异常,甚至死亡[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糖尿病的诊治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7-08-24T11:56:16.273Z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6月作者:陈桂梅,李丽岩[导读] 减少因高血糖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并防止代谢并发症及产科并发症,胰岛素是GDM 药物治疗的首选,研究表明,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对GDM同样安全、有效。

口服降糖药(OHA)在GDM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新研究热点。

陈桂梅,李丽岩黄石市爱康医院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妇女常见围生期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危害较大,属高危妊娠。

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有关。

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因高血糖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并防止代谢并发症及产科并发症,胰岛素是GDM 药物治疗的首选,研究表明,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对GDM同样安全、有效。

口服降糖药(OHA)在GDM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新研究热点。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胰岛素抗药性;运动疗法【分类号】: R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

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

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

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

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定义是:在妊娠过程中,首次发现或发生不同程度的葡萄糖不耐受(glucose intolerance,GI)。

该定义本身不排除在妊娠前已存在GI 甚至糖尿病,只是妊娠后才发现。

也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治疗或仅用饮食治疗及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GDM。

GDM 可对母婴产生诸多危害,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综合、系统治疗,以减少由高血糖产生的不良后果。

GDM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 mmol/L,餐后2 h血糖(P2hPG)≥7.8 mmol/L 者,次日行75 g 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如FPG>5.25 mmol/L,服糖后1 h时>10.0 mmol/L 和2 h>8.6 mmol/L,上述3 点值中,有≥2 点值达到标准即可诊断为GDM。

早期诊断及适当治疗可减少GDM患者新生儿的各种并发症,如巨大儿、肩难产、出生后低血糖、低血钙和呼吸抑制等。

高血糖还可导致神经元和内皮细胞的损伤并加速动脉硬化。

纠正GDM 患者高血糖状态时,任何积极的治疗方案都不过分。

但长期以来,出于对胎儿安全性考虑,仅以饮食调整、运动及胰岛素控制妊娠妇女的高血糖。

近年关于口服降糖药(OHA)在GDM中的应用已成为国际最新研究热点。

1饮食及运动疗法调整饮食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GDM 患者理想的饮食是既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量与营养,又不引起餐后血糖过高,是其他治疗方法的基础。

ADA 推荐使用根据母亲身高和体质量制定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

GDM患者与妊娠期非糖尿病妇女的营养要求相同,即足够的热量和营养,以满足妊娠的需要、适当增加体质量、维持血糖正常及不发生酮症为原则,同时应兼顾妊娠妇女的饮食习惯。

ADA建议,GDM 患者将饮食中的脂肪减至总热量的30%,碳水化合物限制在总热量的35%~40%,提高膳食可溶性纤维的含量,减少单糖及食盐摄入。

GDM的运动疗法已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运动能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从GDM的病因上解决问题。

因此运动治疗是一种值得GDM 患者选择的方法。

但运动量及运动的种类应因人而异,以不引起胎儿窘迫或子宫收缩为佳,运动量不宜太大,中等量的运动对妊娠妇女有益。

对于妊娠妇女运动类型、频率和强度尚缺乏有力的证据。

采用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后,大部分GDM患者可避免应用药物而达到满意疗效。

2胰岛素类药物在GDM 中的应用传统上,GDM 患者经饮食调整和运动控制血糖仍不满意,则需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且不通过胎盘,是GDM患者经非药物控制血糖仍不理想时的首选药物。

GDM 的治疗目标是:①FPG≤5.35 mmol/L。

于P1hPG≤7.75 mmol/L。

②P2hPG≤7.0mmol/L。

目前,ADA 建议GDM 的治疗首选人胰岛素,以避免产生动物胰岛素结合抗体。

Durnwald 等报道,与常规胰岛素比较,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同样能安全、有效地治疗GDM。

大规模回顾性研究已证实,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不通过胎盘、作用快、控制餐后血糖效果佳及能上调胰岛素受体的特点使其成为治疗GDM 的新手段。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于2007 年下半年将门冬胰岛素定为B 类(安全性同胰岛素),准许用于治疗GDM。

2009 年6 月,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诺和锐成为在中国唯一拥有GDM适应证的胰岛素类似物。

一直以来不主张使用长效胰岛素和超长效的胰岛素类似物,但自从Devlin(2002 年)首先发表了将甘精胰岛素(GLY)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报道以后,临床上将GLY 用于GDM 的报道颇多。

Henderson 等回顾6 年中将GLY 作为基础药用于240 例GDM 患者的情况,其中GDM 组184 例,2 型糖尿病组(T2DM)56 例,结果未发现不良妊娠结局。

最近对GLY 用于GDM 的研究显示,与中性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相比,GLY 并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相反降低了GDM 患者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咱10-11暂。

3治疗3.1糖尿病患者可否妊娠的条件(1)糖尿病患者于妊娠前应确定糖尿病严重程度。

D、F、R级糖尿病一旦妊娠,对母儿危险均较大,不宜妊娠。

(2)器质性病变较轻、血糖控制良好者,可在积极治疗、密切监护下妊娠。

(3)从孕前开始,在内科医师协助下严格控制血糖值。

3.2糖代谢异常孕妇的治疗(1)妊娠期血糖控制满意标准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血糖控制在3.3~5.6mmol/L;餐前30分钟:3.3~5.8mmo1/L;餐后2小时:4.4~6.7mmol/L;夜间:4.4~6.7mmol/L。

(2)饮食治疗饮食控制很重要。

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3)药物治疗对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糖尿病,胰岛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

(4)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在监测血气、血糖、电解质并给予相应治疗的同时,主张应用小剂量正规胰岛素O.1U/(kg·h)静滴。

每1~2小时监测血糖一次。

血糖>13.9mmol/L,应将胰岛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血糖≤13.9mmo1/L,开始将胰岛素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酮体转阴后可改为皮下注射。

3.3孕期母儿监护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妊娠第10周。

妊娠中期应每两周检查一次,一般妊娠20周时胰岛素需要量开始增加,需及时进行调整。

每月测定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同时进行眼底检查。

妊娠32周以后应每周检查一次。

注意血压、水肿、尿蛋白情况。

注意对胎儿发育、胎儿成熟度、胎儿胎盘功能等监测,必要时及早住院。

3.4分娩时机原则应尽量推迟终止妊娠的时间。

血糖控制良好,孕晚期无合并症,胎儿宫内状况良好,应等待至妊娠38~39周终止妊娠。

血糖控制不满意,伴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应及早抽取羊水,并注人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胎肺成熟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3.5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糖尿病,有巨大胎儿、胎盘功能不良、胎位异常或其他产科指征者,应行剖宫产。

对糖尿病病程>10年,伴有视网膜病变及肾功能损害、重度子痫前期、有死胎史的孕妇.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3.6分娩期处理(1)严密观察血糖、尿糖及酮体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胎儿监护。

(2)阴道分娩,临产时情绪紧张及疼痛可使血糖波动。

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严格控制产时血糖水平对母儿均十分重要。

临产后仍采用糖尿病饮食。

产程中一般应停用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加正规胰岛素,根据产程中测得的血糖值调整静脉输液速度。

应在12小时内结束分娩,产程过长增加酮症酸中毒、胎儿缺氧和感染危险。

(3)剖宫产,在手术前一日停止应用晚餐前精蛋白锌胰岛素,手术日停止皮下注射胰岛素,一般在早上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

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及每日胰岛素用量,改为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

术后每2~4小时测一次血糖,直到饮食恢复。

(4)产后处理,产褥期胎盘排出后。

体内抗胰岛素物质迅速减少,大部分GDM患者在分娩后即不再需要使用胰岛素,仅少数患者仍需胰岛素治疗。

(5)新生儿出生时处理,新生儿出生时应进行血糖、胰岛素、胆红素、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钙、磷、镁的测定。

尤其是孕期血糖控制不满意者需给予监护,重点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应在哺乳开始同时,定期滴服葡萄糖液。

参考文献:[1]仇海利.改变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J].基层医学论坛,2010(01).[2]陈晓锋.近五年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肌张力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1).[3]王田,刘更,张惠利,等.中风后患肢肿胀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01).[4]潘虹霞,陈志明,李军.多种中医方法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52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6).[5]李贤,江小荣,彭华.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近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01).[6]张玲玲,黄澜,徐艳峰,等.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ICR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01).[7]徐锦龙,王一奇,徐佳丽,等.柿叶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血糖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02).[8]丁艳,刘金玲,张洁,等.清热祛湿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1).[9]李淑香,刘厚敏.患者误服带包装片剂6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2).[10]余晓岚.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空腹血糖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